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首的战略·第四
作者:艾伯特·西顿 ·英国
出自————《苏德战争》
出自————《战争通史》
当然,战争是一种政治行动,而政治行动、军事行动、经济行动是互相依存的。战争的军事目的虽然通常与歼敌战斗部队联系在一起,但它事实上具有广泛得多的内容,包括夺取或摧毁敌军事潜力(即其后备人员、工业及经济力量),攻占其领土,降服其人民。政治、经济目的可以优 先于军事目的,但最终而言,不摧毁敌军事力量就不能赢得战争的胜利。一百多年以前,克劳塞维茨写道,使一个国家无力抵抗要着眼于三个基本目标:军队、国土和意志。他说,军队必须歼灭,国土必须占领,因为有国土就可能组成新的军事力量。即使此功告成,只要敌人的意志没有被征服,战争还未结束。希特勒却未能如此阐明他的目标,也未能将他那互相冲突的政治、经济、军事目标按轻重缓急安排得井然有序。
到1941年,德国陆军总部已不能再有独立的政治军事见解,它只不过是独裁者的驯服工具而已。陆军总司令勃劳希契虽然业务上很能干,但却是一个在希特勒面前诚惶诚恐,完全听他摆布的懦夫。参谋总长哈尔德比勃劳希契倔强得多,对希特勒的淫威明显地不放在眼里。他活动范围很广;他能力强,工作细,善于解决具体问题,在军事上赢得了陆军的尊重。然而从他的日记里可以看出,直到1941年后期,他始终是个忠心耿耿、勤勤恳恳的执行者,即使在许多方面不同意希特勒的观点,也很少见之于文字。只是在对俄国的作战开始受挫时,两人之间才逐渐积累起强烈的仇恨。
1940年7月21日,勃劳希奇与希特勒就德国东线的作战目标进行了讨论,第二天,哈尔德在他的日记中对此作了记录。所列举的政治目标是:扩大芬兰的疆界,建立附属于德国的乌克兰、白俄罗斯、波罗的海联邦新政权。其实,这根本不是什么政治目标,而仅仅是肢解苏联的部分后果罢了。据哈尔德记载,这场新战争的军事目的是含糊不清的,它包含着三个相互矛盾的目标:
击败俄国军队,或者至少占领足够的俄国领土,以保护柏林和西里西亚工业区不受空中攻击。最好能在遥远的东部建立我们自己的阵地,以便我们的空军能够摧毁俄国最重要的地区。
这个含糊不清的任务,后来在指令和命令中,曾以多种形式提出,而且在希特勒授意下,还增加了政治、经济方面的目标。德国东进发动它有史以来最大一次战争之后,还不到三个月,就把战争停顿下来,正是由于对战争的真正目标是什么发生了激烈争论。
7月19日,第18集团军参谋长马尔克斯被调到陆军总部,指导草拟战争计划的工作。在向马尔克斯交代任务时,哈尔德以罗马尼亚政局不稳为理由,反对把罗马尼亚作为向苏联发动主攻的跳板,他还认为占领波罗的海国家只是次要问题。8月5日,马尔克斯提出了他的意见,这些意见的某些方面颇为重要,关系到德军走向战争的最后计划的产生。马尔克斯的目标是击败红军,夺取北德维纳河-伏尔加河中游-顿河下游,也就是阿尔汉格尔斯克-高尔基-罗斯托夫一线(该线第一次被提到)以西的全部领土,以保卫德国领土不遭受苏联轰炸。马尔克斯在他那份意见书中,又做了进一步的阐述。这份材料给后来的作战行动造成了争执和危害。意见书还提到了莫斯科、乌克兰、顿涅茨盆地和列宁格勒工业中心在政治和经济上的重要性,希特勒就把这些意见拿来当作战争的主要政治经济目标。于是,诸如摧毁军事力量,占领苏联等这些更重要的目标,被抛到九霄云外。在马尔克斯计划中第一次出现并被写入最后指令的,还有其它一些前后矛盾的提法。这时,产生了一个错误的观念,认为苏联将抱住波罗的海国家不放,那里的力量是对德国进攻莫斯科的翼侧的威胁。
他们打的是这样的算盘:只要东驱一千英里抵达高尔基,苏联就会一败涂地。可是,在高尔基以东,苏联国土还绵延几千英里。这条任意划定的阿尔汉格尔斯克-罗斯托夫(后为阿尔汉格尔斯克-阿斯特拉罕)线究竟有何意义是很难断定的。苏联远程轰炸机部队的效能,本来可以完全不必顾虑,却被过分夸大了。其实,众所周知,德国当时并不了解苏联空军的真实情况。如果苏联真的被击败了,人们就不易理解为什么德国会以这样一条线为界,而不扩张到太平洋。另一方面,伏尔加河以东尚未失败的敌人,根本不可能被德国空军并不十分有效的轰炸机部队所消灭。归根结蒂,希特勒说是要摧毁布尔什维克力量,而实现这一目标,就不能允许苏联帝国继续存在。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冯·包克表示了同样的怀疑,他在2月2日对希特勒说,如果德军到达阿尔汉格尔斯克-罗斯托夫一线而苏联政府仍然存在的话,德军就应采取行动。元首做了个含糊其词的回答,他向包克打包票说,到那时共产党人就要求和了,还说,如果他们不求和,德军就将挺进到乌拉尔。希特勒说,他决意要打,除了战争以外,他拒绝考虑与苏联取得某种和解的方案。
希特勒对共产主义和布尔什维克政府的目标与行动十分了解,对于苏联各民族政治上、种族上的复杂性也并非一无所知。他颇有道理地推断,由于种族繁多以及各民族之间存在着深刻的裂痕,苏联缺乏团结一致。这使他产生这样的信念,即一次狠狠的打击就能叫那摇摇欲坠、腐朽不堪的大厦倒塌。希特勒的论点既有根据,又有份量。可是,正因为如此,不赢得多民族的全体苏联人民(包括大俄罗斯人)的支持,必然铸成严重的政治与军事错误。何况希特勒做得甚至更糟;他脑子里充满了不切实际的教条和鬼迷心窍的空想,他不是唤起苏联人民支持他,而是执意要把这些斯拉夫畜牲(他有一次曾这样称呼他们)置于听任主宰民族摆布的地位。因此,他下令对占领区进行经济掠夺,消灭犹太人和共产党知识分子,并通过帝国专员的直接统治,实际上对居民进行奴役。特别是大俄罗斯人要遭受最残忍的暴力统治。1941年3月30日,在帝国总理府的一次会议上,元首向高级指挥官大发议论,连讲带骂,说要发动一场无情的种族战争。据到会者后来证实,这次讲话引起了愤懑与反对。不过,谁也没有讲给希特勒听。随后即下令,保证德国武装部队成员对苏联居民犯罪不受法律制裁,还有一道臭名昭著的命令规定,政治委员不能享受战俘的正常待遇,要把他们交给党卫军保安处的战地特别分队处决。仅在入侵两天前,新被任命为东欧地区总专员的波罗的海日耳曼人阿尔弗雷德·罗森贝格说,绝不允许俄罗斯国家再存在下去,即使以德意志化的形式存在也不允许。占领区交给党卫军负责,秩序靠蓄意散布恐怖来维持。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不分男女老少地进行大屠杀、严刑拷打、强制移民、没收财产。在这种情况下,难怪俄罗斯与乌克兰在德军占领了几个月之后,就又回到苏联的怀抱,成为密探和游击队员的孳生地。
希特勒不仅决心摧毁苏联和布尔什维克制度,而且决心使俄罗斯国家解体,将俄罗斯人贬为奴隶。在3月30日对将军们的训话中,元首意在使他的司令官们为这场新型的激烈的意识形态的战争做好思想准备。打这场战争,双方将毫无怜悯之心和廉耻之感。作为实例,他列举了被他误称为政治委员的那些人对波罗的海国家居民犯下的骇人听闻的暴行。
战争初期的做法是消灭政治委员、共产党知识分子、吉普赛人、犹太人和平民人质。接着又颁布了“元首命令”——禁止接受列宁格勒和莫斯科投降,下令用炮击与轰炸把这些被包围的城市夷为平地。斯大林格勒的女性居民将被运走,男性居民将被消灭掉。当然,苏军最高统帅部和红军部队同样犯有类似暴行。在现代,战争从来没有打得这么残酷无情。
1941年的苏德边界,恰好从梅默尔以北的波罗的海之滨开始,大致沿旧东普鲁士-立陶宛边界延伸,接着向西进入波兰,形成一个人们称作比亚威斯托克突出部的弧形地,然后向西绵延到布勒斯特-里托夫斯克,接着继续向南伸展,直到匈牙利边境为止。这条苏德边界线全长约七百英里。乌克兰-罗马尼亚边界沿普鲁特河至黑海,长约四百五十英里。因为匈牙利的态度尚不清楚,所以在德国东方战线与盟国罗马尼亚战线之间,有一条二百英里宽的间隙地带。
在俄罗斯欧洲部分西部的中央,就在布勒斯特-里托夫斯克边界东南,有一片南北宽约一百五十英里,纵深三百多英里的辽阔沼泽地区。这个地区名为普里皮亚特沼泽地,缓缓的河流纵横交错,不计其数,汇入普里皮亚特河、第聂伯河和别列津纳河。除了堤道上修了一两条公路以外,该区的通道寥寥无几,有些地方林木茂盛。因此,沼泽成为防坦克和摩托车辆的有效障碍,把整个前线分为南、北两个战场。南部战场包括加利西亚的半林木地区、沃林-波多尔台地和乌克兰。乌克兰是一片没有树木的黑土大平原,从比萨拉比亚伸展到顿涅次以东。该地区尽管公路很不发达,但却特别适合坦克作战,只是有一些河川障碍,诸如普鲁特河、德涅斯特河、布格河、第聂伯河,它们的流向全是由北向南。乌克兰首都基辅与苏德边界的直线距离不到三百五十英里。
就在普里皮亚特沼泽地以北的白俄罗斯地区,有通往明斯克、奥尔沙、斯摩棱斯克与莫斯科的直达交通线。在奥尔沙与莫斯科之间,道路两侧地形开阔又无河川障碍,素有奥尔沙陆桥之称,因为它处于北流注入波罗的海与南流注入黑海的两股河流的分水岭。奥尔沙陆桥是通向莫斯科的大门,形成西德维纳河和第聂伯河两道主要水障之间的通路。德军先要通过公路,穿越五十五英里多深的茂密林带,才能到达奥尔沙陆桥。这些林间公路将使部队象通过漏斗孔似地把队形拉得很长。莫斯科与边境线的直线距离约为七百英里。
在波罗的海地区,有几条质量很差的公路由东普鲁士经波罗的海国家通往列宁格勒。重要的河流只有涅曼河、西德维纳河和大纳尔瓦河,此外,还有许多沼泽地和茂密的森林带等令人望而生畏的障碍。列宁格勒与莫斯科之间的瓦尔代丘陵周围地区,林木茂密,沼泽遍布,不宜使用装甲部队。列宁格勒距离东普鲁士五百多英里。
因而,地形和政治地理条件将战役发起的正面限制在三个主要地区。第一个地区是从北部越过波罗的海至布勒斯特-里托夫斯克的边界,从这里既能穿过波罗的海国家进军列宁格勒,又能进入白俄罗斯和俄罗斯欧洲部分的中部直取莫斯科。第二个地区位于普里皮亚特沼泽地与匈牙利边境之间的更加有限的地区,从这里可以通过加利西亚进入乌克兰。第三个地区是从罗马尼亚领土渡过普鲁特河,进入比萨拉比亚和乌克兰。
陆军总部奉命研究进攻苏联的问题之后不几天,它的作战部拟就了第一个计划方案,将德国的主攻方向选在普里皮亚特沼泽地以南。哈尔德否定了这个方案,他认为应选在北部指向莫斯科。马尔克斯计划设想的是从普里皮亚特以北向奥尔沙陆桥和莫斯科发起主攻,同时向波罗的海国家和列宁格勒发动辅助攻势,作为主攻的翼侧。马尔克斯建议,还要在南部向基辅和第聂伯河发起辅助攻势,然后使之扩展到高加索地区的巴库。
勃劳希契和哈尔德对约德尔是冷漠的,不让他插手他们认为与他无关的计划。但是,约德尔是排斥不了的。他责成他的主要参谋瓦利蒙特搞了个最高统帅部作战计划,以便他可以对勃劳希契和哈尔德制订的计划品头评足。毫无疑问,最高统帅部的这个计划对希特勒的思想有很大影响,并与当年年底发出的主要指令有直接关系。1940年9月拟就的约德尔草案,设想这次进攻将动用三个集团军群。普里皮亚特沼泽地以北用两个,以南用一个,但是约德尔有个主要规定(后来希特勒一再重申这个规定),即在越过奥尔沙陆桥-斯摩棱斯克地区以后,能否继续向莫斯科进攻将取决于肃清波罗的海敌军的进展情况。10月29日,新任陆军总部(作战)助理参谋长保卢斯向哈尔德呈报了他自己对这场拟议中的战争的战略问题的看法。这份报告大概很合哈尔德的口味,因为这跟他早先的想法是一致的。在普里皮亚特沼泽地以北使用德军两个集团军群(称为北方集团军群和中央集团军群),在普里皮亚特沼泽地以南使用一个集团军群。这个计划更加强调德军通过歼灭敌人夺取军事胜利这个直接利益,而不是获得经济利益,并且强调必须防止苏军向内地撤退。计划把波罗的海国家的部队放到次要地位,这些部队据估计只有三十个师,而相比之下白俄罗斯有六十个师,乌克兰有七十个师。据此推论,直接进攻莫斯科的成功把握最大。报告的其余部分谈到人们十分熟悉但又不甚理解的进入苏联的时间和距离问题、苏军指挥官之平庸、苏军士兵战斗素质之难以估价以及苏联那么多民族相互之间的不团结。报告还第一次提出了苏联的人力优势这个问题。哈尔德虽然在日记中未做什么评论,但是看来他接受了保卢斯报告的意见,他后来重复了报告中所提出的某些疑问。
11月28日至12月3日,进行了一系列的军事演习——主要是保卢斯指导下的军事表演和图上作业,以便完成对主要问题的审查。然后,于12月5日,与希特勒举行了正式讨论。将要进行这次战役的三个集团军群的参谋长,各自单独地研究了战略问题,他们突出地感到了空间与人力上的困难。他们指出,苏联腹地是个漏斗形,突破得越深,正面就越宽,开始时的一千三百英里将迅速扩展到二千甚至二千五百英里。除非苏军在贝帕斯湖-明斯克-基辅一线以西的边界附近被歼灭,不然德军就没有足够的力量扼守深入腹地时不断加宽的正面。还讨论了其它问题,其中包括在一片辽阔地区向一支三百万人、五十万匹马的部队进行补给的种种困难。在这个地区,公路寥寥无几,铁路不能直达,因为路轨比德国和中欧使用的要宽。后备军总司令弗罗姆已强调指出,现有的增援部队不足五十万,只够补充夏季战役的损失。摩托车辆奇缺,虽然或许可望通过购买法国的民用产品加以弥补。车辆燃料情况的确非常吃紧,德国只有不超过三个月的汽油储备和一个月的柴油储备。由于缺乏天然橡胶与合成橡胶,轮胎也成问题,因此在考虑给轻型车辆装配钢箍轮。1941年初,德国坦克与装甲强击炮的月产量不到二百五十辆(门)。德国工业还能大大发展,但当时的基础不够厚,还依赖从苏联和其他国家进口的原料。
到这时,勃劳希契和哈尔德对于元首的全球战略目标都有些怀疑。如果向苏联开战真是必要的话,他们认为消灭苏军是压倒一切的目标,经济方面的考虑不能占优势地位。进攻莫斯科将吸引敌主要兵力;夺取莫斯科地区不仅将使苏联失去控制,交通联络断绝,而且,将在苏军的战线上打开一个巨大缺口。
在12月5日的会议上,勃劳希契向希特勒表露了他的想法,他对德国空军是否有力量对英、苏两面作战,表示怀疑。当希特勒尖刻地告诉他,如果对苏战争不拖长,德国空军能够在两条战线上作战时,勃劳希契就闭口不谈这个问题了。哈尔德继而强调中央集团军群主要突击方向应为莫斯科的重要性,还强调两翼要有强大的装甲部队,一旦需要就能应付来自波罗的海或乌克兰的翼侧攻击。可是,希特勒对此充耳不闻,他以截然相反的观点加以反驳,这些观点有的是他自己的,有的来自他跟戈林、约德尔的谈话。他又一次重申了保卫帝国领土不受空中袭击的必要性;这就需要距离和纵深。经济目标也事关重大,不可等闲事之。他认为,克里姆林宫将死守波罗的海与乌克兰,因为那里有海港,在经济上有重要意义,他们在中部倒会慷慨退让。德军夺取莫斯科毕竟“不是那么很重要”。中央集团军群的强大两翼侧要准备向北进入波罗的海,或向南进入乌克兰;波罗的海国家尤其使他感兴趣。这时,勃劳希契站出来支持哈尔德,他强调了斯摩棱斯克-莫斯科这条历史上的交通要道在苏联人心目中的重要性,结果被一阵嘲笑压制下去。嘲笑者认为,只有老朽不堪的人才想得出这种陈腐见解!于是,最后定下的初期计划是,中央集团军群推进到斯摩棱斯克-奥尔沙陆桥,此后希特勒就不准备进一步采取行动了。这种功亏一篑的做法是造成1941年德军失败的原因之一。
德国陆军总部没有坚持澄清战争目标和执行作战计划的方法,这显然是他们的过错。不过,希特勒牢牢地控制着德国整个战争机器,他象他的先驱者“决定命运的人”一样,相信他自己的命运。因此,陆军总部只好把事情搁置起来,他们相信,船到桥头自会直,希特勒的非非之想要是无人提起,就会自行消失。同时,陆军总部加强了北方集团军群的力量,希望他们通过波罗的海国家的速度能象中央集团军群向斯摩棱斯克推进速度一样快,避免在攻打莫斯科之前使军事行动停顿下来。12月17日呈送希特勒签署的第21号指令没有足够重视希特勒的最新指示。这没有逃过他那锐利的眼睛和牢固的记忆,于是他修改了这个方案,明确规定:要优先保证肃清波罗的海的敌人,夺取列宁格勒与喀琅施塔得;为此目的,中央集团军群要向北抽调强大的装甲部队。只有达成上述目标,才能恢复对莫斯科的攻势。这次攻势原名“弗里茨”,后来奉希特勒之命改为“巴巴罗萨”,这是以12世纪死于东方的神圣罗马帝国霍亨斯陶芬王朝皇帝菲特烈一世的名字命名的,这个新名字给这场战争涂上了圣战的色彩。第21号指令(即“巴巴罗萨”行动)是希特勒以武装部队总司令的身份于1940年12月18日签署的。
第21号指令在目标、语言与形式上都杂乱无章,含糊不清。开头几行讲的目标是以一场快速的战争击溃苏俄。可是在“总目的”这个标题下,却又说这一行动的最后目标是沿阿尔汉格尔斯克-伏尔加全线建立一道屏障,以对付俄国的亚洲部分。从指令的正文部分可以找出希特勒的手迹,他头衔很多,时而出现是实业家与经济学家,时而出现是最高统帅,时而又是(下至军一级的)陆军部队指挥官(他讨论了在罗瓦涅米地区使用二、三个师的细节问题),时而甚至成了“飞行员希特勒”,因为他指示德国空军如何保障渡河的安全。指令提出德国空军应摧毁工业区,击溃(有时追击)苏军。顿涅次盆地因为军火工业集中,地位十分重要,应与莫斯科一样“作为追击作战目标的一部分”加以占领;占领莫斯科,这将意味着“经济上和政治上的一个决定性胜利”。就这样,这项指令包含了许多互不关连的目标,哪一个也得不到优先地位。希特勒马上就要把德国部队派进苏联,去进行历时四年的捉摸不定的争夺海港、城市、石油、谷物、煤、镍、锰、铁矿的苦斗。
12月5日过后,向各集团军群发出了预令。1941年1月31日,勃劳希契签署了陆军总部的全套命令。这些命令简明扼要,但是只涉及三个集团军群向苏联开进以及战争的开始阶段,这个阶段的目的是阻止敌人在新、旧边界线上的筑垒地域,或沿西德维纳河-第聂伯河一线,建立巩固的战线。勃劳希契重复了希特勒关于克里姆林宫将坚决保卫波罗的海基地和黑海地区的臆说,强调了希特勒关于中央集团军群到达斯摩棱斯克后立即向列宁格勒派出装甲部队的命令。只有肃清波罗的海国家和俄罗斯北部的敌人,攻打莫斯科的问题才能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2月3日,哈尔德就陆军的作战指令作了冗长的说明。事情进行得还比较顺利,只是希特勒不肯考虑增加兵力的任何想法。于是,他又强调波罗的海国家与乌克兰在经济上对苏联和德国的重要意义。
1941年5月,德国人认为苏军在最初期可以用来抵御德国进攻的部队相当于一百二十一个步兵师和二十一个骑兵师。对于苏联的装甲部队,他们更是若明若暗。不过他们相信苏军在西部约有五个坦克师和二十三个摩托化旅。据估计,针对芬兰和土耳其边界,苏军还部署了二十五个师,在远东的师可能有三十个之多。据认为,苏联空军共有四千多架第一线飞机,苏联坦克部队有一万辆坦克。这些飞机、坦克质量上要比德国逊色,这样评价是正确的。
德国入侵将由三个集团军群进行,每个集团军群有一个航空队支援。冯·李勃陆军元帅指挥的北方集团军群是三个集团军群中最小的一个,由一个装甲集群和两个集团军组成,共计有二十六个师,其中有三个装甲师,三个摩托化师。该集团军群将从东普鲁士经波罗的海国家向列宁格勒方向进攻。包克陆军元帅指挥的中央集团军群,是最大的集团军群,它包括两个装甲集群和两个集团军,共有五十个师,其中有九个装甲师、六个摩托化师。该集团军群计划从比亚威斯托克突出部以北和以南发动一场大开口的钳形攻势:北面的装甲集群、集团军从苏伐乌基地区经过维尔纽斯山口向维切布斯克和斯摩棱斯克攻击,南面的装甲集群、集团军则从布勒斯特-里托夫斯克沿普里皮亚特沼泽地北部边缘向博布鲁伊斯克和斯摩棱斯克推进。这南北两路部队将各有一支强大的装甲部队配置在外侧,以保障中央集团军群的两翼,并随时准备调出,只要希特勒下令,它们就可以北上进入波罗的海地区,或者南下进入乌克兰。伦斯德特指挥的南方集团军群从两个分割开的方向发动进攻,一个从波兰南部,一个从罗马尼亚。在波兰,一个装甲集群和一个集团军将从普里皮亚特沼泽地以南的卢布林地区向基辅与第聂伯河广大地区进攻,而其右翼的另一集团军则向利沃夫(即伦贝格)与文尼察攻击。在罗马尼亚,只有一个德国集团军(包括一些装甲、摩托化部队),它将同罗马尼亚部队一起,渡过普鲁特河,攻进比萨拉比亚与乌克兰。伦斯德特的部队共有四十一个德国师,其中有五个装甲师、三个摩托化师。相当于十四个师的罗马尼亚部队也由他指挥。
除了组成三个集团军群的那些师以外,还有二十八个德国师(其中有两个装甲师、两个摩托化师)留在后方,作为陆军总部的预备队。在芬兰,将投入大约八个德国师。总计,东线的德国军队(不包括芬兰的驻军)共有一百四十五个师,其中有十九个装甲师、十四个摩托化师,德国的盟国还提供了相当于四十个师的兵力。德国装甲师共计约有三千三百辆坦克,比进攻法国时只多八百辆。在三千三百辆坦克这个数字上还要加上大约二百五十门履带装甲强击炮。要是考虑到英国军队当时已拿不出许多师来发动一次两栖攻势,而且也没有多少登陆艇运送部队,那末留在西欧战备等级较低的野战师的数量可能超过了实际需要。在德国占领的法国与佛兰德驻有三十八个德国师,丹麦有一个,挪威有七个,另有七个驻在巴尔干,两个驻在北非。东线的德国空军部队共有二千余架第一线作战飞机,其中战斗机不到八百架。有一千五百余架飞机留在西线,进行本土防御与对英作战。
在入侵前的几个月里,制订计划与下达指示的工作仍在继续进行。3月,元首对于从罗马尼亚发动装甲攻势重新做了考虑。每一条斜切前线的河流都是一道坦克难以克服的障碍,不过,希特勒特别害怕苏联的注意力一旦被吸引到这个地区,苏军一个反扑就可能使德国在普洛耶什蒂的石油供给基地遭到威胁。因此,驻罗马尼亚的德国第11集团军所有的装甲师、摩托化师都调到了波兰南部的第1装甲集群,也就是南方集团军群的左翼。第11集团军接受的任务是:在罗马尼亚部队缓慢进入比萨拉比亚时,支援他们进行一场牵制性作战。第11集团军的步兵军要夹在罗马尼亚部队之间,分散在摩尔达维亚整个前线。
在一系列演习和讨论中出现的困难,将以种种方式加以解决。情报表明,已查明苏军有大量部队前出到西部边界的边缘,他们似乎是要保卫边界附近的领土,而不准备进行任何样式富有弹性的机动防御。因而打算让德国装甲集群深入突破到敌人后方,进行远距离的包围、合围运动,切断苏军一切退路。德国集团军几乎全由步兵师组成,机动性受到步兵行军耐力的限制,赶不上摩托化装甲群的速度,两者不可能密切协同作战。步兵集团军将独立作战,边前进,边歼灭和肃清被包围的敌军。不过在一开始,装甲集群在突破苏军防御的“硬壳”时需要一定的支援,只有步兵能提供这种支援,因此给每个装甲集群配属一个步兵军,并归其指挥。这些步兵军的任务是在苏联防线上迅速打开一个缺口,装甲集群的装甲部队即可从这个缺口长驱直入。然后,这些步兵军归还原建制。
德军对于如何控制中央集团军群正面那些穿越大森林的公路出入口,有些担忧。原来打算用空降部队占领这些出入口。但是在敌人后方,有许多森林深不可测,空降分队不可能迅速得到增援。另外,由于德国空降部队最近在克里特岛遭到严重损失,他们还无力承担这样一项战斗任务。于是,这个计划被放弃了。
在一场大规模运动战中,向距离遥远的前进中的德国部队提供补给,肯定是特别困难的。首先,根本不可能依靠铁路网,因为铁路要由宽轨换成标准轨才行。空运能力微不足道,差不多只好全部依赖运输汽车,辅之当地可以利用的运输工具。冬装尚未准备齐全,只够三分之一的部队穿用。这是因为原来设想,战争到秋季即应结束。
总而言之,“巴巴罗萨”的战略是立足于战术上达到出其不意,将德国和罗马尼亚边界附近的苏军部队就地围歼,不使漏网。北方集团军群将围歼波罗的海国家的敌人,并同芬兰人一起攻占列宁格勒,肃清俄罗斯北部的敌人。中央集团军群将向明斯克和奥尔沙陆桥奋勇疾进,围剿白俄罗斯的敌人。然后抽出半数左右的装甲部队支援北方集团军群肃清波罗的海和列宁格勒之敌,而另外半数装甲部队则待命进入乌克兰。在乌克兰,南方集团军群将迅速穿插到基辅和第聂伯河各渡口,切断敌人退路。
以后会发生什么情况,谁都心中无数,而心中最没有数的便是希特勒。这本身可能不是什么严重问题,严重的倒是无人了解苏联在俄罗斯欧洲部分中部和亚洲的已有兵力,以及能征集的兵力。事实上,德国人甚至不了解这些地区面貌的巨大变化,入侵部队将发现二十年前的村庄已变成了大工业城市,过去一片荒芜的大草原如今已成为精耕细作的千里沃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