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的女王·第十 – 吴起兵法网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光荣的女王·第十

光荣的女王·第十

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

出自————《英语国家史略

第二卷·新世界》《第四部·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出自————《战争通史

   一五八八年,伊丽莎白统治时期的危机宣告结束。英格兰打败西班牙的强大舰队以后,成为世界上的头等强国。

        它抵御了罗马时代以来最强大的帝国的进攻,它的人民因此觉醒而认识到自己的伟大力量,以伊丽莎白女王为偶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热情在她执政末年不断高涨。打败西班牙舰队的第二年,斯宾塞 [ 译者注:十六世纪英国诗人。 ] 所著的道德寓言诗《仙女王》的前三部出版了,诗中歌颂伊丽莎白为“光荣的女王”。其他诗人和朝臣也争相歌颂伊丽莎白女王。她是伟大成就的象征,培育了英格兰的一代英华。

   海战的胜利开辟了通过冒险活动赢得财富和荣誉的广阔前景。一五八九年,理查德·黑克卢伊特 [ 译者注:英国地理学家。 ] 发表了他的巨著《重要远航录——英国的航海与发现》。这部书以大胆的航海家的语言记述了他们的冒险经历。黑克卢伊特道出了那个时代的冒险精神,他写道,英格兰民族“在探索世界各个角落的活动中,简单地说,在多少环球航行方面,胜过任何国家或民族”。在伊丽莎白统治时期结束以前,又一项重大的冒险活动开始了。几年来,英国人不断绕过好望角或者穿过中东的荒漠向远东探索,最后建立了东印度公司。起初,公司的规模很小,只有七万二千镑的资本,而后来的利润却大得惊人。大英帝国在以后的三百年内经过惨淡经营得以在印度巩固自己的统治,这是多亏伊丽莎白女王在一六〇〇年对伦敦的一批商人和金融家颁发了建立东印度公司的特许状。

   跻身子宫中显要地位的一批年轻人,不断恳求年老的伊丽莎白女王允许他们从事许多冒险活动。在以后的几年里,他们在世界各地打击西班牙的力量及其盟友,袭击加的斯和亚速尔群岛,进入加勒比海和低地国家,并且为了支持胡格诺教派而骚扰法国北部沿海。这是在财力不足的情况下进行的一场海上追击战,其间也曾出现过几次高潮。伊丽莎白的下一代国王在执政的第一年里,也承受了从未正式宣布的西班牙战争所带来的沉重负担。英国政府采取的政策是在世界各地骚扰敌人,支持低地国家和法国的新教徒,以防敌人集中力量打击英国。同时,英格兰还阻止西班牙人夺取诺曼底和布列塔尼的港口,因为这些港口可以作为第二次入侵英格兰的基地。由于这些规模较小的长期努力,荷兰人和法国的胡格诺教派逐渐取得了胜利,使英格兰如愿以偿。新教运动的旗手、法国王位继承人、统治纳瓦拉王国的亨利最终取得了胜利。他的胜利一方面是由于接受了天主教信仰,另一方面是由于战场上的成功。据说,他说过,为了得到巴黎而做一次弥撒是值得的。他皈依天主教的行动结束了法国的宗教战争,消除了以西班牙人为后盾的法国国王对英格兰构成的威胁。荷兰人也开始站稳脚跟。不列颠岛的安全终于有了保证。

   然而,英格兰无法给西班牙人以致命的打击,英国政府的财力不足以发动新的军事攻势。包括国会批准的税收在内,王室的岁入不过三十万英镑。王室和政府的一切费用必须从这笔收入里支出。据估计,击败西班牙舰队用了十六万英镑,而远征尼德兰的军队曾经要求每年得到十二万六千英镑。英国人的热情逐渐消失了。一五九五年,雷利再次出外冒险。这一次是到圭亚那寻找理想中的黄金国,不过一无所获。同时,德雷克和年过花甲的霍金斯进行了最后一次远航。霍金斯在途中生病,当他的舰队在波多黎各抛锚时,他在自己的指挥舱里溘然长逝了。德雷克由于自己多年的保护人逝世而十分难过,率领舰队前去袭击富饶的巴拿马城。他以昔日的勇敢精神杀入诺姆布雷德迪奥斯海湾,可是此时的情况发生了变化,过去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西班牙在新大陆的殖民地加强了防务,击退了这次进攻。英国舰队退到远海地区。一五九六年一月,弗朗西斯·德雷克象上战场一样戴盔披甲,死在自己的指挥舰上。当时的英国编年史家约翰·斯托评价他说:“他誉满欧美,恰似当年帖木儿蜚声亚非一样。”

   英国和西班牙的战争打得难解难分,双方互相进攻,消耗越来越大,海上战争的壮丽时代就这样逐渐过去了。英国年鉴中至今仍然可以找到有关一次英勇战斗的记载,其中叙述了英国舰队的“复仇号”在亚速尔群岛的弗洛雷斯岛附近进行决战的情况。培根 [ 译者注:英国政治家及哲学家(一五六一-一六二六)。 ] 在这段记载中写道:“一五九一年,英国军舰‘复仇号’在理查德·格伦维尔爵士的指挥下进行了难忘的战斗,战斗的激烈程度令人难以置信,它可以说是壮丽的诗篇。虽然这是一场败仗,但它却超过胜利的业绩。‘复仇号’很象《圣经》中的参孙 [ 译者注:基督教《圣经》中的人物,古代希伯来英雄。 ] ,因为他在临终时击毙的敌人比他一生杀死的还要多。这艘军舰象被围在一群猎狗当中作困兽斗的牡鹿,同周围轮番进攻的十五艘西班牙大军舰搏斗了十五个小时。西班牙舰队共有五十五只舰艇,其他军舰象挑动打架的人一样,远远地观看这场战斗。在参加战斗的十五艘西班牙军舰中,有庞大的‘圣菲利普号’。它重单一千五百吨,居十二‘海上使徒’之首。这样的庞然大物奉命从‘复仇号’面前撤下来时,却暗自庆十摆脱了一件苦差事。英雄的‘复仇号’舰上只有二百名陆、海军官兵,其中有八十名病号,可是她坚持战斗了十五个小时,击沉两艘敌舰,击伤多艘,大量杀伤了敌舰上的人员,而西班牙人无法杀上‘复仇号’,只是通过妥协的办法缴获了她。西班牙人对‘复仇号’的指挥官和她的经历赞叹不已。”

   英国的普通水手有时乘着二十吨重的小船航行在烟波浩渺的大西洋上,在资金不足的条件下进行冒险活动,伙食差,报酬少。这些人是值得人们纪念的。他们在许多方面受着死亡的威胁,可能病死、淹死、被西班牙人的枪炮打死、在荒无人烟的海岸上饿死和冻死,或者在西班牙人的监狱中折磨至死。英国舰队司令霍华德勋爵为他们说出了墓志铭式的句子:“在必要的时候,上帝将再次把我们一起派到苍茫的大海上。”

   战胜西班牙是伊丽莎白女王统治时期最辉煌的成就,然而不是唯一的成就。击退西班牙舰队缓和了国内的宗教矛盾,天主教复辟的威胁逼近时,英格兰迫于形势转向清教派,当这种威胁随着西班牙舰艇在格拉夫林化为灰烬而消失之时,英国又回头转向圣公会。过了几个月,后来成为坎特伯雷大主教的理查德·班克罗夫特在圣保罗十字架前布道时,信心十足地攻击清教徒的信仰。他确信,圣公会不是一个政治团体,而是神圣的机构。他以自己的对立派所具有的那种热情,用唯一恰当的理由保卫圣公会:它不是“女王陛下规定的教会”,而是耶稣的使徒们建立的教会,根据主教继承制度,它能够传袭下来。班克罗夫特还看出,为了维护圣公会的事业,需要一支更好的教士队伍,即需要“信仰坚定”的人。他着手培养这样的队伍。克拉伦顿在一百年后写道:“他如果再活一个时期,就能很快扑灭日内瓦的火种在英格兰引起的燎原大火。”伊丽莎白女王逝世的时候,这场大火的余烬仍在冒烟,大有随风再起之势。

   伊丽莎白培育起来的教会已经同她执政初期迥然不同。当年它三心二意,无所适从,而此时信仰坚定,学问高深,同内部的分裂者和外部的对立派进行更加坚决的斗争,它有了成千上万的信徒,他们珍视它的仪式,把这些仪式当作教会的化身。他们把英格兰国教会视为神圣的机构,对它保持着无限忠诚,正如加尔文派忠于长老会、独立派忠于地方教会独立制一样。英格兰团结一致,使伊丽莎白对人民和宗教的贡献发挥了更好的效果。诚然,后来国内将发生严重的分歧。奥利弗·克伦威尔称伊丽莎自为“大名鼎鼎、令人难忘的伊丽莎白女王”。他还说:“我们可以问心无愧地这样称呼她。”那些仍然记着充满灾难和暴行的黑暗年代并看到西班牙威胁的加剧和消除的人,一定会同理查德·胡克的精辟论述产生共鸣。为了维护伊丽莎白的教会,理查德·胡克写了著名的《伦教会组织法》一书。他在书中写道:“过去在上帝和吉迪恩 [ 译者注:《圣经》中的以色列法官。 ] 的惩罚下,以色列人民有时会发出痛苦的呼喊,而今天成千上万的民众则会唱出欢乐的歌声,今日的成就可以成为我国所有教堂的题词和标志。感谢万能上帝的仁慈和他的仆人伊丽莎白女王的德性,我们已经转危为安。”

   十六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大权在握、功勋卓著的人们陆续进入了坟墓。莱斯特在一五八八年底逝世,沃尔辛厄姆死于一五九〇年,伯利死于一五九八年。在战胜西班牙舰队以后的十五年里,其他一些人占着统治地位。同西班牙的战争鼓舞了尚武精神,沃尔特·雷利和埃塞克斯伯爵罗伯特·德弗罗等跃跃欲试的年轻人互相争吵,都想带领人马去打击西班牙人。伊丽莎白女王犹豫不决,她知道自己一生尽力开创的安全局面非常脆弱,她也懂得刺激西班牙帝国是很危险的,因为它有东印度群岛和西印度群岛的财富作为自己的后盾。她年纪渐老,同年轻的一代接触很少。她同埃塞克斯的争吵显示了她在性格上的变化。

   埃塞克斯是莱斯特的养子,经莱斯特引荐入宫任职。当时的行政大权控制在小心谨慎的伯利勋爵威廉·塞西尔和他的儿子罗伯特手里,伊丽莎白女王宠幸的是心肠冷酷、倜傥潇洒、野心勃勃的皇家禁卫军司令沃尔特·雷利爵士。埃塞克斯比雷利爵士年轻,性情也更急躁,不久便取代了后者,成为伊丽莎白的宠儿。埃塞克斯同样野心勃勃,他开始在宫廷和枢密院里培植党羽,排挤塞西尔父子的势力。他得到安东尼和弗朗西斯兄弟俩的支持。这两个人的父亲是掌玺大臣尼克拉斯·培根,他和伯利是姻亲,在伊丽莎白执政初期曾和伯利共事。伯利对培根兄弟俩漠不关心,引起他们的不满。他们是十分危险的人物,把埃塞克斯当做合适的挂名领袖,利用他迫使伊丽莎白女王采取更有进取性的政策。兄弟俩都曾在英国驻巴黎使馆供职,并且象沃尔辛厄姆那样,建立了令人惊叹的情报系统。在他们的帮助下,埃塞克斯成为外交事务专家,使伊丽莎白女王看到,他不仅金玉其外,而且满腹经纶。一五九三年,他被任命为枢密院成员。那时英国同西班牙的关系再次紧张。埃塞克斯很快在枢密院成为主战派的首领。有一次,年迈的财政大臣从衣袋里掏出一本祈祷书,用手指着他的年轻对手读道:“奸诈好杀者必然短命。”一五九六年,一支英国舰队在埃塞克斯和雷利的联合指挥下进攻加的斯。雷利出色地指挥了争夺加的斯港的海战。西班牙舰队中弹着火,加的斯城垂手可得;埃塞克斯在海岸战斗中大显身手。英国人在这次作战中巧妙配合,他们占领加的斯城两个星期。可是舰队凯旋时没有带回多少财富,伊丽莎白为此感到遗憾。舰队出征期间,罗伯特·塞西尔就任国务大臣。

   加的斯之战的胜利提高了埃塞克斯在年轻的朝臣中以及在全国的威望。伊丽莎白谦和地接见了他,不过心里忐忑不安。她惧怕年轻人的轻率鲁莽和好战精神,埃塞克斯会不会是这种精神的代表呢?年轻人会不会尊奉他为领袖而抛弃她呢?就目前来说,一切都比较正常。埃塞克斯被任命为军械署总管,并且受权截击将要再次进犯的西班牙舰队。后者正在西班牙西部的港口集结。一五九七年夏,第二次“入侵英格兰”的行动似乎即将发生。英格兰舰队朝西南方向行驶,奔向亚速尔群岛。它们没有发现西班牙大舰队的踪影,不过,亚速尔群岛倒是很好的基地,它们可以在那里拦劫从新大陆来的西班牙运金船。雷利也参加了这次远征。英格兰舰队没有夺下任何一个港口,也没有碰到西班牙运金船,而西班牙舰队却在这时驶入比斯开湾,畅行无阻地扬帆北上。海风又一次救了英格兰。西班牙舰队遇到了强劲的北风,船只难以操纵,被风暴吹散了队形,有沉没的危险,只好退回港口。菲利普国王跪在埃斯科里亚尔的小教堂里,为他的舰队祈祷。舰队撤回的消息还没有送到,他突然全身瘫痪。当舰队败归的消息报到宫中时,他已经奄奄一息了。

   埃塞克斯回国时,伊丽莎白女王仍然精力旺盛,亲掌权柄。亚速尔群岛之征由于内部争吵和混乱而一无所获,伊丽莎白对此十分恼怒。她声称决不再把舰队派出英吉利海峡,她果然这样做了。埃塞克斯离开宫廷,威望一落千丈。他知道自己被误解了,他的朋友们也有同感。他想入非非,考虑着一个又一个对策。一群人聚集在他的周围不断地出谋划策,企图使他重获女王的恩宠。

   爱尔兰的动乱日益加剧,似乎正是他再得女王的好感并且重树威望的天赐良机。在伊丽莎白统治期间,爱尔兰的动乱一直是棘手的问题。亨利八世名义上当过爱尔兰国王,而他的实权并未扩大。英格兰给爱尔兰酋长加官晋爵,希望他们成为英国式的贵族。可是他们仍然不肯放弃长期互相争斗的部族生活,无视都柏林各位副总督的命令。反宗教改革运动刺激并促使人们反对信奉新教的英格兰。对于伊丽莎白女王的伦敦政府来说,这是个令人担忧的战略问题,因为爱尔兰人的不满情绪可能会被英格兰的敌国所利用。一些精明能干的人先后出任总督,率领小股军队前往爱尔兰恢复秩序,推行英格兰的法律。政府还派可靠的人到爱尔兰定居,加速那里的殖民化。然而,这些措施收效甚微。在伊丽莎白统治的前三十年里,爱尔兰发生了三次大规模的叛乱。十六世纪九十年代,爱尔兰爆发了第四次叛乱,引起了旷日持久、代价惨重的战争。

   蒂龙伯爵休·奥尼尔在西班牙人的支持下,严重威胁着英格兰对爱尔兰的统治。如果埃塞克斯成为总督并且镇压这次叛乱,他就有可能在英格兰恢复自己的权力。这是一次危险的赌博。一五九九年四月,埃塞克斯获准率领一支英格兰大军前往爱尔兰。他在那里一无所获,几乎一败涂地。可是他竟然做出了戏剧性的事情。他胆敢违抗女王的明确命令,擅离职守,骑马奔回伦敦。罗伯特·塞西尔静待他的对头由于野心勃勃而陷入失败的泥沼。埃塞克斯同伊丽莎白女王发生了激烈争执,结果被软禁家中。几个星期以后,埃塞克斯和他的年轻伙伴,包括莎士比亚的保护人南安普敦伯爵,孤注一掷地策划了一场阴谋。他们要在伦敦发动叛乱,进攻白厅,逮捕伊丽莎自女王。为了反映这次阴谋的结局,莎士比亚后来在南沃克创作了《理查二世》,剧中以国王下台为高潮。

   这场阴谋未能得逞,它在一六〇一年二月以埃塞克斯在伦敦塔里身首异处而告终。观看处决的人群中有沃尔特·雷利。他默默地走到白塔 [ 译者注:伦敦塔的一部分。 ] 的门口,沿着军械库的楼梯爬上去,俯瞰埃塞克斯的断头台。伊丽莎白的这个亲信最后也在那里遭到同样的下场。年轻的南安普敦伯爵保全了性命。

   伊丽莎白对这次利害攸关的阴谋事件比较了解。埃塞克斯不仅仅是一位努力博得并强求女王宠幸的朝臣,而且是宫廷里争权夺势的一个派系的领袖。他知道女王年事已高,企图操纵王位继承问题,控制下一代国王。可是,当时并不是多党政治的时代,而是保护与被保护关系的时代。埃塞克斯同雷利没有原则分歧,培根兄弟俩同塞西尔之间也是如此。官职和权势的好处很有诱惑力,埃塞克斯如果取胜,他可以在英格兰任意封官许愿,甚至对伊丽莎白女王发号施令。伊丽莎白经历过长期的政治风云,能够对付这位比她年轻一半的、野心勃勃的朝臣。由于粉碎了埃塞克斯的阴谋,她使英格兰避免了内战的灾难。

   就爱尔兰的局势而言,埃塞克斯逃回英格兰对英国人倒是一件好事。接替他的是蒙乔伊勋爵。此人是个坚韧不拔、精神饱满的指挥官,很快就镇压了这次叛乱。西班牙在一六〇一年派一支四千多人的援军在金塞尔港登陆时,为时已晚。蒙乔伊击溃了爱尔兰人的队伍,迫使西班牙援军投降。蒂龙伯爵最后也屈服了。爱尔兰终于被英格兰的武力所征服,这虽然只是暂时的征服,但毕竟是一大胜利。

   如果说埃塞克斯威胁了伊丽莎白的政治大权,那么他于一六〇一年在国会里对女王的立宪权的威胁则更严重地影响着未来的局势。在伊丽莎白统治期间,国会的影响和权力一直在扩大。专利权的问题引起了纠纷。一个时期以来,王室通过各种手段弥补自己的微薄收入,例如它对朝臣和其他人授予专利权,以取得一定的报酬。有一些专利权说是为了保护和鼓励发明创造,但它们往往与非法的特权无异,其结果必然是物价上涨,负担落在每个公民的肩上。民众对此深为不满。一六〇一年,不满情绪导致了下议院的正式辩论。一名议员愤怒地宣读了开列着各种专利权的单子,其中包括从制铁业到制作沙丁鱼干的专利,真是各种专利无所不有。另一名普通议员喊道:“那上面写了面包专利权吗?”会场里顿时举座哗然,受到议长塞西尔先生的谴责。他说:“当有人发言的时候,你们竟然大吵大闹,真是无礼之极。这简直不象是国会,倒象是一所中学。”伊丽莎白女王则采取比较巧妙的对策。倘若下院议员们就他们的建议进行分组表决,她的立宪权力的基础就会受到全面攻击。她立即采取行动,废除了一些专利权,并且答应对所有的专利权进行调查。上述手段使她免遭直接的攻击。她在王宫里对奉召前来的大批下院议员发表了精彩的演说,她说:“上帝置我于万人之上,我实感荣幸,但我能依靠你们的爱戴治理国家,则是最大的荣幸。”这是她同下院议员的最后一次会面。

   伊丽莎白女王在她统治期间的动荡年代里表现出的无限活力,渐渐无情地消失了。她在自己的屋里一连数日躺在一堆垫褥上,默默地忍受着常常持续几小时的阵痛。室外走廊里不时回响着匆促不安的脚步声。罗伯特·塞西尔终于壮着胆子上前和她说话:“陛下,为了满足人民的意愿,你必须躺到床上去。”得到的回答是,“臣子,对君王难道可以用‘必须’这个词吗?”她曾经称之为“黑脸小管家”的坎特伯雷大主教、年迈的惠特吉夫特跪在她的身旁祈祷。一六〇三年三月二十四日清晨,伊丽莎白女王离开了人世。

   都铎王朝就这样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它的历代国王都只有数量有限的近卫军,却能够保持王位,维持治安,击退欧洲的军事进攻和外交攻势,指引国家顺利地经历了一系列可能会使它毁灭的变迁。国王和上、下两院精诚合作,国会在这个基础上成为影响重大的机构。英格兰的君主制传统得到恢复和发扬光大。然而,并不能保证这些成就永不消失,国王只有深得人心才能治理国家。王位即将传给苏格兰人,他们在政治上本能地仇视英格兰的统治阶级。都铎王朝所培育的那种同国会的友好关系结束了。新国王即位不久便同这个不断发展壮大的国家的力量发生冲突,结果发生了内战、共和插曲、王政复辟和革命。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