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2·黄埔军校大事记
作者:陈宇
出自————《中国黄埔军校》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附录2·黄埔军校大事记(1)
附录2:
黄埔军校大事记此附录主要依据黄埔军校史料档案整理而成,并参考众多黄埔毕业生的回忆文章加以修正补充,还主要参考了赵丽屏、陈以沛等先生的有关文章。
(1924~1927)前期主要筹备工作1921年12月23日,由张太雷充当带路人和翻译,孙中山在广西桂林会见应邀到中国的共产国际代表马林。会谈中,马林向孙中山提出改组国民党,创办军官学校,建立革命军基础和实行国民党与共产党合作等意见。孙中山同意马林提出的这些建议。
1922年4月27日,少共国际代表达林和张太雷、瞿秋白在广州总统府与孙中山会谈。达林向孙中山介绍了苏俄红军的情况,孙中山对苏俄红军的规模、组织和政治教育很感兴趣。
1923年8月5日,孙中山授意蒋介石在上海约会马林及张继、汪精卫、林业明等筹组“孙逸仙博士代表团”,赴苏俄考察军事、政治及党务。代表团成员有:蒋介石、张太雷、沈定一和王登云4人。8月16日,以蒋介石为团长的“孙逸仙博士代表团”由上海乘“神田丸”轮启程赴苏俄考察。9月17日,“孙逸仙博士代表团”到苏俄红军步兵第144团参观。蒋介石称其优点是在全团上下亲爱团结,团长与党代表权责分明;晚上,与马林商议提案。后来的黄埔军校实行党代表制度,即渊源于此。10月25日,孙中山召开改组国民党特别会议,以求加速改组国民党,实行国共合作筹建军校之进行。
11月29日,孙中山主持召开国民党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第10次会议,通过创办军官学校决议。12月9日,孙中山在大本营对国民党员发表演说,重新创造革命军的思想愈加明确,他指出:国民党“此次改组,乃以苏俄为模范,企图根本的革命成功,改用党员协同军队来奋斗”。12月15日,“孙逸仙博士代表团”在俄国先后参观红军陆海空军事设施和各种军事学校,历时3个多月后返抵上海。12月20日,廖仲恺在上海密电蒋介石,要他从家乡溪口来上海,同往广州。此期间,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决议组织“国民军军官学校”,曾拟以孙中山为校长,以后方医院和测量局为校址。12月25日中共中央向全党发出帮助国民党改组的《通告第十三号》,指示党员“有国民党组织的地方,同志们立时全体加入”。12月28日,廖仲恺与鲍罗廷研究,选定戴季陶等为军校教职人员,并将结果通知正在上海的蒋介石,催他早日转赴广州。
1924年1月16日蒋介石由上海到广州,开始筹备组建“国民军军官学校”。
黄埔军校彩门及对联1月20日中国国民党第1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共产党人李大钊、毛泽东、瞿秋白、林祖涵(伯桑)等出席大会,并当选担任中央领导工作,为国共合作、创立革命军校奠定了组织基础。大会通过《中国国民党第1次代表大会宣言》,接受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反帝反封建主张。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资格参加国民党。
1月24日“国民军军官学校”筹办未成,孙中山改而下令成立“陆军军官学校筹备委员会”,委任蒋介石为筹备委员会委员长。
1月26日孙中山委任王伯龄、李济深、沈应时、林振雄、俞飞鹏、张家瑞、宋荣昌等为军校筹委会委员。
1月28日孙中山选定广州黄埔长洲岛原广东陆军学校与广东海军学校旧址为陆军军官学校校址。黄埔军校校名由此而来,后通称黄埔军校。
1月29日孙中山委任廖仲恺为大本营秘书长,继续协助筹划军校开办事宜。
1月30日国民党“一大”闭幕。出席大会的国共两党成员受委托回原籍选拔革命青年来军校报考,确保第1期录取的学生为优秀的革命青年。
1月底苏联第一个军事顾问小组应邀参加军校筹备工作,由鲍罗廷介绍与孙中山会面。顾问小组由4人组成,以切列潘诺夫(又译契列帕诺夫)为顾问组长,以捷列沙诺夫、捷尔曼、波良克为顾问。孙中山要求按照苏维埃的军事制度来组织革命军队。
附录2 黄埔军校大事记(2)
2月6日陆军军官学校筹备委员会筹备处在广州南堤2号(今沿江中路第239号对面)正式成立,分设教授、教练、管理、军需、军医5部,指定王伯龄、李济深(由邓演达代)、林振雄、俞飞鹏、宋荣昌为各部临时主任,分部办公。
2月8日校务筹备会首次召开,决定有关军校开办事宜。继后开会32次,决定实施各项创校工作的进行,规定全校员生必须加入国民党。
2月10日军校确定分配各省区招考学生名额,拟定招生名额为324人。
2月中旬黄埔长洲岛军校旧址因年久失修,荒草遍地,军校筹备处组织力量进行大扫除,维修校舍,准备军校的创建。
1924年拍摄的黄埔军校大门,校匾题为“陆军军官学校”。
2月21日蒋介石突然向孙中山提出辞去军校筹委会委员长职务,离广州去了上海。
2月23日孙中山在蒋介石辞职书上批复“不准辞职”,同时另委任廖仲恺兼理军校筹委会委员长职务。
2月29日孙中山电催蒋介石回粤复职,责问:“辞呈未准,何得拂然而行?”
3月3日共青团广州地委发出第7号报告,称将在广州创办军官学校,拟派三四名同志赴考,预备在将来参加军人运动。
3月10日廖仲恺电催蒋介石南归,责令“毋负远来考者,以损党誉”。
3月14日蒋介石复函廖仲恺,表示不相信国共始终合作。
3月16日孙中山发表《中国国民党孙总理勉励同志文》,阐述联俄、联共的必要性。
3月中旬共产党人何叔衡在湖南长沙负责办理军校第1期秘密招生事宜,介绍赵自选、陈作为和郭一予等持函到上海见毛泽东。当时,毛泽东负责上海的招生工作。
3月21日孙中山指定成立以蒋介石为委员长的入学试验委员会,王伯龄、彭素民、邓演达、严重、钱大钧、胡树森、张家瑞、宋荣昌、简作桢为委员。后因蒋介石辞职未归,由李济深代理委员长。
3月24日军校在广州市文明路高等师范学校内举行下级干部考试,对各方举荐人员严格考察。各学生队分队长、副分队长则从广东警卫军讲武堂和西江讲武堂毕业生中挑选。
3月25日东路军总部及其所辖各部队之下的军官数十人报考军校。东路军总部为慎重起见,特于是日在部中考试,合格者方送军校复试。
3月26日廖仲恺连日电催蒋介石南归,最后询其:“归否?俾得自决。”表示作最后通知。
3月27日军校以广东大学、广东高等师范学校为试场,举行第1期新生入学考试。各地投考的学生共1200余人,3天试毕,因考生学识较佳者颇多,故酌量多取。
3月30日蒋介石致电廖仲恺,怀疑军校经费不足。廖仲恺复电表示经费不乏,尽可安心办学,惟请即来。
4月1日建校筹备工作结束。
4月21日蒋介石返抵广州,谒见孙中山。
4月26日蒋介石正式来校视事,并对下级干部作第一次讲话。
4月28日军校第1期学生入学考试放榜。正取生350名,备取生100名,共产党人蒋先云以优秀成绩名列第一。
5月1日军校第1期学生开始报到。
5月3日孙中山任命蒋介石为陆军军官学校校长,兼粤军总司令部参谋长。
5月5日军校第1期正取生350余人进校,编为第1、第2、第3队,合组为学生总队,以邓演达为总队长(兼),严重为副总队长,先期开始新兵训练。后第1期备取生120余人进校,编为第4队,与先期入校的第1、第2、第3队合称为第1总队,总计学生人数480余人。孙中山发表训词:“陆军军官学校成立,国民党能够得到—个新生命!”
5月9日孙中山委任廖仲恺为中国国民党驻校党代表,按党代表制度规定,校长或各行政长官的文书命令,没有同级党代表的副署,不能生效。军校举行第1次校务会议,此为校务会议成立之开始。南堤陆军军官学校筹备处,改为陆军军官学校驻省办事处。
附录2 黄埔军校大事记(3)
5月10日军校呈请任命李济深为军校教练部主任,王伯龄为军校教授部主任,何应钦为军校总教官。后继委任戴季陶为军校政治部主任、共产党人张申府为副主任。
5月11日军校开始实行每天汇报制度,规定每日晨由各部派人汇集办公厅,报告前一天所经办事的情况,以加强互相联络。
5月12日军校开设政治课,特聘任汪精卫、胡汉民、邵元冲为军校政治教官。
5月16日军校举行首次清洁检查,并对学生作讲评,规定学校食物统统要经军医检查,而且要军医负责。
5月18日军校召开行政会议,决议:挑选学生中已习军事者充任队长;设禁闭室。
5月22日广东财政委员会决议军校经费、开办费:财政厅拨186600元;经常费:财政厅拨5000元,市公安局拨15000元,市政厅拨5000元,筹饷局拨5000元。
5月25日军校发给全体学生每人—枝枪,并讲述拿枪的意义,此为军校师生正式武装的开始。
5月30日晚8时军校召开行政会议,决议:政治部编谱校歌;总教育官绘校旗图样;严禁学生吸烟;印制出入证。
6月13日军校举行教育行政会议。
黄埔军校师生在开学典礼大会上聆听孙中山的演说
6月16日陆军军官学校举行盛大的开学典礼,校总理孙中山偕夫人宋庆龄乘“江固号”军舰莅校,所属党、政、军高级官员及鲍罗廷顾问和师生500多人出席大会,孙中山发表开学演说。
6月23日军校召开行政会议,决议组织“革命军事研究会”。
6月25日晚,军校召开行政会议,决议:招收工兵学生;编辑军事杂志。
6月28日因共产党加入国民党问题产生争论,戴季陶离开军校去上海,政治部几个月内没有主任。
6月29日蒋介石对第1期学生讲话,称赞俄国共产党员活动的方法及其成效。
6月30日第1期学生预备教育期满,举行学生徒手教练检阅,廖仲恺亲临讲话。
7月1日军校成立革命军事研究会。规定凡属本校学生,皆为会员。设中央会于校本部,地方会于各处。其任务是从事国内外、各地方的军事变化之研究。
7月6日军校国民党特别区党部正式成立,选出蒋介石、严凤仪、金佛庄、陈复、李之龙等5人为第1届执行委员,蒋介石兼监察委员。其中,严、金、李3人是共产党员。
7月7日孙中山委任蒋介石为长洲要塞司令,并赠军校《二十四史》、《四库备要》各一部,供师生在校学习研究之用。
7月29日军校在上海设立招募“教导团”兵士机关,陈果夫主持其事。军校第2次考取下级干部。
8月初经张申府推荐,廖仲恺邀请周恩来从法国返回广州。周在军校指导第1期中共黄埔支部,以蒋先云为书记,王逸常为宣传干事,杨其纲为组织干事,许继慎和陈赓为候补干事,归中共两广区委领导。
8月4日军校举行“俄顾问包和罗夫(巴甫洛夫)及毛宜、吴秉礼二生追悼会”。孙中山亲临主祭,并书“遗恨何如”以为悼念,包和罗夫致力于黄埔军校军事教育和武装建设,7月18日在石龙不幸溺水身亡。
8月8日军校派出教练、教授、管理、军需各部官长前往东圃、龙眼洞、白云山一带实地考察行军阵地,为军校学生作战演习做准备。
8月9日发现挪威商船“哈佛号”私运商团枪械驶入白鹅潭,孙中山手令蒋介石派永丰、江固两舰监押至黄埔,停泊于校门外。苏联“沃罗夫斯基号”巡洋舰在黄埔海面抛锚,军校学生同苏联海军举行联欢,同台表演节目,各自用中文或俄文唱国际歌。
8月12日广州商团发动商人准备罢市。要求发还“哈佛”轮所运枪械,军校全岛实行戒严。
8月13日廖仲恺电令军校派出第3、第4队学生开入广州,准备对付商团罢市和阴谋暴乱。
8月14日军校新招收学生近500人,拟编为第5、第6、第7队,合称第2总队。另有工兵队、炮兵队、辎重队、宪兵队,后除第6队(湘军讲武堂学生)划入第1期外,其余概属第2期。
附录2 黄埔军校大事记(4)
8月17日军校举行第1期甄别试验,及格者447人;不能继续修业,饬令退学者,计19人;尚可造就,留校察看者,计33人。
孙中山、廖仲恺参加包和罗夫将军的殡礼
8月31日校总理孙中山到军校视察。
8月军校增建校舍于黄埔长洲岛上平岗、蝴蝶岗和海军学校旧址等一带,时称为分校,实为学生分区驻地。
9月1日第2期学生陆续由上海、广州各地考取入校,学生队第5队及工兵队成立。
9月3日军校委派何应钦筹备教导团,其组织形式和训练方法均采用苏联红军制度,强调政治领导,团、营、连各级部队均设党代表,并赋予党代表与部队军事长官同等领导权力。
9月7日广州民众在第一公园举行“五·七”国耻纪念大会,要求解除广州商团武装,军校第1期第2、第3队学生参加。
9月11日军校第1期第4队学生首次在野外研习排战斗教练,开始时在本岛洪福地区进行。指挥官为第4队区队长詹忠言,对抗指挥官为副队长严凤仪,各部长官均到现场参观。军校收容四川送来的学生20余人,编入第6队第1区队。
9月12日孙中山赴韶关督师北伐,蒋介石派教官文素松率领第1队学生随从护卫。
9月13日军校在操场举行中秋宴会,勉励师生打仗和求学是分不开的,号召师生随时准备打仗,实际为镇压商团作初步动员。
9月16日在军校危急之时,蒋介石上呈中央执行委员会报告,请求辞去军校校长职,但未获批准。
9月18日胡汉民派人偕商团代表来校,察看押存军校的商团私运枪械,协商处理办法。
9月19日军校教导团开始招收学兵,先取73人。其中68人由湘军总司令部选送,多数曾充任军官,后从投考学生中又挑选27人。
1925年拍摄的黄埔军校大门外景10月3日孙中山致函蒋介石,告以苏联运械船不宜在香山县金星门内停泊,应“直来黄埔公然起卸为妙”。
10月6日军校召开行政会议,决议:教导团加入汇报;教导团团部设长洲要塞司令部。
10月7日苏联军舰运送山炮、野炮、轻重机枪和长短枪等枪械8000支和一批弹药抵达黄埔军校,师生亲自起卸,随后与苏联官兵在军校举行联欢。随从北伐的军校第1队学生因旷课日久,患病人员亦多,孙中山批准从韶关回校。
10月10日军校为纪念武昌起义举行阅兵仪式,另一批军校学生参加广州各界人民庆祝“双十”游行,遭到商团军开枪射击。
10月11日孙中山复函蒋介石,指出:“新到之武器,当用以训练一支决死之革命军”;“其兵员当向广东之农兵、工团并各省之坚心革命同志招集,用黄埔学生为骨干”。
10月14日孙中山以大元帅名义发布平定商团手令:“兹为应付广州临时事变,所有黄埔陆军军官学校、飞机队、工团军、农民自卫军、陆军讲武学校、滇军干部学校、兵工厂卫队、警卫军统归蒋中正指挥,以廖仲恺为监察,谭平山副之。”军校第2、第3队学生开进广州作战斗部署,准备平定商团,另由何其芳从广州带领赣军新兵100人回校参加防守。
10月15日军校师生参加平定广州商团联军战斗,于晨4时开始发起攻击,至本日晚间荡平商团在广州的总部及全部据点。黄埔军校首树军威,使广东局势转危为安。
10月19日军校第1期学生分发各团各队任见习官。见习期间,每月薪水18元,食宿与排长同等待遇。
10月20日军校招募志愿军于上海,年龄18至25岁,高等小学程度,6个月毕业后升任军士。军校呈请任命胡谦任总教官,后何应钦继任。
10月22日军校特别党部举行第6分部成立大会,以第1期第5、第6队及工兵队官生组成。
10月24日军校组织炮兵队。
10月28日军校招考教导团学兵队青年学生,规定年龄在18至24岁,授以军士和准尉必需的学术,培养革命军的基层干部。
附录2 黄埔军校大事记(5)
10月30日蒋介石编辑成《曾(国藩)胡(林翼)治兵语录》,并作序言,要求军校师生每人一册。
11月3日孙中山在冯玉祥电请下,北上共商国是,临行前到军校作告别演说,广东大学全体教职员生也由广州市区乘船来军校参加听讲,孙中山勉励学生“仿效俄国”。
11月6日军校辎重队正式成立。
11月7日军校特别区党部召集第2总队全体新生,组织第5队及炮、工、辎各队区分部。
11月8日军校宣布第1期学生毕业考试。在鱼珠圩村附近举行战术考试,何应钦任指挥,所有军事教官一律参加。
11月11日苏联运械军舰启程回国,军校学生及军乐队在码头列队欢送。
11月13日孙中山为谋求统一,带病偕夫人宋庆龄乘永丰舰离粤北上,与北京政府共商和平统一大业。船经黄埔时,登岸观看第1期学生战术实习,全体师生列队到校门码头迎送。
11月14日军校学生第2总队直辖教练部。
11月19日湘军讲武学校学生正式并入黄埔军校,时有学生158人,编为第6队,该队毕业生待遇同第1期。
11月20日军校教导团正式成立,实行“三三制”和党代表制,以何应钦为团长。各级官佐主要由黄埔军校的教职员和第1期毕业生担任。
11月22日军校炮兵队成立。
11月24日军校举行第1期学生及教官、队长的品行考核。
孙中山和鲍罗廷(前右)视察黄埔军校11月27日军校在广州北校场原湘军讲武堂旧址成立陆军军官学校分校,简称省分校。筹编宪兵队,由顾祝同草订组织表。
11月28日工兵队学生迁往广州省分校受训,驻省城学兵队迁驻长洲岛上庄上课。
11月29日军校增设教育长一职,委胡谦担任,后由王伯龄、何应钦、邓演达、方鼎英相继接任。
11月30日军校第1期学生毕业考试完毕,及格者456人,分发见习。除部分留校工作,部分派往海军、工人纠察队、农民自卫军出任政治工作和教练工作外,绝大多数派往本校教导团任基层干部。第2届中共黄埔支部成立,以杨其纲为书记,余洒度为组织干事,周逸群为宣传干事,王逸常、麻植为候补干事。
11月军校政治部代理主任邵元冲随校总理孙中山北上,政治教官周恩来任代理军校政治部主任。部内设指导、编纂、秘书3个股。教导团采用党代表制。各级党代表由廖仲恺、周恩来遴选教官和学生中富有政治学识者,呈请国民党中央任命。除实施政治训练外,凡军队一举一动、一兴一废均须受其节制,以示军队党化。陈炯明叛军企图窜犯广州,军校师生星夜过江布防。
12月1日军校政治部设政治训练班,训练各见习官和各见习党代表,另设宣传研究班,培养宣传人才。
12月2日军校组织教导第2团,团长由王伯龄兼任。原教导团改称教导第1团。
12月5日军校开始修筑瞭望台于长洲东边山腰,加强警戒,监视敌情。军校始行每周星期六会议制度,讨论本周学科、术科实施程度和下周课程。规定军校领导、各部及教导团各营以上长官、党代表均参加。
12月10日军校增设参谋处,委代总教官钱大钧担任处长一职。第6队学生在长洲一带演习测绘。
12月11日军校集中教导团各级党代表实施政治训练。
12月14日军校以广东方言编《爱民歌》,首次印发师生传唱。
12月16日军校颁发《青年将校服务要览》,每个军官一册。
12月19日军校特别区党部召开全体国民党党员大会。蒋介石报告孙中山北上情况。
12月20日军校特别区党部代表及炮、工、辎3队学生赴省城,参加促进国民会议示威游行。
12月26日军校教导团第2团正式成立,士兵来源同第1团。翌日,委张静愚为团党代表,调金佛庄为教导团第3营营长。
12月底军校共产党人秘密组织“火星社”,于东校场省分校正式成立。“火星社”用SM作代号,另有联络暗号,成员有李劳工、周逸群等100多人。
附录2 黄埔军校大事记(6)
12月军校第3期新生相继陆续入校,共1200多人,编为1个入伍生学生总队,下设3个营,后又改为3个大队,进行入伍教育。从这一期开始,实行入伍生制。翌年初,委王懋功为入伍生队总队长,张治中为总队副。1925年
1月1日军校正式提出“杀陈炯明”的口号。第5、第6队学生前往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宣誓。
1月2日军校学生首次表演新剧《革命军》。
1月4日军校学生迁往广州市北校场省分校,黄埔本校专住教导团,校政治部随学生迁往省分校,设分部留校,经管教导团政治工作事。
1月5日军校政治部派余程万等10人随同铁甲车队赴广宁宣传。
1月10日军校成立第7队,直属第2总队,同时又资遣第1期学生回原籍服务,策动军阀所属部队靠拢革命,计河南13人,内蒙古1人,各给旅费100元。
1月11日军校始设军法处。
1月14日军校特别区党部改选第2届执行委员,选出蒋介石、吴明、陈作为、罗振声、周逸群为执行委员,王柏苍、成恭寅、黄锦辉为候补执行委员。委员绝大多数是共产党员。
1月17日军校学生队第5、第6、第7队改称步兵第1、第2、第3队。
1月18日军校政治部在周恩来领导下组织成立“血花剧社”,直属于校政治部。推蒋介石为社长,开始在校内外进行宣传演出,极受师生和市民欢迎。
1月20日军校编成《立志歌》、《放枪歌》,在学生、士兵中教唱。鼓舞教导团官兵应命出征。
1月23日军校政治部实行政治实习讨论,每周下午6时至8时举行。
1月25日校政治部奉命制发军人坐立姿势图及感化图。苏联顾问鲍罗廷发起成立“青年军人社”,以廖仲恺为社长,共产党人和革命军人踊跃参加。军校发起召开中国军人联合会代表大会,推举蒋先云、曾扩情、贺衷寒、何畏能4人组织筹备会。
1月30日教授部、教练部合并为教育部,政治部仍采原制,其他各部改为处。军校准东征军抵达汕头,受到群众欢迎的报道。备东征,校本部令胡谦留守军校。政治部为东征制定对内训练、对外宣传的各项任务。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第1次代表会在广州举行,到会者有各军官学校、各军将领、校代表、各战舰代表共20余人。党代表廖仲恺致词,望青年军人抱定为国为民之宗旨,打倒帝国主义和军阀,以完成国民革命之伟业。
1月31日军校全体师生在大操场举行东征誓师典礼。以校军教导团第1、第2团组成东征军主力,担任右翼作战。校军由校长、校党代表领导,钱大钧为参谋处长,周恩来为政治部主任。
2月1日第1次东征开始,军校教导团第1、第2团及建国军、粤军、滇军、桂军、湘军等奉命出征,由黄埔长洲岛乘舰向虎门集中。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在广东大学操场举行成立大会并游行,发表《成立宣言》,主要负责人有蒋先云等。继后出版《中国军人》杂志,号召:“革命军人联合起来,打倒陈炯明”。入伍生队第1、第2、第3连编为第1营,第4、第5连编为第2营,留校待命。
2月2日校本部组成东征队,以教导团炮兵营为主力队,工兵队、辎重队及步兵第1、第2、第3各队为总预备队,另组织宣传队。入伍生第1连移驻北校场省分校。
2月3日校部东征队由黄埔长洲岛乘福安舰出发。军校成立入伍生队总队部,接收陆续到校的入伍生开展士兵教育,并组织入伍生输送军用品到东征前线。
2月14日校军作战英勇,大元帅府致电嘉奖。
2月15日东征军攻占淡水城,营党代表蔡光举在是役中牺牲。
2月17日校军在苏联顾问指导下采取新战术,用侦察部队代替骑兵,在前卫的较远前方搜索前进。
2月18日校军给进攻淡水的奋勇队(敢死队)颁发赏银,每人30元,要赏牌、勋章者则少领赏金。
2月25日军校举行第2批入伍生考试,派出教官张元祜等5人为阅卷委员。
附录2 黄埔军校大事记(7)
3月1日军校填发第1期毕业证书。证书上印有代表国民党的“青天白日”和代表共产党的“镰刀斧头加步枪”的图案,反映了国共两党共同创立军校的革命面貌。军校第1批(后称第3期)入伍生期满,改编为学生队。
3月9日校本部派人前往潮汕,筹设黄埔本部办事处。
3月10日汕头各界举行欢迎东征军联欢大会。
3月12日校总理孙中山在北京病逝,享年60岁。校特别区党部从前线派吴明回省,从事后方党务整理,另加派张元祜、张治中为组织委员,曾干廷为干事。
3月13日军校后方获悉孙中山逝世,胡汉民令军校下半旗,停止操课。留校学生一律臂缠黑纱,以志痛悼。为避免影响军心,未告知东征军前线,秘不发丧。校军与陈炯明主力之林虎部在揭西棉湖展开决战,以教导第1团1000余人,御万余精悍之敌,大败陈炯明主力3万余人,奠定了第1次东征胜利的基础。之后,校军在东征前线节节胜利。
3月21日校部行营在东征前线接胡汉民来电,始悉校总理孙中山病逝。
3月25日校特别区党部在前线召开常委会,作出多项决议。主要决定有:派周逸群、黄锦辉赴梅县活动;出版《青年军人》第4期,名为《中山先生追悼号》。校军第1团官长17人奉命回黄埔本校训练新兵,成立补充团;校军第2团向大拓追击残敌。
3月28日军法审查委员会就文志文、彭干臣等3人因临阵逃脱被撤职一事进行复查,经证明与事实不符,决定免除处分,并予复职。
3月29日委任周恩来为军校军法处处长。
3月30日校军在兴宁北门外刁屋坝举行“追悼孙中山大元帅大会”。大会由何应钦唱礼,蒋介石读誓词,周恩来读祭文。
3月校军第1次东征抵达潮汕后,为随同出发之第2期学生补习课程,乃筹设潮州分校。后学生返校,分校亦同时结束。1926年拍摄的黄埔军校大门,校匾题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
4月5日军校留守官兵召开总理追悼大会,赴会者还有长洲农民协会,“飞鹰”、“福安”、“舞风”3舰官兵等共4000余人。蒋介石返校主祭。
4月6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根据廖仲恺的提议,通过建立党军案,以校军教导第1、第2团成立党军第1旅,何应钦兼任旅长,廖仲恺为党军党代表。本月29日委蒋介石为党军司令官。
4月7日第3期入伍生第2连由五华调到兴宁。
4月8日军校后方召开行政会议,决议入伍生期限缩短为3个月,入伍生入校升学定为6个月毕业。校政治部筹备兴宁县党部。
4月上旬“永福号”兵舰运送黄埔学生、宪兵和军械开赴汕头港时,被北洋海军之“楚豫”、“水续”等舰抢去。两天后,人员放回,其余尽被扣下。
4月11日军校军法处第一次开审。
4月13日廖仲恺提请由校军教导第1、第2团组成的党军第1旅,归蒋介石节制调遣。新兵连、独立营、第1连、工兵队、辎重连及特务连与第1、第2野战医院病愈新兵开赴前方。
4月14日国民政府中央任命廖仲恺为党军党代表。此后,黄埔教导团武装从校军改称党军,到6月5日国民革命军成立为止。
4月18日军校为建立阵亡将士公墓在黄埔军校本岛勘择地点。
4月19日军校入伍生第1、第2营入伍满期,升为第3期学生。计分骑兵科、炮兵科、工兵科、辎重科、机关枪科、航空科、步兵科。这天是第3期的开始。
4月21日周恩来奉命组织“抚恤东征阵亡将士委员会”,调查各阵亡将士及其埋葬地点,照章给予抚恤金。军校教导第3团成立,任命钱大钧兼第3团团长。
4月23日军校第1期同学录编成。第1期毕业生计635人。
4月24日军校由贺衷寒、缪斌发起成立“中山主义学会”,即后来成立的“孙文主义学会”前身。在军校中,孙文主义学会与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形成两个对立的组织。军校派出学员监视“宝璧”、“江汉”、“江大”、“光华”、“江贞”等7艘军舰,每舰10人。
附录2 黄埔军校大事记(8)
4月28日军校东征军在汕头总司令部召开会议,决议回师平定杨希闵、刘震寰的叛乱。廖仲恺先行返回广州市。
4月30日校军运送潮汕战利品至汕尾修理,由入伍生第2连担任保护警戒。
20世纪60年代修复的黄埔军校大门
5月1日军校第1次饬令颁发阵亡官兵家属及负伤官兵抚恤金。政治部李汉藩、陈作为(共产党员)两人与管理处长林振雄因领取“五·一”游行标语用纸引起冲突。林向李开枪,李召集师生把林捆入禁闭室。他们分别为“青军会”与“孙文学会”会员,此次冲突转变成为两会之间公开斗争的导火索。
5月4日校教导团副排长董治国率两班士兵逃离军校,营长金佛庄、连长李正韬等以管教失责受到降级和免职处分。
5月6日军校派参谋陈焯为潮汕校本部行营代理主任。
5月7日军校全体学生举行“五·七国耻纪念会”,并参加广州大游行。
5月13日校党代表廖仲恺从广州赶到汕头,与蒋介石、许崇智等具体商谈讨伐杨、刘计划。
5月14日军校任命包惠僧为代理后方政治部主任。
5月15日潮州分校步兵、辎重两科开课。
5月17日军校再次颁令官佐士兵加佩红领带,以与其他部队相区别。入伍生队第2营入伍期满,举行升学仪式。
5月18日驻防广州的滇军、桂军发动叛乱,占领电报局、车站、北校场省分校靶场等。驻广州市区的军校分校入伍生暂时迁往黄埔岛。
5月19日军校在梅县东校场召开班师回广州的动员会,号召官兵“为平定杨、刘军阀叛乱作战”。入伍生第2连护押“吉安”、“大有”2舰运军械回广州。军校在梅县给第1期毕业生颁发毕业证书,并说明打回广州后再举行毕业典礼。要求官兵在这次班师回广州作战中,要比东征作战更加勇敢。
5月21日黄埔长洲岛宣布戒严。校军回师平叛,留校师生配合回师东征军待命作战。
5月22日为配合平定杨、刘之战,加强黄埔长洲岛本校的实力,军校第2期工、辎两队学生及第3期入伍生队第1营奉命返校。
5月23日军校潮州分校停办,改设办事处,在校全体学生即日启程开回广州。
5月25日军情紧张之际,入伍生第1营及第2营仍照原编制在本校开课。
6月4日校政治部指令病愈新出院的步科学生,组织战时宣传队,配合对杨、刘军阀作战的宣传。
6月5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决议,改组大元帅府为国民政府,建国军及党军改称国民革命军。校船在开返广州途中,遭到河岸上滇军叛敌的伏击。
6月6日校政治部印刷讨伐杨、刘叛军的宣传品16种,由航空队在空中散发。
6月8日军校特别区党部举行集会,欢迎滇军干部学校和桂军军官学校投奔本校的学生。
6月9日黄埔长洲岛实行特别戒严,制定防御计划,协同回师的东征军作战。
6月10日回师的东征军对杨、刘叛军发起总攻。军校留守学生队和入伍生队准备配合海军渡河,攻占东山车站。第1期毕业生陈赓等化装潜入广州,为东征军平定杨、刘散发传单,遇险得脱。军校航空队飞机连日起飞,侦察滇桂叛军阵地动态,叛军也派飞机向军校投掷炸弹共8颗,落于军校后山,多未爆炸。
6月11日军校无线电队成立,以韦兆熊为队长。
6月12日黄埔在校学生军由猎德村抢渡珠江,会合回师东征军向杨、刘叛军发起猛攻。各路联军平息叛乱,叛军即日瓦解,杨希闵、刘震寰躲入沙面租界。平定杨、刘战事结束后,校本部奉命在黄埔岛设立第3俘虏收容所。学生军驻长堤肇庆会馆,担任维护社会治安、巡查街道及守卫仓库等任务。
6月13日校军官兵原是一律颈结红领带,因部分腐败官兵借此为非作歹,真假难分,为正视听,校军正式颁令取消红领带的装束。
6月14日军校入伍生第3营入伍期满入校。
附录2 黄埔军校大事记(9)
6月16日校务会议决议要项如下:(1)校本部及行营合并,驻省办事处取消;(2)校本部设省城八旗会馆;(3)学生队及入伍生队概驻黄埔岛,7月1日正式开课。
6月23日黄埔生800余人,参加广州各界人民援助“五卅”运动的示威游行。当游行队伍路过沙基时,突遭英、法帝国主义分子炮火袭击。同学们就地还击。我方军民死伤500余人,史称“沙基惨案”。是役,第1团第3营营长曹石泉(共产党员)等27名军校官兵、入伍生牺牲,52人被打伤。
6月24日军校举行援助省港罢工工友大会,决议:凡本校同志,月薪在30元以上者,捐十分之一,愿多认捐者听从军需处扣除。军校举办政治训练班,培养党代表及政治宣传员,从第2期学生、第3期入伍生及其他兄弟部队军官学校学生中选出,计120人。
6月29日军校第3期入伍生及滇、桂军来考学生编队,接受军校训练,是为第3期学生正式升学之开始。
7月1日军校举行第3期学生开学仪式。蒋介石、廖仲恺、汪精卫、胡汉民、周恩来等高级长官均冒暑演说。
7月3日国民政府成立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由国民政府主席汪精卫兼任,蒋介石、廖仲恺和胡汉民等任委员。军校成员在军委会中占有主要地位。
7月8日以黄埔师生为骨干的党军,奉命扩编为国民革命军第1军,与军校分离。蒋介石任军长。此后,军校与军队的政治工作亦各自分立。委任汪精卫、邵力子为军校政治部正、副主任。国民政府其他所属各军也统一改称为国民革命军。
7月10日军校总结创校经验,回顾开办以来政治教育与军事训练并进,确有成效,又议设入伍生教练所于广西桂林。
7月11日军校开设政治班,胡汉民、汪精卫、廖仲恺、甘乃光等高级党政官员,均受聘为教官。训练班设有“帝国主义解剖”、“三民主义”、“社会发展史”等8门课程。
7月18日军校召开教育行政会议,决议请病假者,由军医处会同教练部核办,才能准假。
7月19日军校实行晨设面包,晚吃豆饭(赤豆三成、米七成合煮),作为最近发现师生多有脚气病或水土不服的预防办法。
7月21日军校以第3期学生文化程度不齐,不便施教,校令举行甄别考试,根据考试成绩榜示编队。
7月22日委任邵力子为军校秘书长。
7月26日第3期学生举行文化素养鉴定。
7月27日军校教导第1、第2、第3、第4团、机关枪连各连长调集黄埔军校,实习新式机关枪。
7月29日在广州的英国人阴谋断绝军校用煤,苏联军舰首次运煤到达黄埔军校,解决了燃料之急需。
7月中共黄埔军校第3期支部成立,杨其纲为书记。
8月3日入伍生第3营期满入校升学。
8月4日军校全体官兵学生及士兵代表在大操场召开追悼“沙基惨案”死难烈士、东征各役阵亡将士大会。由师长何应钦唱礼,蒋介石任大会主祭
,周恩来读祭文。徐象谦(向前)等5人向军校请缨回北方,愿“服务于国民第2军步兵第6混成旅教导团,兼充政治宣传员”,受到军校复函嘉奖。
8月6日蒋介石以校款无人负责,呈请中央执行委员会,即日准予辞去所兼各职,不获照准。
本书作者在惠州国民革命军东征战士雕塑前留影(2002年)8月7日军校工兵队试习水机关枪。
8月13日军校改编炮兵营,分为3连,官长在炮兵科毕业生中选任。
8月14日军校委任辎重队队长黄在玑、教官李卓元、胡树森、第2师参谋长张治中编纂东征史及回师广州战史。
8月16日军校发出通告招考学生,报考文化程度限中等学校及相当程度之毕业生,入伍受训6个月后升为军校学生,一年后毕业。
8月18日军校向中原及沿海各省继续扩大招生,派邹竞为河南省考试入伍生委员长,朱棠、俞墉为委员;朱毅为上海考试入伍生委员长。
附录2 黄埔军校大事记(10)
8月20日校党代表廖仲恺在广州市越秀南路国民党中央党部门口遇刺身亡,国民政府监察委员会委员陈秋霖亦中弹遇难。周恩来闻讯赶赴医院探望。
8月21日长洲岛因廖仲恺遇害,宣布戒严,第3期学生奉命担任沿海岸警戒,第2期学生为全岛总预备队。军校举行第2期学生毕业试验。
8月23日军校炮兵营、宪兵营、第4团统归第1师何应钦师长指挥。
8月24日军校教导团第2、第3营由沙角移驻校内,教导团第4、第5营由黄埔军校开进广州驻扎,以确保军校与广州的安全。
8月25日军校部队出动搜捕“廖案”罪犯,严重指挥第3期学生总队,协助第1师第2团将与“廖案”有关的粤军部队缴械。
8月26日军校派出学生20名,押解“廖案”嫌疑犯来校,周恩来亲自审讯。“江大”等7舰,奉命警戒黄埔军校江面,保障军校安全。
8月29日军校教育处成立,严重兼该处处长。免去学生总队长严重统驭各大队的职责,规定各学生大队此后直属教育长指挥。
8月31日军校举行追悼校党代表廖仲恺大会,廖夫人何香凝携子女参加。
9月1日军校师生赴国民党中央党部,公祭校党代表廖仲恺,并护送灵柩到沙河驷马岗安葬(后迁葬南京紫金山)。黄埔军校本校及上海、汉口、开封各党部分别同时招收入伍生。
9月2日军校下级干部及入伍生考试委员会成立。
9月4日军校举行下级干部考试,录取66人。
9月6日军校举行第2期学生毕业仪式,毕业生449人。军校长官和党政军领导亲临盛会。优等生前10名分别得奖:第1名容干,奖给金望远镜1架;第2名邝鄘,奖给金表1只;第3名李士珍,奖给银表1只,其余第4名至第10名各奖给皮带1根,孙中山等名人著述12部。晚,血花剧社演剧助兴。
9月9日党军在广州北校场举行追悼廖仲恺党代表大会,军校师生出席参加,大会赞誉廖仲恺为“党军慈母”。
9月10日改编第3期学生队号,并编配各队队长,因第2期学生第1、第2队已毕业,改第3、第4、第5、第6、第7、第8、第9、第10、第11、第12队为第1、第2、第3、第4、第5、第6、第7、第8、第9队。
9月11日军校规模日益见大,原特别区党部奉中央令改为校特别党部,同时通令军校各部处党员准备改选下届党部委员会。
9月13日校国民党特别区党部改选第3届党部委员,选出邵力子、王伯龄、焦启铠等5人为执行委员,蒋介石、严重为监察委员。各委员宣誓就职,本届特别党部宣告成立。军校筹备校史编纂委员会,委任邵力子为主席,袁同畴为总编纂,毛思诚、鲁易、曾扩情、杨其纲、贾伯涛、周逸群等11人为编纂委员,王伯龄、何应钦、周恩来、严重等8人为审查委员。
9月14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推汪精卫继廖仲恺任军校党代表。后委邵力子、鲁易为军校政治部正副主任,部内设秘书,下设宣传、组织两科。军校派遣第2期毕业生15人,前往省港大罢工委员会纠察队办事,分别被委派担任工人纠察队大队教练、指导员、队长或支队长等职务,成为工人武装的重要支柱力量。
9月17日军校设立下级干部训练班,任命宋文彬为班主任,开始筹备工作。军校招考经理班,入学资格要求受过军事教育,年龄以30岁为限,教授输送兵站及司务长所需学识。
9月18日第3期第6队学生梁天礼突然自杀身亡。军校对此向全体学生进行教育,指出革命者自杀是犯罪行为,应引以为戒。
9月19日委周恩来为国民革命军第1军政治部主任。本月中旬,委共产党员熊雄、聂荣臻为军校政治教官,聂兼政治部秘书。适逢第2次东征,熊雄调任东征军总指政治部秘书,同时为第1军中共支部书记。聂荣臻与鲁易等成为周恩来领导中共黄埔支部的重要助手。
9月25日孙文主义学会主编的《国民革命》周刊第1期出版,以后连续发表攻击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在思想上与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主编的《中国军人》杂志形成尖锐对立。
附录2 黄埔军校大事记(11)
9月28日国民政府中央军事委员会任命蒋介石为东征军总指挥。任命周恩来兼第1军第1师党代表。
9月29日确定第2次东征部队分成3个纵队,委任何应钦、李济深、程潜分别为第1、第2、第3纵队长,周恩来为总指挥部总政治部主任。以黄埔师生为核心骨干的第1军是这次东征军的主力。军校第3期学生队留校待命。
10月1日国民政府下达第2次东征讨伐陈炯明行动令,黄埔军校东征部队举行誓师大会。其中第1师第2团、第2师第4团和第3师各部分任东征各路先锋。
10月2日军校高级长官及苏联顾问,为预祝东征胜利举行酒宴。第2次东征宣传队成立,共120人,分总队部和第1、第2、第3支队。队员以能操广州、东江、潮梅和普通话4种语言者为合格。
10月3日军校第3期学生第2、第3大队开赴广州、虎门驻扎,执行后方勤务。
10月7日各省考取之第4期入伍生陆续到校编队入学。
惠州飞鹅岭地堡遗址(2002年摄影)
10月8日何应钦奉命率东征第1纵队攻击惠州城。周恩来在东莞石龙公园出席东征军与各界人民联欢会,并发表阐述东征意义的演说。
10月13日东征军开始攻打惠州城。是役战况激烈,黄埔军校出身的团长刘尧宸、副营长谭鹿鸣英勇牺牲,还有连、营党代表20多人受伤,士兵死伤过半。
10月14日蒋介石、周恩来进抵惠州城外飞鹅岭督战,陈诚调山炮一连猛攻北门,命中敌军机枪阵地。第1期毕业生、连长陈明仁首先胜利登城,全军一举攻破素称天险的惠州城。
10月16日蒋介石与周恩来等在惠州出席追悼惠州阵亡将士大会,蒋介石主祭,周恩来宣读祭文,并发表演说。会后,东征军即追击陈炯明残部,经过1个多月的激战,完全收复潮汕。
10月20日蒋介石电告在校师生,攻克惠州之役,刘尧宸以下军校第1、第2期学生,共伤亡300多人。
10月24日军校选送学生赴莫斯科孙文大学(即中山大学)留学,榜取15人,续取24人,合计39人。
10月29日军校下级干部训练班训练期满,计毕业学生23人。
10月30日军校举行公祭刘尧宸中将及阵亡将士大会。
1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第62号通告,使用暗语通知各级党组织,多选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国民党左派前往军校投考,强调“此事关系重大,各地万勿忽视”。
11月3日军校第2、第3大队学生到虎门担任警戒,第3期学生辗转服务,直至12月中旬始回本校正式训练。
11月6日蒋介石电呈国民政府,说“出师以来,经将逆军主力完全击溃,计师行600余里,人民簇拥以观,箪食壶浆以迎。先后缴械6000余枝,俘虏6000余人,东江各名城次第收复”。
11月8日军校第4次招考第4期入伍生。
11月11日第3期学生从前线调回黄埔军校继续训练,分为9个队,另有1个骑兵队,共1200余人。
11月12日军校潮州分校复校,开始招收学生和入伍生700余人,学生队以第1军第3师及独立第2师下级干部编组。入伍生由潮梅各地青年学生编为学生队。12月23日上课。1926年6月1日,潮州分校第1期348名学生毕业,与本校第3期学生同等待遇。入伍生升学,至1926年12月毕业380人,与本校第4期学生同等待遇。
11月25日军校第6次招考第4期入伍生。
11月30日军校第2期学生见习期满。
11月国民革命军第4军独立团在广东肇庆成立,叶挺任团长。该团以黄埔军校学生为骨干,以共产党人为核心,团内建立了共产党支部。该团后在北伐战争中被誉为“铁军”。
11月底东征途中,蒋介石向周恩来提出要把军中和校中的共产党员以及加入国民党的共产党员名单交给他。周恩来指出,此事是关系到两党的大事,需要请示中共中央,婉言拒绝了蒋介石的要求。
广东肇庆叶挺独立团纪念地阅江楼(1998年摄影)
附录2 黄埔军校大事记(12)
12月1日国民政府选派黄埔学生100人赴潮州、汕头服务。
12月6日军校“血花剧社”在潮州演出《还我自由》,答谢潮州各界祝捷大会。
12月10日委任何应钦为第1军军长兼潮州分校教育长、代校长。周恩来兼分校政治部主任。潮州分校校址设于县城李氏公祠。
12月15日军校校务会议决定,在平岗修建东征阵亡将士及沙基死难烈士公墓,请政府拨款5万元。
12月18日潮州分校举行开学典礼,学生队和入伍生队各编为3个队,共分6个队,计800余人。
12月25日蒋介石在汕头与蒋先云谈调和内部事,要求解决校内国共两党之争的问题。
12月军校特别党部派人组织其他与本校有关部分之区分部,如长洲要塞司令部区分部、驻俄区分部(为留俄孙文大学学生而设)等。中共广东区委与将被委任军校教育长的邓演达,商议在军校设立政治科问题,并取得校长蒋介石的同意。
1926年1月1日蒋介石、熊雄、邵力子等人出席在广州召开的国民党“二大”开幕式。入伍生队改称第3期第10队。
1月4日严重代理军校教育长,调任王伯龄为教导师师长。
1月6日委任熊雄为军校政治部副主任,军校秘书长兼政治部主任邵力子不能常驻校,政治部日常工作由熊雄负责。军校举行第3期学生毕业考试。
1984年6月,黄埔校友在军校大门前留影。
1月8日委任邓演达为军校教育长。
1月9日军校教导团扩编为教导师,直属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师中各级军官多系黄埔第4期学生。
1月12日国民政府中央军事委员会通过“改组陆军军官学校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提案”,为统一军事教育机关和军官的培养,决定取消广东革命政府所属各军自办的军官学校和讲武堂,将其合并入黄埔军校,仍由蒋介石任校长,汪精卫任校党代表,李济深任副校长。
1月15日蒋介石向军事委员会提出辞去第1军军长的呈文,要求专心致力于军校事业,一心办学。军校长官蒋介石、汪精卫、胡汉民、于树德、恽代英、李济深等当选为国民党“二大”中央执行委员。
1月17日军校举行第3期学生毕业典礼,毕业生1225人,举行宣誓。蒋介石、汪精卫、宋庆龄、何香凝等党政高级官员均参加大会。
1月20日军校第1团第5连返驻黄埔军校,与第2团第8连换防,其防线东至虎门,西至广州沿河一带,停泊“江巩”、“江固”、“江汉”、“江大”、“广北”、“龙骧”、“光华”、“舞风”、“宝璧”、“北江”、“自口”等11艘兵舰。
1月25日省港罢工工人代表大会代表500人来校参观,赠给红缎横匾一幅,上书金色“革命前驱”4字。安体诚在欢迎会上致欢迎词。军校分发第3期毕业生赴潮汕第1军第1师、第3师等所属部队见习,第2师官长奉调回校受训。
1月26日军校开设政治补习班,训练第3期毕业未分发的学生,计69人。
1月28日军校举行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筹备会会议。
惠州中山纪念堂前的孙中山像(2002年摄影)
1月30日周恩来发表结束东征总指挥部总政治部布告,将惠、潮、梅所属行政诉讼移交东江行政委员会公署办理。
1月31日军校派缪斌组织奖叙审查委员会,徐桴组织经理委员会,王萼组织军械委员会。自去年秋天起至本月止,各地送来受训青年计7次,先后成立入伍生第1、第2、第3团。
2月1日蒋介石、邓演达、严重、邵力子、熊雄、陈公博、冯宝森等7人,受任为军校改组筹备委员。周恩来在汕头举行各界代表招待会,宣布东江各属行政委员会公署成立,并奉命担任东江行政委员职务。军校成立考试委员会,组织第4期入伍生升学考试。入伍生考入新成立的政治科500人。
2月2日军校派出第3期毕业生赴琼州第4军见习。军校举行青年军人联合会、孙文主义学会联席会议,蒋介石、汪精卫与两会代表李之龙、周逸群、潘佑强、缪斌等11人参加。作出4项决议:(1)两会干部准互相加入;(2)两会在本校及党军须受本校校长及党代表之指导;(3)团长以上高级官员,除党代表外,不得加入两会;(4)两会会员,彼此有不谅解时,得请校长及校党代表解决之。
附录2 黄埔军校大事记(13)
2月5日军校致函广东海关,要求迁出在黄埔长洲岛军校范围内的房舍,交军校使用。税务司答允迁让。
2月6日军校扩展校舍,在旧营盘、水雷局、曾家祠等多处增辟房舍约200间。
2月9日蒋介石呈辞军事委员会委员和广州卫戍司令职务,表示专任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和黄埔军校校长。
2月10日军校查勘平岗东征阵亡将士墓墓基、基向,全面检查墓地工程。
2月15日军校驻汉口招生委员朱棠、陈重俊、周楫被湖北军阀拘捕。
2月23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政治训练部派出朱代杰、蒋先云、袁同畴等组织筹备委员会,办理改组校特别党部事宜。
2月26日蒋介石免除王懋功师长职务,原因是怀疑他与苏联顾问季山嘉“勾结”,“图谋不轨”。
3月1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易名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归属军事委员会领导。军校举行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成立典礼。随后铸制新校徽,校徽上铸有“青天白日”和“镰刀斧头”两党标志和步枪、地球图,示以“世界革命”为军校师生奋斗的方向。自此,军校贯彻军事与政治并重的教育方针,政治课多达26门。第4期新生开始入校,学生编制除步兵2个团外,还有政治、经理、炮、工等科。
3月2日军校举行改组后的第1次校务会议,决定:新生于3月3日考试,6日公布考试成绩,7日军官班与预备班学生一律入校,8日开学。准备黑袜、草鞋各3000双及政治书籍,分发每人1份。
3月3日《国民革命军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日刊》正式出版,5月25日改称《黄埔日刊》。军校举行第4期入伍生第2团入校考试,设军医补习所。
3月4日军校举行第2次校务会议,决定:(1)经理部筹3万、至少2万元作为学生发饷之用;(2)凡开除学生回原籍,旅途费用由各团清造名册领取。每人准带单衣1套,棉衣1件,卫生衣1件。其余物件一律缴回。
3月5日第4期入伍生第1团由惠州返校,举行升学考试。
3月7日军校举行第3次校务会议,规定学生非经准假,不准出校门;有特殊情况者,必须由营长以上官长允许,并发给特别假条交给学生附带,以便随时检查。
3月8日军校举行第4期学生开学典礼,2650名新生和蒋介石、各军军长官长、党政军高级官员、军校教职员及来宾数百人出席,盛况空前。
惠州公园内的邓演达像3月9日军校军官团学生正式开课。
3月14日全校官长、士兵捐款援助省港罢工工友。
3月16日委任政治部副主任熊雄兼潮州分校主任。
3月18日李之龙所属海军局接到军校驻省办事处公函,传达蒋介石命令,要海军局速派得力军舰两艘开赴黄埔长洲岛,听候调遣。
3月19日中山舰、宝璧舰奉命开赴黄埔码头。蒋介石以李之龙矫令中山舰驶泊黄埔,作出各项反共命令和措施。军校举行第7次校务会议,严格会议和官佐学生请假制度,规定:各官佐学生请假在24小时内由主任官核准,24小时以上须校长办公厅批准方得离校,各部处主任如因公外出,亦须报告校长办公厅。
3月20日中山舰事件爆发。蒋介石宣布广州戒严,公开逮捕原中山舰舰长李之龙及各军党代表多人,并围缴省港罢工委员会枪械,监视共产党人和苏联顾问住宅。周恩来被软禁了一天。军校晚戒严,次晨始解除。
3月23日蒋介石就中山舰事件向军事委员会呈文,表示:“这次事件仓促,处置非常,事前未及报告,专擅之罪诚不敢辞,应自请从严处分。”军校考试第5期入伍生500人,至7月15日前分批考试入伍,第5期共计3000余人。
3月24日蒋介石为中山舰事件对第4期学生讲话,会上政治科学生有多人提问,蒋对中山舰事件含糊其辞,回避逮捕李之龙真相。
3月31日中共黄埔支部扩大为特别支部,仍以杨其纲为支部书记,另设黄埔党团,以熊雄为书记,恽代英、杨其纲、安体诚为干事,中共广东区委加派特派员协助工作。
附录2 黄埔军校大事记(14)
3月蒋介石命令在广西南宁筹设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1分校。
4月2日军校政治科500余人参加广州讨伐段祺瑞大会,声援以军校第2期学生王一飞(共产党员)为总指挥的北京“三·一八”大示威。
4月3日蒋介石提出《请整军肃党、准期北伐建议》,要求国民党内和军内的共产党人“不能任党代表”和暂时退出军队。周恩来和苏联顾问来会蒋介石,商讨中山舰事件后的广东政局,但蒋介石仍坚持排斥和压制共产党的主张。
4月4日李济深、黄绍雄、各军长偕教育长邓演达来校视察。
4月5日军校汕头、汕尾、惠州等处无线电各队及通信训练班,拨归广州电报局管理。
4月7日军校安葬东征烈士于长洲岛万松岭。军校发布《取消校内派别小组织令》:“自本公布日起,除本校特别党部各级组织应由党部加意工作外,其余各种组织着即一律自行取消。”
4月8日蒋介石对军校官长讲演,说“国民革命军的党代表要完全的国民党员才可担任”,反对共产党员担任党代表,提出“第1军的党代表统统调回再训练”。由此,第1军中任职的共产党员开始退出第1军。
4月9日军校训练部工兵科成立。
4月10日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发布《解散通电》,表示“本会拥护革命而始,亦以拥护革命而终”。21日,孙文主义学会发表自动解散宣言,表
示“誓必实现孙文主义而后已”。
4月11日委任张定璠为校长办公厅主任。军校设副校长,以第4军军长李济深兼任;校教育长邓演达调往潮州分校任教育长兼第1军政治部主任,第1军军长、潮州分校主任何应钦兼任军校教育长。
4月13日军校举行第5期入伍生考试。
4月14日蒋介石发表《忠告本校同学书》,就共产党被迫退出军队事作辩解,许愿以孙中山总理之志为志,之心为心。
广州黄埔军校旧址大门(1986年摄影)
4月15日军校召开校务会议,蒋介石亲自参加。这是自军校改组以来蒋介石首次参加校务会议。
4月16日何应钦回黄埔军校。
4月17日蒋介石与孙文主义学会干部谈取消学会事。军校附属医院由本岛移设东山。
4月19日入伍生部部长方鼎英兼代本校教育长。
4月20日蒋介石为退出第1军的党代表及共产党人官长200余人举行晚宴,讲述“中山舰事件”时说:如果要知道此回事变的真相,等我死后,看我的日记好了。还说:“如果杀共产党无异于自杀。”
4月21日鱼珠炮兵队移驻曾家祠。第5期入伍生800余人复试合格,合计本期招生人数共2260余人。
4月24日广西军事考察团留下8人在本校学习,其余人员返回广西。
4月26日校特别党部筹备改组委员会正式成立。上届党部宣布解职。
4月27日军校国民党特别党部筹备委员会聘方鼎英、张定璠、张治中、张兴仁、熊雄5人为筹备委员,并委任李文、共产党员欧阳继修(阳翰笙)、李卓3人为筹备总干事。
4月军校政治部始设政治主任教官,委任共产党员恽代英为政治主任教官,至11月底调前方服务。
5月3日军官政治研究班毕业学生34人分发各军工作。
5月5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式下令设南宁分校,称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1分校。主要招收广西青年,考选现役军官,设学生班,分步、炮、工、政4科。委派俞作柏主持筹备工作,考选学生300余人为学生班;考选现役军官400余人为军官班,分步、炮、工和政治等科。
5月9日军校军械库改为军械处。
5月10日第3次全国劳动大会暨广东全省农民协会、教育大会代表1000余人到军校参观。
5月15日国民党举行第2届第2次全体中央委员会议,蒋介石提出“整理党务案”,对共产党人作出种种限制,目的在于取消和削弱共产党的地位和清除革命势力。第1分校(南宁)举行开学典礼,正式授课。
附录2 黄埔军校大事记(15)
5月18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任命第4军军长李济深兼任本校副校长,委任严重为教授部主任,吴思豫为训练部主任。
5月22日军校特别党部实行扩大改组,选举出第4届特别党部执行委员会及监察委员会,选举结果:张治中、蒋先云等9人为执行委员,严重、方鼎英、熊雄等3人为监察委员。
5月23日选举本校第4届国民党特别党部,张治中、袁同畴、蒋先云、贾伯涛等9人当选执行委员,严重、方鼎英、熊雄等3人当选监察委员。
5月24日为酝酿成立黄埔同学会,继之《广州民国日报》刊出蒋介石命蒋先云、贾伯涛、李正韬、曾扩情、伍翔、余程万、杨麟、梁广烈、钟焕群等9人为筹备委员的通告。
5月25日《国民革命军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日刊》决定改名《黄埔日刊》,扩大发行。
5月29日军校平岗火药库爆炸,死3人,伤50人。事故起因不明。
5月30日军校派出师生参加在广州东校场举行的纪念“五卅”运动一周年大会和游行。蒋先云在会上发表演说。
6月1日潮州分校第1期学生毕业,共348人,因与本校第3期学生毕业相近,故与本校第3期学生同等待遇,毕业后即分发于第1军及第2、第20师各师见习。
6月6日国民政府任命校长蒋介石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潮州分校第2期入伍生升学开课,并补考第1军未受军事政治教育之军官50余人,入分校训练,期满毕业,为分校第2期,亦称为本校第4期毕业生。此后,潮州分校即停办。
6月16日军校举行成立两周年纪念大会及东江阵亡烈士墓落成典礼。全体师生在墓前举行公祭,献花。蒋介石在纪念会上发表演说,指出:自军校创立后,经过历次战斗,不少学生死亡,计官长和士兵共516人葬在平岗。蒋先云在会上作《本校烈士事略》报告,何应钦作军校历史报告。
6月21日军校第3期补习班毕业。
6月23日军校于沙基惨案一周年纪念日,建议筹建沙基惨案纪念碑,镌刻“毋忘此日”4字,以示不忘为死难者报仇雪耻之志。
6月27日军校师生举行恳亲会,宣布黄埔同学会正式成立。选出曾扩情、贾伯涛、杨其纲等23人为代表。蒋介石自任会长。会后举行宴会、演戏。
6月28日蒋介石在军校纪念周上讲话,再次提出:“军校跨党党员退出共产党,或者退出国民党”。还强令“跨党党员限于星期三止,向各连连
长声明,由各连连长汇呈校长办公厅来报告校长”。
6月29日蒋介石在军校驻广州办事处3楼召集黄埔同学会各筹备委员及代表开联席会议及宴会。会上,蒋介石指定曾扩情为秘书,胡秉铎为潮州分校秘书,李正韬为总务科长,杨引之为组织科长,余洒度为宣传科长,蒋先云、贾伯涛为监察委员。
6月30日军校规定自6月份起,官佐薪饷自少尉以上搭有奖公债1成,金库券2成。为了培训随军北伐的政工人员,总政治部开办特别训练班,为期1个月,在黄埔学生中挑选300余人受训,这个班的总负责人是邓演达,周恩来等都应邀前来讲课。
7月1日中央军事委员会颁发北伐部队动员令,军校师生精神奋发,纷纷整装待命北上。
7月9日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典礼在广州东校场举行。誓师大会总指挥、警备司令和司礼官等主要职责和活动都由黄埔长官和学生担任,确保大会顺利进行。蒋介石在会上宣布就任北伐军总司令。
7月14日副校长李济深出任北伐军总参谋长,总司令部各处官长相继由黄埔军校的教官担任。
7月19日军校首设兵器研究处,委方鼎英兼任处长。军校师生在本校大花厅为校长率师北伐举行欢送会,蒋介石作临别讲话。
7月22日军校师生以军校国民党党部名义发表宣言,拥护北伐。
7月27日蒋介石自东山寓所赴黄沙乘火车北上,临行发表《留别全体长官学生书》,勉励师生“本党使命为谋合全民革命,而必植基于农夫、工人,且与共产党合作”。军校教育长方鼎英,受委代行校长职务,并兼黄埔要塞司令。
附录2 黄埔军校大事记(16)
7月29日军校秘书长、政治部主任邵力子与政治部话别,之后校政治部工作实际由熊雄全面负责。
7月31日自3月至是月底,军校陆续招收入伍生1000余人,编为第2团,前后合计3300余人。校部正式规定:凡本年7月31日以前入伍者,为第5期,以后入伍者,为第6期。
黄埔军校大门(1998年4月摄影)
8月2日军校政治部改组。
8月3日军校发布校令,禁止不利于北伐的书报发行。
8月4日军校第5期政治大队奉命北上湖南服务,进抵衡州。第6期新入伍生举行考试,校迫击炮队出发北上。
8月8日军校训练部指派官生500人,参加广州各界为反对关税会议重开举行大游行。
8月9日军校成立宪兵团及补充团。
8月14日军校取消毕业学生证章,改为同学会新证章;公布遗失通行证罚则。
8月15日潮州分校校刊《满地红》出版。
8月16日副校长李济深偕谭延闿、张静江(人杰)、陈果夫、钮永建来校参加纪念周。
8月19日军校举行廖仲恺、陈秋霖殉国周年纪念大会,廖夫人何香凝赴会并讲话。
8月23日李济深奉令军校毕业生无必要职务者,一律开赴湖南总司令部行营候命。
8月25日军校举行拥护省港罢工大会。全校官生2000余人齐集大操场,方鼎英教育长任大会主席并致词,陈其瑗和全国总工会代表刘少奇等出席大会,并相继报告省港罢工的经过。军校还组织宣传队分赴市内各处演说,并派队赴东校场参加大会巡行。
8月29日军校召开第4期学生野外演习筹备会议,定于9月6日开始演习,在演习地由政治部派人向该地民众散发传单,以示军民合作。演习期间,学生每人每天奖赏2角,以资鼓励。
8月30日军校召开黄埔地区军民联欢大会及欢迎北伐军代表大会。
8月31日军校继续招考第6期入伍生,并招到新兵500余人。
9月2日军校教育长方鼎英率第4期学生去前方学习。
9月3日毛泽东应邀到军校演讲。在此前后,以社会名人身份来校演讲的,还有何香凝、张静江、吴稚晖、刘少奇、鲁迅、邓中夏、吴玉章、苏兆征等。
9月4日军校考试第6期新入伍生。经理、炮、工、政治4个大队驻北校场,举行野营演习。
9月6日入伍生炮兵团第2营奉电开赴南湖候命,准备强攻武昌城。
9月7日第5期政治科副取生入校。
9月8日第4期学生野营演习开始,并先期派出本届四川籍学生叶德生、余靖方等18人回原籍做军事政治工作。
9月11日方鼎英奉令将军校第4期毕业生首先分发到第1军各师,奔赴北伐前线。
9月13日方鼎英请准军校成立军士教导团。
9月14日军校公布第4期学生毕业试验委员会组织条例。
9月15日方鼎英奉命派第4期学生100人到补充师;另派100人到前线总司令部,其余在校补习。
9月16日军校第5期入伍生奉准开学。
9月17日潮州分校在潮安协同第1军准备进攻闽南。方鼎英奉命分发第4期毕业学生,要求除后方应用外,其余校内团长以上及学生皆整队开赴前线候用。教官中确有经验可任用营长者,挑选10人前赴总司令部行营报到。
9月20日军校决定截止招收外地入伍生。
9月24日军校继续举行第5期入伍生升学考试。
9月25日“血花剧社”北迁,开展北伐革命宣传演出活动。留校机构移交第5期学生接管。
9月26日军校举行第4期学生各科队毕业考试。
9月28日军校举行军官补习班毕业典礼。
9月30日军校举行第5期入伍生升学考试。以广东大学为试场,入伍生第1、第2两团,政治第1、第2两队均陆续由防地开回广州受试,试毕编队。军校考试第6期新招入伍生,并致电慰劳前敌将士。
附录2 黄埔军校大事记(17)
10月1日“血花剧社”为慰劳北伐将士,演剧筹款得2000元,用以制造名誉旗,分赠国民革命军各团队以示表扬。
10月3日中共中央向各地党组织发出《通告》,督促各级组织选派左派青年前往投考黄埔军校。
10月4日军校举行第4期学生毕业典礼。各科毕业生共计2656人。
10月5日军校特别党部等发起的黄埔农、工、商、学、兵联合会成立大会,在新建俱乐部举行,到会者3000余人,盛况空前。
10月8日军校完成招收第6期入伍生。除有本校入伍生部招收各省党部与湘省保送外,尚有缅甸、越南、朝鲜、“台湾”、南洋群岛等处的革命青年自动来校投考。原限3000人,实录4400余人,包括全国25个省籍(包括台湾)考生及国外的革命青年。
10月9日军校成立军士教导总队部,任命入伍生副部长唐星为总队长,学兵多招自湖南各地,学习期限为6个月。
10月10日北伐军攻下武昌,生擒敌军守城司令刘玉春。独立团营长、黄埔第1期毕业生曹渊等在此役中壮烈牺牲。
10月14日军校招考学生军,资格以曾经投考入伍生为限,9个月毕业,报名期限在10月底截止,报名地点在入伍生部。
10月15日方鼎英教育长奉命保举本校能任旅长、团长的人才,送前方候用,并训练无线电人才和购买无线电机器。
10月16日军校决定采纳方鼎英的建议,筹备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并委派邓演达为主任,郭沫若、董必武、包惠僧等委员进行筹备工作。
10月17日军校增设无线电科、骑兵科、交通兵科、工兵大队及军医班、担架班和看护班。
10月18日军校第6期入伍生分编步兵2个团,骑兵1个营。委派郭大荣、李亚芬为第1、第2团团长,孙振亚为骑兵营营长。
10月19日军校奉令增设骑兵科和交通兵科。
10月23日军校为第4期漏考学生补行毕业试验。
10月25日校军官政治研究班学生毕业。一批第4期毕业生由汕头开往北伐前方。
10月26日校政治大队学生赴广州参加反英运动大会,为万县案发表宣言。
10月27日军校政治科迁移至武汉后,今日移入武汉大学附中为临时办公处,乃开始筹备分校。时在武汉办公者仅有包惠僧、包寿康、郑强数人。
10月28日蒋介石电告曾扩情,说黄埔同学会每月经费限于7000元,不再增加。教员、学兵准许加入同学会。
10月31日军校平岗学生宿舍发生火灾,起火原因不明。军校拨派第4期毕业生30余人,到新开设的农民运动干部特别训练班学习简要农民运动理论和方法,入学时间为2周,期满后将分赴重要县份训练农民自卫军模范队。
10月底军校设立模型室,陈设一些模型图样,为直观教学提供了条件。
11月1日武汉分校招考委员会正式成立。军校第5期学生编为步兵、炮兵、工兵、政治、经理5科,总共6个大队,17个中队,53个区队,学生2620人。
11月6日军校全体官生加入中国济难会。
11月7日校政治大队学生参加广州各界庆祝苏联十月革命9周年纪念大会。
11月10日第6期入伍生第1营随同蒋介石抵达江西九江。入伍生炮兵第2连奉命回南昌,张与仁奉命率所属学生到南昌候用。
11月11日军校公布高级班、无线电科招考学生简章,规定学生从本校各期毕业生中考选,修业期定为4个月。
11月14日方鼎英奉令要求军校购买通讯电线在300里以上、搬运便利的无线电机输送前线。蒋介石分电军校方鼎英和同学会曾扩情,派蒋先云回校,就军校和同学会内部事宜进行接洽。
11月15日军校举行第5期学生(2620人)开学典礼。张静江、谭延闿莅校讲话。第6期入伍生相继入校编队。白崇禧奉令派员带领炮、工科入伍生回校升学,并在出发前到九江面见蒋介石。至此,军校拥有学生、入伍生、学员、学生军和军士教官队兵士5类人员,以及直属教职员工,共约2万余人。
附录2 黄埔军校大事记(18)
11月16日郭沫若奉命挑选进抵南昌的第4期政治科毕业生,担任党代表和政工人员。
11月17日武汉分校筹备就绪,发出招生章程。
11月20日前线工兵、炮兵入伍生战务完毕,奉命回校升学训练。
11月24日总司令部电令嘉奖军校学生参加全国运动会取得优胜成绩。
11月26日军校政治部派员参加广州追悼农民运动死难诸同志大会。
11月27日校特别党部举行校本部党部执行委员选举大会,选出吴思豫、熊雄、陈良为执行委员;李铎、熬正邦为候补执行委员;以吴思豫为常务委员、熊雄为宣传委员,陈良为组织委员。
11月29日方鼎英奉令调第5期炮、工两科学生、教官及教学器材,从速开往武昌。蒋介石复电方鼎英,准宋鹤庚所部到广州,编入军士教导团。
11月30日军校第5期政治科、炮、工科学生从即日起奉令陆续迁往武昌,途中一路散发传单,贴标语,为北伐革命开展宣传。
12月1日黄埔同学会奉准会址迁往南昌。军校高级训练班231人举行开学典礼。军校主任教官恽代英奉命赴前方服务后,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后方留守主任孙炳文兼其职。
12月2日军校高级班无线电科开学。
12月4日军校官生参加欢送中央党部和国民政府北迁大会。
12月6日本校第5期炮、工科奉令迁湖北,熊雄向其作临别讲话,强调继续弘扬黄埔精神。
12月8日军校发出通报,报告校内选赴前方工作各期毕业生共有182人,已汇册呈送校部核发旅费。
黄埔军校大门(2002年11月摄影)
12月11日金佛庄请缨深入敌后,在路过南京时被孙传芳部宪兵发现扣留。
12月13日军校“血花剧社”改隶黄埔同学会。
12月14日政治部副主任熊雄代理政治部主任职权。
12月15日军校第3、第4(炮、工科)两学生队出发移驻武昌。
12月16日军校奉令增设军官教导团,收编1300余名孙传芳部中、下级军官,进行革命化教育。方鼎英奉令将第4期毕业学生成绩及籍贯表和前10名学生名字上报,要求将前10名学生调总司令部服务,如已分发别处亦下令调回。
12月17日军校设立高级班,选择南堤江防司令部旧址为地址。学生名额暂定150人,修学期限为1年。
12月18日金佛庄在南京被孙传芳部杀害,邓演达奉令将北伐军俘虏的孙传芳部所属的军长杨赓和王良田在湖北执行枪决,以示报复。
12月20日第5期第1学生队由燕塘移驻本校。
12月22日军校国民党特别党部宣传委员会成立。
12月24日军校特别党部召开宣传委员会第1次执行委员会议。决议:(1)聘请政治顾问6人,请熊雄、萧楚女、张秋人、孙炳文、加罗觉乔夫、廖划平担任。(2)聘请宣传委员40人,请安体诚、杨道腴、何若谷、陈良等担任。长沙分校拟名“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3分校”,以石醉六为校长。
12月25日迁湖北之黄埔军校政治科学生400余人到达武昌。
12月恽代英抵达武昌,任武汉分校政治科主任教官。
1927年1月1日为庆祝新年,《黄埔日刊》出版增刊,发表方鼎英、熊雄、李铎、吴思豫和安体诚等人专文。军校第5期工、炮科学生从南昌到达武汉。为使武汉民众对军校有所认识,立刻筹备大规模的联欢会。
1月3日军校学生宣传队在江汉关英租界附近演讲,听者甚众。英水兵大批登岸寻衅,杀1人,伤10余人,激起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怒,酿成汉口工人和市民数十万人举行反英大示威。游行群众拥入英租界,驱逐英帝国主义者,收回英租界。军校师生与武汉各界在武昌阅马厂举行隆重的追悼北伐阵亡将士及遇难民众大会,参加团体100多个,军校代表吴声凯在会上讲话。
1月5日郭增昌、俞墉、刘宏宇3人发起组织“金佛庄同志追悼会筹备处”,并在《汉口民国日报》上刊登启事,赞誉金佛庄为创造黄埔军校“深资臂助,身殉主义,壮烈可风”。军校举行第5期第3次政治工作会议,方鼎英、熊雄等出席会议,预算经费16000余元,决定出版《纪念列宁特刊》、《政治问答集》、《蒋校长演讲集》和《廖党代表演讲集》,各出3万份。
附录2 黄埔军校大事记(19)
1月6日军校政治科在《汉口民国日报》上刊登启事,说明招考男女学生手续业已完毕,嗣后无论为各军师旅团及各级党部或私人函件送来考生请求补考,一概谢绝。
1月9日为筹建武汉分校,举行政治教官第3次会议。出席者有恽代英、李达、周佛海、吴企云、董光孚、袁振英、包惠僧、李合林,会议主席恽代英。会议决定:学生必须实际参加政治工作和群众运动,每周至少请中央委员或本党各名流来校讲演一次。
1月10日军校全体学生为1月6日英帝国主义制造“九江惨案”发表通电,表示为打倒英帝国主义,当努力为民众后盾。军校特别党部宣传委员会举行第1次执行委员、政治顾问联席会议,以邹今海为主席,熊雄、张秋人、甘竹溪等出席参加,决定执行委员、政治顾问每两周开会一次。
1月12日蒋介石到达汉口。
1月15日第5期炮、工、政治3科学生组织“汉口惨案”化装宣传大会,特借武汉血花世界剧场,连日为工农群众表演新剧和各种游艺节目。
1月16日蒋介石在武汉血花剧场对全体学生训话。
1月18日蒋介石指派邓演达为武汉分校校长。
1月19日张治中受任为武汉分校教育长。
1月21日《黄埔日刊》出版《列宁逝世3周年纪念特号》。
1月23日军校举行列宁逝世3周年纪念大会,方鼎英、熊雄和苏联顾问分别讲话,赞扬孙中山、列宁是世界两大革命导师,并派学生500人及宣传队12队,分赴各地宣传。
1月24日本校迁鄂政治科教官在汉口举行“校务整理会第1次会议”。张治中、恽代英等20余人出席,决定教学计划由恽代英总教官等组织委员负责,以恽代英为主任。
1月27日匪徒黄强伪造符号,于19日深入军校阴谋不轨,经审讯供认不讳,由黄埔戒严司令部执行枪决,以警示奸贼。
1月31日韩麟符在《黄埔日刊》上发表《中山信徒怎样纪念列宁》一文,说明联俄、联共是中山主义的重要部分。毛泽东应邀到“两湖书院”为武汉学生作特约讲演,讲述两湖地区农民运动情况。
2月1日武汉分校成立总队部。
2月2日陶铸在《黄埔日刊》上发表《革命军人的学识与人格》一文,认为要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如无正确的学识与高尚的人格,决无成功的可能。
2月3日军校为第5期学生举行第4次政治工作会议。方鼎英与熊雄、杨其纲、谭其镜、韩麟符等出席。熊雄报告1月份政治工作概况。军校已出版《黄埔日刊》22期共72万份,画报4期16万份。
2月4日军校国民党特别党部为英国水兵在汉口枪杀民众事发表通电,号召国人宣告英帝国主义罪状于世界,联合起来加紧革命。武汉分校被录取学生限于本日至12日到校报到。
2月7日军校为“二·七惨案”4周年发表《告民众书》,熊雄、韩麟符、杨其纲分别为黄埔“二·七”纪念专刊撰文,号召“踏着‘二·七’的血迹前进”。日本东京朝日新闻社女记者竹中繁子等因久慕黄埔之名而来校参观,熊雄出面接待。
2月9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教授帕脱博士偕岭南大学教授史磷书来校参观,政治部张秋人作介绍与解答。
2月10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长沙分校决定招收学生,以长沙小关外教场坪为校址,招收豫、湘、鄂、皖学生1000余人,编为步、炮、工、政治4科。拟名第3分校,学生修业期为1年,后并入武汉分校。军校开会欢迎广东铁路工人第2次代表大会代表,该会赠送军校“青天白日满地红”大旗一面,上书“东方的红军”,以示对军校的称赞。
本书作者1986年11月访问黄埔军校留影2月12日武汉分校发布校令:本校校长职务由邓演达代行,党代表职务由顾孟余代行,张治中为教育长,恽代英为总政治教官。武汉分校和学兵团在武昌两湖书院右院广场举行开学典礼,所招第6期男女入伍生6000余人、来宾200余人参加,邓演达、宋庆龄、吴玉章、于树德等出席,邓、吴在会上训话,蒋先云代表总司令部致祝词。
附录2 黄埔军校大事记(20)
2月13日武汉分校发布校令,委任一批教官,如徐象谦(向前)为政治大队第1队队长,沈雁冰为政治教官。
2月14日武汉分校成立军医处。武汉分校学生及学兵团正式上课,入伍期为1个月。
2月15日驻湖北各期学生举行集会,发表宣言,通过《驻鄂黄埔各期学生给蒋校长报告书》,推举曾钟圣(中生)等3人面交,报告书希望蒋校长“接受革命群众之要求,表白革命态度于天下”,“以收通力合作之效”。武汉分校成立经理处。
2月16日军校扩大政治工作会议在官长室客厅举行,30余人出席,熊雄、韩麟符、欧阳继修(阳翰笙)分别报告政治教育工作情况,决议设立农村教员养成所,提高本岛及附近各小学教员知识,首届学生50人已开课。校政治部奉令精编“黄埔丛书”。校政治部接暹罗华侨来函,称有位吴百足因销售《黄埔日刊》、《革命画报》,被当地反动政府派军警搜查,吴亦被捕。
2月17日军校特别党部主办的平岗民众夜校正式开学,男女学生70余人。
2月20日军校高级班举行入学考试。校特别党部发表《告民众书》,表示拥护中央党部,国民政府迁驻武汉,汪精卫从速复职。
2月21日国际工人代表乐易、白鲁德、多列士、汤姆等来黄埔军校参观,军校举行隆重的欢迎会。会场中间悬挂孙中山、列宁像,由教育长方鼎英致欢迎词,英国代表汤姆等发表演说,最后由熊雄致答词,参加欢迎大会的共有6000多人。
2月26日国际反帝国主义大同盟大会开幕。军校向大会致电祝贺,表示“当站在前线,以死力拥护国际反帝国主义之势力”。
2月28日军校高级班学生入校。
3月1日军校高级班开学。《黄埔日刊》发表杨其纲《本校之概况》一文,详述军校执行工农政策、联共政策和联俄政策的情况,具体反映军校执行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革命特点。
3月3日方鼎英、熊雄为《黄埔日刊》创刊1周年纪念题词。方鼎英题:革命洪钟;熊雄题:东方被压迫民族的呼声,革命军人之道路。
3月5日武汉分校女生队对社会影响日见显著,武汉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第3次筹备会决定,分校女生队代表可选为大会主席团之一。
3月7日蒋介石重新发布通令,禁止军校学生组织同乡会或其他小团体。
3月8日军校武汉分校为纪念“三·八”妇女节举行大会,并发表《国际妇女节告全国民众书》,指出“女子参加军事运动是在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开始”。
3月10日武汉分校两个政治派别的学生在汉口血花世界剧场为不同政见的论争又起冲突,成为广州“五·一”两派学生冲突之后又一次严重的事件。从此后,武汉分校的分裂斗争事态愈益激烈。
3月12日军校为孙中山逝世2周年举行纪念会和出版纪念专号,强调三民主义不能离开三大政策,批评驱逐苏联顾问和排斥共产党的种种举动。
3月14日熊雄与来校参观的美国世界旅行家福赖奇女士共进晚餐。
3月15日《黄埔日刊》定期每周刊登本校行动口号。本周口号是:(1)拥护总理遗策;(2)奉行联俄政策;(3)奉行联共政策;(4)奉行工农政策;(5)严禁妥协调和;(6)拥护革命领袖;(7)勿忘巴黎公社经验;(8)为“三·一八”烈士复仇。
3月17日湖北省总工会致函武汉分校全体学生,感谢“血花世界事件”的正确处理,表示今后要亲切联合,共同对付一切反动派。
3月18日军校为各部处官佐及学生队官长举办外国文班,分别讲授俄、英、日、德、法5国文学,计学生400余人,在俱乐部举行开学典礼。军校《黄埔日刊》为纪念北京“三·一八”惨案,发表《纪念“三·一八”告全国民众书》,强调接受巴黎公社的革命经验,警惕敌人破坏孙中山的三大政策。
本书作者1998年4月访问黄埔军校留影
附录2 黄埔军校大事记(21)
3月24日熊雄率领军校慰问队前往广州第1医院,慰问第4军北伐负伤归来治疗、休养的官兵。
3月26日武汉分校决定从校长制改为委员制,以谭延闿、邓演达、恽代英、徐谦、顾孟余为校务委员,谭、邓、恽3人为常委。
3月29日军校为72烈士殉难16周年举行纪念会,发表《告各界民众书》,再次阐述拥护“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4月3日军校国民党特别部举行师生大会,并有广州民众团体参加,出席者15000余人。大会提出:拥护中央“四大”方案和改选国民党广东省党部议案,以求有利于国共两党在广东的团结与合作。
4月4日武汉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第3次全体会议,公布“关于军事政治学校决议案”,其中规定,“军事政治学校及各分校为本党培养党军将校之教育机关,此等教育机关须确在党的指导之下”。
4月7日汪精卫由上海抵达汉口,武汉分校师生和市民欢迎者30余万人。
4月8日鲁迅由应修人陪同,应邀前来广州黄埔军校作《革命时代的文学》演讲,论述文艺与革命的关系,特别谈到了武装斗争的重要性。
4月12日蒋介石实行公开反共,在上海开始逮捕和屠杀共产党人及工农革命群众,史称“四·一二”事变。《黄埔日刊》刊登武汉消息:“武汉分校改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隶属于(武汉)中央军事委员会”。
4月14日李济深于下午6时在广州召开紧急军事会议,决定实行“清党”,委钱大钧为戒严司令,指令教育长方鼎英在黄埔本校中进行清党,方鼎英出于对共产党人的同情,私下通知熊雄出走。晚间,李济深与军校负责人方鼎英商议处理军校共产党员的办法。
4月15日蒋介石先后发布《饬黄埔军校不可妄有发言及越轨行动令》、《黄埔军校停止开会令》,不准军校学生开会和议论,说:“如敢违反,定予严办。”李济深奉命组成特别委员会下令广州戒严。凌晨2时,广州开始反共“清党”,黄埔军校师生萧楚女、谭其镜等被捕遇害。熊雄乘船出走时被捕,后囚禁于南石头监狱而被害。史称广州“四·一五”事变。
4月17日黄埔同学会奉会长蒋介石电令,会址由南昌迁往南京,设办事处于成贤街57号,即日开始办公。
4月18日军校集中黄埔长洲岛师生在俱乐部开会,实行反共“清党”,将200余名共产党员和革命学生押解往中山舰扣押,分送虎门、南石头监狱囚禁或杀害,史称黄埔“四·一八”事变。
4月22日委任第1期学生邓文仪为军校政治部代理主任,第2期学生胡靖安为军校入伍生部政治部代理主任,奉行蒋介石“清党”政策。武汉学兵团学生一部改编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入伍生,经考试成绩评定就绪,分步兵、特务队各1队,并将华中师范之工兵学生,归骑兵团之炮兵学生。即日迁入南湖开课。
4月23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各期学生讨蒋大会在武昌阅马场举行,30余万群众参加,蒋先云任大会主席,作讨蒋报告。会后把坚持反共、破坏团结的杨引之、陈绍平游街后处决。
4月25日李济深派军队继续搜查黄埔军校,又捕去嫌疑左派分子数十人。郭沫若在武昌总理纪念周上作《蒋逆介石之罪状》报告。
4月27日黄埔同学会驻杭州办事处在杭州湖滨路4号正式成立。办事人员均是黄埔学生,作亲蒋宣传,联络黄埔师生。军校宣传队开赴广州作化装宣传,参加清党示威运动和庆祝国府迁宁(南京)大会,宣传反共。
4月底邓文仪到政治部就任副主任职,代主任。
5月2日军校将桃形证章改为钟形证章。
5月5日黄埔军校在政治部主任邓文仪主持下举行会议,决定增办《黄埔周刊》、《黄埔生活》、《黄埔军人》和《黄埔武力》等刊物,开展反共宣传。
5月9日武汉成立新的校党部,继续办公,组织营救被捕师生和援助脱险来湖北的师生。
附录2 黄埔军校大事记(22)
5月11日武汉中央军事委员会决议: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学生连同学兵团编为中央独立师,以侯连瀛为师长,杨树松为副师长,宋汉英为参谋长,师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恽代英。
5月12日恽代英向汪精卫、徐谦汇报研究武汉分校的情况说:全校尽贴“共产党万岁”、“第三国际万岁”等标语。汪等决定每周中央派人作一次政治报告。
5月15日黄埔同学会奉总司令部令:此后各地黄埔同学会会员,非经总司令部通知及本会介绍者,不得录用。
5月16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特别党部筹备就绪,在武昌两湖书院举行成立大会,叶镛、陆更夫、袁澈等为党部常务委员。沈雁冰在《汉口民国日报》上发表《祝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特别党部成立大会》社论,以示祝贺。
本书作者2002年11月访问黄埔军校留影
5月19日武汉各期军校学生讨蒋委员会为出征发表《送本校同学宣言》,号召同学们:“战胜敌人的包围,冲破白色恐怖战线!”武汉师生组成的中央独立师从两湖书院誓师出发,在叶挺统率下分3路举行西征,与进犯武汉的夏斗寅部队展开战斗。
5月20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女生队开赴武汉前线参加西征。“清党”运动使军校第5届学生党务停顿月余,又组织改选筹备委员会,吴思豫、陈礼文、邵均、邱河清、帅崇兴、胡家骥、邓文仪、张华辅、李继新等9人为常务委员。
5月21日长沙国民党许克祥部制造“马日事变”,长沙分校惨遭摧残,分校政治部主任夏曦等共产党员被迫转移,革命校刊《火花》停刊,学生被迫逃散。中央独立师首战告捷,在击败夏斗寅的战役中共获大炮10门,各种枪900余枝,俘虏1000余人。
5月24日驻汉口校特别党部指挥所属党员,于武昌、汉口、汉阳3处分组向民众宣传。又将广州黄埔军校到湖北的入伍生80余人成立一直属队,直接受中央独立师指挥,开赴前线。
5月26日广州黄埔军校校部“清党”检举审查委员会发出反共《紧急通告》,严令军校师生有不忠于国民党的言论行为时,按“清党”条例细则处理。
5月28日蒋先云在河南临颍大战中英勇牺牲。
5月南京国民政府为军校之发展,决定在南京筹设中央军事政治学校,而以黄埔本校为预科,是月成立筹备委员会。
6月1日黄埔军校各级党部及组织纷纷改组,第6期入伍生人心惶惶,沙河军校驻地逃散入伍生200余人。
6月3日军校选出第6届特别党部执监委,邓文仪、林英、叶维得、乔家才、陈礼文、邢国福、刘凤龙、刁本卿、胡迈当选为执行委员;方鼎英、吴思豫、胡静安、张华辅、姜容初为监察委员。
6月8日安葬蒋先云和追悼阵亡同学大会在武汉中央军校大操场举行。到会者除本校全体学生外,武汉国民政府党政机关各地工青妇组织均派有代表参加,送葬者达数千人。方鼎英在纪念周上说:“军校清党共捕去官生400余人。”
6月11日黄埔军校发布《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出兵山东京津宣传大纲》,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肃清中国共产党徒”等口号并列。
6月16日军校出版《本校六·一六大会特刊》,纪念军校创立3周年。
6月22日方鼎英在纪念军校成立庆典上演说:“3年来军校以步兵一科到骑、炮、工、辎及军事专科无不设立,从500学生到2万学生,经费由3万元到50多万元,增加10多倍,人增加40余倍”。
6月25日军校国民党特别党部集合被迫来湖北的师生300余人,向中央党部请求迅速明令讨伐蒋介石。
6月30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中央独立师奉令调回武昌训练,恢复学校旧制。武汉地区革命形势逆转。邓演达在武汉发表《告别中国国民党的同志书》,痛斥汪精卫集团曲解和背叛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
7月4日黄埔本校高级班招收军用化学研究班学生,以本校各期毕业学生为对象,限招40人。
附录2 黄埔军校大事记(23)
7月5日黄埔本校第5期学生演习完毕返校。汪精卫、谭延闿和程潜在武汉检阅作战归来的中央独立师,3人仍强调要打倒蒋介石。
7月8日南京筹办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委派戴季陶、张治中任政治部正副主任,命令黄埔军校第5期学生开赴南京举行毕业考试。
7月9日驻黄埔第5期毕业生考试完毕,奉命开赴南京举行毕业典礼。
7月11日军校举办外国语班,因参加英、俄、日、法各外语班学生寥寥无几,结果不得不取消。
7月12日军校准备改组学制,拟第5期学生毕业后,改定学制为3年,成立编制委员会,开始筹备工作。
7月15日武汉以汪精卫为首的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举行扩大会议,公开宣布与共产党决裂,实行正式限制共产党,大批捕杀共产党人,史称“七·一五”事变。
7月18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原黄埔入学的第5期第3(炮兵)、第4(工兵)、第5(政治)大队学生共800人,在武昌两湖书院举行毕业典礼,恽代英致开幕词,坚持讨蒋。
7月21日武汉中央政治学校改为国民革命军第4集团军第2方面军第4军军官教导团。恽代英、李汉俊等被国民政府下令免职,其他共产党员先后被迫转移或转入地下工作。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实际结束。中央独立师被取消。
7月25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在校学生除第5期学生毕业外,其余改为“国民革命军第4集团军第2方面军第4军军官教导团”,分编为第1、第2、第3、第4营,规定全数驻南湖营房。
7月27日汪精卫在武汉以国民党中央名义发出通令,“严防共党分子”。共产党人与武汉国民党人的合作,完全瓦解。
8月1日以周恩来等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南昌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起义军中有许多官兵是黄埔军校师生。
8月15日黄埔第5期毕业生共有2418人宣布毕业。其中第1、第2、第6大队学生共1480人,于是日在南京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大操场举行毕业典礼。会上,何应钦代表蒋介石发毕业证书,宣言反共。至此,黄埔军校国共合作的性质改变,标志着广东时期国共合作的黄埔军校基本结束。
广东时期黄埔军校本校第1至第4期,计培养毕业生4965人。到1929年底,第7期部分学生在广州黄埔军校毕业,黄埔军校在广州时期共招生7期13000余人,毕业生共有6349人(其余在南京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