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防御(续)·第十七
作者:克劳塞维茨
出自————《西方军事著作》
我们在第十五章论述了山地战斗的性质,在第十六章论述了山地战斗在战略上的应用,在这些论述中我们曾屡次提到真正的山地防御这个概念,但没有详细论述这种防御的形态及部署。
在里里,我们将比较详细地探讨一下这一问题。
山脉往往呈带状延伸于地球的表面,让水流在它左、右分道下流,因而成为整个水系的分水岭。山脉各部分的分布形式也是如此,各支脉或山脊从主脉分出后又将形成各支较小的水系分水岭。基于以上情况,山地防御的概念最初将十分自然地主要是构架一个狭长的、象一道大屏障似的障碍。虽然地质学家对于山脉的产生及其形成的规律至今还没有形成定论,但不论山脉是在水流的作用下(通过冲刷过程)形成的,或是水流是山脉的产物,而水流的流向总是最直接和最确切地说明了山脉的体系。因此,在考虑山地的防御时以水流的流向作根据也将是很自然的。人们不仅应当将水流看作是可以用来全面了解地面起伏的情况(也即地表断面情况)的天然水准仪,而且还应当把那些由水流形成的谷地看成是最容易攀达山顶的道路,因为水流的冲刷无论如何也能够使高低不平的山坡变得平坦且有规则一些。根据如此的理由,山地防御的概念大概应是这样的:当防御的正面大体同山脉平行时,山脉就可以看成是一种阻碍通行的巨大障碍,是一种仅有谷地可供出入的大垒墙,这时防御阵地应设置在这一垒墙的顶部,即沿山脊上台地的边缘,并且应横向地切断各主要谷地。假如防御的正面与山脉近于垂直,那么防御阵地就应当设置在主脉的一个主要支脉上,且阵地的正面必须与主要谷地平行而一直延伸至主脉的山脊(这里可以看作是防线的终点)。
我们之所以在这里谈及这一套按照地质结构而施行的山地防御的配置方式,是由于这一套配置方式在军事理论中也确实曾风靡一时,而且它将冲刷过程的规律在所谓地形学中同战法混在一起了。
这种见解中有很多错误的假定及不确切的概念的替换,以致在现实之中几乎无从于这种见解中得出任何有用的东西作为制定成套理论的依据。
实质上,山脉的主要山脊都将是不宜于歇宿及难于通行的,因而不可在上面配置大量部队;次要山脊往往不仅不宜于歇宿及难以通行,而且或是太短或是太不规则,同样不能配置大量部队。台地并非在所有山脊上都有,即使有,也大多是狭窄的,且不宜于歇宿。如果仔细观察一下,我们就能发现,甚至就连那种主要山脊较长、两侧基本上可以看作呈斜面或至少可以看作是阶梯状山坡的山脉也是极少的。主要山脊总是曲折蜿蜒而分支又很多,大支脉则成曲线伸向原野,而且经常在其终点又高耸入云,成为高出主要山脊的山峰;山麓与山峰连接,构成了与山脉体系不相称的巨大深谷。此外,处在几条山脉交叉的地方,或是几条山脉对外伸展的起点,就根本不存在狭长而呈带状的山脉了,而只有呈辐射状分布的水流及山脉。
由此可知,任何一个人,如果他象以上所说的那样来观察山地,他就能更清楚地意识到,在山地按地质结构系统走向配置军队的想法是根本行不通的,要是坚持用这种想法作为配置军队的基本思路,那将不切实际。关于山地的具体应用还有一个重要的题目值得注意。
如果我们再从战术方面认真考察一下山地战的情况,那么就会发现山地战主要表现为下面两种防御:陡坡防御或谷地防御。谷地防御,经常或在大多数情况下会发挥较大的抵抗效果,但在进行这种防御时将无法同时又在主要山脊上设防,因为对于这种防御来说,占领谷地本身将更为必要,而且由于谷地接近于平原的部分比较低,由此占领谷地的这部分比占领谷地靠山的起点会更为必要。此外,就算在山脊上完全无法设防,这种谷地防御仍然将是防御山地的一种手段;因此,山脉越高,攀登会越难,谷地防御起的作用通常也就越显著。
从所有这些考察中可以看到,防御一条同某一地质线相一致并多少近乎规则的防线的理论应当完全抛弃,人们应当把山地只看作是高低不平及布满各种障碍的地面。而对于这种地面的各个部分,只要情况许可应当尽量加以利用,某一地区的地质线即使对了解山地的概貌是不可缺少的,但在防御措施中将没有多大的用处。
无论是在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中,或是在七年战争中,或在革命战争中,我们都还没有发现过军队遍布整个山系并按山脉的主要形状组织防御的情况。我们从来没有见过军队配置在主要的山脊上。军队总是配置在山坡上:有时配置得高些,有时配置得低些,有时配置在主要山脊的这一面,有时则在另一面;有时与主要山脊平行,时同它垂直,有时则与它斜交;有时顺向水流,有时逆着水流。我们发现,在一些比较高的山地,如阿尔卑斯山,军队常常甚至是集中地沿着谷地配置:而在一些较低山地,如苏台德山,则会看到一种极为特别的情形,即军队常配置于自己一方山坡的半腰,也就是说面对着主要山脊去配置(如1702年,腓特烈大帝为了掩护对希维德尼察的围攻而去占领的阵地就是如此,他的阵地是面对着欧累峰设置的)。
七年战争中著名的施莫特赛芬阵地与兰德斯胡特阵地就是设置在一般说来是低深的谷地里,福腊耳贝克境内的费尔特基尔赫阵地的情况也是如此,在一七九九年和一八零零年战局中,法军和奥军的一些主要的防哨始终都是配置于谷地里,这些防哨不仅在横向封锁着谷地,而且驻守着整个狭长的谷地,但是各山脊却根本无人占领,或者只配置少数几个小队岗哨。
高耸入云的阿尔卑斯山的山脊既不利于通行,又不宜于歇宿,因而不可能使用大部队加以防守。如果为了控制山地,一定要派军队驻守那里,那么只有将军队配置在谷地里。初看起来,这样做似乎是错误的,因为根据一般理论,人们一定会说谷地处于山脊瞰制之下。但是,实际情况并不那样可怕,因为在山脊上只有很少的道路和小径才可以通行。而且除了少数例外情况,唯有步兵可以通行,因为所有的车道部分均布在谷地中。因此,敌人也只可用步兵登上山脊的个别地点。但是在如此的山地里,双方军队相隔的距离太大,甚至超过了步枪的有效火力范围,所以实际上部队部署在谷地里并不象表面看来如此危险。当然,进行这种谷地防御也会有另一种巨大的危险,就是有可能被敌人切断退路。虽然敌人只能使用步兵,缓慢且非常费力地从几个地点下到谷地,也就是说他不能实行奇袭,但是,由于从山脊通往谷地的小径的出口并没有部队驻守,敌人就能够逐渐将优势兵力调集下来,之后在谷地展开,从而粉碎防御者纵深很小的从这时起变得非常脆弱的防线,而这时,在这条防线上除了一道不太深的山间溪流的石质河床之外,或许就找不到任何其它掩护了。在这种情况下,实施谷地防御的很多部队就无从撤出,因为防御者在没有找到撤出山区的出口之前,在谷地只能分批后退。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奥地利军队在瑞士几乎每次都有三分之一或一半被俘。
现在还要稍微谈一谈进行这种防御时,通常兵力可以分割到何种程度。
任何一个这样的防御配置,都是要以主力在最主要的山间通道上占据阵地为中心的,这个阵地大致位于整个防线的中央。其他部队由这一阵地向左右派遣出去,占据最重要的山口,如此整个防御配置就是由大致位于一条线上的三、四、五、六个甚至更多的防哨组成,这一防线能够延伸或必须延伸的长度,应视具体之情况而定。两三日行程,也就是六到八普里就非常适当,当然也有延长至二十普里,甚至三十普里的。
在相距一小时或两三小时行程的各哨所之间很可能还有一些人们后来才发现到的次要通道。这里将可能有一些可以配置两三个营而又非常适于用来联系各主要防哨的好地方,这些地方也须派兵占领。当然,不难设想,兵力还能进一步分割下去,一直分割至单个步兵连和骑兵连,而且这种情况在过去也是屡见不鲜,总之,兵力的分割是没有到处可用的限度的。另一方面,各个防哨的兵力大小应视整个军队兵力的大小而设定,因此,对各主要防哨可能或应该保持兵力多少的问题,就没有什么可谈及了。我们只想提及几项根据经验和事物的性质所得出的原则作为考虑兵力部署的根据。
(一)山脉越高,越难通行,兵力分割的程度就可以越大,而且也必须大,因为一个地区的安全越是不能依靠部队的机动来保障,就越必须依靠直接的掩护来作为保障。阿尔卑斯山与孚日山或里森山的防御相比,兵力分割的程度必须大得多,因而更接近于单线式防御。
(二)凡是进行山地防御的地方,至今兵力都是如此区分的:主要的防哨大都在第一线只有步兵,在第二线只有几连骑兵;只是配备在中央的主力在第二线才有步兵,而且至多也不过几个营。
(三)只在极少数的场合,才会留有战略预备队以增援遭受到进攻的地点,因为处在正面延伸很长的情况下,人们本来就已经感到处处兵力薄弱了。由此,增援遭到攻击的防哨的援军,大都是由防线上没有遭遇攻击的防哨中抽调的。
(四)即使兵力分割程度比较小,各防哨的兵力相当强大,这些防哨在进行的主要抵抗也总是扼守地区的防御,某一防哨一旦由敌人完全占领,就不要再指望使用增援部队夺回来了。
根据上面的论述可以了解,究竟从山地防御中可以得到些什么,处在哪些场合可以使用这一手段,防线的延伸及兵力的分割可能和容许达至什么程度,理论只能将这一切留给统帅的才智去解决,理论只需要告诉统帅这个手段的特点是什么,它在两军交战时能发辉什么作用就足够了。
一个统帅,他如果使用了宽大正面的山地阵地却遭受失败,是应当送交军事法庭审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