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法圆机·智部·第一
作者:清 ·揭暄·撰
出自————《兵法圆机》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目略撮言①
据②兵之先③,唯机与势。能识测而后争乃善。可不精读兵言以造于④巧乎?至于立谋设计,则始而生,继而变,再而累⑤,自是为转为活,为疑为误,无非克敌之法,不得已,乃用左⑥拙。总之,预布叠筹⑦,以底乎周谨,而运知⑧行间,乃能合之以秘也 。
注释:
①目略撮言:是对该部各条目的概括和贯通,目的是使读者明了其内在的逻辑关系,从总体上把握《兵经》的理论体系。 ②据:掌握,抓住。 ③先:据“先”字条,具体指“先天”、“先机”、“先手”、“先声”,意为先发制人,争取主动权。 ④造于:达到,及于。于,原作“千”,据天蔚书社本、谢氏抄本改。 ⑤ 累:针对敌情的不断变化层层深入地设计对策。 ⑥左:不合常理的做法。 ⑦叠筹:谋划多种计策。 ⑧ 知:这里指了解敌情的方法。
译文:
要掌握战争的主动权,关键在于利用战机与把握形势。能够正确认识和判断敌情,其后的争夺才能有利。为何不精读兵书,使自己达到巧妙用兵的境界呢?至于说到设计立谋,开始时定下计谋,继而随时变化,接下来则根据敌我交锋的情况步步深入地设计对策,由此寻求转换和灵变,保持警惕,设法误敌,这些都是克敌制胜的良法。在迫不得已时,就故意采取有悖常理或是笨拙的战法。总之,战前运筹帷幄,谋划多种计策,力争周全谨慎,这样,运用各种方法了解敌情、使用离间术才能符合保密的原则。
一 先
原文:
兵有先天①,有先机,有先手,有先声。师之所动而使敌谋沮抑②,能先声也;居人己之所并争,而每早占一筹③,能先手也;不倚薄④击决利,而预布其胜谋,能先机也;以无争止争,以不战弭⑤战,当未然而寝⑥消之,是云先天。先为最,先天之用尤为最,能用先者,能运全经矣。
注释:
①先天:先于天而行事,形容手段高明,神妙莫测。 ②沮抑:受挫。沮:阻止。
③筹:筹,计数的用具。早占一筹意为抢先一步。 ④薄:逼近。 ⑤弭(mǐ):广西民族出版社版为“阻”,中国军网版为“弭”。应为“弭”:平息,消除。平息战争。 ⑥寝:止,息。
译文:
用兵作战,有先天、先机、先手和先声的区别。部队一出动,就能使敌人的预谋受挫,这是先声夺人;敌我双方并争时,每每能抢先一步,这是抢先下手;不依仗短兵相接取胜,而是靠事先筹划的谋略制胜,这是先机之利;不用争夺就制止了争夺,用非战的手段去平息战争,把危机消灭于萌芽之中,这叫做能先于天而行事。作战中最重要的是先发制人,而在各种先发制人的手段中,又以 “先天”的运用又最为重要。谁掌握了这些先发制人的方法,谁就能掌握整部《兵经》的全部要旨了
二 机
原文:
势①之维系处②为机,事之转变处为机,物之紧切处为机,时之凑合③处为机。有目前即是机,转盼④处即非机者;有乘之即为机,失之即无机者。谋之宜深,藏之宜密。定于识⑤,利于决。
注释:
①势:即态势。意指人为的、易变的、潜在的因素。 ②维系处:战势转变的关键处。③凑合:凑巧逢合。 ④转盼:转眼。盼,眼睛黑白分明的样子。 ⑤ 定于识:即“定之于识”。定,判断。识,知识。
译文:
与战场瞬息万变的作战形势紧密相联的是战机,战争的转折点是战机,战争物质运送的紧要关头是战机,时间的准确无疑是战机。掌握了眼前的有利因素是战机,转眼间又不是战机的;把握了机会即是战机,稍一放松则不是战机。作战计谋要深思熟虑,军事机密要严格保密,不能泄露。正确判断战机在于要有丰富的军事、文化、历史等方面知识,利用战机在于迅速果断。
三 势
原文:
猛虎不踞①卑②址,勍③鹰岂立柔枝?故用兵者务度势。处乎一隅,而天下摇摇莫有定居者,制其上④也。以少邀⑤众,而坚锐⑥阻避莫敢与争者,扼其重也。破一营而众营皆解⑦,克一处而诸处悉靡者,撤其恃也。阵不俟⑧交合⑨,马不及鞭弭⑩,望旌旗而踉跪奔北者,摧其气也。能相地势,能立军势,善之以技,战无不利。
注释:
①踞:广西民族版为“踞”,中国军网版为“据”。应为“踞”:蹲坐。 ②卑:原指低微。此处引申用作高度的低矮。 ③勍(qíng):强劲。 ④上:上游,这里指能控制天下局势的战略制高点。 ⑤ 邀:阻击,截击。 ⑥坚锐:坚硬的铠甲和锐利的武器,指代精兵。 ⑦ 解:瓦解。 ⑧ 俟:广西民族版为“竣”,中国军网版为“俟(sì)”。应为“俟”:等待。 ⑨合:原作“舍”,据《清经世文编》本、天蔚书社本等改。 ⑩鞭弭(mí):马鞭和弓,这里指驱策战马。
译文:
猛虎不蹲坐于低洼的地方,雄鹰岂能立于柔软的枝头?因此,善于用兵的将领都很重视观察、研究和利用作战所处的态势。处于一个角落,却能使整个天下动荡不安,没有人能安然处之,是因为控制了战略上的制高点。以少数兵力抵抗众多敌人,敌人虽然强大而精锐,却气沮退避,不敢与之争锋,是因为扼守了重要而险峻的地形。攻取一个敌营,以至其他敌营都闻风瓦解;攻克敌人的一处阵地,其他各处阵地望风披靡,这是因为打击了敌人所倚仗的要害。双方对阵尚未交战,更未扬鞭策马,敌人看见我军的旌旗就狼狈逃窜,这是由于摧毁了敌人的士气。总的来说,如果能正确利用地形和造成有利的态势,并确立己方军队的优势,再加上熟练的作战技艺,就会战无不胜。
四 识
原文:
听金鼓,观行列而识才;以北诱,以利饵而识情;撼①而惊之,扰而拂②之而识度,察于事也。念③之所起,我悉觉之;计之所绐④,我悉洞之;智而能掩,巧而能伏,我悉烛之,灼⑤于意也。若夫意所未起而预拟尽变,先心⑥敌心以知敌,敌后我意而意⑦我,则谋而心投。一世之智,昭察无遗⑧,后代之能逆观于前。识至此,綦⑨渺矣。
注释:
①撼:摇,动摇。这里是“佯攻”的意思。 ②拂:轻轻掠过。这里指扰乱、妨害。 ③念:广西民族版为“彼”,中国军网版为“念”,应为“念”:念头,动机。 ④绐(daì):欺骗。 ⑤灼:明白透切。 ⑥心:动词。了解,分析。 ⑦意:动词。猜测。 ⑧遗:失误。 ⑨綦(qí):极。
译文:
听敌方的金鼓号令,观敌方部署的战阵,即可了解敌军将领的军事才能;用假装败退来欺骗敌人,用小利来引诱敌人,即可了解掌握敌方的军事情况;用佯攻来惊吓敌人,用骚扰来伤害敌人,即可了解掌握敌军将领的指挥能力及对方的战斗力。敌方刚萌发动机,我就能及时察觉;敌人的计谋尚在酝酿,我就能洞悉清楚明了;即使敌人很狡猾,善于掩盖他的企图,并能巧妙地隐藏他诡诈的行动,我也能一一识破,这些都是对敌人意图看得深透的结果。如果能在敌人意图还没显露出来,我就能预先拟定各种应变方案,先分析敌人的意图来判断他的行动,使敌人追随于我的意图来猜测我方的行动,那么敌人就一定会落入我们的圈套。一生智勇的将领,准确地判断情况无一失误,为后代树立楷模,使后来的指挥员都能从他们身上学到判断敌情的诀窍。用兵作战达到了这种程度,那么其造诣和影响就极其深远了。
五 测
原文:
两将初遇,必有所试;两将相持,必有所测①。测于敌者,避实而击疏;测于敌之测我者,现短以致长。测蹈②于虚,反为敌诡。必一测而两备之,虞③乎不虞,全术也,胜道也。
注释:
①测:测探。 ② 蹈:变动不定。 ③ 虞:预测,预料。
译文:
两军初次交战,彼此间必定有所试探;两军相对峙,彼此间必定会有所测探。测探敌人,是为了避实而击虚;对付敌人的测探,就要故意暴露弱点来欺骗它,以便发挥我军的优势。一旦判断错误,就会误中敌人的诡计。因此,作战时一种判断,必须作好两种对策,以预防不测,这样才是周全的战略战术,也是夺取胜利的途径。
六 争
原文:
战者,争事也,兵争交,将争谋,将将①争机。夫人而知之,不争力而争心,不争人而争己。夫人而知之,不争事而争道,不争功而争无功②。无功③之功④,乃为至功;不争⑤之争⑥,乃为善争。
注释:
①将将:统帅。前一个“将”做动词,意为统帅,后一个“将”是名词,意为将领。“将将”在此指统帅。②无功:没有显赫的功名。 ③ 功:动词。进攻。无功,策略取胜,不战而屈。 ④ 功:名词。功名。 ⑤争:动词。战斗。 ⑥争:名词。战争。
译文:
战争就是激烈的瞬息万变的战事。兵与兵较量战术,将与将较量智谋,而三军统帅则在战局中争夺作战良机。将领们都知道,较量军事力量不如争取民心、军心,求别人不如求自己。将领们也都知道,不要争具体的一事一物,而要争制胜的规律;不要争勇战的功劳,而要争没有显赫名声之功。部强行进攻而谋取不战而胜的战略战术,才是最好的战斗功效;不用战斗,不需流血牺牲就取得胜利的战争,才是最佳的战争。
七 读
原文:
论事,古不如今,事多则法数①,时移则理迁。故读千家②兵言,有不宜知拘,妄言知谬,未备识缺,肤理须深,杳幻索实,浮张心斥,成套务脱。忌而或行,诚而或出,审疏致密,由偏达全,反出见奇,化执为活,人泥③法而我铸法,人法④法而我着法。善用兵者,神明其法。
注释:
①数(cù):细密。 ②家:中国军网版为“古”,广西民族版为“家”。应为“家”。 ③泥(nì):拘泥。④法:动词。遵循。
译文:
论述事情,古代不如现代这么详实。事情多了,处理的方法就会越来越细密。时代变了,法则也要随之更变。所以,在学习前人的兵书时,发现有的内容和现在不相适应的地方,要知道这是时代的局限性;对没有根据的言论,要能知道错在哪里;对不完备的论述,要知道缺什么内容;对肤浅俚俗的,要予以深化;对说得很玄奥的,要探索处它的实质;对那些虚浮夸张的言论,务必要驳斥;对那些迂腐僵化的成规和俗套,务必要摆脱。古人禁忌的事,有时要敢于实践;古人认为不能做的,在某种条件下我可以做。审察粗疏的言论,使之趋向周密,纠正片面的观点,使之达于全面。在具体实践中,还要善于违反常规行动去探索出奇制胜谋略,变抱守原则为灵活用兵。别人拘泥于书本兵法,我却创造新的兵法。别人只知道遵循前人的经验,我却能发现新的法则。善于用兵的人,他的兵法能够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