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代的战争 – 吴起兵法网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三、秦代的战争

三、秦代的战争

作者:颜吾芟

出自————《中国秦汉军事史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三、秦代的战争

        (一)秦王朝统一边疆、巩固边防的战争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将王贲攻占齐国都城临淄,最终结束了诸侯割据称雄的战国时代。消灭6国之后,内地大规模的军事行动结束,秦王朝与周边民族之间的矛盾变得突出起来。针对当时边族北强南弱的军事形势,秦统治者采取了南攻百越、北驱匈奴的战争策略,开始大规模地对外用兵。

        1、南攻百越之役

        秦时,东南沿海一带被称为百越之地,这里居住的少数民族在春秋战国时期被称为“越人”,因其分部众多,故称为“百越”。百越大体分为东越(又称东瓯或瓯越)、闽越、南越、西瓯等几个部分。东越居住在今浙江南部的瓯江流域,以温州一带为中心;闽越的势力范围以今福建的福州为中心;南越分布于今广东的南部、北部和西部地区;西瓯活动于今广东的西南部和广西南部一带。百越居住的地区,气候温和、雨水充沛、物产丰富、幅员辽阔,但由于为山川所阻隔,远离中原,至秦时他们仍过着相当原始的生活,社会的发展远远落后于中原地区。

        早在灭6国以前,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前210年)就已经把百越之地作为必欲征服的对象了。统一战争结束后不久,秦始皇即派尉屠睢率50万大军出击百越。针对百越各部居处分散的特点,秦军采取多路分兵进军,遇有大敌再合兵进击的行动方针。秦军共分5路:一路由今江西向东进发,攻取东瓯和闽越;中间2路取南越,其一经今南昌,越大庾岭入广东北部,其二经今长沙,循骑田岭直抵番禺;其余2路入广西,攻西瓯,一路由萌渚岭入今贺县,一路经越城岭入今桂林。”秦军第一路进展顺利,出兵当年就平定了东瓯和闽越地区,设置了闽中郡。其余4路由于山高路险、河道纵横,行军作战及军粮运输极为困难,加之百越各部的顽强抵抗,相持3年未能取胜。后来秦在今广西兴安县北凿成灵渠,解决了军粮运输问题,秦军才得以顺利进军。秦军第三路军由主帅尉屠睢亲自率领,从今长沙宜章南下。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尉屠睢军进至今乐昌曲江一带,遭到越人夜袭,尉屠睢战死。以后秦始皇又增派大批援军,经过苦战,终于征服了南越和西瓯,秦在这里设置了南海、桂林、象郡3郡。从此,东至海南,北至向户,皆归于秦朝版图。②

        2、北驱匈奴之战

        秦在南征百越的同时,对北方的强敌匈奴也展开了大规模的军事攻势。匈奴是我国古代北方的一个大部族,主要分布在蒙古高原,南达阴山一带,北抵今贝加尔湖附近,过着游牧生活。当战国后期,匈奴正处于原始家长制向奴隶制过渡阶段,此时,中原各国忙于兼并战争,与匈奴接壤的秦、赵、燕3国对北方的防御力量大为减弱,匈奴得以迅速扩张势力,并乘虚南下,占有河套及河南地(河套以南的地方古称“河南”),对秦的后方造成极大威胁。由于匈奴男女老少皆长于骑乘,勇猛凶悍,骑兵强大,机动性强,加之其地域苦寒,故秦对之采取了有别于征伐百越的战略方针,即驱逐南下的匈奴,收复失地,固守北边。

        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大将蒙恬(?~公元前210年)受命率30万大军北攻匈奴。秦军的部署:蒙恬自率主力,经今陕西榆林进击河套北部;另一路出萧蒹关直趋河套南部。秦军进兵突然,来势迅猛,匈奴措手不及,难以组织有效的抵抗,秦军顺利夺回河南地。第二年春,秦军渡黄河北进,兵威势猛,匈奴深为恐惧,向北退去,秦军攻占高阙(今内蒙古乌拉特中后旗西南)、阳山(今内蒙古狼山)、北假(今内蒙古河套以北、阴山以南地区)等地,设置了34个县,并重新设置九原郡。至此,秦北驱匈奴之战胜利结束。随后,秦始皇命蒙恬大规模地修筑长城,把从前战国时秦、赵、燕3国北边的长城连结起来,筑成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全长5000余里的新的长城。秦始皇三十六年(公元前211年),秦始皇下令迁内地3万户到北河(今内蒙古河套地区)、榆中(今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以北)屯垦,以阻止匈奴军事进扰,并开发边境。

        为了镇服匈奴,秦始皇命蒙恬继续屯守于塞外,并以长子扶苏为监军。蒙恬死以前,匈奴始终不敢侵犯秦的边境。

        (二)秦末农民起义战争

        秦始皇统一6国,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封建王朝,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着巨大的进步作用。但是,统一后的秦王朝,对人民横征暴敛,以严刑酷法维系其统治,致使民不聊生,危机四伏。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秦二世(公元前230年~前207年)即位,实行更加残暴的统治政策,对人民变本加厉地进行压迫和剥削,致使阶级矛盾迅速激化。

        1、陈胜、吴广起义及失败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贫苦农民陈胜(?~公元前208年)、吴广(?~公元前208年)随900戍卒应征赴渔阳(今北京密云县西南)戍边,行至蕲县大泽乡(今安徽宿县东南),遇到大雨,不能前进,延误了到达的期限。按秦朝法律规定,戍卒不按期报到,要被处死刑。在这生死关头,身为戍卒屯长的陈胜、吴广秘密商议反秦,“举大计”,他们以“鱼腹丹书”、“篝火鸣狐”制造舆论,杀死押送戍卒的两个秦朝军官,发动起义。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以“大楚”为号。900个戍卒“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揭开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战争的序幕。

        大泽乡起义后,陈胜、吴广率领起义军首先攻占了大泽乡所在的蕲县。接着,分兵两路向东西两面发展一路由符离(今安徽宿县东北)人葛婴率领向东挺进;主力由陈胜自己率领,向西进攻秦王朝统治的腹地。在10天左右的时间里,陈胜领导的起义军横扫数百里,先后攻占了锉(今安徽宿县西南)、鄭(今河南永城)、苦(今河南鹿邑东)、柘(今河南柘城北)、谯(今安徽亳县)等5个县城。起义军所到之处,广大贫苦农民热烈响应,进入陈县时,起义军已拥有战车六、七百辆,骑兵1000多人,步卒数万人了。

        陈邑(今河南淮阳)在西周至春秋时曾为陈国首都。陈国后为楚国所灭,战国末楚国曾将都城迁于此。秦统一后,这里是陈郡首府,城池坚固,为秦王朝重要城市之一。陈胜领导的起义军进至陈县境内,秦朝郡守、县令均闻风而逃,唯郡丞率秦军抵抗,结果被起义军杀死。陈邑是秦末农民起义军攻占的第一个大城市,在这里,陈胜自立为王,国号“张楚”(一说国号为“楚”),建立了政权。

        陈县胜利的消息不胫而走,“方二千里,莫不响应”,“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刘邦(公元前256或247年~前195年)在沛县(今江苏沛县),秦嘉、董鰈、朱鸡石、郑布、丁疾等在淮北,郦商在高阳(今河南杞县西南),项梁、项羽在吴县(今江苏苏州),王陵在南阳(今河南南阳),还有彭越、英布等皆揭出反旗,反抗秦王朝的统治。不少六国旧贵族、官吏、方士也在反秦的旗帜下,投奔陈胜、吴广起义军,如张耳、陈余、蔡赐、魏咎、周市、周文、朱房、胡武等,连孔子的八世孙孔鲋也“持孔氏礼器,往归陈王。”

        立足陈县后,陈胜部署起义军分多路向秦王朝发动攻势:一路由假王吴广及田臧、李归等率领,进攻通往关中的门户一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一路由宋留率领,经南阳直叩通往关中的另一孔道一一武关;主力由周文(?~公元前208年)率领,绕过荥阳,径直西进,入函谷关,直插秦王朝的都城一一咸阳又派武臣、张耳、陈余进军赵地,邓宗进攻九江,召平进攻广陵,周市夺取魏地。

        荥阳乃是中原重镇,为通往关中的必经之地。它是秦三川郡郡治所在地,由秦丞相李斯之子、郡守李由率重兵把守。该城四面被高山沟谷环绕,城池坚固,易守难攻。吴广军进至城下,李由坚守不出,据险抵抗,起义军久攻不下,与秦军呈僵持状态。吴广的部下邓说、伍逢(也称伍徐)趁机攻占了荥阳附近的郏县(今河南郏县)、许县。

        周文所率的农民军主力,一路势如破竹,仅几十天就横扫淮河、黄河流域,突破函谷关(今河南灵宝西南)。此时,周文军已拥有兵车几千辆、步卒几十万人。是年九月,起义军进至距咸阳百来里的戏(今陕西临潼东北),震撼秦廷上下。

        此时守卫秦都咸阳的秦军只有5万人,秦二世获知起义军已兵临城下的消息,惊恐万状,后采纳了少府章邯(?~公元前205年)的建议,急令赦免在骊山修墓的几十万刑徒和“奴产子”(私家奴隶所生的儿子)的奴隶身份,发给武器,命章邯统率,编成军队,迎击起义军,同时从边塞调回王离之军约20万人,南下扑灭起义烈火。

        在这关键时刻,反秦起义军内部产生了分裂。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八月,陈胜派出进军赵地的武臣(?~公元前203年)、张耳、陈余攻占邯郸后。在张耳、陈余的煽动下,武臣自立为赵王,封陈余为大将军,张耳为右丞相,邵骚为左丞相,使反秦起义队伍内部出现裂痕。陈胜闻讯异常恼怒,但为顾全大局,共同对敌,只好承认武臣的称号,并命令他急速率兵西入关中,支援周文。此时周文军已深入关中,吴广困住荥阳秦军主力,若武臣从河北直插关中,必将给秦王朝以致命打击。然而武臣在张耳、陈余的唆使下,拒绝执行陈胜的命令,按兵不动,袖手旁观,并乘机扩大势力,在河北抢占地盘,他派部将韩广攻取燕地,派李良攻取恒山郡(郡城在今河北正定县南),派张魇(yn音掩)攻取上党郡(郡城在今山西长子县西南)。

        韩广攻占燕地后,在那里自立为燕王。由陈胜派往北方攻打魏地的周市,在得手后也擅立魏国旧贵族魏咎为魏王。齐国旧贵族田儋趁乱在狄县(今山东高青县高苑城西北)自立为齐王。这些人称王后,完全不听陈胜的号令,拼命发展自己的割据地盘,放弃了反秦斗争,分散了起义军的兵力,使秦王朝得以集中优势兵力对付陈胜、吴广起义军。

        章邯率领几十万骊山刑徒和“奴产子”改编的秦军,对沉浸在顺利进军喜悦中的周文军发动了突然进攻。这支秦军虽系被赦免的骊山刑徒和“奴产子”,但他们对秦王朝抱有幻想,一心想作战胜利后回归故乡或成为身份自由的人,故有较高的作战积极性,战斗力颇强。而起义军统帅周文仅在楚将项燕的军中当过一名预卜吉凶的小官吏一一视日,缺乏统兵作战的经验。他所率的军队,虽然人数众多,但大部分是进军途中刚刚参加进来的起义农民,未经严格训练,缺乏战斗经验,更未经历过大战。同时,起义军缺乏粮食和必要装备,又是孤军深入秦王朝腹地,没有后援,因而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在秦军的突袭之下,周文军虽顽强战斗,但无法抵挡,不得不退出函谷关,在函谷关以东的曹阳(今河南灵宝县东北)固守抵抗,苦战两三个月,终于失利。最后周文退至渑池(今河南渑池县西),浴血奋战十余日,终因寡不敌众,战败自刭,起义军溃散。

        打败周文后,章邯军又向围困荥阳的吴广起义军猛扑过来。吴广军因久攻荥阳不下,士气低落。在大敌当前的紧急关头,起义军内部发生内讧,吴广部将田臧等人因与吴广在战略上有分歧,便假借陈胜之命,杀死吴广,“献其首于陈王”。陈胜无奈,只得赐田臧为令尹、上将军,让他统帅荥阳起义军。田臧留李归继续围困荥阳,自己率主力迎击章邯军,与之决战。双方大战于敖仓(今河南荥阳县东北),结果起义军大败,田臧死于军中。章邯乘胜进攻李归,荥阳城内的李由也领兵杀出,李归兵少将寡,虽英勇搏战,终不敌强敌两面夹击,战死疆场。章邯又分兵击败了郏县的邓说和许县的伍逢。2人退归陈邑,陈胜将邓说处死。

        秦二世得知秦军获胜的消息,又增派大批军队出关,协助章邯作战。章邯率大军进逼陈邑。此时,陈邑起义军兵力十分单薄,派出的军队:武臣已为部将所杀,张耳、陈余又另立赵歇为王,不肯出兵援助陈胜;周市也割据自保,不发一兵;进攻广陵的召平和进攻九江的邓宗又一时无法回援。面对强敌的进攻,陈胜急令上柱国蔡赐迎击章邯军,结果也未能阻住秦军,蔡赐战死。最后陈胜亲自与将军张贺于城西迎战秦军,终因力量过于单薄,为秦军击败,张贺也战死,陈邑失守,陈胜率小部起义军向东南且战且退。十二月,陈胜退至下城父(今安徽亳县东南),被其御者庄贾杀害。庄贾投降秦军。陈胜的部将吕臣获知消息,组织“苍头军”,反击秦军,夺回陈县,杀死庄贾。

        陈胜死后,宋留率领的起义军还在开往武关的途中,其后路已为秦军截断,于是宋留下令调头后撤,绕过南阳,向东退却,一直退到新蔡(今河南新蔡县),遭到秦军的猛烈攻击,宋留投降,全军瓦解。宋留被押往咸阳,“车裂”而死。

        至此,历经6个月之久、声势浩大的陈胜、吴广起义终于被秦王朝残酷地镇压下去。秦末农民战争转入低潮。

        陈胜、吴广起义的失败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军事角度而言,这次起义是在几乎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发生的,参加起义的基本群众都是未经严格训练、毫无作战经验的农民,他们凭着一腔热血,怀着对秦王朝的极大仇恨,参加了反秦斗争,这样的队伍对付少量秦军可以一战而胜之,打一些中小规模的战役也可以取胜,然而一旦遇到强敌,进行大规模战役就必败无疑了。加之,起义军中缺乏真正能统兵作战的军事将领,因此,即便起义军曾发展到几十万人,一遇秦军横扫便只能连连败退了。而作为出身贫苦农民的陈胜、吴广,他们不可能有较高的战略眼光,也不具备组织、协调各路起义军协同作战的能力,以致在战略战术上做出了许多错误举动,因此在强大的秦军进攻之下归于失败,便毫不奇怪了。

        2、项羽、刘邦领导的灭秦战争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春,奉陈胜之命进攻广陵的召平,在得知陈胜兵败,秦军逼进的消息后,渡江到会稽,与项梁取得联系,以陈胜的名义封他为上柱国,并令他立即西进,迎击秦军。

        项梁(?~公元前208年)是战国末楚国名将项燕之子,其家世代为楚将,被封于项(今河南项城东北),故因项为氏。秦灭楚后,项梁携其侄项羽逃至吴(今江苏苏州)中避难。项羽(公元前232年~前202年),名籍,字羽,从小身高力大,勇力超群,随项梁习兵法,颇知用兵。秦始皇东巡游会稽,项羽观看秦始皇的威严仪仗,竟脱口而出说:“彼可取而代也”。陈胜、吴广起义后,项梁、项羽叔侄杀秦会稽郡守殷通,起兵反秦,项梁自为会稽郡守,项羽为裨将,收编吴中子弟为兵,迅速扩大势力。

        秦二世二年三月,项梁、项羽率8千江东子弟兵渡江,西攻秦王朝,从此代替陈胜、吴广领导全国起义军,重新掀起了反秦斗争的高潮。

        渡江后,项梁、项羽军很快与陈婴、英布、吕臣、蒲将军等起义军汇合一起,又击杀图谋不轨的秦嘉,收编其部众。在沛县起义的刘邦也率9千人来投,至此,这支起义军已拥有六、七万人之众,项梁也成为各路起义军的统帅。

        是年六月,项梁在薛(今山东滕县东南)得知陈胜已遇害的消息。他采纳了谋士范增的建议,从民间找到正在为人牧羊的楚怀王之孙心,立为王,为扩大影响,争取民心,仍称楚怀王,建都盱眙(今江苏盱眙东北),封陈婴为上柱国,项梁自为武信君,掌握军政大权。

        七月,项梁军在东阿(今山东阳谷东北)击败进攻齐地的章邯军。秦军向西退去,项梁独自率兵追击,又在濮阳(今河南濮阳东南)大败秦军,进逼定陶(今山东定陶西北)。与此同时,项羽、刘邦率领的另一支部队在攻克城阳(今山东菏泽东北)后,继而转攻雍丘(今河南杞县),大破秦军,斩秦将李由。

        面对这一系列的胜利,项梁产生了轻敌情绪,不再将章邯放在眼里,拒绝采纳部下的忠告,放松了戒备。章邯抓住时机,在得到补充之后,于九月,对散驻在定陶城外的项梁军发动夜袭,义军大败,项梁战死。项羽、刘邦闻讯,急速撤兵,集结于彭城(今江苏徐州)周围,吕臣军屯城东,项羽军屯城西,刘邦军驻砀郡,成犄角之势,以免被各个击破。楚怀王也从盱眙迁至彭城,将吕臣、项羽两军合并,归其亲自指挥,刘邦仍统所部军马。

        章邯于定陶袭杀项梁后,认定“楚地兵不足扰”,便率兵北去,与王离汇合,进攻赵地,使楚地的项羽、刘邦得到了休整的机会。

        秦二世二年闰九月,章邯大破赵军,赵王歇和赵相张耳被逼入巨鹿城(今河北平乡县西南)中。章邯令王离、涉间领军20万急攻巨鹿,自率20万兵屯驻巨鹿南数里的棘原,筑甬道(两侧有土墙为屏障的道路)直达巨鹿城外,为王离军输送粮草。巨鹿危在旦夕,赵将陈余率数万军队驻于巨鹿城北,但顾虑兵少将寡,不敢出战,遂派人赴楚、燕、齐求援。

        楚怀王得信,一面命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率兵5万北上救赵;一面乘关中空虚,派刘邦率少部人马西进秦王朝腹地,并与诸将相约:“先入关者王之”。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十月,宋义率军抵达安阳(今山东曹县东北),之后便不再前进一步,欲坐山观虎斗,以图坐享渔人之利,一直屯驻了46天。此时,天寒地冻,又遇大雨,士兵们忍饥受冻,宋义却只管饮酒作乐,军心动摇。项羽向他指明形势,建议速救赵,以免被秦军各个击破,被宋义拒绝。于是,在众将支持下,项羽愤而杀掉宋义。楚怀王乃封项羽为上将军,并把英布、蒲将军所部统归项羽指挥。

        十二月,项羽派英布、蒲将军率2万人为前锋渡过漳水。楚军初战,失利,但切断了秦军的运粮甬道,隔绝了章邯、王离两军的联系。随后,项羽亲率全军北进,渡过漳水后,下令,破釜沉舟,烧毁营舍,每个战士只携带3天口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楚军士气大振,将王离团团包围,九战九捷,全歼其军,王离被俘,部将张角被杀,涉间自焚而死。章邯来救也被击退。当时,各地救赵解巨鹿之围的诸侯军有十余支,但都保守营垒无一人敢纵兵出战秦军,“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以一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破秦军后,“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从此,项羽被公认为反秦起义军的领袖,成为各路诸侯军的上将军,统一指挥所有反秦军。

        章邯在巨鹿战败后,退守棘原,欲继续南撤。秦二世派人谴责章邯作战不力,章邯十分惶恐。项羽抓住时机,遣蒲将军于漳水南岸击败秦军一部,切断章邯军的退路。随后,项羽自领主力大败秦军于汗水(漳水支流,今河北临漳附近)。章邯屡战屡败,损兵折将几十万人,既无援兵,又受猜忌,随时有被秦王朝加害的可能性,乃于秦二世三年七月,在殷墟(今河南安阳小屯)率所部20余万人向项羽投降。项羽将秦降卒全部坑杀。至此,秦军主力基本上被消灭,秦王朝的统治濒于崩溃。

        与项羽军北上救赵的同时,刘邦率一支不足万人之军离开砀郡,进军关中。此时,虽然黄河以南没有较大的秦军机动部队,甚至连荥阳、洛阳、开封、南阳、函谷关、武关等要地也没有重兵防守,但刘邦若要顺利西入关中,困难仍然很大。

        刘邦在西进途中,一路收编陈胜、项梁的散卒扩充队伍,在栗县(今河南夏邑县)编并了刚武侯(史籍失其姓名,只载爵号)所率的四千人的反秦起义军。秦二世三年二月在昌邑(今山东金乡县西北)又与彭越军千余人合并。在此期间,刘邦与秦军作战多失利。攻昌邑不下后,刘邦为避免攻坚,乘隙西进,过高阳(今河南杞县西南)时,采纳高阳监门郦食其的建议,袭取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南),获大量军资。此时刘邦军已扩大到2万余人。三月,刘邦军攻开封不克,但在白马(今河南滑县)和曲遇(今河南中牟县东)东大破秦将杨熊,接着又进攻洛阳,未能攻下。于是刘邦改变了由函谷关西进的作战部署,转军向南迂回,由武关进入关中。六月,刘邦在南阳郡大破南阳郡守吕騎。吕犄退守宛城(今河南南阳)。刘邦欲绕过宛城继续西进,谋士张良劝道:“沛公虽欲急入关,秦兵尚众,距险。今不下宛,宛从后击,强秦在前,此危道也。”刘邦深以为然,乃乘夜绕道回师,黎明时将宛城团团围住,吕龄大惊,欲自尽,被部下劝止,于是向刘邦提出:“约降封守”。刘邦应允,封吕犄为郡守、殷侯,仍守宛城。从此,刘邦一路均用此法,沿途秦朝守臣纷纷投降,刘邦军长驱直入,八月,攻克关中的东南门户武关,进入秦境。

        此时,章邯已率秦军主力投降项羽,秦王朝内部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宦官赵高杀秦二世,立二世兄子子婴为王,去皇帝号。九月,子婴与其二子共同诛杀赵高,灭其三族,并派兵加强晓关(今陕西蓝田县东南)守备,阻击刘邦军。

        峣关是由武关北入咸阳的最后一道屏障,前据哓岭,背靠蒉山,地势险要。刘邦采纳张良的建议,没有立即强行攻关,而是一面设下疑兵,惊扰秦军;一面使人利诱守将,松懈秦军斗志,然后乘其不备,突然率军绕过屹关,越蒉山,在蓝田(今陕西蓝田县西)大败秦军,迫使晓关守军归降。至此,咸阳以东,秦军再无应战之兵。

        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十月,刘邦率10万大军抵霸上(今陕西西安市东南),进逼咸阳,秦王子婴“系颈以组,白马素车,奉天子玺符”,↵率朝中官吏出降。刘邦遂入咸阳,秦王朝灭亡。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