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的自大之举:推迟进攻莫斯科·第四
作者:安东尼·比弗 ·英国
出自————《保卫斯大林格勒》
出自————《战争通史》
在成功地完成对乌曼合围圈的部署后,陆军元帅冯·龙德施泰特在给妻子的信中写道:“俄罗斯无边无际的空间吞噬着我们。”德国指挥官们的心境,已经开始在因目前的胜利而沾沾自喜与心神不安之间游弋。
他们正在征服广袤的土地,可是一眼 望不到边的地平线却让他们觉得似乎这片土地广阔得根本无法征服。红军已经损失了超过200万人,但是仍然有苏联军队不断地出现。“在战争开始的时候,”哈尔德将军在他8月11日的日记中写道,“我们推断敌人大约有200个师,但是现在我们却数出了360个。我们已经破门而入,但却还没有能够让整个体制崩溃瓦解。”
7月中旬的时候,纳粹德国国防军的进攻势头已没有原来那么猛烈了,虽然仍旧同时在三个方向上发起攻势,但显然兵力已经不足。伤亡人员比预计的要高出许多——在8月末的时候,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40万——同时,在运输工具上的损耗也大大超出了预料。在扬起的灰尘云雾中,发动机不断地被沙砾堵塞,接二连三地停止工作,即便是能够重新启动,也只能维持很短的时间。落后的通讯设备也大大地加重了德军的损失。铁路路轨也根本不够结实宽阔,必须重新铺设,而那些在地图上标示的高速公路却在夏日的暴雨后变得泥泞不堪,根本无法行走。在沼泽地带,德国军队不得不自己动手用桦树树干铺设出一条可供前行的“木排路”。他们每向俄罗斯移动一步补给晶的供应就更困难一点,在军队最前面全速前进的装甲车纵队也不得不因为燃料的短缺而被迫停止前进。
军队的主要组成部分——步兵师,“每天大约可行进40英里”(而通常这个数字只有20英里)。在夏天烈日的烘烤下,他们的长筒靴变得灼热不堪。这些陆军骄子们,扛着大约55磅重的军事装备,包括钢制头盔、步枪、弹药和用来挖掘壕沟的工具。除此之外,身上还背着一顶帐篷和一个装满东西的皮革包,那里面塞着够吃一顿的罐头、饭盒、一个野外取暖或者做饭的火炉、一套铝制的组合餐具、来复枪清洁装备、换洗衣服、搭建帐篷的桩和支柱、野战服、缝补用品、剃须刀、肥皂和沃尔甘·森尼克斯(Vulkan Sanex)避孕套。虽然德国军队已经明令禁止士兵与当地的妇女发生性关系,但避孕套仍然是士兵们的必备物品。
背着如此沉重的装备,步兵团疲惫不堪,甚至很多人在行军的路上就累得睡着了。装甲兵部队也感到筋疲力尽,在检修他们的机动车后——履带的养护是其中最繁重的工作——他们开始清洗他们的枪炮,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在一个帆布水桶中洗手,但是他们却发现那是徒劳的,因为这样根本无法洗掉深嵌在他们手纹中的尘土和油污。他们用因为疲劳而开始肿胀的眼睛对着绑在来复枪上的镜子开始刮胡子,然后不断地眨眼睛,企图让自己的眼睛消肿。步兵们更习惯于把自己叫做“黑色党”,因为他们身穿漆黑的紧身制服。战地记者将他们描写为“现代战争的骑士”,但是被灰尘阻塞的机动车周而复始地停止运行,却让他们感到非常厌烦。
失望的感觉引起了指挥官们之间的争吵。多数人——海因茨·古德里安将军是其中最突出的代表——对希特勒偏离航线的做法丧失了信心。他们认为,莫斯科不仅仅是苏联的首都,而且更是信息传递和生产军事装备的重要工业中心。如果袭击莫斯科,就可以将苏联军队围困于网中,给予他们毁灭性的最后一击。但是,元首却对将军们的争吵置若罔闻,仍旧按照他的意愿行事。他告诉将军们,他们对经济上有利可图的结果毫无预见性。必须保护列宁格勒和波罗的海,因为德国不能断掉与瑞典的贸易往来关系,与此同时,乌克兰的农业也将成为维持德国生存的根本。事实上,希特勒之所以避免进攻莫斯科,部分原因还来自拿破仑在莫斯科战败一事对他的影响。
7月底,在停止前进的命令下达之前,中央集团军群已经牢固地占据了斯摩棱斯克,并且将苏军团团包围。希特勒将霍特装甲集团军的大部分人力都调遣到了北部战线帮助围攻列宁格勒,与此同时,“古德里安装甲军团”(是希特勒式的,用以贿赂那些存在不满,但是又不得不执行他的命令的将军们的典型称号)则受命转向南方,加入基辅合围圈的计划之中。
9月初,希特勒改变了他的计划,最终同意了实施向莫斯科进军的“台风行动”。可是,很多时间已经被浪费了,因为霍特的装甲集团军还在列宁格勒市郊忙于与苏联军队交战。直到9月底,实施台风行动的军事力量才全部到位。就在中央集团军群停止进军的前方大约200英里的地方就是莫斯科,然而从秋天的干泥地到冬天的硬土地,显然已经没有更多的时间可以浪费了。当哈尔德的首席参谋长弗里德里希·保卢斯将军——“巴巴罗萨行动”的主要策划者——向希特勒提出冬天的战争状态会更加严峻的时候,希特勒不但没有听,反而坚决禁止任何人再提及这个话题。
此时,在“狼穴”中的希特勒正专心致志地凝视着地图,看着在他的意念中已经被自己的军队占领的广袤土地。这是希特勒的一个习惯,作为一位名副其实的幻想主义者,他认为自己的军队是这个世界上最训练有素的,自己的国家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所以是军队战无不胜,国家所向无敌的。然而这个理论上的战略家根本没有真正的指挥才能,因为他完全忽视了实际情况。在对波兰、斯堪的纳维亚、法国和巴尔干半岛各国的闪电战中,补给虽然有些困难,却并非无法实现。但是在俄罗斯,火力力量、人力力量、流动性以及士气,无疑都将是决定性的因素。希特勒极端不负责任的行为——仅仅为了满足自己心理上向天命挑战的欲望——虽然已经挑起了历史上最有野心的入侵行动,但是他却拒绝开动整个德国的经济和工业机器全力以赴这场战争。现在看来,希特勒的做法似乎更像一个嗜赌成癖的赌徒,所有下意识的努力不过只是增加了投注的赔率罢了。而成百万人民即将承担的可怕后果,似乎更助长了他的妄自尊大。
陆军元帅冯·博克指挥着150万人,但是因为坦克和装甲车的备用零件无法得到及时补给,他的装甲师的攻击力量因此而被大大地削弱。在发起总攻前夕召集部下商量进攻的具体事宜的时候,他将11月7日(“俄罗斯革命”纪念日)定为包围苏联首都的最后日期。野心勃勃的博克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征服莫斯科的第一人。
从战争爆发到8月中旬中央集团军群停止前进的这段时间里,红军最高指挥部都对德国会进攻莫斯科有所准备。斯大林派遣叶廖缅科将军组织军队,开辟了一条新的布良斯克阵线 [ cdhyy注:“布良斯克方面军” ] 。与此同时,驻守在西部的军队和后备军,也为保卫首都而时刻处于备战状态。然而,尽管有了这些措施,叶廖缅科的军队还是在9月30日的早晨在遭遇古德里安的装甲车部队重点突破战术的突然袭击时候遭受了严重的损失。借助秋天的薄雾,古德里安的军队成功地对苏军侧翼进行了突袭。不久,太阳冲出了地平线,温暖清澈的天气营造出了一个完美的进攻条件,天气状况丝毫没有给德国军队带来任何不便。在那次战役中,转战于欧洲和俄罗斯之间的苏联飞机仅有5%幸存了下来。
在装甲车兵团与陆军元帅凯塞林的第二空军机群的配合之下,德国军队的攻势在10月的前几天中非常令人满意。叶廖缅科请求红军最高指挥部允许军队撤退,但是没有得到批准。10月3日,古德里安的先头部队已经到达了距离叶廖缅科坚守的阵线右侧大约125英里的奥廖尔。德军准备进行一次突然袭击。当德军的装甲师先锋部队全速行进在街道两旁的电车轨道上的时候,很多路过的人都向他们挥手致意,人们把他们误认为是俄罗斯军队了。红军已经没有时间去炸掉那些重要的武器制造厂了。10月6日正午之后,叶廖缅科和他的全体参谋人员细心地躲避着德国坦克的搜寻。所有通讯联系都中断了,在接下来几天的混乱中,人们甚至猜测,指挥后备军作战的布琼尼元帅已经抛弃他的指挥部仓皇逃跑了,而叶廖缅科则因为腿部严重受伤,不得不被飞机转移到其他地方。
起初,克里姆林宫里的苏联领导人们拒绝相信苏军受到了如此大规模的重创。10月5日,根据一个飞行员的报告,大约绵延12英里的一支德国装甲车纵队正在向距离莫斯科大约100英里的克霍诺夫全速挺进。可是红军最高指挥部拒绝相信这个事实,以至于在他们重新派遣了另外一名飞行员去证实这个情报之后,仍旧拒绝相信这个事实。第三名飞行员被派去证实这个情报,更加确认了这个事实。即便情报得到了再三的证实,但是却丝毫不能打消贝利亚以“引起恐慌”罪而逮捕和审问飞行员指挥官的想法。所幸的是,这个消息最后还是传到了克里姆林宫,引起了苏联领导人的关注。
斯大林立刻召集国家防御委员会商讨对策,同时命令在保卫列宁格勒的战役中拥有突出表现的朱可夫将军立刻飞回莫斯科。朱可夫意识到了即将落到自己身上的任务,斯大林命令他重组残余部队,投入西部战线的作战之中。直到红军最高指挥部后备军能够被调用之前,他只能依靠一个尚且有作战能力的小分队维持战线。在随时都有可能遭到攻击的莫斯科城里,大约有10万人被动员加入到国民军的行列中来,其中1/4来自平民,而在他们之中大部分是妇女,这些人被组织起来去挖掘反坦克壕沟。
10月6日晚上,第一场雪悄悄地来临,随即便迅速地融化,在短短的24小时内,路面就变得泥泞不堪了。博克的装甲兵团仍旧想方设法继续完成他的合围任务,一个是布良斯克合围圈,而另外一个则是环绕通向莫斯科主要道路的维亚济马合围圈。德国声称他们已经切断了66.5万红军战士的退路,并且已经缴获和摧毁了1242辆坦克——这个数字是博克整个装甲师坦克数量的三倍。
“当你看到事态正在一步步按照自己的计划进行的时候,那该是何等的满足呀!”陆军元帅冯·赖歇瑙给他的前任参谋长保卢斯将军的信中这样写道。不久后,保卢斯便接替他成为第6集团军的总司令。但是,那些被包围的俄罗斯战士们尽管无法得到供给,然而还是一直坚持战斗到了月底。“我们不得不逐个地攻占那些据点,”一个师级指挥官向保卢斯汇报说,“我们根本无法离开被攻下的据点,一旦我们离开,苏联红军就会立刻重新占领这些据点,所以我们不得不将大规模的总体战争变成小规模的一对一的战斗。”
几个德国装甲师也在战斗中遇到了苏联红军采取的非常规战术。他们发现一些俄罗斯军犬向他们的阵地跑来,而这些军犬的后背上都背着一个小包裹,包裹上竖直地插着一个木棍。起初德国装甲师以为这些军犬是救生犬,但是后来他们发现这些军犬会在他们的阵地里爆炸,原来这些军犬背后绑着的是反坦克炸弹。根据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这些“地雷犬”经过严格的训练,学会了在巨大的机动车下面找寻食物,而一旦插在背上的竖直木棍碰到坦克的底部,便会将炸弹引爆。大多数军犬在到达他们的目的地之前,就被德军射死了,但是这样一个以死亡为代价的恐怖战术,却大大打击了德军士兵的作战勇气。
然而,天气状况很快就成了阻拦纳粹德国国防军迅速前进的障碍。雨季在10月中旬之前到来了,烂泥路和无路可走使得德国军队举步维艰。在这样的条件下,德军日需给养车根本无法到达目的地,因此德军不得不从方圆几百里之内的Panje(Panje是纳粹德国国防军对波兰或者俄罗斯农民的俗称)们手中征用他们的马匹和农用四轮车充作运输工具。在那些缺少桦木的地方,死亡的俄罗斯人的尸体被当做取代树干的“厚木板”,用以铺设“木排路”。陆战骄子们的长筒靴常常深陷于及膝的淤泥中而无法拔出,骑摩托车的人不得不下车强拖着自己的车向前进,那些坐在小车中被士兵们推着向前走的指挥官们对这样的作战条件感到十分的惊讶。所有的人都害怕冰冻会提前到来,每一个人都是数着日子度过每一天的。
在前进的路上,德国军队尽量地保持着最佳作战队形。10月14日,作为先头部队的第10装甲师和纳粹党卫军帝国师到达了博罗季诺,这块被森林和富饶的农田所包围的地方曾经是拿破仑一世的战场。这里距离莫斯科的西部边界仅有70英里。就在同一天,在距离莫斯科西北部100英里的地方,第一装甲师攻占了加里宁,占领了伏尔加河上的桥梁,切断了连接莫斯科和列宁格勒之间的铁路干线。与此同时,南部侧翼的古德里安装甲师突然转变方向,经由图拉向莫斯科南部边界直逼而来。
这三路德军,就像三把直插莫斯科的刀子,让苏联领导层陷入了一片恐慌之中。10月15日夜晚,驻扎在伏尔加河古比雪夫的外国大使们,被告知迅速撤离。贝利亚也开始撤走他的指挥部。NKVD转移了那些在他们看来非常重要的俘虏。其中包括那些在前线奋不顾身的年老指挥官员们,但是他们却在NKVD的审问下渐渐地招供了。另外300名俘虏,则被处死在卢比扬卡集中营中。可是在10月底,斯大林却告诉NKVD的首长,禁止贝利亚继续运转所谓的“绞肉机”。这位专政主义者当然很乐意看到射杀“失败者和懦夫”的场景,但是此时,他却对沉迷于阴谋中的贝利亚感到十分厌倦,他把他们称作“垃圾”。
斯大林询问有关前线的准确消息,但是任何一个敢于告诉他真相的人都会被指控为恐慌散布者。此刻他突然发现,掩饰自己的焦虑居然变成了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在他看来,列宁格勒是一定保不住了,因此首要考虑的事情就是,如何争取更多的兵力来保全莫斯科。而这在与之对抗的德国官兵看来,斯大林对人民即将可能遭受的饥饿毫不关心,这种冷酷无情的性情与希特勒如出一辙。
10月17日,斯大林在克里姆林宫召开了具有转折意义的决定性会议,参加会议的是新当选的红军政治部门领导:莫洛托夫、马林科夫、贝利亚和亚历山大·谢尔巴科夫。讨论的计划有如何在战场上布雷、搭建桥梁、修筑公路和莫斯科地下铁道——典型的斯大林式样的产物。苏联政府并没有通知仍然逗留在古比雪夫的外国使馆,但是一向以传播迅速著称的新闻媒介却把它看做是处罚失败主义者的一种做法。据报道,斯大林已经在克里姆林宫军事政变中被扣留,德国伞兵已经降落在红场,很多身着苏联军服的德国士兵们已经混入了莫斯科。莫斯科即将投降的消息引起了一片恐慌,成千上万的市民冲向火车站,试图逃离这座城市。暴乱、抢劫和醉酒的行为让人们回想了1812年在莫斯科发生的混乱场景。
斯大林也想过要离开,但是后来改变了他的想法。亚历山大·谢尔巴乔夫带着“一张毫无表情的脸,一副架在纽扣般大小的朝天鼻上的角质框架厚眼镜”,穿着“一件纯卡其布的长膝短袖束腰外衣,唯一的装饰物是一枚列宁勋章”,通过莫斯科无线电广播节目对外宣布了斯大林决定留下来的消息。
10月19日,苏联宣布发起反攻。贝利亚率领NKVD的几个军团进驻莫斯科,企图恢复这里的正常秩序,“散布恐慌者”、抢劫者和醉汉们被射杀。在人们的意识中,唯一检验这个城市将被保护起来还是被放弃的标准是:“在俄罗斯革命的周年纪念日里,是否仍旧照常举行阅兵仪式。”莫斯科市民根据自己的猜想为这个问题提供了答案,他们已经等不及领导来宣布结果了。这有点类似于五年前保卫马德里时的情形,人们的情绪迅速地从一片恐慌中转变为向现实的挑战。
凭直觉,斯大林很快就意识到了在红场举行阅兵仪式的重要性,虽然被制成木乃伊的列宁的尸体已经被转移到另外一个安全的地方,但是这个象征性仪式的重要性还是不容忽视的。起先莫洛托夫和贝利亚认为这个想法是疯狂的,因为这样集中的阅兵仪式,很容易成为纳粹德国空军的攻击目标。但是斯大林却说,只需安排一个防空炮兵部队驻扎在首都周围,那么就可以避免德国空军的攻击。斯大林这位老奸巨猾的策划者,企图重演1936年11月9日保卫马德里前的一幕:当由外国志愿者们组成的第一国际旅,在格兰维亚大道接受检阅的时候,老百姓们拿出了最狂热的热情振臂高呼“Vivan los rusos(万岁)!”接着这支军队便径直穿过这座城市,向邻近非洲的西部边界行进,去对抗在那里挑起战争的法国军队。斯大林决定,由朱可夫的援军扮演第一国际旅的角色,让他们穿过红场,并且向列宁的陵墓行军礼,然后朝着德国侵入的方向进军。他知道这个极具新闻价值的短片,将让整个世界为之震惊。他也深知这对希特勒所发表的演讲有多大的驳斥性。“如果德国想要一场毁灭性的战争,”在周年纪念日的阅兵仪式举行的前夕,斯大林咆哮道,“他们就会拥有一场这样的战争!”
恶劣的天气状况严重地阻碍了纳粹德国国防军的前进步伐,糟糕的能见度妨碍了纳粹德国空军的“会飞的大炮”的正常工作。陆军元帅冯·博克的军队在10月底的时候因为无法得到补给和增援而不得不停止前进,可即便如此,他们还是被迫要在冬天到来之前去与苏联军队展开最后的殊死搏斗。
11月中下旬的战斗形势是十分严峻的,双方军队的前线人员都大大地减少了。在莫斯科南部的图拉战场上,古德里安发现他自己已经被强大的抵抗力量所阻挡。在左翼战场上,霍特的装甲师已经渡过莫斯科-伏尔加河运河继续向前挺进。进军到莫斯科北部的一支德国尖兵部队甚至可以通过高射炮的双筒望远镜准确地向克里姆林宫周围地段发起连续猛攻。朱可夫命令罗科索夫斯基带领他的第16军团的残留人员坚守科洛可夫(Kryukovo)阵地。“我们没有丝毫后退的余地。”朱可夫在11月25日下达了这样的命令。罗科索夫斯基非常明白其中的含义。
渐渐的,在俄罗斯军队的坚决抵抗中,德国的军事力量变弱了。在11月底的那场没有退路的进攻中,陆军元帅冯·克卢格调动了大量兵力,沿着当年拿破仑的进军路线向通往莫斯科的主要干道明斯克-乔斯(Minsk Chaussee)挺进。他们成功地完成了突围计划,但是无情的寒冷和苏联军队自杀性的抵抗,大大削弱了他们的攻击力度。
古德里安和克卢格都想要撤回他们的军队。在托尔斯泰的亚斯纳亚·博利尔纳(Yasnaya Polyana)庄园中,古德里安做出了撤退的决定。屋外漫天飞舞的大雪盖住了这位伟大作家的墓碑。他们对前线即将可能发生的事情毫无把握,任何一支靠近莫斯科的德国军队都很有可能受到苏联军队的攻击,但是疲于战斗的德国军队相信,在连续不断的战斗中,苏联军队也同样疲惫不堪,陷入了消极作战的状态中。他们根本没有想到,此时,苏联领导层已经秘密地在莫斯科后方组织了新的军事力量。
大雪飘飞,寒风刺骨,骤降到零下20度的气温告诉德国军队,冬天已经彻底到来,德国坦克的引擎在寒冷的天气中结上了厚厚的一层冰。在前方战线上,德国步兵们从避寒掩体中排出的浑浊气体几乎和苏军的炮击卷起的灰尘一样多。大地已经开始冻结,迫使德军士兵们在挖掘掩体之前不得不先生火将冻土融化。前线指挥部的官员们和后方指挥所的官员们则将俄罗斯老百姓赶到冰天雪地之中,强占他们的房子作为栖身之所。
希特勒对他的军队即将面临冬季战役的处境视若无睹,而这只能是让他的军队遭受更可怕的损失。“人们无法忍受这样的寒冷,许多人不得不把双脚裹进报纸里,然后来回地走动,以防止冻僵,手套在这里变成了奇缺的东西。”一位装甲师的指挥官在给保卢斯将军的信中这样写道。如果不是他们的煤斗式的钢盔,许多德国士兵根本无法将自己与纳粹德国国防军联系在一起。脚上那双裹着钢制金属包头的长筒靴,仅仅只是加速了冻伤的进程,因此士兵们不得不采取种种手段,去偷窃俘虏或老百姓的衣服和鞋来避免让自己冻伤。
台风行动也许将会给予苏联红军最沉重的打击,但是却要纳粹德国国防军花费更多的力量来弥补目前的损失,还要训练更多的新兵和官员。“原有的军团已经完全不存在了,”第18装甲师的一位随军牧师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我的周围都是全新的面孔。当你问起某人的时候,得到的通常是相同的回答:死了或者是受伤了。”
12月初,陆军元帅冯·博克不得不承认,这里似乎没有更多的“对全局有重要意义的成功”了。他的军队已经筋疲力尽,冻伤人员的数量——到圣诞节的时候,这个数字已经超过10万——迅速超过了受伤人员。更可怕的是,原以为红军也无能力开展进一步攻击的想法也随之破碎了,如同骤降到零下25摄氏度的气温一样让人不寒而栗。
在苏联最高统帅部的秘密组织下,由西伯利亚人组成的滑雪师,是构成反攻军事力量的其中一部分。新的飞机和骑兵部队正聚集在远东的飞机场上,等待着前往莫斯科战场。大约1700辆坦克,主要是高射程的T-34也准备好加入战争,而这种装有全新超宽履带能在冰雪上行走自如的坦克远优于德国的装甲车。多数红军战士——但并非全部——配备了冬天作战的装备,他们穿着加厚的短上衣和白色的迷彩服,他们头戴保暖的棉制帽子,两边有弧形的软毛耳盖;他们脚穿温暖的valenki(毡制的靴子)。他们已经将武器非常好地掩饰起来,并且涂上特制的润滑油,以防止冰冻。
12月5日,在加里宁前线的科涅夫将军袭击了德军北部突出部。被德国士兵们称作斯大林管风琴的喀秋莎——一种可以多排齐射的火箭炮——飞驰而来,首先拉开了进攻的序幕。第二天早晨,朱可夫又调集了第1突击军团、罗科索夫斯基的第16军团和另外两个军团,去对抗德军的中间突出部。在莫斯科的南部,古德里安的侧翼也受到来自不同方向的攻击。三天以来,他的三列通讯横队遭受了严重的损失。在中间部分,苏联红军持续不断的攻击使得陆军元帅冯·克卢格无法调集第四集团军来支援自己的侧翼。
第一次,红军有了优越感。新的航空兵团到达莫斯科的飞机场,帮助他们检修饱受寒冷的飞机。但与此同时,纳粹德国空军的力量却在削弱,在他们占据的临时飞机场中,德军不得不生火来烘烤引擎,避免飞机受到寒冷的袭击。俄罗斯人享受着这突如其来的转变所带来的满足感。对于身着单薄衣服的德国士兵们来说,在凛冽的寒风和冰冻的雪原中后退,实在是一件非常残忍的事情。
在突然袭击的帮助之下,苏联军队的常规反攻使德军后方陷入了恐慌和混乱之中。NKVD组建的敌后游击小分队,被派遣深入到德军后方,在冰冻的沼泽地和长满桦树和松树的树林里对德国军队发起攻击。来自第1突击军团的西伯利亚冬季作战部队,从一大片烟雾中突然冒出,而唯一的预警是他们的雪橇在积雪上滑动时所发出的嘶嘶声。从远处迂回的红军骑兵师也进入了德军的后方,他们骑着充满活力的哥萨克矮种马,在雪地上快速地向前奔驰着。骑兵中队和整个军团出其不意地在距离前线15英里的地方出现,他们或者使用大炮攻击德军,或者为前方战士送来补给品,同时还挥舞着军刀,口中发出呐喊声,营造出令德军感到恐怖的作战气氛。
苏联的包围计划变得日渐清晰。10天之内,博克的军团被迫撤退了100英里。莫斯科保住了。没有为冬季作战而做好充分准备的德国军队,现在只能在冰天雪地中忍受着寒冷给他们带来的痛苦。
苏德战场以外的战事也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12月7日,也就是在苏联发起反攻之后,日本偷袭了珍珠港。四天之后,希特勒在柏林克罗尔歌剧院的德国国会大厦里举杯欢呼,正式宣布对美国发起战争。
在12月的第二周里,斯大林高兴地认为德国已经处在崩溃的边缘了。来自前线的报道显示:德国军队已经开始后撤,大量枪炮在后撤的过程中被抛弃,雪堆中满是马匹和冻僵的德国士兵的尸体,种种景象都让人不由自主的想起了1812年的情景。战争的恐惧感已经充斥了整个德军后方。德军增援部队的机动车在这样可怕的天气条件中常常处于罢工状态,而在前线的德军士兵们常常遭到苏联军队出其不意的攻击。在巴巴罗萨受到俄罗斯军队攻击的德国士兵本能地存在着恐惧的感觉,而这更加重了他们背井离乡的忧愁感。
斯大林被暂时的胜利迷住了心窍,他陷入了希特勒错误的“意志力所向披靡”的理论中,完全忽视了补给品不足、运输工具落后和红军战士已经疲于应战的现实情况。当他凝视着悬挂在最高统帅部的“战时地图”时,他的野心已经远远超出了苏联边界。他命令中央集团军群展开更进一步的攻击。1942年1月5日,斯大林在最高统帅部和边界防御委员会召开的联合会议上,阐述了自己准备发起一个总体攻势的计划。他希望集中主要兵力,在北部战线发起进攻,切断包围列宁格勒的德军的后路,同时在南部,调集军队反攻进入失去的乌克兰和克里米亚半岛。只有铁木辛哥元帅支持这个计划而朱可夫和其他人则表示反对,他们认为斯大林的这个计划,会置苏联于彻底失败的境地之中。
希特勒也被1812年的场景困扰着,他已经发布了一系列命令,要求坚决抵抗来自苏联的任何反攻。他坚信,如果德国军队一直坚守阵地,直到冬天过去,他们将彻底破除历史上对入侵俄罗斯的军队的所谓诅咒。
长期以来,希特勒对德国军队的种种干涉行为已经成为争论的一个焦点。一些人坚持认为,正是由于希特勒的不言放弃,才使得德国军队从彻底毁灭中走了出来。而另外一些人则认为,正是希特勒下令不惜一切代价坚守阵地,才使得德国遭受了可怕的损失,而这些不必要的损失却是德国无法承担的。即便红军缺乏先进的通讯设备,缺少充足的后备军和必要的运输工具,但是此时的德军还是无法抵抗住苏联红军的反攻势头。可是希特勒却仍旧相信他的意志力能够战胜一切,他的意志力将带领那些存在严重失败主义情绪的将军们,把德国国防军从水深火热中挽救出来。希特勒的这个执迷不悟的顽固想法使得德国军队在第二年进攻斯大林格勒的战役中遭受了毁灭性的损失。
战斗渐渐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根据斯大林的计划,从不同方向发起进攻反而引起了一系列的混乱。当补给不足的苏联军队进攻德军前线的时候,很多苏军编队被打散了。斯大林过分低估了德国军队从挫折中重振旗鼓的能力。因为知道被俘后的不好结果,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德国军队的还击是异常猛烈的。德军指挥官们调集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通常是志愿人员,并且充分调动一切军事力量,尤其是高射机枪,来坚守住他们的阵地。
在莫斯科西北部的霍尔姆,通过空投军队的方式而得到支援的谢勒将军的部队,已经成为一支拥有多达5000人的强劲部队。而处在德米扬斯合围圈外的军队,也得到了身漆白色涂料的容克52运输飞机的支援,新增了10万人员的兵力。每天100架次的飞机运输总共给前线的德军部队提供了大约6万吨补给品,并且转移走了3.5万名伤员,这样的支援足够德军抵挡苏军反攻72天。当4月底补给品到达的时候,德军早已处于半饥饿状态中,然而相对于身处合围圈中的俄罗斯百姓来说,他们的情况已经好了很多。没有人知道究竟有多少平民因此而死去。马匹早已被德军士兵们宰杀后吃掉了,现在他们已经没有任何可以吃的东西。然而希特勒却坚信,构成合围圈的德军士兵们一定能想到办法继续存活并且坚持战斗下去。这也是造成一年后发生的斯大林格勒战役重大损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同希特勒一样,斯大林冷酷无情地抛弃了战斗在距离德米扬斯西北100英里的沼泽和森林中的第2突击军团。这支军团的领导人安德烈·弗拉索夫将军被斯大林的这个举动彻底激怒了,于是他投降德国军队,并且答应召集组建一支反斯大林主义的俄罗斯军队。似乎是为了平衡双方的力量,局势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负责指挥军队支援德米扬斯的瓦尔特·冯·塞德利茨-库尔茨巴赫将军转而反对希特勒,后来他在斯大林格勒被苏军俘获。在1943年9月,塞德利茨-库尔茨巴赫自愿召集组建了“一支德国战俘军队”,作为空降部队发起了一场反对德意志帝国的暴动。但是这个计划却并未得到疑心颇重的贝利亚的采纳。
有时甚至降到零下40摄氏度的气温迫使希特勒不得不重新考虑给军队配备冬天的装备。戈培尔迅速采取行动来掩饰希特勒的这个失误,于是在整个德国范围内,呼吁人们团结一心,积极为前线提供补给品的新闻短片不间断地在电视台播出,片中的妇女捐出了自己的毛皮大衣,甚至还有冬运会的冠军将夺取金牌时所使用的雪橇也无偿捐给了德国国防军。德国人民的积极响应给希特勒打了一针强心剂,他在狼穴里举行的午宴上慷慨激昂地发表演说:“德国人民已经听到了我们的召唤。”但是当这些过冬的衣服在12月底终于到达士兵们手中的时候,士兵们竟然带着冷嘲热讽的口吻,或者是极度惊讶的表情试穿着这些百姓的衣服。这些衣服非常干净,甚至有时还能闻到浓烈的樟脑球味道。“你能通过这些衣服看到摆放着沙发的起居室,”一名陆军中尉写道,“或者是孩子的床,或者是某位家庭主妇走出的房间。这些装备让我们觉得自己就像身处另外一个星球一样。”
想家的感觉不仅仅是因为想要逃离充斥着虱子和肮脏东西的世界,还因为周围环境中逐步升级的野蛮行为,在这里,常规的道德标准被完全地扭曲了。大多数德国士兵家中都有老有小,他们对在俄罗斯的战争之旅感到极为厌恶。德国当局明令禁止在“对德国逃兵施以死刑”的时候拍照,但是仅仅只是听到这样的消息,就足以使德国士兵们的士气大为削减。另外一方面,在对乌克兰的苏联敌后游击队和犹太人施以死刑的时候——同时还把审问苏维埃社会主义制度的拥护者们的照片也一并公布出来了——却吸引了为数众多的,身穿纳粹德国国防军服的业余摄影师们前来拍照。
当看到俄罗斯老百姓兴高采烈地将德军士兵的尸体撕成条的时候,德国士兵们的震惊程度可想而知,一位德国军官在他的日记中记下了这样的场面。可是不管震惊的程度究竟有多大,德军士兵们仍旧继续强迫俄罗斯老百姓脱下他们的衣服,然后将他们赶到冰冻的荒原中,这些老百姓最终都会因为寒冷或者饥饿而死亡。年长的军官抱怨说,他们的士兵看起来更像是俄罗斯农民,但是却没有人会去阻止士兵们这种强烈的求生举动。对德国士兵们来说,被一颗子弹射中也许是最仁慈的死亡方式。
在从莫斯科撤退的途中,德国士兵们没有放过任何可以带走的牲畜和食品。他们掀起地板,搜寻储藏在下面的土豆,家具和房屋的木质结构,都被拆下来当做木柴使用。从未有哪个国家的百姓,遭受到如此双重的重大灾难。斯大林早已在11月17日签署了一个命令,要求所有的红军部队——空军、炮兵、滑雪部队和敌后游击队——“破坏和烧毁”距离德国防线40英里之内的所有房子和农庄,以确保德军无藏身之处。这个时候,俄罗斯妇女和儿童的生死已经完全不在斯大林的考虑范围之内了。
频繁的战事所带来的压力和对战争的恐惧心理,使得德国士兵的自杀率大为增加。“自杀与逃跑同罪,”军队接到这样的警告说,“每个士兵的生命都是属于祖国的。”然而,仍旧有相当一部分的德国士兵,在他们站岗放哨的时候选择用枪将自己射死。
在漫长的夜里,德国士兵们想家的感觉更加强烈,并且他们常常在睡梦中梦见自己离开了地狱般的俄罗斯战场。从俄罗斯战士在德国士兵身上发现的“萨密兹达”(Samizdat,一种地下出版物)中,我们不难看出,在德军部队中,愤世嫉俗者与感伤主义者数量相当。关于圣诞节流传着一种极具讽刺意义的说法:“今年的圣诞节不会到来,因为约瑟已经被征召入伍;圣母马利亚也参加了红十字会;小耶稣和其他孩子一同被送到了乡下(躲避炮火);三位智者不能得到签证,因为他们无法证明自己是纯正的雅利安血统;天空不会出现星星,因为一切通讯设备都严格受到管制;牧羊人也被征召成为了哨兵,而天使们也成了Blitzmadeln(话务员);只有驴子因为没有可用之处而被孤独地留下,但是没有一个人愿意只和驴子共度圣诞节。” [ 注:“我不明白,”一位红军情报机构官员在译文末尾写下了这样一句话,“这段文字究竟出自哪里?” ]
德国军队当局十分担心回家休假的士兵们会向人们讲述那些关于德国国防军的恐怖事情,这必将会让德国社会陷入一片混乱之中。“你仍旧是一名军人,”回乡休假的许可令中这样写道,“你仍旧可能成为刑罚处置的对象。不要谈论关于武器、战略战术或者伤亡以及被俘人数,不要告诉人们补给品不充足或者不平等,敌人的情报机构人员,随时都有可能窃取到这些信息。”
一名士兵,或许是整个军团,根据休假许可令写出了他们自己的约束条规,题目为《给那些休假中的人的提示》。他们尝试着用滑稽的语言,来描绘德国国防军的残酷景象:“你必须切记,你正在融入一个国际社会主义国家,而你已经习惯了那里非同寻常的生活环境。你必须做到入乡随俗,去适应当地居民的风俗习惯,并且把自己的旧习惯完全忘掉。食物——你必须知道把镶木地板或者其他类型的地板翻开,因为当地居民总是把马铃薯储藏在地板下面。宵禁时间——如果你忘记带钥匙,你需要做的只是转动门上的圆形物体,只有在非常紧急的情况下,你才需要使用手榴弹来开门。对待敌后游击队员——你根本不用想方设法地向老百姓套问接头暗号是什么,如果你得到了一个不满意的回答,你唯一要做的就是开枪。关于动物——身背地雷的军犬,是苏联的一大特色产物;一旦苏联军犬没有爆炸,德国军犬就会冲过去,以撕咬的方式欢迎他们的到来。尽管苏联人享受着观看德军射杀军犬的游戏,但是你要明白,这样做是无法给人留下好印象的。与德国人民的联系——在德国,仅凭身穿妇女衣服,并不能就断定此人一定是敌后游击队员。但是尽管如此,这些身穿妇女衣服的人,对于任何一个从前线回家休假的人来说都是危险的。总体原则——当你在休假过程中,你一定要避免谈论关于苏联乐园的一切生活,免得听你讲述的每一个人都想到这里来,那样我们世外桃源般的舒适生活就会被破坏了。”
某种不可避免的玩世不恭状态甚至在勋章的颁发上都有所体现。第二年,当冬季作战勋章颁发到士兵们手中的时候,这块勋章立刻有了全新的名称——“冻肉勋章”。不满情绪已经成为非常严重的情况。圣诞节前夕,愤怒的第6集团军总司令陆军元帅冯·赖歇瑙在他指挥部的墙壁上写下了下面这段文字:“我们想要回到德国”;“我们已经受够了这里的一切”;“我们肮脏的衣服上满是虱子,我们要回家彻底洗个干净”;“我们不要这场战争!”事后赖歇瑙承认,自己“这样的思想和精神状态”显然“制造了巨大的紧张气氛”,是一种完全不顾自己军团中那些官员们的“政治的和道德的前途”的做法。
亨宁·冯·特雷斯科组织了一支由出身名门的官员构成的小分队,密谋对希特勒进行刺杀行动,在这支小分队中包含了一个共产党的基层组织。一名俄罗斯战士在德国士兵身上的厚大衣里找到了一封信,这是一封号召“分布在各个小组、军团和部门的士兵委员会成员”的第三号前线密令。密令中这样写道:“同志们,我们中有哪个人不是因为受到了谎言的蛊惑而陷入东方战线之中的呢……希特勒发动了这场罪恶的战争,他将会把德国引入地狱……希特勒必须被除掉,而我们的士兵就能做到这点。德国人民的命运就掌握在前线士兵的手中。我们的暗号是‘滚吧,希特勒’!不要相信纳粹分子的谎言!继续进行这场战争就意味着德国的灭亡。”
作为战争原动力的统治集团在整个战争期间都控制着国家机器,甚至这种控制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巩固。任何指责统治集团的言论都被作为散布敌对思想的行为而受到制止,而这些思想的散布者会被指控为是卖国贼。希特勒的统治地位不容挑战,而他的那些下属官员也不可避免地成为了替罪羊。1941年12月,希特勒免去了那些不同意自己的统治政策的指挥官们的职务。接着希特勒强迫布劳希奇退职,并将自己任命为总司令。事实上,也从未有任何一位将军拥有过纳粹主义的实权。
德国军队试图在斯摩棱斯克以东的地域重新开辟一条牢固的阵线,但还是无法避免最终的失败。重新审视那段历史,现在我们不难发现,用以平衡军事力量的因素——地理条件、工业状况、经济状况和人民情绪——在1941年12月的时候,就发生了对轴心国不利的转变,再加上纳粹德国国防军进攻莫斯科的失败和美国加入战争,局势对轴心国是越来越不利了。而对于这场战争在心理上的转变,则发生在随之而来的对斯大林格勒的冬季战役中。部分是因为城市名字的缘故,所以这场战役从某种意义上变成了一场针对个人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