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从您的服从军令和军人教育的经验中吸取了哪些教训?·第四
作者:卡尔·邓尼茨·德国
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海军战略》
出自————《战争通史》
1917年和1918年战争后期的帝国海军哗变主要地不是发生在鱼雷艇、潜水艇和扫雷艇那样的小型舰艇上,而是发生在配备有一千至两千名船员的实力强大的大型战斗舰上。这一事实已经指明了可能出现抗拒命令的违反纪律的情况。
毫无疑问,这些军舰上的军官同数目如此庞大的下级军人之间缺乏足够的个人联系。正是这种个人联系对于人们的团结一致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这种个人联系愈紧密,那末,这个团体就愈经得起考验,内部力量就愈强大。
表明人们相互关系的这种价值及其重要性的最能说明问题的例子就是家庭。正是由于家庭成员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所以,一般地说,家庭是人们彼此之间最能持久、最有抵抗力的团体。
对于军人来说,正确的原则应是:一支部队即一个军人团体的精神上的团结愈紧密,它的战斗力就愈强大。
由此可见,上面所说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军人来说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
这里,重要的一点是上级与下级的关系。上级必须是下级的榜样,这并不是靠他的军衔高,而是在于他的行动,在于他给下级作出的范例。这里首先是上级要对下级开诚相见。若是下级还不能确信他的上级对他是真诚的,那末双方就不可能形成一种相互信任的关系。其次是,上级对任何一个下级的评价、器重和处理都不应依据他的军阶,而应依据他实际表现出来的品德、才能和贡献。再次就是要使下级感到,他的上级决不会要求他去做那些若是他自己处在下级的地位也不会去做的事,比如说,不会公开地要求他在战争中作出流血牺牲。如果具备了这些先决条件,那末下级就会形成这样一种信念,即上级给他的命令都是必要的,他必须牢记军人的服役目的,尽心竭力地去完成保卫集体、保卫人民、保卫祖国和民族的任务。这样,在这个军人团体中就会形成一种真正的军人所应有的精神状态,形成一种自觉的或不自觉的信念,就是相信还有比自己生命更宝贵的东西——为拯救他人或保护他人而贡献个人的一切直至付出自己的生命。不论时代精神和时代潮流会怎样变更,这种个人的英勇行为将永远属于人类最高尚的品德。
一个军人只有具备这样一种精神状态才不愧为一个真正的军人。如果缺少这种时刻准备战斗的军人精神,光靠掌握武器、才能和训练,那是不够的。
1918年以后,我们当上级的就是这样试着做的。历史的事实证明,我们这样做取得了成效。
德国海军竭尽他们的全部力量履行了军人的义务,直到1945年5月战争结束为止。这里我只想举两个例子:
由于德国海军前仆后继的英勇献身精神,在战争的最后几个月——直到1945年5月初停战为止,总共有两百多万伤员、难民和士兵从波罗的海渡海运到西方而得救。
此外,1943年5月,在主要由于短波雷达测位仪的出现而结束了卓有成效的潜艇战之后,德国潜艇还不得不继续战斗,因为它们把敌人方面丝毫不容低估的一部分作战力量牵制住了,不然的话,这些力量就会直接压到德国本土上来。譬如说,敌人满载炸弹的飞机将会直接飞到德国,使可怜的德国平民遭受更为惨重的损失。而在潜艇战继续下去的情况下,敌人的大批飞机就必须同往常一样地在各个海域进行侦察并投入反潜艇的战斗。1943年5月以后的这种潜艇战,对于德国潜艇部队来说,是一条牺牲的道路,这是他们以英勇无畏的精神自觉自愿行进的一条道路。
在英国政府的官方报告《大西洋战争》第5页中这样写道:“德国潜艇军纪严明、卓有成效地一直战斗到最后,没有丝毫松懈,在危险面前也没有丝毫犹豫。”
丘吉尔也在他的回忆录第6卷第474页关于德国潜艇部队的最后结束部分用了这样的话:“这就是德国的顽强抵抗精神,这就是德国潜艇部队的惊人的气魄。”
德国海军军官就这样在1918年帝国海军发生哗变之后完成了把海军教育成为一支富于友谊精神和纪律严明的强大的武装部队。德国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的表现是堪称模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