战斗力的离心使用·第十二 – 吴起兵法网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战斗力的离心使用·第十二

战斗力的离心使用·第十二

作者:陆上自卫队修亲会 ·日本

出自————《作战理论入门》《战斗力的集中·第三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第一节 离心原理

   一、离心的含义

   离心是指中心从圆心向圆周移动。从圆心向圆周各点反复运动时,这种力的作用原理就叫作离心原理。

   二、离心作用的特点和效果

   1、 离心作用可集中中心的力作用于圆周上的某一点。

   2、 离心作用在反复运动时,中心的力量逐次衰减。

   3、中心力量在作离心运动时,离圆周越近对圆周的力量越大,而对反方向的力量就越小。

   4、随着圆的空间增大,离心运动越发容易。

   5、如图所示,离心运动是内线行动,可集中全力(a+b+c)对付各个目标。

   三、离心原理的应用

   离心原理是在态势上处于被动和守势时的作战原理,在军事上适用于内线作战和各个击破案。

   第二节 内线作战

   一、什么是内线作战

   1、 内线作战是指对从外围数个方向对我实施向心作战之敌,我在内侧保持后方交通线所进行的作战。

   内线作战的实质是集中全力对付各个分散的目标,也就是各个击破横广纵深分散之敌。在内线作战中,集中兵力与时间因素都具有最重要的意义。

   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军队的闪击战就是内线作战的最新的典型战例。

   2、 内外线的关系。

   内线和外线两者处于相对的关系之中,外线作战是进攻的主动的,而内线作战是防守的被动的。两者关系,在战略上受国家所处地理条件的客观制约;在战役战斗上,内外线的选择可根据作战部队的任务、战斗力、地形和气象等条件而定。

   因此,形成外线作战的条件,从对方来看可以说就是形成内线作战的条件(参见第三编第二章第二节的第三项)。

  内线作战的特点

   1、内线作战是战略守势作战。

   内线作战,是战斗力较弱的兵团为了制造有利的战略态势寻求决战,积小胜为大胜而采取的作战样式。因此,如果有无须讲究计策而单凭实力取胜的把握,则通常是不处于内线的。

   2、 内线作战尤其需要重视战机。

   内线部队的后方交通线在内侧,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常常是根据敌人的行动决定自己的行动。内线部队在态势上有被切断退路的危险,从一开始就存在着弱点,所以计策对内线部队来说尤其重要。

   3、作战频繁,变化激剧,发展迅速。

   内线作战实质上是离心运动,尽管根据外线部队的态势与空间的增大而有不同的变化,但其运动速度和变化程度则通常要比外线部队大得多。

   4、内线作战的利弊

   (1)

   可以将属下部队集结起来控制在手里。

   可以逐次各个击破敌人。

   (2)

   难以捕捉战机,稍有不慎则陷入被动,最终被紧紧包围起来。

   各个击破如不能全胜则留下后患。

   集中兵力的重要性前面已做了论述。实施内线作战时,未必需要在态势上使部队经常处于集结伏态,能保障在必要时集结起来即可。要注意:把部队集结起来,有时反而会遭受空袭造成不利局面。

   【战例】

   ○拿破仑在“洛迪战役”中的内线作战(1796年,意大利军队在拿破仑指挥下对奥地利军作战)

   ○第三次中东战争(1967年以色列对阿拉伯作战)

   第三次中东战争(1967年6月6日-10日)

   阿拉伯与以色列之间的长期冲突1967年再次表面化了。

   5月底前后,以色列侦察到阿联、叙利亚、约旦的强大空军和地面部队向边境附近集结展开的征候,深感有真正爆发战争的危机,终于定下了行使武力的决心。

   6月5日,空军几乎出动全部兵力对阿拉伯方面的空军基地进行了突然袭击,将阿方的飞机摧毁了大半,获得制空权,尔后即集中精力配合地面部队作战。

   地面部队以主力(3个步兵师、2个坦克师为骨干)对西奈半岛的阿联军队发起进攻,到8月击败阿军,前出到运河一线,尔后用少数兵力转入防御。

   在主力决战期间,以色列军队的一部(1个旅)在北部地区与叙利亚军队(约2个师)对峙,9日以后用西奈方向抽调过来的兵力予以加强,转入进攻,在打败当面敌人的同时,占领了戈兰高地一带。

   另外,在此期间还用1个多师的兵力击败耶路撒冷方向的约旦军队(约2个师),推进到约旦河一线。

   这样,以色列军队就运用典型的内线作战的原理,击败了优势的阿拉伯军队。在短期间内达到了战争的目的。

   二、内线作战成功的重要条件

   1、要有出色的指挥才能,特别是捕捉战机的能力和果断的决心。

   如上所述,内线作战从一开始态势上就存在弱点,因此,捕捉战机和指挥的好坏对胜败有重大影响。

   即或名将,也只有在确保机动自由,巧妙地捕捉与利用战机,善于节约使用兵力时才能取胜。

   2、 部队要精干,能充分发挥机动力。

   处于防势和被动地位,部队如不精干必然使士气沮丧。另一方面,部队要有较强的机动力,以便转用于其他方向。

   3. 要有各个击破敌人的地域。

   即有与敌周旋的余地。

   下图中,yh<xkm/V(V是B的机动速度)

   (一) x是得以保持的各个击破所需地域的距离,要在战术支援范围以外。yh是决战所需时间。

   (二) 也就是说,在我与A敌决战时,B敌不至于接近包围我军,而且要在B敌的炮兵射程之外。

   (三) x与y相互关联,根据情况而变化。x近的时候,必须以一部兵力对付敌人。

   4、 如果敌部队间的上下联络、协同动作上存在缺陷,则更为有利。

   现在,通信联络手段发达,外线部队协同密切,内线部队的进攻变得愈益困难。但有时战场上的错误和敌人的过失也会造成对我有利的条件,因而必须做好寻求和利用这些条件的准备。

   5、 我交通机关要完备。

   转用兵力,需要有果断的决心和积极的措施。要做到这些,就要有各种完备的交通机构和工具确保机动能力。届时确保交通道路更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

   6、要有分散(分离)敌人的地形。

   要想乘敌兵力分散将其各个击破,其前提是迫使敌人分散兵力。

   即如同下图所示。敌人如果不前进到A点,甲与乙就不能会合(协同)。

   7、 当以主力各个击破敌人,而同时又以一部兵力牵制另一方向的敌人时,要有可利用的合适的地形(主要作战方向与次要作战方向的关系)。

   总之,指挥内线作战的主要着眼点,可以说就是确保机动自由,乘敌兵力分散之机将之各个击破。因此,确定作战方向,选定目标,掌握向其他目标转移的时机以及迅速实施机动等,是决定内线作战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在指挥作战时,切实保持主要作战方向(决战方向)和次要作战方向(持久作战方间)的平衡是极其重要的。

  第三节 各个击破

  一、各个击破的意义

   1、 各个击破,是指乘敌人在时间或地域上、横向或纵向分离,其兵力未全部集中之机,各个击败其一部。

   各个击破的目的是对一个方向之敌取得局部的优势,逐次地各个击败敌人,以期获得全局的胜利。

   2、 各个击破本质上是劣势军队的战法,是根据敌人的行动寻找作战机会的战法。

   因此稍有不慎即陷入被动,容易为敌先机所制。所以,要得此战法之利,特别要有善抓良机的能力。其最重要的因素是时间,学问也在于此。

       二、各个击破成功的条件

   1、 敌人要处于兵力分散状态。

   乘敌人兵力分散之机,是各个击破的首要前提。

   (一) 何谓兵力分散

   在时间或距离上敌人处于分离状态,即当我对一个方向之敌(一股敌人)作战(战斗)结束之前,其他方向之敌(其他敌人)无法施加直接影响。

   【注】 各个击破的可能分散状态的理论研究:

   求分散距离:

   X=D×H-M

   D——1天可能机动的距离;H——结束某一方向战斗所需天数;M——系数距离(把增援部队展开所需的时间换算成距离);

   但是,策划各个击破的一方不会允许对方自由地集中兵力,他们必然会用飞机和破坏道路等方式阻碍敌人机动。因为这样做,即使分散距离近,各个击破也可能成功,否则,即使距离远也可能不成功。也就是说,其他因素实际上比单纯的距离远近给兵力分散带来的影响更大。必须认识到,兵力分散的状态受时间因素的影响甚于距离。

   参照上节第三项中“3”的要图进一步说明,即为:

   t =xkm/V+K>Y

   t: 分散的时间;K:阻碍的时间(包括使用飞机,障碍物和我部队阻击以及敌人的过失等。)

   (二) 战术上表现出来的具体的兵力分散状态。

   横向分散状态示例

   纵向分散状态示例

       (三) 出现兵力分散状态的条件

   关于出现兵力分散状态的情况,看来有两种:“被迫分散”和“主动分散”。

   被迫分散时的原因:

   a、 作战地域的地形条件(地障、战场广阔及后勤供应的难易等);

   b、气象条件(积雪等);

   c、 对方的阻碍(遭到阻击等);

   d、 其他(指挥控制的拙劣等)。

   主动分散的情况

   即分散兵力更有利时。如:

   a、 兵力的基本部署处于分散状态时(尤其是集结于一地反而不利时);

   b、 分进可得到更大的好处时;

   c、 辅助性的作战可取得巨大战果时。

   以上区分未必严格。兵力分散属于作战原则上的过失,应力戒发生,这是常识。在距离上处于不可增援的状态可以说是例外,更多的情况是人为地造成,促进了其生成的条件。

   2、 各个击破要利用敌人过失取得成功

   兵力处于分散状态当然应该说是过失,违背自己的意志使兵力被迫处于分散状态,也不能不说是指挥和战术能力上有缺点。

   (一) 在战场上造成兵力分散错误的主要原因:

   通信联络不畅通,情况沟通不够(坦南贝尔会战中俄军第1军与第2军的关系);

   战斗指挥拙劣(日俄战争中俄军的南山防御);

   被迫分散(奉天会战前,俄军强行分割日本第1军的失败)

   (二) 分散状态会造成下列过失:

   我们发现敌人的过失应有效地加以利用,但是不允许以对方的过失为前提计划和实施作战。必须注意以下各项。

   3、 各个击破能否成功受作战态势制约

   外线部队在态势上要各个击破内线部队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内线部队却容易取得成功。即便是内线部队,随着敌人战术包围圈的缩小,这种机会也越来越少。

   被包围态势和内线态势的区别固然有微妙之处,不可能用数字加以区别。但是,如果从四面进攻的敌人相互间能够进行战术协同,而且其后形成包围,那么各个击破就会变得困难和不可能。

   4、 至少必须在战场上能保持优势

   连局部优势都无法保持的劣势部队,可以说是没有资格谈各个击破的。所谓优势并不仅限于兵力的多寡,它是包括有形和无形(士气、训练程度、指挥能力和态势等)因素的一个综合概念。当然,在战场上多数情况下是难以事前预测的。

   5、敌我双方的进攻精神是重要的条件

   各个击破本质上是劣势部队的战法,当它没有如期取得成功或者失败时,将会陷入最危险的状态之中,因此,打歼灭战为上策。各个击破,只有利用或助长敌人的进攻精神才容易取得成功。因为歼灭战是通过利用敌人的冲击力才容易成功(参照第四编对冲击力的利用)。

   6、关于第二仗以后的各个击破,受兵力的二次、三次使用的可能性和作战环境的制约。

   第二仗以后的各个击破能否成功,取决于第一仗的成果和敌我双方的作战环境。第一仗的成果如何是重复使用兵力的条件,当时的作战环境至少应缓和到允许我重复使用兵力的程度。根据战史记载,多数情况都是打第二仗以后结束。

   7、要有良好的情报机构保障查明敌人的整个态势

   不仅对当前各个击破的方向,对其他方向敌人的动向也应经常掌握。

   【注】以下各项与内线作战成功的必要条件中的论述重复,请把两者结合起来加以研究。

   8、 取决于敌兵力分散的程度即我是否有各个击破敌人所需要的地域

   如前所述,造成兵力分散除纯粹距离上的限度之外,其他因素(物质的、精神的)也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需要有适于造成对方兵力分散,或者使其长期持续分散下去的自然地理条件。同时,这些地域还要有适于我迅速决战的地理条件。难以进行决战、便于敌人进行顽强抵抗、对我机动不利的地形均不适当。

   9、 要有优势的航空部队和良好的机动(移动)能力

   在现代战争中空中优势是绝对的条件,即便是地面部队处于劣势,各个击破也能取得成功。

   10、要有卓越的指挥控制能力

   指挥官特别是将帅必须具备判断能力,洞察力和敢于冒险的胆略。例如:在一九一四年的东普鲁士会战中,在大体相同的条件下,普利德维茨将军企图实施各个击破,因中途决心动摇退却了;而兴登堡将军在坦南贝尔会战中却立下了赫赫战功。各个击破是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的作战,指挥官对此必须具有精神准备。

   以上论述的是作为实施各个击破的前提条件的主要事项。这些条件全部得到满足的时候极少。因此,必须在努力创造条件的同时,勇猛、果敢、大胆地进行作战。

   【战例】

   ○拿破仑在“洛迪战役”中的内线作战

   ○坦南贝尔会战和马兹尔会战

   ○羽柴秀吉的贱岳之战

   ○日军在太平洋岛屿作战

   三、实施各个击破的注意事项

   1、 击破目标的选定

   实施各个击破的,选择首先击破的目标应具有以下特点:

   (一) 容易击破之敌;

   (二) 最危险最重要之敌。

   最初的击破目标如果是敌人的核心(要害),即敌人的主力最为有利。各个击破的方法,根据敌兵力分散状态同我的关系位置而有所不同,对于处于纵向分散状态之敌,在多数情况下没有必要做如上考虑。

   2、在击破一个方向上的敌人时,要阻止其他敌人前来会合(迫使敌人处在分散状态)

   (一) 要选择合适的战场

   选定的战场要有必要的间隙,有障碍敌人兵力会合的地形,便于我实施机动和战斗,以保障在阻敌会合期间迅速地实施决战。

   (二) 要正确地选择作战(进攻)方向

   要选择敌人难以会合的方向(反过来说即增大其间隔的方向)及作战(进攻)成果能立即作用到第二部分敌人的方向。

   这时,取得最大战果的方向由于自己或后方交通线的关系也常常是最危险的方向,因此必须采取充分的措施。正如“不人虎穴焉得虎子”的譬喻一样,要取得大的成果是带有危险的。把“冒险与成果”的关系的原理用于各个击破之中也是很重要的。

   (三) 要直接阻止其他敌人的会合和增援

   对于非决战方向上的敌人。要尽可能以最少的兵力在必要的时间内牵制住优势的敌人。

   3、行动要迅速、彻底

   (一) 时间具有决定性意义

   如决战速度慢,外线部队就有可能会合,使我无法实施各个击破。

   迅速定下决心,迅速部署以及发挥机动力尤为重要。

   发挥机动力时,除了充实部队本身的机动力以外,还必须拥有确保机动自由的手段,以便阻碍敌人的运动,打乱其协同动作,夺取并巩固确保我机动自由的要点,保障我作战部队集结地域的绝对安全等。

   (二)大胆、果断地进行歼灭战的部署

   前面巳经讲到歼敌不彻底将遗留后患的问题。这不仅是各个击破,在战史上也是有很多教训的。特别是在各个击破中,因为它会反过来直接影响到作战全局,所以在战场上应该坚决对敌人实施彻底的包围或迂回等部署。

   4、 要向决战点集中兵力

   各个击破时,各次作战都是决战,在各次决战中总要保持兵力对比的优势,可以说这是此种作战的特点。因此,从第一次作战起就应不断地取得胜利。每次战斗都有决胜点,不允许出现僵局和撤退。所以,要坚决地向各个决胜点(决战方向)集中兵力。持久方向的兵力要尽量少用,不要有任何散兵游勇。

   5、 要寻找并利用战机和转机

   从利用时间具有最重要的意义这个特点出发,要求指挥官具有善于发现歼敌的有利战机和掌握转换作战点时机的卓越才能。

   特别是取胜(歼敌)的程度和兵力的转用以及从内线转为外线作战等极其重要。

   6、搜集情报的重要性

   无论是局部的情报还是可以把握全局的情报,在整个作战过程中都是特别重要的。会战中因截获明码电报而取得胜利的坦南贝尔会战,拿破仑在鲍逊附近击败不知先头部队被歼而赶来的敌人等,均与收集瞬间的情报有密切的关系,充分说明了搜集情报的重要性。

   各个击破可以说是劣势军队的战法,是根据敌人的行动寻找作战机会的战法。因此,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指挥管特别是高级指挥官的能力。孙子在势篇所说的“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是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善于指挥作战的人,要见瞬间强大的冲击力实施急风暴雨式的,短促的进攻,不给敌人以喘息之机。)就是各个击破的要诀。而且,现代战争是立体战,不能允许敌人陆空联合作战。不要忘记,应首先各个击破敌人航空部队,获得空中优势。

   【参考】

   敌处纵向分散状态对我选择攻击点的影响:

   1、选择攻击点主要着眼于各个击破。

   2、 选择攻击点,不能只根据击破当面之敌的条件决定,要与增援(后续)部队的情况一并考虑,其主要着眼点在于,是切断敌人退路,还是打击敌人后方。

   3、选择攻击点时必须注意的事项:

   (一) 当面之敌的兵力(大小)、阵地的强度(强弱)和阵地的形状(是正面阵地还是侧面阵地等);

   (二) 增援部队的兵力(大小)、时间(是早还是晚,对与当面之敌战斗的影响,即分散状态)和方向(敌人的后方交通线和开进方向);

   (三) 我军态势是包围还是突破,以及后方交通线的方向;

   (四) 适于各个击破的重要地形。

   选择攻击点的示例: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