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队·第七 – 吴起兵法网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舰队·第七

舰队·第七

作者:杰弗里·帕克 等 ·美国

出自————《剑桥插图战争史

出自————《战争通史

  1759年11月20日,在布列塔尼的基伯龙湾,英国军舰在海军上将爱德华·霍克的率领下,包围了一支试图入侵苏格兰的法国舰队,并不顾每小时45英里的风速,拉起满帆向入侵者发动进攻。

在过去三个世纪的西方海战中,大型战舰(主力舰)一直占据统治地位,它们采用重炮作为主要武器,    在战斗时通常排成一线,以使自己的大炮能偏舷齐放。1916年的蒸汽时代中,在日德兰角逐的舰队与17世纪中期英荷战争中的帆船战舰并没有多大区别,有着相同的战争地点和几乎同样的舰队排列。

   很难确定这种盛行不衰的战术是从何时出现的。如对“什么时候首次将火药大炮有效运用于海上”的问题,就没有确定的答案。一些留传下来的中国青铜铸或铁铸的海上战炮,可以追溯到14世纪,但它们的体积都较小。1372年铸造的一门炮上这样镌道:

  隶属于中国海军防务部。第42号,碗形炮口,重26斤,于洪武五年十二月吉时,由帝国铸造署监造。

  彼德·芒迪在1637年时曾率英国船只,试图找出一条从珍珠河直抵坎顿的航路,这是他在途中遇到的一艘中国战船,尽管体积庞大,粉饰精美,建有双层载炮甲板和炮孔,但只载有一些小炮。芒迪和他的船员们更惧怕的是中国战船的其他本领:如配置的火药、发射岩石的炮组、用来捕抓船桅和索具的铁钩,以及水底隐藏的抓钩等。抓钩是当敌船经过时用来抓取其锚链的。

        “42”这个数字证明在明朝第一个皇帝统治期间(洪武,公元1368~1398年),就已经存在一个固定的海军铸炮程序了。但长度只有1英尺2英寸,重量只有35磅的武器,只能对人具有杀伤力,却不能击沉船只。即使在17世纪,中国海战用的平底帆船也只配置对人有杀伤力的武器。1637年,英国旅行家彼德·芒迪勾画了一只他在坎顿城外看到的中国大型战船(左图)。在船的舷侧都开有“门”(炮孔),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炮均是每门只有4到5英担(1/20吨)重的铁铸小炮,大约1英寸的口径,能发射重约一磅的炮弹,这样的武器对其他船只构不成任何结构上的损坏。芒迪认为平底帆船不能承载更重的大炮,因为它们是木制的,很不结实。

   火药和单甲板平底船

   关于重炮用于战船的最早记载不是在中国,而是在欧洲。写于1400年的让·罗萨尔的“百年战争”编年史中,提到大约50年前,一些西班牙战船上载运了“用于防守的一切必需之物”,例如“弓弩,铁炮和加农炮”(加农炮是一种能从较远距离发射较小炮弹的大炮)。在适当时期,这种军备变成了典范。一个世纪后,根据勃艮第公爵的军备处记录,公爵舰队里的每艘单甲板平底船上都载有(至少在理论上)5门4米长的重炮,“每门均能发射直径4英寸的(石)弹”,而且“每门均被配给了适用于一切大炮的三个药室”,同时两门轻炮也配备了固定的药室。

   单甲板平底船长而浅,主要靠桨推动,它作为主要战船,已在欧洲水域服役了几个世纪。但是重炮的引进突然带来极大的设计变化,舰首的金属撞角让位给特殊的大炮平台,船首中心放有一门重炮,两侧有一些轻炮护卫。1506年时,最大的西班牙战舰上载有一门作为中舷主炮的重达4吨的铁炮,及2门大约2吨重的轻炮,和一门刚超过1吨的小炮。这些炮发射的都是石弹,但到了16世纪30年代,发射金属弹体的铜炮就代替了它们。这种一门中舷主炮、两侧由两门到4门其他重炮和一些具有杀伤力的轻炮护翼的排列法成了定规范例。船载的中舷主炮无疑是海上最有威力的火药武器,尽管其主要炮弹重50磅,16世纪中期一些威尼斯人的战船也装有60磅(7英寸直径),甚至100磅和200磅重的炮弹。军界的火炮试射计划的详细记录和当时的一些史书暗示出:这些大炮的有效射程高达1000码,最大射程为2英里。从16世纪40年代开始,一种甚至更有威力的由桨推动的战船——快船出现了,它由帆桨同时驱动,承载8门或8门以上的重炮(分布在船尾和船头之间),并适当布置了足够的轻炮。1588年,与西班牙无敌舰队同行的原阿波利斯战船“圣诺伦佐号”,就号称装有15门大炮,其中包括10门火炮和加农炮。

  16世纪时西班牙战舰的载炮甲板上,通常载有一门能发射50磅炮弹的大炮,两侧各有两门能射10磅炮弹的轻炮,短而粗的射石炮在右边,再轻一些的在左边。上层甲板装有一种极具穿透力的武器。注意船“嘴”,原来很尖的金属撞角已经被锯掉,这使得主舷主炮在与敌人遭遇时,能完全吃重下压,直接射入敌舰,就像基督徒们在勒班多战役(1571年)中做的一样。

   16世纪50年代,地中海战舰的设计再次发生变化,成为由三人一组的桨手驱动的战船。过去的人手一桨,让位于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水手同时划动一支巨桨。这种发展使战船体积有所增大,桨手数目大幅度增加,从每船144人上升到180人甚至200人,战斗成员也得到了补充。这时的一些战船甚至承载了400人——比许多欧洲村庄中还要多的人数。因此(正如17世纪一位舰长评论的那样),“当他们各自就位时,从船头到船尾只能看到他们的脑袋”,这数目的增加带来了两个后果。首先,人数的大幅度增加减少了每人应得的给养,尤其是淡水问题最为严重。因为在海上,每人每天至少要消耗半加仑水,现在在海上每行驶一天,每只战舰就需要往有限的贮藏间里加进200加仑的水。船员的每次增加,就会相应减少一艘战船驶离基地的距离。其次,保有每只战船的费用虽然在1520年到1590年间上涨了三倍,但欧洲各国动员资源作战的能力也在不断增长,因此导致了更大规模的舰队的组建。

   查理五世在地中海战争中拥有的战舰还不到100只,但到了他的儿子西班牙的菲利浦二世时,就几乎有200艘了。

   总括起来,这四个发展——更大的战船、更多的船员、更猛烈的炮火和更庞大的舰队,改变了划桨时代海战的性质。一方面,主要舰队的有效范围被大幅削减了;另一方面,港口和能供作补给基地的锚地数量也萎缩了。地中海地区的海战迅速升转为一系列对重兵防守据点的大型正面攻击(杰尔巴1560年,马耳他1565年,塞浦路斯1570、1571年,突尼斯1573~1574年),而一些罕见的大海战(普雷韦扎1538年,勒班多1571年)都发生在或靠近大型舰队停泊的地方。到1600年,除了海岸防卫和私人使用外,在欧洲的大部分地区,单甲板平底战船已不再使用了,因为保有一支能完成重大战略目标的划桨战船舰队的经费数目,已经高得让人难以承受。这种舰队只在波罗的海地区继续使用,那里怪石嶙峋的岛屿使海岸线极为复杂,帆船很难行驶其中。俄国在1719~1721年曾用这种船袭击瑞典海岸;瑞典人也创造性地使用舰载战炮,于1790年击毁了俄国大部分海军力量。但在其他地方,单甲板平底战船由于自身的重负,已经都被废弃了。

  图中这艘四桅葡萄牙战舰有24个炮孔的侧舷和两门“船尾追踪”炮,该图是德国旅行家汉斯·施塔登在1557年出版的《一次美洲旅行的真实历史及描述》一书的封面。船员正在拉帆,领航员正在观测太阳(用六分仪)和月亮(用背测杆),这些船和其他战舰一起,保护着往返于葡萄牙和它在巴西、非洲、亚洲的海外殖民帝国之间的富有商船。

   主力舰

   代替单甲板平底战船成为欧洲主要战船的主力舰源于15世纪。大西洋各港口的中世纪造船人研制出一种“克里克”风格的帆船,就是将一个简单的船体用厚木板密不透水地叠接环绕起来,其中有一些船非常大,能用于军事用途。英王亨利五世(公元1413~1422年)就有几艘按传统设计的大战船,其中建造于1418年的“格雷西捷号”,用双层厚板建造,有两个船桅,从船头到船尾长约80米,重达1400吨,载有4门火炮(虽然都是从上甲板发射的小炮)。但此后不久,从西班牙和葡萄牙开始,欧洲大西洋沿岸海港的造船师都开始建造这种先有船骨,后添船身的船只,不过只是用厚木板一块块拼装上去,没有任何叠接。这种技术在船身上增加的重量导致了一种可能更复杂的船具装置方法。这时,船上已有三个甚至四个船桅来张挂不同的帆,有些是提供动力的正方形帆,有些是帮助侧面运动的三角形帆。到1500年时,“全索具帆船”即欧洲中世纪最伟大的技术发明之一,已成为大西洋上最主要的帆船。它的巨大承载量,满足了新兴的欧洲贸易的需要;它卓越的航海性能,为寻找新航路和海外殖民地提供了方便;而且它即能吸收发射炮火时的后坐力,又能承受射来炮火的冲力,这种结实构造开启了战舰相遇时偏舷齐放的大门。

   但偏舷齐放也需要在船壳上配置复合炮眼,因为重炮只能沿着战舰的低层甲板安全部署。虽然已知的证据表明炮孔早在15世纪70年代就已存在,但第一艘能真正偏舷齐放的帆战船,看起来似乎是在1511年,在苏格兰下水的1000吨位的“伟大的迈克尔号”。它每侧载有12门火炮,另有3门重炮置于船头和船尾,还有300门小炮。这艘战舰是至少拥有11艘战舰的苏格兰海军的旗舰,此舰队于1513年在它的创建者詹姆斯四世手中,几乎全军覆没。第二年,“伟大的迈克尔号”被卖给法兰西以节省开支(它自己的运作费用就几乎占去国库收入的10%!)。它的服役期极长,长到可以看见英王亨利八世励精图治并开始一个长期的海军建设和竞争计划。可能是作为苏格兰旗舰的模仿,“伟大的哈利号”于1512年下水,也有1000吨位,载有43门重炮和141门轻炮,总重量达100吨(最大的一门重炮长18米,口径为12英寸)。亨利八世于1545年在索伦特海峡打败了一支法国侵略军,当他两年后去世时,他的海军已包括了53艘装备精良的战舰,总排水量达1万吨。

   这支舰队,就像苏格兰国王詹姆斯四世的舰队一样,由于费用过于昂贵而难以长期维持。到1555年,它已缩减到只有30艘战舰,且主力舰也从12只减到了3只。1588年,虽然皇家海军只保有32艘战舰,但其中有18艘超过300吨位,总排水量超过了1.2万吨。那一年,所有战舰都被用来抵抗菲利浦二世入侵英国的无敌舰队,而幸存下来的西班牙侵略军在很大程度上多亏了后续舰持续不断的弹幕掩护。一些人声称,英国人在西班牙人发射一轮的时间里能炮轰4或5次。而勒班多的老兵们认为,比较之下,他们1588年在运河和北海经历的炮火,要比勒班多的猛烈20倍。

  船员和桨手的主要征募地区——16世纪的地中海已经成为基督徒(北面、西面)和穆斯林(南面、东面)的海上战场。孤立的外围据点纷纷陷落,西班牙占领了佩尼翁·德·贝莱斯,土耳其占领了罗得岛和塞浦路斯。地中海上的一些战略要地更是争战频繁。例如,仅突尼斯一地,就曾易手四次:1535年和1573年先被基督徒占领,热后又在1570年和1574年被土耳其重新夺回。但这时和平出现了,先是威尼斯,然后是西班牙,分别于1573年和1577年与土耳其签定了休战协议,巨大的单甲板平底船让位给了小巧的海盗船队。

   这真令人吃惊,因为远程海战炮组的技术,就像全索具帆船一样,源于西班牙和葡萄牙。1500年,葡萄牙国王给部署在印度洋的舰队司令的指示中,特别指出当遭遇敌舰时,“你应尽力避免与它们过分接近,只用你的大炮就能打得它们折戟沉沙……使得战争能在更安全的条件下进行,也减少了舰队船员的损失。”这些命令的精确性暗示出早在1500年时,这些战术已经不是什么新东西了,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立即得到应用。葡萄牙海外舰队总是一线排开地迎击敌军,发射一次偏舷齐放后,调转方向,以便返过来再进行下一轮炮轰。但西班牙人没能保住自己在海战中的技术优势,在1555年写成的《海上作战的艺术》一书中,费尔南多·奥利维拉认识到:“在海上,我们是远距离作战,就像面对高墙要塞一样,几乎没有机会让我们靠近得可以赤膊相见。”他很赞赏单线迎击的战术,认为那是理想的作战部署,但他建议舰长们只在船头放置重炮,就像单甲板平底战船那样,而将轻炮,特别是具有杀伤力的轻炮放在侧舷。“别在小船上放大炮”,他警告说:“后坐力会让船身散架的。”甚至在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的主要舰种,葡萄牙大帆船上配备的大炮依然相对较轻:虽然每艘战舰上都载有50门炮,但大多数看上去只能发射14磅或更轻的炮弹。而与此同时,英国海军的大帆船上却有3到4门能射出30磅重炮弹的重炮,每个侧舷则有20门发射17磅炮弹的大炮,所以皇家海军能发射更为猛烈的炮火,发射次数也更频繁。虽然英军大炮在1588年只击沉了一艘无敌舰队的战船,但其他几艘也因在炮火中受损过重,而无法走完全程返回西班牙。甚至连旗舰即那艘1000吨位的葡萄牙大帆船“圣马丁号”,也只是因为有两根巨索捆住了它损伤严重的两侧,才勉强坚持到家。

   英国在1588年的作战记录已经丢失,因此不能对海军抵抗“无敌舰队”的成就做出更精确的描述,但幸存的关于1596年偷袭加的斯的文件却透露了更多的情况。这一役包括了16艘后卫舰,由120多艘精锐的英国和荷兰战舰组成。400吨位的“无畏号”上装有35门大炮,其中17门发射大口径炮弹。当离开英国时,它为这17门重炮带了576枚铁炮弹,发射了353枚(61%)。与此同时,500吨位的“彩虹号”上装有26门大炮,其中至少25门能发射大口径炮弹,它离开英国时带了670枚铁弹,发射了392枚(58%)。这意味着只在一场战役中(1596年6月21日),平均每艘战舰就几乎发射了400枚大口径炮弹,而且许多炮弹其实是在一天内射出的。根据当时的文件记载:“当数不清的炮火从我们船上发射时,敌方城镇和战船损失惨重,而我们却毫无损伤。”这场战争标志着一种全新的海战模式。

   “无敌舰队”之役和对加的斯的袭击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它们说明了西班牙海上势力的衰微。一方面,导致了更自信和更富有侵略性的英国人对菲利浦二世财富的袭击。另一方面,也导致了西班牙远洋舰队第一次开始躲避这个新的威胁力量;另外,它鼓励了其他国家去碰碰运气,对抗显见软弱的菲利浦二世的全球帝国。荷兰人,像西班牙人一样开始建立海军,刚开始时他们的战舰主要用于海岸防御,规模较小;但从1596年开始,能与敌人作战的大型战舰被建造配置起来,到1621年时荷兰海军已经拥有9艘500吨位以上的主力舰了。

  这是绘于1545年的英王亨利八世的一艘战舰“玛丽·罗斯号”。它装载的大量大炮证明:炮火在海战中的重要性在此时已得到充分认识。但降低炮孔、使其尽量保持靠近海面的重要性却没有被重视。因此同一年,在驶往索伦特海峡去阻挡一支法国侵略军的途中,“玛丽·罗斯号”翻倒、进水、沉没了。

   一场海军军备竞赛由此开始了,大西洋上的所有列强都争相生产更多更大的战舰。1610年在英格兰下水的1200吨位的“皇家王子号”,可能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战舰,也是装备最精良的战舰,一共装载了83吨重的55门大炮。1637年下水的1500吨位的“海上霸王号”也同样如此,装有超过153吨的104门大炮。它长127米,宽43米,事实上仅比1805年在特拉法尔加角下水的英国旗舰“胜利号”小1/3(后者长170米,宽53米)。这些战舰和20多艘与它们相似的战舰一样,都超过了当时宅邸的平均面积,载带的大炮比当时许多要塞里的大炮还要多。

   1571年的勒班多之战

   1571年10月7日的勒班多之战,参战人数大约为17万人,既是16世纪最大的欧洲战役,也是由炮火定胜负的第一次海上大战役。由208艘战舰,6只快船组成的基督徒海军,拥有大约1815门大炮;而他们的土耳其对手却只有750门大炮和230只战舰,战况极为惨烈。开战不久,奥地利的唐·约翰(基督徒军队总司令)就向一位高级参谋询问开炮的最佳时机,得到的回答令人毛骨悚然:“近到让敌人的血溅到你身上时再开炮。”“战舰相撞声和开炮声同时响起”。结果,在基督徒发动进攻后,破船沉船“漂满了八英里以上的海面,海上不仅布满残桁、断桨、碎木,还有数不清的尸体,水面被染成了一片血海”。总之,奥斯曼舰队损失了200只战船,包括大炮、给养和大约3万人。此外,这场轰动一时的惨败还引发了希腊和阿尔巴尼亚的几次起义。一时间,奥斯曼帝国在整个巴尔干半岛的统治岌岌可危,这场战役要成为16世纪具有决定性的战役之一了。

   但事实并不如此,单甲板平底战船较易建造,奥斯曼统治下的地中海沿岸又有数不清的经验丰富的造船工人、船坞和储备材料,可以立即建造补替勒班多战役中失去的战船。锡诺普和伊斯坦布尔的皇家军工厂中还留有一些状况良好的战舰,而且当战败的消息一经传来,一个大规模的建造计划就马上启动了。到1572年4月时,仅仅在战败6个月后,土耳其就又有200艘战舰和5只快船整装待发了。

  1588年和1688年的无敌舰队

   1588年,由130只战舰和3万人组成的西班牙无敌舰队入侵英格兰后遭致灾难性的后果;一个世纪后,1688年,一支由463艘战船和4万人组成的荷兰舰队,却在奥伦治王室的威廉王子的指挥下取得了胜利。这两次行动有很大不同:西班牙人花了几乎三年的时间来准备那次远征,而荷兰人却只花了三个月;前者出动了它的几乎全部海军资源,而后者却只动用了一部分;第一次征服从未试图让它的侵略军登陆,而第二次征服却占领了伦敦,在一个月内建立起一个新政府,奥伦治的威廉也成为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的国王威廉三世。但他的胜利却导致了法王路易十四的宣战,使英、荷、法都卷入了一场战争,这场战争,除了一次短暂的休战外,一直持续到1713年。

  荷兰舰队采用的阵形。由威廉三世的高参,汉斯·威廉·本廷克草绘。

   舰队列阵

   17世纪时的主力舰配帆数不足“纳尔逊时代”同级战舰的一半,这使它们很难控制(用舵轮代替舵柄后更是如此,直到18世纪),再加上它们的笨重性,就让单列向前迎击的作战方法很有吸引力。1500年葡萄牙舰队在亚洲采用的这种战术,与1653年英国海军在北海得到的“让舰队在作战中更好地保持阵形秩序”的指示几乎如出一辙:

  一看到旗舰已发起攻击……每个海上中队都应以己之长,与邻近的敌舰开始作战,为了保持阵形,每个中队的每艘战舰都应尽力与“主舰”保持在同一条线上。

  “海上霸王号”的龙骨图。它是第一艘三层甲板的战舰,是英王查理一世在位期间的1636年1月设计的,20个月后下水,总造价超过4万英镑(其中半数是付给造船者的工钱)。它的主设计师菲尼亚斯·佩特本想让它装载90门大炮,但查理国王不顾他的意见,将炮数增加到102门。使它成为当时最大的战舰。

   荷兰人也最喜欢这种战术。因此在英荷战争(1652~1654年,1665~1667年、1672~1674年)中,两支由大型战舰组成的舰队,常一字排开,在5英里或更长的距离上胶着在一起,展开可持续数天的猛烈炮火攻击。例如1673年夏天,荷、英舰队在北海进行了三场海战,每支舰队都包括130到150艘大型战舰,即现在所说的“主力舰”,每方都拥有9000到1万门大炮。

   虽然这些战舰都因配备了大炮而威力倍增,但只靠炮弹是很难击沉它们的。即使是由一艘主力舰通常能发射的最大的32磅重的炮弹,也不能在它穿入船体时造成一个很大的弹洞。穿入爆炸时带起的橡木碎片可能会杀伤船员;但船只的整体结构却大多完好无损。只有火势蔓延,有可能焚毁船只,或者船员中的散慢性到了令人无法接受的程度,再或者船只已不能操纵时,舰长们才会惊慌失措。

   因此,海军军备竞赛继续进行。到1688年,荷兰海军战舰已达到102艘(包括69艘主力舰),英国海军有173艘(包括100艘主力舰),而法国海军是221艘(包括93艘主力舰)。所有这些主力舰都是两层或三层甲板,载有50到100门重炮,可以说基本上旗鼓相当。它们极大的相似结构还导致了一种很普遍的骗术,即悬挂假旗来欺骗敌方船只。虽然1688年11月,威廉三世在英格兰的大胆登陆让法国吃了一惊,但路易十四的海军在第二年控制了英吉利海峡,对爱尔兰进行了一次大规模入侵,并于1690年在比奇角外(萨塞克斯海岸上的一个海角)击败了英荷联合舰队。

   正如勒班多战役一样,如果被征服者在海上仍保有足够的实力,那么一次单独的海上胜利是远远不够的。用一位被击败的英国海军上将的话说:“大多数人都害怕法国的侵略,但我却持相反意见,我总说只要我们还存有一支舰队,他们就不会做出这种尝试。”他是正确的。比奇角之战后,英国“存有”的舰队规模不断扩大,从1688年的173艘军舰、6930门大炮、总排水量大约10.2万吨,增加到了17世纪末的323艘战舰、9912门大炮、总排水量16万吨。在新增的战舰中,71艘是主力舰。

  于1666年7月25日发生于肯特海岸外的圣詹姆斯日的战斗。由89艘英舰对抗由88艘战舰组成的荷兰舰队。双方摆开一条超过九英里的战线,整日都在近程内交换偏舷齐放,隆隆炮声将陆上50英里内的窗户都震得“格格”作响。虽然战势明显有利于英军,他们也设法在短期内封锁了荷兰海岸,但交战结果实际只损失了两艘荷兰战舰和一艘英国战舰。第二年,在意识到谁也无力赢得决定性的胜利后,双方讲和了。

   但几乎没有什么战舰是“第一流”的:庞大的参战群体,90~100门炮的重负,使得它们过于昂贵而修建不起,而且除了风平浪静的天气,其他时候很难被操纵。渐渐地,炮重相对于船身面积而言在逐渐减小,而由于增加了更多的帆,桨具方面却逐渐地得到了改进,帆叶被缩折起来,添加了脚索来保证船员能抓牢围栏。18世纪时,法国形成了一个更科学的造船设计环境(每个船坞都有一个“建造会”,由高级海军军官和主要造船者组成),在两种有影响的新型战舰设计上走到了前列:一种是两层甲板、74门炮的大型战舰,是所有主力舰中用途最广、最有海上价值的舰种,从1719年开始投入使用;另一种是轻型挂帆的快速战舰,单甲板上列26门炮,1774年开始投入使用。其他海上军事力量很快就萧规曹随,以至于“74型”和“快舰”成为典范和标准。但在整个18世纪,法国战舰继续不断地添加新的发明革新,显示出它们的建造者在海船设计和修建方面的领先地位。事实上他们是如此先进,以至于英国海军将领们有时会把法国的技术成果转化到他们自己的旗舰上。

   费用计算

   海军军备竞赛的费用被证明是令人承受不起的。修造一艘主力舰的费用,在1588年只有2500英磅,一个世纪后就涨到了1.3万英磅。那时,海军船坞里有4000多名工人,是英国最大的工业。此外,1588年时,在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的英国舰队上服役的士兵还不到1.6万人;而17世纪50年代时,克伦威尔的海军人数达到了3万人;17世纪90年代时,威廉三世的海军更是高达4.5万人。到哪里去找这么多人呢?只有商业舰队才能在战时提供足够的受过训练的水手来武装一支海军,因此商业船只与战争舰队的规模之间,存在着一个重要联系。在这里,英国因其岛国地位得到了很大好处,这意味着它所有的国外贸易必须通过海运完成,所以即使它战舰上半数的船员是“被强迫的”士兵即被强征入伍的士兵,大多数船员也早已习惯于在海上驾驶船只。相形之下,找到一支适宜而又足够的军官队伍来指挥船只,反倒更困难一些。但海军机构的固定化,逐渐开始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员来担任职业军官。

   英国在从1585年到1604年对抗西班牙的战争中花掉了150万英镑;1648~1660年这段时期是900万英镑;在威廉三世的战争中(1689~1697年)是近1900万英镑。没有任何欧洲国家能与之匹敌,其最简单的原因就是除了英国,其他欧洲国家都是大陆国家,被迫保有一支庞大的陆军。这并不意味着法国和荷兰就再没参与海上竞争,在17世纪晚期的一些场合以及1780年左右,他们都曾参与竞争(还取得了一些胜利)。但是只要英国能依赖陆上盟友,通过陆地威胁它的敌人,他们就不能摧毁英国在海上的霸权。

   欧洲的第一个海上帝国

   北大西洋的海军军备竞赛,在内海耗资巨大的僵持中达到了顶峰,但也同时使得舰队能远离家园去寻找战略目标。葡萄牙人再一次开了先河。例如,1502年,在马拉尼尔海岸外,一支由5艘小军舰、3艘西班牙大帆船(较大型,装备武器的商船)和10只其他船只组成的舰队,与一支大约由20艘大船、60艘小船组成的印度船队相遇了。印度人凭着其数量上的优势,试图靠近过来战斗,于是葡萄牙指挥官:

  命令小军舰头尾相接,排成一线,全帆前进,一有机会马上开炮,并对殿后的大帆船也下了同样的命令。每艘小军舰上都有30个船员,下甲板4门重炮,上甲板6门轻炮,还在后甲板和船头放置了10门轻型小炮……大船每侧都载有6门大炮,船尾和船头有2门小炮、8门轻炮和许多更小的炮。

  轻快帆船(左图),是进行探险和海岸贸易的理想船只。它能驶近海岸,抢风行驶,还能装载相对于其体积而言足够大量的货物(或船员)。在这幅由一位荷兰观察者于1564年画下的图例中,能看到船上使人印象深刻的炮组。但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还建造了较大的贸易船只——大帆船(就像右图,1540年绘画作品中的那一只)。这些船货运量巨大。下甲板上开有为重炮准备的炮孔。其中有些船达到了2000吨位,是曾经造过的最大的木制船只。用葡萄牙诗人卡蒙伊斯的话说,轻快帆船和大帆船“掠过从未有人驶过的海洋”,开辟了欧洲人海外征服的道路。

   当他们从马拉巴尔舰队中驶过时,每艘舰只都偏舷齐放,并“匆忙地再次填弹,用成包的火药填满炮膛,这些火药包是他们为此目的事先准备好的,以使能在战时迅速填装”。“在驶过后,他们又折回来”,再次重复放炮。根据这段记载,他们的大炮瞄准的是敌船的吃水线,而小炮对准的是船桅、索具和甲板上聚集的人群。有几艘敌船沉没了,其余的也遭受了沉重的损失,人员伤亡更是惊人。虽然印度人“也用船上的大炮开火多次,但这些炮都太小了”,无法造成对方船只结构上的损害,所以葡萄牙人基本上毫发无损。此外,欧洲人大多躲在甲板下面,无论子弹还是箭矢都伤不到他们。马拉巴尔舰队四分五裂,仓皇逃窜。

   其他海上遭遇战也都获得了与此役相似的胜利,从而导致在印度洋沿岸甚至延伸到中国海,都产生了一连串据点要塞和贸易点,并取得了南非海域内大多数海上贸易的管理控制权。欧洲人带来了那句从中世纪起就一再被证明的格言:贸易与战争是相互依存的。

   但大炮和战阵可能使帝国的建立未免太容易了一些,17世纪晚期一位有所觉悟的葡萄牙作者写道:

  从好望角开始,我们再也不愿让任何事物脱离我们的控制。我们急于将手放在每一件事上,将从索法拉到日本这5000里格{长度单位,约等于3英里)的地域一把抓起。更糟糕的是……我们这么做时,并没考虑到自己的实力,或者想一想……这种征服不会永远持续下去的。

   16世纪90年代,英国和荷兰舰队进入了印度洋,开始向葡萄牙人的贸易控制权进行挑战。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派出的舰队包括了14艘战舰,其中9艘超过了400吨位;而1603年派出的舰队中,有900吨位的多德雷切特号(Dorclreeht),装备了6门发射24磅炮弹的重炮和18门发射8~9磅炮弹的大炮。在1602~1619年间,东印度公司在13个地方设立了要塞和大型贸易据点,共派出246只船前往亚洲。相比之下,只有79艘葡萄牙船到达了它们的印度目的地,虽然其中有些船很大,但只有43艘平安返回了葡萄牙。

   到目前为止,美洲大陆的力量平衡还没有倾覆伊比利亚人的迹象,他们已在那儿建立了有效的权力。在哥伦布于1492年偶然地在加勒比登陆后的那一时期,军事力量、狡诈再加上运气,使一小帮西班牙人有效地控制了“新大陆”上75万多平方英里的土地。这面积是他们在“旧大陆”那个半岛的四倍;而在这片土地上生存的2000万人口,更是西班牙本国人口的七倍。此外,同样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卓越的航海技能和战舰武器装备,他们已将连接南欧和加勒比地区的海洋变成了一个西班牙内湖。第二代侵略者和冒险家也干得几乎同样出色,欧洲人占领区的前沿不断地向前推进,即使他们统治下的人口在无情减少。在麦哲伦环球旅行之后,太平洋也变成了西班牙内湖。富有讽刺意义的是,正当西方面临着几个世纪以来来自陆地的最严峻的挑战时(指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它在海上却开始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扩张时期。16世纪不仅是一个军事革命和海上革命的时代,它还是西班牙征服者的黄金岁月。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