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势防御·第十一
作者:诺曼·波尔马·美国
出自————《航空母舰·1909-1945——航空母舰发展史及航空母舰对世界的影响》
出自————《战争通史》
美国海军曾呼吁“太平洋舰队”(Pacific Fleet)穿越太平洋,袭击日军占领的岛屿,这样可以把日军在东印度群岛的兵力引过来,以加强菲律宾的防御。珍珠港之战使这个计划泡了汤,太平洋海战的重担落到了航空母舰的身上。
带着钢制头盔的机组成员正在“企业”号航母的飞行甲板上整修SBD型“无畏”战机和F4F型“野猫”战机。注意前面那些醒目的电线。“企业”号的前桅(左)上架有SK防空雷达天线,烟囱后端的炮火射击指挥仪上则架有Mk4炮瞄雷达天线。该照片摄于1942年,当时美国空军徽章上的红色“肉丸”刚被取消。(《美国海军》)
威克岛失守后,美军决定让12月7日还呆在美国东海岸的航母“约克城”号(Yorktown)赶赴太平洋,会合“企业”号、“列克星敦”号和“萨拉托加”号。1941年12月30日,“约克城”号到达圣迭戈。美军其他3艘航母暂时还留在大西洋,新的“大黄蜂”号(Hornet)还没做好参战准备;“突击者”号(Ranger)速度太慢,其配置也无法在太平洋战争中进行有效攻击;“黄蜂”号(WdJF)则要用于欧洲水域。
驱逐舰持续配合航空母舰行动,提供防空和反潜保护,同时还负责拯救落水的飞行员。图中一艘美国驱逐舰正在向被击落的SBD型“无畏”战机靠近,接载战机的飞行员和炮手。战机的机尾上还标有1942年初的红白标志。(《美国海军》)
“约克城”号到达太平洋没多久,美军对抗日军的航母数量又一次减到了3艘。1月11日,“萨拉托加”号在瓦胡岛西南面约500英里(804.5千米)处被日军I-16型潜艇发射的鱼雷击中。6人在爆炸中丧生,舰艇上的16个锅炉房有3个进了水。“萨拉托加”号逃到珍珠港后去了华盛顿布雷默顿(Bermerton)进行整修和改良。在这至关紧要的5个月中它都无法参加战斗了。袭击它的I型潜艇也逃之夭夭。
美国航母在太平洋战争中的第一个任务是护送美军到夏威夷和萨摩亚群岛,后者是美国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联系的重要桥梁。只要这两个基地有了额外的兵力和配备,航母就可以转去依然硝烟滚滚的威克岛,对付在马绍尔群岛的日军。
舰队的第一个目的地是威克岛。“列克星敦”号由海军中将威尔逊·布朗指挥,舰队带着巡洋舰和驱逐舰浩浩荡荡地从珍珠港出发了。不过1月2日晚上,舰队的油船“内奇斯”号(Neches)在瓦胡岛西面135英里(217.21千米)处被日军潜艇发射的鱼雷击沉。如果不能在海上补充燃料,“列克星敦”号和它的护航舰就无法攻打威克岛,当时又没有别的油船可用,这次进攻最后只能取消了。
“企业”号和“约克城”号将军队护送到萨摩亚后,就开始计划下一次进攻。两艘航母由巡洋舰和驱逐舰掩护,朝马绍尔群岛进发。构成马绍尔的珊瑚环礁地处低洼,近乎贫瘠。每个环礁都有一个暗礁,不同大小的暗礁周围环绕着泻湖,从地图上看就像一根巨大的项链。
哈尔西中将带领的第八特遣舰队首先发起进攻。“企业”号航母由3艘驱逐舰护航,准备向沃杰环礁、马洛埃拉普环礁和夸贾林环礁投放战机。哈尔西的3艘重型巡洋舰和3艘驱逐舰将把炮火对准这几个环礁,和空中力量配合行动。舰队高速闯入敌军水域后,第一波战机于2月1日下午4点43分从“企业”号的甲板起飞。此时“企业”号和夸贾林岛的距离为156海里(288.91千米),和马朱罗岛相距106海里(196.31千米),和沃杰岛相距36海里(66.67千米)。
第一波出击的战机有37架SBD型“无畏”俯冲轰炸机和9架TBD型“破坏者”(Devastmor)鱼雷轰炸机,全部都载有炸弹。SBD战机飞往夸贾林环礁北边罗伊岛的机场,TBD战机则飞往环礁的泻湖。6架F4F型“野猫”战斗机也起飞为巨大的“企业”号作空中巡逻。“企业”号1/3的战机留守在船上,随时为战斗作空中巡逻。
“企业”号的轰炸机到达罗伊岛时,岛上弥漫着浓雾,飞机还没来得及攻击就被发现了。日军的战斗机和高射炮击落了4架SBD战机。虽然美军也击落了对方3架A5M型“克劳德”(Claude)战斗机,破坏了敌军的机场,但罗伊岛行动的整体成绩是让人失望的。
与此同时,美军鱼雷轰炸机在44英里(70.79千米)外的夸贾林泻湖发现了敌军的船队,船队包括一艘轻型巡洋舰,还有部分停靠在岸边的驱逐舰、潜艇、驱潜艇、货船和油轮。美军轰炸机遭到了日军高射炮的猛烈攻击,日军在附近的机场停有几架战机,但此时没有一架是在空中飞行的。TBD战机开始轰炸日军的船只,并且叫来了更多的战机支援。7点31分,另外9架载有鱼雷的TBD战机从“企业”号起飞,还有10架本来袭击罗伊岛的俯冲轰炸机也转飞泻湖。美军战机击沉了一艘6500吨的运兵舰和一艘驱潜艇,同时还毁坏了一艘巡洋舰和几艘别的舰艇。一些停在附近的水上飞机也被击毁。
轰炸机在行动的同时,“企业”号还派出了11架F4F型“野猫”战机去攻击沃杰和马洛埃拉普,每架都载有100磅(45千克)的炸弹。马洛埃拉普的机场跑道上整齐排列着30-40架日军的双引擎轰炸机,整个环礁的上空都是日军的战机,“野猫”只是晃了一圈就跑了。美军战机缺乏燃烧弹药,被日军密密麻麻的炮火狂轰了一番。
马洛埃拉普发现日军轰炸机时,“企业”号派了9架刚在罗伊岛遭受惨败的SBD战机前往。其中一架SBD用30倍口径的后射炮击落了一架日军战斗机,但另一架“无畏”被日军3架一组的战斗机击落。美军的战斗机和俯冲轰炸机炸毁了一些停在地面的日军轰炸机,具体数字无从知晓。
空中战斗愈演愈烈,美军巡洋舰和驱逐舰用8英寸(203.2毫米)和5英寸(127毫米)口径大炮狂轰沃杰和马洛埃拉普。海空混战中,日军8架轰炸机从马洛埃拉普起飞,朝着美军正在开火的舰艇飞去。其中一架轰炸机在美军巡洋舰上投放了炸弹,8人被炸身亡,11人受伤,但舰艇本身没什么大的损坏。
到了下午1点,“企业”号在5×20英里(8.045×32.18千米)的三角地区内投放和回收飞机已经8个小时了。期间“企业”号曾一度闯入敌军的视线范围。哈尔西觉得他的运气已经到头了,因此下令撤退。正当舰队往外撤时,5架双引擎“凯特”轰炸机在下午1点40分发动了进攻,它们的目标是“企业”号,但炸弹并没有击中“企业”号,只有其中一枚给舰艇造成了小小的破坏,同时炸死了一位船员。
特遣舰队向入侵者开火,“野猫”企图击落敌军战机。一架“凯特”轰炸机被击中后掉头冲向“企业”号。“企业”号急忙向右转舵,想避开这架自杀式战机的冲击。航空机械中士布鲁诺·盖多(Bruno Gaido)冲到甲板上,跳上其中一架SBD战机的后座,用机上的双机枪向“凯特”扫射。自杀者向巨大的船舰急冲过来,“凯特”的机翼切断了盖多的SBD战机尾翼——盖多的座位只有几尺之遥。“凯特”撞倒了飞行甲板的边缘,最后翻到了海里,“企业”号毫发无伤。
美军舰队向东行驶,渐趋安全。2小时后,2架日军轰炸机企图追击“企业”号,被美军击落。
“企业”号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首次在日军地盘发起袭击的航母。这次袭击损失了5架SBD战机,但摧毁了敌军4倍以上的飞机,同时还击沉了两艘舰艇,破坏了另外几艘舰艇。这次战斗中,美军还在日军的无线电通讯中收集到了极有价值的情报。在“企业”号上有一支小小的无线电截击队,由班克斯顿·霍尔科姆(Bankston Holcomb)带领,专门监测日军的无线电通讯。这次的情报对美军非常有用,因此哈尔西下令以后的行动船上都要有类似的“无线电情报小组”。
哈尔西进攻北面的马绍尔群岛时,由弗兰克·杰克·弗莱彻少将带领的第十七特遣舰队则负责攻打南面的环礁,这支队伍包括“约克城”号航母、2艘重型巡洋舰和4艘驱逐舰,这次行动主要是配合“企业”号的进攻。2月1日下午5点,“约克城”号派出17架SBD战机和11架TBD战机,目标是西北面140英里(225.26千米)外的贾卢伊特环礁。几分钟后“约克城”号又派出了9架SBD战机飞往南面127英里(204.34千米)外的马琴岛。下午6点,另外5架SBD飞往附近的米利(Mili)环礁。这次行动要求所有飞机同时到达它们的目的地。
一架自杀式的日本轰炸机切断了“企业”号甲板上SBD“无畏”战机的机翼,最后几乎撞到了舰艇上。一位船员当时跳上了飞机的后座用双机枪向日军飞机开火。这种疯狂的自杀式行动在太平洋战争中将不停地重复出现。(《美国海军》)
28架轰炸机在贾卢伊特遇上了雷雨。美军发现了两艘日本舰艇并进行了攻击,不过并没有击沉。对岸上设施的攻击收效也不大。这次袭击中有6架飞机无法返回航母,其中至少有2架成了空中雷击的牺牲品。
恶劣的天气也阻碍了美军在马琴岛的袭击,唯一的成效就是“可能”击中了一艘布雷艇。马琴岛的飞机在返回航母的途中有一架掉到了海里,机上两名机组成员被驱逐艇救起。米利的飞机同样因为大雨和云层而收获不大。
由于飞机回航太晚,当天无法发动第二次袭击,弗莱彻决定向东行驶,退回珍珠港。这次行动“约克城”号损失了6架飞机。有1架4引擎日本水上飞机企图靠近特遣队,被“野猫”击落,除此之外似乎也没什么别的办法可以攻击敌军了。
2月6日,“企业”号到达珍珠港,“约克城”号于次日到达。它们的先锋队虽然对日军打击不大,但为美国航母部队提供了极好的训练,同时大大鼓舞了美军的士气。
西南太平洋的航母
日军向俾斯麦群岛进发,美军高层决定在日军1月23日登陆的拉包尔袭击敌军。威尔逊·布朗中将带领的第十一特遣队负责这次行动。除了“列克星敦”号之外,布朗的舰队还有4艘重型巡洋舰和9艘驱逐舰。这次行动要求在2月21日袭击拉包尔,如果成功的话,接着将会有一次巡洋舰联合驱逐舰的大轰炸。
拉包尔的行动存在几个问题:这个基地离唯一可以为舰队补充燃料的珍珠港远达3000海里(5556千米),而且如果在行动中有什么损害,最近的检修厂澳大利亚悉尼也在2000海里(3218千米)以外。此外,和对马绍尔的进攻一样,这次行动也没有任何精确和新近的航线图可供参考。
第十一特遣舰队到达拉包尔后,计划全乱了套。2月20日上午10点15分,“列克星敦”号的雷达探测到有一架身份不明的飞机正在靠近舰队。6架F4F型“野猫”战机马上出动,看看来的是何方“妖孽”,最后证实是一架日本的4引擎水上飞机,飞机在空中被“野猫”击落。随后又来了一架探测机也被“野猫”打落,但第三架探测机侥幸逃脱了。“野猫”和敌机周旋时“列克星敦”号离拉包尔约有350英里(563.15千米)。下午3点42分,“列克星敦”号被敌军发现了。船上的雷达探测到西面75英里(120.67千米)处有一批敌机正在迅速靠近。F4F战机立即起飞加强空中巡逻,船上所有炮火都对准了天空。
4点20分,18架单引擎“凯特”轰炸机开始袭击“列克星敦”号。第一波的9架飞机中有5架在接近特遣队之前被空中巡逻的美军飞机击落。其余4架攻击“列克星敦”号,但没有成功,有3架被“野猫”的炮火击落。第二波的9架轰炸机来袭,只有2架“野猫”能够应战。其中一架“野猫”的炮膛被堵死了,而另一架由爱德华·奥海尔(Edward H.O’Hare)上尉驾驶的“野猫”冲向了敌人的队伍,几分钟后奥海尔因为击落5架敌机成了美国海军的王牌飞行员。剩下的4架日军战机将目标对准了“列克星敦”号,但“列克星敦”号没有任何损伤。船上的炮手击落了其中1架日军战机,随后返回空中巡逻的“野猫”又击落了其余3架,他们的表现备受赞扬。18架前来攻击的“凯特”只有1架击中目标。
爱德华·奥海尔(Edward H.O’Hare)上尉。(《美国海军》)
这次空中袭击大部分都是朝特遣舰队来的。在“列克星敦”号上面,每一位官兵,不分官阶高低,全都兴奋地朝着“野猫”欢呼。就像布朗将军所说的那样:“我甚至不得不提醒某些将士现在不是在看足球比赛。”
小小的意外惊喜过后,布朗被迫取消了拉包尔的行动,下令舰队撤退。
美军的3艘航母在太平洋战争中并没有从此歇着。哈尔西的“企业”号结束马绍尔的战斗后在珍珠港休整了8天。2月14日,“企业”在2艘重型巡洋舰和6艘驱逐舰的掩护下重新回到了海里,这次他们的目标是威克岛。
哈尔西的部队向威克岛进发的途中,一架从珍珠港来的飞机向“企业”号投放了中途岛基地的飞机拍摄的照片,照片中有日军在岛上最新的军事设施和行动部署。这是美军航母袭击中首次运用即时航空摄影。这次袭击还是空中和地面相配合的行动。这些巡洋舰和两艘驱逐舰会环绕威克岛从西面进攻,2月24日一到就马上开火。“企业”号在24日天没亮之前趁黑从北面接近威克岛,巡洋舰和驱逐舰那边一开火它就开始派出飞机实施轰炸。
由于有风雨,哈尔西延迟了15分钟投放飞机,有一架SBD轰炸机起飞时发生了爆炸(驱逐舰救起了受伤的飞行员,但没有找到炮手)。其余36架SBD轰炸机、9架TBD轰炸机和6架F4F“野猫”战斗机全部都成功起飞。天气恶劣,阴云密布,到威克岛的旅程受到阻碍,“企业”号的飞机比预定时间晚了1小时才到达目的地。
“企业”号的飞机以及巡洋舰和驱逐舰的炮火把威克岛彻底轰了一遍,不过除了少量地面设施之外,并没有多大收获——只击落2架小飞机和3架水上飞机,2架在水上,1架在空中。日军的高射炮击落了1架SBD战机,日军在这次袭击中损失的飞机是美军的两倍。
从威克岛北面撤退后,哈尔西的舰队和油船会合,背离珍珠港朝西面前进。舰队补充燃料后,哈尔西把驱逐舰和油船留下,“企业”号和2艘巡洋舰则继续西行驶向马科斯岛。马科斯小岛位于威克岛西面650英里(1045.85千米)处,离东京不到1000英里(1609千米),属于日本境内。
3月4日下午4点47分,“企业”号派出了32架SBD和6架“野猫”。航母的雷达引着飞机飞行了125英里(201.12千米),朝沉睡中的敌军岛屿飞去。马科斯的无线电波被俯冲轰炸机投放的炸弹突然打断。小岛被彻底惊醒了。一架SBD战机被高射炮击落,另一架战斗机在返回航母的途中失踪。由于小岛的无线电波突然中断,日军只能派飞机从硫黄岛飞出去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东京已经听到了防空警报。不过“企业”号并没有继续西移。哈尔西的舰队轻而易举地从马科斯撤走,3月10日驶入了珍珠港。
当“企业”号向威克岛进发时,“约克城”号于2月17日离开珍珠港,并在3月6日和“列克星敦”号于澳大利亚东面的新赫布里底群岛会合。拉包尔的行动取消后,布朗宣布攻打敌军要塞的行动至少要有2艘航母配合,同时要配备2艘油船,因为在西南太平洋的微风中航母投放和回收飞机都需要消耗大量燃料。
虽然布朗本身并不是海上飞行员,而且直到1941年才开始指挥航母,但是他很了解航母的运作和能力,非常适合指挥这次美国历史上两艘航母首次一起作战的行动。这次两艘航母联合行动的目标是打击日本在所罗门和俾斯麦海对面的新几内亚北海岸的航运。其中一艘航母行动的水域很容易就会遭到日军拉包尔基地轰炸机的攻击。还有另外一个方法:“列克星敦”号和“约克城”号可以驶入巴布亚湾,然后让它们的飞机越过小岛攻击北海岸的日军。这个方法有两个缺点:一是巴布亚湾的航线图已经是50年前画的了,而且非常潦草。航线图指出“这个地方有很多逐年增长的珊瑚礁,其具体位置并不明确”。二是新几内亚的脊梁欧文·斯坦利(Owen Stanley)山脉高达13000英尺(3926.4米),搭载鱼雷的飞机根本飞不过去。
手头上的信息少得可怜,布朗于是派人亲自飞去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的墨尔兹比港。他们带回的消息中发现在山脉7500英尺(2286米)的高度有个地方可以让搭载鱼雷的TBD战机飞过去。虽然这个通道大部分时间都有云雾环绕,但在清早有几个小时是没有云的,这个时间已经很足够了。
布朗的舰队有2艘航母、8艘巡洋舰和14艘驱逐舰。其中的4艘巡洋舰和4艘驱逐舰向新几内亚东南面出发,以防来自所罗门海的敌军从后偷袭他的航母。“列克星敦”号的指挥官弗雷德里克·谢尔曼(Frederick C.Sherman)担任特遣舰队空中行动的指挥,协调两艘航母和空军的行动。
3月10日早上,舰队进入巴布亚湾,开始投放飞机。航母靠近陆地时加快速度,这样甲板上的飞机才能乘风起飞。8架“野猫”、30架“无畏”和13架“破坏者”轰炸机从“列克星敦”号飞出去攻打萨拉莫阿的日军;“约克城”号方面则有10架“野猫”、30架SBD和12架TBD战机去攻打莱亚。这两个岛屿都是日军最近才抢到手的。“列克星敦”号的空中指挥驾驶着SBD战机在山脉入口处盘旋,万一战斗结束前有云雾逼近他可以通知攻击机。这次美军有104架飞机参战,是开战以来最多飞机参战的航母行动。此外还有12架“野猫”和9架轰炸机在特遣舰队上空飞行。到早上8点40分,最后一批飞机也送上了天空。
日军一直没有收到任何袭击的警报。直到美军的飞机在山上出现时他们才听到飞机的引擎声。两个美军袭击的目标都有大量的军舰和商船,当地日本海军的飞行员也都在地面。日军的空中防御只剩下2架水上飞机,1架被击落,另1架则冒着烟逃跑了。虽然这次美军的突袭让日军很意外,但大部分日军舰艇还来得及逃脱,只是损失了1艘大型扫雷艇、1艘6000吨的货船和1艘改装过的轻型巡洋舰。而美军则有1架SBD战机没有返回航母。
参加战斗的飞行员想发动第二次进攻,但布朗怕北面的日本空军基地会发起反攻,所以拒绝了。两艘油船给舰队补充燃料后,布朗下令兵分两路,“约克城”号开往新赫布里底,“列克星敦”号则驶回珍珠港。“列克星敦”号于3月26日到达珍珠港时,已经破纪录地在海里连续呆了54天。3-4月,“列克星敦”在珍珠港的海军工厂把8英寸(203.2毫米)口径大炮换成了大量20毫米和1.1英寸(27.94毫米)口径的高射炮。和“萨拉托加”号不同,它的8英寸(203.2毫米)双炮塔没有换成5英寸(127毫米)炮塔。
美军早些时候的袭击表明:航空母舰是能够以较小的损失通过日军水域的。但是,美军航母还不具备能力应付敌军的致命攻击。而且,这几次袭击之后,日军的“翔鹤”和“瑞鹤”两艘航母已经被临时调回加强日本东面的巡逻。
3月中旬,21空军中队被日军总部从东南亚召回东京执行空中防御和近岸巡逻,以防有航母袭击。4月1日,这个任务由新建的26空军中队接手。虽然陆军的首要任务是进行国内的空中防御,但其实大部分工作都到了海军头上,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当时航母的袭击被日军看作首要威胁。
目标:东京
从威克岛和马科斯回来后,“企业”号在珍珠港停留了近1个月,直到1942年4月8日才再次回到海里向敌军发起进攻。在珍珠港逗留期间,“企业”号加装了雷达,大部分50倍口径机关枪也换成了20毫米口径对空速射炮,可以对敌机进行近距离攻击。同时,船上的战机队伍也由原来的18架“野猫”增加到27架,部分新增“野猫”是改良过的F4F-4型号。该型“野猫”速度为每小时318英里(每小时511.66千米),比-3型“野猫”的每小时330英里要慢一点(每小时530.97千米),但是新的型号配有可折叠机翼和自动闭合燃料箱,同时还有装甲可以保护飞行员。
“企业”号在2艘重型巡洋舰、4艘驱逐舰和1艘油船的陪同下回到海里。13日早上,当舰队处于中途岛和苏联西伯利亚之间时,另一支特遣队出现了:“大黄蜂”号航母带着1艘重型巡洋舰和1艘轻型巡洋舰、4艘驱逐舰和1艘油轮从大西洋归来。哈尔西的船员都没有见过“大黄蜂”号,“大黄蜂”号甲板上的飞机对哈尔西的队伍来说也很新鲜。这些飞机都是双引擎的,比以往的舰载机都要大,而且以往停在甲板上的飞机都有个尾钩,它们都没有。这些是陆军用的B-25B型中型轰炸机,讽刺的是,它们的绰号叫“米切尔”(Mitchell),是一位疯狂反航母者的名字。
很难确定到底是哪个人首次提出对日本实施航母袭击的。日本的确一直都惧怕航空母舰会袭击自家大门。而美国又一直都很想对日本进行报复。珍珠港被袭两周后,罗斯福(Roosevelt)总统在1941年12月21日一次白宫会议上曾要求高级将领们一定要想办法回击日本。他强调对日本实施空袭是鼓舞美军士气的最好方法。
事实上真要袭击日本,可行的方法并不多。有人建议派陆军的飞机从阿留申、苏联西伯利亚或者中国的基地袭击日本。但是阿留申距离日本的主体本州岛太远了。苏联和日本也不交战。要把炸弹和燃料运到美军在中国的基地非常困难,而且日本空军和地面部队控制了中国部分地区,美军运送炸弹到中国基地的行动很容易就会被截断。
罗斯福总统非常赞成以中国为基地对日本进行轰炸。陆空两军首领亨利·阿诺德(Henry Arnold)中尉 [ 注:上将? ] 回复说他正在研究这个袭击日本的计划。初步计划是让轰炸机飞到美军在中国的基地,趁着夜色着陆后补充燃料,然后再飞去轰炸日本。但是阿诺德补充说,要准备这个计划所需的燃料和飞机着陆的场地需要花费“好几个月”的时间。
所以现在就只剩下一个选择了:就是用海军的舰载机轰炸日本。这样飞机的航程比较短,只需飞行200英里(321.8千米)左右就可以返回航母。不过这样的距离航母很容易被来自日军地面基地的轰炸机攻击。早在1942年1月4日,罗斯福总统、丘吉尔首相和各自的军事将领在白宫会面时就讨论过陆军B-18型“大刀”(Bolo)双引擎轰炸机在海军航母上起飞的问题。这是罗斯福和丘吉尔进攻法属北非计划的一部分,但没有人知道这样的空袭是否可行(详见第19章)。
12月末,英国皇家空军首领查尔斯·波托尔(Charles Portal)中将曾向阿诺德建议对日本实施航母袭击。波托尔指出,航母袭击在塔兰托和珍珠港都曾取得成功,所以建议美国海军也采用类似的方法袭击日本。不过阿诺德拒绝了他的提议,阿诺德怀疑英国提议用航母袭击日本是想借此限制陆空联军在太平洋的行动,让更多的美国重型轰炸机可以在欧洲地区进行防御。
问题看来似乎无法解决,最后美国舰队总指挥欧内斯特·金(Ernest J.King)上将手下的弗朗西斯·罗(Francis S.Low)想到了一个办法。罗告诉金说他从弗吉尼亚的诺福克飞回华盛顿时,他发现海军机场的跑道上画有航空母舰飞行甲板的图案。“我看到有些陆军的双引擎飞机从这个模拟甲板上起飞进行轰炸行动。”他说,“我想如果陆军有双引擎轰炸机比我们的舰载机航程要长,可以让这些轰炸机搭载航母去轰炸日本。”
听完海军陆战队专家罗的话,曾在空军和海军陆战队呆过的金向后靠了靠,沉思起来。过了一会,他说:“你的话有些道理。明天早上你跟邓肯(Duncan)谈谈。不过先不要告诉别人。”
就这样,1942年1月10日晚上,对日本第一次直接进攻的计划在金的旗舰“雌狐”号(Vixen)上诞生了,“雌狐”号原是一艘德国快艇,在华盛顿海军工厂进行了改装。第二天早上,罗和金旗下的飞行员唐纳德·邓肯(Donald B.Duncan)会面。邓肯告诉罗,陆军双引擎轰炸机在航母上着陆是不可能的,除非有起重机,要不一架装满弹药和燃料的飞机不可能在航母上起飞,而且飞机进行轰炸后必须要飞回陆上基地。虽然罗的想法有很多局限性,但是邓肯因此受启发想到了航母袭击的可行性。接下来的几天,他仔细阅读了陆军双引擎飞机的技术手册,检查航母的规格,手写了一份30页的备忘录,这是一份非常出色的分析报告。报告得出结论:虽然航母袭击行动有很多问题,也很危险,但是是可行的。
邓肯不知道,其实早在1936年就有双引擎飞机首次从航母上起飞了。当时是一架56E型“波泰”(Potez)通用飞机在法国航母“贝亚恩”号(Bearn)上执行任务(详见第4章),甚至在美国航母上也有一架双引擎飞机执勤。为了测试双引擎和3轮(前轮)起落架飞机在航母上行动的可行性,1939年8月29日,瑟斯顿·克拉克(Thurston B.Clark)少校驾驶XJO-3型“洛克希德”(Lockheed)运输机在开往加利福尼亚海岸的“列克星敦”上进行了11次起飞和着陆。据克拉克说:“哈尔西将军(那时候还是航空母舰的指挥官)亲自上船观看了实验,飞机没有任何缓冲就起飞了,哈尔西将军对此感到非常震撼。”克拉克比原定计划少着陆了一次,“因为实验进展非常顺利”。XJO-3的实验证明双引擎、带前轮的飞机也可以登上航母执行任务,这种飞机起飞时的重量是装备武器的B-25型飞机的1/4。邓肯并不知道XJO-3的实验(直到1966年他和本书作者通信时他才知道这件事)。
邓肯和罗完成他们的研究后向金将军作了汇报。金听了之后对他们说:“去见阿诺德将军,如果他同意你们的看法,让他和我联系。记住不要和其他人提起这件事!”1月17日,罗和邓肯把他们的大致想法告诉阿诺德,阿诺德马上就同意了他们的建议。当然,计划还需要进一步完善。邓肯和罗提议用B-25型双引擎轰炸机并在当时身处诺福克“大黄蜂”号航母做起飞测试。阿诺德委派约翰·菲茨杰拉德(John E.Fitzgerald)中尉旗下的3架陆军B-25型轰炸机参与实验。轰炸机到达诺福克后在附近的辅助机场进行了一系列短途冲刺起飞。其中一架B-25由于引擎故障退出了实验。
1942年1月最后一天,“大黄蜂”号在诺福克靠岸。第二天,邓肯在岸上做了报告。他和“大黄蜂”号的指挥官马克·米歇尔(Marc A.Mitscher)一起讨论了实验结果。米歇尔从1941年10月开始执掌“大黄蜂”号,是海军最早的航母指挥官之一。(航母先锋“兰利”号的指挥官曾在1929年推荐米歇尔执掌“兰利”号,米歇尔当时虽然已经是“兰利”号的执行指挥官,但只是一名少校,所以还不够资格担任指挥官。)
邓肯直接切入正题,他问米歇尔有没有可能在船上起飞15架B-25飞机。米歇尔迅速用甲板的几何模型进行了计算,最后给出了肯定的答案。米歇尔没有问为什么要在航母上起飞B-25,邓肯也没有告诉他为什么。
2月2日早上,起重机把两架B-25送上了“大黄蜂”号。一架停在船尾,另一架停在船的中部。如果15架B-25都到了船上,大概就会排到船身中部这个位置。当天早上,“大黄蜂”号在两艘驱逐舰的护送下进入了大海。
快到下午1点时,菲茨杰拉德加速转动飞机的两个引擎。“大黄蜂”号在寒风中行驶。甲板上的风速约为每小时45英里(每小时72.40千米)。B-25需要达到每小时70英里(每小时112.63千米)才能处于飞行状态。B-25的飞行员松开了制动器,飞机顺利起飞了。当第二架B-25准备起飞时,瞭望台报告说附近发现潜艇。实验暂时中断。“大黄蜂”号马上打开了船上的5英寸(127毫米)口径大炮,并且迅速离开实验地点,随行的驱逐舰也马上投放了深水炸弹。后来证实警报错误,海军重新回到实验地点,参与实验的陆军飞机感到莫名其妙。3点30分,詹姆士·麦卡锡(James P. McCarthy)中尉驾驶第二架B-25起飞。“大黄蜂”号驶回诺福克,邓肯则飞回了华盛顿。
阿诺德派詹姆士·杜利特尔(James H.Doolittle)中校负责组建这次袭击的队伍,挑选飞机和飞行员、改装飞机、开始训练——所有工作都迅速完成,并且高度保密。来自第十七炮击队的飞行员作为志愿者带着24架B-25B轰炸机参与了这次计划。杜利特尔为他们设计了航空史上最密集的一次训练。来自海军的航母飞行员亨利·米勒(Henry L.Miller)负责教导这些陆军飞行员怎样在仅有350英尺(106.68米)的滑行距离内起飞,以往陆军飞行员驾驶负载武器的B-25起飞要滑行4倍的距离。这时已经没有时间全面训练这些飞行员了,而且经过大幅改装的B-25B型轰炸机也出现了问题。
虽然这次袭击只计划出动15架飞机,但是后备飞机的数量比这个数字要大得多,这样才能保证在训练途中万一飞机失踪或是出现损坏要运往西海岸,计划还可以继续进行。新的B-25配备了照明弹、照相机、后备燃料箱和除冰装置。原有的0.5英寸口径机腹炮塔被除去(因为它们很少能正常工作,还不如撤掉让飞机多载些燃料),还有部分无线电装置也被拆除。准度极高的诺顿(Norden)投弹瞄准仪被每件20美分的新装置取代,新的装置比较适合低水平轰炸。此外,每架飞机的机位都有两挺漆成黑色的扫柄权充机关枪。新添加的电动燃料箱时有渗漏。装在机身顶部的0.5英寸口径双炮塔无法正常运转。由于炮塔出了故障,弹药储存也有问题,因此在训练过程中B-25无法射击移动目标。
1939年8月,XJO-3型飞机在“列克星敦”号上进行实验,这是双引擎飞机在美国航空母舰上的首次行动。1936年,法国海军也曾经在航母上进行双引擎飞机起飞实验。当时用于实验的T2D-1型“道格拉斯”(Douglas)飞机设计时是准备用于航母的,但真正使用时大部分都是用于岸上基地。针对日本的哈尔西-杜利特尔(Halsey-Doolittle)袭击的策划者对XJO-3的实验毫不知情。(《美国海军》)
与此同时,“大黄蜂”号从诺福克出发向南航行,穿过巴拿马运河到达旧金山,于3月31日在阿拉梅达海军航空站靠岸。“大黄蜂”号上人员齐备,只有第八鱼雷轰炸机中队(VT)有大约80位官兵留在诺福克接手海军的TBF-1型“复仇者”(Avenger)鱼雷轰炸机,这批“复仇者”以后将取代TBD型“破坏者”战机,成为第八雷击中队的新座驾。
哈尔西中将和“太平洋舰队”的总指挥尼米兹(Nimitz)上将在珍珠港筹划袭击的细节。整个袭击计划一直高度保密,直到实施袭击前24小时,只有7个人知道完整的计划:金、尼米兹、阿诺德、哈尔西、罗、邓肯和杜利特尔。当“大黄蜂”号接近B-25飞机的出发点时金将军才到白宫向罗斯福总统汇报袭击计划的细节。
杜利特尔的轰炸机从接受训练的佛罗里达埃格林机场飞往加利福尼亚萨克拉门托的麦克莱伦机场。经过一系列检查后,B-25轰炸机飞到了阿拉米达。其中16架轰炸机被起重机送上了“大黄蜂”号的甲板,一起登上“大黄蜂”号的还有70位美国空军的军官和64位士兵——包括飞行员、机组成员和机械师。别的成员除非在最后一分钟需要替换,否则都不会上船。
杜利特尔和海军指挥官都觉得这15架负载炸弹的飞机应该可以安全起飞。当航母驶出旧金山100英里(160.9千米)的时候,米勒中尉会亲自驾驶第十六架B-25起飞向陆军飞行员证明这次计划是可行的。“大黄蜂”号本身的飞机都收起来放到了机库甲板里,部分被拆卸吊了起来。同时,杜利特尔和邓肯与哈尔西和他的主要将领在旧金山秘密会面,检查整个袭击计划。
4月2日早上,“大黄蜂”号驶出旧金山港口,飞行甲板上的16架轰炸机在晨光中清晰可见。因为船上的工作人员都是新手,指挥官不敢冒险在夜晚起航。“大黄蜂”号上有传言说这艘船要到阿拉斯加去投放轰炸机。不过很多在岸上和船上的人都猜东京才是袭击的目标。
“企业”号和“大黄蜂”号的舰队在4月13日会合,比原定计划晚了一天。因为哈尔西与杜利特尔和邓肯会面后遇上了强烈西风,从加利福尼亚出发向西航行的飞机都起飞不了,因此哈尔西无法从旧金山飞到珍珠港。好不容易到了珍珠港,却又患上了流感,哈尔西只好再一次和尼米兹协商调整计划。4月8日,哈尔西带领“企业”号舰队出发。两支舰队共16艘舰艇在国际日期变更线北面38°处会合,组成了第十六特遣舰队,一起向东京进发。第十六架B-25战机也登上航母一起攻打日本。
“大黄蜂”号向西行驶,朝日本进发。甲板上绑着B-25B型“米切尔”(Mitchell)轰炸机。在起飞训练中,这些飞机会被推到船尾,让16架飞机可以用最短的滑行距离起飞。B-25顶部的电子操控炮塔装有0.5英寸口径双机枪,不过这批飞机一直都有机械问题——尾部没有枪炮,但是装有“扫帚柄”吓唬日军的战机。(《美国海军》)
联合舰队出发前,有两艘美军潜艇事先在日本沿岸海域查探,看日军是否已经对这次袭击有所防范。“企业”号也派飞机作飞行侦察。一旦舰队在夏威夷单程轰炸机的行程范围内被日军发现,B-25轰炸机就会起飞前往夏威夷,“大黄蜂”号甲板上的战斗机和藏在机库甲板里的攻击机也会起飞与日军作战。如果舰队在夏威夷射程范围以外被发现,B-25将会进入海面,让“大黄蜂”号上的海军飞机起飞。
海上波涛汹涌,天气又恶劣,舰队不得不放慢了速度,因为随行的油船移动缓慢,舰队将速度减到了16节(29.63千米/小时)。当天气条件允许飞机飞行时,“企业”号派出了战斗机和轰炸机在舰队附近巡逻。4月16日,B-25轰炸机散布在“大黄蜂”号的甲板上准备起飞。为了给飞机在甲板上提供最大的滑行距离,飞机都退到了甲板边缘,飞机外翼都伸出了水面。因为飞机沾到了盐沫,甲板上风又大,因此必须对飞机进行反复检查和调校。这时候机组成员都在听取战前简报,了解他们这次行动的目标还有结束战斗后如何飞往中国。
17日,油船走在战舰前面,一艘驱逐舰位于队伍左侧。过了一会,驱逐舰被抛在了后面,因为航母和巡洋舰可以持续高速行进,正以20节(37.04千米/小时)的速度在狂风中前行。轰炸机在同一天装载了武器和加满了油。杜利特尔将在4月19日黄昏起飞,跟在后面的飞机将和他一起在晚上开始轰炸东京,他的飞机一扔炸弹,其他飞机就会跟着开火。B-25战机完成轰炸后会飞往中国的基地,希望在那可以顺利通过无线电发出回航的信号。飞机将在早上着陆和补充燃料。随后飞行队伍会加入当地的美军,一起帮助国民党的领导蒋介石。
如果在到达原定目的地之前被迫降落,机上的飞行员和其他机组人员将自行决定自己的去向。(每架飞机上有5个人。)“我不想成为战俘,”杜利特尔告诉他的飞行员。“我已经45岁了,我的一生都过得非常充实。如果我的飞机被击中,又没有任何反击或逃生的机会,我会让其他人先出去,然后驾驶我的B-25冲向当时能找到的最有价值的军事目标。你们比我年轻,前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并不希望你们和我的打算一样。”
4月8日凌晨3点15分,进攻计划出了问题。“企业”号向其他船舰和舰队打出信号:发现2艘敌军舰艇。当美军的6艘舰艇在黎明前的汹涌海面上摸黑航行时,“企业”号的雷达发现12英里(19.31千米)外有2艘敌军的小型舰艇。哈尔西下令改变航向,6艘美军舰艇上约有6000人进入战斗岗位。半个小时后,雷达上的警告信号逐渐消失。凌晨4点11分,舰队继续向西行进。
詹姆士·杜利特尔(昵称“吉米”)(James/Jimmy Doolittle)中校把奖章绑在炸弹的尾鳍上,提前嘉奖即将赴日的美国海军将士,希望他们的战机很快降落到日本。这次的航母袭击是海陆两军合作的典范。(《美国海军》)
5点8分,“企业”号派出8架“野猫”和3架“无畏”在舰队四周200英里(321.8千米)范围内做飞行侦察。另外3架SBD战机在特遣舰队周围巡逻。50分钟后,1架SBD战机发现了1艘日军的哨艇,飞机马上返回“企业”号,在甲板上投放信号。飞行员的报告最后说“相信自己已经被敌军发现”,哈尔西马上再次改变航向。
7点38分,在“大黄蜂”号甲板上看到了一艘日军的巡逻舰,巡逻舰离“大黄蜂”号只有12英里(19.31千米)左右,很显然是可以看到两艘大型航母的。过了一会儿,“大黄蜂”号上的无线电拦截了日军在附近发出的信息。几分钟后,在更近的地方又发现了另一艘日军舰艇。第十六特遣舰队遇上了日军的哨艇队,日本海岸线约700英里(1126.3千米)以外的地方,排列着大约50艘装有无线电的拖船,正在发射“有敌军入侵日本”的信号。
日军最大的哨艇装有25毫米口径的高射炮(其他的只有小型武器)。“企业”号的“野猫”和“无畏”战斗机攻击哨艇的时候,一架第6轰炸中队的SBD战机被击中,坠落海面。担任舰队海面防御的巡洋舰“纳什维尔”号(Nashville)救起了机上的成员。
美军与日军哨艇队的战斗仍在继续。
哈尔西不能再推迟B-25轰炸机的起飞了。这时美军舰队距离日本650英里(1045.85千米),离原定发起飞还有250英里(402.25千米)。早上8点,哈尔西向“大黄蜂”号发出信号:杜利特尔中校,发射飞机,上帝保佑,一切顺利!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英勇的航母之战无疑是1942年4月18日杜利特尔和哈尔西对日本的袭击。在汹涌的海面上,日军哨艇队发现了美军的航母,吉米·杜利特尔(Jimmy Doolittle)带领16架轰炸机从“大黄蜂”号的飞行甲板上起飞,沉重打击了日本军队,同盟国军队的士气大受鼓舞。(《美国海军》)
每架飞机都带上了5加仑装的罐装汽油。杜利特尔驾驶领航的战机于早上8点20分起飞。这时“大黄蜂”号距离日本海岸623英里(1002千米),距离日本的东京668英里(1074千米)。另外15架B-25不断地从“大黄蜂”号的甲板上起飞,从第一架到最后一架一共用了1个小时,这时“大黄蜂”号又向日本靠近了25英里(40.23千米)。起飞时唯一的事故是有一位“大黄蜂”号上飞行员的飞机左翼被最后一架B-25战机的螺旋桨刮断。
当B-25战机起飞时,海面上出现了更多的日军哨艇。“企业”号的俯冲轰炸机炸毁了其中一部分哨艇,但没有多大作用。轻型巡洋舰“纳什维尔”号也开火击沉了其中一艘哨艇,同时还从70吨重的舰艇上救起了5个人。在美军发射战机的地区,共发现了19艘日军水面舰艇和一艘潜艇。
一位日本战俘曾向一位日军将领汇报说:“我们有两艘漂亮的航母在前面。”将领冲上甲板仔细看了一下两艘航母说道:“它们的确很漂亮,但不是我们的。”说完他就走到甲板下自杀了。东京也收到了“新田丸”号(Nitto Maru)发出的警报,不过日军以为美军的航母会派出海军的战机,所以日军预料这场空中战役至少1-2天之后才会打响。
日本横须贺的海军工厂是杜利特尔(Doolittle)旗下一架B-25战机的袭击目标。这幅照片是投放炸弹前几秒在副驾驶的座位上拍的。B-25投放的3枚500磅(225千克)炸弹和一连串的燃烧弹毁坏了厂房、起重机和正在改装为“龙凤”号(Ryuho)轻型航母的潜艇供应舰“大鲸”号(Taigei)。B-25袭击的大部分目标都在东京一带。(美国陆军航空部队)
最后一架B-25飞上天之后,6艘美军战舰马上调头驶离日本。“大黄蜂”号发射了自己原来的飞机为返航担任空中巡逻。其中1架SBD战机因燃料耗尽在航母附近坠毁,机上2名飞行员下落不明。驱逐舰和油船重新投入大部队。4月25日,舰队驶入珍珠港。
18日正午过了15分钟,13架B-25战机开始轰炸东京。另外3架分别飞往袭击神户、名古屋和横滨。飞行员在战前收到的指示是要轰炸军事和工业目标,但在低水平轰炸时有些炸弹偏离了原定目标,落到了居民区。有几个飞行员都曾提议轰炸内务府,但是有特殊命令要求他们不能轰炸这个目标。美军轰炸机到达的时候日军刚结束一次空袭演习,因此东京大部分市民看到天空中稀稀落落的高射炮弹时仍认为是演习的一部分。炸弹给东京造成的损害并不大。其中1架轰炸机击中了正在横须贺海军工厂进行改造的轻型航母“龙骧”号的船头。
1架B-25被日军高射炮击中但没有坠毁(虽然日军后来声称击落了9架轰炸机)。但由于天气恶劣,飞行时间比原定计划长了很多,杜利特尔的15架飞机只能在中国实施紧急迫降。这些飞机从“大黄蜂”号起飞后要飞行2250英里(3620.25千米)。1架B-25在苏联的机场降落,机场位于西伯利亚的普里莫斯基,距离海参崴北面40英里(64.36千米)。迫降在中国境内的75名飞行员中有3名意外死亡,8名落入日军手中。降落苏联境内的5名机组人员在关押14个月之后被释放,美国政府还要为他们的伙食费付款。处于中立的苏联并没有交还B-25战机。
杜利特尔在夜里跳伞落到中国境内被中国战士“抓获”。他的战机失踪了,他猜想其他同行的战机大部分也是一样的下场,因而非常痛苦。那天晚上他独自坐在雨里,筋疲力尽又沮丧万分,他后来回忆道:“我很肯定,当这次任务的结果传回国内时,我要么接受军事审判,要么接受军队的照顾,离开飞机,坐在书桌旁边捱到战争结束。我觉得生命从未如此低落。”
折磨 死亡 复活
8名落到日军手中的美国飞行员在中国接受了审问,然后被带到东京,饱受折磨后全部被判处死刑。随后8人又飞回中国。1942年10月15日,其中3人在上海郊外的坟场被行刑队枪杀。另一个美国人被单独囚禁一年后死于脚气病和营养不良。其他4人改判终身监禁,不停遭到毒打和折磨。据杜利特尔说,他们“就算战争结束也不会被释放。无论最终哪一方获胜,他们大概都会被秘密处死。”事实上,这4个人被单独囚禁长达40个月之后,终于在战争结束时被放了出来,此时他们已经濒临死亡。
愤怒的日本将领为报复美军轰炸他们神圣的首都,下令军队在美军迫降的中国地区搜寻美军飞行员。日军袭击中国机场,以防美军有进一步进攻行动。日军大肆搜掠怀疑藏有美军飞行员的村庄。一位主教说,有个中国人因为帮助了美军飞行员,就被日军裹在毯子里,身上浇满了汽油,并命令他的妻子点火把他烧死。据美军驻中国的空军首领克莱尔·陈纳德(Claire Chennault)准将估计,在日军对这次美国袭击的3个月报复行动中,约有25万中国人牺牲了性命。
杜利特尔最终和另外落在中国与西伯利亚的68名飞行员一起飞回了美国。和杜利特尔预料的不同,他成了英雄。罗斯福总统为他颁赠了荣誉勋章,并且还跳过上校这一级,直接提升为准将。当被问到这次袭击的轰炸机是从哪里来的,罗斯福总统笑着回答:“香格里拉”这是詹姆士·希尔顿(James Hilton)在他的畅销小说《消失的地平线》(Lost Horizon)里面提到的一个神秘的亚洲王国(美国海军马上把一艘正在建造中的航母命名为“香格里拉”)。
简单的食物、严格的纪律和绝对的忠诚是“联合舰队”(Combined Fleet)日军船员的特点。照片摄于太平洋战争初期船员乘坐的是“联合舰队”的旗舰“长门”号(Nagato)。他们蓝色制服的袖章上写着“军械一等舱”。(《世界舰船》)
杜利特尔的袭击大大鼓舞了同盟军的士气,日军将领没想到美国竟然会袭击,而他们也没有守卫好自己的国土。
日本海军在空中和海上竭力搜寻美军航母。东京附近木更津空军基地第26空军纵队的指挥官山县正乡(Seigo Yamagata)少将派出32架双引擎轰炸机和12架“零式”战机搜寻和攻击美军舰艇。而第二舰队总指挥近藤(Kondo)中将旗下的舰艇前一天刚在南部完成任务进入横须贺,现在也马上被召回海里追截美军。高须四郎(Shiro Takasu)中将带领的第一舰队由4艘战列舰组成,此时也从广岛开出。南云忠一的舰队完成了印度洋的行动,此时正通过菲律宾和台湾中间的巴士海峡返回日本,接到命令后也加入追截美军。南云的舰队除了“赤城”旗舰外,还拥有“飞龙”、“苍龙”和一批护航的舰艇。3艘航母在结束南太平洋-印度洋的进攻之后都缺乏飞机和武器。尽管如此,它们还是加快了速度向美军航母有可能出现的地方驶去。
然而哈尔西的舰队已经远远超出了这些海军舰艇的射程范围,天气也成了哈尔西舰队隐身的好帮手。
另一方面,日军高层决定加快进行进攻中途岛和阿留申的计划——这次计划是摧毁美军舰队和进一步袭击夏威夷的前奏。日军同时也开始加强国内的空中防御。3支陆军的空中作战队伍将由训练状态转为正式防御,另外2支以日本为基地的全新陆军战斗机队伍也在组建之中。1942年、1943年,日本陆军在日本境内共驻守了4支战斗机队伍,当时日本海军中队正在所罗门作战,有时会要求陆军派遣战斗机前往支援。中途岛和阿留申的袭击将会对整个战争的进程产生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