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寻踪黄埔岛
作者:陈宇
出自————《中国黄埔军校》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第十六章 寻踪黄埔岛(1)
第十六章 寻踪黄埔岛地灵人杰的黄埔军校,位于广州市东南方向,离市中心约50公里。作为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产物和中国现代军队的“将帅摇篮”,黄埔军校在中国近现代史尤其是军事史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是闪烁着灿烂民族光辉的历史文化遗产,是藏龙卧虎、群英荟萃的风水宝地。
从地域上看,人们常说的“黄埔”,是广州市东郊黄埔区众多岛屿中的一个,它像一个长柄茄子镶嵌在珠江入海口,其狭长的地形使小岛冠名“长洲岛”。也有人幽默地说,这座小岛的外形酷似男根雄起,浑身充满英雄气,孕育出了一代龙虎将帅,打拼出了一片新天地。这片珠江水中的陆洲小岛,陆地面积仅有8.5平方公里。此地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4摄氏度,无霜期350天,年降雨量1620毫米,全年风向为东南风。适宜的气候,使这里的林木繁茂,四季花开。岛上山峦起伏,是由海上狮子洋经虎门进入广州的第二道门户,历来是兵家必争的咽喉要地。所以,如此弹丸之地,却保留着丰富的人文景观,密集着政治、军事、宗教、历史等方面的名胜古迹。最早的有唐代阿拉伯人、波斯人的坟墓和墓碑,是古代海上友好往来的见证。
该岛因为四面环水,易守难攻,又远离喧闹的城区,山清水秀,风光旖旎,环境幽静,称得上是“世外桃源”。因此,自清末以后,这里就成为开办“将弁学校”、兴武讲学的好地方。一个世纪以前,矗立在长洲岛黄埔军校位置上的建筑物即是形形色色的军事学校校舍。1887年,两广总督张之洞会同广东巡抚在这里创办了广东水陆师学堂;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两广总督岑春煊在这里设立陆军小学;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遂改称广东陆军小学堂,1915年停办。广东政府在这里又创办广鸟瞰黄埔军校东海军学校。孙中山在1924年创立黄埔军校,依托的地盘即是岛上扯旗山下的原陆军小学堂、海军学校的旧址,将原校舍拨给黄埔军校使用,这也就是现在长洲岛上的黄埔军校本部旧址。此岛很快成了培养国民革命军事骨干谈兵演武的摇篮,从此“黄埔”替代“长洲”而盛名天下。军校校名虽然多次变更,但因其在黄埔岛始创,故通称黄埔军校。
从此开始,在广州黄埔长洲岛上,诞生了一座激荡现代历史风云的著名军校。小岛也因黄埔军校校址而增色,并闻名世界。
珠水拍黄埔,风雨几春秋。黄埔军校在广州黄埔长洲岛上共招生7期,培养学生约1.4万余人。第1期时只有学生600余人,后来学校越办越大,校舍从扯旗山下扩展到本岛的蝴蝶岗炮台、白鹤岗炮台、大坡地炮台,以及珠江东南面的沙路炮台、广州的燕塘、陈家祠等地,还在潮州、南宁、长沙、武汉开办分校,把黄埔岛的军校称为校本部,以与各分校区别。后由于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往南京,军校在黄埔岛办到第7期,校本部也于1930年9月迁往南京,之后又迁到成都,最后迁到台湾。但真正的、具有历史意义的黄埔军校,却永远地留在了黄埔长洲岛这片被革命激情燃烧得灼热的土地上。
1938年,黄埔岛校舍的主要建筑被日军飞机炸毁。广州沦陷后,日军进驻,续加破坏。此后,岁月沧桑,军校原有建筑因日久失修,环境日变,残破不堪。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黄埔军校旧址得到保护,政府多次拨款修葺。1962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军校旧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3年12月6日,周恩来总理视察军校旧址时,指示要把旧址保护好。1965年开始逐步维修复原,“文化大革命”时期停止了维修。1984年,建立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开始供参观瞻仰。1988年国务院公布军校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文物部门再次重修,恢复其历史原貌。
1926年拍摄的黄埔军校全景
第十六章 寻踪黄埔岛(2)
1996年广州市政府按“原位、原尺度、原面貌”的原则重建校本部,根据各处文物建筑的特点和历史,复原、充实了各文物点的陈列展出内容和场景展示,使参观内容丰富多彩,文化厚重感增加,军校旧址恢复了昔日风貌,全面再现了军校的学习、生活、辉煌功绩及与其相关的多个侧面,使观众对黄埔军校有一个更为全面、深入的了解。并采用文物亮化、庭院美化、场地绿化等手段,为游客提供一个到此心旷神怡的游览环境,把黄埔军校旧址营造成为具有大革命时代特色风格的军校教学生活历史展示区、军事文化园、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基地。以后数次维修,都严格按照“修旧如旧”和“不改变文物原貌”的原则,使用原来的传统材料和传统工艺,保持原来的结构形式和外观形制,尽最大努力保存文物建筑的历史原貌。华南理工大学的建筑专家对旧址建筑进行了全面详尽的勘探,纪念馆还到全国各地寻访黄埔军校第1期至第4期的学生,为修复军校旧址提供了许多详实珍贵的材料。
2005年11月20日,中宣部公布将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列为第3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目前,黄埔军校旧址的范围约为2.6万多平方米,岛上现复原开放的主要景点,有军校大门、校本部、孙总理纪念碑和纪念室、俱乐部、游泳池、东征烈士墓园、北伐纪念碑、教思亭、济深公园、黄埔公园、柯拜船坞、波斯楼、大坡地炮台等10余处。岁月如梭,黄埔军校在中国近现代史尘封的档案中已经被众多的历史名词所遮掩,但当游客漫步于黄埔岛,行走在这片土地上,会惊觉黄埔军校留下的踪迹竟如此之多。
军校大门——黄埔军校的图腾标志
黄埔岛上的标志性建筑是军校正门,是黄埔军校各景观中最具代表性的地方。这是一座两柱横架门楼的欧陆式大门,于1924年创办军校时于原陆军小学门前新增建。
黄埔军校大门(2002年11月摄影)军校大门风格朴实,既没有华丽的装饰,也没有石雕玉琢,而且不是高大壮观,只在洁白的粉墙上连着尖顶的校门,简单地挂上一块题写着校名的横匾。与现在一些机构的大门相比显得有点寒碜。所以,当有游客第一眼看到军校的大门时,多会觉得有点意外,怎么大名鼎鼎的黄埔军校校门是这样的简朴。但正是从这一校门中走出了举世闻名的众多战将,人民解放军10位元帅中有2位,10位大将中有3位毕业于黄埔军校。事实上,几乎所有影响中国革命的大人物都曾在这道大门下出入往来,仅如:孙中山、毛泽东、蒋介石、汪精卫、周恩来、何应钦、鲁迅、聂荣臻、叶剑英、徐向前、陈赓、林彪他们影响了中国革命乃至世界格局。
独特的大门造型,在我国重点保护文物中可说是独一无二,一看此图案,便知是黄埔军校。因此,此大门成为黄埔军校的标志性建筑,成为黄埔军校的图腾。
军校大门面临波光粼粼的珠江,背靠扯旗山,坐南朝北,视野十分开阔。校门楼上方悬挂的是清末才子、国民党元老谭延闿先生题写的校名“陆军军官学校”木匾校牌。谭的文学造诣很高,他的书法在浑厚中透着娇媚,刚健中带有骨肉。有人赞美他所书写的“陆军军官学校”这6个大字有颜筋柳骨,又风姿秀逸。复制的匾额虽也已斑驳褪色,但依然那样惹眼,赫然入目。门匾上写的“陆军军官学校”,是军校早期的名称,后来随着形势的发展,军校曾几次易名,其实都没有真正挂过“黄埔军校”的门匾。只因军校后曾因政治形势的需要多次改名,但校址不变,都在黄埔长洲岛上,所以人们通称它为“黄埔军校”。
军校大门两旁的门柱上,当年贴着时常更换内容的对联,如“嘉宾戾止,我武维扬”等。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为不忘先生教诲,继承总理遗训,1925年军校师生在大门两边的墙壁上写有孙先生遗嘱中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为对联,成为师生们为国为革命奋斗终生的座右铭,也让后人读出了孙先生的办学初衷。
第十六章 寻踪黄埔岛(3)
军校大门在1938年被日军飞机炸毁,196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南海舰队出资重建军校大门,但当时因历史资料不足,军校大门及位置均不符合原貌。1993年,文物部门再次重新修复,尽力恢复其本来样貌。大门两旁及附近有4棵古榕树,现已列为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的重点保护对象。围墙内两棵古榕树身上的累累弹痕,记录了1938年日军飞机轰炸的历史。
军校正门的左边空地,当年曾经是专用于军事训练的大操场。这一片原来是冲积沙地和水田,军校改成大操场后,当年每天下午都能看到学生们摸爬滚打、挥汗苦练的身影。大操场开阔平整,是黄埔军校开学典礼的场所,1925年1月讨伐陈炯明的第一次东征,也是从这里誓师出发,在战役中又曾临时充作飞机场使用。随着时间的变迁,现在已经是厂房林立,错落的低矮民房和小商店填塞着当年的演兵场,密集的建筑群挤满了当年空阔的空间,很难觅见大操场的痕迹。这里已经没有当年那激越的军号声,夏日只有那广场上老杨树梢顶的蝉发出阵阵聒噪。长洲岛以及周边东圃、天河一带,过去也常常被用做黄埔军校学生实战训练、演习的场所。在许多不为人知的寻常巷陌中,都曾留下过军校师生的身影。
黄埔军校大门的如此建筑布局,在陆军小学原祠堂式大门前面再增建欧陆式大门,也正体现了当时军校教育“中西合璧”的先进思想。
据历史照片和黄埔军校的老人回忆,当年在军校大门前、码头边还有一座木制大牌坊,两边的对联是:“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批是“革命者来”。对于面积仅有数平方公里、兀立江心的黄埔岛而言,这个码头一直是军校与外界往来的惟一通道。这道牌坊,便是当年的军校生踏上黄埔长洲岛的第一道门,牌坊上的字,曾使他们热血沸腾,终生不能忘怀。对于这些来自天南地北的有志青年而言,踏黄埔军校二校门上这个码头,就意味着放弃了经商发财、入仕升官等前途,他们在此登上革命征途的第一航站,翻开了自己命运的崭新一页。2004年夏,黄埔军校迎来了建校80周年,就在这个码头边,一批又一批从世界各地奔赴“世纪约会”的黄埔老人临江久久伫立,昔日的战友和敌人相对无言,热泪纵横。一位老人颤巍巍地弯下腰,深情地触摸着码头上的木桩,告诉后辈:“我的一生,就是从踏上这个码头的那一刻彻底转变的。”
这个码头,曾经定格了黄埔军校建立之初许多经典镜头:1924年6月16日清晨,孙中山偕夫人宋庆龄乘坐“江固”舰在此登岸,主持军校开学典礼;同年11月13日,孙中山北上共商国事之际,乘“永丰”舰经由这里,回到校园向师生们告别。当年“到黄埔去”的口号一呼天下应,成千上万中国各地以及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青年,不远万里在此登岛,接受铁血磨炼;满载着支援的武器、飘扬着斧头镰刀旗帜的苏联船只,在这里曾经一次又一次驶入黄埔老人的旧梦深处。
从军校正门进入校园后不远处便是二门,这里最初是陆军小学的校门。军校时期,在二门右侧的墙壁上,曾较常时期挂过蒋介石手书的“亲爱精诚”校训。二门门口挂的一副对联,上书:“杀尽敌人方罢手,完成革命始回头”。对联言简意赅,令人油然而生征战沙场的豪情。当时的军校里,到处都张贴着这种宣传革命、鼓舞士气的对联,使人一进军校就强烈感受到其革命激情。二门东西两边的房子,原为管理部和卫队长室,现为录像资料放映室和接待室,是如今用以改善黄埔军校旧址娱乐、休闲的设施配置。
当游客步入校园,来到此地,仍然能感到当年浓烈的革命气氛,墙壁上随处可见醒目的笔锋回异的标语口号:“碧血千秋”、“卧薪尝胆”、“精神不死”、“艰苦卓绝,完成革命”等。
校本部——黄埔岛腹地和军校中心
由二门再向里面走就是校本部,面临珠江,背倚扯旗山。由于黄埔军校分校众多,在长洲岛上的校舍被称作校本部,以示区分。
第十六章 寻踪黄埔岛(4)
校本部是一座由两个四合院组成、岭南风格的祠堂式楼房建筑,从空中俯瞰成“日”字形,是军校整个旧址的核心部分,占地总面积9444平方米,建筑面积10600平方米。原为清朝陆军小学堂校舍,军校创办时略加维修。这座建筑是黄埔军校的中心,房屋高大,骑着战马可从楼下穿堂而过,因此被称作“走马楼”。整个布局是坐南朝北的四合院构架,上、下两层的砖木结构,雕窗坡顶,青砖素瓦,分为左中右三路。四周回廊相围,各层廊内相通,走廊相连,木质楼梯;深四进,每进之间以天井相隔。底层中路通道又称大花厅,左右两边房间较大,每间约有100多平方米,底层房间南北两面下部为砖墙,上部是宽敞明亮的满洲窗。二楼的房间为隔扇窗,每间4扇。四方形的院子,和校门同样朴素。这幢大房屋原是广东陆军小学的校舍,当年陈炯明叛军曾将这座陆军小学旧址墙壁击穿几个大洞。军校初建时,这里杂草丛生,房内空空。在物资和资金奇缺的情况下,军校艰苦创建,经过修葺,添置简单的办公和生活用品之后,才能勉强使用。
其实,这些校舍算是黄埔军校学生当初最好的住处了,实际居住情况差得多。黄埔军校初创时接手的民初广东陆军小学每期招生不超过100名,而黄埔军校第1期学生入校时将近500名,当时军校经费短缺,学生的教室、宿舍只好使用临时搭建的葵棚(用蒲葵、毛竹和芦席搭成的棚子),一直到第4期学生入校时住的仍是这种棚子。这些棚子经不起风雨的侵蚀,早已无影无踪。即使是当时陆军小学的一些像样的主要建筑,也仅是一些简陋的砖瓦结构,几十年后只留下了一些残砖碎瓦的痕迹。军校旧址上的建筑,基本上都是黄埔军校成立后所建。
黄埔军校后期学生宿舍后修建的走马楼是黄埔军校最高统率机关校本部各大单位所在地。全校自总理、校长、党代表之下,设政治、教授、教练、管理、军需、军医6部,机构总数约40个,俨然一个与世隔绝的森严王国。建校后,楼底层改为大厅,供会议和娱乐使用,二楼有校长室及军校各部领导的办公室,后进则以学生课室和宿舍为主。平面图分布如下:楼下第二进门前左右两边分别是卫兵室、管理部和卫兵长室。第一进从左到右依次是政治部、大讲堂之一、大讲堂之二、课堂之一。过天井后进入第二进,从左到右依次是职员宿舍之一、学生宿舍之一、学生宿舍之二、课堂之二。又过天井后进入第三进,从左到右依次是职员宿舍之二、学生宿舍之三、学生宿舍之四、课堂之三。再过天井后进入第四进,从左到右依次是饭堂之一、饭堂之二、饭堂之三、军械室。楼上第一进从左到右依次是校长办公室、秘书室、校长办公会议厅、总理室、大会议厅(官长饭厅)、校长会客厅(官长会议室)、教授部。第二进从左到右依次是教练部、学生宿舍之五、学生宿舍之六、入伍生总部。第三进从左到右依次是军需部、学生宿舍之七、学生宿舍之八、自习室之一。第四进从左到右依次是储藏室之一、储藏室之二、军医部、自习室之二。
黄埔军校饭堂一角
走马楼在1938年被日军飞机炸毁,广州沦陷后,日军进驻,又加破坏。此后,岁月沧桑,环境日变,走马楼仅存地名,建筑荡然无存。现在游人所看到的是20世纪末按考古发掘出来的地基在原位置上按原貌新建的。1996年,广州市政府长洲文化旅游风景区开发建设领导小组决定复建校本部。6月16日奠基,按国家文物局批复的“原位、原尺寸、原面貌”的原则重建,面积10600平方米,耗资2000余万元,于同年11月12日落成。校本部内部复原了孙中山、蒋中正、廖仲恺的办公室以及周恩来的政治部办公室和教授、教练、管理、军需、军医各部的办公室和课堂(教室)、饭堂、寝室等。
校本部现在的陈列布局,采用的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特色和“一轴三进”的展览格局。一进曾设为蜡像馆和会议室,后又设为“黄埔军校校史展”,全面介绍了黄埔军校创立、发展、变迁的历史,使观众对黄埔军校有一个整体的认知;二进原为学生宿舍,后曾作为临时展厅和“黄埔军校名人馆”,本纪念馆与广东省美术协会合作,邀请国内著名画家集中创作了70多幅以黄埔军校人物和历史故事为主题的油画作品,通过油画艺术表现形式讲述了孙中山、廖仲恺、蒋介石等中国现代史上与黄埔军校有着深厚渊源的著名人物的故事,展示了黄埔军校名人的风采;三进为本纪念馆与新加坡的孙中山南洋纪念馆合作,引进的“孙中山在南洋”展览,展示了孙中山于1899年至1911年间流亡海外,在东南亚地区宣传革命,依靠华侨进行革命活动的历史。在第二进的东西两侧,布置了“世界著名军校”等展览,将黄埔军校与英、美、苏俄等先进国家的著名军校进行了横向的排比展示,显现了“世界视野下的黄埔军校”形象,使观众站在世界的高度,把对黄埔军校的了解提高到了一个更广阔的层面。“情系黄埔,魂系中华”展览,集中反映了黄埔军校同学会1984年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及黄埔老人的活动、现状。这种先面后点、从整体到专题的参观路线,符合观众的参观心理和认知特点,让观众对黄埔军校的历史、地位和影响有了全面、正确的定位和认识。
第十六章 寻踪黄埔岛(5)
现在纪念馆所复原的校本部各个办公室、教室、会议室都是根据一些当年的资料图片重新布置的,现代人看起来真的是太简单了,学生宿舍里只有一排排铁架床,教室里也只有简单的长桌椅,甚至连一些校领导黄埔军校校长会客厅人的办公室,都是一张办公桌和一把木椅,同样是那么简朴。
在走马楼二楼西向的一个角落里是蒋校长办公室,室内木门木地板,约20多平方米。清一色的满洲木棱窗格就像那段历史一样,被风雨剥去了原色,又被岁月染成了灰白色。木门里面是木地板,一个木书柜、一条长沙发、一个挂衣架、一个大写字台后面有一个木圈椅,比较显眼的是木地板上有一块织花地毯,显示出房间主人有相当级别。圈椅后面的墙上挂着蒋介石自撰的联句字幅:“养天地之正气,法古今之完人。从容于疆场之上,沉潜于仁义之中。穷理于事物始生之处,研己于心意初动之时。”环视室内简陋的设施,显得挂着这间房子主人照片的墙壁更加空旷。照片上身着戎装的蒋介石,眉宇间英气逼人,但毫无表情,谁也别想从这张脸上看出他的内心。
有黄埔毕业生回忆说,建校初期的蒋介石励精图治,每日清晨起床号一响,就开始巡视全校寝室。他亲自教唱校歌,狠抓军纪,为军校题“亲爱精诚”校训,要求学生绝对服从和不怕牺牲,平日视《三民主义》、《曾国藩家书》、《俾斯麦传》为至宝,这3本书现即陈列在房间一侧的书架上,当然并非原物。蒋介石很重视考查学生,在校长办公室的一侧墙上贴着军校第1期学生名录,在陈赓的评语栏上写着:“外形文弱,但性格稳重,能刻苦耐劳,可带兵。”可正是这个校长眼中“外形文弱”的学生,在第二次东征时,背着兵败被围、绝望之时欲“杀身成仁”的蒋介石逃出险境,救了他一命。
校政治部在走马楼第一进首层西侧,室内陈设简单,仅有工作簿、文件筐、水杯等物品。在军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主持下,军校参照苏联红军经验,根据中国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制定了一整套军队政治工作的理论和制度。建校初期,军校允许不同党派和学派的理论传播,既讲三民主义,也讲共产主义。政治课最多时达43门,包括《中国近代史》、《社会科学概论》、《政治学》、《苏联研究》等。除了必修课,政治部还采用演讲会、研讨会、文艺演出、出版刊物等方式,进行政治教育。刘少奇、何香凝、鲁迅等曾应政治部邀请来校演讲,毛泽东应邀作过农民运动报告。
整洁的教室内,浅灰色的军帽全部放在课桌左上方;大仓库一般的学生宿舍里,是一排排的大通铺,木板床上的白布单、军毯叠得方正如整齐的豆腐干;木隔板上的制服、脸盆、口盅、草鞋等物品摆放有条不紊。来
黄埔军校大讲堂
这里参观的游客,立即被当年黄埔学生的生活环境所吸引,刚才还叽叽喳喳的成群小学生顿时安静下来,隔窗凝神细看。由黄埔健儿创造、流传下来的战斗故事,留给今天怀揣戎装梦的青少年无限遐想。
在校本部旧址及其他一些馆室中,现主要举办有“军校校史”等图片展览,纪念馆收藏的大部分文物、文献、照片等陈列在这里。一把佩剑、一床军毯、一封家书无不隔着历史的长河向参观者诉说着黄埔志士的豪情,反映着黄埔军校从创办到发展的历史,再现了大革命和抗日战争时期黄埔军校师生的艰苦生活和英勇战斗场面。
校本部内,现在还设立了青少年训练基地、职员学生军训营,开设野战项目,学习军事文化。军校旧址纪念馆每年都要接待大批参观、军训的学生和公司职员,尤其是每年夏天,一批又一批来此受训的“黄埔军人”来往穿梭于校本部的教室、宿舍、操场。他们穿当年的旧军服,吃当年的杂粮饭,睡一人宽的木板床,在黄埔长洲岛这块跃马谈兵之地上进行军训操练。受训者在这远离尘世喧嚣的净土上,重温当年革命的烈火雄风,感怀风云激荡的峥嵘岁月,自然别有一番壮志豪情,队列整齐,神情激昂,口号嘹亮。
第十六章 寻踪黄埔岛(6)
孙中山故居——最早对外开放的重要景点孙中山故居,旧称学海楼。原是清代广东海关黄埔分关旧址,故又称海关楼。当年孙中山先生在建校后每次来黄埔岛都是在这里办公和休息,因此这里被岛上的人们亲切地称为“中山故居”,或称孙总理纪念孙中山故居学海楼室,现楼名“孙中山先生故居”是黄埔第1期学生、首任黄埔同学会会长徐向前于1952年题写的,故居是黄埔军校旧址最早对外开放的重要景点,曾作为黄埔军校史迹陈列室。
这是一座砖瓦混凝土结构的两层小楼,建筑风格处处透露出西洋的别墅风韵。仅如房间内的壁炉,这是西方国家常用的取暖设备,然而广州温暖潮湿的气候是用不着烧火取暖的,建房设置壁炉显然没有多大实用价值,只是当时的主人在建筑时尚上的一种刻意追求。小楼紧靠江边,院内芳草翠竹,绿叶红花,清新幽雅。1917年,孙中山先生南下护法和1924年创办军校时,曾多次在此办公、休息和居住。军校开学后曾作为教职员工的办公处,1926年3月该楼改作军校校舍,著名共产党人萧楚女、恽代英等政治教官曾在这里居住。1926年11月,黄埔军校政治部先后决定在这里设立总理革命博物馆和总理纪念室。1928年11月,军校陈列馆在这里布展,军校创建以来的文件档案、先烈遗物以及军校纪念物集中到这里保管陈列。军校第7期时,曾在这里开设临时医务所,楼下为医务室、门诊部,楼上为病房。1938年,日军飞机轰炸黄埔岛,此地也难逃战火。1949年秋,广州临近解放,蒋介石曾到此地小住,在楼上召开有军政要人参加的重要军事会议。
195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岛海军部队对小楼进行重修,将楼板改为钢筋混凝土,楼梯则从西侧改在室内,外貌基本未变。1956年,在此黄埔军校校总理室地开始开办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主要展示孙中山当年的生活环境和遗留下来的一些书画文物。1984年初,正式建立的“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曾暂时设在此处办公,徐向前元帅题写了馆名。孙中山故居的陈列安排,主要是围绕故居历史上的两个辉煌时期做文章:在故居1楼原办公室及仓库,陈列的是“小楼昨日——粤海关黄埔分关及其旧址变迁”展览及原黄埔分关办公室的复原陈列,勾画出了19世纪黄埔海关的概貌;2楼主要举办军校校史陈列和孙中山在广东的革命活动图片展览,以孙中山和他成长初期的社会环境作为主题。立体而多元化的陈列展览,充分地再现了孙中山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思想体系和革命实践,展示了孙中山出生和成长初期的社会历史环境。后设置的“孙中山、梅屋庄吉与黄埔军校”展览和孙中山卧室的复原陈列,展示了故居作为孙中山专题博物馆和纪念室的功能,反映了军校与世界的联系。复原后的孙中山卧室,陈设很简单,一张锈迹斑斑的铁架床,一顶蚊帐,一张桌子,几把椅子。
当年孙中山先生一生颠沛流离,革命屡经挫折,直到办军校之后才感受到革命前途的一片光明。因此他对培养革命军的军校关怀备至,多次来这里办公,并在军校举行开学典礼时发表重要演讲。而今伟人已逝,足迹已远,但这里留下了他曾经生活过的痕迹和历经沧桑的军校旧址。陈列馆中所展现的历史图片,再现了那段令人热血沸腾的岁月,令游客神思。楼前那棵孙先生亲手栽下的白玉兰,已高耸云天。
孙中山在黄埔岛上的寝室为了把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打造成一个世界级的著名军校纪念地品牌,使游客在此地更多地集中了解军校历史和孙中山、蒋介石、周恩来等军校名人的故事,军校“孙中山故居”正逐步扩建成为“军校名人馆”。并以黄埔军校史迹为核心,在附近投巨资建造一个以黄埔军校为主体的军事文化旅游区,包括新建“世界军事发展史博物馆”,在附近江面上停泊退役的军舰,再现昔日黄埔军校生活情景和黄埔师生指挥的经典战役场面,把黄埔军校将帅的英姿展现在新建的敞开式“黄埔将帅主题文化广场”上。游客可从广场上树立的世界军事著作碑刻和格言碑林中,了解到古今中外著名的军校、军事家和战役。在游览黄埔军校时,如身临昔日军校师生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的场景,重温军校当时艰苦温暖的校园生活,一睹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美国西点军校、英国皇家军事学院的风采。
第十六章 寻踪黄埔岛(7)
孙中山铜像传奇——“文”字丰碑屹立黄埔岛
到过广州黄埔岛的游客自然会对岛上竖立的那尊孙中山铜像有深刻印象。这尊铜像是由黄埔军校师生于20世纪20年代竖立的,铜像的背后还有着一段鲜为人知的传奇故事。
1925年3月,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黄埔军校的创始人孙中山在北京逝世。噩耗传来,黄埔军校师生无比悲痛,纷纷以各种方式悼念伟大的领袖。孙中山的光辉业绩为世人所敬仰,因此,为纪念他而建造的各种塑像在他逝世后不久遍布全国。其中比较著名的是同时同地铸造出的大小一样的4尊孙中山铜像,其中一尊就是安放在广州黄埔军校旧址的这一尊。其余3尊分别安放在南京中山陵、广州中山大学和澳门国父纪念馆,供人瞻仰。
黄埔岛上的孙中山铜像和纪念碑(1986年11月摄影)
铜像是由孙中山先生的生前好友梅屋庄吉赠送的。梅屋庄吉是日本实业家,中国民主革命的支持者,生于1868年11月,卒于1934年11月。他早年兴办各种实业,曾在香港开设照相馆,购入法国哈特公司产的电影,在新加坡、东京逐步兴起电影事业,是日本电影界的元老。孙中山在革命活动中,在香港结识了梅屋庄吉。孙中山第二次流亡日本时,就住在梅屋庄吉的寓所,并得以资助,他们就此结下了30年不渝的深厚友谊。孙中山逝世后,梅屋庄吉悲痛万分,他被孙中山的革命精神和为人所感动,决定自己出资铸造孙中山铜像,希望通过形象的方式来宣传孙中山的思想。梅屋庄吉在当时正逢生意破产,经济十分窘困。他为了筹集铸造铜像的费用,一面投入米市经营,一面向他的女儿借钱。女儿非常理解父亲的想法,私下将嫁妆费交给了父亲。铸造铜像的工作得到了家人的大力支持,但当时紧张的中日两国关系险些终止了铜像的铸造计划。1928年5月日本制造了济南惨案,6月炸死张作霖,图谋占领东北三省。10月29日,日本东京警视厅发出指令,声称“铜像建设一事,碍难照准”,其原因,据报道:“孙中山是革命家,考虑到他的思想及其后果,由内务省发下禁止的内部指令。”梅屋庄吉在极其艰难的困境中努力争取,使铜像的铸造工作最终得以勉强进行,他委托日本当时的第一流的铜像制作商篠原雕金店的店主篠原金作具体负责策划,著名雕塑家牧田祥哉制作,根据孙中山生前宣传讲演时的神态铸造铜像。铜像高2.6米,重1吨余。雕塑成形的孙中山铜像身穿西服,面向正前方,神态安详,右手前伸,左手叉腰,仿佛正在宣讲自己的政治主张。
孙中山铜像于1928年底铸造完成。1929年3月4日,由梅屋庄吉和他的妻子、女儿,以及自民党议员森下国厷等护送,乘日本邮船“伏见丸”号运抵上海,后又分送各地。这4尊铜像中较为著名的又因安放地而显赫的有两座,其一是南京中山陵的铜像,其二便是黄埔军校旧址的铜像。
安放在南京的铜像,于1929年3月6日由专车从上海运抵南京。最初安放地也在黄埔军校校本部校园内,当时军校名称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是日,正值军校在南京建校1周年,庆祝铜像安放仪式非常隆重。1937年底,日军占领南京后,曾将铜像扳倒。从日军随军记者在当时拍摄的照片中可看到,日军士兵们骑在倾倒的孙中山铜像上,摆出了凌辱的姿势,以庆祝他们占领中国首都的胜利。抗日战争时期,汪精卫在南京成立伪政权,为了标榜自己,掩饰汉奸的罪恶行径,拆除了原新街口广场中心的一座喷水塔,在1942年将军校内的孙中山铜像迁移到广场中心。这座铜像也就是在这里迎来了1949年4月南京的解放。“文化大革命”开始时的1966年夏,有些人在“左”倾思潮影响下,曾企图将铜像毁坏掉,中共南京市委、市政府负责人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在中山陵园管理处、市公安局等有关单位的协助下,秘密将孙中山铜像运往中山陵等地保藏。前后三易其地,终于完整无损地将这座铜像保存了下来。1980年,梅屋庄吉的后人专程来南京瞻仰中山陵和中山铜像。当他们架梯登高看到铜像底座上“篠原金作工场谨造”的铸印字后,非常敬佩中国人民对这尊铜像的妥善保管。在孙中山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日的前一个月,江苏省委、省政府和南京市委、市政府决定将这尊铜像安放在中山陵牌坊前原铜鼎处,至此,这尊铜像又与民众见面。1985年,时值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60周年,为恢复中山陵原貌和纪念活动的需要,大铜鼎又放回原处,孙中山铜像仍安放在陵园内纪念馆。
第十六章 寻踪黄埔岛(8)
黄埔岛上的孙中山铜像和纪念碑(2002年11月摄影)
南京的孙中山铜像历经波折,备遭磨难。而广州黄埔军校旧址上的孙中山铜像则从安放时起,始终稳立在黄埔岛上,从未移动过。
黄埔军校是在孙中山亲手创建下成长发展起来的,孙中山亲任军校总理,对军校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几年时间,就实现了先建校后建军的夙愿,培养出了一大批将帅之才。黄埔军校师生对孙中山先生是有着深厚感情的,当他们得知有一尊孙中山铜像将要安放在广州黄埔军校校园内时,便积极捐助集资,先建基座。孙中山铜像的安放位置选在了军校西侧名为八卦山的高地上,纪念碑于1928年10月11日奠基,由军校主要负责人、代校务何遂主持筹建。这一期间,由于经费不足,工程一度停顿。纪念碑的建造分为3期工程,第一期平整山头,建筑塔碑;第二期调装铜像,举行揭幕典礼;第三期把铜像下的大平台铺上石板和铺砌上山的水泥台阶,并以铜像为中心,进行全面装饰。1930年5月,梅屋庄吉和他的两个侄子护送铜像于28日抵达广州。9月26日,整个纪念碑落成,广州黄埔军校师生隆重举行孙中山铜像揭幕暨第7期学生毕业典礼大会。
纪念碑工程设计者将黄埔岛上的这座建筑别具匠心地设计成了一个“文”字,孙中山名“孙文”,以代表纪念“孙文”之意。“文”字的一撇一捺相互交叉,是通往纪念碑基座下的两条石阶小道,外有栏杆相护。上面一横是纪念碑基座平台前的一条贯通的栏杆。这一“撇”一“捺”,从下拾级而上,直通“横”的两端,然后进入一块平地,纪念碑在平地正中拔地而起,这正是“文”字上的那一点。从山下往上望去,登山台阶与平台相连,与铜像结合,恰好构成一个“文”字。
纪念碑面对珠江,碑文正面书“孙总理纪念碑”6个金色隶书大字,是当时的代理大元帅胡汉民的手笔。碑的左面刻着“和平、奋斗、救中国”7个大字,是何遂的手笔,这是孙中山临终前不停念叨的话。碑的右面刻着总理训词:“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进大同。咨尔多士,为民前锋。夙夜匪懈,主义是从。矢勤矢勇,必信必忠。一心一德,贯彻始终。”1929年此训词正式颁布为中国国民党党歌,1943年又颁布为中华民国国歌。碑的后面刻着总理像赞:“先生之道,天下为公。先生之志,世界大同。三民建国,允执厥中。况在吾校,化被春风。江流不废,终古朝宗。”这是国民党要人张静江的手笔。纪念碑平台正面上刻“亲爱精诚”4字校训,则是仿校长蒋介石的笔迹而作。纪念碑基座周围还刻着孙中山及当时一些国民党军政要人对军校师生的训词等。
黄埔军校的这座纪念碑基座工程之浩大,是其他几座孙中山铜像的基座无法比肩的。纪念碑削山而建,仅碑座就高达40米,加之碑座是建在小高地上的落差,占据制高点,更显得纪念碑十分雄伟壮观。纪念碑正对着滔滔珠江水,那里有孙中山革命斗争的遗迹,寄托着军校师生对孙中山先生的深切怀念。但是,由于设计这个纪念碑基座时,孙中山铜像还未运到,纪念碑基座的设计者不知是疏忽,还是由于被军校广大师生对孙中山的爱戴精神所感染,在他们的心目中,孙中山先生的铜像是非常高大的。黄埔军校竖立的孙中山铜像是由牧田祥哉亲自监工铸造的,军校建造铜像基座时,铜像还没有运到,当孙中山铜像运到后,基座已经建成。这时才发现铜像与基座的比例很不相适,但也只好如此将就着把铜像放了上去,40米高的座顶上的2.6米高的孙中山铜像却显得矮小了。到过黄埔岛的人们,只要留心都会发现这一比例失调的现象,这不能不说是这座纪念碑的美中不足之处。但这也恰好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军校师生对孙中山的真挚感情。真可谓,原是弄巧成拙,反而又拙中见巧,拙中见其精神。
黄埔岛上的孙中山铜像周围是一片开阔的绿化地,此地原是中山公园。公园内原来还有10余座题名碑,将黄埔军校开办以后的官佐员生姓名刻于石上,以示勉励,但碑石早已不存。现旧址纪念馆的工作人员结合景点,整治和美化周边环境,在铜像下布置了具有岭南特色的、低矮的园林绿地,以保持视线的开阔通畅。
第十六章 寻踪黄埔岛(9)
梅屋庄吉出资铸造的这4尊孙中山铜像现虽已铸立70余年,但在有关部门的管理和保护下,仍是栩栩如生。沧海桑田,星移斗转,孙中山铜像依然挺拔在高山之巅,巍然屹立,俯视着中华大地。他身披大衣,若有所思的昂然神态,让人肃然起敬。如今,大批的游客来到铜像下参观、瞻仰、留影,缅怀孙中山先生的伟业,评点脚下山川胜迹,论说刚翻过去不远的那页历史。
景色宜人的中正、仲恺、济深公园
随着军校不断壮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多,军校还在黄埔岛上依山傍水、风光旖旎之处开辟公园,供军校师生在假日和闲暇时间休息和游玩。黄埔岛面积虽小,却修建有4个公园。军校在建设中山公园(孙总理纪念碑山脚至珠江边)过程中,还同时建设有仲恺公园(东征烈士纪念坊内)、中正公园(又称黄埔公园,在现黄埔造船厂办公楼至牛膀山)、济深公园(北伐纪念碑南,现成为黄埔造船厂宿舍区)。如今,这些公园多数湮没在其他建筑物之中,只有慢慢去搜寻才能找到一些遗留的痕迹。
中正公园,是为了纪念当时的军校校长蒋介石而建,蒋介石后改名中正。该公园由黄埔公园改建而成,位于柯拜船坞西侧小山周围。原来的黄埔公园建于清光绪年间,大门上方挂有两广总督岑春煊写的“黄埔公园”牌匾。此地是岛上重要历史遗迹之一,山上远眺古亭,珠江帆影,鱼雷局、柯拜船坞尽入眼底。黄埔公园内小楼曾是孙中山多次来到岛上进行革命活动的落脚点之一,特别是在南下护法时期,多次重要活动即在这里举行。1917年9月1日,国会非常议会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军政府大元帅,当日下午,孙中山在黄埔公园举行大元帅授印礼,发表就职答词和就职宣言。孙中山在迁移到市区河南大元帅府之前,还曾把黄埔公园作为暂时的帅府,并曾经在此地指挥舰队反击叛军。孙中山北上与吴佩孚谈判前,曾在此园内对黄埔军校师生作最后一次演讲。据黄埔老人回忆说,孙
黄埔岛上的中正公园一角(1986年11月摄影)
中山讲话时,不用麦克风,偌大的公园,每个角落都能听得清晰透耳。1926年底,黄埔军校在岛上筹建几大公园的同时,将黄埔公园进一步扩大,修整美化,将此园改名为“中正公园”。1947年,国民党海军造船所在公园牛膀山山顶建造一座两层砖木结构洋楼,取名为“中正楼”,是蒋介石南巡时到黄埔军校小住的官邸。经过几十年的变迁,遗址改观很大,中正公园现已经成为黄埔造船厂的一角,昔日的建筑物只留下两个古朴的凉亭,旧貌犹在。该园现仍用“中正公园”旧名。从园内“中正楼”遗留下的花阶砖、地基,仍可依稀辨认出当年的旧址痕迹。中正公园在现代史上有着一定的历史地位,“中正楼”现今是岛上的主要旅游景点之一。
黄埔岛教思亭(2002年摄影)仲恺公园,是为了纪念军校党代表廖仲恺而兴建的。该公园位于岛中部的平冈,北临珠江,南靠东征阵亡烈士墓园,面积约有1万平方米,由原来的军校平岗疗养院改建而成。由于经费不足,公园建设曾中途停工,直到1928年,公园才勉强建成。其建筑和设施虽然简陋,但四周林木繁茂,林阴小道迂回曲折。1936年蒋介石来广州巡视时,决定扩建东征墓园,仲恺公园被并入东征阵亡烈士墓园。今日东征阵亡烈士纪念坊、停车场和东征史迹陈列室一带的地方,就是当年仲恺公园的园区范围。
济深公园,是1928年11月黄埔军校总部为纪念副校长李济深命名并建立的,是继中山、中正、仲恺公园之后在本岛上设立的第4个公园。该公园位于岛中部的平岗,东连蝴蝶岗,西临仲恺公园,占地约4万平方米。公园东西路口各设有石柱门楼,中间竖立着一块高140厘米,宽80厘米的花岗岩海青石,上书“济深公园”4个大字,落款是“蒋中正题”,由此也可见修建此公园有蒋介石拉拢李济深之意。当年,这里地势高平,林茂景幽,古木参天,气象恢弘。登高望远,全岛景物尽收眼底。公园内还建有“教思亭”和未完工的“迎日亭”、“爱晚亭”,1930年又建立了北伐纪念碑。教思亭,有人考证是当时对师生进行反共思想感化的地方,另外两个空架据说是为了建“迎日亭”和“爱晚亭”,只建了框架就停了下来;但也有人说是有意造成这样,用以祭祀天地用,但具体是用来做什么的,现在无人能具体说得清楚。1984年黄埔军校60周年校庆前夕,有关部门曾对济深公园旧址的“教思亭”进行过一次整修。亭身是一座六角柱式凉亭,亭匾为黄谦题写,亭内石柱上分别刻有标语和对联,其中有“立志作军队中的健儿”、“宁殉主义以成仁,不愿偷生以受辱”、“身心许党国,铁血济苍生”、“牺牲奋斗是革命军人的本职,杀敌治国是革命军人的志愿”、“继续增长革命活力,努力促进世界大同”、“联合士农工商,联合中华民族,建设新邦”等语句。如今济深公园早已面目全非,因时光流逝,环境多已变迁。在军校北迁后,济深公园年久失修,衰败荒芜。现在大门柱上“济深公园”4字匾额亦剥落殆尽,门柱坍塌,遗迹犹在,由蒋介石题词的“济深公园”石碑亦已遭破坏,园内其余景观已是不复当年,惟有高耸的北伐纪念碑,古朴的教思亭,葱茏的林木,可以依稀追寻昔日的风采。
第十六章 寻踪黄埔岛(10)
俱乐部——军校文化中心黄埔军校俱乐部在孙中山纪念碑之西约50米处,当年称为大礼堂,是军校师生集会、节日庆典、举办文艺演出等文化娱乐活动的公共场所。从一定意义上说,在今天留下的黄埔军校旧址的各个建筑中,俱乐部是少数没有重建的设施之一,基本上保持了原建筑的风貌,而且见证了军校的发展过程及学生生活丰富多彩的一面,最具有历史文物考古价值。
黄埔军校俱乐部1925年4月,黄埔军校政治部为了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决定建立军人俱乐部,并在走马楼内划出场地作为俱乐部的活动之处。俱乐部包括政治、经济、美术、戏剧、音乐、体育6个小组。随着军校的迅速发展,学生宣传、娱乐活动的日益频繁,原有的房子已经无法满足需要,建设新的俱乐部迫在眉睫。为此,1926年3月学校决定在珠江畔建设新的俱乐部,面积约为2000平方米,可容纳4000人,钢筋混凝土结构。1926年11月1日,俱乐部落成,正好赶上11月15日第5期学生开学典礼。新修建的俱乐部规模颇大,高大宽敞,建成时已有舞台,装有电灯和风扇,配备了近千个座位。俱乐部内大礼堂常用于开大会、上大课和文艺演出。据一些“老黄埔”回忆,国共两党著名活动家经常来这里演讲或授课,也在这里举行宣传和演出,大礼堂成为宣传革命思想的课堂。
俱乐部布置得庄严而政治气氛浓烈。外面楼顶正面半圆形的装饰墙上有“俱乐部”3个大字。俱乐部内的摆设,不同的时期有所不同。最初,俱乐部礼堂正面高悬着3幅油画,一幅是林则徐在广州虎门焚烧鸦片,一幅是义和团在天津追击八国联军,一幅是沙基惨案。四壁悬挂着廖仲恺、朱执信、史坚如、陈秋霖等22人的画像,供师生瞻仰和作为学习的楷模。之后,俱乐部的摆设发生变化。在礼堂舞台正中悬挂着身着戎装的孙中山像,两旁挂着国民党党旗和中华民国国旗,下面是谭延闿手书的孙总理遗嘱,四周为国民党领导人的画像。舞台南北两侧和礼堂西侧的墙壁上,除了原先的3幅油画之外,增加了反映第二次东征中的攻打惠州城的油画。
俱乐部是军校举办文艺演出、举行重大集会的重要场所。特别是每逢节日或庆祝会,经常举办丰富多彩的文艺表演。1926年1月4日,军校举行新年各界联欢大会,前来参加庆典的来宾和在校师生约有6000多人,声势蔚为壮观。白天在大操场举行隆重的庆典活动,晚上则在俱乐部举行游艺大会,节目琳琅满目,直到深夜,晚会才结束。文艺演出既有明星表演,也有学校文艺社团自己的演出,如军校的“血花剧社”即主要在这里排练和演出。“血花剧社”是当时很出名的学校文艺社团,取意于“革命之血,主义之花”。这个剧社成立之初主要由“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掌握,在共产党员蒋先云等人的推动下,曾演出了《还我自由》、《鸭绿江》、《黄花岗》等反帝反封建的著名剧目,在广州、武汉乃至战争前线,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在汉口,剧社还曾与世界著名的邓肯舞蹈团同台,观者人山人海。广州大新公司的名角金艳秋曾在军校俱乐部演出过《空城计》、《纺棉花》、《大劈棺》等剧目,名噪一时的交际花紫罗兰也曾应邀到校表演舞蹈。
俱乐部除了进行文艺演出外,还是重大集会、演讲以及来访者参观和休息的重要场所。如1926年12月22日,黄埔农工商学兵联合会和黄埔区15公里以内各学校来校参观时,就首先到新落成的俱乐部休息。省港罢工工人代表大会代表、中央华侨运动讲习所等团体来黄埔军校活动时,也到过俱乐部参观。1926年,曾在俱乐部召开过一次欢迎国际劳工局局黄埔军校礼堂内景长汤姆逊及各国劳工代表团的盛会。
昔日的俱乐部内不仅充满着军校师生的欢歌笑语,而且也留下了骇人听闻的血腥场面。1927年蒋介石集团在南京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4月中旬,广东反动当局接着在广州发动反革命政变。当时黄埔军校的“清党”活动就是在俱乐部中进行的。4月18日在这里被抓的共产党员有200多人,许多被逮捕或受清洗的共产党员从这里被解除武装,捆押上船,这些师生后被押往虎门和鱼珠炮台被杀害,史称黄埔“四·一八惨案”。从此,黄埔军校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军校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因此,后来到此地参观的游客特别是黄埔师生总有种百感交集的情绪在其中。
第十六章 寻踪黄埔岛(11)
1938年日军飞机轰炸黄埔军校时,俱乐部楼房多处被炸毁。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当时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岛海军接收军校时,曾对俱乐部进行过维修,多次加以改造,但是与原貌相差甚远。1993年,广州文物部门重新对俱乐部进行复原维修,使它基本上恢复了历史原貌,在内部按原貌陈设,保持了原有的演出、集会和文艺活动的功能。根据发展旅游经济的需要,21世纪初重新布置后的俱乐部,通过陈列蜡像、油画、雕塑、多媒体透视合成景箱、视频展示台等美术、技术手段,再现了黄埔军校的光辉历史和军校师生英勇作战的场面。
俱乐部内的多少神秘,多少传奇,引发多少人的兴趣,纷纷来此地寻觅。
与珠江海水共潮生的军校游泳池
军校游泳池位于俱乐部西侧约100米处的珠江之滨,并排有两个,西为浅水池,东为深水池。
军校修建游泳池,完全是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当时军校的学生有许多人来自于北方,不习水性。创校初期,就有学生黄秀山、符济群因为不会游泳,溺死在珠江中。1924年7月,又有苏联军事顾问包和罗夫在石龙河翻船淹亡。所以,为适应部队在南方水网地带作战的需要,提高学生的作战能力,军校在经费极度困难的情况下,仍然修建了游泳池。1926年,为适应校军在南方水网地带作战的需要,军校拨出了一些经费,将俱乐部西侧造木船的两个小船坞进行改建,在池底和池边地面铺上红砖,用水泥修建池壁,建成了两个长43米、宽18米的新游泳池。深水池的东北面还有一块两米长的跳板,会游泳的学生可在跳板上练习跳水。但水性较好的同学,仍然喜欢离开游泳池到珠江里去锻炼。游泳池的建成,既适应了军校训练的需要,又为学生的体育活动和身体锻炼提供了物质条件,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在当时经费相当困难的情况下,建成这样的游泳池,确实是具有战略眼光和治校才能的。
黄埔军校游泳池由于建设游泳池时没有配备更衣室,学生需要在宿舍内换上裤衩,在众目睽睽之下再走到游泳池,这在讲究军容风纪的军校里,实在是有规难守,立纪自犯,并且有失斯文。1928年6月15日,军校安排副官处将日久失修、堆满杂物的游泳池清理好,供学生练习游泳,并严禁学生赤身示人,以免有伤文明风化。1929年校庆前,考虑到执信、真光、教忠、省女中的学生都来军校参加联欢和演出,于是在两个游泳池之间的空地上建了一排10间砖砌铁皮盖顶的简易房子作为更衣室,使设施稍加完备,并在附近还开设了一个小卖部,出售一些洗浴用品。
军校本部北迁南京后,黄埔岛上的军校游泳池随之被废弃。由于长期废置,在新中国建立之初,已是仅剩下两个水坑的轮廓,当年的风貌荡然无存。1984年开始维修,后又多次清疏,重铺池底地台,修补池边,恢复了原有的游泳功能。原貌再现的游泳池,池中水依然和珠江水相通,随着珠江水潮起潮落,成为供游人参观的一个景点。顺着池水中的倒影,历史的长卷在游客面前打开,黄埔师生在时代风云中乘风破浪的矫健身姿分明就在眼前。
东征烈士墓园——黄埔先烈安魂处
从黄埔军校校本部沿江边向西走,在珠江岸边有一座凯旋门式的牌坊建筑,拱形的大门庄严肃穆,琉璃瓦顶极具民族特色。穿过高大庄严的牌坊往上走,沿着古朴寂静的墓道,即来到东征烈士墓园。1925年广东革命政府为统一广东,对陈炯明叛军等军阀进行讨伐,在东征阵亡烈士纪念坊(1986年摄影)历次战斗中,军校师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东征阵亡烈士墓园就是为了纪念在历次战役中牺牲的烈士们而建立的。墓园里,曾经“闻着相互的汗臭味,相视而笑”的灵魂,在松柏深处相偎长眠。
东征阵亡烈士墓园,是黄埔岛上最大的墓群,安葬着516位烈士遗骸,坐落在黄埔军校校本部西南面平岗万松岭。墓园始建于1925年,次年6月落成,面积5万多平方米,由纪念坊、墓道、墓冢、记功坊、入伍生和学生墓群、士兵集体墓群、蔡光举烈士墓、17少将墓等构成,气势宏伟,有“小黄花岗”之称。其中,纪念坊、墓道、墓冢、记功坊构成了墓园长达数百米的中轴线,从珠江边直达半山腰。蔡光举烈士墓位于中轴线东侧,17位出自军校的将校墓位于中轴线西侧。
第十六章 寻踪黄埔岛(12)
1936年,黄埔军校在墓园正门前增建东征阵亡烈士纪念坊和码头。纪念坊面临珠江,用花岗石和红砖建成,有3个斗拱形门,上盖琉璃瓦,门顶上方刻着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题写的“东江阵亡烈士纪念坊”9个镶金大篆体字。沿着墓道直上,就是规模宏大的烈士墓冢,墓冢成正方形,钢筋水泥构筑,安葬两次东征时阵亡的黄埔军校师生的遗骸或骨灰,总面积100多平方米。墓群四周绕铁栏杆,中间是一座由4根古罗马式圆柱拱起的斗笠式碑亭,是墓群的主墓。碑亭正中立石碑,刻“东征阵亡烈士墓”。碑亭是东征阵亡将士墓群的主体建筑。
碑亭后有一座两层3个门洞的城楼式记功坊,门洞的墙壁上镌刻烈士的英名。坊内侧分别有楼梯上行,坊上刻“东征阵亡烈士记功坊”,坊内壁镶有3块石碑:其一是“国民革命军军官学校阵亡将士纪念碑”,镌刻黄埔军校官兵在东征中的辉煌战绩,他们都是当年在讨伐东江东征阵亡烈士记功坊军阀陈炯明战斗中牺牲的黄埔将士,其中共产党员占绝大多数;其二是“国民革命军军官学校阵亡将士题名碑”,列有237位烈士的英名(含1926年6月在猎德阵亡的连长王声聪),此碑立于1928年,当时国共两党分裂,许多共产党员烈士的姓名没有列入;其三是“陆军中将刘君墓碑”,记述的是国民革命军第4团团长刘尧宸的生平和他在攻打惠州时的牺牲经过。
当年的黄埔军校为缅怀先烈,让后人铭记东征将士的英雄事迹,在第一次东征结束后就决定建立东征阵亡将士公墓,并于1925年4月间,在黄埔岛勘察选择建墓地点。4月21日,周恩来奉命组织“抚恤东征阵亡将士委员会”,调查各位东征阵亡将士及其埋葬地点,开始筹建东征阵亡将士公墓。12月15日,黄埔军校决定在本岛的平岗修建东征阵亡将士公墓,并派人前往东江惠州、河源、淡水、五华、棉湖等地的战场上收集烈士遗骸,运回墓园安葬。东征阵亡烈士墓园于1925年12月动工兴建,1926年4月下葬烈士遗骸,墓茔6月竣工。6月16日,黄埔军校举行东征阵亡烈士墓园竣工暨军校成立两周年大会。国民政府要员、高级将领、社会名流和黄埔军校师生数千人参加。蒋介石主持大会,率众致祭。他致辞说:“所有两次东征及扫除杨、刘及沙基惨案各位殉难烈士,差不多统统集中葬在这里,这一点是我们同志所可安慰各位烈士英魂的。”国民政府主席谭延闿、苏联高级顾问鲍罗廷、国民革命军第1军军长何应钦、第7军军长李宗仁等分别在会上致辞。东征阵亡烈士墓园的整个工程,分为两个阶段建造完成。第一阶段,即1926年6月竣工的工程,墓园简陋,规模较小;第二阶段,即1936年的扩建工程,建成现在所见到的较为完整的墓园。1936年8月,蒋介石到广州时,决定把仲恺公园并入东征阵亡烈士墓园,扩大墓园规模。9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广州行营拨出专款,由广州市政府负责建造。扩建后的墓园内青松翠柏,绿竹红花,更加气势宏伟,庄严肃穆。“十七少将墓”位于东征烈士墓园西侧,陵墓内安葬的是1936年在“两广事变”中阵亡的黄埔军校出身的17位国民革命军少将。碑的正面刻“正气长存”,碑座正面刻吴沧桑等17位少将的名字,背后刻陆军中将第155师师长李汉魂撰写的吴沧桑事略。这是根据蒋介石的命令于1936年附葬于墓园的。这17位少将的姓名是:吴沧桑、张国维、王鸿德、张中邦、梁士浩、孙螽振、汤增林、叶稼书、古尚英、叶简修、符素真、黄循尚、叶继梅、林季谦、丘达、李子韶、陈晓天。吴沧桑是广东大埔人,黄埔军校第4期学生,曾任军校战术教官,独立师参谋长,1936年6月在韶关战斗中被俘,后死于黄花岗。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国民革命军军官学校学生出身北伐阵亡将校纪
念碑之一(2002年摄影)人民政府非常重视东征阵亡烈士墓园的保护和修缮。1954年广州市政府拨款进行维修,改变了墓园残旧的状况;1975年修复了墓道;1984年维修墓园纪念坊、记功坊、纪念碑,又重修了“国民革命军军官学校东征阵亡将士题名碑”,在记功坊内新增建墓碑记,并把入伍生墓集中迁到主墓园后面,构成入伍生墓群;1985年6月,复原入伍生墓碑61座;1986年,修复了曾被破坏的墓道;1988年,按原貌修复了“十七少将墓”;1989年,广州市政府又拨款对墓园进行复原修缮,将穿过墓道的公路改道在墓园东侧经过,并筑起了墓园围墙以保护墓园。坟前墓碑石刻,铭记着每位烈士的英名和生卒年月,那短暂的岁月,闪光的年华,令今日来访者肃然起敬。1991年,又新建“东征史迹陈列室”,以文物、历史照片、模型等形式,详细展示出黄埔军校师生两次东征和平定杨、刘叛乱的光辉历史。
第十六章 寻踪黄埔岛(13)
东征阵亡烈士墓园初建时,正值国共两党合作为革命共同奋斗的时期,两党精英同集军校,为统一和巩固广东政权誓同生死,冲锋陷阵,并同眠在这里。东征烈士墓园,可说是难得的国共两党英灵共葬的墓冢。
21世纪初,有一群中学生参观东征阵亡烈士墓园后有感而发,写下“雏鹰之情”:我们远远地瞻仰着——雄伟的大理石基座和碑身,将战旗和军帽铸成了永恒。来到这里,尤感地火熊熊,燃烧着新一代青年的爱国之情。历史车轮驶越黄埔,昔日风云卷过军校,但对我们来说,生活依然继续,而且背负着历史的责任——传承爱国主义。
建立在全岛制高点上的北伐纪念碑
北伐纪念碑,是黄埔军校师生为缅怀在北伐战争中牺牲的军校将士而修建,坐落在黄埔长洲岛平岗仑头山顶上,这里是全岛的制高点。花岗石纪念碑高达10米,呈方锥台形,正面刻“国民革命军军官学校学生出身北伐阵亡将校纪念碑”。碑的主体东、西两面分别刻有“捐躯救国”、“为民牺牲”等字样,碑座四周刻有立碑记事及北伐中阵亡的曹渊等351位黄埔军校学生的名字。
国民革命军军官学校学生出身北伐阵亡将校纪念碑之二(2002年摄影)北伐是军校总理孙中山的遗愿。1926年,东征战役胜利结束后,随后开始的是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的北伐战争。6月5日,国民党中央临时会议通过了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案,广州国民政府任命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副校长李济深为总参谋长,教育长邓演达为总政治部主任。7月4日,国民党中央临时全体会议通过并发表《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宣言》,向全国军民宣布出师北伐,打倒军阀,统一全国。7月9日,国民革命军在广州市东校场举行北伐誓师大会,北伐战争正式开始。黄埔军校师生为完成孙中山北伐中原、统一全国的遗愿,积极参加北伐战争。军校许多负责人出任国民革命军的重要职务,第1至第3期毕业的军校学生大多数担任北伐各军将领和战斗骨干,军校第4期政治大队、第5期入伍生炮兵团、工兵营、迫击炮连、无线电信队、交通工程队、宪兵营等都随军出征。北伐军三路均先后告捷,饮马长江。他们英勇战斗,出师不到10个月,便从广州打到武汉、南京、上海,扫荡中原,席卷大半个中国,歼灭了不可一世的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的几十万大军,写下了光辉的篇章。黄埔军校师生在北伐战争中不怕牺牲,浴血奋战,为国捐躯,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北伐战争的胜利。
为缅怀军校烈士功绩,告慰军校先烈英魂,黄埔军校决定在烈士母校附近修建北伐纪念碑。纪念碑于1928年2月开始修建,1929年建成,由代校长何遂主持建成。何遂撰写碑文:“平岗之石齿齿兮,黄埔之水淙淙;屹丰碑以万世兮,将以重纪于无穷”。碑座的东、西、北3面刻有北伐阵亡的独立团第1营营长曹渊等351位黄埔军校学生的名字。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以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失败而告一段落,因此,纪念碑上所刻记的烈士名单也就有选择。大部分共产党员烈士的名字未能刻记下来,造成了永久的遗憾。纪念碑后曾又被破坏,碑上文字全部用水泥填平。1984年4月之后,经多次维修,恢复了原貌,供人们参观瞻仰。
国民革命军第4军独立团在汀泗桥战斗中缴获的部分武器
站在纪念碑的平台远望,滚滚珠江,万顷沃野,无限风光尽收眼底。数平方公里的长洲岛上,高楼林立,车辆穿梭,呈现着一派勃勃生机。洁白的碑身,挺拔于葱绿的松柏林中,与蓝天相映,昭示着黄埔军校国共两党师生“为民牺牲”的壮举。环视全岛,也不由使人由衷叹服孙中山先生选择此处为培养革命军事力量发源地的眼力。
袖海亭——驶上陆地的“中山舰”
“袖海亭”是广州黄埔岛上的一处风景名胜史迹,建于江边小路上,是1925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避难珠江口“永丰”舰,再举战旗,留下的一处纪念建筑。这座萧瑟江风中巍然挺立的飞檐拔柱的亭子,曾深深印记在黄埔军校早期毕业生的脑海中。
第十六章 寻踪黄埔岛(14)
1922年6月16日,广东军阀陈炯明叛军围攻总统府,孙中山避难停泊在珠江上的“永丰舰”,等待北伐援军回师广州,与叛军相持50余天。在这一期间,“永丰”舰曾锚泊黄埔长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编《黄埔军校》封面洲岛水面,也就是两年后由孙中山亲自创建的黄埔军校门前附近,历尽艰险。两岸的叛军曾数十次向“永丰”舰倾泻无数炮弹,奇怪的是炮弹从未落在甲板上,仅在舰四周炸起冲天的水柱,“永丰”舰安全无损。稍后,“永丰”舰闯过叛军的火力网三山口地带,驶入较为安全的白鹅潭,一直坚持到8月9日孙中山离舰赴沪。
1924年6月,黄埔军校开学,特别是翌年3月孙中山逝世后,人们缅怀国民革命的先驱,追忆孙中山避难“永丰”舰这段传奇历史,将“永丰”舰改名为“中山”舰,以志纪念。除此之外,还在当年孙中山指挥“永丰”舰战斗过的黄埔军校校址水面不远的岸边,建造了一座中式的亭子。白色的4根圆柱,撑起四角飞檐的黄色琉璃瓦亭盖,在绿阴丛林中,十分耀眼。面对江水的一方,亭楣下有一与亭合为一体的横匾,上书“袖海”两个篆体字,以记载和歌颂国民革命领袖孙中山在这珠江入海口所建立的伟功奇勋。
“中山”舰在抗日战争中壮烈殉国,在武汉附近沉入长江水底。而“袖海亭”作为纪念孙中山避难“永丰”舰的惟一建筑物,虽历经战火纷乱,却得以保存了下来,仍屹立在珠江岸边,面对着滔滔不尽的江水。只是由于黄埔岛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作为军事要地,这一小亭也就鲜为人知。即使有些客人甚至是岛上的年轻人,从此亭旁经过,还以为是所在地黄埔造船厂的江边路旁小憩场所。
20世纪80年代,国家旅游部门应广大游客呼吁,黄埔岛自1986年底逐渐对外开放,并在岛上建起了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去黄埔岛的游客,可顺便去观光离军校大门不到200米的“袖海亭”。
“袖海亭”在当年的革命热土上落地竣工,不知聆听了峥嵘岁月中的多少风雨壮歌,现如今仍挺立于世纪风云中,它同黄埔军校旧址的其他建筑一样,此地作为昔日中国将帅的摇篮,在新的世纪里将拥有新的金碧辉煌。
风雨黄埔,如烟非烟。
著名的船舶修造地——柯拜船坞
中国近百年历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产力的发展是这一变化的决定因素。那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中国近代工业又发祥于何处呢?史学家通过考证,一般认为中国近代最早的工业便是广州黄埔长洲岛上的“柯拜船坞”。
1840年,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外国商品纷纷涌入中国市场。外国资本家为了商品运输的需要,在中国开始经营船舶修造业。英国人柯拜在1845年首先在广州黄埔岛投资建造了船坞,中国近代工业的新端在这里悄然开始。
该船坞是由一位中国设计师规划的。坞长160多米,宽20多米。有两道坞门,分内外两区,可以同时或分别使用。专家考证认为:该坞设计新颖,与一般船坞不同点是,设计人员把船坞设计的略有弯度,并不是笔直的坞壁,这样就可以充分利用斜度的力点,便于船只进出坞和修造方便,可同时修造2艘5000吨位的船。该坞曾于1856年冬毁于战火,1861年重修。1893年再次维修。这是外资在中国建立的最早石船坞,历史上通常称为“柯拜船坞”,是中国现今存世的惟一一个近代石船坞。
“柯拜船坞”在当时是中国沿海著名的船舶修造地。据记载,柯拜在此地几年时间就赚去了20万大洋。柯拜死后,由其儿子继承,继续营业。
1924年6月,“柯拜船坞”近旁多了一家邻居,这就是黄埔军校。军校师生们在课余饭后来到船坞一侧散步、闲谈,参观船坞中修造船只的过程,他们的理想也在这个船坞旁扬帆起航。许多师生在日后的回忆文章中曾把“柯拜船坞”写入史书中,思恋往日在船坞旁的青春岁月。
“柯拜船坞”一直到新中国建立之初,还接船修造。20世纪50年代初,人民政府对船坞进行了妥善的保护和维修。“文化大革命”时期,一批又一批红卫兵曾打着“砸烂封、资、修”的旗号,要毁坏船坞,在此挖什么备战防空洞,受到时任广州市市长陈郁的坚决制止,所在单位的黄埔造船厂广大干部、职工利用添土的方法,巧妙地将船坞保护了下来。直到1976年“文革”结束后,职工们才将船坞中的泥土挖出,恢复“柯拜船坞”的本来面目,并在船坞一旁树碑立传,以示世人。
第十六章 寻踪黄埔岛(15)
由于黄埔岛在新中国成立后作为重要军事基地,“柯拜船坞”也就鲜为人知。1986年底,黄埔岛逐渐开始对游客开放,到黄埔岛参观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的游客,便可以到纪念馆近旁的中国近代工业的先驱“柯拜船坞”参观游览。那一潭清水,映照着黄埔岛的景物,让人陶醉在历史的长河中。
咽喉要道上的长洲炮台遗址
位于广州市东端珠江主航道南岸的黄埔长洲岛,处在由海上水路进入广州的咽喉要道,锁江上交通线,一直是防卫广州海路的要冲。因此,自19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时期开始,清政府在这里修筑了多个炮台。清政府设广东海关黄埔分关时,林则徐即在这里修筑长洲炮台。这些江防炮台遗址群,主要排列在岛上的东部,位于军校旧址左侧后,与南岸沙路炮台、北端鱼珠炮台、蟹山炮台彼此成犄角之势,构成长洲要塞。长洲炮台与沙路炮台之间还建有木桥相通,以便互相支援,加之珠江航道在此筑有两道铁栅水闸,可阻敌舰船侵入,炮台曾在虎门销烟、三元里抗英斗争中显示了巨大威力。
1883年(清光绪九年),晚清政府在岛上又新建了白鹤岗炮台、白兔岗炮台、新西岗炮台、蝴蝶岗炮台、大坡地炮台等5所。炮位计有15座,
配置洋炮15尊。最大的一尊炮,口径为24厘米,安置于新西岗炮台。
1884年,两广总督张之洞又积极倡议建设整个长洲炮台工程,使岛上的
黄埔岛上长洲炮台遗址的大炮(2002年摄影)
各个炮台构成完整的防御体系,成为长洲要塞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炮台分别建在长洲岛东南方向的7个山冈上,全长近2公里,成扇面形,由北向南依次排列,各炮位之间距离不等,所配置大炮的数量和炮位的大小也因为地势而不同。各炮位阵地均有辅助设施,如兵勇宿舍、弹药库等。巷道及房间通风良好,其建筑是砖石结构,水泥抹面,均有拱顶、厚壁。清末民初,在岛上成立长洲要塞司令部,管辖炮台各炮位。白鹤岗炮台在长洲各炮台中规模最大,是长洲炮台司令的指挥台。
晚清时期的长洲炮台,常驻兵1000余人,分为勇营和绿营。驻守炮台的军队很特别,采取世袭制,一家人祖祖辈辈都是炮台守军。老祖父两眼昏花,依然认为炮台上少了自己不行,坚持当瞄准手,儿子和孙子只好去搬炮弹。好在打炮的事多少年碰不到一回,平时一家老小在岛上种菜,以卖菜为生。炮台装备的大炮在当时还是比较先进的,多由德国克虏伯厂制造,使用的炮弹重120公斤,1米多长,所以炮身也颇长。无战事时,各炮每年春季要试炮3响,以检验炮台的战备功能,引得附近的居民围观欣赏。试打的炮弹在珠江水中爆炸,被炸死的鱼漂浮于江面,群众争相捕捞。为此,每年的试炮,被视为黄埔长洲岛的一大盛事。民国初年,这里又成立了长洲要塞司令部。
1963年12月6日晚,周恩来参观广州黄埔军校旧址。
黄埔军校在本岛创办时,长洲炮台仍发挥着防御的重大功能。军校每逢重大活动,炮台即鸣炮以壮军威。随着军校的发展,大坡地炮台和沙路炮台曾经作为军校的营房、教室和训练场。大坡地炮台还作为军校禁闭室,关押过谋杀廖仲恺的嫌疑犯。1938年秋,日军占领黄埔长洲岛后,将岛上各炮台拆除,多数炮管被拆卸去化铁。各炮台历经数十年风雨,被弃置毁坏或作别用,残破不堪,但主体建筑现犹存,往日雄姿依稀可见。1993年之后,各主要炮台经修复,英姿重现。长洲炮台现已列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四通八达的大路小道
美丽的黄埔岛,山水壮观;壮哉的黄埔岛,遍地史迹;历史的黄埔岛,故事传奇。岛上的军校旧址分散建筑和其他纪念建筑还有多处,有待修复和挖掘。今日黄埔岛,已重现昔日风姿,既是游览、度假的好去处,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地方。
如今,黄埔军校各主要景点由岛上新修的各主要道路连通,无论是车行,还是步行,都比较方便。
第十六章 寻踪黄埔岛(16)
黄埔岛上的道路,在军校建立之初都是土路,是名副其实的乡间小道。军校师生即是在那泥水四溅的道路上操课、散步,走向中国革命的时代前沿。岛上的道路,多年以来没有大的改变。笔者1986年两次到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考察时,在交通方面感受最多的除了由市区到黄埔长洲岛的汽车转轮渡等待时间太长外,尤感岛上的交通状况很差,那时除了靠近码头的几条主要道路是水泥路面外,其余基本上都是宽仅两米左右的土路,很少见到机动车辆。20世纪90年代,笔者再上岛时,这里的交通虽然有了较大改善,但仍滞后于市区建设和游客的需要。如主要进出通道鱼珠和长洲两座车渡码头,在低水期和高水期都无法营运,一年之中停航的时间合计约有20多天。岛上惟一的主干道金洲大道只有7米到10米宽;金蝶路等主要道路只有3米到5米宽,每当有机动车辆通过时,行人和自行车只能靠边让路。
校庆60周年时制作的纪念品工艺立盘
象征大团圆,企盼祖国统一。21世纪初,黄埔军校旧址和所在地长洲岛上的多处革命遗迹,越来越成为市民和游客的旅游热点。进出长洲岛和岛上的交通已不适应发展的需要,给参观黄埔军校以及革命遗迹、旅游景点和岛上居民的出行,造成了极大的不便。广州市在开发长洲文化旅游风景区工作中,决定改善长洲岛的交通状况,并在2004年黄埔军校建校80周年庆典前夕,完成了金洲大道以及金蝶路等道路的扩建改造以及鱼珠码头、长洲码头等改造工程,升为市政级的几条贯通全岛的主要道路修建完成,并通向各景点;由广州市区到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参观游览,可乘坐多路公共汽车到鱼珠码头、长洲码头,再转轮渡到岛上。改造后的鱼珠码头客运码头一改往日破旧的形象,新矗立的码头是一座如同要远航的大船形象,旅客候船室舒适、明亮。改造后的长洲、鱼珠车渡码头,基本上可以保证全年正常营运各种类型的车辆进出长洲岛。码头运送车辆的能力也由原来的每天3000辆增加到5000辆。改造后的车渡码头可保证车辆全年过江,交通状况有了较大的改观,长4.4公里的金洲大道,车行道12米宽,北端从长洲码头起贯穿整个岛,南端连接赤坎大桥到大学城,另外还设有非机动车道。有建筑物的地方在两侧各修建了3米宽的人行道,沿途路树、路灯成行,道路的排水系统亦有污水分流系统。
随着长洲、鱼珠码头改造工程的完成,广州市客轮公司推出了“天字码头→黄埔军校爱国教育专线”,受到很多游客的欢迎,尤其是深受曾经有过这一段历史记忆的老人的青睐。由于黄埔军校的知名度很高,长洲、鱼珠码头改造工程完成后,由市区到岛上的旅游变得方便快捷,价格也随之降低,吸引了许多本地市民和远方游客到此地旅游。如黄埔军校80周年庆典期间,客轮公司票价(含往返船票,15元黄埔军校门票,免费小食,船上午餐):成人38元/人,1.1米以下小孩,65岁以上老人(凭优待证)28元/人。去程:11时在沿江中路北京天字码头登船出发,12时15分抵达黄埔军校码头,14时15分开始返回。回程:原路返回,约15时30分到天字码头下船。
航船拢岸,回首黄埔,晚霞中的长洲岛犹如出水蛟龙,横亘在烟波迷蒙的珠江水面上。江水拍岸腾卷,朦胧如历史的回声。绿影柔水中的黄埔岛,因军校所在,注入了充盈挺拔的阳刚之气,美丽而庄重。它的美丽,是那种不事张扬的亮丽;它的庄重,是那种不显板结的凝重。“黄埔”坐拥山水,从容唱响经久不衰的爱国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