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岳飞·精忠报国名千古
出自————《名将传》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南宋·岳飞(公元1103年~1142年),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人。南宋抗金卫国的一代名将,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英雄之一。他在金统治者大举南侵,南宋人民面临家破国亡的危难关头,以其杰出的军事才能,屡立殊功,成为抗金战争中三大将之一。当他亲率岳家军,在北伐中胜利进军之时,被高宗一日连下十二道金牌,迫令岳飞退兵。岳飞回到临安,即被诬陷入狱,遭杀害于风波亭。岳飞虽然被宋高宗、秦桧等投降派所杀害,但他光辉的抗金事业是永远不可磨灭的,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所传颂;他的抗金爱国主义精神,不断地激励着中国人民。
北宋崇宁二年二月十五日(公元1103年3月24日),岳飞诞生在一个世代务农的家庭里。家中原有些薄田,但在岳飞出生不到一个月时,家乡就被大水淹了,使岳家陷于贫困的境地。因此,岳飞从小就参加劳动。在劳动之余,父亲岳和常教他识字及讲一些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敌事。同时,岳飞又跟周同学了一身好武艺,尤擅长弓马。岳飞为人刚直,勇敢果断,而且喜读《左氏春秋》和孙(武)吴(起)兵法。为了谋生糊口,他给韩家作庄客,并为韩家护庄守院;在这世代官宦的韩家里,岳飞也听到了一些军国大事。这些,都为他后来成为一个热爱祖国、有勇有谋的将领,打下了基础。
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岳飞二十岁。真定宣抚刘稔在河北招募敢战之士,岳飞应募参加了军队。他入伍后当一个小队的队长,跟刘延庆征辽的军队出发,经历过芦沟河的溃败。后来,他跟刘飴回到真定,不久因父丧退伍回乡了。
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十月,金兵分两路向北宋大举进攻,东路很快兵临宋都汴京城下,西路则紧紧围住重镇太原。这时,岳飞再次从军,并随所属部队平定军开赴太原抗金前线。
一天,岳飞率骑兵小分队在前线侦察,与大股金兵遭遇。岳飞趁敌立足未稳,率先直冲敌阵,乱中取胜。当晚,岳飞又伪装金兵潜入敌营,将敌情摸得一清二楚。在这次初露头角的小战中,岳飞已经充分表现出勇敢和机智,证明他是一位优秀的将才。不久,他被提升为“进义副尉”。后来,岳飞所属部队被金兵击溃,岳飞被迫返回敌乡相州。
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秋,金兵攻破汴京,次年春掳走北宋徽、钦二帝和文武百官数千人,灭亡了北宋。这就是一直令岳飞耿耿于怀的“靖康之难”。
金军攻占汴京之前,康王赵构在相州招募勤王之师。岳飞告别家人,欣然应募,并在战斗中屡立战功,先后升迁“承信郎”、“秉义郎”,受宗泽指择。宗泽以孤军向东挺进到开德(今河南濮阳),连战连捷,与岳飞的战功分不开。宗洋见岳飞智勇双全,对他说:“你的勇智才艺,古代的良将也没法和你比。但你喜欢非正规作战,这不是万全之计。”说完,向岳飞示教阵图。岳飞回答说:“古今情况不同,地形也有险有夷,怎能按固定的阵图作战呢?”宗泽反问:“那么就没有阵法可用了吗?”岳飞说:”按阵法作战,是兵家准则,但运用巧妙,则靠各人用心了。”宗泽听后,暗暗佩服岳飞的见识。岳飞的这番军事理论,还是颇有辩i正观点的。
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五月,赵构在南京(今河南商丘)称帝(史称宋高宗),改元“建炎”,建立了南宋政权。岳飞随部队也到了南京。他对新皇帝寄以希望,上了一封《南京上皇帝书》,请求高宗摆脱投降派的包围,“亲帅六军”,北上抗金,收复失地。这奏章刺痛了当权的投降派,岳飞以越级上奏被革职。
岳飞被革职后,又去投河北招讨便张所。有一次,张所问岳飞:“你敌得过多少人?”岳飞回答说:“勇敢是靠不住的,用兵首先在于定汁谋。”接着举了《左传》上的两个例子。张所听后惊奇地说:“你恐怕不是行伍中人。”岳飞借此机会向张所献计说:“国家建都汴京,獐河北作麻障。如果各要地都练兵作好准备,一城被围,各城都去救应,金人就无法深入到河南(黄河以南),京师就安全了。”张所听了,大为高兴,给他一个借补武经郎的官职,命从王彦渡河北上。至新乡,王彦见金兵势力很强,不敢逃攻,岳飞单一独率部与金兵鏖战,勇夺敌军旗。在侯兆川恶战中,岳飞以少胜多,打退大队金兵。他还率部转战太行,杀死敌帅黑风火王。他虽累立战功,但由于和主帅王彦不和,又投奔东京留守宗泽。
不久,金兵进犯汜水关(今河南汜水),岳飞奉宗泽之命率部迎敌。在竹芦渡与敌相持时,岳飞令三百士卒在半夜时,每人点起两束多头火把,烧得满山通明,虚张声势。金兵以为是大批宋援军赶到,慌忙撤退。岳飞趁机掩杀,大败金兵。岳飞遂因功升统制官,后来又升为都统制。
宋高宗无意抗金,称帝不久就往南逃。金兵穷追不舍,直至江南。宗泽病死后,继任的杜充不愿坚守东京,岳飞无奈随杜充部队撤到建康。
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秋,金兵进攻建康。杜充弃城逃跑,来军大乱。岳飞在此危难之际,对部下慷慨陈言:“我们应以忠义报国,不让敌人占据建康这座战略重镇。要逃跑者斩首!”部下被岳飞的爱国激情所感动,纷纷表示愿跟岳飞在敌后坚持抗战。
岳飞军在广德对敌军中的汉人分化瓦解,然后里应外合,连破敌营;在宜兴,肃清散兵游匪,保境安民;在常州,載击北返的金兵,四战四胜。岳玉军在江南转战四个多月,占惜了许多战略据点,队伍越来越壮大,与韩世忠军一道,对建康形成了包围。
不久,韩世忠军在黄天荡给北伐的金兵以重创。岳飞军则在静安杀敌三千,夺得大批战争物资,接着乘胜收复了建康。
岳飞在江南抗金中成功赫赫,得到了朝野人士的交口称赞,遂得朝廷重用,任为通泰镇抚使,开始跻身高级捋领之列。但岳飞并不以升官为满足,他向朝廷上辞书,请求朝廷派他到淮南抗金前线另任重职,以遂“平生之志”,可是未荻批准。后来,朝廷却把岳飞这员猛将用到“安内”战线上,到湘赣等地围剿匪军和农民起义军去了。
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至绍兴五年间,岳飞先后平定了李成、张用等多股匪军,使人民安居乐业,巩固了抗战后方;但他对杨么农民起义军的镇压,却在自己的历史上留下了污点。征战中,岳家军逐步补充了大批精兵強将,队伍愈加壮大,威名开始远扬。岳飞白己也因功被不断提拔,直至江西制置使高位,并得高宗所赐“精忠岳飞”军旗。
岳飞治军严谨,他要求部下严守军纪,驻扎时不外出挽民,行军中不轻入民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卤(掳)掠”是其铁的纪律。这就使岳家军在群众中具有良好的声誉,更使部队增强了战斗力。
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九月,金统治者立刘豫为伪“大齐”皇帝,替金看守河南、陕西等地。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冬,伪齐军占领了襄阳六郡,江北大震。岳飞清醍地看到襄阳六郡是出击中原的战略要地,便上书请求进兵襄阳。髙宗同意了这一计划,派岳飞率大军前往执行。这是岳飞在抗金战场上首次独当一面。渡江北上时,岳飞发誓道:“我不擒贼,就再也不渡此江!”表示了必胜的决心。
而飞大军先是消灭了号称“万人敌”的京超所率七千多伪齐军,收复了郢州。继而攻克随州,俘敌五千,生擒伪齐将王嵩。岳飞则亲率大军,直取襄阳。伪齐大将李成在城外四十里摆开十万大军迎战。岳飞观其阵势,讥笑道:“步兵利于险阻,骑兵利于平旷。李成却把骑兵布于江岸,歩兵摆在平地。”于是命王贵率长枪步卒对付敌骑兵,命牛皋率骑兵冲击敌步兵,利用地形之利,一举大敗敌军,收复了襄阳。接着岳飞在新野再破李成军三十万,敌军横尸二十余里。随后岳飞大军又乘段收复了邓州、唐州和信阳军。
岳飞在征战的同时,还十分注意恢复生产。他一方面令部下大搞屯田,一方面招抚百姓,发给耕具种子,帮助他们重建家园。由此可见,岳飞并不是只会一味打仗的武夫,而是颇有经济头脑的战略家。在岳飞的经略下,襄阳六郡军事、经济实力上升,成为抗金的重要基地。
岳飞还想乘胜“直捣中原,但高宗不许。高宗封岳飞奔清远军节度使和武昌开国侯,令他驻守鄂州。当时,岳飞虽仅三十二岁,却位高权重,与韩世忠、张俊、刘光世等镇守一方的大将齐名了。但他并不因此志满意得,他在所填《满江红》一词中抒发了自己的胸怀:要“从头收拾旧山河”!
绍兴六年(公元1136年)春,都督张浚派岳飞进驻襄阳,作北伐准备。他对岳飞说:“这是你一贯的愿望。”该年秋,岳家军进袭豫西,先后收复了卢氏、虢州、长水、伊阳、商州等地,降敌数万,夺敌粮十五万石。可惜,由于高宗对北伐态度冷淡,岳家军军粮不继,只好又退出了豫西。岳飞的第一次北伐尝试就这样半途而废了。
绍兴七年(公元1137年)春,高宗召见岳飞。岳飞向高宗上了一封《乞出师札子》,详谈北伐方略,要求消灭刘豫伪齐政权。高宗表面上对此十分赞赏,内心却不以为然。不久,被金统治者视为累赘的刘豫政权被金废黜了。岳飞再次上书,希望趁伪齐倒台之机,兴师北上。这一要求也落了空。
这时,投降派充斥南宋朝廷,被金有意放回的秦桧与高宗臭味相投,深得重用。绍兴九年(公元1139年)初,南宋政府不顾主战派的强烈反对,与金签订了卖国投降的和约。和约规定,宋称臣于金,每年向金进贡大批钱物。对此和约,岳飞深表异意3对高宗为庆贺和议成功而给大将们的加俸晋爵,一再坚辞不受,认为如此“论功行赏”,“取笑敌人”。
宋金签订和约才一年多,金统治者就毀约南侵了。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五月,兀术率金兵倾巢而出,分四路向南宋大举进攻。宋高宗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不得不派兵抵挡。岳飞奉命率部出荆襄,进入河南。岳家军在河南腹地的出现,使中原人民欢欣鼓舞,争相前来犒军。岳飞在执行“联結河朔”计划时联络的北方忠义民兵,更是纷纷出动,配合岳家军作战。
岳飞率北伐大军一路攻城略地,向敌巢汴京杀奔而去。仅一个来月时间,岳家军连战连胜,先后收复蔡州、颍昌、陈州、燼州、洛阳等他,对汴京形成了三面包围之势。
敌帅兀术大惊,听说岳飞统帅部在郾城,使帯上几员大将和一万五千精锐骑兵,奔袭而来。岳飞遂与之决战。兀术使出杀手铜,派岀号称“铁浮图”的装甲骑兵,用两面包抄的“得子马”战术向岳家军发起逬攻。岳飞则技高一筹,命军士手持长柄铜刀,照着敌人马脚猛砍,砍得金兵马翻人仰,阵脚火乱,狼狈而退。
兀术在郾城碰钻头破血流,又冲向颍昌,也被岳飞之子岳云打得大败而逃。岳飞乘势进军至距门京归十五里的朱仙镇。
在岳飞北伐胜利的同时,两河义军也在敌后展开了猛烈的袭击,他们“累战皆捷,中原大震”。其他义军均积极准备与宋军会师,旗帜都以“岳”字为号。中原人民都争向义军送粮草,等待欢迎岳飞军队的老百姓,充盈于道。在这一形势下,兀术不得不惊呼:“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准备弃汴京而走。宋军收复北方故土,指日可下。岳飞兴奋地说:“直捣黄龙(金都),与诸君痛饮耳!”以此来策励自己和部下争取抗金斗争的最后胜利。
可是,南宋当权的投降派对此并不高兴,因为这有违其投降主义的立场,因此他们又出来破坏抗战了。宰相秦桧以高宗的名义,命岳飞等路大军退兵。岳飞极为气愤,上了一道《乞止班师诏奏略》,力主继续北伐,以免错过良机,功败垂成。可是高宗、秦桧根本听不进这番忠告,向岳飞连发十二道金牌,令其速退。岳飞无奈,叹息道:“十年之功,废于一旦!”引军南还。已收复的广大地区,重陷敌手。
岳家军撤退时,当地百姓十分悲伤,百般挽留。岳飞于心不忍,将六批百姓带回南方,安置在襄汉六郡。
岳飞等军虽已退回,但高宗、秦桧对这些执掌重兵的抗金将领仍视为肉中之刺,不拔不快。于是,便仿效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的诡计,请岳飞、韩世忠等人赴宴。在宴会上,秦桧突然宣布高宗制书,任韩世忠为“枢密使”,岳飞为“枢副密使”,到中央任职,明升暗降,夺走了他们的兵权。
但秦桧为了满足金统治者的要求,还要置岳飞于死地而后快。他指使人诬吿岳飞部将张宪与岳云谋反,将岳飞父子和张宪投入临安大理寺狱。韩世忠大抱不平,质问秦桧:“岳飞有什么罪?”秦桧含糊其词地回答:“这事情(指岳飞谋反事)’莫须有’(无须有)。”韩世忠愤慨反诘:“’莫须有’三个字怎能令天下人信服!”
在狱中,岳飞虽被秦桧死党万俟卨多次严刑拷打,但始终都不承认自己有什么罪,并在供状纸上手书“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表示强烈的抗议。
秦桧拿不到岳飞的口供,只好绞尽脑汁,罗织了几条罪名,于绍兴十一年除夕(公元1142年1月28日)将岳飞害死于狱中。抗金的一代名将岳飞没能在战场上捐躯。却被隐藏在己方阵营中的敌人暗害了,时年仅三十九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