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备城门·中·第二 – 吴起兵法网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子·备城门·中·第二

子·备城门·中·第二

作者: 岑仲勉

出自————《墨子城守各篇简注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三十一、百步为幽●,广三尺高四尺者十。

        此言开暗沟之法。通沟以防水谓之●,幽●即暗沟,谓六十丈之内当开暗沟十条。

        三十二、二百步一立楼,城中广二丈五尺,长二丈,出枢五尺。

        本节言建立楼之法。

        “出枢”、孙疑当作“出拒” ,拒与距同,足也(参丑篇二节),谓立楼之横距出堞外者五尺。由二丈五尺减去二丈,即余五尺,“广”与“长”义实无异,末二句可能是注文。

        三十三、城上广三步到四步,乃可以为使斗。

        此言城上所需宽度,谓必如此乃可以供使用及便于守卒之活动。

        三十四、俾倪广三尺,高二尺五寸。

        此言睥睨(同俾倪),城上小墙也。释名“言于其孔中睥睨非常”,是疑有孔可窥见外面者为睥睨,无孔者为女墙,即通典一五二所谓“觑贼孔”。

        三十五、陛高二尺五寸,广、长各三尺,远广各六尺。

        此言陛的尺度,陛者升高之阶级,参看下四十一。

         末句“远广”或作“远唐”,亦难晓。运以为远即长,余颇疑末句是另一墨家之说,故有“各三尺”、“各六尺”之异。

         三十六、城上四隅童异,四尉舍焉。

       此言四尉所居地,尉为协助守城之长官。

        “童异”之大意,犹云要害地方(属于西北方言),因一隅可以兼顾两面之故。孙疑为重娄,但高只五尺则不合。

        已上各节,由二步一渠起,而五步、十步、二十五步、三十步、五十步、百步以至二百步,除二十七外,大致皆论城上之布置。

         三十七、城上七尺一渠,长丈五尺,狸三尺,去堞五寸;夫长丈二尺,臂长六尺。半植一凿内,后长五寸。夫两凿,渠夫前端下堞四寸而适。狸渠、凿坎,覆以瓦,冬日以马夫塞,皆待命,若以瓦为坎。

        渠已见前十一节,此又复出,如非后人注文,则为墨学的别家所记,故详略不同(说见篇首凡例,以后仿此),所异者如前文二步一渠,此七尺一渠,前文渠长十三尺,此为十五尺,是也。

  狸,今俗作埋,即入土三尺。去堞五寸谓在离堞五寸的地方立渠。

        俞云:“去同趺字。”余谓实“肤”字之假借,肤、夫同音,暴露于外者为“肤”,由丈五尺减去埋土三尺,则露出部分(夫)为丈二尺。丈三尺(依十一)减去入土三尺,则现出十尺,是本节之“夫”,即前文十一之“冠”。

        半植一凿内(即枘)者,谓于臂长正中处开一孔。“后长五寸”孙疑“径五寸”之讹。夫两凿者,于渠柱露出之部分凿两孔也。渠夫一句似谓渠柱之顶端比堞较低四寸为适合,是否待考。

        管子地员篇注“马夫”,草名,孙疑马矢之讹,亦通。

         皆待命谓候命令而后执行。“若以”即“或以”,言如此作法亦得。

        复次,古人常“渠荅”连言,此两者必互有关系,今合本节及前十一推之,余以为渠制先立一柱(即前文之程),凿两孔,臂是横木,于当中凿一孔,悬之柱上,作十字形,然后外面张荅。渠夫长十二尺,荅亦长十二尺,可见其相配之迹。渠荅既用来阻挡矢石,则立柱必易受抛掷之力而摇动,故埋柱处须用瓦填充,冬日土燥,再以物填塞之,如此解释,则本书所记渠荅,皆无不可通之处。苏林乃以为蒺藜,正是谬以千里。再换言之,渠像船上之桅,荅就是帆。通典一五二:“布幔,复布为之,以弱竿横挂于女墙外,去墙七八尺,折抛石之势,则矢石不复及墙。”(参太白阴经校正)殆即荅之遗制(通典守具无荅之名称)。周书三一韦孝宽传:“城外又造攻车,……孝宽乃缝布为缦,随其所向,则张设之,布既悬于空中,其车竟不能坏。”则又推广其用途者。

        三十八、城上五十步一表,长丈,弃水者操表摇之。

        此言置弃水表之法。倾水易污人,口号恐难及远,故摇表以示之。

        三十九、五十步一厕,与下同圂。之厕者不得操。

        此言置厕,略复前二十二节。

        圂者积秽物之处,城上本自有厕,所言秽物同贮城下,当系就清除时言之。

        如(之,往也。)厕者或禁操持某种器具(例如十门者皆无得挟斧、斤、凿、锯、椎),“不得操”下也许有缺文,吴以为“不得操表而摇之”,非也。或说“操”与“噪”“嘈”只一音之转,不得噪亦可通。

        四十、城上三十步一藉车,当队者不用。

        藉车再见,前二十一作五十步。

        队即隧字,指攻隧。不用下,孙谓脱“此数”二字,参看下八十二节。

        四十一、城上五十步一道陛,高二尺五寸,长十步。

        陛见三十五,但未言五十步;又前言广长各三尺,此言长十步,亦相差太大。

        四十二、城上五十步一楼●勇,楼●勇必重。楼●勇之●,或从木作●,在古文固可通用,但●、●均字典所无,前人都未作解,余按应读如“孔”或“哭”,楼●勇即楼也。梁思成论层楼说:“汉画像石和出土的汉明器已使我们知道中国多层楼屋源始之古远。”(文物参考资料二卷五期一三页)按墨子已说重楼,则多层楼的建筑总可上推至战国以前。

        四十三、土楼百步一,外门发楼,左右渠之。为楼加藉幕,栈上出之以救外。

        按二十六节百步一木楼,此土楼疑亦木楼之讹。

        发楼,孙疑亦指县门,引下一百零七县梁又称发梁为证,渠、堑也。余按一百零七节亦言发梁之下,旁有沟垒。藉幕即遮幕,粤语借、遮同音,参下八十一。栈即下四十九之行栈及一百零七之栈,桥道也,但全句语意不明,或“出之”作突出城外解。

        四十四、城上皆毋得有室,若他可依匿者尽除去之。

        此节结言城上凡有可隐匿之处,皆须拆除,以防奸宄。

        四十五、城下州道内百步一积薪,毋下三千石以上,善涂之。

        此言城下百步积薪,与前二十四城上五十步积薪相对照。州道即周道,余见前。

        四十六、城上十人一什长,属一吏士。

        此又回说到城上守者之组织。“属”或即“其属”之省,言所属有一吏士也。

        此下旧本有“一帛(或作亭)尉”三字,当系下节文之复出。

        四十七、百步一亭,垣高丈四尺,厚四尺,为闺门两扇,令各可以自闭。亭一尉,尉必取有重厚忠信可任事者。

       此节叙置亭及亭尉。前三十六言四尉居城上四隅,此言六十丈置一亭尉,可比看。

        闺门即亭垣之门。

       四十八、二舍共一井爨,灰、康、秕、秠、马矢皆谨收藏之。

        此节记杂事。

       孙云,舍即什长及尉所居。

        康今作糠,秕者秕子,秠者谷皮,与马矢数物,皆乘风于城上扬散之,以眯敌目,故谨其收藏。

        四十九、城上之备:渠谵、藉车、行栈、行楼、到、颉皋、连梃、长斧、长椎、长兹、距、飞冲、县□、批屈楼。

       此节复总述城上应设备之具。

        渠谵(即渠荅)、藉车、连梃、长斧、长椎五事,见前文十一、十二及二十一。

       行栈见下酉篇二及三十三,余按前四十三节有“栈上出之以救外”,疑即一物。

        行楼,孙疑即前二十六之木楼,其说未可信,木楼是固定的。

       “到”字讹,孙疑“斫”,按下六十二有“斗”,斗和到音甚相近。

        颉皋即桔槔,一端悬石,用以起重省力之具。

       孙云“兹即兹基,锄也”;又谓距疑即巳篇二十一之铁钩巨。

       飞冲,孙谓即冲车,不确。余疑是抗冲之械,或即德安守城录之撞竿,武备志又有撞车图。

       “县”下各本多无缺文,孙疑即七十四及九十九之县梁。批屈,疑系“翅膀”之义,连楼字为句,即有翼的楼,参看下节。

        五十、五步一堞,下为爵穴,三尺而一。

        我初稿依孙、吴的读法,以“楼五十步一”为一节,又“堞下为爵穴,三尺而一”另为一节,后来复检苏说,他云:“案堞,女墙也,当为五步一堞,‘十’字衍,下言五步一爵穴,可证。”细思之,实比孙说为优;因本篇文例常先言若干步,再举出应置备什么物事,如读为“楼五十步一”,则与常例不相符,而且堞在什么地位设置,也感到落空,故改从苏说,并衍“十”字。“三尺”,余以为“三丈”之误,三丈即五步,盖注文或别家之文也。参看下九十七。

        五十一、为薪,皋二围,长四尺半,必有洁。

        前二十四已言五十步积薪,此又再详其度。二围者大二围也(前文十八积搏、二十八积秆皆大二围以上),“皋”,孙疑即前之颉皋,但与薪无关,又不可通,余以“辜”之讹,辜较二围犹谓大概为二围。洁即举重力之单位,详下文一百零六。

        五十二、瓦石重二斤以上,上城上。

        前十四、二步积石,石每枚重十五斤以上,此处又放宽尺度,改为重二斤以上。第二“上”字是动词,言尽上之于城上也。

        五十三、沙五十步一积,灶置铁鐕焉,与沙同处。

        沙及灶鐕均见前十九,彼处言廿五步,此言五十步,盖墨子弟子所闻各有不同。

         五十四、木大二围,长丈二尺以上,善耿其本,名曰长从,五十步三十。

        此言积木之法。

        耿、绠同音,谓用索联好木本,勿使走散。

        从按即枞字,长木也,亦有冲撞之义,每五十步放三十枚。

        五十五、木桥长三丈,毋下五十。

        此言木桥之设置。

        五十六、复使卒急为垒壁,以瓦盖复之。

        此言垒壁。复即覆,谓以瓦遮盖之,但余疑第一个“复”字是衍文。

        五十七、用瓦木罂盛水,且用之,容十斗以上者五十步而十,五斗者十步而二。

        前十六已言五步一罂盛水,此节再补充其说。

        “且用之”,谓随时可取用,非储而不用。

        前十六言汲水之奚蠡容一斗,故盛水之罂须五斗至十斗。五步一罂即十步二罂,亦即五十步十罂,申言之,每五步内有大、小罂各一具,前九节所谓小大相杂也。

        五十八、臿、筑,七尺一,筑有锑。

        此节与前三十七“七尺一渠”相照应。臿、锹也,所以插地起土,筑是舂土之杵,渠须掘坎埋之,故置臿、筑备用。

        有锑,旧解不明,余按锑即蒂字,筑土之杵,手持处须较细,故名曰蒂。

        五十九、居属,五步一。垒五。

        居属,即斪斸或句欘,锄之类。

        垒亦作蘲,盛土之笼,与锄相依为用者,故每五步内置五枚。

        六十、长斧,柄长八尺。

        前十二节二步置一长斧。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