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术·第五 – 吴起兵法网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战术·第五

战术·第五

作者:路易·C·佩尔蒂尔·美国

            G·埃特泽尔·珀西 ·美国

出自————《军事地理学概论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战术地理学是军事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研究的是战争更具体的方面——用来解决战斗艺术中更细微的问题。迄今,对发生军事行动的原因,或多或少已由专管国家国际关系事务的人员作了考察和说明。此外,军事行动的指导方针也参照地理学及其分支学科的内容提了出来。现在,假定各种事态的发展导致实际的冲突,那么我们就面临人们形象化地称之为军事地理学中的关键问题——进行战斗且战则能胜这一艰巨的任务。

   在讨论之前,有必要把战术和战术地理学作一区分。

   战术 是在战斗中运用部队,让部队按命令进行部署和实施机动,以发挥最大的效能并获得军事胜利。此外,战术还涉及作战基地、敌前运动、展开和武器的使用。如上所说,在战术的任何一种定义中,交战这一概念是不可或缺的。

   战术地理学 是战场地理学,研究的是战斗本身的地理因素。它包括作战部队部署的几何形状、运动的速度和方向、补给品输送、运输流量以及战斗地区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实际上,它适用于同作战行动的实施有关的许多需从地理角度加以研究的活动:机动和兵力部署、宿营地、掩蔽和隐蔽、防御工事以及在编成阵地内的其他工事构筑等。它还同障碍物、隘路、能见度和射界的空间分布有关。这些需要考虑的问题都是针对某一具体的作战地区和特定的军事情况而言的。其重要性随环境而异。战术地理学最终目标的实现取决于战斗任务同有利于进行训练和指挥决策的环境条件之间的关系。

   战术军事地理学的根本意义在于对影响部队运动和武器投射的空间和环境因素的评价,以及对这些因素中的一种或一组在特定时间和地点所能发挥作用的估计。

   军事地理学的一般战术原则

   任何一种战术的基本目标,简明地说就是要能对敌人集中更优势的兵力和火力至少要使敌人相信你具有这种能力。不管作战企图或哪个军兵种,战术所涉及的最常见的机动样式有下列六类:

   1、护卫和掩护。

   2、突击与攻击,不包括袭击。

   3、行军或运动,包括展开、佯动和巡逻。

   4、袭击、包括伏击。

   5、运输、包括补给和补充兵员。

   6、加强或巩固阵地。

   依据这些机动样式而定的战场地理学,应进一步分析能够影响上述任务成败和代价的各种条件。

   这些条件,通常用五组战术地理要素来表示,其中某些方面与第四章叙述过的战略地理学要素有酷似之处。这五组战术地理要素是:

   1、观察、能见度和射界。

   2、隐蔽和掩蔽。

   3、障碍物和机动能力,包括狭窄地带通道、通路和战术主动权。

   4、通信、指挥和控制,包括战术集中或疏开以及兵力展开的条件。

   5、导航和领航的效能。

   具体做时,开列一份同分析作战地区有关的地理因素实用清单,犹如读一本内容充实的系统地理学教科书。为此,可把作战地区分为通用战术地区和特种战术地区。第九章和第十章内将分别论述此类军事地理区域。而且,通用战术的地理因素可按照天候和海况、自然地理景观和人工地物等命题加以研究。

   战术区 战术要考虑的地理内容紧紧依附于地区类型。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限制行动自由的地区,另一种是便于行动自由的地区。限制行动自由的地区,具有阻挠或限制运动,影响视野,妨碍通信,制约后勤系统活动的地形特征,这些地形特征形成了缓慢行进区和稳定的正面,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军队在意大利中部地区被复杂的地形所阻,行进速度明显放慢,就是明证。战术行动自由地区的有利条件是,运动不受阻挠,视野不受限制,通信不受影响,并且易于组织补给和支授,战术行动自由地区形成了实施运动战的地区,例如发生在俄国南部和利比亚北部地区的战斗便是如此,有利于快速行进和撤退等战术行动。

   天候和海况的战术意义

   天候条件对所有军事勤务活动都会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每一项主要气候要素都充当了易于为人们所承认,但并不总是被充分估价的角色。气温不仅关系着环境的舒适与否和是否会有中暑或冻伤的危险,而且在较为恶劣的天气条件下,会使人感到疲乏和影响战斗力。在结冰和解冻地区,它间接影响地面机动性。结冰期间的气温提高了某些路面的通行能力,而解冻期间则降低了越野通行能力。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乌克兰和西伯利亚西部的淤泥路面曾使部队严重受害。在山区,冰雪迅速溶化会引起山洪暴发和雪崩等险情。在沙漠地区,山洪爆发和气流是广泛报导的险情。这些险情应在避免在旱谷设立宿营地的注意事项中提出。

   气温影响能见度,但它也具有截流地面空气、吸持烟尘和会聚化学或生物污染物质的特性。烟雾不易消散地区,就特别容易遭到化学战和生物战的袭击。

   能够造成射弹和火箭飞行路线的偏移,也能够消散天然雾气、化学和生物烟雾剂或放射性回降物。时速超过15英里的风力会危及伞兵着陆的安全。大风或飓风(时速50或50英里以上)能够驱散或毁坏舰船和飞机,损坏建筑物和阻滞地面运动。强风会使部队的机动性越来越受到阻碍,美军1945年在进行两栖突击后不久就受到袭击冲绳岛的台风影响。

   妨碍空中观察和侦察,并妨碍地面观察人员搜寻飞机。夜间,云层遮住月光,使天空显得昏暗,故为夜间战术的运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降雨 影响机动性,有时则完全阻断部队运动。雨水和土粒结合成柔弱的流体或可塑性泥团,即俗称的泥泞地,使通行能力大为降低。泥泞地将粘泥牢牢附着在车辆上,致使车辆动弹不得。大量降雨会造成洪水泛滥,毁坏道路和桥梁以及通信线路。在气温较低的情况下,水汽可能形成雪或雨夹雪。积雪超过车轴的高度,轮式车辆就如同效能很差的雪橇一样,嘎地一声仍停在原地。履带拖拉机和其他履带车辆克服了这一障碍,但在各种形式的冻冰情况下会造成许多险情。例如堆积在狭窄拱形道路上的冰块会使坦克不由自主地侧滑到路边的沟中,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在比利时进行的阿登战役中就发生过这种情况。

   雨幕会降低能见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还影响了电子测向仪器的有效使用。因此,可以利用雨雹来隐蔽舰船和飞机,增强战术突然性的机会。雷暴虽则发生在局部地区,但其频繁程度会严重削弱长途通信的效能。1944年,美、日军队在新几内亚艾塔佩附近的战斗中,无线电通信方面所遇到的困难,一部分就是由雷暴造成的。

   与天候因素有着密切联系的海况,无论是当地的、还是遥远的,都可能对战术机动性产生强烈影响。海洋条件不只是影响船员的安宁舒适和船上瓷器的估计寿命,更重要的是制约和危及海上作战行动。海上风暴区会使小船倾覆或沉没。进入狂浪大浪区、浮冰区,随时随地都会使舰船的操纵发生困难,并妨碍或严重影响两栖登陆、系留和加油。同样的情况也会降低鱼雷的效能,因为部署在海面的鱼雷犹如海豚一样,一会儿没入浪里,一会儿又被掀到空中。狂浪还迫使船速放慢,给驾驶和保持编队位置带来困难,甚至会造成船体结构断裂。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就有数艘辅助舰艇被风暴截成两段。冰山和浮冰是人所共知的海上航行灾害。极地水域的海冰看来已经有效地阻碍了战时海军的活动。

   自然景观的战术意义

   大规模战役中运用的战术反映了整个作战现场的景观特征。河流、湖泊、森林、沼泽和山脉都起着阻碍运动的作用。景观的复杂多变的特性对各类部队的利弊条件不同。

   在进攻时,地形通过制高点、断裂地或开阔地的利用效果发挥其影响。制高点指的是能提供最佳观测点的高地,因而能提高支援武器的效能,影响目标的选择,并决定兵力的部署和控制。断裂地包括不规则起伏地、重度或部分采伐的林地及居民地,这种地形有利于步兵分散隐蔽,开辟运动通道,但不利于装甲兵行动。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法国阿登高地、德国鲁尔地区以及尔后在朝鲜取得的经验。在起伏不平的开阔地,只有少量地形、地物可供进攻部队用作掩蔽或隐蔽。当发起进攻时,机械化部队必须快速运动,如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乌克兰和利比亚那样。

   在防御时,断裂地或不规则的起伏地能制约攻方的机动性而为守方提供实现观察和防御的制高点。开阔地同样有利于实施机动,也有利于实施流动或机动式的防御。

   凡可用障碍物来保护翼侧和迟滞敌人进攻时,地形就对后退运动有利。同样能见度良好、射界开阔的地形有利于保护部队及其后卫战斗。另一方面,凡部队能够利用隐蔽和掩蔽条件进行集结、编组和运动的地区,是有利于军队悄悄溜走的。地形对进攻、防御的反击的相互作用的影响,可从卡塞林山口战斗中看出(参阅图4)。在该次战斗中,德军在强行突破该山口之前,其先头部队明显地受到了通道狭窄的地形条件的制约。

图4 卡塞林山口战斗图

   地貌 通常对运动、观测和装备的使用效率有影响。平原,除了松软的路面、稠密的植被和湖泊、沼泽或河湾等水网区影响通行外,一般是有利于运动的。另一方面,在高地和山区的越野运动,通常在陡岩、巨砾或不稳定的山坡和峭壁面前会遇到障碍。崎岖山乡的道路,一般相隔很远,蜿蜒曲折,通行能力有限。塌方、石崩或雪崩以及山洪,虽然不是经常发生,但毕竟是一些现实的灾害。

   平原地区,如无植被和人工建筑物等障碍,可提供最佳的观察条件。这类地貌的开阔景观提供的掩蔽和隐蔽条件不如低矮的河岸、林区、不规则的冰河或石灰岩地形。在高地或山区,高出的地物限制了观测。一般讲,水平能见距离同地势高低成反比。因此,可用于避开地面观察的隐蔽和掩蔽条件,直接取决于地貌的不规则程度。

   在山区,某些类型军事装备的使用效率有限,因为装甲车辆在崎岖不平的地面上不能运动自如,其使用效果必定会受影响。炮兵会因缺少良好的阵地而使射击效果欠佳。重型武器移动起来困难重重,这里可以引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国第18军在巴尔干半岛作战的例子为证。山地还限制了观测,影响射击修正。无论是危险的飞行条件,还是测定目标的困难都为空中支援,尤其是近距离空中支援设置了障碍。在山区,战术短波无线电通信(超高频和甚高频)未必可靠。由于可能出现静区(无信号区),故有必要建立中继系统。

   植被 能起妨碍、遮蔽和掩蔽的作用。在实施穿越森林的战术机动时,小树和矮树丛密密麻麻,先头行进的车辆将它们推倒后便会堆积成一道严实的屏障。树桩和倒地的原木是另一种类型的障碍,高大的成树则是又一类障碍物。

   在进攻时,森林和其他密集型植被可掩蔽和隐蔽集结地域和接敌路线。然而,由于这些地区的接敌路线在数量和方向上有局限性,故实施机动受到限制。实施机动的范围有限和隐蔽条件较好这两种情况结合起来就有利于守方打伏击战,倘若这些植被的易燃性好,那么林火就可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守方的这一有利条件。美国南北战争期间,1862年5月8日至9日进行的麦克道尔战斗,南方联邦军在5月9日的反击中受挫,就是因为北方联盟军点燃了树林。可见,火焰和迷盲烟幕会给部队的前进造成很大困难。 [ 注:马修·F·斯蒂尔:《美国的战役》,美国(华盛顿)步兵协会,1943年。 ]

   植被就其能提供掩蔽和隐蔽、迟滞攻方运动及影响地面导航这些方面来说,也有利于守方。有限的能见度,加上炮兵弹着观测困难,便形成一味依靠步兵火力的局面。植被还部分抵消了重型武器和尖端武器所拥有的优势。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军和德军1918年6月6日至25日在法国贝洛林宛的战斗,就确实遇到过这种情况。在这次战斗中曾利用树林和石岗的隐蔽条件设置了难以攻击的机枪阵地。 [ 注:《1917-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美国陆军:美国远征军的军事行动》,美国(华盛顿)陆军部战史处,1948年。 ]

   人文要素的战术意义

   人文要素的战术意义主要是指建筑物、交通运输设施、公共设施和生产设施的战术意义。可把建筑物看作树木或树丛,交通运输设施当作通道,而生产设施则作为要保护的目标。

   城市地区 城镇可能成为军事目标,如果它们符合下列标准之一:人口中心(如英国的伦敦),交通枢纽(如比利时的安特卫普),制造中心(如西德的鲁尔谷地),供应中心(如意大利的里窝那)或者政治象征(如柏林)。城市地区的建筑还具有障碍物、防御的坚固支撑点或掩体、仓库、修理厂的功能。此外,如同雷电等自然现象那样,它们具有干扰战术无线通信传输的作用。

   在城市地区,灵活性和机动性较差。人口稠密和集约居民区构成自由运动的障碍。在这些地方,车辆必须缓行,易遭伏击。这种招引目标的场所是“燃烧瓶”的好去处。这儿处处有躲避轻武器火力袭击的藏身之所,可按轮廓分明的胡同小巷等各种街型进行组织。能够对空中和炮火袭击提供掩蔽的只有少量较坚固的建筑物。由于完全暴露于空中轰炸和地面炮火,城市地区难免引起爆炸、燃烧、甚至风暴性大火。一旦遭到此种破坏,它本身还会蔓延扩大。满地狼籍的垃圾物和被毁房屋的破砖烂瓦成为名符其实的障碍,街道无法行车,只能步行。1945年同盟国军队在从日军手中夺取马尼拉市时,他们在该市的旧城区看到的正是这种情景。

   交通运输设施 由道路、铁路、港口、机场、水路和管线组成。它们的战术意义在于其能力、位置、易受攻击性以及可靠性。可靠性在这里指的是维修简便、抗御损坏的能力和具有备用线路或设施。运输系统的战术价值取决于下述条件:能够保持的行车密度(交通强度),路线的方位走向以及解脱徒涉场、急弯陡坡这些车流集中地的能力。军事用语“瓶颈地区”,就是指的造成运输能力下降的条件。

   一条路线或一项设施对破坏、伏击和突然袭击的适应性(如崎岖地或森林两边的蜿蜒曲折的路线所提供的),以及对空袭的适应性(如笔直、暴露的路线和设施所给予的),共同形成其潜在的易受攻击性。显然,许多能轻易抵御某种危险的路线,却会招来敌方的另一种危险。

   其他公用设施 如电力、水、污水和通信系统,由于它们既能为战斗部队,又能为民政机构保留下来并用于保持经济的稳定或复兴,故具有军事价值。因此,保护这些设施,本身就成了一项战斗任务。

   水坝为采取具有特别重要意义的战术手段提供了机会,因此一旦大坝决口,坝水突然溢出,就会招致失败。由于大坝发生故障或被爆破而造成坝水暴泄,其后果在某种程度上犹如雪崩。随之而来的是一大片破坏,令人惊恐不安,但却提供不了什么打击目标。在山区,如果人员和设施都进入谷地,后果就极为严重了。1943年和1944年,莱茵河谷地和鲁尔河谷地上的两座大坝就曾遭飞机轰炸并决口,为的是防止大坝被用来进行防御。1944年11月至1945年2月由于罗尔河分水岭大坝可能放水或威胁要放水,美国第9集团军的挺进明显受阻。追溯往事,似乎威胁的作用大于行动本身。

   制造和生产设施 这是现代战争的战利品。为了提供军需品,或者是为了维持被占领地人民的生活,减轻运输补给品的负担,偶尔也利用这些设施就地开工生产。这些设施包括工厂、矿山、采石场以及油、水、天然气井。

   实际的或潜在的生产设施具有战略意义,故不宜把这笔财富留给敌人,而应把它转为己用。其战术意义在于无论是否遭到破坏的工业区以及采石场、露天矿和矿山的矿坑废渣,都构成了极为崎岖不平的地形。因此,它们作为一种障碍地区迟滞了车辆和步兵的行进,并提供了潜在的隐蔽区和伏击区。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