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艇战的终结·第五 – 吴起兵法网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潜艇战的终结·第五

潜艇战的终结·第五

作者:坂本金美 ·日本

出自————《日本潜艇史》《菲律宾、冲绳作战·第六

出自————《战争通史

   一、潜艇用法的改变

   第1潜艇部队由第1、第15和第34潜艇队组成,各潜艇队(下落不明的潜艇除外)的状况如下:

   第1潜艇队正在进行训练(详情后述)。

   第15潜艇队编有8艘潜艇:“伊-36”号、“伊-47”号、“伊-53”号、“伊-58”号、“伊-361”号、“伊-363”号、“伊-366”号、“伊-367”号,其中“伊-36”号和“伊-47”号正在执行战斗任务。

   第34潜艇队如前所述。只剩下“吕-50”号艇。大本营为了输送用于本土决战的“回天”人操鱼雷,将部分练习潜艇编入作战部队。4月1日及20日,“伊-156”号、“伊-162”号、“伊-165”号、“伊-157”号、“伊-158”号和“伊-159”号编入第34潜艇队;撤消了第19潜艇队,将“伊-121”号、“伊-122”号、“伊-155”号编入第33潜艇队。

   另外,“伊-351”号、“伊-373”号(均为航空汽油运输潜艇)分别于4月4日和6月20日编入第15潜艇队;7月1日,“波-103”号、“波-105”号编入第34潜艇队。

   “回天”特攻队天武队由“伊-36”号、“伊-47”号、“伊-53”号(因触雷损坏,除外)组成;“伊-36”号、“伊-47”号分别于4月中旬、4月20日从光基地出航。

   由于“回天”对锚泊舰只进行攻击困难重重,加之艇员提高了攻击航行舰只的战术和技术水平,先遣部队指挥官便决定,作为最初的尝试,让天武特攻队袭击航行在海洋上的舰只;作战海域选在冲绳与马里亚纳之间的海区。“伊-36”号报告,4月27日以“回天”鱼雷攻击了一个输送船队,击沉3艘船只,5月1日回到吴港。“伊-47”号报告,24日到达冲大东岛东南50海里附近海域,27日以鱼雷击沉2艘舰船(舰种不明),5月2日在冲大东岛西南偏南160海里处,以“回天”击沉大型驱逐舰及运输船各1艘,7日在冲大东岛以南海域以“回天”击沉轻型航空母舰(或轻巡洋舰)1艘,5月12日返回吴港。据战后调查,上述2艘潜艇的战果均无美方记录。

   通过天武队的战斗活动,日军认为“回天”对航行中舰只的攻击是成功的,而且母艇也没有受到损失。由此,潜艇的战斗活动转到潜艇官兵一直主张的破坏海上交通线方面去了。5月1日,在潜艇部队中享有很高声誉的醍醐忠重中将担任第6舰队司令长官,潜艇部队的作战充满了光明的前景。醍醐长官是五大摄政家族之一的醍醐家族的正宗,从青年时代起,就在潜艇上任职,是一位颇有名气的潜艇军官

   二、此后的“回天”作战

   (一)“回天”特攻队振武队

   5月初,先遣部队指挥官以“伊-366”号、“伊-367”号组成振武队,令其主要在冲绳岛至塞班岛一线实施“回天”作战。5月6日,“伊-366”号触雷受伤,振武队只剩下1艘潜艇了。

   “伊-367”号5月5日从大津岛启航,5月27日放出2条“回天”鱼雷,听到两声巨响(另外3条发生故障)。据战后调查,重创驱逐舰1艘。

   (二)“回天”特攻队轰队

   5月底,以“伊-36”号、“伊-165”号、“伊-36l”号和“伊-363”号组成轰队,用以破坏冲绳海区的补给线。

   “伊-361”号5月23日从光基地出航,前往冲绳以东400海里附近海域,出航后即失掉联络,未有返回。“伊-363”号5月28日从光基地出航,6月15日在冲绳东南500海里(926公里)附近海域,使用鱼雷击沉运输船1艘(据战后调查美方无此记录),没有机会使用“回天”,便于6月28日返回濑户内海西部。另外,丁型潜艇在完成装载“回天”的改装工程的同时,恢复了原有的2具鱼雷发射管。

   “伊-36”号6月4日从丰后水道出发,前往马里亚纳群岛以东海域遂行战斗任务。6月22日以鱼雷重创油船1艘(据战后调查是1艘坦克登陆舰)。28日发现敌船队,发射1条“回天”人操鱼雷,在查明战果过程中,受到深水炸弹攻击;接着,又发射2条“回天”人操鱼雷,据判断击中敌驱逐舰(战后调查,美方无此记录)。该艇7月6日回到濑户内海西部。

   “伊-165”号携带2条“回天”鱼雷,15日从光基地启航,驶往马里亚纳以东海域遂行战斗任务。6月下旬,从截获的敌人通信中得知该艇取得了战果。后来“伊-165”号下落不明,未返回。

   (三)“回天”特攻队多闻队

   最后一个“回天”特攻队是由6艘潜艇组成的多闻队,自7月中旬起6艘潜艇先后出航。

   “伊-153”号于7月14日从濑户内海西部出航,在冲绳与莱特岛之间海区活动。7月24月击沉美国护航驱逐舰“安达希”号,后又放出3条“回天”人操鱼雷,但战果不明,8月12日返回吴港。

   “伊-58”号7月18日从平生基地出航,在菲律宾以东海区活动,8月14日返回。这期间的作战情况如下:

   7月28日放出2条“回天”鱼雷,击沉油船及驱逐舰各1艘(据战后调查,重创驱逐舰1艘)。

   7月29日以鱼雷击沉重巡洋舰“印第安纳波利斯”号(该舰把投到广岛的原子弹运到提尼安岛后,在返航途中遇到袭击的,当时桥本以行艇长并不知道此事)。

   8月10日向敌船队发放出2条“回天”人操鱼雷。

   8月12日又向水上飞机母舰放出1条“回天”人操鱼雷。

   “伊-47”号7月19日从濑户内海西部出航,在冲绳以东400海里(740公里)处放出1条“回天”鱼雷,8月11日返回。

   “伊-367”号7月19日从濑户内海西部出航,在冲绳东南400海里附近海区活动,8月16日返回。据记载,7月21日有1艘运输船(7607吨)被“回天”重创,这可能是“伊-47”号的战果。

   “伊-366”号8月1日从濑户内海西部出航,在冲绳与乌利西之间活动,8月11日向美运输船队放出3条“回天”鱼雷,8月18日返回。

   “伊-363”号8月8日从濑户内海西部出航,驶往帛琉群岛以北500海里处。但由于苏联参战,日本潜艇改变了部署,“伊-363”号调往日本海活动,8月中旬返回基地。

   三、其他潜艇的活动情况

   (一)第34潜艇队

   “吕-50”号5月29日从舞鹤出航,在台湾以东、乌利西与冲绳之间的海区活动,7月3日返回舞鹤。这是中、小型潜艇中仅存1艘潜艇的最后一次出动。

   4月1日和20日编入第34潜艇队的6艘旧海大型潜艇中,“伊-165”号加入上述轰特攻队,出动后未能返回。另外5艘潜艇(“伊-156”号、“伊-157”号、“伊-158”号、“伊-159”号、“伊-162”号)向设置在从九州东南岸、四国南岸、伊豆半岛至房総半岛的“回天”基地运送“回天”。这种输送任务直到6月底才结束。7月初,上述5艘潜艇开始装备“回天”,为保卫本土进行备战及训练。

   (二)第1潜艇队

   有关特型潜艇的建造情况,前面已作介绍。1944年12月30日,由“伊-13”号、“伊-400”号组成第1潜艇队,到1945年3月14日,又有“伊-14”号、“伊-401”号编入该队,这样第1潜艇队便有4艘潜艇。

   待特型潜艇建成,最初拟定的作战计划是,5月攻击巴拿马运河。该攻击计划的要点如下:

   1、指挥官为第1潜艇队司令有泉龙之助上校;

   2、参加潜艇为“伊-13”号、“伊-14”号、“伊-400”号和“伊-401”号;

   3、攻击目标为巴拿马运河加通水闸闸门;

   4、攻击方法,以艇载机进行特攻,同时使用鱼雷和炸弹实施突击。

   5、时间,在“晴岚”式艇载机的制造与训练完成后,尽早开始攻击。

   6月中旬,第1潜艇队转移到七尾弯海域,开始与艇载机进行合同训练。但“晴岚”式艇载机故障频出,而且因空袭生产率下降,难以在全部潜艇上装备艇载机。

       由于战局紧迫,而失掉了攻击巴拿马运河的时机。

   6月中旬,乘美特混舰队停泊在乌利西之机,决定8月中旬以“晴岚”式潜载机实施特攻(而先遣部队司令部则希望以艇载机空袭旧金山,以对美国空袭日本本土进行报复)。攻击计划的概要如下:

   1、“光”号作战。为加强特鲁克海域的侦察能力,8月初由“伊-13”号、“伊-14”号运送4架“彩云”式侦察机至特鲁克岛。

   2、“岚”号作战。“伊-400”号和“伊-401”号潜艇,各携带3架“晴岚”式飞机,7月下旬从大凑启航,经由特鲁克东南海域,进入乌利西以南海区,8月17日对停泊于乌利西的敌特混舰队实施突击。

   晴岚航空队于1944年12月15日组建了一个代号为“631空”的特攻队,由第6舰队指挥。

   “晴岚”式飞机的主要性能如下:

       机型    低翼单螺旋桨双浮筒

       座舱    双座

       最大航速  250节

       武备    800公斤炸弹1枚

   “伊-13”号和“伊-14”号在大凑各携带2架“彩云”式侦察机,分别于7月5日和7月中旬启航。8月4日,“伊-14”号进入特鲁克港,并在这里迎来了战争结束,后奉命返回横须贺。“伊-13”号出航后失掉联络,未返回。

   7月26日,“伊-400”号和“伊-401”号从大凑出航,预定8月17日进行攻击;战争结束时,正在特鲁克西南海域活动。在即将发起突击前,停止作战行动,返回横须贺。指挥官有泉龙之助司令,入港前在艇内自杀。

   (三)高速型潜艇

   “伊-201”号、“伊-202”号潜艇分别于1945年2月2日和14日竣工,均被编入第33潜艇队。两艇在试航后,4月编入第11潜艇战队;6月15日,“伊-201”号又被调往第34潜艇队。对两艇的性能要求很高,改装工程繁重。从6月下旬起,在舞鹤开始改装,增加水下充电装置,直到战争结束时才完工,没有来得及参加作战。6月25日,第3艘同型艇“伊-203”号竣工,编入第11潜艇战队后不久,战争即结束。

   (四)小型潜艇

   1945年5月31日,“波-201”号、“波-202”号艇竣工,编入第33潜艇队,6月25日又有“波-203”号、“波-204”号编入该队。7月20日,由“波-201”号、“波-202”号、“波-205”号(7月3日竣工)组成第52潜艇队;从8月4日至14日又有“波-207”号、“波-208”号、“波-209”号、“波-210”号编入该队。

   第33潜艇队中,有2艘潜艇在练习队担任培训艇员的任务,其余潜艇还在训练过程中战争就结束了。

   (五)接管德国潜艇

   1945年5月8日,德国无条件投降,当时在神户、苏腊巴亚和新加坡各有2艘德国潜艇。日本立即接管,命名为“伊-501”号、“伊-502”号、“伊-503”号、“伊-504”号、“伊-505”号、“伊-506”号。7月15日,上述潜艇的配属情况如下:

   “伊-501”号、“伊-502”号隶属于第1南遣舰队,“伊-503”号、“伊-504”号隶属于吴镇守府部队,“伊-505”号、“伊-506”号隶属于第2南遣舰队。

   四、战斗输送

   1945年3月,第7潜艇部队(由第7潜艇战队组成)所属各潜艇的情况如下:

   遂行输送任务或正在做输送准备的潜艇有“伊-363”号,它在13日完成了向南鸟岛的输送任务,返回横须贺后,进行携带“回天”的改装工程;“伊-366”号,解除了在特鲁克及梅里昂岛方面的输送任务后,返回横须贺,进行携带“回天”的改装工程;“伊-369”号、“伊-372”号正在进行战斗输送准备。

   正在进行“回天”特攻战斗的有“伊-368”号和“伊-370”号2艇组成的千早特攻队,它们前往硫黄岛海域活动,均未返回。

   正在为携带“回天”进行改装的有“伊-361”号和“伊-367”号潜艇。

   下落不明的有“伊-362”号、“伊-365”号和“伊-371”号潜艇。

   正在训练(括弧内为服役日期)的有“波-101”号(1月27日)、“波-102”号(2月10日)和“波-104”号(2月5日)潜艇。

   大部分丁型潜艇为携带“回天”进行了改装。3月27日,撤消第7潜艇战队,“伊-369”号、“伊-372”号、“波-101”号、“波-102”号、“波-104”号组成第16潜艇队。

   内南洋各岛屿中,需要补给的较多,1945年4月14日各岛屿的状况如下:

   据军令部对内南洋各岛屿情况的调查记载:“在18个(约142566人)岛屿中,7个有自给能力,4个虽不能完全自给,但尚能勉强维持,5个难以自给,2个完全没有自给能力。自1945年初以来,只对特鲁克岛(约44000人)、梅里昂岛(约4500人)、威克岛(约4300人)和南鸟岛(约3200人)进行了补给。”

   相继竣工的小型运输潜艇的配属如下:

   “波-106”号,12月30日归海上护卫总司令部指挥,3月10日编入第33潜艇队;

   “波-107”号,3月20日编入第33潜艇队;

   “波-109”号,3月20日编入第10特攻战队;

   “波-103”号,4月15日编入第16潜艇队;

   “波-108”号,5月6日编入第33潜艇队;

   “波-105”号,5月17日编入第16潜艇队;

   “波-103”号和“波-105”号,7月1日又编入第34潜艇队;

   “波-111”号,7月13日编入第10特攻战队。

   从事航空汽油运输的“伊-351”号和“伊-373”号潜艇,分别于4月4日和6月20日编入第15潜艇队;“伊-372”号7月28日停泊在横须贺港时遭到空袭沉没,7月24日即从第16潜艇队注销。

   (一)各潜艇的行动情况

   第7潜艇战队司令官将其司令部设在横须贺潜艇基地队,以指挥第7潜艇部队的作战活动。3月10日,第16潜艇队司令也在横须贺指挥潜艇的输送活动。

   在丁型潜艇中,只有“伊-369”号、“伊-372”号2艘潜艇还在继续对某些孤岛进行补给。

   3月12日,“伊-369”号从横须贺出发,成功地对父岛进行了补给,3月21日返回横须贺。4月16日再次出发,5月1日到达特鲁克岛,卸下约10吨的弹药及粮食,3日离开特鲁克。10日到达梅里昂岛,卸下约90吨粮食,11日搭载60人出港,5月24日回到横须贺。

   4月1日,“伊-372”号从横须贺出航,18日到达威克岛,刚一开始卸货即遭到敌潜艇的攻击,卸载作业暂停,19日卸载完毕搭载60人,于4月29日回到横须贺。接着于6月15日出港,28日成功地对威克岛进行了补给,7月10日返回。

   6月下旬,随着航空兵力为本土决战而进行的展开,急需补充航空汽油。为此,第7潜艇部队所属各艇相继进行改装,以装载航空汽油。

   (二)“波-101”型潜艇

   “波-101”号、“波-102”号和“波-104”号3艘潜艇结束了在第11潜艇战队的训练后,2月中旬抵达横须贺。为对南鸟岛进行补给,“波-102”号4月初启航,4月下旬返回,“波-104”号5月10日启航,6月1日返回。“波-101”号直至5月底才开始遂行输送任务。

   4月15日编入第16潜艇队的“波-103”号潜艇,应联合舰队的要求,对南大东岛进行补给,4月16日从吴港出发,22日返回吴港。

   3月5日,“波-106”号(隶属于海上护卫总司令部)配属于第1机动岸基航空部队,支援第二次“丹”号作战。3月9日从鹿屋出发,进入大东岛海域,3月11日参加了“丹”号作战,3月13日返回鹿屋,3月10日编入第33潜艇队。

   为了对付敌特混舰队和重型轰炸机对本土进行空袭,“波-103”号于4月29日,“波-105”号于5月25日从吴港出航,前往本州以南海域(距岸200-300海里)进行巡逻;前者于5月20日,后者于6月中旬返回基地。此后,概为执行同样的任务,两艇于7月1日编入第34潜艇队。

   此后,各艇又执行了以下输送任务:

   “波-101”号以横须贺为基地,6月28日对南鸟岛进行了补给。“波-102”号以横须贺为基地,7月7日对南鸟岛进行了补给。“波-105”号以吴港为基地,7月10日对奄美大岛进行了补给。

   6月下旬以后,由于本土防御的需要,对“波-101”-“105”号潜艇进行了改装,以便输送航空燃油。于是,对太平洋上的一些孤岛就完全停止了补给。

   另外,第33潜艇队所属潜艇还担负潜艇学员的训练任务,第10特攻战队所属潜艇成为携带“蛟龙”的母艇。

   (三)输送航空汽油

   “伊-351”号(4月4日)和“伊-373”号(6月20日)在完成装载航空燃料的改装后,编入第15潜艇队,遂行下述运输任务:

   5月1日,“伊-351”号从吴港出发,15日到达新加坡;21日驶离新加坡,6月3日到达佐世保。6月22日又从佐世保出发,7月6日到达新加坡,装载50万公升航空燃料后,于7月11日出港驶向佐世保,途中下落不明。

   8月9日,“伊-373”号从佐世保出发,前往台湾,遂行战斗输送任务,途中下落不明。

   另外,特型潜艇“伊-42”号(7月24日编入第1潜艇队)为输送航空燃料也进行了改装,但一直未来得及投入输送作战。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