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次大战之间·第六 – 吴起兵法网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在两次大战之间·第六

在两次大战之间·第六

 作者:爱德华·霍顿·英国

出自————《潜艇发展史

出自————《战争通史

   英国人从他们的灾难和得救中并没有得出令人心安的结论。虽然他们始终没有屈服于德国的潜艇战,但是也几乎被它置于死地。经验有力地证明了从圣文森以来有关潜艇对英国有威胁的令人可怕的警告是正确的。英国最关心的是他们的岛屿再也不要遭受这种形式的危害。要做到这点,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把整个德国潜艇舰队尽快地消灭掉。根据海军停战条款规定,有一百七十六艘在役的德国潜艇交给协约国,它们除了少数例外,其余全部被沉入海底。二百多艘未曾服役和尚未建成的德国潜艇就地销毁。为彻底解决问题,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不能持有、建造或购买潜艇。这就使英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潜艇舰队了,但是,事情并非就此而止。当一九二一年五大海军强国(英、法、美、意、日)于华盛顿开会时,英国要求全面禁止使用潜艇。这个提案虽然是用道德方面的理由来论证的,但是,英国却默认了他比其它任何国家都害怕潜艇这一事实,这一点大家都是心中有数的。这个动议没有得到支持。虽然,当时只有法国不愿意保证自己永不从事袭击商船之类司空见惯的行为,但是,华盛顿条约并没有对潜艇的建造规定任何限制。

   在两次大战之间的这几年中,英国人惊魂始定心有余悸,一直迫切要求废除潜艇,并提出了如不废除也要予以限制的要求。但是,在这场斗争中英国想得到成功那只能是一厢情愿的幻想。要想这种武器成为非法将被证实是不可能的。那么,最明智的做法是要拥有最优良的潜艇以及研制某种为水面舰艇所使用的有效的反潜武器。当时,在英国,停战以前就已开展的先进潜艇的研制工作还在继续进行,战时现役潜艇的四分之三已经被拆毁,余下不到五十艘仍在服役,其中包括一些性能较好的E级潜艇及其后继型潜艇G级、J级、L级以及实验型的蒸汽动力K级艇。K级艇是一种尝试性的舰队型潜艇,它的水面性能得到了改善,而且其下潜时间也比早期的蒸汽动力艇缩短了很多,但是它在战争中并没有得到什么成就。英国还拥有另外两种革新的潜艇,但是都没有来得及完工战争就结束了。“重炮潜艇”即M级潜艇,装备有十二英寸的大炮,其射程要比任何鱼雷的射程远得多,但是没有隐蔽开火的优点。R级潜艇则是潜艇家族中的另一个极端,它是专门作为反潜潜艇采设计的。该艇艇型小,水下航速很快,在艏部装有六个鱼雷发射管。后来,各种类型的巡航潜艇都采用把所有的鱼雷发射管布置在艏部而不是分散地布置在艏、艉和两舷的做法,因而标志了潜艇的又一个重要的进展。此外,鱼雷发射管的口径也从十八英寸增加到二十一英寸,并成为巡航潜艇的标准武备。

   英国潜艇的稳步发展,使他如果不是在数量上占优势也是在技术上保持领先的地位。除此以外,在与反潜武器研制工作密切有关的领域内,英国取得了更为可喜的突破。声纳(Asdic,也称潜艇探测器,这个词是“战时协约国潜艇探测研究委员会”的缩写),是探测水下潜艇所在方位的设备,它不象水听器那样仅仅是听音的设备。声纳安装在驱逐舰的底部,可以一边做大角度的回转,一边收发讯号。当声波碰到潜艇后就立即反射回来,回声被声纳的接收器所接收。从发出一个讯号到收到回声所需的时间就可以推测潜艇离多远,于是,通过反复校正方位点,驱逐舰就可逼近目标并施放深水炸弹。在未来的战争中,声纳在反潜战斗中是否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仍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但是它在揭开潜艇“隐身衣”这一最大法宝方面迈出若干步。

   五个海军强国在一九三一年召开了伦敦会议,当时,潜艇实力的均势已起了重大的变化。苏联虽然没有参与会议,但他们在一九二八年开始了一项规模很大的建造计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几年,苏联比任何国家的潜艇都要多,但是这些潜艇几乎全都是为近海防御而设计的。美国、法国以及日本在役的潜艇也都要比英国的多,所以英国再一次迫切要求废除潜艇,虽然协定规定各国在吨位上不能超过英国(英国只略低于美、法两国),但英国废除潜艇的提议并没有得到通过。英国由于有了上述协定作保证,再加上对“神秘的”声纳的信赖,所以他对潜艇威胁的看法是比较放心的了。他们认为,虽然潜艇仍然是一种最好要予以废除的武器,但它不再是那么一种简直无法对付的武器了。事实将表明这是一个极其轻率的错误估计,但是,在一九三一年,这种看法好象是有道理的,同时,它象三十年代初期一系列其它自我安慰的假设一样,在它已经成为危险的幻想以后,仍旧长期阴魂不散。

   一九三三年初,希特勒取得了政权。第二年,德国人秘密地建造着潜艇。一九三五年三月,纳粹独裁者违背凡尔赛条约,与此同时,令人遗憾的绥靖主义的序幕已开始揭开了。一个月以后,英国人承认希特勒正在建造海军这一事实,但无力阻止德国人这样做,只能与德国人谈判“英德海军协定”。这个协定允许德国人在吨位不超过英国的百分之三十五的情况下,建设一支自己的海军。对这百分之三十五限制的唯一例外是德国潜艇可以达到英国的百分之四十五,但在限制不严的特殊情况下,德国潜艇数量达到了与英国同等的水平。同时,希特勒表示支持一九三六年的“伦敦潜艇协定”中重申的有关袭击商船的严格规定。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曾在潜艇服过役的卡尔·邓尼茨上校被委派为新成立的德国潜艇部队负责人。这是一个知人善任的选择,如果希特勒及其海军首脑雷德尔海军上将不仅相信邓尼茨的能力,而且能同样相信他的战略远见的话,那末,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就可能会因此而大大地改变。这是因为邓尼茨截然不同于他的上级,很快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欧洲战争即将来临,英国将不可避免地参与对德战争,因此,德国必须优先发展一支强大的潜艇部队。他自信德国潜艇将再度卷入掐死英国商业航运的战争。尤其是他惊人地得出了一个独到而正确的关于一九一七年到一九一八年有关潜艇战失败的结论。他认为,如果德国拥有更多的潜艇,同时其部署也有所改变的话,那末,潜艇战本来是可以取得胜利的。对方迟迟才采用的护航制度之所以能挫败德国潜艇,乃是由于德国潜艇战术没有随着情况的改变而改变。他认为对付护航队的办法是采用“狼群战术”,即把潜艇集中起来编成队群作战。小型、快速以及机动性能优异的德国潜艇运用这种战术是很理想的。因此,邓尼茨希望尽快地建造三百艘这样的潜艇。

   邓尼茨的建议每一回都遭到反对。希特勒与雷德尔深信,即使战争终于到来了,但不可能马上就发展成全面战争。至于英国,除非他的贸易和与外界的联系受到威胁,否则,无论如何是不会参战的。希特勒原来是准备让英国来控制海洋的一一难道这样做不是很好吗?他所要求英国的,除不干涉外界事务,独身自处外别无其他了;确保做到这一点的办法是不要侵犯英国的利益。英国人对大陆所发生的动乱是不高兴的,但是,他们只会为保卫他们自己的钱包而战斗。德国需要一支海军(潜艇当然是海军的一部分),但不需要一支象二十五年前那样的既惹火了英国但又不能战胜他的无能的大型舰队。因此,德国人计划至一九四八年建成一支相当强大的舰队,但是,即使到了那时,潜艇的数量也还是要比邓尼茨坚持要立即完成的数量少得多。

   同时,邓尼茨没有能够说服得了他的上级,也没有能够使他们相信建造大型潜艇是比较浪费时间的。重五百吨,装有五个鱼雷发射管的VII型潜艇是完全适用于在英国海岛西面通道及地中海对护航队进行攻击的。同时,邓尼茨强烈要求,必须把最大的努力放在生产这些小型的“狼群战术”潜艇上。虽然他得到了相当一批这样的潜艇,但是优先权仍旧是在装有一门重炮因而能在符合国际法的条件下进行战斗的大型潜艇方面。同时,德国还建造了一大批排水量为二百五十吨的,只适合于在北海用的很小的潜艇。因此,进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德国,并没有掌握三百艘为袭击护航队而专门设计的潜艇,而只有五十七艘型号混杂的潜艇。

   一九三九年九月,战争爆发了。不仅是德国潜艇,而且是整个德国海军都处在一种可悲的无准备状态之中。英国海军虽然比不上一九一四年那样,但它的相对力量是非常强大的。面对着英国的十四艘主力舰和七艘航空母舰,德国能与之较量的只有两艘战列巡洋舰和三艘袖珍战列舰。德国人知道,他们要进行传统方式的海战是完全无能为力的,但是,如果用水面舰艇和潜艇对商船进行攻击,那末就能显示出德国的海上力量。在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种进步。因为,这样做使德国在保卫自己舰队的同时,还能实现德国海军军人要把英国舰队分割成能够对付的小股力量这种奢望。目标是英国商船,这是勿须争议的了。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