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议汰兵疏·第六 – 吴起兵法网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曾国藩·议汰兵疏·第六

曾国藩·议汰兵疏·第六

作者:曾国藩

出自————《曾国藩·议汰兵疏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原 文】

         臣今冒昧之见:欲请汰兵五万,仍复乾隆四十六年以前之旧。骤而裁之,或恐生变。惟缺出而不募补,则可徐徐行之而万无一失。医者之医疮疤甚者,必剜其腐肉而生其新肉。今日之劣弁羸兵,盖亦当量为简汰,以剜其腐者;痛加训练,以生其新者。不遁此二道,则武备之驰殆,不知所底止。自古开国之初恒兵少,而国强其后,兵愈多则力愈弱,饷愈多则国愈贫。北宋中叶兵常百二十五万,南渡以后养兵百六十万,而军益不竞。明代养兵至百三十万,末年又加练兵十八万,而孱弱日甚。我朝神武开国,本不藉绿营之力,康熙以后绿营屡立战功,然如三藩准部之大勋,回疆金川之殊烈,皆在四十六年以前。至四十七年增兵以后,如川楚之师、英夷之役,兵力反远逊于前。则兵贵精而不贵多,尤为明效大验也。八旗劲旅亘古无敌,然其额数常不过二十五万。以强半翊卫京师,以小半驻防天下?,而山海要隘往往布满。国初至今未尝增加,今即汰绿营五万,尚存汉兵五十余万,视八旗且将两倍。权衡乎本末,较量乎古今,诚不知其不可也。近者广西军兴纷纷征调外兵,该省兵二万三千,士兵一万四千,闻竟无一人足用者。粵省如此,他省可知,言念及此,可胜长虑。

         【注 释】

         ①劣弁(bian)羸(Iei)兵:品格低劣、身体病弱的士兵。弁,武官称弁,清代专指低级武官。羸,瘦弱。

         ②量(liang):考虑,斟酌。

         ③驰殆:废驰危险。

         ④恒:常。

         ⑤军益不竞:军队战斗力日益下降。

         ⑥藉:借。

         ⑦三藩准部:清封明代降将耿仲明为靖南王、尚可喜为平南王、吴三桂为平西王,称三藩。后皆反清而为清政府平定。准部,指蒙古准噶尔头目噶尔丹等人勾结沙俄叛乱。后经康熙乾隆多次出兵才平息了叛乱。

         ⑧回疆、金川之殊烈:回疆指新疆(南疆)布拉敦兄弟(皆回族首领,故曰“回疆”)叛乱自立为国(又称“大小和卓叛乱”),后被清军讨平。金川指乾隆时大金川土司莎罗奔人侵小金川。后为清军征讨。殊烈:特殊的功勋。烈:功业。

         ⑨川楚之师,英夷之役:川楚之师指白莲教支派混元教在湖北、四川等地起义,后被清兵镇压。英夷之役指鸦片战争中清军与英军的战斗。

         ⑩八旗:满族首领努儿哈赤于明万历年间首创,初期兼有军、政、农(牧)三职能,后为专门的兵藉编制。因为它以旗色为标志,分正黄、正白、正红、正蓝,后增镶黄、镶白、镶红、镶蓝,所以称八旗。后又有汉军八旗。

         ?强半:大半。少半:小半。翊(yi):护卫。

         ?本末:这里指全局与局部,即裁员的利弊。

         【译 文】

         现在臣下冒昧建议:请裁减兵员五万,仍然恢复乾隆四十六年以前的状况。当然一下子突然裁员,也会担心国家有事时不能应付。而实行兵员空缺后不征集补充的办法,则可以慢慢实行而万无一失。医生治脓疮,必须先挖掉腐烂的皮肉(敷药之后再)让新肉生长。现在那些品格低劣、体格瘦弱的士兵都是腐肉,应该斟酌裁减;而让新肉生长的办法就是加强训练。如果不从这两方面下手,那么军务废驰腐败还不知要发展到什么程度。自古以来,各个朝代刚刚建立的时候,都是军队数量很少,但国家却很强盛。然而到后来却是军队越多,力量越弱;粮饷越多,国家越穷。北宋中期军队常常保持在一百二十五万,南渡以后增到到一百六十万,而战斗力却日益下降。明朝养兵多至一百三十万,后期又增加十八万,而明军的实力却越来越弱。大清开国建业本来就没有靠绿营兵的力量,康熙以后绿营兵虽然屡次立功,但在平定三藩和准噶尔的叛乱中立功的,以及在南疆和大小金川建立特殊功勋的,都是乾隆四十六年以前组建的军队。到次年增加兵员以后,像在湖北四川与白莲教作战和中英战争中与英军作战的部队,战斗力反而远远不如过去。如此看来,兵贵精而不贵多的道理就十分明显了。无敌天下的八旗军数额也不过经常保持在二十五万之内。用其中一大半守卫京城,一小半驻防全国,整个国家的山河要塞也就都被驻防了。从开国到现在,即使没有增加兵力,现在裁减五万绿营兵,也还有汉兵五十多万,和八旗军相比仍有两倍多。权衡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对比古代与现在,确实找不出不能实现裁减兵员的理由。最近广西绿营兵有纷纷征集外地兵的做法。该省军队编制为二万三千人,而外地士兵就有一万四千,听说他们竟没有一个能用。广西如此,其它省就可想而知了。讲到这里也就可以知道长远的利害考虑了。

         【读 解】

         军队没有战斗力就是因为人多吗?答案不能固定一律:有百万雄师摧枯拉朽的,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还有“双枪军”与一群饭桶,所以关键不在人数的多少。而开国之初兵精力强,历朝之末兵多力弱、饷多国贫这倒是一种普遍的规律。

         这种规律能给我们什么启示?这里我们不由想起了大约五十年前毛泽东与黄炎培的一次对话。当时国内战争大局已定,黄炎培认为政权的更迭已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然而,这位眼光深邃的知名人士却在考虑一个更为长远深刻的问题:大凡一个朝代开创的初期,尽管环境恶劣条件艰苦,但由于创业者目标坚定意志坚强,所以都能万众一心夺取胜利。可是取得政权之后,执政党的地位和既得者的利益却往往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败泛滥。鉴于这种历史教训,黄炎培不无远虑地提出:新的执政党如何避免这种历史悲剧?当时毛泽东的回答是:我们不会走这条历史老路,因为我们有人民民主专政这个法宝。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