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后的停战·第八 – 吴起兵法网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一年后的停战·第八

一年后的停战·第八

作者:陆战史研究普及会·日本

出自————《朝鲜战争》《停战·第十卷

出自————《战争通史

   “失去皇帝宠爱的朝臣,被宣告了死刑。他提出想要交给皇帝的驴子说话的请求,被给了30天的限期。”

   “当到监牢里看望他的友人问他:‘在缓期执行期间有什么打算’时,朝臣答道:‘可能会发生三件事情中的哪一件,一是皇帝死了,二是我死,再就是驴子学会了说话’”。

—— 摘自《中国故事集》

   一、从巨济岛来的汹涌波涛

   1952年4月28日,联合国方面提出了将最后剩下的三个争论点包括在一起的提案,因已方要在飞机场问题上让步,所以迫使中朝方面同意任意遣返,从中立国监查委员会的构成成员中将苏联排除在外,这个问题在前面已叙述过了。这是联合国方面的最后提案,也可以说是在这次谈判中的最后攻势。所以作为李奇微上将来说甚至曾考虑过最后通告的事。这也可能是考虑离任在即,不愿意给后任者留下这样麻烦的谈判的事情吧。

   攻势行不通

   但是中朝方面不予理睬。南代表把争论点纠缠在强制遣返这一点不肯罢休。而且对于5月7日~也真奇怪,就是多德事件突然发生的日子~杜鲁门总统发表的正式声明也没有表示反应。

   1952年5月7日,那是在突然发生了多德事件的13小时之后,杜鲁门总统为了向内外宣明谈判的基本态度来支援板门店的一揽子提案,发表了主要内容如下的正式声明。

   俘虏的遣返:

   1、不可能象共方主张的那样强制遣返俘虏。同意强制遣返是和在朝鲜联合国军行动的基本理念的道义与人道主义矛盾的。……强制遣返不仅要招致不幸和流血,而且对合众国和联合国来说将会变得永久的丧失名誉。

   2、我们决不考虑为了杀戮和奴役人们而进行引渡来换取停战。

   3、联合国军对拒绝回到共产党统治下的俘虏十分注意并进行了隔离。而且建议对这些人休战后予以公平的审查。

   没有比这个更公平的手段了,尽管如此,假如共方还坚执强制遣返,那只是向全世界暴露他们的制度和政治实态。

   限制条款

   联合国军撤回禁止重建和修复飞机场的要求。

   中立国

   我们已推选了中立国监查委员会的委员,联合国方面选的是瑞典和瑞士。希望共方选定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

   这些提案是联合国方面提案的全部,不应作为一个一个的问题来讨论,而应当是作为本质来考虑的。……(以下略)于是联合国方面提出了“那么,将非归国者由红十字会或中立国机关重新进行审查,再一次公正地调查一下俘虏的心情……”这样的提案,但对此也不屑一顾。

   南代表主张的只是中朝方面俘获的12000人的联合国军俘虏和联合国方面扣留的13.2万人的中朝军俘虏一起进行交换,只是谴责“联合国军企图强制扣留10万人的俘虏,企图让他们重新武装起来”。

   这样,在5月上旬,倾注了最大的期待而提出来的一揽子提案这个攻势,也没有能改变南代表那铁石一般的态度。失去了最后的希望,失去了谈判之术的联合国方面的忧郁之色更为加深了。以后所剩下的只有选择是撤回任意遣返还是继续对阵到对方让步时为止(但是没有不发生死伤者的日子)这样两条路了。

   从巨济岛逼来的波浪

   正在联合国方面处于进退维谷之时,又从巨济岛逼来了轩然大波。在联合国方面的“一揽子提案”攻势下稍稍有些被动,正以沉默来保持守势的中朝方面,忽然转为攻势。

   开始联合国方面的代表对于多德事件并未给以关心。考虑可能不过是感情方面的偶然发生的事件,是应属于个人不注意这样性质的事件吧,认为它本身是和谈判没有关系的事情。所以乔伊代表以下都在热心地说明“一揽子提案是不能再做让步的最终提案,决不是中间案或包含着让步的提案”这件事情。

   但是随着不久就变得明明白白的科尔逊文件的内容,开始认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正如所担心的那样,南代表的攻击在5月16日开始了。

   虽然还不清楚5月10日傍晚科尔逊准将交给李学九上校的文件是在什么时候经什么途径送了来的,但得到了科尔逊文件的南代表挥舞起证据转入了语气尖锐的攻势:

   “只要贵军方面还顽固地坚持不妥当的提案,我方就不得不继续揭露贵方提案的不合理性。……对于因贵军继续坚持贵方提案所引起的不可避免的结果,贵军是不能逃避责任的。……贵军所说的审查是完全不合理,是不能容忍的。审查的结果明明白白是贵军编造出来的。因为贵军的俘虏收容所长不是已经向全世界公开了那个阴谋诡计了吗!……”(5月16日第59次谈判记录)在5月20日又说:

   “不可动摇的事实表明,当了俘虏的我方官兵宁愿选择死也不向贵军的企图(那就是把他们扣留下来作为贵军的炮灰)屈服。

   不可动摇的事实是贵军的俘虏收容所长在公开的场合坦白了因拒绝遣返我方官兵而把他们杀害、埋掉了这件事。是证明了我们的俘虏尽管遭受了各种各样的胁迫和暴力,但还对强制审查还进行了为了正义的英勇战斗这样的事。贵军的俘虏收容所长,面对极不人道的对俘虏的待遇,极其残酷的暴力行为,和在强制审查与强让他们再武装之时进行的犯罪的不法的行为,由于受不了良心的谴责而不得不向全世界宣告的(1952年5月20日第63次谈判记录)。

   联合国方面不得不立即处于守势。虽然否定了科尔逊文件的效力,但并不能否定文件的存在。不可能提出能驳倒对方主张的实例和证据来。

   偏巧这时又反复地发生了侵犯中立地区的事件。5月11日南代表抗议说因为联合国空军轰炸了中朝军俘虏收容所,有几个美国士兵负伤,在12日,抗议开赴板门店的补给用卡车受到了枪击,在14日抗议说联合国飞机在中立地区投下了降落伞照明弹且用机枪进行了扫射。有的虽然可疑,但有的的确是事实。这似乎是因为循环轮换的原故,驾驶员的技术有些降低了。在这方面联合国方面也只能处于专门防守的地位。

   在板门店的中朝方面的攻势始终也没有衰弱下来,联合国方面则坚守阵地,没有找到反击的机会。乔伊代表和哈里逊代表都认为“在一天一天的谈判中,我们所能做的只是让中朝方面相信‘联合国方面正在静静地等待着达成协定的日子到来’”。好象还希望在中朝方面表示准备接受任意遣返之前无限期的休会。因为应该说的,应该做的,甚至发动反击都不能进行,所以没有别的办法。科尔逊文件的确产生了华盛顿首脑所担心的那样的结果。

   首席代表的更替

   随着时间的流逝,在大约一年的时间里作为首席代表连续进行了辛苦谈判的乔伊海军中将的任期届满了。

   他在5月22日的第65次正式谈判中发表的离任的告别演说,其表情是很悲痛的。

   “1951年7月10日,我在开城的首次谈判中曾经强调谈判成功与否完全在于到这里来出席的代表们的诚意如何”,……我的希望落空了。那毫无疑问是因为贵军方面看到自己的希望不能被接受,就对手续上的微不足道的事情强词夺理,捏造出虚有其表的争论点来拒绝达成协议,并始终大肆漫骂的缘故。……若拿双方的发言记录比较一下,其格调的差异简直是天壤之别,不论如何地宣传,贵军方面的粗野语言的记录是不能消灭掉的。”

   而且再一次地力说要求接受一揽子提案之后,用下面的言辞结束了发言:

   “谈判从开始到经过了10个月零12天的今天,我已经没有再要说的话了。我所希望要谈判的也没有剩下什么。我把在今后也不能避免要和贵官们谈判的这个代表的任务委让给陆军少将威兼·K·哈里逊。该少将是联合国军的首席代表、是我的继任者。上帝啊、请帮助他。阿门。”

   因为争论的焦点实质上只是在遣返问题上进行纠缠,谈判到半途就离任而去了,乔伊中将也一定是很为遗憾的。而且即使说是荣转,可是退休的日子到了,所以会更加有所感慨吧。他在所著的《共产主义者如此谈判》一书里虽然写了诅咒成为玷污(?)他的赫赫军历的到板门去的情况,但美国公开史料对他的业绩作了如下的评价:

   ……他率领代表团的10个月期间,解决了除遣返俘虏回国以外的一切争论点。而且连这个充满苦难的问题,应该讨论的事情也已结束了。……乔伊在离开远东之际,一定会带有对自己业绩的满足感和宽裕的心情的。遣返问题的僵局不是他的责任。在很多情况下他取得了超出预期的谈判胜利。在某种情况下虽也被迫做了超过预想的让步,但那是谈判的附属品,是无损于原则的。

   乔伊愿意处于坚强的立场之上,在谈判的方法上曾屡屡和上司发生冲突这是事实。另外他认为在无所谓的事情上和敌人争论,会被解释为是不是有什么弱点呢或者是否是没有决心的证据呢,这对谈判不利,在这一点上也确实和上司有过冲突。但是他抑制了自己的感情,以忍耐和宽容引导了谈判。

   5月23日,联合国方面代表团的组成是,由于哈里逊少将升为首席代表,其后任由陆军准将弗兰克·C·马克耐尔接替,南朝鲜代表则提升李翰林准将 [ 注:李翰林,1921年生于咸南的安边。“满州国”军官学校毕业,陆士留学。1950年春经第2师长后当时任国防部政训局长。其后历任第9师长、第6军长、士官学校长、第2军司令官、第1军司令官,在1961年的军事革命中以中将衔退役。前建设部长官,现任国际旅游公社总裁。 ] 接替了刘载兴少将。美国公开史料评述说:“都由比其前任低一级的将军来担任,这可能是因为工作只剩下很少一点点了,所以把陆军少将使用于其他方面更好些的缘故吧。虽进行了频繁的更换、但没怎么影响谈判。”

   二、失望的夏天

   这样,在1952年初夏的时候,实质的谈判就是在有关交换俘虏的原则,也就是强制全体交换呢还是任意遣返呢这一点上纠缠了。从1951年7月10日开始谈判,经过了大约一年的时间,协议事项的5条当中已有9分9厘取得了一致,但剩下的最后一厘却成了难以妥协的难关了。

   如若彻底分析一下这个最后的争论焦点,那就是将声言不愿再回中国和北朝鲜去的大约5万名俘虏怎么办,让他们回到哪里去这样一个问题了。所以只因怎样处理这5万人的问题,双方合计达200万人之众的大军在二百多公里的战线上对峙,继续着战争状态这件事,仅从每天都要发生死伤者来说,的确是一个难以理解的现象。而且说不愿意回到中国和北朝鲜去的俘虏,如果回去了就一定被杀掉这样的事,假如是百分之百肯定的话那又当别论,可只从被认为决不会有这样的事来考虑,这似乎是一项不合算的政策。说它不合算,是因为能很容易地推算出来将必须认识到的每天双方要是出现几十到几百名死伤者,那么为了帮助大约5万人要出现比这个数目还要大的死伤者这样的矛盾的。实际上从此时起经过了整一年多一点的时间,到停战协定签订之时,仅联合国军的损失就是发生了为想要帮助的俘虏人数2.5倍的伤亡。

   但是到了这个阶段,已经变成了超越计算和利害的问题。

   当初由于骑虎之势,意气相争,谈判者的感情问题等变成为这个样子,可是现在是已发展为国家间的威信和面子,是自由主义还是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的选择与其权威的问题和双方的世界观问题了。

   例如过去日本和苏联因国境问题曾屡屡相争。现在的苏联和中国也是那样。所争执之点,不论从经济的观点还是战略、战术的观点来看都是微不足道的草原,草山及小小的河中沙洲。所以在争夺这个上投入了几千,几万的生命和庞大的物资器材,这看起来甚至会认为实在是愚蠢。但是鉴于当时的国际形势和政、战略趋势,就会明白的确是不能不这样做的。这是不能议论是与非的。

   就是说,虽然双方都连作梦也没想到过那是最好的最妥善的办法,可是却已遇到怎么也解决不了的问题,就是有关这次战争开始的出发点这个不能妥协的基本对抗的问题了。

   关于这个问题庆应大学的神谷教授以象是国际政治学家的观点作了这样的评论:

   “现在俘虏问题对双方来说完全成为政治问题了。不论是在华盛顿还是在东京,也不论是在北京还是在莫斯科,把这个问题只从纯粹的人道的立场来考虑的已经很少了。‘俘虏不过是一场下了很大赌注的赌博中的棋子。’如果承认了中朝方面的强制遣返的主张,则作为防止共产主义屏障的美国的威信和权威就丧失掉了,反之如果承认了美国的任意遣返的主张,那么作为亚洲人民抵抗美帝国主义的勇士的中国就失掉了威信和权威了。从1952年春季以后,这个朝鲜战争与其说是军事的战争,不如说是政治的、宣传的战争了”。

   的确是如此。只要军事服务于政治,就没有百分之百的纯粹的军事行动和军事谈判,所以不仅限于俘虏问题,其他的协议事项都当然含有政治的因素,可以认为俘虏问题从所谓的“骑虎之势”发展为政治战争了。无界限性是不仅限于暴力的。

   三、一年后的停战

   于是联合国军再次回到了实力政策上来了。这和在越南反复进行的谈判和轰炸北方的互相交替的关系是相同的。但是有必须彻底避免和中国、苏联的全面战争这样的至上制约,地面作战陷于不得不估计到要损失几倍于非归国俘虏人数这种行不通的情况。另外,海军的活动只能限于施加压力,这也是很明确的。于是把唯一的希望寄托于再次进行空军的攻击上,虽然把手伸到了过去曾被认为不可侵犯的鸭绿江水丰大坝,对其进行了轰炸,在以后甚至又轰炸了平壤北方的灌溉用的水坝等,但和过去曾试过几次的轰炸一样,并未能解决有利于谈判这个问题。机械力和人力之间的斗争是不分胜负的。

   半载的中断

   这样在1952年的晚夏时节,变成谈判的事项也没有了,行动的事情也没有了。双方都变成就那么扭成一团不能采取什么行动了。双方所能做的只是忍耐着,等待对方让步或者仲载之神出现。

   这样,板门店的谈判,在1952年10月自然地进入了无限期的休会。这就是被中断了。就是无言地比赛上耐性了。

   这期间,在二百多公里的战线上,准备着什么时候就会来到的停战之日,反复地对重要地点进行了争夺。规模最大而且最激烈的是被称为铁三角地区的中部战线要地——以铁原——金化为底边,以平康作为顶点的三角地区的攻防战,在次数和激烈程度上变得有名了的是安卡希尔、白马高地、T骨高地的争夺,是每次都付出了几千人牺牲者的血战。

   但是这没能影响谈判。于是克拉克上将再一次提出了决战规模大作战的申请,但未能改变以前的战略路线。

   第三个冬天

   就这样第三个冬天来到了。这恐怕是谁也未能预想到的冬天吧。虽然在前线还是和去年冬天一样的战斗着,但谈判就那么中断下去了。时而双方的联络军官试探一下对方的让步情况,但双方都固执己见毫不动摇。特别是中朝方面在看到从夏天到秋天的美国总统选举战中的国内的争论,猜想美国会作出让步。

   1953年1月,提出立即结束朝鲜战争的口号,当选为第34届美国总统的艾森豪威尔将军一身负着全世界和全美国人民的愿望雄心勃勃的上台了,他虽集中全力要打开谈判的局面,但不行的事情还是不行的。只要不改变任意遣返的原则,中朝方面是一动也不动的。

   斯大林之死

   可是3月间,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突然死去了。马林科夫政权诞生后不久,就突然出现了中朝方面软化的征兆,接着出现了交换伤病俘虏的提议。停战的可能性出现了。虽是出于猜测,但失去了斯大林这个支柱的中朝方面,碰到了不能把这种状态一直继续下去的内外形势了吧。当时越南的风云告急,中印国境的形势有变,在国内苏联派和国粹派之间的纠葛也逐渐有萌发之势。

   这样,在4月间首先达成了交换伤病俘虏的协议,全面停战的趋势倾刻之间高涨起来了。与此同时,中朝军开始了一个接一个的攻势。中朝军在此之前曾一直进行了反复多次的前哨据点的争夺,当确定即将缔结停战协定之后就发动几十万大军在金城正面采取攻势,掀起了一场风波。中国军对金城正面的突出部似乎相当地不放心。据认为这是想要以最后攻势的胜利对内外树立不败的印象。

   联合国军急派在日本待命的预备军前去应变,但1953年7月27日,停战谈判终于达成了协议。最后剩下的三个争论点是以联合国军撤回飞机场问题,中朝方面从中立国监察委员会的组成成员中排除苏联,接受任意遣返的原则来取得妥协的。

   俘虏交换的实际成绩

   这样,别别扭扭付出了几万人伤亡的牺牲才开始得已解决的俘虏交换的,实际情况如下:(括弧内是在4月份交换的伤病者、妇女、小孩等,包括在总数之内)

   希望回归本国的俘虏:

     北朝鲜人 75823人(5640人)

     中国人 6670人(1030人)

     计 82493人(6670人)

     美国人 3746人(149人)

     南朝鲜人 8321人(471人)

     英国人 977人(32人)

     土耳其人 243人(15人)

     菲律宾人 41人(1人)

     加拿大人 32人(2人)

     哥伦比亚人 28人(6人)

     澳大利亚人 26人(5人)

     法国人 12人

     南非人 9人(1人)

     希腊人 3人(1人)

     荷兰人 3人(1人)

     比利时人 1人

     新西兰人 1人

     日本人 1人

     计 13444人

   (出处:美国太平洋陆军司令部战史部)

   拒绝回归本国的俘虏:

   由联合国军扣留着的:

处理 朝鲜人 中国人 合计
在板门店改变决心回归中朝方面者 188人 440人 628人
逃跑而变为失踪了的 11人 2人 13人
在印度保护下死亡的 23人 15人 38人
随同印度管理部队去印度的 74人 12人 86人
归入联合国军统制之下。在南朝鲜被释放的及到台湾去的 7064人 14235人 21839人
总计 22604人

   在这个表中,根据任意遣返的原则拯救的俘虏人数不过是大约2.2万人,但由于李承晚总统的决断在事先释放了3.7万人的平民和3万人以上的反共南朝鲜人俘虏,所以联合国军实际拯救的俘虏人数超过了5万人。另外,20905人的中国人俘虏中有大约百分之七十到台湾去了。

   中朝军扣留着的:

处理 美国人 英国人 朝鲜人 合计
归入中朝方面控制之下的 21人 1人 325人 347人
去印度的 2人 2人
回归联合国控制之下的 2人 8人 10人
总计 23人 1人 335人 359人

   21个美国人没有回国这件事好象是一个打击。他们是供述了“实施了细菌战”或“虐杀了俘虏”这样供词的人,因为要是回国会受审判,所以害怕这个而决定不回国。在美军中提出进行对洗脑教育的抗耐力训练,就是由此而来的。

   1953年7月27日22时,在这个时间之前双方继续发射的轰隆炮声突然停止下来了。在1950年6月25日5时左右开始的朝鲜半岛的武力行为,经过了整整3年1个月零2天17小时,终于结束了。在最初的一年之间是一决雌雄的大机动作战,其后的两年间是谈判和支援谈判的作战交织起来的政治战。

   总结

   在这三年间,联合国军动员的地面兵力遭受的损失达50万人以上(其中战死者9.4万人) [ 注:美军的损失为战死 33629人,负伤 103284人,失踪或被俘 5178人,总计 142091人。 ] 。中朝军的损失,据推算包括俘虏在内可达150万人以上。而且在为了保卫5万人非归国俘虏的生命和自由而战的15个月期间、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合计伤亡在12.5万人以上,中朝军被推测损失达25万人以上。

   也就是变成了联合国军为了帮助5万人,却付出了12.5万人的牺牲这样不合算的结局。俘虏是善良的人们,为了俘虏而在战线上牺牲了的官兵也同样是善良的人们,这是不用说的。美国公开史料也感慨颇深地评述说:“在谈判军事停战的时候,决定是应当把主要的考虑付与战线上的官兵,还是应当给与成为俘虏的人们经常是极为困难的”。在越南谈判中也碰上了同样的难题,好象是不能够断言历史决不会重复的。

   就这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第五年突然爆发在朝鲜半岛上的武力战争暂时收场了。而且从此之后的20年,尽管有各种变化和各种曲折,根据1953年7月27日签订的“朝鲜军事停战协定”,双方合计约百万大军隔着一条4公里宽的非军事地区互相敌视着一直到今天。

   而且还经常听到过频频发生了北朝鲜工作人员袭击南朝鲜总统官邸事件和侵入国内事件等,虽然开始了的红十字会谈判作为南北关系显示出有解冻的迹象而受到欢迎,但是没有人会预测取得基本和解和半岛统一的日子在什么时候实现。

   结束语

   至此,“陆战史研究普及会”编纂的《朝鲜战争》系列就编完了。

   编纂此书大约用了7年的时间,谨向在此期间给予指导和支援的陆上自卫队干部学校、战史丛书编纂委员和战史丛书事务局的各位,以及把利润视为度外大力协助出版发行的原书房表示深深的谢意。并对长年来爱读本书的各位读者表示衷心感谢。

   当初本来预定把到战争结束的情况按同样的节拍收录在这10卷当中,但因为突出表现了一个接一个的想要介绍的史实——相信这在将来会有些什么作用的事实,无奈只好把最后一年间的情况简要地加以叙述。特向至今赐予爱读的各位读者深致歉意,请予见谅。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