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式坦克在战场上·第四
作者:罗杰·福特 ·英国
出自————《虎式坦克》
出自————《战争通史》
1942年9月虎式坦克投入作战并未给世人留下什么印象。但是,不久苏联红军就发现在正常情况下没有什么办法来扼制这种新式武器。于是在盟军研制出防御武器前,德军加紧给部队大量装备虎式坦克……
东线的战争态势在斯大林格勒发生了转折,在库尔斯克开始衰退。德军由进攻转为防御。帝国师的大部分重型坦克都从脆弱的防御中撤退下来。请注意坦克前部钢板上有一个“堡垒”作战计划的标记。
所有送到突尼斯去抵抗盟军两面进袭的虎式坦克都被击毁了,其中有几辆完好无损地落入英军手里,尽管这辆坦克没有战术编号,仍可认定它是第504坦克营第1连的“131”号坦克。它现在陈列于“英军坦克博物馆”。
由第502重型坦克营1连的4辆最新装备的虎式坦克(车号250002~250005)组成的分队于1942年8月的最后一个星期离开了位于汉诺威与汉堡之间的兵站,开始了他们先向东,后向北,朝列宁格勒地区去与北方集团军群会合的漫长旅行。自从大约15个月前开始的巴巴罗萨的作战行动以来,这个集团军群未能单独对围绕苏联这座第二大城市的防御圈形成任何压力。
坦克分队一开始出发就不顺利。一辆新式坦克还未装上火车,动力装置就出现故障。但是,它还是被运走了,在俄罗斯进行了修复。另外还有2辆坦克在8月29日到达目的地不久便发生了同样的问题。不论如何,这个坦克连增加了4辆PzKpfw Ⅲ(75)S型坦克,扩展为两个排。到9月16日就要投入战斗,去攻击苏联准备就绪的步兵和炮兵防御阵地,这是一次小规模较量,所有4辆虎式坦克安全返回。坦克兵们对这种新式武器优良的防卫和攻击能力比以前更有信心了。然而,这种信心很快发生了动摇。
坦克连第二次参战是在9月21日。坦克兵很快发现自己处于困难的境地,幼树密布的沼泽地这种糟糕的地形环境极大地限制了他们的机动能力。结果,4辆坦克中有3辆被反坦克火炮击中,它们的主要军械装置失去了战斗力。其中一辆起火燃烧,更严重的是,陷在泥潭里不能挪动。(后来尽管多次设法挽救,还是瘫在原地无济于事,一直到1943年1月17日德军被迫从这个地区撤离时将它炸掉以免落入敌军手中。)这次战斗惟一庆幸的是苏军反坦克炮未能击穿虎式坦克的装甲。
这是1943年的1月在突尼斯落入英军之手的第一辆虎式坦克。它被反坦克炮三次击穿炮塔引起炸药爆炸。后来,它成为火炮试射的目标,为盟军在未来几年里决定反坦克兵器的发展方向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在这以后的一个星期里,这个坦克连的其余大部分人员都到了。他们带来的坦克有3辆虎式坦克,5辆PzKpfw Ⅲ(75)型和9辆配备有L/60口径50毫米炮的PzKpfw Ⅲ(75)型。而在作战中未受打击的该营第2连的2辆虎式坦克后来转移走了,到9月中旬才重新返回。
1943年1月他们第三次投入战斗,却是第一次攻击苏军的坦克集结地,结果喜忧参半。一方面从1月12日到3月31日先后采取的3次作战行动中,这个连损失了9辆虎式坦克和13辆PzKpfw Ⅲ型坦克。(在第一次行动中就损失了6辆重型坦克和12辆中型坦克;后来一次调来补充的只是4辆重型和3辆中型坦克。)共有三分之一的中型坦克和一半的虎式坦克在与敌军交战中遭到损失,其余的由于机械故障而瘫痪。另一方面,第502坦克营第一连摧毁了大约160辆苏军坦克。这是一个鲜明的输赢对比。
落入敌手
然而,这些数字隐含着更为严重的失败苗头。损失的坦克中甚至有一辆是连长乘坐的指挥坦克。它在1月16日驶入沼泽地后被苏军完好无损地俘获。俄罗斯工程师设法把它从泥潭中拉出来,并很快将其向东部转移。到了5月,红军对虎式坦克的优势和弱点都已经了如指掌。
第503坦克营于1943年1月5日在顿河附近第一次参加战斗,在那里度过了1年后于1944年3、4月间被敌军消灭。图中,该营的第一连正在为又一次战斗沿着陡峭的山坡急驶。
早在1941年11月在检查一辆缴获的苏军T-34型坦克时,德军就发现他们所掌握的许多关于装甲战车的材料已经过时。现在苏军与德军一样也意识到了这点。不过,他们作出的反应更为恰当。他们将火力更强的85毫米口径的火炮安装到已经服役的KV-1重型坦克宽敞的炮塔内和T-34型坦克的车体内。这样,T-34/85型坦克可能就是当时性能最好的坦克。尽管这种坦克还不能在各方面比得上虎式坦克,但它能以每秒800米的初速发射的9.36公斤重的装有穿甲帽的炮弹在1000米的距离上穿透100毫米厚的装甲,这当然使德军对其坦克可能还具有优越性估计一扫而光。
与此同时,原使用波尔舍公司生产的虎式坦克的第501重型坦克营正在加紧换装训练,把装备改为由亨舍尔公司生产的坦克。第一批的2辆坦克于1942年9月到达,接下来的8辆也于10月抵达。11月2日,由于英国和英联邦军队在阿拉曼取得胜利,这个营奉命调往北非,作为第10装甲师的一部分加入来的第5坦克军。然而,这个部队在接到命令后直至出发前的这段时间里,形势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盟军在以“火炬”为代号的作战行动中在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登陆,插入德军的后方。
虎式坦克来到突尼斯
希特勒对此很快作出了反应,他命令占领1940年6月以来德国有效控制的但尚未占领的所谓的维希法国,以加强轴心国军队在北非的力量。奉调的一支坦克分队是第501重型坦克营第2连,它是在1942年底出发的。以后有20辆坦克分批于1942年11月至1943年1月24日之间先后到达比塞大和突尼斯。这样,整个坦克营到1943年1月末才集结起来。
这些坦克原来的意图是增援那些设法阻止英国人向西推进通过利比亚的军队,实际上恰好与按照“火炬”作战计划登陆的八万五千人的盟军部队相遇。他们动员了本营的所有作战力量,再与其它的轻型坦克营一道组织起来于12月1日作好了战斗准备。从这时候起到5月13日这个营的残余部队投降为止再也没有出现过14辆虎式坦克同时参加战斗的情况。
加速败北
到3月底,在北非参战的坦克就只有这些。不过,在4月份,扩充的部队有营司令部、司令部连,以及第504重型坦克营的第1连。这个营是在1月组建的,共有11辆重型坦克和一些PzKpfw Ⅲ型坦克(该营第2连驻在西西里后方)。到这时为止,第501营已经损失了9辆虎式坦克而没有及时得到任何补充,所以这两个缺编营合在一起的全部有效实力只不过是22辆重型坦克。实际上可投入战斗的坦克只有在4月初的一次达到了两位数。
统计数据清楚表明,自1942年末到1943年初,虎式坦克在德军企图守住他们在非洲最后一块阵地时发挥了虽然不是决定性的但却是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充分利用坦克,他们在战区内有必要频繁地调动它们。然而,高低不平的多山地形,糟糕的路况以及潮湿的冬季天气使重型坦克的动力装置磨损严重。也正是这个原因,而不是敌军的炮火,使大量坦克不能同时投入战斗。刚刚到达的虎式坦克往往需要在车间停留至少一个星期,有时两个星期,来排除机械故障,而这种故障在行驶了数百公里后才会显现出来。就这样,在1月25日第1辆坦克出现了严重故障后,第2辆坦克的损坏不久也接踵而来。
在突尼斯的几次会战称得上是虎式坦克与英、美坦克的首次交锋。总的来说,德军已经在埃及和利比亚获得了一些重要经验。美军的M2轻型坦克和M3“格兰特”等中型坦克与英军的“丘吉尔”、“十字军”、“范伦泰”坦克一起部署可随时接受英军指挥。美军这些坦克从来就被证明不是德军PzKpfw Ⅲ和Ⅳ型虎式坦克的对手 [ cdhyy注:原书如此。PzKpfw Ⅲ和Ⅳ为中型坦克,似为“Ⅲ和Ⅳ型‘以及’虎式坦克” ] 。1942年9月,改进的M4“谢尔曼”坦克加入进来,正好参加起到转折作用的阿拉曼战役。
美军这种新式坦克的第一次任务是11月末在摩洛哥由第13装甲团第2营执行的。从战后美军针对德军记录的报告看,谢尔曼坦克与虎式坦克首次交战发生在12月6日。当时有5辆谢尔曼坦克在数十分钟内遭到德军第10装甲师的3辆虎式坦克和4辆PzKpfw Ⅲ型坦克的围攻而被击毁。然而,尽管虎式坦克占有很大的优势,但它们并未将其足够地发挥而占上风。结果,随着盟军坦克数量的增加,德军的防御能力逐步削弱了。
这辆后期虎式坦克上独有的天线表明它是一辆指挥坦克,它装有特别的通话系统以便与上级梯队及时取得联系并提供武力支援。这使得其成为附近盟军火炮的攻击目标。
接着,到了2月,盟军的攻击渐渐缺乏锐气,德军发动了一系列反攻。其中一次行动是从圣瓦伦丁节这一天开始的,揭开了闻名的卡塞林隘口之战的序幕。德军第10装甲师从北面进攻位于摩洛哥中部的敌军集结地域,而隶属隆美尔非洲装甲军的第21装甲师在赶在有序推进的英军之前从南面袭击这些敌军。这天处于良好状态的11辆虎式坦克在相当平坦的地面上展开了在战场上第一次没有阻挡的机动。战斗打响的第一天,美军第1装甲团第3营参战的50辆M4谢尔曼坦克损失了44辆,其中15辆是被德军第501重型坦克营击毁的。第二天,尽管第501营原地待命,美军这个团的第2营还是损失了46辆谢尔曼坦克和1辆M3中型坦克。美军的中型坦克,即使配备了改进的M3口径为75毫米的火炮,证明还是远远落后于德军坦克。
“牛头”作战行动
接下来德军第501重型坦克营投入了以“牛头”为代号的作战行动。该营临时改名为第7装甲团第3营第7、8连,增加了15辆带有口径75毫米KwK 40 L/30火炮的PzKpfw ⅣAusf G型坦克,也叫做PzKpfw ⅣLg型坦克。这次作战行动的目的是要取得对贝贾附近几个山坳的控制权。这一次是在更为困难的地面展开的,交战的结果大不相同。战斗在2月26日6时开始,有报告说当时14辆虎式,12辆PzKpfw ⅣLg和15辆PzKpfw ⅢKz坦克处于良好状态。到了3月1日傍晚,所有14辆虎式坦克、11辆PzKpfw ⅣLg和4辆PzKpfw Ⅲ不能使用了,其中许多坦克要么损坏严重不能修复,要么留在前沿处于难以脱身的处境中。当晚有报告说损失的坦克中没有一辆是出于机械或者设计上的缺陷,而是天气和地形(暴雨落在没有低洼地的旷野上)迫使他们的坦克汇集到一条非常狭窄的前沿阵地,很快闯入到雷区。接着,敌军的地面炮和坦克炮猛烈开火,而敌步兵又牵制住德军地面部队不让其靠近。报告没有提及盟军坦克的作战行动。结果,仅这一天德军就损失了7辆虎式坦克,这真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可能于1944年末在俄罗斯拍摄的这2辆后期虎式坦克处于瘫痪状态,这是典型的反坦克地雷造成的毁坏。在多次交战中由于地雷清理不彻底使德军重型坦克部队付出沉重代价。
寡不敌众
现在第501重型坦克营实力已减为一个连,但依然沿用原来的番号。四月中旬,它与第504坦克营合并实施统一指挥,还能对占优势的敌人发动攻击。例如从4月20日至24日他们击毁盟军坦克75辆以上。但是,这时候,单辆坦克无论火力多强,都明显不能对付众多的敌手。到了5月4日,最后一篇关于北非战场的坦克实力的报告说只有一辆坦克能够使用。
失去的虎式坦克中有1辆属第504营1连2排的,它在几乎完好无损地落入英军手中后比在服役时更出名。在被“丘吉尔”坦克一枚6磅重的主炮击中而失去战斗力的后很快就撤离了战场。从此几度成为展示和试验对象,最终移至“英军坦克博物馆”。
在非洲销声匿迹
德军第501和504坦克营的残部连同轴心国在突尼斯剩余部队一起,于1943年5月13日投降,北非战役结束。就这样,德军的虎式坦克在非洲经过了一段短暂而又辉煌的历程后销声匿迹。
正当第一批虎式坦克在北非投入战斗时,斯大林格勒及周围的军事态势发生了剧变,使包围该城的鲍卢斯第6集团军难于对付。为了打破僵局压制苏军的反击,德军重型装甲部队紧急东调。首批奉调的部队是第503重型坦克营和归属于它的第502重型坦克营第2连,共计有29辆虎式坦克和35辆PzKpfw ⅢKz型坦克。1943年元旦,这个加强营的先头分队到达目的地,到1月6日部队调动结束。不过前一天该营的20辆坦克已经参战。截止到1月6日晚,战果是击毁苏军坦克18辆(其中14辆为T-34型坦克)。德军一辆虎式被击毁,另有10辆坦克或被击中或因机械故障而暂时失去战斗力。在战斗中虎式坦克表现相对较差,这是由于坦克官兵缺乏东部前线的作战经验和对坦克性能了解和掌握得不够所致。如同第501坦克营一样,第503营过去一直对波尔舍公司制造的坦克进行训练,而对亨舍尔公司生产的坦克只花了很短的时间来适应。
尽管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从战术角度来看,这次行动还是成功的。强大的苏军装甲部队遭到了遏止,未能突破攻入德军的火车终点站。在这里,第502重型坦克营2连经过8天的旅行正在下火车。这个连在行军了107公里后,于1月8日与第17装甲师一起参加战斗。1月12日,它与第503营合编。2月12日,它改番号为第3连。同时,第503重型坦克营遭到了重创——两辆虎式坦克被击毁,还有3辆毁坏严重无法在前线修复被送回德国,只有两辆在拼搏。鉴于这种情况,这个营于1月22日撤退下来调到罗斯托夫进行休整,休息是短暂的,向前推进的红军这时已形成了高昂的士气。2月2日下达了撤离罗斯托夫的命令。6辆虎式坦克(和15辆中型坦克)在这天之前已经修复,而剩下的10辆坦克与3辆PzKpfw Ⅲ装上火车继续西撤。第一连尚能使用的坦克分给了第2连和第502营第2连。这样,这两个连分别有9辆虎式,8辆PzKpfwⅢ和8辆虎式,8辆中型坦克。
1943年在苏联的作战期间,涌现出一批新的坦克乘员,他们摧毁了数百辆对手的坦克。其中一位是迈克尔·惠特曼(左一),旁边的是他的炮手巴尔萨泽·沃尔(一位骑士十字勋章获得者,对刚入伍的他来说是了不起的殊荣)。请注意惠特曼指挥的虎式坦克的炮管上的胜利环。
2月8日上午,红军进入罗斯托夫,奋力搏杀,企图夺取重要铁路枢纽。德军重型坦克在这集结起来,却面临着极为糟糕的地势——街道狭小,到处都有反坦克沟渠,上面覆盖着白雪难以辨别。还有,在这严寒的冬天里到处都结着冰。对坦克兵来说更为严重的是,座舱的加热器必须拆掉,因为它们会使车内急剧升温,使发动机过热。只要发动机能转动起来,所有这些情况还是可以忍受的;否则,他们就要倒霉了。
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坦克和步兵必须紧密配合以相互保障安全。图中,在1943年夏天“堡垒”作战行动开始前,手榴弹兵正与一位坦克的指挥官商量战术。
俄罗斯告捷
这一天,这个极为繁重的战斗任务落到该营轻型坦克连的头上。重型坦克连则重新部署,转战在罗斯托夫的西部,目的在于打通与在罗斯托夫南部活动的战斗群的联系,以便这两个战斗群可以转向东面去重新建立这条战线。不过,主要障碍将是这条顿河。其实,不久就明白,重型坦克就连通向这条大河的那些冰雪覆盖的街道也难以通过,市区的地貌使坦克几乎不可能以战术队形前进和实施有效的指挥。更为困难的是,配合坦克的步兵畏缩在一起,并不情愿脱离坦克的保护去分头执行任务。这样,在接下去的4天中,进攻不可避免地停顿下来。不过,苏军也遇到同样的严重困难,他们却坚守阵地没有丢失。
在这一个月中,第503坦克营是在东线惟一参战的重型坦克部队。到2月下旬,有2个虎式坦克装备的武装坦克师与大帝国装甲师一起被派往东部,每个师都装备1个重型坦克连。这4个师都投入到哈尔科夫周围地区的战斗,遏制了俄罗斯人的反击,稳定的局势一直到盛夏甚至还要长一些。
商定好作战计划后,手榴弹兵便出发向前线挺进,而虎式坦克处于隐蔽位置。战术代号前的‘s’和坦克前部平板上有些模糊的两个交叉的十字表明这辆坦克属于“帝国”师。
决定性的胜利
德军在哈尔科夫坦克战斗中的优势可以从统计资料中推断出来。3月7日至20日,大帝国装甲师击毁了250辆T-34型、16辆T-60/T-70型和3辆KV-1型坦克,而自己仅损失了1辆PzKpfw Ⅲ,12辆PzKpfw Ⅳ和1辆PzKpfw Ⅵ型坦克。这些数字表明,PzKpfw Ⅳ型坦克在作战中首当其冲。不过造成这种坦克的损失是可以理解的,从数量来看,这种坦克占了总数的70%,击毁苏军坦克共计达188辆,而虎式坦克只有30辆。在哈尔科夫一仗结束后平静的阶段里,德军又派遣一支陆军虎式坦克部队到东线,这是由HQ营,HQ连以及2月12日组建的第505重型坦克营第1、2连组成,有1000余辆其它型号的坦克。他们到达后没有立即接受作战任务,而是在集结地域继续进行训练,准备在库尔斯克发动一次“堡垒”作战行动。
红军向西反击,已经建立起大体以库尔斯克为中心,直径为150公里(93俄里)的半圆形突出部。而德军在北起基洛夫南至别尔哥罗德的前沿“S”形地段上坚守着库尔斯克北面奥廖尔市,并以该市为中心建立起突出部。德军“堡垒”作战计划是从南北夹击库尔斯克的红军突出部。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春季里他们调集了差不多37个师,其中包括17个装甲师,有指挥坦克在内的各种坦克2475辆。
这是一幅虎式坦克的火炮开火后一瞬间的珍贵照片。在干燥的环境下,炮口的冲击会扬起大量的灰尘。这一点加上闪光本身可能会让敌军发现坦克的方位。扬起的灰尘又迫使炮手不能很快进行第二次射击。炮口的减震器能起到缓和作用,但不能完全消除。
库尔斯克之战
德军在7月5日拂晓战斗打响时差不多出动了1700辆坦克,其中PzKpfw Ⅵ型虎式坦克123辆。第3天,第505坦克营第3连到达战区,又投入了14辆虎式坦克,另外还有35辆坦克替换在作战中损失的党卫队“阿道夫·希特勒”师的坦克,当时总计生产出来的虎式坦克为310辆,所以投入库尔斯克战役的虎式坦克并不少。第503坦克营在斯大林格勒遭到重创后获得重建,成为惟一的一支满编的坦克部队,按编制标准应当有45辆虎式坦克。尽管古德里安提出这个部队应当完整地在一起作战,它的3个连队还是被拆开,分别配属给第6、7和19装甲师。这样,这个营的所有重型坦克都编入南方集团军群,这个集团军群要在贝尔格莱德地域从南面发动进攻,而坦克部队分割为一个连的兵力。
从实战结果来看,“堡垒”作战行动是德国人的一场灾难。整个春季,俄罗斯人在红军最杰出的统帅朱可夫和马利诺夫斯基的指挥下把大约50万个车厢的军事装备送往到突出部,把它变成一个庞大而坚固的支撑点。他们之所以有时间这样做主要是由于“元首的消防队员”——指挥德军重兵的陆军元帅霍特·莫德尔。他说服希特勒不要按原计划在5月发动“堡垒”作战攻势,而是等到7月他的部队集结后再开始。他不像生性好疑胆小谨慎的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在这个问题上判断失误,当时,苏军的坦克在数量上超过陆军,而且是在有反坦克炮和地雷掩护的阵地上部署的。
在这次战役中,虎式坦克通常显示出良好的性能,只是由于集中的数量不够而未能发挥明显的作用,甚至在它们理应取得突破的时候却因为过于分散而挨打。总的来说,在整个战役中据说有13辆坦克报废,实际数可能还不止这些。与德军在整个7月里共计损失563辆坦克相比,13辆并不算什么。在库尔斯克战役中德军损失的这个总数通常是被夸大了的,以布拉塞(Brassey)战役为例,估计损失2900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德军在整个战场上也没有那么多坦克。
决定性的坦克战在7月12日开始的。这一天,德国党卫队第2装甲军越过苏联在普罗霍洛夫卡最后一道有战壕的防线,立即遭到苏联近卫坦克的反击。不久,1200辆坦克投入战斗,共中四分之三是苏联的,这成为1991年海湾战争前最大的一次坦克战。海湾战争是否真正称作为一次坦克战则另当别论。德军坦克部队的表现比原来估计的要英勇顽强,但由于数量悬殊太大,这发挥不了多大作用。
在东部前线作战时,虎式坦克的巨大破坏力是显而易见的。图中,燃烧着的村庄的熊熊烈火与浓烟正在冲向天空。但虎式坦克仍然熟视无睹地去搜索下一个目标。
阿道夫·希特勒的第一装甲师的重型坦克营1连、2连于1943年7月连同17辆新坦克(它们是这个营在俄罗斯度过一段漫长时间后所剩下的所有坦克)撤回德国,8月到达意大利北部,接管了主要工业地带的安全保卫任务,同时守卫通往奥地利的山隘。一些如上图所示的士兵留在城镇里感到舒服;连队,正行使在城镇和乡村平坦的路上;而另一些如下图中所示的士兵在班纳山隘扎营,生活环境恶劣。不过,无论哪种情况,这次为期2个月的任务对他们来说一定是撤离东线后的一次休整。
就在第二天希特勒下令停止进攻。这时,中央集团军群在40公里宽的正面仅仅深入战场大约15公里,南方集团军群在同样的宽的前线上向南深入50公里。然而,事情并没有结束。红军不久便发动了决定性的反攻。又一次占领了它一度失去的地方,还重新夺回了别尔哥罗德、奥廖尔和哈尔科夫。这一仗表明了希特勒在俄罗斯冒险的结束。从此德国军队节节败退,一步步缩回到它自己的边界,直至它最后灭亡。
离开非洲
正当库尔斯克的大战处于最为剧烈的时候,最终把轴心国军队驱逐出非洲的盟军准备横渡西西里海峡,开始他们那漫长而又艰难的征服意大利的战役。早在四月中旬,德军清楚地知道他们在非洲站不住脚了。柏林命令说无论何时在西西里至少要部署6辆坦克。第504重型坦克营第2连正在向突尼斯这个营的余部会合的途中,便在那里停止了前进。在西西里共有17辆虎式坦克:其中9辆从504营来的坦克还未完到达目的地,很快,就与另外6辆坦克会合。另外2辆原501营的替补坦克也留了下来。分遣队的那段日子是短暂的,却是悲伤的。
原来以为是第215坦克营的这个混编单位于1943年7月9日重建为一个标准连,有3辆坦克,很快归属于赫尔曼装甲师。在次日拂晓,盟军开始了对西西里的进攻。
这可能是现存的一张最离奇的虎式坦克照片!这辆后期生产的虎式坦克几乎可以肯定是被地雷炸去左边的履带后被推土机推到了路旁。这个倚靠在坦克上的士兵愁容满面,显得束手无策。
“帝国”师的坦克从西班牙边境的图卢兹和蒙托邦出发要行驶很长一段路来设法阻止盟军在诺曼底登陆的作战行动。图为在1944年7月的第二个星期里,这种后期生产的虎式坦克行驶在巴黎到战区的一段路上。
败走西西里
这个加强虎式坦克连隶属于亨莱斯(Henrice)坦克军团,然而这个团的指挥官对于如何部署重型坦克几乎一无所知。更糟的是,他拒绝听取连队指挥官的建议,致使坦克连遭到很大的,也许是十分不必要的损失。在战斗的前三天,至少有10辆坦克受损,它们不是受地形影响陷入泥中无法及时找到,就是因为机械上出了毛病。在战场上,步兵力量相当薄弱,同时没有一辆坦克能得到修复。只要有可能,这些坦克被炸毁不致完好落入敌人的手中。又有3辆坦克在第二个星期里遭到了同样的命运。那时,更多的虎式坦克乘员不再做他们曾受过训练的本职工作,而是被作为步兵来抵御敌人的空袭(这真是一个可笑的兵力浪费)。7月27日,军队听从希特勒的决定从岛上撤退。4辆坦克中有3辆出现故障,他们也只得把它们炸毁以防落入敌手。最终,原有的17辆虎式坦克只剩下1辆,它通过墨西拿海峡运回到内陆。
第101营的一辆中期生产的虎式坦克(火炮是双筒镜瞄准具、抛物面、橡胶负重轮,但后期是圆顶结构)在1944年6月10日左右行进在去诺曼底的途中。营中的许多坦克在公路行军途中发生故障,延误了到达战场的日期。
德军在8月11日晚开始从西西里撤退,到8月17日才完全撤离。在这之前,上级命令组建一支半独立的由两个排组成的部队,称为迈耶虎式坦克部队。这支部队的8辆坦克于7月28日乘上火车离开了帕德博恩附近的军用器械车间。迈耶虎式坦克部队和搜索坦克营一起作战,他们于1944年3月被编入第508重型坦克营。
迈耶虎式坦克部队
这支小部队起初是为了阻止从萨莱诺海岸向北朝那不勒斯进发的盟军,制止他们沿古斯塔夫防线进发,并将其牵制在安齐奥的阵地上。在此期间,没有一辆坦克遭到损失。除了上两星期,所有的虎式坦克都暂时不能被调用外,大多数时候,他们都能调动至少5辆装甲车。这与他们合编前的作战记录形成鲜明对比。以前,他们在1944年2月至1945年2月在意大利损失的坦克多达76辆,最后被迫撤离这个国家。
在西西里行将陷落时,另一支装备有虎式坦克的部队从东部前线赶赴意大利。阿道夫·希特勒党卫队的两个武装坦克连,配备有58辆中型坦克和71辆PzKpfw Ⅴ豹式坦克,在库尔斯克会战中即将失利时调离东线。他们部署在意大利北部的山区,目的是解除投降了的意人利军队的武器,并守卫与奥地利接壤的边境和意大利的工业中心。在此期间27辆重型坦克没有1辆与敌交火。直到7月中旬,阿道夫·希特勒装甲师从意大利撤出,再次派往东线。
卡其诺战役后的重创
突尼斯沦陷时,第8坦克团大部分投降了。残部于1943年9月25日扩建为第508重型坦克营。1944年2月,这个营开赴意大利,其间逐渐增强了实力,尽管第3连的2辆坦克遭到毁坏:一辆是因为部件故障造成燃料渗漏,又被丢弃的烟头引起燃烧;另一辆被多发反坦克炮的炮弹击中。除此之外,第508营一切正常。直到5月底,这个营的54辆坦克(由于迈耶虎式坦克部队的加入,实力有所加强)投入战斗来钳制安齐奥阵地敌军的突围,第3连的坦克再次首当其冲,在40小时内,这个军队的16辆虎式坦克丢失了15辆。
灾难性的机械故障
这些坦克损失的报告如同一道令人费解的数学题。连队将坦克车体隐蔽在墨索里尼运河附近的铁路路堤后面,并用烈性炸药来对付冲过来的盟军步兵。他们取得了一些成功,后来越过铁路路堤,只有3辆坦克落在后面:一辆是因为传动装置有问题,另一辆坦克的履带卡住在链轮上而不能动弹,其它的13辆坦克在下坡时把高悬的炮口插入地里。不用说,坦克乘员没能吸取别人的教训。坦克手不得不来清除障碍,他们在开阔地上必然遭到攻击。
到了5月24日清晨,5辆坦克失去战斗力。其中1辆坦克被反坦克火炮击中仍设法艰难地开回在科林的汇集点。余下的11辆坦克中有5辆继续阻止敌人的进攻。事实上,盟军在这段战线上遭到反击后退了3千米,损失了计多谢尔曼坦克,虽然没有记录可查。11辆坦克中的另外6辆坦克去拖拉受伤更为严重的3辆坦克。它们中有4辆,原来的3辆坦克与另1辆余下不能动弹的坦克被命令原地销毁。在战斗中的5辆坦克中的2辆撤退下来,另外2辆在战斗间歇期间去拖拉刚刚遭到破坏的4辆坦克。所有这8辆坦克都回到科林,但那时,4辆牵引坦克中只有1辆是好的,发挥着4辆坦克应有的作用。其中有3辆坦克失去了战斗力——1辆被反坦克火炮击中,另外2辆坦克的传动装置遭到破坏——这次轮到它们炸毁了。与此同时,最后1辆作战的坦克也停止了转动,尽管后来被2辆俘虏的谢尔曼坦克拖拉回来。这2辆坦克是从离罗马西北方50公里远的地方派来的。第3连的余部——也是原来增援军的主力,他们在装备的演练上下了很大的功夫——退出了战线,将其它的虎式坦克却留在了战场。
有限的改良
盟军的工程师于8月5日对远离前线的科林及周围地区仅剩的12辆坦克进行了检修。他们对虎式坦克下的结论是:“还不是能完全经得起长途跋涉的机器。在撤退的过程中,这些问题(坦克传动装置中所存在的)便会频繁出现,成为德军保养部门和坦克拖拉队难以对付的严重问题。这个判断在今天看来也是站得住脚的。
正如我们所提到过的,德军并未打算去改进虎式坦克的传动装置上存在的问题,就是对于虎式坦克后来的衍生代——虎王式坦克也没有进行改进。不过,在将坦克原先的Ausf H设计改成Ausf E时,作了一些修改。其中包括,提高炮塔顶的防护性能,将炮手的双筒瞄准具改为单筒瞄准具,在经过改进的指挥塔上装置高射机枪架,并用钢质轮胎代替橡胶轮胎。也许1943年在苏联进行的改进是坦克外观上改变最大的一次。当时,在坦克装甲的表层涂上一种加填了大量木屑的胶浆,涂料足有10毫米厚,目的在于防止磁性地雷吸附在上面。波纹刮胶机和这种胶浆的结合使用使坦克外表呈波纹状,因此很容易被识别。
第508重型坦克营在5月和7月里共失去了40辆虎式坦克,其间共计补充了33辆坦克。另外,本已接到命令的向东进军的重新组建的第504营由于有了古德里安的干涉,才改变了行军方向。他们在罗马失陷后,在6月的第一星期到达了意大利。他们打得同样糟糕,在一个月内失去了近一半的坦克。在7月里先后有12辆坦克充实部队。1945年2月,当第508营撤回重整时,留给兄弟连队能用的坦克只有15辆,第504坦克营又损失14辆,此后虽然这个营留在意大利,直到战争结束,但再也没有恢复原先满编的实力。
盟军进入法国
就在罗马几乎被马克·克拉克率领的美军攻陷时,大多数德国人一直担忧的战争行动——盟军诺曼底登陆——终于发生了。盟军能够成功登陆的主要原因是,他们故意制造的假情报使希特勒本人相信入侵战争将发生在加来海峡。盟军凭借其强大的空中火力优势,使得德军颇费了一些时间才得以将配备虎式坦克的有实力的抵抗部队调遣到战区。
在盟军大举进攻时,驻扎在诺曼底的德军只有3辆虎式坦克,另外还有第一批刚从卡塞尔工厂的生产线上出来的5辆虎王式坦克,但它们的可靠性并不强,结果只好运回德国以免落入敌军之手。这些虎式坦克编制属轻型装甲师所辖的第130轻型坦克团作为“莱赫”党卫队坦克师无线电操纵部队的一部分。6月10日,这些坦克与刚从东线返回的“阿道夫·希特勒”党卫队装甲兵师下辖的第101重型坦克营的先遣部队合并。
第101重型坦克营
连续的长途跋涉使得党卫队第101重型坦克营有45辆坦克出现故障,幸好该营有足够的坦克可供战斗调遣。就在三天后的6月13日上午8时左右,迈克尔·惠特曼率领党卫军在维勒村外几乎将英军的第22装甲旅的2个营完全摧毁,其中的一个是装甲营,另一个是步兵装甲营。这个营在两周内有15辆坦克受损,剩下的装备都因需要维修而无法参战。7月8日,该营余下的30辆坦克中的21辆再次投入战斗,当天又损失2辆坦克。到8月中旬德军已经被迫向东撤回渡过塞纳河,并向南退到卢瓦尔。这一期间,党卫队第101重型坦克营再也没有在战场上显示出甚至是它过去一半的实力。
紧接着到达的两支重型坦克部队至少在名义上是满编的。一支是装备33辆虎式坦克和12辆虎王式坦克的第503重型坦克营;另一支是拥有45辆虎式坦克的党卫队第102重型坦克营。党卫队的虎式坦克是通过铁路运来的,而它所属的“帝国”师的其他部队则从图卢兹地区向北长途跋涉而来,期间还卷入到一起臭名昭著的大屠杀中。第102营的重型坦克共需10列火车来装运,其中7列火车上的坦克于6月27日在巴黎西部卸下,但全部装备直到7月2日才运达,但这些坦克还需要装备标准履带行进很长一段路才能到达战场。第一批装备进入战区已是7月10日了。直至10天后,仍有10辆虎式坦克没有到达前线。那时,已经有6辆虎式坦克遭损,但其中的3辆随后就被拖救而且还能进行修复。
第503重型坦克营被调往巴黎西部,第一批列车于6月29日到达,最后一列火车于7月6日抵达。到达前线后即被编入第21装甲师,该营的先头部队于7月11日投入战斗。
在一直延续到7月底的遏制诺尔曼盟军的整个战斗中,德军总计损失23辆虎式坦克,其中8辆被俘。不仅如此,更为严重的是盟军突破了防线,并开始击退德军。到8月20日,在西部的其余虎式坦克都被完全摧毁,其中大多数是在法莱斯一带遭到了战斗轰炸机的袭击。各装备14辆虎王式坦克的第503重型坦克营1连和党卫队第101重型坦克营1连在早期就遭到最为猛烈的攻击,只好撤离战场,只有这两个连设法把坦克撤回到了塞纳河一线。盟军工程师对这3周内捕获的28辆虎式坦克的分析研究表明,德军的大多数坦克(28辆中的20辆)在发生这样或那样的机械故障后,就被坦克乘员有意摧毁了。
在诺曼底附近村庄的战斗决不同干在非洲、俄罗斯和意大利的战斗。在这里,对手可以随时从任何一个角落里出现,动用了所有他们用得上的力量,正如图中这辆毁坏的后期生产的坦克所展示的那样。
西线盟军与德国虎式坦克接下来的一次交战发生在阿纳姆,当时西线盟军试图夺取一个莱茵河汊口,英国和波兰的空降部队不幸遭遇到德军第506重型坦克营。该营在帕德博恩重新整编,装备了仓促建成的霍梅尔坦克连的14辆虎式坦克以及新编入的虎王式坦克,当时正在这个地区接受训练。盟军的这个空降旅没有装备比迫击炮更有效的武器,所以根本无法与德军的重型坦克较量,也不可能给他们任何持久的打击。
虎式坦克产量本来已经非常稀少的卡塞尔工厂到9月底时完全停产。1944年10月1日后只配置了44辆PzKpfw ⅥAusf E坦克,其中大多数给了第507重型坦克营和“大日耳曼”师的坦克团。亨舍尔公司越来越有限的资源现在都集中用于生产虎王式坦克,485辆虎王式坦克中的183辆在1944年的最后四个月中生产出来,这种更笨重、更威猛、更坚固的坦克越来越显示出重要的作用。但是一些在战场上严重受损而仍能修复的虎式坦克还是被送回卡塞尔工厂去进行修整。
从两个战场被逐出
到莱茵河畔的阿登大反攻在12月16日开始时,西线只有35辆虎式坦克可以参战,其中27辆属于刚从俄罗斯撤回的第301坦克营的无线电操纵部队,8辆属于第506重型坦克营。在这一战区的另一支重型坦克部队是党卫队第501重型坦克营,当时装备的全是虎王式坦克;第503重型坦克营现在也配备虎王式坦克,已于10月调往匈牙利。总计有123辆各种类型的德军重型坦克集结起来,其中8辆是装备了口径380毫米迫击炮的虎式突击坦克。但是只有79辆坦克能够参加战斗。当反击战以失败告终时,坦克总数只剩下116辆,可用于作战的则只有58辆。当党卫队第501重型坦克营于1945年2月调往东线时,坦克总数进一步减少。
盟军以其强大的数量优势攻破了在诺曼底的滩头阵地,接着开始了他们先向北再向南的挺进。图中M4谢尔曼坦克正在经过那辆瘫痪在路旁的虎式坦克。这种坦克在数量上也超过了对手,但仍要对付面临的阻击。
到3月15日时,正规陆军部队只有15辆坦克可用于对付准备横渡莱茵河的盟军,其中2辆是虎王式坦克。实际上,当天只有4辆坦克可调用。另外还有13辆虎王式坦克前来增援第506重型坦克营。还有一些增援部队也即将出发:有装编21辆虎王式坦克的第507重型坦克营,还有配备25辆坦克的从第510和第511营中抽调的连队,除了从训练基地匆匆召集的小规模战斗部队的坦克以外,这是西线部队最后一批可调用的虎式坦克。
最后一批虎式坦克
现在离战争结束不到2个月时间了,德军处于四面楚歌的境地。西部和南部边境危在旦夕,但是比美军、英军及联邦军队的进攻更为可怕的是苏军的步步进逼。所以,所有剩余的可投入战斗的重型坦克都集中在了东部。自从“堡垒”作战计划失利后,在苏联的德军就一直处于守势,进行的基本是漫长的守卫战,这对于虎式坦克来说应该是个优势,因为它们不可能被很快击退。只要有时间组织起来,它们就能在精心选择的防御阵地发挥特别显著的作用。然而,虎式坦克又一次因为势单力薄而无法在战场上扭转乾坤。
第101坦克营第2连的坦克被英国皇家空军266架轰炸机从低空投下1082吨的烈性炸药后留下的残骸。
1943年下半年“堡垒”作战行动之后,德军的许多重型坦克都被调往东部,七个整编营或缺编营的共计238辆虎式坦克在年底抵达。但这些坦克从不集中在一个地方,而是分散在3个集团军群中,因为在任何时间苏军都可能在多达十几个地方的一处或多处发起进攻。在1944年到1945年其间,在东线总计有9个营在作战,但是并不一定在同一时间出现在战线上。最后装备PzKpfw ⅥAusf E虎式坦克同时也是最后一个组建的第501重型坦克营在1944年7月最终也被调遣。
1945年初虎式坦克正通过受创的德国城镇。在1944~1945年间,先后共有9个虎式坦克营被派去与俄罗斯作战。而到了欧洲战场的最后一个月,东部前线能动用的各种重型坦克不足50辆。
这之后一个月内,原虎式坦克的生产线关闭,而同时第一批虎王式坦克出现在东部战线上。此后,很少有新的或修复的虎式坦克发往东线,总计不到20辆。另外还有第29坦克团的11辆旧坦克,这些坦克是作为增援从训练分队中调集来的,于1945年3月抵达前线。那时,由于红军不屈不挠的进攻,德军被迫快要退出波兰,撤回到自己的国界。坦克的损失极为惨重,超过了卡塞尔工厂的坦克产量。重型坦克营的实力正确确实实地逐渐损耗殆尽。到战争结束的最后一个月时,在东线的各种能参战的重型坦克不足50辆。
德军的末日
战斗自始至终都非常残酷,但在某些阶段更加触目惊心。有名的第501、505和506重型坦克营在1944年的俄罗斯夏季攻击战中被消灭,后来又重新组建。曾在7天的战斗中损失了45辆新的虎王式坦克的第506营在重新组建后,没有返回到东线,而是留在了西线。但第501和505营回到了东线,第501营在那里再次被消灭;第505营在战争结束的最后一个月里被迫退回到德国,它原有的45辆坦克只剩下不到12辆。
到5月的第一个星期,德军的防御重心转向柏林,随着补给的渐渐耗尽,虎式坦克的威力荡然无存。然而,在短短两年半的战斗岁月里,尽管参战的虎式坦克数量不多,其声誉还是首屈一指,成为德军军事力量的象征。从许多方面看,虎式坦克成了以后主战坦克仿效的对象,它充分证明只有装甲最厚、火力最强的坦克才能在现代战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当然,坦克也要符合其他的重要标准,并且获得充分的支援。
总结
然而,虎式坦克在某些次要方面确实有不足之处,足以导致它的灭亡。过重的引擎和传动装置使坦克显得极为笨重,经常发生涉及到压力问题的机械故障。坦克的燃料消耗十分厉害,行程有限。大部分传动齿轮过于复杂,在战场环境中几乎得不到妥善的保养。炮塔即使在液压装置驱动下转动也很慢;手动操作时,更是慢得让人难以忍受,很难捕捉移动目标。主炮的不稳定使得只有在静止状态下才能精确瞄准目标开火。然而,撇开这些看起来一大堆的缺陷,实际上虎式坦克的防护能力堪称一流,其主炮无疑也是当时同类火炮中最好的。这两个重要因素结合起来使得虎式坦克成为当时战场上最强大、最可怕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