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勤·第三 – 吴起兵法网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后勤·第三

后勤·第三

作者:帕特里克·奥利沙文 ·美国

出自————《战争地理学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谨养而勿劳。

—— 《孙子·九地篇·第十一

   数学和军事决策

   指挥官在知道了己方的行动方向和敌人的方位后,下一个问题便是能否有效地装备和补充其军队去同敌人交战并战胜之。一支军队行军时要有赖于粮秣和油料,而在作战时弹药的消耗速度是惊人的。往昔,一个指挥员自己亲自制订作战计划,并指定一名给养和军需军官负责供给必需品,这曾经是可能的。随着工业国的兴起和大量装备着复杂的武器、通信和运输工具的征募军队的出现,使大陆冲突成为可能,在对经济生产和军事需求之间进行协调中,计划制订问题突出出来了,其涉及面之广、复杂程度之大,远远超出个人能力范围。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普鲁士军队创建了一个由专家组成的总参谋部,协助指挥官制订详细的作战计划和任务区分决心。其它大国也仿效并建立了这种机构。

   第一次世界大战旷日持久,人员和物质方面消耗巨大,结果造成一些参谋机构在制定作战机构的工作方面须进行分工,而这又导致有关机构必须适应大量的一系列的计划与需求的需要,并使其与总动员情况下的民用经济相协调。

   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大又极为复杂,使军民两方面的计划职能大大加强了。由于空军武器复杂多样,其所需补给的要求非常之高,而且在体制上少有先例,因此,造成空军至高无上的地位,这就为数学规划应用于管理战争机器奠定了基础。1943年,美国空军参谋部建立了一个规划监控机构,负责计算向战场调度部队的恰当方案,计算飞行人员和技师的训练指标,以及计算为实现某项旨在达成某些战争目的的计划所需的补给与维修保养工作。

   经济学家认为经济中的相互作用好比是一个联立方程组,他们的研究工作与解这种联立方程组方面的数学成就和制造能够进行必要计算工作的机器融为一体,这种机器运算速度极快,完全能成为抉择与制定决心的有效辅助手段。

   运输问题

   在这数学与军事决策合成一体的事业中,首当其冲的是,一个具有地理上特点的,也是带根本性的后勤问题。它必须比那些计划的通常问题要解决得早。这就是运输问题。运输问题是一个调度问题,就是通过大规模的车辆运输队,将物资由许多补给品堆集场所运往许许多多的需要点上去的问题。从世界范围来讲,这一问题亦是同样的,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运输工具是油轮,物资补给区是炼油厂,而补给品需求区则是战区。这是基本的后勤问题,在各种规模的军事行动情况下都应不断地予以解决。运输的目标是,以最有效的方式将任务交给运输工具,要其以最小的代价完成运输任务。民用运输管理和计划人员也无不每日每刻面临着这一同样任务。必须根据各种意外的情况,随着供求地理位置的变化,而予以随时解决。

   概括地说,运输问题波及凭补给区的既定物资量满足一系列补给品需求区的一定需要,而由补给区向补给品需求区运送物资的单位运输费用是已知的,不会随着运输量的大小而变化。其解答将是往返于补给区与需求区两点之间的最佳流量模式,这种模式使运输成本保持在尽可能低的水平上。运输成本是根据所运送物资的数量乘以由整个物资流量求出的单位成本而得出来的。这种日常的实际作法可以予以模式化,成为一个数学问题。从上面我们对运输问题进行的概括和数学形式的论述中可看出,我们有可能证明,对这一类的任何一个具体问题来说都存在着一种独特的最佳解决办法。基于这种认识,可以设计出一个通用的方法,确保通过一系列重复运算,求出任何特定情况下问题的最佳解决办法。目标与问题的解决方法的限定条件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组线性方程和不等式表示出来。然后,用计算例式(算法)求出未知变量(流量)的值,与此同时也解出了这组算式。用几何术语说,这个方程组可看成是一个多面半球体,一个凸面的多面体,其可能的解位于确定各面的线所通过的交点上。最早的算法利用从一个相交点到另一个相交点的移动来求出最佳的解。到了1950年,用这种方式通过一台计算机来解决大范围运输问题的方法,已达到尽善尽美的地步。次年,运输算法除了在民用交通运输部门广泛采用外,还推广到解决各种非空间的规划问题,并迅速应用于解决炼油、化学、钢铁和电力生产等方面的工业工程分配和设计问题。

   这样,采用数学家的抽象方式进行后勤安排的实践中学到的见识积累和电子学的出现融为一体,导致一种不断寻求最佳答案的方法的产生,用以解答种类繁多的军事(以及民用的)后勤计划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在俄国与集中计划货运业务有关系的数学方面的独立发展成果,已在略为早些时候公之于众。但它没继续进行下去,没有搞出运算法。然而,明显的是,这已是个时机已经成熟可以予以解决的问题了。运输问题广义数模除了用于民用方面,还可应用于空间的、军事问题,诸如军队部署和空中补给线,除此之外,还用于种种非空间问题,诸如合同投标和人事分配。

   实际的运输问题基本上是个运送燃料和弹药的问题,油料和弹药要占一支现代化机械化军队所需后勤支援吨数的90%以上。粮秣、医药用品、零部件等等只占所运输物资总量的一小部分。后勤上主要的难题是如何前送柴油、汽油和炮弹。燃料和弹药间的比例在不断变化。阵地战、防御战使用的弹药较燃料多得多,而一次扩大战果的进攻,诸如巴顿在法国北部的进攻或沙龙在苏伊士运河东岸的进攻,消耗的燃料吨数要远比弹药多。

   燃料和弹药的运送日益采用“尽量不拆包”的方法进行,例如,在越南战争中,司机和卡车往往直接从停泊在西贡港的船上往自己的车上装105毫米榴弹炮弹。尔后驻西贡的第一后勤司令部命令该司机把这些炮弹直接送往越南某地的炮兵连。补给站和中转站全部撤消。这种作法的好处是,极大地减少了前送弹药所需的人员,因为省出了中途补给品堆集所的卸装工作。这就使军队提高了其作战部队与后勤部队的比例。如这样做,须极度重视提高计算能力。后勤开始变得要极大地依靠计算机控制的分配、调度系统和可靠的交通通信联络,灵活性的取得,靠的是更多的运算和情报。美军作战条令目前要求,军和战区两级的后勤司令部要拥有年度备用计算机容量。

   系统分析

   自从后勤方面用上计算机以后,把燃料、弹药车、粮秣、人员等送到所需地方,这样的许多日常作战问题,不再是凭推测办事了。如今,调度员往昔那种凭手工操作和靠经验估计的方法已被精确的解算方法所取代了。同样的思想方式和种种方法应用于解决有关总参谋部各机构进行战争计划的各种业务问题,都是直接指向战略问题本身的。随着核弹、远程轰炸机和导弹时代的到来,评价各种全球战略和设计洲际武器系统的这种需要也到来了。假定技术问题已解决,那末余下的首要问题又是地理方面的问题了。涉及到一种武器系统的诸组成部分为了达成某一个地理上的特定任务而必须实现的总体布势和局部配置。有关这种分析方式用于军事决策的实例,不妨看一下五十年代美国空军选择和修建战略空军基地的情况。当时的问题是,将这一支针对苏联的远程轰炸机部队配置在什么地方,怎样配置,以及如何在所选定基地的协同下使用这部队。

   造成上述设计问题的技术环境,部分是由于科学上的突破所引起,部分是为了适应地缘政治学概念发展的需要。美国空军寻求往大洋彼岸投射炸弹的手段,可追溯至1941年4月法国陷落和德国巩固了其对西欧的占领。据认为,英国陷落只是时间问题。为了确保B-36型轰炸机有效,这种轰炸机被要求能续航10,000英里,可投送10,000磅高爆炸弹。轰炸航空兵基地的设置、可能的打击目标、巡航速度和最大速度要求,以及在有敌人设防情况下的最大飞行高度等,这一切问题在设计、计划时都要予以一一考虑。所有一切都是在不知道已经在研制原子弹的情况下进行的,直到1945年4月原子弹投到广岛了人们才知道 [ 校对者注:原文如此,似日期有误,原子弹轰炸广岛应为1945年8月6日。 ] 。在制造B-36型轰炸机样机期间,战略局势发生了根本变化。到1943年年中,局势已经明朗,英国能坚持住,不会陷落,但一场太平洋战争正在发展着。在对日战争中,由于当时并不清楚收复太平洋上诸岛的过渡性战役会取胜,人们以为洲际轰炸机可能要在该地区发挥作用。随着日本侵略者逐渐被驱回,欧洲战争也接近尾声,需要B-36轰炸机这种紧迫感也就开始慢慢消失了。然而,美国空军已在开始从以俄国为作战对象的第三次世界大战的角度考虑问题了。由于获取海外基地前途莫测,意味着要向目标半径延伸基地,B-36型轰炸机因此像是一个好赌注。在那个时候,用高爆炸弹实施战略轰炸仅仅是战争的起码组成部分。随着原子弹杀伤破坏威力的展现,研制一种能够由大洋彼岸对俄国进行毁灭性打击的轰炸机及其辅助系统,便由战略的次要问题上升为战略的核心问题了。

   时至1947年,还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角度来考虑战略轰炸问题。轰炸航空兵的任务,首先是突入敌人防御体系;其次,抵近并发现自标,尔后摧毁之;最后,返回基地。飞抵目标区和由目标区返回,其伤亡大小取决于对敌破坏的效果如何。喷气式截击机和防空导弹的改进,使轰炸航空兵飞抵目标区并返回更加困难了。与此同时,核炸弹大大提高了破坏能力。当时认为,建设一支能摧毁俄国工业和行政中心的力量,乃是避免常规战争消耗代价的一个途径。B-36轰炸机航程远但速度慢,其替代方案是将速度较快的B-29型轰炸机与空中加油机结合起来,以提高突破喷气式战斗机防御的能力。

   到1950年,战略空军司令部已拥有了一支由B-29、B-36和B-50轰炸机组成的轰炸机力量,据认为,在美国垄断核武器情况下,其作用是对苏联进攻西欧的威慑。一旦美国受到挑战,战略空军司令部的任务是摧毁苏联发动战争的工业基础。当时认为,即使俄国人研制出了核武器,他们也不能大量生产,而且在投射核武器上也有困难,因为他们的远程飞行能力受到严重限制。

   1951年,美国空军委托兰德公司研究海外空军基地的筛选问题,以适应战略空军司令部任务的需要。兰德公司的专家们指出,空军基地的选择对于确定整个战略力量的组成、破坏力和费用是关键性的。在选择基地时,光凭基地的获得、修建、维护及操作使用的费用还是不足以成为基地选择的充分标准的,基地的地理位置也影响到延长那些不经途中加油不能飞抵目标的飞机的航程的费用。它还影响到轰炸机不得不飞经敌占区的航线,从而在途中可能遭受损失。易受攻击的程度以及使基地保持作战状态所必需的资源和破坏后修复的费用,均因基地设置位置而不同。问题不仅仅是把基地设置在何处,而且还是什么样的基地与作战系统方能最好地完成战略空军司令部的作战任务。

   兰德公司专家们从研究1956年空军行动和基地使用方面的补给系统的实际情况着手,探索既能以最小的代价摧毁一定数量的目标,又能凭固定的预算摧毁尽可能多的目标的基地配系。那么,究竟什么样的才算是代价最小的系统或者最有效的系统呢?这显然要视未来目标和技术能力方面的大量的各种各样的变化因素而定。鉴于诸多的不确定因素,专家们试图研制出一种在敌人攻防能力和国际政治局势发生各种可能变化的情况下,都能运行自如的系统。

   当时的系统是由美国平时各种军用飞机使用的基地组成的,这些飞机除一些重型轰炸机只使用海外基地作为中间停留基地外,在战时都要转往海外基地。那时,考虑的方案大致有这样四种:靠近敌人的战时海外基地;战时海外基地,但与俄国有段距离;美国本土基地,备有空中加油设施;基地设在美国,加油点设在海外中间停留基地。专家们对这四种方案进行了比较。

   在比较这四种基地配置方案中,最关键的变量是距离。各个系统在其诸基地到四个关键点的距离上是不相同的。这四个关键点是:目标点,对敌防御进行攻击的最佳进入点,加油点,以及敌人能对我基地发起攻击点。各个系统由于至该四点的距离不一样,而造成配置费用也不一样。由于至各点的距离不同,诸基地系统的布局也不同,它的不同又决定了轰炸机活动半径和后勤费用的不一样。同样,它们也影响到了敌人的防御配系,从而也影响到飞行中损失的轰炸机数目。它们影响到基地易受攻击的程度,进而影响到轰炸机在地面的损失数量。

   在这一分析研究中,除了研究上述因系统空间部署位置而引起的“配置”费用外,还有随在地理上因气候、地形不同而变化的“环境”费用、建设费用,以及现有的防空设施等都得到了研讨和一并考虑。

   在研讨增加飞机活动半径、突入敌人防区要花多大代价、美国国外设置基地要花多大费用(包括环境费用),以及基地易受攻击可能造成多大损失的途径中,地面加油方案很早就显示出其优越性,这种优越性表现在后勤费用小和能对对方的攻击提供防护上。接着,诸方案比较转向从反面对系统性能进行论证,就是设法驳倒该方案的优越性,以证实其是否可行。结果证实,在未来各种可能的战争条件下,包括苏联拥有原子武器的情况下,地面加油方案都是适应性最强、最牢靠的解决方法。

   这本来是作为一个后勤问题来研究的,但最后却变成了大战略的推演。1953年,兰德公司递交了其研究报告。指出美国战略空军司令部在面对敌人突然袭击的情况下是有弱点的,确实影响了美空军的政策。结果,减少了海外基地的职能,加强了其基地对付攻击的能力,组建了一个空中警戒系统,还研制成一种续航时间长的飞机。由此所能得出的总的教训进一步证实了这一警句,即千里之堤常溃于一穴,一场战争失于缺少一颗马蹄钉。要想成功,大战略必须建立在可靠的后勤基础上,建立在对所含空间关系的透彻理解的基础上。

   美国近年来对应否和怎样部署MX导弹的种种考虑,无不受到浑然一体的军事、后勤和当地政治动机,以及地缘政治观的影响。1979年6月,卡特总统批准部署这种为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协定所允许的最大的多弹头分导重返大气层运载工具(多弹头导弹)。MX导弹的主要特点在于具备摧毁俄国加固导弹发射井的威力和命中精度。决定研制这种导弹是对那些死抱詹姆斯·施莱辛格“打击军事力量”战略的鹰派们的一个让步。打击军事力量战略要求美国拥有的武器能全面赶上或超过苏联威慑的每一组成部分。早在1974年,施莱辛格就倡仪对一种机动式洲际弹道导弹进行设计研究。卡特希望利用这一倡议,说服参议院批准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条约。

   从单纯军事角度看,这种导弹能摧毁加固发射井,故可成为一种能用以实施首次打击的武器。这种导弹只有用来彻底摧毁苏联地面上的洲际弹道导弹才有意义,但美国官方将其说成是具有“第二次打击对方洲际弹道导弹发射井的能力”,因为,施以先发制人的首次打击是与美国宣称的政策相悖的。然而,1977年,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谈判期间(当时MX导弹是作为一个讨价还价的筹码),卡特的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说MX导弹是对苏联火箭的首要威胁。可是,1979年,MX导弹成为国内防务论争的一个焦点,它又被说成是一种第二次打击武器,布热津斯基将其说成是具有作出“同样反应能力”的武器,值得注意的是,1982年4月,麦克乔治·邦迪、乔治·凯南、罗伯特·麦克纳马拉和杰勒德·史密斯四位美国政界元老不得不敦促美国当局宣布将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对于苏联的常规侵略,美国将继续用首先使用“战场直接支援”核武器作威胁。

   无论用什么措辞,导弹击穿加固的混凝土防护板并摧毁发射井中导弹的能力,只有当首先使用时,才能见效。若对俄国的首次打击实施报复时使用,将只是摧毁空发射井。一旦发动了首次打击,有一些对方预定作为打击目标的洲际弹道导弹可能会幸存下来,这些导弹势必要用来报复对方,这一疯狂的以牙还牙的角斗势必发展成倾其所有,见目标就打。对于任何的核武器袭击报复,实际上有15分钟的警报时间,也就是说15分钟内对方可作出核报复。具备报复时击毁发射井的能力,对潜在的侵略者构不成威胁。苏联无意实施首次打击,除非其确信能摧毁美国所有的导弹。如果他们打击美国所有的导弹,那么,是否是发射井就无关紧要了。假如美国一些武器幸存下来,使其对准空发射井,那正中苏联人的下怀,然而,美国“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中的另外两支力量(装备有导弹的潜艇和轰炸机)能确保摧毁所有的苏联大城市,从而将使苏联的首次打击自取灭亡。据此,如果苏联看到尽管整个威慑力量占优势,美国却还在部署价值1,000亿美元的摧毁导弹发射井的武器系统,除了认为美国是在准备对苏联的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实施先发制人的打击外,还能想什么?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占苏联核力量的四分之三,而只占美国核武器的四分之一。在这种情况下,苏联人极可能被诱使要其导弹部队保持高度战备,随时准备发动一场先发制人的打击。他们将必然倾向于寻求一种能减少其易受打击的可能性的手段,推行机动式的多点配置方案,部署更多的摧毁发射井的武器,从而导致军备竞赛进一步加剧,导致人们已经意识到的不平衡的危险。

   为满足施莱辛格提出的、往往被人错误理解的打击军事力量能力的需要,MX导弹系统必须按照在遭到苏联SS-18和SS-19多弹头导弹的攻击之后,还会有一部分打击力幸存下来的要求进行部署。MX导弹部署的设计标准起先是根据导弹的杀伤力和当时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会谈正在谈判的苏联弹头的最大数量而定的。据估算,在遭到假设的苏联首次打击之后,要摧毁尚留在苏联导弹发射架上的导弹,需要1,000个弹头。这就使得MX导弹系统要保持在200枚导弹,携带2,000个弹头的规模上,因为只有半数弹头能幸免于苏联用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会谈所允许拥有的导弹实施的攻击(无独有偶的是,在首次打击中,2,000个弹头能使苏联1,000枚洲际弹道导弹一败涂地),为使MX导弹系统在遭到对方的首次打击之后有一半幸存下来,必须给这一半大的陆基导弹提供防护手段。从地理的角度对各种防护掩蔽所进行研讨,让200枚导弹在4,600个发射掩蔽所间往复转移。美国空军最初确定,MX导弹系统的最好的部署位置应选在西部平原上。但这种意见遭到堪萨斯州和内布拉斯加州的农业势力的反对。到1979年,卡特政府已将导弹的部署位置选在内华达州和犹他州的东部。对这一系统的后勤支援由于需要占用6,000平方英里的土地、大量的水和水泥,要动的土方量极大,需动用大量的土建工人,并对该地区的社会和环境均衡造成破坏,因而引起了强烈反对。内华达州参议员拉克萨尔特是里根的至交。把该系统的一部分部署在得克萨斯州西部和新墨西哥州的方案,遭到布什副总统和参议院武装部队委员会主席、得克萨斯州参议员约翰·托尔斯的反对。因此,当1981年10月里根宣布MX导弹将配置在北达科他州、南达科他州、蒙大拿州、怀俄明州、内布拉斯加州和科罗拉多州的经改造和“超级加固”的民兵导弹发射井里,这就不足为怪了。这一提案被国会否决,就是笔者在撰写本书时,参议院武装部队委员会正拒绝给MX导弹拨款,坚持非要作出永久部署决定方予以拨款。目前正在考虑的一些其它方案有:一是在军事区内更密集地部署该系统(密集配置方案);二是在山腰8,000英尺深处配置(坚固隧道方案);三是机载发射器(大鸟方案);四是轨道配置方案,即待苏联发射后将MX弹头送入轨道。不论国内可以采纳何种方案,从军事上看,这一MX导弹系统似乎是多余的。

   似此战争计划是地缘政治观与后勤现实之间妥协的产物。如果说为了达到某种政治目的而必须进行的部署导弹在后勤上是难以实行的,那么,试图贸然行动则使荒谬的。1980年,美国试图营救被扣留在德黑兰的人质的“蓝色行动”似乎证明了这一点。另一方面,如果作战系统是根据对全球政治的不准确判断制订出来的,那么即使该系统经过深思熟虑,极有效,而且最具灵活性,也是毫无用处的。而旦,由于其可能引起意外核轰炸,就更谈不上什么意义了。如果把苏联看作是一个以西欧为其侵略扩张的主要目标的帝国的观点不真实,那么,核威慑的精确的数学计算也好,光彩夺目的技术也好,这一切的一切只不过是组成了一种自取灭亡的武器,其一种副作用是为特殊的选民和利益集团创造了短命的财富和声誉。

   后勤与战略

   一个重要的战略工具目前正在锻打中,它极好地说明,在地理上对部队的需要感,与克服空间和距离投送它而颇费代价。这些细枝末节之间,是相互作用的。这一工具就是快速部署部队,目前正在组建中,准备在西南亚运用之。

   组建这支部队的原因是认为围绕着波斯湾有一个弧形的危机区。这里有许多薄弱环节,俄国的侵略可能夺占这里的油田,而日本和西欧所需的大部分能源及美国需要量的15%都是这些油田提供的。更直接地说,快速部署部队是卡特政府对伊朗的伊斯兰革命和苏联入侵阿富汗所作出的反应。两伊战争增加了对海湾局势不稳定和丧失对其控制的担心。快速部署部队是卡特强制推行海湾政策的一种辅助手段。1980年,卡特向全世界宣布,美国坚决捍卫其在波斯湾地区的切身利益,反对外来控制波斯湾的一切企图。倘若该地遭到攻击,美国必将不惜动用“一切手段,包括军事力量”予以反击。里根在这个问题上,使用外交辞令更少,他直截了当地警告俄国,夺取海湾将会“冒与美国对抗的风险”。要将可能在巴基斯坦、伊朗、沙特阿拉伯或霍尔木兹海峡等可能的战场上采取行动的这一威胁付诸实施,美国就必须花全力将其武力运往远离本土7,000英里的地方。而苏联人则只要离其国土几百英里就可作战了。

   五角大楼的专家们显然预见到,为保卫他人的石油来源(且不管毛拉 [ 校对者注:指当时的统治伊朗的政教领袖霍梅尼 ] 统治下的伊朗),以实施战略的或战术的核攻击相恫吓是需要的。他们对苏联威胁说,如果它无视一切进入油田的话,我们就进攻古巴或南也门,这种水平升级策略看来不足以成为压克里姆林宫就范的筹码。据认为,唯一可能作为卡特政府宣言之有效后盾的是,以牙还牙,以兵对兵。就是说,要寻求一种使用足够的兵力迅速封闭突破口的途径,以制止俄国的突入或制止他们煽起的反叛夺权行为。快速部署部队就是出于这种目的而组建起来的。批评家们起先抨击这种快速部署部队,说它是卡特处理问题之法的一个例证,即“掷它一个司令部”。保罗·X·凯利将军获准在佛罗里达州组建一个有260人的司令部,他许诺说,如果海湾地区爆发战事,在兵力方面,他可以动用第82空降师和第101空中突击师。在开头的几个月里,快速部署部队只不过是一个纸老虎,用詹姆斯·施莱辛格的话说,它“既不快速,又不能部署,也不是一支部队”。

   支持和反对快速部队两种意见的争论,转向后勤问题。有一些人认为这支部队只不过是一种政治姿态,说它是海军陆战队通常任务的翻版,即由舰载基地“踢开对方门户”。海军陆战队的支持者们提出,陆战队应继续担当这一任务,实施登陆突击,为从美国空运来的部队开辟登陆场。这种战略似乎不如采用辎重较多的先遣队做法,有可能将陆军部队配置在非常靠近潜在爆发点的地方。迄今,所涉及的分析研究结果尚未公之于众,争论中各军种间你争我斗则已开始了,但政府的种种迹象表明是支持朝前置基地方案的。

   如果说卡特的种种行动是对伊朗发生的各种事件作出的一种反应的话,那么里根政府则好象是己经接受了针对该战区组建特种编队的理由。卡特政府拨出了100亿美元组建这支部队,匆匆忙忙地将一些现成部队拼凑在一起。印度洋上的两个航母群补充了7艘改装了的货船,它们能载运12,000名海军陆战队员和12个战斗机中队的补给品,包括水、燃料、50辆坦克、95艘登陆艇和600辆卡车。伊朗扣留人质危机期间,1,800名海军陆战队员配置在印度洋舰队上。8艘快速集装箱船和1艘海军修建营驳船母舰集中起来,在二至三周内把一个机械化师运往海湾。这一地区的基地、简易机场和船只停泊港都准备好了。英国租借了迪戈加西亚,并扩建了环礁铁路与船坞,以供B-52轰炸机和较大型运兵船使用。美国已获准将蒙巴萨和珀思作为自由港使用。在内罗毕、开罗、关岛和澳大利亚西北部均建有飞机场。更具体一点说,美国在埃及的拉斯·贝纳斯、索马里的伯贝拉和摩加迪沙以及阿曼的塞勒和马斯喀特都设有港口和简易机场。阿曼的萨马里特、萨拉拉、马西腊和奎斯均有简易机场可供使用,这些机场离霍尔木兹海峡都很近。当时,还发射了一颗卫星,以便更密切地监视印度洋的活动。那时,还制订了预先使10来艘舰只进入阵位的计划,以便用以支援一个海军陆战师(13,000人〕,按计划。到1987年这些舰只将始终配合印度洋舰队在海湾附近活动。据当时计划,其目标是将300,000兵力尽快地送到任何作战现场。未及快速部署部队构想出来,美国扩大和改善空运能力的计划都已一个接一个地准备就绪了。已定购了200架能在小型简易机场上降落的CX运输机,计划对现有装备进行整修,并且制订了使用民用飞机计划。

   里根的国防部长温伯格认可了发展快速部署部队的一切作法,并转向支持海外基地战略。1981年4月,2个空降师、1个伞兵师和1个直升机机降师(这些都是美国陆军机动性最强的部队)归属于快速部署部队,计划今后还要加强。从编成上看,快速部署部队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司令部组建起来的,负责波斯湾和印度洋方向的作战任务。起初,该快速部署部队隶属于陆军特种司令部,其地理目标早先是由欧洲司令部和太平洋舰队分担的。那时还在谋求在潜在战场附近建立一个司令部。

   到1981年年中,美国已经能够在两天内将第82空降师的800名伞兵空运到任何战事爆发点,再加两天可增运3,000名。用两个星期可将12,000名海军陆战队员由地中海和迪戈加西亚运来。一个月后,这些部队可得到一个15,000人的机械化师的增援,二个月后可得到一个装甲师的增援。到1987年,随着预先进入阵位的舰队编入现役,在一周内就可将13,000人空运至该地,去操纵船上卸下的300辆坦克和其它重武器。两周内机械化部队可到达,一个月内装甲部队到达。

   在快速部署部队完全组建起来之前的过渡期间,五角大楼依靠地雷拉发线战略。希望哪怕是空投一个规模有限但拥有充分空中支援的分遣队去切断横贯南亚山脉和高原的崎岖通路,也能使苏军不敢冒然推进,从而赢得时间以开展政治活动。值得指出的是,1982年3月,曾赋予第82空降师的若干部队充任西奈维持和平部队的任务,至少是在该地区开设了一个指挥所和一个沙漠训练场。

   主张把部队和补给品配置在海湾附近的观点,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一种挥舞旗帜的勾当,告诉对方自己在此地,形象地表达了美国的决心。快速部署部队的职能最初是旨在制止俄国在伊朗的冒险活动,但如今在地理范围上扩大了,在所需的灵活性方面提高了。它在目前的目标不仅是制止俄国穿越伊朗高原、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或俾路支河流域的一切试探性行动,而且是要制止其对霍尔木兹海峡的可能的空降突击,或还要保卫沙特阿拉伯的油井,防范叛乱破坏。

   反对组建快速部署部队的人,首先是反对这种部队的意图,其次是不相信所建议的部署的可行性。有一些人认为,平常对付小规模战争和游击战,最好还是使用轻便的、机动性较强的海军陆战队。说俄国人野心勃勃,要把自己的战线拉得更长,面摊得更大,甘愿在其极少可能让步的资源地域冒与西欧和美国发生直接对抗的风险,这是大可怀疑的。假如苏联人试图发起进攻,其兵力集结早期就极易被发觉,从而给对方很长的反击准备时间。海湾地区诸国的军队显然要反击任何入侵。如果这些陈述确有道理,那么,所计划的快速部署部队就显得过于机动灵活,并咄咄逼人。

   即使上述意图的战略效果得到认可,依然还有一个可行性问题。把一个大规模的分遣队部署在海湾地区,使美国有限的兵力的战斗力更加削弱。通过空运和海运,能够迅速把他们从美国运到欧洲、海湾地区或任何需要去的地方。快速部署部队在海湾地区投入交战,所遇到的前绊后羁要更甚。

   然而,在如何从军事地理的角度来看待目前造成美国不能从容地对苏联在亚美尼亚或土库曼大量集结装甲师作出适当反应的态度问题上,有一种对立的观点。每当华约举行五月演习(即“战斗情谊”演习),北约就作出反应,动员后备部队并从美国空运来部队、这已成为惯例。北约这种做法的目的不予苏联人以假借一年一度的演习进行实际进攻准备的任何诱惑因素。如果某一年苏联表面上宣布在亚美尼亚举行演习,而其秘密企图则是为南下进行动员,那么,照目前情况,北约将会陷于困境。若把部队空运到一个表面的中立国。以回击苏联在其本土上实施演习,这显然是挑衅性行为,而且还可能给苏联人造成入侵中东的似乎有理的借口。快速部署部队在当地存在的影响范围大一些,有可能使美国避免在这一争夺地区处在过于挑衅性的地位。此外,就目前情况而言,在美国民航和挂方便旗的美国船只中,因政治方面的原因,已动员不出像在欧洲那样作出反应所必需的空运和海运能力。

   但是,战区本身的范围大,加之对方可能发起突击的方向难以捉摸,这就意味着从任一可能的基地到战场的距离都会是遥远的。一种观点认为,最好是避免把补给品集中在一个基地,主张将其载在船上,以便随时进行直接运送。所遇到的自然条件和文化水准千差万别,与当地基地要训练部队适应当地情况的看法是相违背的。海湾地区的沙漠地与北部崎岖山地和人口稠密的两河流域就大为不同。

   迄今,尚未获得供快速部署部队使用的基地。海湾地区统治者们不愿意让大量美国军人驻留在伊斯兰国家中。也许会和沙特人和阿曼人谈妥建立一种与当地人隔开的兵营,就像拉斯·塔努拉石油公司那样。政权变更带来反脸无情的政府;这种政府可能背弃以往的协议,撵走快速部署部队,从而使美国丢脸,更不用说部署这支部队耗费巨资了。这种可能性的存在进一步妨碍上述快速部署部队方案的贯彻执行。这种争论在继续着,使世界观念的政治目标与地球表面为军事活动所能提供的冲突现实对立起来了。

   正当我们撰写本书的时候,英国由于阿根廷1982年4月入侵而远征南乔治亚岛和福克兰群岛,事实说明,7,000英里长补给线的困难是如何之大,也说明,只要政治意志坚定,花一定的代价,这些困难是可以克服的。但是,从更长远的地缘政治角度出发,英国外交部一直在谋求同阿根廷达成某种类似中英处理香港租约那样的协议。显然,如此劳师远征的军事活动代价太高了。与阿根廷达成某种妥协是必要的,它既可挽回阿根廷的自尊,同时又可维护福克兰群岛上少量岛民的愿望,从而避免今后再度发生似此后勤上耗费巨大的军事行动。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