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远征军在云南、缅甸作战与打通中印公路·第二十五 – 吴起兵法网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我国远征军在云南、缅甸作战与打通中印公路·第二十五

我国远征军在云南、缅甸作战与打通中印公路·第二十五

作者:王辅·中国

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

进攻英、美、荷兰与在华之作战方针·第五

出自————《战争通史

   饭田祥二郎第15军的4个师团,于1942年5月初攻占缅甸南部、中部时,其第56师团即继续分两路北上进攻我国云南。一路由56步兵团长坂口静夫少将指挥,从南坎进入我国,于6月3日攻占了龙陵,当天11时先头部队到达了怒江的西岸,我国守军将惠通桥破坏,与敌隔江对峙;另一路由松本喜六大佐的第148联队、平井卯辅大佐之搜索联队,由南坎附近渡过瑞丽江攻向密支那之后,第148联队从密支那东进,越过槟榔江(大盈江上游),于5月10日16时攻占了腾冲。我国军队在该地与敌反复争夺了约半个月之后,即就地监视该敌。

   (一)敌在缅甸之部署与扶植附日政权

   1942年5月,日军在缅甸作战告一段落后,18日敌第15军将其4个师团及直属部队,作了如下防守部署:

  (一)牟田口廉也的第18师团,防守仰光以北之彪关及塔泽铁路两侧,直至以东的萨尔温江。师团司令部位于英莱湖以北铁路终点的东枝。

  (二)樱井省三的33师团,防守彪关以北至密支那西部隆肯的铁路以西直至孟加拉湾的海岸。师团司令部位于仁安羌。

  (三)竹内宽的55师团,防守塔泽向北沿铁路两侧至密支那和曼德勒以东曼大姆至南坎的长方形地区。师团司令部位于曼德勒。

  (四)渡边正夫的第56师团,防守腊戍及以北的南坎与我国云南怒江以西的腊孟、松山、腾冲、龙陵、畹町地区。师团司令部位于龙陵。

  (五)长屋朝生大佐的野战重炮兵第3联队,防守彪关东西一线的以南地区。

  (六)静川真浏大佐的73兵站地区队,防守仰光城及就近的地区。

  (七)第15军司令部位于仰光。

  (泰国北部、萨尔温江以东缅、泰两国有争议的三角地区。由泰国北征军防守)

   在进行上述部署之同时,敌15军即按南方军总司令官寺内寿一的意图,由军的副参谋长那须义雄大佐与精晓缅甸事务的平冈润造大佐,着手组织在15军军管下的缅甸附日政府。经反复考虑和商讨,1942年的7月27日,饭田祥二郎中将以“缅甸方面日本军司令官”的身份,任命昂山为缅甸防卫军司令官,军衔上校。任命昂丹为缅甸防卫军参谋长,军衔中校。

   接着在8月1日,15军公布了缅甸附日政府行政厅组织法。当日,巴莫政府长官亲率政府的外交、财务、农务、林务、工商、交通、教育卫生、司法、不管等各部部长(内务部长由巴莫兼任),并立于仰光的附日政府大厅正面,日本军官分列于两侧,由饭田祥二郎宣读了他对巴莫及各部部长的任命。至1943年的8月1日,日本在名义上才允许缅甸独立。

   (二)东南亚的军事形势与印度问题

   日本侵略军在向东南亚地区进犯时,其在宣传上以“驱逐英、美出东亚,亚洲是亚洲人的亚洲;建立东亚新秩序;建立大东亚共荣圈;大东亚共存共荣”等口号进行欺骗。泰国、缅甸企图利用日本的力量反对英国,因而相继入其罗网。在法国维希政府统治下之越南,以与日合作的名义,任由日军使用越南各基地。

   在此前后,印度的反英情绪亦相当高涨。德国与日本,已在参与策划和资助印度的反英各实力人物,准备在印度国内和国外挑起事端,以便德军从北非、日军从马来亚进入印度。名义上是支援印度独立,实质上德、日两国想在印度会师,从而在战略上首先包围抗德的苏联和抗日的中国,断绝盟国由阿拉伯湾经德黑兰对苏联援助的水、陆通道;断绝盟国由印度飞向我国西南地焦的空中运输。

   德国、日本这一计划如能实现,将对欧亚两洲及全世界的反法西斯战争,带来极为不利之后果。为此,我国政府经外交途径,在征得美、英两国及印度方面的同意后,于1942年2月4日,由蒋介石偕夫人宋美龄及政府要员王宠惠、张道藩、董显光及英国驻华大使卡尔,飞抵印度访问,疏导英、印关系,以利于当时之抗日。9日蒋从加尔各答乘火车至新德里,第二天与英国驻印度总督林里什戈爵士举行会谈。

   为了缓和英、印之间的矛盾,利于远东统一对日作战,蒋介石建议:英国根据当前远东之新局势,为不使日本在泰国、缅甸所施之政治伎俩在印度重演,英国应当立即宣布印度为一自治邦,而印度人应暂时放弃完全独立之要求。

   2月11日,蒋在总督府前阅兵,与印度各邦之王会见时,再次以上述宗旨相劝。下午会见了尼赫鲁及国民会议主席阿采德等人,说明了当前之国际形势及印度之政治环境,并希望印度珍惜与利用这一时机等等。

   蒋原拟访问圣雄甘地,但英国首相邱吉尔来电认为:阁下访问甘地之举,可能影响到印度的抗日力量,或无意中加重了地方的歧见,使印度与英国总督之愿望相违。

   当甘地得知其邻邦大国——中国政府领导人,值此东、西方大动乱之际,能为印度与英国之关系而奔走操劳,甚为感激,乃于18日,主动至加尔各答市之白拉尔公园与蒋会晤5小时。为了共同对付日本在远东的侵略,蒋再次提出:希望印度将其他条件暂时搁置一边,先与盟国联合起来,集中力量铲除世界之暴虐。

   经我国政府的调解,在整个抗日过程中、英、印之间,总算做到了合作,这也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印度独立,取得了强有力的政治地位。

   可是,日本对印度的谋略,早已通过负有专门任务的外交官、“陆军中野学校”毕业的学生们,在印度的国内、国外进行着紧张的活动。其重点,当然是选择了印度各阶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最为关心的民族独立问题。一句话,日本企图以日本帝国来代替英帝国对印度的统治,并以此为基地与英、美抗衡而争夺世界霸权。

   印度国民会议的领袖人物之一,钱德拉·鲍斯,是一个反英的有名人士,他借被英方假释回加尔各答市自宅治病之机,转赴国外,继续为印度的独立而奔走。

   鲍斯到达的第一个国家是英国在此已失去势力的阿富汗(尼斯坦),此时的喀布尔市外的兴都库什山已是白雪皑皑,他在喀布尔脱去了阿拉伯人所穿的长袍,换上了西服。在喀布尔市的日本机关,根据其国内的指示,对鲍斯进行了多方协助,并替他办好“意大利驻喀布尔公使馆书记官AURANTO·MASUDA(奥兰托·松田)”的假旅行护照。

   鲍斯离开了喀布尔后,继续北去,进入苏联中亚地区的乌兹别克共和国。此时德苏战争尚未开始,他在撒马尔汗乘上苏联的火车,经莫斯科转至德国柏林,经一番活动,得到德国的同意后,组织了“自由印度中央”。后来德国将在北部非洲作战中所俘获英军中的印度籍士兵,交由鲍斯,组成印度军团。这一消息,使印度国民会议派的一部分人感到颇为振奋。

   1941年的12月8日,日军发动了对太平洋及东南亚地区的侵略后,很快席卷了东南亚各地。在柏林的鲍斯,已和日本驻德国大使大岛浩中将取得了密切的联系,准备先回到东南亚,在日本武力的协助下,将英国势力逐出印度,以取得印度的“独立”。

   驻德大使大岛浩经与其国内多次联系,日本内阁与参谋本部同意鲍斯先到日本,并于1942年的4月17日——即日军正在对缅甸向北发动大规模进攻的时刻,决定利用鲍斯,达到日本对印度的统治。

   大岛浩原拟用飞机,以日本外交官乘坐为掩护而将鲍斯送往日本,但因沿途会遇到不少问题。最后与德国商定,鲍斯乘德国的潜水艇,经大西洋绕过好望角,至非洲以东的马达加斯加岛,换乘日本海军设伏于该岛附近之潜艇,再到达已被日军占领之新加坡上陆。

   后来,鲍斯在日本政府、军部的摆布之下,于1942年10月21日,在新加坡成立了印度政府。自任主席兼军事、外交部长。此时日本政府决定,将寺内寿一元帅南方军已经占领的印度安达曼群岛、尼科巴群岛,作为鲍斯政府的管辖区,并将在马来亚作战中所俘之英军内约5万印度籍士兵,交给鲍斯政府,组成印度部队。

   1944年3月之后,日军为了遮断印度阿萨姆邦至我国云南的雷多公路,以3个师团,由缅甸向西进攻印度的英帕尔地区,鲍斯的军队也参加了此次作战。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时,在马来亚芙蓉城的鲍斯。当日乘飞机经曼谷至台湾,准备从大连赴苏,请求苏联帮助印度独立,但飞机从台北机场起飞后不久,因故障而坠地,48岁的鲍斯受重伤于8月18日死于台北之日本陆军医院。同乘这架飞机的由缅甸方面军参谋长调任关东军副参谋长之四手井纲正中将,亦死于这次事故。

   (三)1944年春日军在缅甸之兵力

   1944年3月,在缅甸的日军已增至10个师团,其编成情况为:

   缅甸方面军  司令官 河边正三 中将(该方面军成立于1943年3月27日)

          参谋长 中永太郎 中将

    第15军  司令官 牟田口廉也 中将

         参谋长 久野村桃代 中将

     第15师团  师团长 山内正文中将(由南京调来)

     第31师团  师团长 佐藤幸德 中将(1943年3月25日在其国内成立)

     第33师团  师团长 柳田元三 中将

    第33军  司令官 本多政材中将(为加强缅北指挥,该军成立于1944年4月11日,本多政材由关东军驻鸡西市第20军司令官转来)

         参谋长 片仓衷 少将

     第18师团  师团长 田中新一 中将

     第56师团  师团长 松山祐三 中将

     第53师团  师团长 河野悦二郎 中将(1944年3月27日从泰国、马来调来缅甸、增援密支那以南之孟拱)

    第28军  司令官 樱井省三 中将(该军成立于1944年1月30日)

         参谋长 岩伴豪雄 少将

     第2师团  师团长 冈崎清三郎 中将(由瓜达康纳尔岛调菲律宾后调马来,又由马来调缅甸)

     第54师团  师团长 片村四八 中将(1943年9月从印尼的第16军调来,以加强缅甸的防卫)

     第55师团  师团长 花谷正 中将

    方面军直辖:

     第49师团  师团长 竹原三郎 中将(1943年12月31日在朝鲜编成后调来缅甸)

     独立混成第24旅团  旅团 长林义秀 少将

   以上3个军的任务是,第15军3个师团进攻印度的英帕尔地区;第33军3个师团防守缅甸北部和我国云南的怒江以西之腾冲、龙陵地区;第28军防守缅甸西南部及孟加拉湾沿岸地区。

   (四)我国赴印远征军向缅北进攻

   1942年5月间,我国在缅甸的远征军,同英、印两国军队密切配合,与日军第15军多次作战之后,大部沿中、缅国境撤回国内。廖耀湘的新编第22师和孙立人的新编军38师,因援助英军,进至曼德勤铁路以西地区作战。由于铁路被敌15军的第18、第56师团遮断,他们同英军克服了重重困难,越过荒无人烟的缅甸西部阿拉干原始林区,到达印度整训。同时退至印度的还有美军将领史迪威。我国由云南向外的陆上通道也被敌遮断。之后,逐渐开通印度至昆明的空中航路,运输一定数量的作战物资,并利用空机返回印度时,将新编30师空运至印度,进行美式机械化装备训练。后来将这3个师编成以郑洞国为军长的新编第1军。由美军将领史迪威指挥。

   至1943年10月末,日军在太平洋地区的进攻已被阻止,美军开始局部反攻,欧洲的苏、德战场形势也有改观;集中在印度的一部英军、美军及我国的远征军开始向缅甸北部推进,准备在收复缅甸北部地区的同时,新建一条由印度阿萨姆邦铁路终点雷多镇,经缅北之新背洋、马科、拉瓦、孟拱、密支那、八莫、南坎,到达我国云南畹町的公路和一条输油管道,以便大量运送至缅北和援华的作战物资。当时防守在这一带地区的日军,是田中新一中将指挥的第18师团。空中配合缅甸方面军作战的,是田副登中将所属的第5飞行师团。

   我国在印度的新编第1军,按预定计划,从1943年的10月末,开始由雷多向东进攻;在云南的我国远征军两个集团军,于1944年5月间开始向怒江以西的腾冲、龙陵地区反击,与在缅甸北部的新编第1军等部队东西对进,最后打通雷多国际公路。

   新1军的新编第38师112团,于1943年10月末,向雷多以东的新背洋进攻,新编第22师在以东进行迂回策应,敌第18师团逐渐不支而后退。11月初112团攻占了新背洋。之后,美军派1个团参加,经四个月的丛林作战,新编22师历经艰险,遭受重大牺牲,终于在1944年3月5日攻占了孟拱,消灭了敌胡康河谷的部队,占领了整个雷多公路的一半。

   在此同时,由温盖特将军指挥的英印军第3师,从3月5日开始,约以700架次的运输机、滑翔机,空运了近1万人、1200匹骡马以及大炮、吉普车等,空降于孟拱以南的莫宁、杰沙铁路两侧地区。随之,在该地兴建了机场,遮断敌18师团的后方运输,开辟了一个完全靠空中与外界保持联系的敌后战场。

   为了增强新1军的进攻兵力,我国又将第14师、第50师空运至印度,然后沿新1军向东进攻的路线,参加作战。

   随着新1军等部队的攻击前进,美军工兵的机械化筑路部队,以进军的速度施工,为运输、补给、转送伤员等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五)为阻止中、美、英部队进攻,驻缅日军发动英帕尔战役

   敌缅甸方面军,为了改变在缅甸北部地区的不利状况,从西海岸向北进攻布迪当一带的英军,企图牵制对方。结果适得其反。2月4日樱井省三第28军,开始从若开向北进攻,将印军第7师包围于布迪当地区,英军的第15军4个师随即赶到,不仅冲破了日军的包围,而且还进行了追击。

   根据以上情况,敌缅甸方面军认为,我国在云南的远征军,不久即将西进与西路部队进行配合,从战役上夹击缅北的日军,这样整个缅甸的军事形势将对日军更为不利。因而确定,以第15军的3个师团,向西渡过亲敦江,横越阿拉干山,攻占印度曼尼普尔直辖区的首府英帕尔市,然后继续北上,经科西马进入阿萨姆邦,切断中、英、美军向缅北进攻的后路,迫使他们放弃进攻,从而改变缅北和沿海若开(阿却布)方面的不利局面。

   当上述计划得到日军大本营批准后,位于曼德勒以东眉苗的牟田口廉也第15军司令部即着手组织这次战役,其部署为:

  (一)柳田元三的第33师团,由铁定、通赞,沿曼尼普尔河从南面进攻英帕尔。

  (二)山内正文的第15师团,由唐都、霍马林地区,渡过亲敦江,越过阿拉干山的密林,从东面以奇袭进攻英帕尔。

  (三)佐藤幸德的第31师团,由霍马林、塔曼提之间,渡过亲敦江,攻向科希马地区,遮断英、印军向北的退路,并准备攻占迪马普尔市,将该地通向雷多的铁路予以切断。

  (四)作战时间。预计从3月份开始,9月份结束。

   当敌15军在作向英帕尔地区进攻准备时,缅甸的情况已很吃紧。缅甸方面军确定,以田中新一的第18师团防守缅北,阻止中、英、美军从孟拱攻向以北的密支那和以南的曼德勒;松山祐三的第58师团,仍然防守怒江以西的腾冲、龙陵地区,阻止我国驻云南的远征军的进攻;林义秀的独立混成第24旅团及18师团一部围歼温盖特空降于莫宁、吉沙地区的英印军第3师。樱井省三的第28军,继续防守缅甸西部、南部的沿海地区。

   但缅甸方面军进攻英帕尔的计划遭到于1944年1月7日从新加坡迁至仰光的“自由印度政府”主席鲍斯的强烈反对。他主张由若开沿孟加拉湾攻向吉大港。理由是吉大港的孟加拉一带,是印度国大党势力雄厚的地方,如由此进攻一是可给印度全国以极大的鼓舞;二是吉大港距加尔各答较近,易于发展今后的进攻。

   缅甸方面军和南方军则认为:日军此次进攻是属于防御,并不是扩大占领区,沿孟加拉湾进攻吉大港,在当前船只已遭到相当损失的情况下,很难做到,而且今后也难以有效的保持这一地区水上交通运输。因此,确定不改变原定的作战计划,但允许鲍斯的“印度国民军”第1师参加第15军对英帕尔正面的进攻,以扩大其在国内的政治影响。

   敌第15军为进攻英帕尔作准备时,遇到第一个问题是通过无人烟的温带原始林区,部队应携带多少装备和给养。为取得急袭的效果,确定各师团携带3个星期的粮食,携带最少量的火炮。但参谋人员提出,这样做万一进攻受阻,部队将陷入危境。而牟田口廉却认为,日军大部队渡过亲敦江,横越阿拉干山,这已经超出了英军的想象以外,只要通过这一自然地障区,英帕尔就必定会被占领。各师团对牟田口在缅甸整个局势已相当不利的情况下,以这种轻率、不周到的做法来指挥用兵,均表示不满。

   3月8日,南路33师团,开始向英帕尔进攻,13日在曼尼普尔河东岸的铁定地区,将印军第17师 [ cdhyy注:英印军。 ] ,包围于狭窄的河谷地带。16日将其北面的通赞、辛格尔后路,予以切断。

   防守在英帕尔地区的是西拉姆中将的英军第4军团,辖第17、第20、第23师。西拉姆根据以上情况,即电令17师就地组织防御,并令第23师前往增援。经10天左右的连续激战。英军打破了柳田元三第33师团的包围,英军第17师与23师在3月30日以后,撤出了包围圈。

   在这10天的作战中,日军伤亡严重,弹药消耗太大,而且发现英、印军具有很强的作战能力。柳田元三感到问题严重,超出预想之外,如再继续作战。不仅难以攻占英帕尔,而且部队将遭到更大的损失。据此,他以日本军人少有的做法,在战斗尚在进行中的3月25日,即向其军司令官牟田口廉也中将,发去电报陈述利害,并建议中止这次作战。牟田口接到电报后,愤怒地指责柳田元三这种畏缩的表现,电令其即向英帕尔的平原北进。

   就在33师团于3月8日开始对英印军发起进攻后,缅甸方面军司令官河边正三中将,于11日傍晚,到达了曼德勒以东的眉苗第15军司令部,在听取了前方战况的报告之后,他提醒遇事任性的牟田口,在整个缅甸战局已日趋严重的情况下,对这次横越原始山林,至特定的地区作战,更要特别谨慎。

   3月中旬,寺内寿一的南方军参谋栉田正夫大佐,至东京大本营汇报作战情况时,总理大臣兼陆军大臣、参谋总长东条英机,就今后缅甸方面军的任务,作了如下3项交待:

  (一)首要的是阻止打通中国至印度的公路。

  (二)其次是加强缅甸南部沿海之防卫。

  (三)航空部队,主要是遮断印度至中国的空中运输。

   缅甸方面军接到东条以上指示后,认为最好的执行方法,就是按目前的计划,继续向英帕尔进攻,这样即可以牵制住在缅甸的中国、英国和美国之军队。

   3月15日,日军第15、第31师团,按顶定计划,并列西渡亲敦江,在密林中开路,在有些地区则攀缘前进。此时英军的侦察部队,在部分地区发现了日军进入了阿拉干山的密林,并随即上报。但西拉姆将军及其司令部的参谋们,都以为大部队无法通过阿拉干山系的原始林区,而认定这是日军的小股部队。企图进行骚扰以策应其南部的主力第33师团作战。

   英军第4军团的这种判断,恰好陷入了日军的圈套。日军令南路首先进攻,中路、北路在1个星期以后再渡江西进,通过原始林区。以后北路先接近英帕尔以北的科西马市,然后中路再突然出现在英帕尔平原,使英军措手不及,难以兼顾。

   当3月26日,敌第31师团到达科西马,27日第15师团突然出现于英帕尔以东地区时,西拉姆才发现已遭到日军的三面包围,便随即部署在这一地区的防守。北部的科西马经1周左右的激战,于4月6日被日军第31师团攻占。随之,牟田口令31师团向北追击,攻占约40公里以外之迪马普尔,以切断该地的铁路。缅甸方面军司令官河边正三中将则认为第31师团,已遭到了不小的损失,再这样干太危险,因而于当日严令第15军,取消由科西马向北追击之命令。此时,英军在迪马普尔仅有两个中队。

   根据英帕尔地区之战况,盟军东南亚总司令、英国蒙巴顿上将确定:第4军团固守英帕尔平原。第3军由铁路输送至迪马普尔以后控制该要点,并反攻科西马。同时向这一地区增援了坦克和炮兵部队,并空投了大量补给。

   (六)敌第15军在英帕尔之失败

   此时日军的3个师团,除南路的33师团,尚可沿公路进行补给外,中路、北路的两个师团,一直未有补给,随着英军援兵的到达,日军的攻势也随之减弱。牟田口此时即令已得到补给的第33师团,加强进攻以夺取英帕尔,其结果不但未能攻占,而且伤亡很大。柳田元三中将认为这样继续作战。很快将招致更大危险。对此,牟田口在一怒之下,于5月9日发出请求撤销柳田元三中将第33师团长职务的电报。5月10日,日军大本营任命了驻泰国的独立混成第29旅团长田中信男少将代理第33师团长。

   大部队作战,如双方力量大致处于势均力敌、且相互在作战指挥上又具有很大的能动性,这样在极短的时间内,战局不会立即引起激变。加之此时英帕尔地区已处于雨季,双方的作战活动均受到限制。

   由于第15军在英帕尔地区伤亡逐渐增大,5月11日,南方军向日军大本营请求优先补充缅甸方面军的兵员。5月31日,日军大本营下令将在1944年1月成立驻于朝鲜的竹原三郎之第49师团调至缅甸。

   第15军在伤亡很大、病员不断增多(主要是疟疾)的情况下,依然要33、15师团加紧对英帕尔的进攻,但难以打破英军的坚强防守。牟田口则认为15师团连续进攻不利,是由于该师团长作战不力所致,于是又提出撤换该师团长山内正文中将的请求。日军大本营于6月10日任命柴田卯一中将继任第15师团长。

   15军进攻英帕尔约1个半月后,日军大本营对这次作战的不利状况已很担忧,东条英机在4月26日向裕仁天皇面奏战况时,陈述了该作战的严重情况,并确定当天即派参谋次长秦彦三郎中将前往视察。

   秦彦三郎当日率总务课长及两名参谋离开东京,28日飞抵新加坡,向南方军总参谋长饭村穰中将等了解情况后,即至仰光和眉苗,听取了河边正三及牟田口对这一作战的看法,以后又至苏门答腊岛和爪哇岛,5月14日返回东京。15日在参谋本部的作战室,汇报了南方军当前作战的情况。他认为英帕尔的作战形势不妙。参加听取秦彦三郎这一报告的还有参谋本部各部长、课长以及陆军省和兵站总监部的首脑。东条在听完汇报后讲话时强调:战至最后,绝不胆怯。

   根据这一决定,日军大本营即于15日对南方军发出电报指示,要求加紧对英帕尔的进攻,并决定调驻苏门答腊马场正郎中将第4师团之步兵第61联队,增强第15军;另外,为解救密支那方面第18师团的危境,决定调驻云南龙陵松山祐三中将的第56师团3个步兵大队至第18师团驻地。

   英军第3军以火车运输到达迪马普尔之后,即开始围攻以南的科西马日军第31师团,该师团从3月底至5月底在这一带连续作战,损耗相当大,部队普遍缺粮,伤员缺乏医药,不少人染患疟疾。其时,英军的坦克和炮兵部队,在空军的掩护下,陆续到达战场,战斗力更加增强。而日军的3个师团,已到了势尽力衰的程度,因有大本营5月15日继续加强在该地区作战的指示,牟田口廉也亦不敢再报告真实情况。

   日军第31师团长佐藤幸德,迭次向牟田口要求补充弹药,但得到的回答是:继续死守科西马,牵制北路的英军主力,以便军集中力量攻占英帕尔。

   由于第31师团所急需的弹药未得到补充,此刻该师团能参加作战的仅有500人,佐藤幸德一气之下,独自决定从科西马撤退。

   当牟田口廉得知这一情况后,即派参谋长久野村桃代,去传达他禁止撤退立即返回科西马的命令。然而佐藤怒气未消,指责牟田口在指挥上不重视情报,是一个无能的将军等等,然后即率领着他的残部,向东南的乌克鲁尔退回。

   英军西拉姆中将一直率领着他的军团,在英帕尔平原抗击着日军长时间的地面进攻和空中轰炸。当日军从科西马撤退后,英军第3军即沿公路南下,攻向英帕尔。此刻日军在该地的两个师团之残部,受到包围,发生了混乱,大部沿公路南撤;一部逃向东部的原始林中,然后三三五五的摸向亲敦江,途中因饥饿、疾病、劳累,加上连绵大雨而迷失了方向,不少人在密林中死去。有些武器难以携带而自行破坏或投入水中或弃之山林。

   敌15军进攻英帕尔时,总数约为10万人,当退回至亲敦江以东地区时,仅剩3万人。使22万人的缅甸方面军减少了三分之一。

   独自决定撤退的佐藤幸德,于7月5日被撤职。参加一次作战的3个师团长全被撤职,这在日军的作战史上是罕见的。被日本兵骂之为“英帕尔之鬼”的牟田口廉也与河边正三于8月30日也被撤职,回国担任参谋本部付。

   在战场上抗命的佐藤幸德,按日军的惯例,应受到起诉和军法审判,但有不少人为他鸣不平。他于7月底到达仰光时向河边正三表示,他是违抗了命令,并独自决定撤退,且愿意等候军法审判。

   河边正三很清楚英帕尔作战失败与自己的责任,不想连累更多的人,因而他向南方军报告;佐藤幸德中将,因在战场上经受多日的极度紧张,突患“急性精神过劳症”,待休息、治疗一段时间恢复正常后,即任缅甸方面军司令部付。

   当日军在英帕尔地区受阻时,在缅甸北部孟拱地区的我国远征军郑洞国指挥之新1军和新6军,即与美军协同,攻向密支那。其中以第30师之88团、第50师之150团,重炮兵1个连和美军1个营,组成了突击队。携带无线电台,经林中小路接近了密支那飞机场,发起突然袭击,打退了日军第18师团114联队一部的防守,于5月17日占领了飞机场,随之以无线电与后方机场联系,当天美军的运输机群,由战斗机护航,满载部队与物资,在密支那机场降落。从此,这里成为中、美军队的空运基地。敌18师团所属之第114联队,仍然占据着密支那。

   日军在英帕尔的失败,缅甸战局随之改观。

   (七)我国两支远征部队在缅甸歼敌经过

   我国集结在云南省西部之远征军,利用日军重兵在英帕尔进攻受挫的机会,于5月初开始向怒江以西的敌第56师团发动进攻,这支远征军的编成是:

   远征军  司令长官 卫立煌

        参谋长 萧毅肃

    第20集团军  总司令 霍揆章

     第53军  军长 周福成 辖116、130师

     第54军  军长 阙汉骞 辖36、198师

    第11集团军  总司令 宋希濂

     第71军  军长 钟彬 辖87、88师、新28师

     第2军  军长 王凌云 辖76师、第9师、新33师

     第6军  军长 黄杰 辖预2师、新39师

     第200师

    远征军直辖:

     第8军  军长 何绍周 辖荣誉第1师、第82、103师

     炮兵指挥官 邵百昌

      炮兵第7团 野炮24门

      炮兵第10团 重炮12门

      炮兵第21团 22门

      重迫击炮第2团 12门

      高射炮第49团一部 24门

      高射炮第41团一部 5门

     工兵指挥官 傅克军

      独立工兵第2团

     通讯兵共3个营

   在1943年1月14日至24日的卡萨布兰卡会议以前,美军工兵与技术部队,已在1942年的12月开始,从印度阿萨姆邦的雷多镇向东修筑一条公路,至1943年2月末建成,全长约70公里,由此可达缅甸国境。10月间我国新1军及美军1个团即沿这条新筑公路,从缅北向东对敌第18师团发动攻击。同时美军筑路与埋设油管之部队,亦随之向前施工。

   根据1944年春,美军在太平洋地区顺利进展的情况,美国总统罗斯福与英国首相邱吉尔预测,至1945年的夏季,美军将在菲律宾的吕宋岛,我国的台湾和东南沿海登陆对日作战,因此目前即应在我国建设各项基地,以支援和策应登陆的美军。而建立这些基地,储备一定数量之物资,运进相当数量之美军部队,首要的是必须快速建成雷多公路这一国际运输线。为此要求我国再增调相当的部队,由云南向西出击,用东、西对进的作战方法消灭敌人,控制公路及其沿线地区。

   此时在我国内地的日军,正准备打通大陆交通线的作战,企图攻占郑州至信阳的平汉铁路南段,和岳阳经衡阳、韶关至广州的粤汉铁路以及由衡阳向桂林、柳州至南宁、镇南关的铁路和公路交通。因此我国需组织相当数量的部队进行防御作战。处于这样情况下,蒋介石将军认为,再调过多的部队去滇西,实有困难。

   此时的罗斯福,一面连连称赞我国新1军在缅北作战的英勇和所建立的战功,一面却紧紧要求我国部队从云南出击,尤其是3月中旬缅甸日军3个师团进攻英帕尔被牵制住以后,美国这种单方面考虑的要求,就提得更为频繁,且这些主要是通过史迪威将军予以转达。

   因我国战场已经出现了新的情况,蒋介石于3月27日,拒绝了美国这一要求。罗斯福在4月4日研究这一问题时,仍坚持原来的主张。为此,马歇尔于4月10日竟对共同抗日的盟国,施以要挟性的措施——拟削减援华物资的空运数量(中、美间原协议是每月空运两万吨),并准备取消给中国航空公司的贷款。史迪威采取的手段就更为利害,他拟将4月份对我国云南部队700吨的空运量,转给美国在华空军陈纳德将军的第14航空队。虽然陈纳德将军反对这样做和也反对分散过多的兵力至云南。

   国民党军参谋总长何应钦与高级军事人员共同研讨后,即与美方协商,于4月14日,同意增强云南的部队,越过怒江进入缅北,参加打通雷多公路的作战。

   当日军于4月中旬开始发动打通大陆交通线的战役时,我国调出两个集团军、16个主力师去云南作战,致使河南、湖南、粤北、赣南、广西、黔南的主战场机动兵力减少,而遭到较大的损失。

   在这期间,史迪威还指定要将机动使用于第3、第9、第6、第7战区的王耀武第74军,也调至云南和缅北的密支那,并答应予以空投补给。但因这个军担任着我国战略预备队的任务,美方虽多次提出也未同意。

   到达云南的卫立煌将军之远征军,其任务是:歼灭当面的敌第56师团,攻占腊孟、龙陵、腾冲、芒市、南坎,与在缅北的新1军会师,最后打通雷多公路。

   云南远征军,开始以第11集团军担任防守,以第20集团军担任进攻。于5月11日的夜间突然进至怒江以西,攻击在腾冲、腊孟、松山、龙陵、平戛的敌第56师团和其增援的第2师团,前后经8个多月的连续作战,于1945年1月27日,和从印度经缅甸北部打回来的远征军孙立人将军之新1军,在芒友会师,最后打通了雷多至我国云南的国际公路。

   至1943年10月底,新1军和新6军在十分艰苦的丛林地区与敌第18师团进行了长达15个月的作战,付出了重大的代价和牺牲。为了国家的独立和尊严,为了民族的生存和解放,不少官兵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长眠于异国雷多公路两侧之原始山林。他们唯望国人,毋忘远离故土之忠魂和为国尽忠之军人。

   敌第56师团,从1942年5月初,占领云南怒江以西地区后,一直留驻在该地而未换防,其部署是,以两个联队在怒江的西岸,1个联队在畹町地区,当时该师团之编成为:

   第56师团  师团长 松山佑三 中将 芒市

         参谋长 川道富士雄 大佐

    第56步兵团  团长 水上源藏 少将 龙陵

     第113联队  联队长 松井秀治 大佐 腊孟、松山

     第146联队  联队长 今冈宗四郎 大佐 畹町

     第148联队  联队长 藏重康美 大佐 腾冲

    搜索第56联队  联队长 柳川明 中佐

    野炮兵第56联队  联队长 山崎周一郎 中佐

    工兵第56联队  联队长 小室钟太郎 中佐

    辎重兵第56联队  联队长 池田耕一 大佐

   这个师团的任务是:封锁滇西的通道,阻止我国军队由该地进入缅甸。

   长驻于龙陵、腾冲地区的日军除在怒江西岸进行线式防守和不时向以北地区扫荡,进行正常训练,以及修建简易营房外,还在“军政班”的指导下,对其驻区进行社会与资源调查。其调查资料有如下之记载:

  属于社会方面:

  (一)芒市土司龚正,原就读于日本明治大学。

  (二)腾冲城外东方医院院长张德辉氏,系日本长崎医专毕业,能讲极其流利的九州口音日本语 [ 注:56师团的士兵,全为九州北部的福冈市、大村、久留米人。 ] ,其夫人为产科医生。

  (三)通过调查及了解邮局往来信件,这一带在国外的留学生有60人以上。该地在国外经商者甚多。

  (四)腾冲近郊的和顺乡,山明水秀,建筑典雅,该乡竟有一所大型图书信。 [ cdhyy注:原书如此,似为图书馆。 ] ,藏书极多,古籍勿论,即现代之鲁迅小说,蒋介石所著的“中国之命运”等亦均有所藏。

  (五)“新腾冲”杂志,系本地人在北京出版,目的是加强联系,增进友谊,该杂志的民国15年8月号,载有:片马与英国边境纠纷之专论 [ 注:片马在腾冲县以北的泸水县境。 ] 。还登有该杂志同人履历。

  (六)偏僻之腾冲有一所电影院、两所印刷厂、一所天主教堂。

  (七)腾冲城内有英国领事馆。

  (八)本地人均住于高山,系因山谷有瘴气,易染疾病,故居于高处。在腾冲南门,立有云南省主席龙云将军之铜像。

  (九)龙陵郊外,立有滇缅公路建成纪念碑,在其后方立有因筑路面牺牲的两千多人之纪念塔。

  (十)本地文化往来、交通运输、全赖马帮,因此可称为“马背文化”。

  属于资源物产方面:

  (十一)该地区盛产砂糖。

  (十二)遮放附近有温泉。

  (十三)怒江附近盛产砂金。

  (十四)毛竹是本地主要之建筑和制作家具的材料。

  (十五)该地有豹及大猩猩,夜间开灯行车,常可见到。

   少数日本军人,还根据该地民族众多的情况,研究各民族之历史、习俗、语言、文化和人类学。也有一些日军面对该地区的雄峰巨川和在空地澄鲜的春秋季节,进行摄影、绘画、写诗等活动。

   防守腊孟的日军1个中队长辻义夫中尉,根据他长时的观察,怒江只有在雨季才会显出奔腾怒号的凶险面目,堪称“怒江”,而当乾季时的缓缓细流,则应用其原名——潞江。

   日军第56师团进行上述活动时,接到了中国远征军向保山附近集中的通知,于是该师团即加强了第一线的警戒和纵深的防守配备。

   5月11日夜间,我国远征军霍揆章将军第20集团军渡过了怒江,形成对敌南北夹击之势,第11集团军所属的3个军,从新39师、第76师、第88师各抽出1个加强团,从惠通桥以南渡过怒江,攻向龙陵、芒市以南的平戛。

   54军的198师,于5月12日由栗柴坝地区渡过了怒江,其所属第593团于5月16日攻占了马面关,师的主力围攻北斋公房,与敌军148联队形成对峙。该军第36师由双虹桥渡江增援,14日攻克了大塘并越过高黎贡山,到达瓦甸、江苴街以东一线与敌对峙。

   5月22日,远征军的两个集团军,已全部渡过了怒江,北路的第20集团军进攻腾冲;南路的第11集团军攻向龙陵、芒市。当北斋公房形势吃紧时,敌56师团急调第113联队一部增援,于6月9日攻击前进,突破了马面关、桥头的守军阵地,与北斋公房之敌会合。由于南路的远征军第11集团军此时已攻向龙陵,敌才将北斋公房的主力抽回,以加强龙陵的防守,令第148联队退守腾冲。

   卫立煌是国民党军内讲究实际而又稳健的高级指挥官,这次作战他知道正面敌第56师团并不难歼灭,但需准备足够的兵力,与来援敌军一至两个师团作战,由于龙陵、腾冲地区诸多大山,地形复杂,部队运动困难。因此,他采取了稳进的战术。

   7月中旬日军由于在英帕尔地区作战的失败,缅甸战场尤其是北部地区,形势起了很大的变化,原在胡康河谷的敌第18师团,此时已被远征军孙立人的新1军(辖新编第38师、新编第30师、战车第1营),廖耀湘的新6军(辖第14、第50师,新编第22师),歼灭殆尽,只好龟缩于密支那。从5月17日开始,中美部队开始正常使用密支那郊外的机场。龟缩在城内的18师团丸山房安大佐的第114联队不敢出击。

   敌缅甸方面军于7月12日对英帕尔作战的失利后的军事形势进行了分析,并传达了南方军对缅甸今后作战的方针,即:在云南的怒江西岸要采取攻势,确保腾冲地区,以封锁中国至印度的陆上交通。据此,河边正三确定,第2师团进入云南、协助第56师团反击;第18师团一部进驻南坎,以掩护上述两个师团的后方。

   敌第2师团,在“九·一八事变”时,曾是占领沈阳、长春、吉林、齐齐哈尔和哈尔滨的赫赫有名之师。这个师团几乎全是由日本新泻县、福岛县及官城县之仙台市的兵员组成,所以日本国内称他们为“仙台武士”。日军侵略东南亚时,这个师团被编入南方军所属的第16军,进占印度尼西亚。1942年秋,日军在所罗门群岛的爪达康纳尔岛战事失利时,该师团由印尼调入第17军至爪达康纳岛尔增援,结果与第38师团等部队,遭到美军陆、海、空的联合进攻几乎溃不成军,不少人患了战争恐惧病。日军大本营为防止影响前方士气,将这个师团后调至菲律宾,归驻菲律宾的黑田重德中将之第14军指挥,不久又将其调至印尼的苏门答腊岛第25军,后又被调入河边正三中将的缅甸方面军。此时,该师团的编成是:

   第2师团  师团长 冈崎清三郎 中将

         参谋长 木下武夫 大佐

    步兵第4联队  联队长 一刈勇策 大佐

    步兵第16联队  联队长 堺吉嗣 大佐

    步兵第29联队 三宅健三郎 大佐

    搜索联队  联队长 原好三 中佐

    野炮兵第2联队  联队长 石崎益雄 大佐

    工兵第2联队  联队长 高濑克己 中佐

    辎重兵第2联队  联队长 山口英男 少佐

   到1944年8月初,缅北战场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当缅北重镇密支那形势紧张时,敌33军从56师团调出1个步兵大队,由56步兵团长水上源藏少将一并指挥在该地的第18师团之114联队防守密支那。我国远征军第30师主力和14师及22师一部,由史迪威指挥,经两个多月作战,于8月4日攻占了密支那。残敌第114联队约800人,由其联队长丸山房安大佐率领逃向八莫,水上源藏于当日自杀。

   我国远征军攻占密支那以后,印度至我国昆明的空运距离缩短,无须飞越喜马拉雅山区。

   卫立煌部在围歼敌第56师团时,预计缅北之敌必来增援,因而在进攻腾冲、腊孟、松山等地的同时,始终控制着相当数量的机动部队。从5月中旬至8月底,由于敌军的顽抗死守,除在6月4日攻克了腊孟之外,腾冲、松山、龙陵等敌主要据点,都在进行猛烈的争夺战。

   在腾冲的敌148联队长藏重康美大佐于8月13日被我国远征军霍揆章将军的第20集团军击毙后,这个联队的校官(佐)全部伤亡,最后由28岁的太田正人大尉,指挥这个仅剩1600人的联队继续作战。8月20日,太田正人以电报向松山佑三的师团司令部报告战况时提到:

  藏重部队长战死后之旬日,局势顿趋严重,对此卑职无能,深为不安。当前只眼、只手、只脚之人员,亦志愿参加战斗并誓歼来犯之敌军。……

   根据太田正人的电报,56师团派飞机至腾冲、空投下该部急需的手榴弹和医药等,被围困在松山的敌第113联队之大队长金光惠次郎少佐,8月23日向其师团发出如下内容的电报:

  19日以来,因遭敌猛烈攻击,守备队死守敢斗,但目前的部队大部人员已成残废,多为只手只脚,但仍奋举全力进行战斗,以确保残破之阵地……如至最坏的场合,将派炮兵队的木下昌已中尉回师团报告情况。

   另据龙陵的守备队长小室钟太郎中佐报告:以当前战况判断,最多只能再坚持两天。56师团根据这些报告即派一个步兵大队前往增援。

   此时云南远征军,以第20集团军猛攻腾冲;以11集团军的新28师猛攻松山,该师组织5次攻击而未克,接着第6军主力投入战斗。87师于6月9日攻克镇安街之后,10日与88师协力进攻龙陵。敌56师团随即从北面的腾冲,西南的芒市抽调部队至龙陵坚守。我国远征军即将荣誉第1师、新39师增调至龙陵,8月中旬占领了外围的据点,准备攻城。

   敌军为了恢复在怒江以西地区的占领,营救腾冲、松山、龙陵被围困的部队,本多政材中将的第33军,以18师团一部和第2师团一部防守南坎。8月26日夜,第2师团主力以隐秘行动进入芒市东南地区。

   敌为了便于指挥这次作战,33军于8月30日将其指挥所由缅甸腊戍以北的新维前移至芒市,当夜下令第2师团、第56师团并列攻向龙陵和怒江,同时营救松山、平戛、腾冲被围困的部队。第2师团于9月3日开始攻击,5日到达了龙陵东南的高地,并与城内的部队取得了联系;56师团到达了龙陵的西北。

   此时,日军在缅甸的最高指挥官已经易人,原缅甸方面军指挥官河边正三中将,因夏季在印度东部英帕尔作战失败,于8月30被免职,由木村兵太郎中将继任。木村原为日本陆军省兵器本部部长,他在接到新任命时,日军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大将,向其作了关于缅甸今后作战问题的面示:

  (一)必须保持部队的昂扬士气,确立对再建部队的指挥,掌握住部队的实情和动态(指在胡康河谷被打垮的第18师团,在英帕尔被打垮的3个师团,在云南被打垮的第56师团之重新组建)。

  (二)根据缅甸情况,在战略上要确保南部及西部沿海要域并割断中国经缅北至印度的陆上交通,这实际已极难做到。关于缅甸今后之作战方针,目前正在慎重研究中。但须确保要域,以支撑南方军之西翼。至于在缅北遮断中国至印度陆上交通的作战,应采取弹性的指导方针。

   指挥我国远征军在云南作战的卫立煌将军,根据近日对敌作战的情况,一面令第71军3个师、荣誉第1师及增调来之第9师,在龙陵地区顶住敌第2、第56师团的进攻;同时命令第6军主力、新编第28师限期攻占松山(腊勐西侧),第54军的36师、198师限期攻占腾冲;第2军限期攻占龙陵东南约40公里之平戛。

   进攻松山的新28师,经5次攻击未能占领,接着第6军又连续发动进攻。敌大队长金光惠次郎少佐,知末日已近,乃于9月5日向56师团,发出如下最后诀别的电报:

  近120日之战斗,小官不才,指挥欠如,尔来局势已极严重,不数日全体官兵均将玉碎。值此最后时刻,唯祈圣寿无疆,皇运昌隆。

  师团长阁下平素对吾人等之关怀,及军、方面军之爱护,不甚感激。然吾人全部战死之后,固将葬身异域,长此已矣!但求师团长对战死者部下之遗族,能予以体恤、照顾。最后愿师团长阁下武运长久。

   金光惠次郎在这份电报中,提及全员均将战死,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他本人在9月6日被我国的第6军击毙,尚剩下约80人,于7日烧毁了军旗。黄杰的第6军在组织第9次攻击时,当晚攻克了松山,这些敌人大部被俘。加上以后在缅北及腾冲被俘的日军,共计约600多人经云南押送至我国的后方,并未全葬身于异域。

   在第6军于9月7日攻克松山的同时,进攻腾冲的第54军亦加紧攻击,以炮兵火力杀伤敌人,当日炮兵打塌了腾冲南城墙的一角。随之,部队突入城内,进行巷战。11日,日军第148联队太田正人大尉,根据仅剩70人左右的情况,即下令烧毁了天皇御赐的日本军旗,并向师团发出了诀别的电报。13日,我国远征军第54军的勇士们收复了腾冲,全歼守敌1600余人。激战后的腾冲城,到处是斯壁残垣和日军的尸体及他们遗弃之枪炮、弹药和物资等。

   敌33军司令官本多政材根据松山、腾冲已被我国云南远征军收复,防守的日军已全部被歼的情况,认为已无法达到救援作战的目的,因而于14日傍晚,下令停止增援作战,只令第56师团派出一部救出平戛的守备部队。该师团从17日晨攻向平戛时,经6天6夜的苦战,才突破远征军第2军的阵地,22日进入平戛与守敌会合,随之,一齐撤回龙陵。

   我国云南远征军第71军和第9师,在龙陵以东与敌第2师团,第66师团激战7天7夜顶住了该敌的进攻。此时国民党军第200师已由昆明到达战场,在腾冲的第36师亦南下参战,曾在上海作战中作出贡献的第87师、88师、36师也都到达龙陵,并在这里又创造了一次光辉的战例。

   当一切部署好之后,于10月29日开始进攻,11月1日各路攻击加紧,守备在龙陵的敌第113联队长松井秀治大佐,发现情况严重,但其上级并未给他撤退的命令,因而他一面令部队猛烈反击,企图给我国远征军造成最大的伤亡;一而令其部队将已无人使用的火炮、枪支,以及用不着的物资、营房等,全部予以破坏和烧毁。11月2日,根据本多政材第33军的命令,率其残部突围逃向西南约30公里之芒市。

   云南远征军的任务是配合在缅甸的新1军,新6军(新6军是1944年夏季在密支那编成,军长廖耀湘)打通雷多公路。当敌军后撤时即继续追击。5日对芒市发动进攻,8日突破了其一角。

   56师团的松山祐三原拟作一次战术性的反击,再退向遮放。但本多政材认为,在芒市作战已达半月,部队伤亡较大;从密支那向南的新1军12月9日已在八莫地区,与守备在该地的第2师团所属原好三中佐的搜索联队展开激战;新1军或新6军一部可能楔入瑞丽江中游南岸的蒙米特,以扼制第2、第56师团退路的一侧。根据以上情况,他决定:

  (一)第56师团于11月19日之夜间,从芒市后撤至遮放地区;

  (二)位于南坎的第18师团,急速开向蒙米特地区布防。

   为了督促和指导第56师团后撤,本多政材令参谋辻政信大佐前往该部队。后撤的敌军由于不断受到追击,11月30日又撤离遮放而至畹町,同第2师团在中、缅边境以及缅甸境内新维以东地区组织防御,企图继续阻止云南远征军、新1军和新6军打通雷多公路。但在缅甸境内的新1军新38师已于12月15日攻占八莫,原好三中佐之搜索队只剩下约70人游水逃脱,前往增援的第18师团山崎四郎大佐的第55联队也被新30师打退。

   为最后歼灭坚守畹町之敌,卫立煌将军,12月26日作了如下的部署。

  (一)第6军向畹町西北攻击;

  (二)第2军向畹町东南进攻;

  (三)第53军由龙川江之西岸迂回至畹町以南;

  (四)第71军为预备队。

   按此计划,远征军各部队于12月27日发起猛攻。

   1945年的元月15日,新1军占领了南坎之后,敌56师团、第2师团为防止被全歼,于元月18日全部后退,畹町于19日被收复。1月27日,云南远征军与从印度经缅北打回来的孙立人将军所指挥之新1军在芒友会师,从此,我国至印度的雷多公路已被打通。

   此次在云南及印度的我国远征军,经1年多的作战,共击毙敌约48000人,俘敌647人,缴获步枪11644支,机枪601挺,炮160门,战车12辆,飞机3架,汽车606辆,军马1430匹。

   日军在英帕尔、胡康河谷、孟拱、密支那、八莫、南坎、腾冲、松山、平戛、龙陵、芒市、畹町等地连连失败之后,已没有能力控制缅甸的局势。而此时,英军及我国远征军的新1军开始在缅甸进行大规模的反击。

   (八)英军在缅甸大反攻

   1945年1月上旬,在英帕尔地区打败日本第15军进攻的英军西拉姆中将之第11军,即向东南推进,到达缅甸中部曼德勒的伊洛瓦底江西岸。该军所属两个军团、7个师之部署为:

  (一)第33军团之第2、第19、第20、第36师,从密支那以南、伊洛瓦底江东西两岸地区攻向曼德勒,歼灭敌第15军在曼德勒以北之15师团、东南之第53师团、西南伊洛瓦底江南岸之第31和第33师团,占领曼德勒,控制铁路及沿江地区;协同八莫、南坎地区中国远征军之新1军,新6军攻占曼德勒西北之新维、腊戍、西保地区,以歼灭在该地之敌33军的18、56师团。

  (二)第4军团之第5、第7、第17师,攻占曼德勒西南之敏建、仁安羌、马圭两岸地区,歼灭敌28军之54、55师团以后继续沿伊洛瓦底江及曼德勒至勃固铁路向南推进,在15军团第26师的协同下,攻占仰光。

  (三)第15军团第25师、第26师及西非洲第81师、第82师,沿孟加拉湾及海岸向南推进与沿伊洛瓦底江南进之第4军团相策应,攻占阿恰布(若开),然后第26师由海军掩护,从兰里岛经海上至仰光以南沿岸登陆,协同第17师攻占仰光。

   英军西拉姆的14军及15军团,从1月开始向南进攻,连连歼灭敌缅甸方面军的部队,3月20日攻占了曼德勒,至5月3日第17师从北面、第26师从南面攻占了仰光。木村兵太郎率其缅甸方面军司令部及巴莫的缅甸附日政权和鲍斯的印度政府,逃至东南方向的毛淡棉。所属部队均撤至萨尔温江以东地区,一部退入泰国。

   我国远征军在打通了雷多至云南的公路后,即与英国军协同。从云南攻向缅甸北部之新维、腊戍及累仁、南渡、西保一带而暂停。

   在1945年的5月间,因日军发动湘西战役,我国经与东南亚盟军司令蒙巴顿将军协商,将进至缅甸腊戍、西保一带地区之新1军、新6军调回国内。美军也将其在缅甸的马斯旅调至我国,该旅(代号为5332部队)辖美军步兵第475团,美军骑兵第124团。

   1945年3、4月间,在欧洲战场上,德军正在节节败退;东方战场的日军,在盟军陆、海、空军有力的打击下,也已势尽力衰。在此情况下,由昂山率领的缅甸附日部队,于3月27日宣布起义参加抗日。

   4月22日,英军的装甲部队,攻占了仰光以北的同古(东瓜),当日,敌缅甸方面军被迫决定放弃仰光。23日,仰光已遭到包围,刚被晋升为陆军大将的敌缅甸方面军司令官木村兵太郎,当天即南逃到毛淡棉,26日缅甸方面军参谋长田中新一中将亦率其司令部逃至该地。

   英军以装甲部队、海上部队、航空兵、空降兵等相配合,击溃了敌28军的第55师团等部队之后,第26印度师和部分英军于5月3日攻占了仰光。此时在欧洲,希特勒已于5月1日在柏林自杀,墨索里尼也被民众枪决,5月3日,苏军已攻占了柏林。至此,缅甸和其他反法西斯战场一样,已起了根本的变化,木村兵太郎的缅甸方面军司令部,仍在毛淡棉直至投降。

   (九)缅甸方面军之最后结局

   木村兵太郎在1945年5月被晋升为大将,在此以前,他在日军中除了1939年3月至第2年10月,担任驻我国山东省兖州的第32师团长及以后的关东军参谋长之外,并不是出名的人物。日本投降后,盟军把他列为“甲级”战犯,于1948年12月23日,处以绞刑。盟军经过调查,知他犯有下列罪行:

  (一)在他任关东军参谋长时(从1940年10月22日-1941年4月10日),德国有一批重要军事物资,包括钨、橡胶等在东北,当时“满铁”迟迟未能予以起运。后来德国驻长春的使馆,找到了关东军司令部,木村当即令铁路急速装车,结果这些军事物资经西伯利亚铁路运往德国。

  (二)美军杜立特上校,于1942年4月18日率飞行队轰炸日本后,部分飞行员在我国境内迫降或跳伞被日军所俘,木村以陆军次官的身份,下令处死了这批美军被俘的飞行员。

  (三)1945年6月,英军伞兵部队和缅甸起义军以及卡切孔一带地区的游击队,在与田中信男的第33师团柄田节大佐之215联队作战后,该联队杀死大批本地居民与被俘人员。这一屠杀,他作为缅甸方面军司令官负有领导责任。

  (四)1945年7月。在缅甸的毛淡棉监狱中,日军宪兵分队长奉命处死了在押的27名缅甸人,木村对此负有责任。

   日军杀害各国被俘的军、政人员,除了有高级指挥官决定之外,也有不少是参谋人员所为。象缅甸方面军所属第33军之高级参谋辻政信大佐,他不仅鼓吹侵略,而且在“七·七事变”、“诺门罕事件”、马来亚、菲律宾巴丹半岛、瓜达康纳岛的作战中,以参谋身份,大显其侵略之能事。

   1942年2月9日零时20分,山下奉文指挥其第5、第18师团,强渡过马来半岛南部,铁路桥梁已被英军破坏的柔佛海峡,而到达了新加坡,经激战后英军司令珀西瓦尔将军率10万之众,向山下奉文的第25军投降。在研究处理这批英军被俘人员时,辻政信参谋主张,将珀西瓦尔,由日军士兵指使,在马来人的观看下,进行重体力劳动,以减煞英帝国的傲慢和显示日军之武风。在菲律宾他还下令枪杀了大批美军被俘人员。在日军中,有人称他这样做是“野武士”之行径。

   1942年的4月9日,在菲律宾巴丹半岛进行防御的美菲军第1师、第21师、第41师、第61师、第91师,在长期断粮的情况下,被迫向日方本间雅晴中将的第14军投降。因美菲军在投降前的几个月作战中,曾给日军造成很大的伤亡,此时在参谋本部担任参谋的辻政信中佐,为了报复,以大本营的名义,命令在菲律宾的第14军,枪杀这些美军的被俘人员。结果在日军的14军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杀人方法,但多是将这些饥饿、疲惫不堪的美军俘虏分至各步兵中队,每中队指定一个大胆的小队长,领着中队内那些胆小的新兵、学生兵、城市兵,排成横队看准各自前方的目标——已经绑缚在树干上的美军被俘人员,听口令端起上好刺刀的步枪,快速前进,戳死这些被俘者,然后将死者松绑,再换了一批活人,如此作循环刺杀或射杀。对那些胆子逐渐增大的日本兵,一般刺死3、4名俘虏即予以更换。但对那些特别胆小的日本兵,尤其是那些不敢看绑在树上目标、结果并未刺中的士兵,要他连续戳死7、8人,才允许更换别的士兵再行戮杀。有一个日本兵因胆子特小,结果令其刺死了15名美军俘虏。日军的指挥者,他们用枪杀俘虏的方法,以增加士兵的胆量和仇恨心。

   据原在菲律宾作战的敌第65旅团的一名士兵见谷将志战后回忆,在一次行军中,他见到山谷路傍,堆有高约两米、长约100米被杀死美、菲军俘虏之尸体墙,日军称之为“无言之石垣”。

   战后,美军追究此事,仅将能拿捕到的原14军司令官本间雅晴中将予以枪决。辻政信大佐后来转至南方军驻泰国今村明人中将的第18方面军司令部任参谋,那里是属中、英军的作战地区,辻政信乘日军投降混乱之机化装出逃,美军一时查不到他,因而得以漏网。

   43岁的辻政信大佐,于1924年7月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36期,1931年在陆军大学毕业后,担任中队长并参加第二年的侵华“一·二八”作战,在这次作战中被国民党军打伤。以后即相继在关东军、华北方面军、驻武汉的第11军、中国派遣军、日军参谋本部、驻缅甸的33军、驻泰国的第18方面军等单位担任参谋和台湾军的研究员 [ cdhyy注:以及1941年底在第25军任参谋。 ] ,及陆军大学教官等职,他是积极主张向外扩张的侵略分子。

   在日本宣布投降、各地日军处于一片混乱的日子里,这个多年参与制定各种军事计划和指挥作战的辻政信有一种“谋而后动”的习惯。当日本将无条件投降的此刻,辻政信开始考虑远东和中国今后的形势及他个人的出路。

   按照“谋而后动”的做法,辻政信独自悄悄的离开在曼谷的第18方面军司令部,脱去了军衣,换上了僧人的服装,摘掉了军帽露出了光头,泰国民间崇尚佛教,对与世无争的僧人至为尊敬。辻政信以他对泰国社会进行研究的结果。用这种装束来掩护其行动,最后完全达到了他的目的,潜行三千里,从西南地区进入我国,并通过关系,经蒋介石的批准予以留用,且授予上校军衔。

   国民党军留用辻政信,主要是要通过他了解日军参谋本部、关东军、华北方面军,已往对苏作战的种种设想和计划,与核对日军侵华之史料及提出反共措施之各种意见。

   1948年,辻政信离开南京回到日本。不久,即投身于政治活动,企图竞选议员。为此,他兴办慈善事业,并优先照顾大批战死者之亲属,这很快取得社会各界的支持和赞助,所以在1952年石川一区的众议院选举和1959年的参议院选举,辻政信未费多少力气即进入日本政界的上层。当选为参议院议员。

   这个在泰国结束侵略生涯的辻政信,目光并未放弃对该地区的注意。1961年4月他到东南亚旅行后下落不明。1968年7月22日,被宣告死亡。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