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西汉通西域的战争 – 吴起兵法网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八、西汉通西域的战争

八、西汉通西域的战争

作者:颜吾芟

出自————《中国秦汉军事史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八、西汉通西域的战争

        西汉时期,今甘肃玉门关、阳关以西,即今新疆以及更远的地方,统称为西域。这是广义的西域。

        狭义的西域,仅指今新疆天山南北,即玉门关、阳关以西,巴尔喀什湖和葱岭以东,准噶尔沙漠以南,西藏高原以北的地区。西汉初,这里有36个小国,后又分为50余国。

        西域诸国以天山为界,分为南北两部。绝大部分分布在天山以南的塔里木盆地周边。塔里木盆地南缘有且末、小宛、精绝、扦弥、于阗、皮山、莎车等国,被称为“南道诸国”;在盆地的北缘有危须、焉耆、尉犁、乌垒、龟兹、姑墨、温宿、尉头、疏勒等国,被称为“北道诸国”;在盆地西南、葱岭一带有蒲犁、无雷等国;在盆地的东端有楼兰,后称鄯善。这些国家语言不一,习俗各异,互不统属,人口少则几百,多则数万,一般为几千人到两三万人,龟兹人口最多,才8万人。它们多以城郭为中心,居民多从事农牧业,少数国家逐水草而居,单纯从事畜牧业,以畜产品等与邻国交换粮食等农产品。有些国家生产力水平有相当发展,已经掌握了冶铁技术,楼兰人就懂得制造铁兵器。

        天山以北,巴尔喀什湖以南的准噶尔盆地,是一个游牧区域。盆地西部的伊犁河流域,原来居住着塞种人。西汉文帝时,原来游牧于敦煌、祁连间的月氏人,被匈奴逼迫,西迁至此,挤走了塞种人。其后,原居住于河西一带的乌孙,为了摆脱匈奴的羁绊,也向西迁徙到此,把月氏人赶走,占领了这块土地。大部分月氏人被迫再往西迁到妫水(今阿姆河)以北地区,称大月氏,少部分留下来,称小月氏。乌孙有63万人(包括留居此地的塞种人和月氏人),他们与匈奴同俗,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准噶尔盆地以南的天山缺口,由姑师控制。姑师后来分为车师前国、车师后国。车师前国一带土地肥沃,农业相当发达。

        从玉门关到西域,有两条主要通道:一条经塔里木盆地东端的楼兰(鄯善),折向西南,沿昆仑山北麓西行至莎车,为南道。南道西蹁葱岭,可至中亚的大月氏、大夏、安息等国;另一条经车师前国,沿天山南麓西行至疏勒,为北道。北道西跆葱岭,可至中亚的大宛、康居、奄焉等国。

        西汉文帝初,匈奴的势力扩展到西域地区,在这里设置了“僮仆都尉”一职,对西域诸国进行监视,向它们征收繁重的赋税,并把西域作为进攻西汉王朝西北部的战略基地,对西汉构成极大的威胁。

        汉武帝对匈奴进行战争时,为了截断匈奴右臂,曾于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派汉中人张骞赴西域联络大月氏,欲利用大月氏与匈奴的矛盾,与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张骞虽因大月氏不愿东返而未能完成此行的任务,但他在西行途中,传播了西汉的国威,获得了大量前所未有的西域资料,使西汉政府增加了对西域的了解,沟通了西汉与西域各族之间的联系。

        漠北战役之后,匈奴单于退往漠北,河西走廊也为西汉所控制,通往西域的道路已经打开,但是匈奴在西域仍保存着相当的势力,严重威胁着汉与西域的交通。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张骞再度出使西域,欲招引乌孙回河西故地,与西汉共同对付匈奴,仍未达到目的。但张骞派出的各位副使,访问了大宛、康居、大月氏、安息、大夏等国。这些国家与乌孙都派出使者入汉答谢,使西汉与西域诸国的联系更加密切。从此,西汉同西域的交通频繁起来。西汉王朝每年派到西域去的使臣,多则十几批,少则五、六批,每批数百人到百余人不等。这些使臣既担负着政治使命,同时也携带着许多西汉物产,与西域诸国进行经济交流。西汉以丝织品为代表的商品源源不断输往西域。西域诸国也经常遣使入汉。匈奴统治者极不情愿看到西汉政府和西域各国之间联系的加强,他们或派出军队,或利用他们所控制的一些西域国家,劫掠汉使,遮断道路,竭力破坏汉与西域的联系。为了确保西域通道,西汉政府在西域地区进行了一系列的战争。

        (一)征服楼兰之战

        楼兰位于塔里木盆地的东端,扼西汉通往西域的要冲。西南通扦泥、且末、小宛、精绝、于阗等国,北通车师(姑师),西北通焉耆、龟兹等,东当白龙堆,通敦煌。国都为楼兰城(今新疆罗布泊西北)。楼兰沙漠多,水草少,以畜牧业为主,农田不多。人口1万余,胜兵二、三千。

        汉武帝通西域后,西汉使者经常往来途经楼兰,让楼兰供应粮食和饮水,一年中多至十几批,有的使者甚至劫掠楼兰人,引起楼兰的厌烦和不满。楼兰仰仗匈奴的支持,数次出兵攻劫、袭杀汉使,有时充当匈奴耳目,向其密报汉使动向,让匈奴出兵拦截汉使,使西汉与西域诸国的交通受到很大阻碍。

        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汉武帝命从票侯赵破奴率兵数万击姑师(车师)及楼兰。姑师也多次袭杀汉使。赵破奴令数受楼兰追杀、拦截之苦的王恢为先锋,率700人,攻破楼兰,俘楼兰王。楼兰降服于西汉。汉武帝封王恢为浩侯。

        匈奴闻楼兰降汉,遂发兵出击楼兰。楼兰不敢抵敌,只好分遣王子入质西汉与匈奴,向两面称臣。李广利征大宛时,楼兰受匈奴指使欲发兵袭取汉军后队,被汉军发觉。汉将正任文领兵从小道袭取楼兰,擒楼兰王。楼兰王诉苦说:“小国在大国间,不两属无以自安”。汉武帝体谅其处境,放他回国。以后匈奴不甚亲近楼兰。

        武帝征和元年(公元前92年),楼兰王死。楼兰国遣使来接在汉为质的王子回国即位。但汉以王子犯罪,已将其处以宫刑,不便送其回国,乃找借口,拒绝楼兰之请。于是楼兰改立他人为王。后楼兰王又死,匈奴抢先将楼兰质子安归送回国即位。自此,楼兰倒向匈奴,继续拦截汉使。安归弟尉屠耆降汉,将情况报告西汉。

        昭帝元凤四年(公元前77年),大将军霍光遣平乐监傅介子到楼兰刺杀安归,立尉屠耆为王,更其国名为鄯善,迁都扦泥城(今新疆若羌附近)。其后西汉常遣吏卒在其伊循城(今新疆若羌东米兰附近)屯田,镇抚其国。并自玉门关至楼兰,沿途设置烽燧亭障。

        (二)与匈奴争夺车师(姑师)之战

        车师,原名姑师,位于准噶尔盆地的东边缘,扼天山缺口。其国都在交河城(今新疆吐鲁番东北)。北通楼兰,西通焉耆、龟兹等,西北通乌孙,东北通匈奴。姑师对过往的汉使索要食粮、饮水等也甚感烦劳,常攻劫汉使或充当匈奴耳目,让其出兵袭截汉使。

        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汉武帝令从票侯赵破奴击破姑师,威震乌孙、大宛等西域诸国。其后姑师改称车师。因其距汉远,亲近匈奴,敌对过往汉使仍具有很大威胁。

        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汉武帝以匈奴降汉的介和王成娩为开陵侯(一称闾陵侯),率楼兰国兵击车师。匈奴遣右贤王率数万骑兵来救车师。汉军失利,退回。

        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汉武帝令重合侯莽通(一称马通)率4万骑兵击匈奴,途经车师北。莽通令成娩率军中楼兰、尉犁、危须等西域6国兵,进攻车师,以扫除大军前进的障碍。6国兵将车师团团包围,车师投降,臣属于汉。

        但汉昭帝时,匈奴又降伏车师,并遣4千骑兵仿西汉屯田制在车师屯田,监护其国。

        宣帝本始二年(公元前72年),汉遣田广明等五将军击匈奴。匈奴屯田车师的骑兵惊去。车师又臣属于西汉。

        匈奴对车师降西汉极为不满,令其遣太子军宿入匈奴为质。军宿母为焉耆人,他不愿入匈奴为质,逃往焉耆。车师更立乌贵为太子。乌贵即位后,与匈奴联姻,亲近匈奴,与其勾结,劫杀汉通乌孙的使臣。

        宣帝地节二年(公元前68年)秋,汉遣侍郎郑吉、校尉司马意率屯田渠犁的田卒1500人,及西域诸国兵万余人,共击车师。破交河城。因乌贵在交河城北的石城,未能抓到他。后汉军粮尽,退回渠犁。不久,郑吉、司马意再次发兵击石城。乌贵向匈奴求救,匈奴拒绝出兵。于是乌贵投降汉军。为使汉军相信,他还听从其贵人苏犹的建议,击破匈奴边国小蒲类。

        匈奴闻车师又降汉,发兵来攻。郑吉、司马意引兵北上迎敌,匈奴军不敢前进。郑吉、司马意遂留20人留守乌贵左右,自引兵还渠犁。乌贵恐匈奴来攻,性命不保,乃率轻骑出奔乌孙。郑吉遂令吏卒300人屯田车师。匈奴单于派兵来争,郑吉、司马意乃率全部1500名渠犁屯田卒赴车师,迎击匈奴军。匈奴添兵,汉军抵敌不住退保车师城中。汉宣帝急遣长罗侯常惠,率张掖、酒泉2郡骑兵来救。匈奴军见汉军大队来攻,退去。郑吉复还渠犁。

        乌贵逃到乌孙,乌孙上书西汉,称欲将乌贵留在乌孙,以备将来车师有急,可从西面出击匈奴。于是宣帝元康四年(公元前62年),西汉从焉耆召还车师故太子军宿,立其为车师王,将车师一部分国民迁往渠犁。匈奴也立兜莫为王,率余众保博格达山北麓。自此车师分为前、后两部(亦称前、后国)。后部王都务涂谷(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南山中)。

        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匈奴分据西域的日逐王降汉。从此西域完全属西汉统治。汉置西域都护,以郑吉为第一任西域都护,驻乌垒城,镇抚西域诸国。元帝初元元年(公元前48年),西汉又置戊己校尉,驻车师前国。其后,前部王复还交河城。

        (三)远征大宛之战

        大宛,中亚古国,位于帕米尔西麓,锡尔河中、上游。该国出产良马,尤以汗血马著称,号称天马子。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曾到过大宛,受到大宛王的热情接待。汉武帝听张骞说大宛出产良马,便遣使持千金及金马赴大宛求购。大宛王毋寡爱其宝马,不愿给汉,汉使以大军将至相威胁。毋寡认为西汉远在东方,不会派大军远袭大宛,乃袭杀汉使,掠走其财物。

        汉武帝闻使者被杀,财物被劫,不禁大怒,立命李广利任贰师将军,发兵数万远征大宛。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李广利率军出征,一路所经各国都不愿向汉军提供食粮,饮水,闭城抗拒汉军。李广利只好逐个攻打,能攻取的,汉军可以得到一些粮食、饮水连攻数日不能下者,只好绕城继进。汉军一路消耗过大,到达大宛东境郁成城时,仅剩数千人,且个个饥饿疲困。郁成城守军顽强抵御,汉军攻城不克,自己却伤亡惨重。李广利见汉军锐气已尽,连郁成城都不能攻克,更何况大宛都城了,于是下令撤军,回到敦煌。这次出征前后两年时间,汉军生还者不过十分之一、二。李广利上书请求罢兵,汉武帝十分不满,下令玉门关守将不许李广利军一人入关。李广利心中恐惧,只好屯兵敦煌。

        太初二年(公元前103年)夏,浞野侯赵破奴击匈奴,其所部2万骑兵全军覆没。朝臣以为应停止进攻大宛,专力打击匈奴。汉武帝认为,大军已发,却不能降伏大宛小国,有损汉在西域的威望,西域诸国将轻视汉朝,不利于汉对西域的统治,因此他坚持要征服大宛。他将竭力反对出兵大宛的邓光等人下狱问罪,然后动员全国的力量准备第二次远征。他下令赦免囚徒,让他们从军,又调集“恶少年”及边骑6万人,交李广利指挥,还有大量自愿从军者,远征军总数约10万之众。另外,还征集了牛10万头,马3万匹,驴、骆驼数以万计,驮运军粮及兵器弓弩等。受命参与这次军事行动的有50余位校尉。由于大宛城的用水都是引自城外,汉武帝下令征集了大批水工,用以断其水源,并利用引水入城之孔道攻入城内。为加强边郡防卫,汉武帝还增调戍甲卒18万,驻于酒泉、张掖以北,置居延、休屠2部都尉分统,卫宿敦煌,又发天下七科谪,负责给李广利军运送军粮。在去敦煌的路上,人车相连,络绎不绝。汉武帝还拜两位颇知马者为执驱马校尉,以待攻破大宛后挑选良马。

        经过一年多的准备,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汉武帝命李广利再度远征大宛。这次汉军人多势众,声势浩大,沿途小国不敢对抗,纷纷开城出迎,供给食粮和饮水。只有轮台(今新疆轮台)抗拒汉军,闭城紧守。汉军攻数日,破城,屠轮台,此后无人敢挡。为了便于沿途获得足够的食粮和饮水,汉军分作数队西进,李广利率主力3万人首先抵大宛。大宛出兵迎敌,被汉军杀败,宛军退守郁成城,企图象上次那样拖垮汉军。李广利吸取教训,不再与郁成城守军纠缠,绕过该城,直袭大宛都城贵山城,首先切断其水源,然后将贵山城团团包围,日夜攻打,连攻40余日,破其外城,杀大宛勇将煎靡。大宛统治集团内部终于发生内讧,其贵人多怨大宛王毋寡匿宝马、杀汉使,招致如此大祸,于是共同杀死毋寡,遣使持毋寡首级赴汉营求和,表示愿将良马驱出供汉军挑选,如果不许和,则杀尽良马,与汉军血战到底。此时,康居派兵来救大宛,驻在附近。李广利又获知贵山内城已有汉人帮助宛人凿井取水,且存粮尚多,他与众将商议,首恶者毋寡已除,如果不许大宛降,其拼死坚守,汉军久攻不下,待汉军疲极,康居再来进攻,汉军就危险了,于是答应大宛的要求,停止进攻内城。大宛也赶出所有马匹,任汉军随意选取,同时还供给汉军大量粮食。汉军取其宝马数十匹,中等以下马3千余匹。又立大宛贵人中过去对汉亲善的昧蔡为大宛王,与他盟誓后,撤兵东归。汉军始终未能进入贵山城内城。从此大宛服属西汉。

        李广利大军舍弃郁成城,西攻贵山城之时,在其大军之后,校尉王申生和曾任鸿胪之职的壶充国率千余人的一支汉军到达郁成城。王申生向郁成城守军索要食物、饮水,被拒绝,于是他轻率地下令攻城。此时,李广利大军已西去200里,郁成城守军侦知王申生人少势孤,便于一日清晨以3千兵马出城突袭汉军。王申生全军覆没,仅数人逃脱,报告李广利。李广利命搜粟都尉上官桀攻打郁成城。经过激战,郁成城守军终于抵敌不住,战败投降,郁成王逃往康居。上官桀率军追至康居,向康居要人。康居见大宛已破,遂将郁成王交与上官桀。上官桀手下上邦骑士赵弟在途中杀郁成王。

        汉军击败大宛,威震西域。西域诸国纷纷遣子弟入汉贡献,并作为人质。汉武帝对讨伐大宛的胜利,十分欣慰,封李广利为海西侯,赵弟为新畴侯。从征将士升任九卿者3人,诸侯相、郡守、二千石百余人,千石以下千余人。

        破大宛后,西汉自敦煌以西至盐泽,沿途修筑烽燧亭障,并在轮台、渠犁一带实行军事屯田,置使者校尉管理,为去西域的汉使提供住处和食粮、饮水。在西域都护正式设立之前,使者校尉实际上成了代表西汉政府领护西域各国的官员。

        (四)降伏龟兹之战

        龟兹,为西域北道诸国之一。国都延城(今新疆库车附近)。其国东通焉耆,西通姑墨,北通乌孙。有人口8万余,拥兵2万余。在西域城郭诸国中最为强大。

        汉武帝通西域后,龟兹夹在西汉和匈奴两大势力之间,多次反复,袭杀汉使。汉昭帝元凤中(公元前78年左右),汉使傅介子出使大宛,途经龟兹责问其王。龟兹王向傅介子谢罪。待傅介子从大宛返回,龟兹王告诉他,匈奴使乌孙的使者返回也住在龟兹。傅介子率随从吏卒,袭杀匈奴使者。后汉昭帝采纳桑弘羊的建议,任命入汉为质的扦弥太子赖丹为校尉,屯田轮台。当初,李广利破大宛回军途经扦弥,恰逢赖丹要去龟兹为质。李广利派人责问龟兹王,不许他入质别国王子,并将赖丹带回长安。这次汉使赖丹率军屯田轮台,龟兹贵人姑翼向其王进言:赖丹受汉官,逼近龟兹屯田,一定会对龟兹造成威胁。龟兹王听从姑翼之议,派兵攻杀赖丹,后又害怕,遂上书谢罪,西汉没有立即出兵。

        宣帝本始三年(公元前71年),长罗侯常惠,监护乌孙发兵5万大破匈奴后,回朝途中,上书请击龟兹,以偿杀赖丹之罪。大将军霍光令其见机行事。于是,常惠调集龟兹以西诸兵2万人,又遣副使调集龟兹东面诸国兵2万人,令乌孙发兵7千,从三面进击龟兹。龟兹王极为惊恐,急忙相告,杀赖丹是前王听信贵人姑翼所干,于己无关,并执姑翼来见常惠。常惠斩姑翼,罢兵。

        其后龟兹王绛宾娶乌孙汉解忧公主之女为夫人。绛宾及其后多次入汉朝,与汉亲,诚心臣服于西汉。

        (五)击破莎车之战

        莎车,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南缘,扼西汉通西域的要冲,东南通皮山、于阗,西南通蒲犁、无雷、月氏,西北通疏勒。国都为莎车城(今新疆莎车附近)。

        汉武帝通西域后,莎车与西汉建立了友好关系,不断遣子入汉为质。汉宣帝时,莎车王位绝嗣,莎车国人欲自托于汉,又得乌孙之心,乃请立乌孙汉公主之子万年为王。当时万年正在西汉,汉遣使奚充国送万年赴莎车即位。但万年暴虐,令莎车人大失所望。莎车前国王之弟呼屠征杀万年及汉使奚充国,自立为王,并出兵逼迫周围邻国一同叛汉,致使鄯善以西,道路不通。

        汉宣帝元康元年(公元前65年),卫候冯奉世护送大宛等国使臣回国,途经鄯善国伊修城,驻守于此的汉都尉宋将向他报告了莎车的不轨行为。此时,西域都护郑吉在北道诸国间。冯奉世与副使严昌商议,认为如不立即攻莎车,待其势力强大将难以制服,那样必然危及汉在西域的统治。于是冯奉世下令调集诸国之兵,共15000人,进击莎车,破莎车城,呼屠征自杀。冯奉世另立莎车王其他昆弟为王。其余诸国叛乱也被平息,恢复了西汉在这里的统治。汉宣帝拜冯奉世为光禄大夫。

        西汉通西域的战争,既是斩断匈奴右臂,彻底打败匈奴的战争,也是统一西北地区,扩大疆域的战争。经过汉武帝、昭帝、宣帝等几代的努力,终于清除了匈奴在这里的残余势力,确立了西汉对西域地区的统治,为后世西域地区完全统一于中华民族的版图奠定了基础。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