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篇·第十
作者:钮先钟·中国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用现代名词来说,孙子应该要算是世界上的第一位地略学家(geopolitician)。在其十三篇中有三篇都曾列举特定地理名词的分类,至于分析或强调地理与战争之间关系的语句则更是在书中多处都可找到。明末的顾祖禹在其巨著《读史方与纪要》中曾经这样称赞说:“论兵之妙,莫如《孙子》,而论地利之妙,亦莫过如《孙子》。”实可谓定论。 [ 注:顾祖禹:《读史方与纪要》,自序二。 ]
此篇既以“地形”命名,当然是以地为主题,这也是十三篇中以地为名的第一篇,另外一篇则是位置在此篇之后的“九地”篇。尚未论及篇中内容之前,又应首先对于篇名作少许分析。对于篇名,十一家注本和武经本均作“地形”,汉简木牍中有“□刑”一题,刑与形通,位置在“九地”之前,应即为篇名“地形”,但在汉简中又未曾发现属于此篇的任何简文。此篇虽以“地形”为名,但此一名词又有其特定意义,而并不能照现代军事术语来解释。在现代军事术语中,地形之“形”具有形状(shape)的意义,也就是对地理景观根据形状来加以分类,即前一篇(“行军”)中所曾列举的山地、平原等等。此篇所用“地形”一词中的“形”具有形式(form)的意义。简言之,是要把地理景观分成几种不同的形式。形状是具体的和客观的,形式是抽象的和主观的,所以对于同一对象又可以作不同的分类。
孙子在这一篇中列举了六种不同的地形,说明每一种地形的性质,并简单指出在不同的地形中应如何作战:
1、我可以往,彼可以来,曰通。通形者,先居高阳,利粮道,以战则利。
2、可以往,难以返,曰挂。挂形者,敌无备,出而胜之;敌有备,出而不胜,难以返,不利。
3、我出而不利,彼出而不利,曰支。支形者,敌虽利我(以利诱我),我无出也,引而去之,令敌半出而击之,利。
4、隘形者,我先居之,必盈之(设防)以待敌;若敌先居之,盈而勿从,不盈而从之。
5、险形者,我先居之,必居高阳以待敌;若敌居之,引而去之,勿从也。
6、远形者,势均,难以挑战,战而不利。
孙子对于前三者(通、挂、支)的命名理由都曾加以解释,对于后三者(隘、险、远)则未作同样的处理。这也许是因为前三种名词是他所首创,而后三者则为众所习用,所以无须解释。尤其是“挂”和“支”更是别有新意。因为往而难返,所以此种态势就好像挂在半空中一样,所以称之为挂形,这的确是一种非常恰当的形容。所谓支形者是双方都有支撑,彼此难以出击。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西线就是这样的形势。双方虽都曾一再发动攻势,但结果均为损失惨重,毫无所获。很可惜,当时双方都不曾遵行孙子遗训,自动撤出固守的堑壕以引诱对方前进,然后再予以反击。这是一个很有趣味的问题,值得深思。其他部分词义都很易于了解,因此不必再解释。
孙子遂作结语说:“凡此六者,地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道”的意义即为原则,对于这些原则的应用也就成为将的重大责任(至任)。写完了这个结语之后,孙子就不再论地而论人。因为在战争中决定胜负者还是人,而地形只是兵之助也。好像是故意形成对比,孙子认为兵(部队)也有六种不同的败象,并断言此六者非天地之灾(自然环境所导致的灾难),而是将之过(失)。
1、势均,以一击十,曰走。
2、卒强吏弱,曰弛。
3、吏强卒弱,曰陷。
4、大吏怒而不服,遇敌怼而自战,将不知其能,曰崩。
5、将弱不严,教道不明,吏卒无常,陈兵纵横,曰乱。
6、将不能料敌,以少合众,以弱击强,兵无选锋,曰北。
所谓“卒”即兵,“吏”即干部,“大吏”即高级军官(曹注:小将也)。孙子总结曰:“凡此六者,败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在词句上与前文遥遥相对。然后,孙子遂又对人地关系作综合论断:
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易、远近,上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
接着孙子遂又强调将的指挥权不应受政府(主)的任何干涉:
故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曰必战,无战可也。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惟民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宝也。
所谓“战道”就是战略。将的决定完全是以战略为依据,既不求名,又不避罪,其一切考虑都是以国家利益为基础。孙子对于将(战略家)可谓推崇备至,甚至于尊之为“国之宝也”。
接着孙子又高谈带兵之道,其基本原则仍然还是恩威并用:
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
到此,孙子始提出其对于这一篇的总结论,非常奇妙,他既不谈地,也不论人,而把注意焦点放在“知”字上:
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敌之不可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而不知吾卒之不可以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战,胜之半也。故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
于是图穷而匕首见,孙子终于说出其流芳百世的名言:
知彼知己,胜乃不殆;
知天知地,胜乃可全。
(作者附识:孙子在“谋攻”篇说“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在此又说,“胜乃不殆”,二者之间似有矛盾。殆者危也,既已言胜,自然无危,实可不必再说。所以,应该把“胜乃不殆”改为“战乃不殆”,或仍作“百战不殆”则比较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