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东亚战争·开战前·第一 – 吴起兵法网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大东亚战争·开战前·第一

大东亚战争·开战前·第一

作者:桑田悦、前原透 ·日本

出自————《简明日本战史

出自————《战争通史

   开战前经纬

   一、日美在中国问题上的对立

   日俄战争后致力经营大陆的日本与在美洲推行门罗主义、对中国实行门户开放政策的美国,围绕中国问题,其对立日益加剧。日本乘第一次世界大战之机,对华提出二十一条要求,并出兵西伯利亚,从而在大陆取得特殊地位。对此,美国通过华盛顿会议加以阻止。1929年世界的经济大危机,使得经济集团日趋加强,与此同时,德、日、意等国企图打破美、英独霸资源和殖民地的既定世界秩序,以重开国家生路的动向,日益激烈,加之苏联国力增强,致使世界危机四伏。

   日本逆华盛顿体制而动,继满洲事变,退出国际联盟之后,又废除限制德军军备条约,推行华北分治政策,而强行进入中国大陆,最终陷入中国事变的泥潭。美国则欲通过经济压力逼迫日本撤退。

   二、莫误时机

   1939年9月德国入侵波兰,拉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而日本正苦于处理中国事变。日本除攻势作战之外,还进行了各种和平工作,并采取了断绝外国对华援助的措施。但是重庆政府由于得到英、美、苏、法等国的援助,斗志顽强,而日本因诺门坎事件,自感军备不足,加之中国事变的消耗和美、英经济压力,国力前途暗淡。1940年6月,德国的闪击战获巨大成功,法国、比利时、荷兰相继屈服。这对日本来说,如同黑暗中见到一点亮光。英国屈服指日可待。日本感到趁此机会,有可能解决悬案。提倡新体制的近卫文麿被推任首相,制定了《适应世界局势演变处理时局纲要》;为遏制美国的威胁,日、德、意三国结成联盟;并进驻法属印度支那北部,以切断援蒋路线。

   三、在美、英、中、荷包围中困惑的日本

   美、英更加强硬。美国对废钢铁、钢铁实行禁运,英国重开缅甸援蒋路线。日本为获取资源,特向荷属东印度派出经济使节,但以英国为后盾的荷属东印度当局不予理睬。面临美、英、中、荷的联合,日本获取资源日趋困难。日本放弃同重庆政府议和的希望,决心遂行长期战争,而正式承认汪兆铭政府,缔结了日华基本条约,与比同时,还研究了以武力南进的方针。但这样一来对美作战将不可避免,国家的物力将更加缺乏。德国没有如期登陆英国本土,从而乘机南进的可能性不大,至1941年,希望寄托在日美谈判上。4月有可能达成谅解方案,但因日本政府对美国政府的提案发生误会,虽期待达成协议,但认为美国政府别有用心,加之松冈外相反对,最终未能达成协议。

   四、苏德战争——南北并进出态势

   6月苏德战争开始。丘吉尔认为天赐良机,竭力促进美英苏联合。日本则视之为摆脱苏联长期威胁的良机,经研究决定准备南北并进。通过关东军的特别演习,加强了关东军的军备,如远东苏军兵力减少一半,则准备北进,同时,为取得军事基地,经同维西政府交涉,于7月24日进驻法属印度支那南部。

   五、石油禁运——希望破灭

   美国立即作出反应,冻结日本在美国的财产,继之,对日实行了石油禁运。日本的储油量日益减少,只能维持几个月的战争,这点美国也认识到,所以才采取了控制措施。日本政府受到很大冲击,近卫首相建议举行首脑会谈,以打开僵局,但美国不予理睬。9月6日召开御前会议,决定如在10月上旬交涉仍无成功希望则开战,交涉结果仍无好转,于10月16日近卫内阁总辞职,由东条内阁取代。奉天皇御意,重新研究了9月6日决定,并制定了同美国的临时协议案,但谈判失败,由于提出赫尔备忘录最终决定12月1日开战。

   主要数据

   一、开战前美国外交政策的两大原则

   (一)对美洲的门罗主义

   1823年,当时的门罗总统在国会发表的外交方针:

   1、非殖民主义——欧洲各国在南北美洲不应再获取新的领土。

   2、不干涉主义——欧洲不应干涉新大陆国家的问题。

   3、对欧不干涉主义——美洲不干涉欧洲各国的问题。

   门罗主义把自华盛顿以来的孤立主义明确化,在二十世纪,特别强调前两项原则。

   (二)对中国门户开放主义

   1889年及1900年,美国国务卿向各列强提出的外交政策。主要是各国对华通商机会均等,并应保障中国领土完整。

   1921~22年在华盛顿会议上,这一主义实质成为国际条约(九国条约)的内容,这可谓美国外交的一大成功。

   二、日本对华二十一条要求

   1915年1月,日本政府向中国政府提出五项二十一条要求,由于中国的反对和各国的谴责,删除第五项五条,所余十六条,以最后通牒形式强迫中国接受。

   第一项(共四条):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半岛的权益;

   第2项(共七条):把旅顺、大连的租借期限,南满铁路、安奉铁路的使用期限延长九十九年,承认日本在满洲及东部内蒙的特殊地位;

   第三项(共二条):炼铁权益问题;

   第四项(一条):港湾、岛屿不向第三国家割让和租借;

   第五项(共七条):中国政府和警察,招聘日本人作顾问,日华合造兵器和合建兵工厂,中国内地的部分铁路铺设权,日本人的传教权等。

   日本趁各列强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机对华提出的这一强硬要求,燃起了中国的排日情绪,并引起各列强的谴责,结果在华盛顿条约中被迫放弃了继承德国在山东半岛权利的六条。

   三、1940年(昭和15年)7月27日制定的《适应世界局势演变处理时局纲要之要点》

   方针:……适应世界形势变化,改善国内外形势,迅速解决中国事变,并不失时机地解决南方问题……(以下略)

   要领:第二条第一款……迅速加强同德意的政治结合,谋求对苏邦交的飞跃性调整。

   第二条第三款第一项、对法属印度支那……努力彻底截断援蒋活动和迅速使其允许我补给部队通过和使用机场,并力求取得帝国所需资源。视情况则行使武力。

   第二条第四款、对荷属东印度……通过外交措施,尽力确保其重要资源。

   第三条、对南方行使武力……中国事变处理未完之时……内外形势如发展有利,则以武力解决南方问题……作战对象力求限于英国……(以下略)

   四、1941年(昭和16年)7月2日制定《适应局势演变帝国国策要纲》要点

   方针之二、帝国依旧为处理中国事变而迈进,并为确立自立自卫基础,继续向南方扩展,同时根据形势演变,解决北方问题。

   要领之二、……应做好对英镁开战的准备……贯彻对法属印度支那和泰国的各种政策,以强化向南方扩展的准备……不惜对英美作战。

   要领之三、如果苏德战争的发展对帝国有利时,即行使武力解决北方问题,以确保北边之安定……(以下略)

   五、日美会谈的焦点及主要提案内容
提案\焦点 三国同盟问题 中国(驻军和汪政府) 通商及其他
日美谅解案4月9日日第二次方案 日本:军事上的义务可解释为只有在德国遭到现参战国以外的国家攻击时才行使义务。 美国建议实现如下条件的和平: 限制太平洋的空海军兵力;
1、中国独立; 保障物资供应;通商与金融方面合作;
2、依日华协定,日军撤兵 支持日本以和平手段取得南方物资
美国:援助一方但不攻击另一方 3、不兼并、不赔偿
4、蒋、汪政府合一
5、承认满洲国
日方最后提案(甲案)11月2日决定 条约的解释和履行由日本政府决定,不扩大解释 除华北、蒙疆的一定地域和海南岛驻军一定期限(约25年)外,其它地域实现和平后2年撤兵完了 如通商无差别原则适用于全世界,则同意也适用对华
(美国只要不先攻击德国,日本则不参战)
赫尔备忘录11月26日 美、英、日、中、荷、苏、泰之间订立互不侵犯条约 从中国和法属印度支那撤出全部军队与警察(从满洲也撤兵?) 开始协商通商协订
两国政府之间的诸协订按与此条约不矛盾进行解释 不承认和支持蒋政府以外的政府 撤销资金冻结

   六、赫尔四原则(1941年4月16日向野村大使提出)

   1、尊重所有国家的领土完整和主权;

   2、不甘涉内政;

   3、机会均等;

   4、不破坏太平洋现状。

   (该原则如在全世界范围内适用,日本则予以承认)

   七、参考文献

   1、防卫研修所战史室编《战史丛书》;

     大本营陆军部、大东亚战争开战经纬(1)~(5)

     大本营海军部联合舰队、大东亚战争经纬(1)~(2)

   2、日本国际政治学会编《通向太平洋战争之路》(全八卷)(朝日新闻社)

   3、细谷千博、斋藤真、今井清一、腊山道雄编《日美关系史》(全四卷)(东大出版会)

   开战前态势与日本战争指导构想

   (1941.12)

   一、盟国的战备与战争计划

   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废除之后,美国通过第二、第三次文森方案扩建海军。自1938年以来,英美开始协商联合作战。1941年1~3月,由英美军事参谋会议制定了ABC-1(美英参谋协订)与虹-5号(战争基本计划)。这些协订与计划是以德国为主要作战对象,重点是在欧洲战场发动攻势,如日本参战,在远东则采取守势,防守马来半岛防线。为此,英国加强了新加坡防线,美国则以太平洋舰队,经由马绍尔和加罗林群岛从翼侧攻击日军。1941年11月,美国修改了作战计划,新的计划是防守菲律宾群岛,并以在该岛基地上的B-17轰炸机攻击日军。此外,在1941年9月末,美国又制订了《胜利计划》,通过总动员,将在两年内组建约500万人的海外远征军。

   二、日本的战备

   陆军在中国事变中逐渐得到动员,至1940年(昭和15年)已达50个师,空军106个中队,总计135万人。1941年通过关东军大演习约动员了55万人,加强了在满洲的陆、空军兵力。在太平洋方向寄希望于海军的奋战。在南方作战中,将从中国大陆、日本本土以及满洲暂时抽调以11个陆军师为骨干的地面兵力和航空兵主力部队加强南方,并为适应南方作战而逐步进行了改编和训练。

   海军从1940年11月着手作战准备(征集人员和船只,转为战争态势)。翌年春天,作战舰队基本准备就绪,自8月开始不断完善准备,作好了对美开战的准备,海军建设一直把兵力达到美国的百分之七十作为自己的目标,至1941年末达到美军的百分之七十五。但如果美国根据两洋舰队法建造中的新舰队一旦服役,日海军舰艇与美国的比例又会明显拉大。由于石油禁运,储油量不断减少。征用了特别舰船约150万吨,准备用于对美作战。因此,如果开战,除现在别无良机的主张占了上风。

   三、日本的战争指导构想

   日本不具备能直接使美国屈服的武力手段,只要美国舰队不过早地进攻日本以求决战,长期战争就难以避免,并且缺乏进行长期战争所必需的石油、橡胶和稀有金属等战略物资。因此,战争初期首先迅速夺占南方资源地区(马来亚、爪哇、苏门答腊等地),并确保交通线,将其资源运回国内和满洲,以形成自给自足态势,边充实国力,边坚持长期战争,在此期间,只有在蒋介石政府垮台,英国屈服,美国作战意志衰退之后,才能迎来与美媾和的机会。为此决定占领南方资源地区之后,尽力适时地消灭美舰队,防守资源地区和交通线,并作好对苏作战准备。与此同时,继续对蒋政府作战,以使其屈服,采取切断英国与印度、澳大利亚联系的措施,并寻求和平机会。

   但是,由于政府和大本营忙于研究是否对美开战,而无暇认真研究战争计划,只在决定作战计划后的11月15日的联络会议上,确定了《关于促进战争结束的腹案》。而且这一设想,依赖于德国在欧洲的胜利,而过低估计了美国,在军事上明显轻视了美国海陆空三军协同对岛屿基地的攻击和对海上交通线的攻击。

       主要数据

   一、日美两国的海军军备

   (一)根据华盛顿和伦敦裁军条约拥有的数量

(单位:吨)

主力舰 航空母舰 重巡洋舰 轻巡洋舰 驱逐舰 潜水舰
日本 315,000 81,000 12艘 108,400 100,450 105,500 52,700
美国 525,000 135,000 18艘 180,000 143,500 150,000 52,700

          (二)裁军条约签订后海军扩军计划主要内容

   1、美国

   1934~39年第一次文森方案(条约规定的限量内——辅助舰102艘)

   1936年 主力舰2艘由新型舰代替

   1937年 第二次文森方案(比条约规定限量增加20%——主力舰3艘、空母2艘计72艘,飞机950架)

   1940~42年 第三次文森方案(增加11%——舰艇22艘17万吨,第一线飞机增加1,500架)

   1941~46年两洋舰队法(斯塔克方案)(增加70%——空母20艘共257艘,增加135万吨,飞机总计15,000架)

   2、日本

   1931~38年 ①计划(增加辅助舰队等39艘、72,905吨,航空队14个)

   1933年 追加潜水母舰1艘

   1934~37年 ②计划(空母2艘等48艘,航空队8个)

   1937~42年 ③计划(战舰2、空母2等66艘27万吨,航空队划4个计1,470架)

   1939~44年 ④计划(战舰2、空母1等83艘32万吨,航空队75个)

   1941年 ⑤计划战争间修改(94艘56万吨,航空队160个)

   (三)开战时现役主要舰艇数

   另有辅助舰艇直29艘约45吨,特种舰船约700艘150万吨。
区分\项目 战舰 航母 巡洋舰 驱逐舰 潜水艇 主作战舰艇合计
日本 10 10 38 112 65 261艘 约100万吨
美国 17 7 37 180 109 350艘 约138万吨

   [ 注:日本在开战后不久战舰大和号服役,航母中包括1艘特种航母。 ]

   (四)开战时日海军航空兵兵力

   第一线作战飞机2,274架(战斗机519架,轰炸机257架,攻击机955架,侦察机439架)。

   (盟军在太平洋,远东地区的飞机总计3,600架)

   二、开战时日本陆海军全般态势

   (一)陆军

   1、防卫总司令部(司令官:山田乙三上将)……6个师为基干。下辖:北部军,东部军,中部军,西部军,朝鲜军,台湾军,第1飞行集团。

   2、关东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上将)……13个师,下辖:第3集团军,第4集团军,第5集团军,第6集团军,第20集团军,关东防卫军,航空兵团。

   3、中国派遣军(司令:畑俊六上将)……21个师,下辖:华北方面军(冈村宁次上将——第1集团军、第12集团军、驻蒙军)、第11集团军、第13集团军、第23集团军。

   4、南方军(司令官:寺内寿一上将)……10个师(南方作战准备)

   下辖:第14集团军,第15集团军,第16集团军,第25集团军,第3飞行集团,第5飞行集团。

   5、大本营直辖

   第4师(战略预备队),南海支队,船舶运输司令都。

   (二)海军

   (防守部队):横须贺镇守府,吴镇守府,舞鹤镇守府,佐世保镇守府,大阪警备府,大凑警备府,镇海警备府,旅顺瞥备府,马公警备府。

   (对外作战部队):

   联合舰队(司令官:山本五十六上将)下辖:第1舰队,第2舰队,第3舰队,第4舰队,第5舰队,第6舰队,第1航空舰队,第11航空舰队,南遣舰队。

   中国方面舰队(司令官:古贺峰一上将)下辖:第1遣华舰队,第2遣华舰队,第3遣华舰队,海南警备府。

   (三)1941年11月16日联络会议决定《关于促进对美英荷中战争结束腹案》之要点

   方针:

   1、迅速消灭美英荷在远东的根据地,以确立自存自卫,同时进一步采取积极措施,促进蒋政府屈服;同德意联合,先使英国屈服,再使美国丧失其作战意志;

   2、极力防止战争对象的扩大,努力对第三国进行利导。

   要领:

   1、帝国遂行迅速的武力战,消灭美英荷在东亚及西南太平洋上的根据地,以确立战略优势,同时确保重要资源地区及主要交通线,以建立长期自足态势;竭尽所有手段,适时引诱美海军主力,将其消灭;

   2、日德意三国合作,首先使英国屈服(日本应切断澳大利亚、印度同英国本土的联系,并促进缅甸、印度独立)。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