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概况
作者:T.N.杜普伊 ·美国
————《哈珀-科林斯世界军事历史全书》
出自————《战争通史》
多方面的技术发展使有时不太积极的军事专业人员扩大了眼界,提出了新的标准。普鲁士人H.冯·毛奇可以说是这一新的专业化的缩影,他是一位称职的,有时可以说是非常优秀的军人,他指导和统帅而不是具体带领军队。然而在19世纪下半叶,面对U.S.格兰特和罗伯特·E.李将军,其英名多少受到点冲击。格兰特和李将军具有军事天赋和时代意识,他们所展现的军事艺术使他们跻身于世界名将之列。
虽然格兰特和李将军都没能完全实现其努力,但他们在以其独特的方式来应付工业革命给战争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变化方面,超过了他们同时代的任何人。实施和支持战争的技术手段的变化,第一次表明那种产生于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全民武装”的战争思想,已被“全国战争”的战争思想所取代。战争双方举国的经济力量都完全纳入了彼此的战争努力之中。正是在这一意义上,美国内战是第一次真正的现代战争,也是现代意义上的第一次“总体”战。
这是一个殖民扩张和列强利益发生冲突的时期,战争肆虐于除了不列颠群岛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以外的世界各地。英帝国本着一己之私,施展巧妙的外交手段,不断地在列强间达成平衡,有效地抑制了许许多多小的冲突像前后时期那样演变为国际性的战火。维多利亚女王的统治时期得以以“不列颠和平”的美誉载入史册。
战争理论
拿破仑·波拿巴的作战模式仍然占据大西洋两岸的军事理论界。在美国,D.H.马汉仍在宣扬和倡导着拿破仑的作战思想;与其他任何一个因素相较,正是马汉的传授,极大地影响着美国内战南北两方统帅们的战略和战术思想。
在欧洲,曾经被深深误解的著名的普鲁士军队总参谋部的种子已经被腓特烈大帝所培植,在其生长的早期,还得到沙恩霍斯特和克劳塞维茨的培育,然而是毛奇的组织才能使其在19世纪下半叶变成了参天大树,他大大发展了总参谋部,提高其层次和效率。普鲁士的总参谋部将学院式理论研究和事无巨细的细节计划结合起来,再灌输以符合逻辑的战争思想,这正是取得令世人震撼的对奥地利和法国战争胜利的主要因素。总参谋部卓有成效的工作使普鲁士以世界上头号陆上军事大国闻名于世。而普鲁士和德意志得以将这种地位持续到本世纪末,则应主要归功于毛奇伟大的继任者A.冯·施利芬。作为历史学家,他研究了古代和现代的作战,这使他确信拿破仑和克劳塞维茨的作战理论。他发展了一种简单而灵活的与法国和俄国实施两线作战的战略思想。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个所谓的“施利芬计划”在其缺乏才能的继任者手中,变成了僵死的教条。
在这一时期重要的军事理论著作中,法国军官C.J.J.J.阿登特·迪·庇克的著作,对发展现代战斗理论作出了很大贡献。阿登特·迪·庇克上校主要研究了人类行为因素在战争中的作用。他在1870年的普法战争中阵亡,终年49岁。他的名作——《战斗研究》(死后出版)对带领法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整整一代将领,特别是斐迪南·福煦元帅有深刻的影响。
到19世纪结束,一位美国海军将领作为这个时代主要的军事理论家开始闻名于世。A.T.马汉对海上力量的组成要素进行了清晰而符合逻辑的分析,并由此变成了海上作战理论方面的约米尼和克劳塞维茨。他论述了海上力量与国家政策和战略之间的关系,他的理论得到各国同行,以及各国军人、政客和领导人的重视和尊重。有趣的是,他的著作首先得到欧洲人的欣赏和尊重,然后才得到自己国人的完全理解。
技术的冲击
蒸汽动力已成为国家战略需要考虑的紧要问题。蒸汽动力对海洋事务的冲击促使了马汉军事著作的产生,并使之对海洋国家产生影响。就这些国家而言,加煤站地点变得不仅是殖民扩张方向和扩张程度的限制性因素,而且可能成为直接的决定因素。西班牙-美国战争中,有两个典型的例子可以说明。由于缺乏加煤站,海军上将乔治·杜威靠现场购买英国运煤船上的煤炭,他的舰船中队才从香港开到了马尼拉。美国军舰“俄勒冈”号从旧金山绕过合恩角到达古巴海域,与那里的舰队会师。这次长途巡航约13000海里,最终促使美国去占领巴拿马地区,并开凿了巴拿马运河。
铁路成为美国内战南北双方的后勤武器,一个更好的例子是后来普鲁士总参谋部在普法战争的准备过程中广泛利用了铁路。
另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技术发展是电报和海底电缆(电报)的发明,它对战略和战术都有影响。电报在军事上首先用于克里米亚战争,它是一柄双刃剑,利弊并存地影响到战争的各个方面。海底电缆和电报能确保战场指挥官和其政府之间的快速通信,但同时亦给那些不上前线的政客、纸上谈兵者提供了干涉战场行动的机会;另外,快速通信使战场记者的新闻电讯可以出现在每天的报纸上。由于将军事行动计划和机动情况暴露于众,从而给军事行动的安全性带来新的威胁。在美国内战中,这对南北双方来说都是最具危害性的事情。但是战场新闻电讯通过颂扬普通士兵战斗生活的艰辛,提高了他们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社会地位,其结果导致军人社会福利的改善和士气斗志的增强。
在战术范围内,战地电报亦增强了其他信号通信手段诸如信号旗语和日光反射信号器的效果。它能确保战地总部和下级司令部之间的接触,并能越过敌方占领的区域与己方独立行动的分队以及侦察搜索分遣队保持联系。在距美国内战结束之日很早的时候,相对而言,北方军队较南方军队更广泛地利用了电报。电报线将气球上的空中观察员和地面联系起来。同时,电报线亦构成了一个通信网,正如格兰特写道,它包括“每一个师、每一个军、每一个军团以及……我的司令部。”
工业化除具有革新、改进战争工具的直接效果之外,对战争指导也有重大影响。从一个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最有意义的变化或许就是国家转而把大量人力投向武装力量和战争工业。相对于过去,国家可以供养和供应一支更加庞大的军队。蒸汽车辆运输和电报的发展,便利了大部队的运动和指挥。
然而新技术的最大效果还是体现在武器的改进和大量生产方面。
陆战战术和武器
到19世纪末,火炮完成了由前装弹式到后装弹式的转变,穿甲弹和薄壁杀伤爆破弹亦得到改进。实心弹已弃而不用,转而采用加长的流线型的中空装药式、由定时和瞬发引信起爆的子弹。这一时期开始时被舰炮和岸炮(陆用火炮)广泛采用的滑膛炮管,已被线膛炮管所取代,虽然这种取代在各国海军中较陆军更为艰难。炮身后坐力的问题亦得到解决。开初采用特制的控制弹簧,后期采用了更为复杂的液压气动装置。
为了实施海岸防御,出现了立体炮,这主要应用于美国。通过改变平衡配重将其升起,依托掩体前的胸墙实施射击,然后在反坐力的作用下降下,整个过程由气闸控制。
在轻武器方面,单发前装弹步枪已被(后装)连发枪所取代,而米尼式子弹亦被加长的圆锥形子弹所代替。武器的射程、精度和射击速度较以前有很大的提高。虽然机枪的潜在威力尚没得到充分认识,但它已变成各国军械库中的重要装备。无烟火药已作为枪和火炮的发射火药并得到广泛的采用,使用这种火药在起伏不平的旷野上不易暴露发射位置。
美国内战中,早在1862年半岛战役开战之初南方军就开始运用野战地雷和陷阱。虽然这些并不是全新的手段,但至少可以说在1863-1865年这场广泛的堑壕性战争中,开创了现代堑壕战的原型。手榴弹亦被广泛使用。
新武器的综合效应使战场上的火力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量的士兵使用着改良武器,形成了扫荡前沿前所未有的钢、铁和铅弹的雨幕。这反过来导致了一场意义深远的战术革命,这一点在美国内战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亦最具戏剧性。
在由火炮和轻武器构成的火力面前,不论是步兵还是骑兵都不能从正面实施攻击。由此产生了四个直接的结果,第一是疏散,第二是战斗队形逐步变得更加扩大,第三是战斗队形更加灵活,第四则是当人们寻求避开冒自杀危险的正面攻击时,便经常采用机动的行动方式。
堑壕的战争也许是这场战术革命最突出的表现。野战防御工事在此之前几乎为围攻性军事行动所独有,而现在它已成为步兵战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军队在火力之下必须掘壕防护,单兵掩体和散兵坑很快便扩展为堑壕体系,并成为战斗双方兵力配置的基础。在利用快速构筑的野战工事方面,李将军超过其同时代的任何人,他所取得的绝大多数胜利都是其巧妙利用快速构筑工事,并以之作为攻势运动和火力配系基础的结果。
另一个特点表现于骑兵战斗中。至19世纪末期,骑兵突击实际上已从战场上消失。由于以骑兵对步兵实施正面突击不可想象,骑兵的行动几乎完全限制于侦察和警戒任务。然而,马匹为下马步兵提供了机动力,他们是以下马步兵标准的战斗方式来实施战斗的。
1861-1865年作战的经验教训,在其他地方并没有轻易地得到认可,欧洲各国是通过自己惨痛的经历才认识到美国内战的榜样意义。十年之后,旧有的作战方式才在普法战争的人仰马翻之中被抛弃。而其最后一口喘息仍残存于英国人在非洲实施的殖民地战争之中。通过参加在恩图曼实施的极为壮观的骑兵冲击,年轻的温斯顿·丘吉尔经历了上个时代的辉煌。几年之后,正值19世纪结束之际,当英国步兵被机动灵活的布尔人狙击手举枪屠杀的时候,他才认识到过去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海战战术和武器
装备有新型炮弹火炮的俄国海军,在锡诺普歼灭了土耳其舰队,第一次显示了改良的海军武器具有摧毁性的潜力。装甲浮动炮舰也出现于克里米亚战争。按演进规律,法国制造了装甲铁板的木船“光荣”号,这在英国引起了一片恐慌,迫使英国海军部匆忙建造了第一艘装甲战舰“勇士”号。
正是南部同盟军的一艘装甲战舰“梅里麦克”号(即南部同盟军“弗吉尼亚”号)才敲响了木板战舰的丧钟;一天之后,北部联邦军的“监视”号开创了旋转炮塔舰的时代。美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海军设计师把最早出现于“监视”号上的埃里克森旋转炮台,装备到适于航行的具有装甲船壳的其他舰只上,很快便解决了问题。到该期结束,装甲炮舰成为海上皇后。
南部同盟军的海军工程师还发明了潜艇,尽管直到世纪交替之际,才发明了汽油发动机和蓄电池,从而解决了水下推力的问题。战舰撞角这种旧有的装置在美国内战得以再生,并享有了短暂的盛名,但很快被证明没有什么战术价值,然而其影响的痕迹一直残存于战舰的设计之中。
水雷(原称鱼雷)在美国内战期间得到普遍的使用,南部军用水雷卓有成效地保卫军港,加强海防,以对抗北方军舰只。南北双方都曾将水雷系在潜艇或其他小船的吊杆一端进行攻击。该世纪末,这些系在吊杆一端的水雷已改用自动压缩空气推进,从而更具威胁,已成为现代鱼雷的原型。随后,世界各国海军出现了快速然而易损的鱼雷艇,紧接着出现了更大型更快速的鱼雷快艇驱逐舰。
北部联邦军战舰“监视”号和南部同盟军战舰“弗吉尼亚”号
战斗中一路纵队(舰只成单一纵列)仍是通常的战术编队,使用舷侧火炮被认为最适宜。但是战术家们也换用“越过敌人的T字队形”,这是一种对纵队与纳尔逊集中兵力原则的变形及运用。这种战术(通过快速运动)让横队队形的舰只集中火力射击敌人机动较慢的纵队的先头舰艇。而快速鱼雷艇式驱逐舰的一个重要作用是通过击沉个别舰只,从而打乱敌人的战斗队形。
舰只用火炮完成了由前装炮向能控制后坐力的后装炮的演变。这一时期,曾经历过短暂的硝酸甘油炸药炮的阶段,该炮以压缩空气投掷装药。1898年,美国海军的一艘战船“维茨威”号装备了这种新奇的武器。然而,炸药的改进——梯恩梯(TNT)和其他类似炸药可以由普通枪药所推进——使得这种射程相对较近的硝酸甘油炸药炮被放弃(虽然在陆战场上,一门这种炮在美国-西班牙战争中曾被短暂地使用过)。所有的海军火炮专家同时都在发展穿甲弹以对付装甲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