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战役突破的原则·第十四 – 吴起兵法网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实施战役突破的原则·第十四

实施战役突破的原则·第十四

作者:H.E.瓦尔福洛梅耶夫 ·苏联

出自————《大纵深战役理论

出自————《西方军事著作

   译者按:本文选自H.E.瓦尔福洛梅耶夫所著、苏联国家军事出版社1933年出版的《突击集团军》一书最后一章《突击集团军战役》,译自《苏联军事著作中的战略和战役法问题(1917-1940)》。

   作者尼古拉·叶菲莫维奇·瓦尔福洛梅耶夫(1890-1941),曾任沙俄军队上尉,1918年参加红军,历任集团军作战处长、集团军参谋长、方面军副参谋长、伏龙芝军事学院战略系副主任、军区参谋长等职。

   主要著作有:《国内战争中的战略扩充和战略消耗》(1928年),《阶段战役法》(1932年),《突击集团军》(1933年),《进攻战役》(1937年)。

   瓦尔福洛梅耶夫虽然职务不高,但对苏军大纵深战役理论的创立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扎哈罗夫元帅在介绍20年代后半期苏军对大纵深战役理论的研究时,把他与M.H.图哈切夫斯基、И.Π.乌博列维奇、B.К.特里安达菲洛夫等人并列,认为从他们当时进行的研究已能看到这一理论的萌芽。

   作者在1933年出版的《突击集团军》,从研究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西部战场的主要战役入手,对照20世纪30年代的条件,深入探讨了突击集团军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奥加尔科夫大将(后为苏联元帅)在《苏联军事百科全书》词条中指出,在30年代的苏联军事著作中,“大纵深战役被视为在主要突击方向作战的突击集团军进行的战役”。这样看来,作者在《突击集团军》阐述的一系列理论原则,实际上就是大纵深战役的具体化。下面选译该书《突击集团军战役》一幸中的后两节:《战役的组织》和《指挥》。

   作者在这两节中论述了突击集团军战役组织、实施和指挥问题。他认为,取得战役胜利的决定性条件,是保证战术突破顺利发展为战役突破,达成方法是向敌人战役配置全纵深实施突破,以地面和空中远程袭击兵器对敌战役防御纵深的目标采取协同行动,使敌人整个战役抵抗体系崩溃。现代条件使军队能够在正面突击(对正面进行战术突破)的基础上实施大纵深进攻,这种进攻的继续是在发展突破过程中对敌翼侧实施包围,同时对敌人后方实施突击。作者强调,不能指望依靠一个突击集团军的力量夺取战区的胜利,要达此目的,需要将数个突击集团军编进一个突击方面军,并建立几个突击集团,沿向心方向行动。战役指挥的成功,取决于准确地计算和妥善地组织对敌人战役配置全纵深实施的协同行动。

   所有这些论述,明确反映了当时苏军对大纵深战役的基本观点。

   战役的组织

   取得战役胜利的保障

   保障战役取得胜利的条件是:

   1、达成突然性。德军的第一次进攻(3月)和第二次进攻(5月) [ 译者注:指1918年3月和5月德军进行的两次进攻。前者又称皮卡迪进攻,德军在14天内推进了84公里,但因缺乏预备队,随后被迫停止前进。后者又称埃纳河进攻,德军推进了20公里,进抵马恩河,距法国首都巴黎仅70公里,但也未能继续发展进攻。 ] 及法国第10集团军的进攻 [ 译者注:指法军第10集团军和第6集团军在1918年7月18日对德军实施的强大反突击。此次反突击在其他集团军配合下,迫使德军从马恩河突出部仓皇退回埃纳河、韦尔河一线。从此战略主动权完全落人英法联军手中。9月底,盟军转入总攻,迫使德国在10月初求和,11月3日宣告投降。 ] ,提供了进攻战役中运用突然性的很有教益的战例。当时取得突然性的条件十分困难。敌人强有力的空中侦察寸步不离地跟着德军,这就要求他们保持最严格的纪律,采取一切复杂和各种各样的措施,对敌人保守进行长时间战役准备的秘密。机械化和摩托化程度低下的军队机动性差,使机动和战役准备时间拉长,空间增大,进一步增加了情况的严重性。但是,无论在战术上还是在战役上,都达成了突然性。这个问题在前面已经分析过,现在没有必要再去研究。只需强调一点,从达成进攻战役的战役突然性的方法角度看,1918年即便对现代条件而言,也非常值得重视,非常有教益。

   这些战役证明,突然性对取得战役胜利具有决定性的意义。1918年以后的条件使突然性这个胜利因素的意义降低了吗?一点也没有。和当时一样,突然性现在也完全保留自己的意义。将来突然性的意义会越来越大,因为只有借助于它,才有可能削弱挡住进攻者道路的现代防御兵器(毒气、烟幕、人工雾、反坦克武器、障碍物)所产生的作用。自然,以步兵缓慢推进和仅大量使用人数众多的炮兵的火力为基础的进攻,不可能利用充分达成突然性的优势。取得突然性和利用突然性的条件已发生很大变化。在现代条件下,哪一方拥有的手段可保障比敌人更迅速地行动,哪一方就将达成突然性。从广义上说,这涉及武器(速射性占优势)、战斗车辆(飞机、坦克和装甲汽车的快速性占优势)、运输工具(快速性和通行能力占优势)、指挥(获取情报和下达指令 [ 译者注:在苏军(俄军)军语中,指令(приказание)是指首长就某些局部性问题下达任务的一种方式,可以口头或通过书面下达。 ] 的速度占优势)、机动(快速性占优势)。这样,在现代条件下,快速性(机动性)是取得突然性的基础。军队的机械化使其有了装甲防护,提高了通行能力,增强了机动性的意义。因此,已经有可能在敌人后方实施在时间和空间上都突然的冲击。这意味着,不仅在战役开始时,而且在战役发展过程中,都普遍可能达成突然性。战后时期航空兵在质量上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空中(昼间和夜间)侦察的效能。所以,为了达成突然性,不仅必须使地面情况避开空中侦察员的眼睛及其照相机的镜头,而且必须掌握空中优势,最大限度地压缩敌空中侦察的范围。从空中(轰炸机)和地面(机械化兵团)对敌机场采取行动,与歼击机实施的空中战斗相结合,是保持空中优势的最好方法。

   2、保证战术突破顺利发展为战役突破。达成方法是向敌人战役配置全纵深实施突破,远程袭击兵器(在地面和空中)对敌战役防御纵深的目标采取协同行动,通过瘫痪和消灭这些目标导致敌人整个战役抵抗体系崩溃。

   这一条件是取得进攻战役胜利的决定性条件。

   3、在正面和纵深具备应有的战役规模。这种规模应能把敌重兵拉进战役(形成进攻宽正面),并保障军队突人便于合围敌战役集团的纵深,以消灭这些兵力。关于战役规模问题,将在后面更详细地加以阐述。

   4、采用能够保障达成决定性突击的突击样式。1918年,以正面突击开始的进攻又在紧密的正面接触条件下结束。在各次战役过程中,没有看到向敌人后方挺进和在翼侧或为翼侧后进行激烈斗争的战例,退却一方没有感受到翼侧有威胁性的危险。这是帝国主义战争结束阶段各次战役的特点。已经变化的条件使军队能够在正面突击(对正面进行战术突破)的基础上实施大纵深进攻,这种进攻的继续是对敌翼侧实施包围(在发展突破过程中),同时对敌人后方实施突击。在这种突击样式下,突击已由线式突击变成了大纵深突击,并保障对敌人整个战役配置实施大空间包围。

   5、正确组织侦察。在以杀伤敌配置纵深的分散目标为基础的战役中,正确组织侦察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侦察应该保障迅速判明目标,并引导快速战役压制兵器对这些目标实施突击。不间断的空中侦察(昼间和夜间)将具有重大作用。因此,集团军配置中除集团军侦察航空兵外,每个军队快速集群(骑兵、摩托机械化兵团)都应该拥有自己的侦察航空兵。这种状况对机场和着陆场的保障提出了复杂的要求。由于它们要尽可能接近战线,而且需要得到可靠的保护,以免遭到敌人突进中的地面快速部队的突然袭击,所以这些机场要构筑在它们所服务的地面军队(骑兵、摩托机械化兵团)的配置地域,并且随着这些军队的推进向前转移。为了进行地面侦察,必须前派强大的骑兵和摩托机械化集群(特别是敌人有可能通过自己的空中力量和防空兵限制进攻者的空中侦察时)。应该赋予这些集群夺取和扼守适当着陆场和机场的任务。

   在装备大量(战斗和运输)车辆的突击集团军采取行动的条件下,对地形的侦察及对敌人地形构筑情况的侦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侦察的目的,是预先察明地形对进攻军队、特别是摩托机械化兵团快速行动产生的消极影。向的性质和程度。察明最重要方向人工反坦克地域和障碍地带的数量和设置情况,也很重要。

   6、通过正确计算物质需要量和妥善组织突击集团军后勤,对战役实施全面和周密的物质保障。要特别重视在部队和兵团快速行动,即它们迅速脱离自己基地的条件下,组织不间断的前送。还必须保障后勤工作的安全,使其免遭空中打击(防空)和敌人装甲部队的袭击(防坦克)。显然,在现代条件下,为了保护自己的交通线,集团军应该派出快速(机械化)部队。

   主要突击方向

   选择主要突击方向时,应该考虑到不同的战役方向对敌人分别具有怎样的意义。在选定的主要突击方向上取得的战果,应能导致战役范围的胜利,这就是要求正确选择突击方向的实质。由于战役范围的胜利意味着敌人整个战役防御被突破和敌人基本战役集团随后被击溃,所以主要突击方向应包括那样一些目标,这些目标一旦被攻占,将导致敌军或者被合围,或者丧失行动自由,或者被切断补给来源和丢掉交通线。总而言之,主要突击方向应该直通敌人后方,以限制其机动能力(剥夺其变更部署和调动兵力的自由),通过把其注意力吸引到数个地域而降低其快速性,使突击集团处在有利于向敌正面各相邻地段翼侧和后方发展突击的态势。显然,应以辅助集团的行动策应主要方向突击集团的行动,以牵制敌人兵力和转移其注意力。

   主要战术突击应在不影响、而是有利于军队采取战术行动,特别是有利于使用技术兵器的地带实施。这种条件是实施进攻的突击集团军战役战斗队形 [ 译者注:原文如此。“战役战斗队形”显然应是“战役布势”。由此可见当时苏军的军语可能尚未完全统一。 ] 的第一梯队——战术突破梯队完全需要的。在德军进攻中,选择突破地段的地形,主要从便于支援冲击的大量炮兵行动和推进的观点出发。现代条件下,除炮兵外,对坦克、近程战斗航空兵和化学袭击兵器也应这样考虑。当然,对突破地段地形的战术要求已经明显增加和复杂化。重要的是在该地形上,在敌人防御地带前和防御地带内,不能有天然防坦克障碍,同时,该地形要不便于使用反坦克武器。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就是该地形要有许多遮障,能够在进攻者的坦克集中于出发地位和前往冲击时对其进行隐蔽。最后,该地形应能增强化学袭击的效果和利于使用烟幕。在主要突击方向敌战役配置纵深内的地形,也不能有妨碍机械化兵团行动的稠密而难以通行的障碍(沼泽地、河流、严重截断地貌的地段、道路很少的大片森林、稠密的大居民地)。有江河障碍时,应奋力夺取未被破坏的桥梁。如果说,德军在三月进攻的许多情况下由步兵完成了这一任务,那么,机动性强得多的摩托机械化兵团更有能力完成。主要突击地带道路网对前送补给品的重要性,比对摩托机械化兵团推进的重要性还大,因为车辆通行力的提高减少了对道路的依赖。在前送方面,重要的是要有1-2条沿集团军主要突击轴线延伸的铁路线和足够数量的土路,用于为各兵团前送物资。不过,就是在这里,利用拖拉机纵队也能缩小道路网造成的影响。

   在对主要突击方向进行战役判断时,应该考虑到预先构筑和加固的反坦克地域的数量。这些地域建立在防御配置后方,按环形(或部分环形)防御要求做好准备,控制着具备各种保障的交通线,并通过工程构筑把森林、沼泽地、江河障碍、高地等连接起来。在完成其阻碍坦克部队行动使命的同时,这些地域还将成为集中于此的新锐兵力转入反攻的出发地域。与反坦克地域斗争,要求在地域两翼和后方组织机动,并调遣强大的炮兵和战斗航空兵参战。总战役计划应考虑这一情况。

   设置大型障碍物(就空间和兵力兵器使用规模而言),已成为现代战役防御中的普遍要求。早在1917年和1918年,德国人就在其退却中广泛使用了障碍物,其方法是彻底破坏放弃的地区。现代先进的工程和化学器材允许在短时间内建立大纵深和强有力的战役障碍区,进攻者要克服这些障碍区,就须耗费大量时间和力量,并须拥有大量工兵和化学兵部队。在选择主要突击方向时,也应考虑到克服可能的障碍物问题,并反映到战役计划中。选择突击方向时,从地形的自然条件角度考虑,能够阻碍防御一方设置大量障碍物的那种地形最为有利。因此,对进攻者来说,有利的地形要有少量大型桥梁、束柴路、隧道、道路枢纽、隘路,且允许绕过道路,不给防御者利用人工沼泽地和泛滥区的可能性。

   在理想中,最有利的是能够使该方向战役上的益处与军队战术行动上的便利相一致。但是,那样的情形是比较少见的。应该特别重视突击方向的战役意义,并且把首长作出一切努力消除或大大减少战术上的困难,视为必备的条件。

   进攻正面宽度

   在宽度很大的正面作战的现代条件下,由于人数众多的军队参战,防御能力增强,不能指望顺利突破敌人在狭窄地段建立的正面。

   在1918年前半年进行的进攻战役中,进攻地段宽度不超过60-130公里,这在750-800公里正面总宽度中仅占十三分之一至六分之一,其中只包括十分之一至六分之一的防御兵力(见表)。
战役名称 正面总宽度(公里) 进攻地段宽度(公里) 在总正面中的比例 参加防御的步兵师总数(个) 遭到突击的步兵师总数(个) 在总兵力中的比例
德军第一次进攻(3月2日) 765 80 1/10 172 29 1/6
德军第二次进攻(5月27日) 820 64 1/13 174 17 1/10
法军发动(7月18日) 810 130 1/6 207 37 1/6
德军第三次进攻(7月15日) 810 80 1/10 188 20 1/9

   在这些战役中,防御一方为抗击进攻使用了预备队,总计投入战役的兵力(在正面上遭到突击的兵力及预备队)为:盟军在德军第一次和第二次进攻中分别投入172个步兵师中的86个(二分之一)和174个步兵师中的48个(四分之一);德军在抗击法军7月的反攻时投入207个步兵师中的55个(四分之一)。这样,进攻触及的防御兵力总数占全部兵力的四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其中,在这些战役中消耗的防御预备队总数,占预备队全部兵力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总的看来,在防御配置中还剩下很大的兵力用于实施反机动,哪怕以后还要发展这种反机动。况且,这些兵力很强,因此,即便正面其他地段没有什么大规模的辅助行动,防御者也能把自己的注意力和兵器集中到一个方向。关于德军无法耗尽防御者的预备队、因此也无法剥夺防御者机动自由的情况引起了盟军的重视,众所周知,后者把1919年实施决定性进攻的计划,建立在这样的认识之上:必须将德军所有预备队拖人“预先的交战”并使其消耗殆尽,尔后在“主要交战”中夺取决定性的胜利。因此,在计算进攻正面宽度时,不仅要注意火炮的数量,而且要求在计算这一宽度时,考虑如何“吃掉敌人所有预备队”。这样,正面就要足够宽,用于实施预先突击的正面为130公里,用于实施主要突击的正面为30公里,总共160公里。根据1918年经验得出的最后结论,应该认为,在狭窄正面进攻,让防御者有机动其预备队的自由,将不能导致坚决突破敌人正面的结果。现代条件(战役机动性提高、有依靠铁路和汽车实施机动的广泛可能性、集团军编有大量摩托机械化兵团、在战役上赢得时间的可能性增大)使上述情况更加严重,要求在宽大正面上实施突破和尔后发展胜利。这意味着,不能指望依靠一个突击集团军的力量夺取战区的胜利,为达此目的,需要有数个突击集团军,这些集团军要如上文所说,编进一个突击方面军。有了数个突击集团军,就有可能建立几个突击集团沿向心方向行动,这样就有可能在向占领宽大正面且后方暴露的敌人实施进攻时,通过合围其重兵,取得巨大战果。1918年德军以三个突击集团军进行了三月进攻。但是,第一,这些集团军分属两个不同的方面军 [ 译者注:德军与方面军同一级别的军团应为集团军群(下同)。 ] ,这就使战役的总领导复杂化,两个方面军的协同过程出现了摩擦;第二,进攻的总正面狭窄,只有80公里。如果以一个方面军的辅助集群在突击集团之间大约50-70公里地段楔入,来拉宽正面,那么总突击正面就能扩大到150公里左右。

   关于确定突击集团军进攻正面宽度的问题,前面已经谈过(见《突击集团军的编成》) [ 译者注:作者在《突击集团军的编成》一节中指出:“突击集团军的第一个任务是实施正面突击,目的是不停顿地突破敌战术防御。由几个加强步兵军编成的战术突破梯队负责完成这一任务。这些步兵军的数量取决于集团军突破正面的宽度(最少为30公里,否则将受交叉炮火威胁),此时要考虑到,在对预先构筑了工事的敌人实施进攻时,每个由三个师编成的步兵军的冲击正面不超过10公里。为了在纵深构成必要的密度,必须在战术突破梯队二线(集团军预备队)留几个师。突击集团军辅助进攻地段还要求配置一些兵力,几个步兵军在这里的作战地段宽度共约20公里。” ] 。计算的基础是必须以距离(正面宽度)保障突破集群免遭集中于突破口两翼的敌炮兵交叉射击。因此,集团军突破正面宽度应不小于火炮射程的两倍。现代炮兵射程达15公里(轻炮兵)和20公里(重炮兵)。这个数字决定突破正面宽度为30-40公里(对集团军突击集群而言)。辅助集群按编1口2个步兵军、每军进攻正面按20公里计算,该集群正面为20-40公里。如是,突击集团军进攻正面总宽度即达50-80公里。集团军在其战役突击全纵深都保持这样的进攻正面宽度。这个正面不应随着深入敌战役配置而被明显加宽。分界线应是平行的,不能向离心方向伸延。1918年各次进攻战役的战斗实践及和平时期各次演习的训练实践表明了相反的趋势:进攻的集团军通常在完成战术突破后,加宽出发时的正面,因此,集团军在夺取敌人战役防御纵深的斗争中,已经在加宽的正面上行动(未得到新锐兵力增援时)。这就导致沿正面拉开兵力,而丧失配置纵深,使集团军的突击力消耗殆尽。上级规定的进攻正面,可以而且应该加宽,但只能在完成战役突破以后,即已经转入战役追击之时。

   战役纵深和持续时间

   在组织对敌人防御配置全纵深进行战役打击的条件下确定突击纵深时,以下数据是进行计算的基本依据:

   1、敌人战役防御纵深(取决于集团军预备队配置纵深和到战线的距离),非摩托化兵团为25-35公里,摩托化兵团为80-100公里。

   2、敌人集团军后方纵深(包括各供应站和分配站),50-100公里。

   3、战斗航空兵满载时的可靠作战半径,100-150公里。

   4、汽车运输可靠的同时行驶里程,80-100公里。

   5、在与敌人接触条件下的同时推进距离,机械化兵团为50-80公里,骑兵为40-50公里。

   这样,在考虑到进攻者所拥有的压制兵器的性能和敌人战役防御纵深的情况下,战役杀伤纵深平均为100公里。进攻者应将其战役压制兵器指向这样的纵深,并为进行杀伤沿纵深区分这些兵器。

   战役持续时间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

   1、双方军队的精神政治状况,供给的持久性和军队在遂行战斗任务时的顽强性。

   2、军队的战斗素养和首长的经验。

   3、军队的机动力(摩托化和机械化程度、军队行军训练水平、物质状况、地形气象条件影响)。

   4、进攻军队的推进速度(防御者的顽强程度、防御者使用预备队的数量及集中和将其投入战斗的速度、进攻军队前进道路上障碍物的规模和性质、进攻军队的机动力及压制兵器和修复工具的装备程度)。

   5、敌人的战役防御纵深。

   实际上,战役持续时间取决于进攻军队的具体推进速度。1918年,德军第18集团军在三月战役中平均每昼夜前进10.3公里。德军第7集团军在5月进攻中最大推进速度未超过5-6公里(整个战役中),在最顺利时也未超过8-9公里。法军第10集团军的进攻速度则低得多,在整个战役中平均每昼夜推进不超过1.5公里(7月18日至8月4日),最顺利时为2.5公里(7月18日至21日)。

   1914年的机动战战例表明,一些实施进攻的集团军有过较高的推进速度。例如,德军第2集团军在法军向马恩河退却期间(边境交战后),在激烈战斗日推进了10-12公里,在敌人抵抗较弱条件下每昼夜推进18-20公里。在边境交战期间,该集团军平均推进速度为每昼夜15公里。

   我国国内战争期间达到的推进速度更高。在鄂木斯克至伊尔库茨克之间追击高尔察克时,平均推进速度为每昼夜20-25公里;西方面军各集团军向维斯瓦河进攻时,每昼夜平均推进速度为18-20公里。

   不过仍然应该指出,在帝国主义战争和国内战争中,进攻军队在战斗日的推进速度每昼夜不超过8-12公里。

   在现代条件下,那样的速度是完全不够的。为了取得进攻战役的胜利,必须使进攻速度超过防御者的退却速度和他们集中战役预备队的速度(否则,本来要进行包围和合围的战役就会变成对敌人的正面追击)。不过,防御者的这些速度在未来冲突条件下应会很高。广泛使用障碍物,顽强实施正面防御,大量集中的航空兵采取迟滞行动,将使敌人能够在用后卫部队阻挡进攻者的同时,迅速将主力撤到有利地区。此时,这些兵力的退却速度可能达到军队一昼夜的行程(即20-25公里,某些情况下达30-35公里)。这些指标要求进攻者实施正面进攻的速度不能低于退却速度,即20-25公里,而被派往敌人翼侧和后方的那些部队,则要以更高的速度实施进攻,这样,其指标将在40-50公里之间。当然,最后这一指标只有具备高度机动性的军队才能达到。

   战役突破的发展速度在不同作战阶段高低不一。突破战术防御(筑垒防御地带)并前出到与敌集团军预备队接触地区,将构成战术突破梯队各步兵军的当日任务,为完成这一任务将派实施进攻的各步兵军向敌配置纵深前出15-20公里。克服战役防御的其余纵深(80-85公里),与粉碎集团军和方面军预备队(防御的战役预备队第一梯队)的抵抗密切相关,其所需时间长短,取决于发展战役胜利梯队各部队在与敌人战斗接触的具体条件下的推进速度。

   在尔后战事进程中(即击溃集团军和方面军战役预备队第一梯队后),应预见到防御的深远预备队主力会进入交战,敌人会加紧变更部署,以恢复绵亘的抵抗正面。现代铁路和汽车运输条件,能够保障敌人在突破方向迅速增加兵力。因此,随后的作战阶段将具有战斗十分紧张而频繁、敌军退却纵深不断缩小的特点。进攻者将不得不成疏开队形移动,更加频繁地展开和进入战斗。这种状况将导致推进速度降低。这一阶段的推进速度将取决于进攻者有多大的力量总优势(包括精神政治和体力优势),装备了多少机动性强的压制兵器,这些兵器的质量如何,最后,是夺取了多大的空中优势。

   向纵深突击的组织

   在高速进攻基础上顺利发展进攻战役,除需要以压制兵器对突击集团军进行充分的装备之外,还需要很好组织突击,使敌人在争夺纵深的斗争中丧失协调与协同使用全部兵力兵器和防御资源的可能性。因此,必须在战役突破过程中迫使敌人把防御力量沿正面、向纵深分散到几个孤立和被分割的地段与作战基点,通过隔离战役预备队,破坏正面与战役预备队之间的协同,断绝后方对防御军队的供应。

   为了保障突击的胜利,达成向纵深实施的可靠的协同行动变得特别重要。达成的方法是正确选择突击目标、正确配置兵力兵器和按目标区分这些兵力兵器。

   选择纵深突击目标时,不仅应该考虑到它们的绝对重要性,而且应该考虑到它们在整个战役防御系统中的分量及彼此之间的互相影响和互相依赖程度。简单点说,必须选择彼此间有一定战役战术联系的突击目标。否则,进攻者的行动就会分散到各个方向,变成若干孤立的突击,从而分散进攻兵力。

   对战役防御纵深的突击,应由密集配置于最重要方向(即战役上最重要的目标所在方向)的兵力实施。发展战役突破时的兵力兵器总部署按此要求确定。

   目标本身的性质(有生力量、司令部、后勤机关)、接近目标的地形条件和距离,决定了按目标区分的兵力兵器的性质。

   进攻战役计划中最重要的部分是组织战役防御纵深的行动。

   在1918年上半年的一些战役中,进攻一方只在争夺战术防御地幅的斗争中(还只是在突破开始时刻),才有可能在准确计算的基础上组织各种兵器的协同,而且只适用于炮兵射击(达成炮火准备和移动徐进弹幕射击的准确性)。随着进攻的步兵向防御地带纵深推进,随伴炮兵落在后面,准确性就消失了。至于坦克,那么法军第10集团军进行的战役显示,长官对准确达成坦克与步兵协同的希望不久就破灭了。

   1918年的条件未能使军队适应战役规模、在大量步兵与技术兵器协同行动的基础上向纵深发展突破。进攻者为在防御后方协同行动而使用航空兵,并没有取得所需要的结果,因为不可能将空中打击与缓慢进攻的各军的战斗行动结果结合起来。在这里产生影响的是机动性和活动半径上的差异。以快速军队的行动来消除这一脱节现象也不可能,因为没有快速军队。在现代条件下,进攻者则有了这些可能性。因此,必须拟订向纵深发展突破的计划。 [ 译者注:下略《战役的物质保障》一小节(约1000字)。 ]

   指挥

   指挥的组织

   在大纵深进攻战役条件下,对突击集团军行动的指挥,是在战役的组织和实施都很复杂的情况下进行的。指挥的成功取决于准确地计算和妥善地组织对敌人战役配置全纵深实施的协同行动。在发展战役胜利时节(即在敌战役防御纵深行动时节),各兵团作战行动的指挥将在与集团军首长失去联络的条件下进行,亦即在后者的不间断指挥发生困难的条件下进行。还应该考虑到,在敌人战役防御纵深的行动,将在情况瞬息万变的条件下进行,这就要求实施战斗的各兵团首长广泛机断行事。集团军首长正确布置任务有更加重要的意义:他们在下达任务时要指明下属指挥员行动的基本方向,规定与友邻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协同性质和方法。还必须指出上述兵团在完成所受领任务后做什么(尔后任务)。

   这样,任务的复杂性、所使用兵器的复杂性和后勤组织的复杂性,就决定了进攻战役中突击集团军指挥的复杂性。

   方面军给突击集团军下达任务,确定主要突击方向和拨给所需的兵力兵器,并对其行动实施指挥。方面军留部分兵力由自己掌握,从而有可能通过增强某些方向的兵力对情况施加影响。也不能排除统帅部直接指挥突击集团军战役的可能性。这样做的原因是力图对战区主要方向的战役实施坚定的指挥,特别是该方向处于两个方面军接合部时更是如此。例如,鲁登道夫在1918年3月就这样做:他把组织德军第2、第18集团军(即巴伐利亚皇太子鲁普雷希特指挥的方面军和普鲁士皇太子威廉指挥的方面军的相邻翼侧)的密切协同,留归统帅部负责。此外,德军统帅部对第18集团军任务的改变,以及该集团军在战役后半期具有突出作用,也产生了影响。

   方面军给突击集团军下达立即向敌人战役防御全纵深(约100公里)和在战役全过程中实施突击的任务。这可以说是突击集团军的“当日任务”,下达这一任务时还要指示尔后任务。在所受领任务范围内,集团军首长独立指挥所属兵团的行动。方面军通常只在集团军转入尔后任务时才进行干预,在此之前,方面军首长将等待当前战役的结果。方面军的这种干预,表现在进一步明确集团军转入下一个战役的程序——这一战役与变更部署和重新展开密切相关。但是,情况可能还要求方面军首长通过改变突击方向、与友邻协同方法和完成时限等途径,干预集团军遂行所受领任务的过程。方面军指挥突击集团军战役的稳定性,将取决于方面军首长能否获取必需的战斗行动发展情况。这就要求集团军每日报告行动结果和集团军所辖兵团的位置。这些情况特别需要通报在战役突破纵深作战的那些兵团。

   谈到突击集团军首长对本集团军的指挥方法,应该指出,在纵深达成必需的协同是指挥的基本任务,达成的途径首先是在敌人战役配置纵深正确使用兵器。集团军首长给实施战术突破的各军下达当日任务,其中包括对敌战术防御全纵深实施突破和前出到与敌集团军预备队发生冲突的地区(15-20公里)。同时,还应给各军指示他们的尔后任务。

   在大范围包围敌防御的战役纵深条件下,对敌战役预备队进行压制及破坏其方面军和统帅部对战役的指挥和供应,是发展战役突破时的作战总目标。达成这一总目标的方法,是组织被派到敌防御战役纵深作战的各种兵力兵器的协同。每种兵器都应受领突击的任务和目标,并给其指示尔后行动方法。集团军首长下达任务时,或是要求立Bp向敌战役防御全纵深突击,或是要求通过完成由纵深协同总计划确定的一系列有限任务,攻占全纵深。每种情况的具体条件、敌预备队的编成和部署、地形条件,等等,将决定任务的性质、范围和区分。

   司令部的位置

   在大纵深进攻战役中,集团军司令部和各兵种首长的指挥机关与战线的距离,不能在有线通信中断后妨碍通过机械(汽车、摩托车)通信员迅速与军队建立联络。在紧急下发命令或收阅报告的条件下,汽车行驶于两端之间的可靠里程为80-100公里,因此,集团军司令部与战线的距离不应超过40-50公里。

   集团军司令员指挥所在前方距战术突破地域不远处开设,该指挥所视战术突破梯队进攻军队的推进情况向前移动。由作战处、侦察处、通信处组成的司令部,以及各兵种首长,在指挥所随集团军司令员行动。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