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和缅甸的战争·第二
作者:亨利·米歇尔 ·法国
出自————《战争通史》
英美两国在东南亚的目标并不完全一致。美国人虽然同意让英国人在这个地区负责指挥,但是他们并不打算为了英帝国的复兴而牺牲自己的利益。
丘吉尔提议从南面由空军和海军采取行动攻占缅甸,目标首先是仰光,最后是新加坡,罗斯福对此却回答说,首先,蒋介石需要援助,面这只能从缅甸北部采取行动才能做到。
按丘吉尔的计划,需要英国舰队采取相当大的行动,以确保印度的防务。总而言之,就是在有利于自己的情况下,充分利用美国将向英国提供的人力物力来恢复英国的威望和权力。因此,这位英国首相一再对美国的方案提出异议,强调崇山峻岭、密林和雨季的暴雨造成的种种困难。但是罗斯福坚持己见。无论如何,由于B-29型轰炸机直接归属阿诺德将军指挥,所以只有美国人才可以使用在1943年里唯一做好战斗准备的这支部队。
因此,在1943年11月23日到25日开罗会议期间,罗斯福和丘吉尔——尤其是罗斯福——对喜形于色的蒋介石提出诺言,保证向他提供加强抗日甚至转入反攻的手段,他们达成了谅解,把满洲和福摩萨归还中国,让朝鲜独立。作为回报,蒋介石答应他的伙伴们想要的一切,甚至是更多的东西。
一、中国的弱点
罗斯福凭他的“臆想”,要不惜一切代价地帮助蒋介石,因为蒋介石给他的印象极为深刻。而且,中国的事业在美国国内深得人心,舆论非常同情第一个遭到可恶的“日本鬼子”侵略的国家。蒋介石的妻子和妻兄银行家宋子文频繁地去美国旅行、讲演和交谈,因而在美国实业界人士和知识分子当中结成了巧妙的联系网。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支持中国的真正的压力集团,事实上是个院外集团。罗斯福不得不考虑到这一点。
美国总统过高估计了中国战争努力的重要性,而且,蒋介石还以同日本单独媾和的隐约要挟,轻易地使罗斯福同意了他的观点。其实,即使当时中国停止战斗,战争的进程也决不会发生改变,因为日本人为了在那个幅员广阔的国家里维持他们自己的治安,也势必要把所有已经派去的部队继续留在那里。但是罗斯福的想法不同。无论如何,他面临一种抉择:是维护英国在印度的殖民主义呢,还是把中国从日本人的桎梏下解放出来。他一秒钟也没有犹豫过。他要使中国成为战后世界强国之一和联合国组织的一根支柱。他当时还曾不很认真地考虑过把法属印度支那交给中国。
的确,中国军队表面上是一支庞大的力晕。按中国的人口比例,中国的军队总人数本应是庞大的。名义上,它拥有三百二十四个师、六十个独立旅和八十九支游击队。但较仔细地一看,就可看出那是骗人的。当时由于印度支那已经被日本占领,数量有限的武器和弹药是缓慢而小批地运进的,事情证明只可能装备各为一万人的二十三个师和各为八千人的两个师,总共三十五万人。另一方面,还必须把蒋介石麾下的正规军和“军阀”手下的地方军队区别开来。正规军的军纪较好,而那些地方军队不过是“乌合之众”的土匪,它们更关心的是如何搜刮、甚至掠夺百姓,而不是打击入侵者。
结果,在中国境内,战争几乎停了下来。日本人由于兵力不足和交通线过长,无法发动任何大的攻势。至于中国军队,因为补给不足,武器不良,伙食不好,军官素质差,则大体上处于稍息状态。士兵的健康状况不佳,训练也不足。这样,理论上包括十二个师的一个中国集团军,甚至不敢去攻击一个分散在很长战线上的日军师。蒋介石知道自己的弱点,也知道他没有能力打败日本人,所以他不愿消耗他的薄弱的部队,而是要保住军队的实力,以待日本人走后用来重建他的权势,使那些实际上已独立的地方首领听命于他,并打败毛泽东的人民军队。
蒋介石的美国顾问史迪威将军能够看出这种无所作为和普遍怠惰的情况,他不断地向华盛顿发出悲观的报告,措词极为激烈。他骂中国的将领“下达了命令之后又通知他们的部下不要执行……对于士兵的薪饷,他们高兴发出时候才发”。他报告说,整连整连的人开小差,或者投向共产党方面。史迪威指责蒋介石着手同日本人谈判,说他是想谁出价最高就向谁卖身投靠——当时蒋正同美国人讨价还价,要美国人给十亿美元贷款,他才答应朝孟加拉湾方向发动攻势。
史迪威的报告和史迪威本人的勇敢和坦率受到了赞赏。但是他也以性情暴躁、态度粗鲁和不擅长外交而知名。无论怎么说,美国人已经决定不惜一切牺牲把中国留在盟国阵营里,并且尽可能地去利用中国。尽管人们和事件都一再提出了警告,但是美国人仍始终垂青蒋介石和他的政权,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令人惊讶的现象之一。
二、美国对中国的援助
罗斯福为了消除对自己意向的一切怀疑,决定放弃美国在中国某些地方的治外法权。他不听国务院和他驻重庆大使高斯的劝告,作出了这个决定。高斯曾指出,中国从来是只准备捞进东西而根本无意拿出任何东西。罗斯福还不得不克服英国人的勉强情绪。英国人完全意识到采取这个步骤会给他们造成的巨大损失,尤其是在上海。1943年1月,蒋介石终于在华盛顿同美国人和在重庆同英国人签署了一项条约。条约规定把中国以前由于向外国提供“租界”而在自己国土的某些地方让出的一切权力交还中国。然而,美国人出于常常同他们的理想主义相矛盾的实用主义,立即坚持要中国签订另一个条约,保护他们的在华军人不受正规法律程序的约束——这是由于战争紧急情况而有理由保持的一种特权,实际上严格限于战争期间行使。
罗斯福对中国有着宏大的理想。史迪威被委以使中国军队现代化这个极其艰巨的任务。他本着他惯有的热忱着手执行这项任务。他征得英国人的同意,在印度的拉姆加尔开办了一所军官训练学校。的确,他认为中国士兵是勇敢的,青年军官是可教的。另一方面,他认为高级军官已经无可救药。因此,首要任务是培养新的一代军官。
蒋介石一如既往地充分利用美国的善意。他要求美国提供一千架飞机和三十个师的装备——而这还仅仅是开始。这些飞机和装备怎样运给他呢?蒋回答说,很简单。他画了从印度到中国的一条公路和一条铁路的草图。这项计划只得到英国人半心半意的赞同。他们客气地拒绝了蒋介石提出的派十万名中国志愿兵给他们的建议,因而触怒了史迪威。史迪威激烈批评他们无所作为——“他们有七万人领取口粮,但只有一万二千人在前线。在每一级都有军长,每个军长干的是上尉的差使,或者根本无事可做。”
开辟一条合适的路线是相当费时日的。同时由于距离十分遥远(新德里距重庆约二千二百英里),唯一的可能性是建立空中桥梁,尽管必须飞越海拔非常高的山岭。后勤问题是非常繁重的。一方面,B-29轰炸机尽管能够长距离飞行,却需要其他飞机给它加油。另一方面,需要做许多其他事情,如在加尔各答地区修建基地,在重庆附近修筑机场;通过海路、铁路、公路和空中向印度,然后再由那里向中国运输装备和补给品;装备印度的港口,以便接纳预计每月为六千吨的物资,以及就地保养和维修飞机和铁路车辆。
从1943年11月起,孟加拉原有的五个机场开始改建成为现代化机场,工程在1944年4月完成。在重庆,美国人以对中国人非常有利的兑换率支付美元,雇用了四十万名苦力修建四条跑道。施工的方法是中国式的,用小筐子挑土,铁锤砸石头。所使用的这支劳工队伍,完全反映了他们农村的社会等级制度。
与此同时,通过大量使用人力与美国现代化设备的结合,修通了通往利多的公路,把阿萨姆铁路和“滇缅公路”没有落入日军手中的那一段连结了起来。
与付出的巨大努力相比,得失是不相当的。诚然,史迪威做到了把六万名中国士兵空运到印度,在拉姆加尔由美国教官加以训练。但是蒋介石却在抱怨,说他没有得到美国答应给他的装备。同时,他还提高了要求,要让他装备中国五十个师的军队。英国人变得不耐烦了,因为那么多的人、那么多的钱和装备完全徒劳无益地用在对他们毫无好处的一个地区,而其他比较容易采取的针对仰光和新加坡的军事行动,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至于史迪威,他对人人都感到恼火,他写道:“我在同英国人和中国人作战,偶尔才同日本人作战。”他批评蒋介石和他的将领们不重用从拉姆加尔受训归来的军官,批评他们对派往那里的人选择不当——其中几乎没有什么学生。
唯一能起某种重要作用的解决办法是收复北缅,使整个“滇缅公路”能重新通车。史迪威着手执行这项任务,主要使用在日军进攻下被迫退到印度境内避难的中国两个师。这两个师经过训练和重新装备,当时已归他指挥。但是英国人建议停止这个军事行动,以便收复荷属东印度群岛。于是史迪威不得不向华盛顿报告,提出同他的上级海军上将蒙巴顿勋爵截然相反的建议。至于蒋介石,尽管他作过许诺,却没有把从理论上说是在他统辖下的云南省的十七个师拿出来。
一直到日本人1944年1月进攻若开战线,1944年3月进攻英帕尔,并威胁着要进攻印度东北部时,他们的对手才不得不在内部取得了一致意见。在日本人的推进被阻止以后,史迪威在1944年8月把他们从密支那的中心赶了出去,那里是从阿萨姆伸展过来的公路和旧滇缅公路衔接的地方。这样就有可能改善对蒋介石出补给了,特别是汽油,可以用油管一直输送到密支那。然而这并不是原来所预期的重大胜利。显然,在这一战区,曾经考虑过的宏大作战计划是需要相当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的,而这些人力和物力又必须从被认为对盟国战略更加重要的其他地区抽调。此外,日本人由于对形势发展感到不安,已经开始再次向中国军队进攻了。
三、中国境内的战争
尽管当时不可能发动中国人民群众对付日本人,但是,至少B-29轰炸机能够从重庆的跑道起飞 [ 注:c是“成都”好吧?法国人整个都在扯淡! ] ,轰炸中国境内的日军设施,并且总有一天能去轰炸日本列岛本身。麦克阿瑟和尼米兹正在从正面攻击日军防线,轰炸则是从后方进攻日本防线的一种方法。虽然从印度由陆路和空路运来的补给品不足以使中国军队现代化,但是至少使轰炸机得到了必需的汽油、炸弹和零件。这是美国人之间——这次是在史迪威和他的副手航空队司令陈纳德之间——又一次发生争吵的原因。争吵的问题是空袭的规模和目标。史迪威拒绝让陈纳德单独掌握他所要求的补给品的分配权,从而使蒋介石的军队得不到补给。而麦克阿瑟则反对轰炸菲律宾。最后取得了一致意见,即空袭日本人在长江的内河航运。这仅仅是一个次要的目标,所以战果是有限的。
但是这些袭击已足以引起日本人的惊慌。因为他们的长期目标之一是确保北京到广州的铁路以及从衡阳通往柳州和桂林支线的畅通。那是衔接华北和印度支那的一条线路,由于海上交通越来越不安全和越来越难以保持畅通,这条铁路就日益重要了。由于日军深入内地,以致陈纳德的空军基地不得不于1944年夏季后撤。
蒋介石着慌了,要求史迪威从缅甸边境撤到重庆。马歇尔于是建议史迪威接管中国境内中美部队的指挥权。这是让史迪威担任的第五个职务,但是其职权范围同前几项职务一样不明确,一样不易实现,因为他的权力怎么能够和中国最高统帅的权力相协调呢?根据租借法案提供的物资应该分配给准呢?不能设想史迪威会承担一项责任而又没有相应的权力,可是蒋介石却拒绝给他任何权力。蒋吁请罗斯福决定。罗斯福先派去了一名将军,接着又派去了美国副总统华莱士。华莱士从蒋介石、蒙巴顿和陈纳德那里听到的全都是对史迪威的指责。1944年10月,史迪威这位没有人赏识的凶事预言者被罗斯福召回,由魏德迈接替他在中国的职务,由苏尔坦接替他在缅甸的职务。
魏德迈的职权规定得比较明确:他担任蒋介石的参谋长,指挥在中国境内的美军,不包括战略空军。这支美军共有二万七千人,就补给和增援的困难而论,这是一个大数目,但是却不足以进行任何稍具规模的作战。
与此同时,日军增加了对贵阳的压力,意图是切断滇缅公路。尽管重庆有群山环抱。雾气弥漫的天然屏障,魏德迈仍然担心重庆有一天会遭到进攻,因此要求暂停在缅甸的战斗,把那里的几师中国军队调回中国,放弃收复缅甸中部和南部的任何计划。非常幸运,中国军队并没有进行什么抵抗,日军就由于筋疲力尽而主动停止了挺进,而在大肆杀人放火、奸淫掳掠之后又撤退了。
接着,魏德迈着手编练十六师中国军队,在团一级和团以上建制配备美国“顾问”,由他们负责使装备分配适当,士兵领到饷金,伙食得到改善,训练达到完成。他甚至想出了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只使用中国军队去攻占中国西南沿海的一个港口。他没有能够实现这个计划,不得不满足于获取一次防御战的胜利,但是这是一次相当决定性的胜利,因为中国军队总算有一次把日军逼得后退了——当时日军曾企图攻占在芷江 [ 译者注:原文作Chinkiang,似为芷江之误。 ] 方面的一个美军机场。
因此,中国国民党军队几乎没有参加过什么战斗。比军队不打仗更严重的是,国民党政府腐败无能,其领导人在日军后方组织游击战方面毫无作为。诚如比昂科所说的,“不削弱地方豪绅的权力,就无法动员、组织和领导农村的群众”,而国民党恰恰是靠地方豪绅支持的。除此之外,再加上“军阀”只把穷人拉去当兵,有钱的人靠行贿就能免服兵役,入伍士兵的口粮少得只能免于饿死,中国领导人对他们自己同胞的袭击即令不比对日本人的袭击次数多,也至少同样频繁。这样,国民党人当然很难期望民众起来支持他们的努力。有时农民甚至袭击单独外出的军人。由此可见,战争突出地暴露了国民党的保守性,结果就有利于共产党人在他们控制的广阔地区内的宣传和活动。
四、共产党中国
毛泽东领导的共产党首先在陕西省立住了足,然后逐步在整个华北地区取代了国民党的行政机构。这些行政机构所以被取代,或是由于在日本人打来时它出于爱国思想而停止了行使职能,或是由于它们只是靠了同日本人妥协才继续存在。共产党作了相当大的努力来争取农民群众的支持,办法是实行社会改革和激发民族感情。
共产党已经放弃了它的大部分革命纲领。它放弃了没收大地主土地的主张(反正北方大地主的数目比华中或华南的要少),实行了减租和减息政策,前者很得到佃农的欢心,后者使小土地所有者感到满意。小土地所有者是人数最多的阶级,他们长期欠高利贷者或国家的债,这种改革计划没有引起多大的不安。但是与此同时,共产党人还把农民组织起来,农民由此尝到了群众民主制的味道。党的代表取代了横行霸道的地方豪绅,设法了解农民的疾苦。他对农民并不敲诈勒索,而是把他们组织起来,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一起决定他们能够找到什么样的共同解决办法。
在全国范围里,毛泽东以孙中山继任人的面貌出现。他经常提到他的“救国”愿望,这个词在日本人经常袭扰的地区具有很具体的含义。日军向百姓躲藏的地道里施放毒气,把整个整个的村庄毁掉,在“扫荡”中实行杀光和烧光政策。这样的暴行是动员人们参加游击队的最有力的宣传。在侵略者占领的地区,村政权随着一天时间的变化而变动——白天属于占领军或汉奸,夜晚则属于共产党。
这种民族主义和温和的社会改革的结合,再加上一支人民军队的成立和农民民主的出现,这就是共产党得到成功和不断发展的原因。共产党管辖下的农民在1937年是一百万人,到1945年增加到了九千万人。同一时期,红军从八万人发展到六十万人。党员人数从几千人发展到一百多万人。与欧洲一些共产党成为对照的是,中国共产党人从来没有同资产阶级民主国家的政府或军队妥协。毛没有同罗斯福或丘吉尔通过谈判达成过任何协议,而斯大林曾不得不这样做。
五、为缅甸战役做准备
这段时间里,在东南亚战场,盟国在兵力和武器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优势。到1944年年底,蒙巴顿已经能够指挥一百多万人(包括苏尔坦麾下的十八万美军),对付仅仅三十万人的日军。日军始终没有从英帕尔平原的消耗战中恢复过来。这场消耗战持续了好几个月,由于天气、泥泞的道路和补给不足,对日军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他们损失了近十万人。
此外,盟国的一些后勤基地已经建成,因而各种增援部队能够迅速派往任何地区。各种辅助队伍已经组织起来,首先是医疗队,病号与伤员的比例在1943年是一百二十比一,到1944年就下降到了六比一。盟国空军掌握了绝对优势,因此已能为深入这个辽阔国家的部队提供后勤支持(即使在它们被切断联系时),并轰炸敌人的仓库和交通线。它还能够以创纪录的时间把整个军空运到战场,使盟国军队具有极大的机动性,几乎可以说无处不在。
另一方面,日军只能够沿着不断遭到轰炸的公路行进。轰炸并未使他们的斗志降低,他们总是宁死不愿被俘。但是他们远离基地作战,所以不得不抛下死者、伤员和装备。寺内 [ 译者注:寺内寿一,侵略东南亚的日军最高司令官。 ] 元帅的部队从1944年7月起节节败退,已陷于精疲力竭和装备欠缺的境地。获胜所必需的大胆精神和主动性已经转到另一方去了。
总的来说,缅甸人是倾向于同情日本入侵者的,只有山区居民以善战的游击队支援英军。在温盖特将军指挥下,他们不断袭扰日军,并使日军后方极大不安。此外,英国人凭着他们过去长期统治帝国的丰富经验,巧妙地赢得了缅甸反对者的善意。他们重返缅甸后,惩办了那些犯了暴行的人,但是没有干涉缅甸的内部问题,并允许支持过日本人的民族主义分子参加他们的行列——昂山将军就是一个例子,由于他的合作,他们把缅甸非正规部队改编为缅甸正规军。
最后,由于脾气暴躁的史迪威将军的调离,总参谋部的组织简化了,东南亚盟国部队统归奥利弗·利斯爵士指挥,其中有印度军队、非洲军队、英国军队、中国军队和美国军队。
此后,盟军在缅甸不断发动进攻,甚至在雨季也没有停止,使日军得不到喘息的机会。
六、缅甸的收复
盟军采取的作战方案除了自北向南推进外,还以从西面向缅甸中部进攻为目的。有中国军队参加的这第二次作战,越过八莫平原向伊洛瓦底江前进。这次作战攻占了利多地区,使盟国有可能重新开始使用滇缅公路。1945年1月,一支轻型运输车队到达昆明。2月,公路干线就向大型车队开放了。
由于日军在中国东南部发动了攻势,于是在缅甸境内便停止了使用蒋介石的中国军队和魏德迈的美军。在那以后,英军得益于从欧洲开始运到的水陆两用装备,独立进行整个战役。同时,盟国军队的节节胜利,使缅甸民族主义分子作出了明确的选择,在全国起义反抗日军。
同时,盟国军队继续沿着孟加拉湾海岸向实兑推进,目的是攻占日军修建的机场,以便利用这些机场支援在缅甸中部的挺进。曼德勒在3月20日攻克。在那一个月里,盟国飞机运输了二万七千人和七万八千吨装备,小至步枪(如果不算一包针的话),大至推土机和铁路机车都运去了。它们都是拆散运输后又重新组装起来的。
到仰光仍然还有三百多英里路程。英军兵分三路,一路沿铁路线前进,一路沿伊洛瓦底江推进。从实兑出发的第三路部队,以陆海空三军配合进攻,进展最快,于5月2日到达仰光。善于创造新词的丘吉尔把它叫做“三栖作战”。负责指挥这次战役的斯利姆将军乘飞机在仰光着陆时,日军已经撤离。斯利姆发现把指挥所设在飞机里是最适宜的。这表明在一个面积和法国相等而公路远远少得多的地区里,空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日军猛烈抗击到最后,每遗尸一百具,只有一名伤员被俘。在最后几天的锡当之战中,被俘的只有七百四十人,而阵亡的达六千人。残余部队勉强经由暹罗逃出。
缅甸战役虽然投入的兵力不多,却是整个战争中最艰难的战役之一。唯一的结果是,英国人在作了巨大出努力并蒙受沉重损失后,收复了一个在日本人投降时反正能够收复的国家。而且,缅甸民族主义者的“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立即就向他们的解放者宣布独立,要求解放缅甸的军队撤离,因为他们很不希望看到这支军队再充当它以前担当过的英帝国保卫者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