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语
作者:钮先钟 ·中国
出自————《战略研究》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最后,还有一点必须再予以强调。总体战略(即大战略或国家战略)就本质而言,也是一种长期计划。此种战略的运作是不能求速效的,而必须有足够长久的先导时间。换言之,凡今日之所为都是替明日着想,所以博弗尔也将其称为“明日战略”(strategy for tomorrow),而在此一名词中最值得注意的就是这个”for”字。以《热核战争》一书闻名的美国已故战略家卡恩也提倡同样的观念,他特别强调人类虽不能预测未来,但却能选择未来。战略本来就是一个选择的问题,所以基辛格也曾以“选择的需要”为其书名。
卡恩以战略家出身,后来却成为未来学家中的开山大师。也许我们可以这样概括地说,下述公式,即为战略思潮的未来趋向:
未来学 + 行动学 ﹦ 战略
Futurology + Praxeology ﹦ Strategy
上述的这两段话并非专为本书而写的,而是我在 1985年由黎明文化公司出版的《现代战略思潮》书中所写的,也是十余年前的旧话。
所谓战略研究所研究的战略即为这样的战略。然则所谓“研究”,其意义又是什么?博弗尔在《行动战略》书中曾指出:“研究就是了解和解释。”(To study is to understand and to explain.)能够了解事实的真相并能提供合理的解释,即符合研究的条件。
决定国家前途的不是天命而是人事,这也就是为什么要了解和研究战略的理由,我在我写的第一本书《国家战略概论》中曾经发明一个公式:
3C + 3V + 4W ﹦ S
现在就将其原有的解释照抄如下,以作为本书的总结:
这是一种非常抽象的表示,但却包含本书所有一切观念都在内。现在就逐项加以简单解释。
三个“C”所代表的为Change(变化),Chance(机会)和Challenge(挑战)。天下一切的事物都在变,这也是佛学中所谓的“无常”,没有任何东西会永恒不变,因为有变化,于是也就会带来机会。换言之,变化是无穷的,机会也是无穷的。但是每一个机会又都代表一种挑战,所以必须具有接受挑战的能力和决心,然后才能不丧失机会和善用机会。
三个“V”所代表的为Vision(眼光)、Vitality(活力)和Venture(冒险)。如何才能接受机会的挑战,所需要者即为这三个“V”字。必须要有眼光,有眼光才发现机会,仅有眼光还不够,又还要有活力,这样才能不仅坐而言,还能起而行。与眼光相反的是盲目(blindness),与活力相反的是惰性(inertia)。这两种毛病足以招致一切失败,必须慎之戒之。有了眼光和活力,才能冒险。冒险的观念非常重要,天下没有万全的事情,人只有睡在棺材里才最安全,所以要想成功则必须敢于冒险。不过冒险又还是谋而后动,而不是盲目的冲动。
上述的三个“V”又必须以下述的四个“W”为基础,它们分别为Will(意志)、Wisdom(智慧)、Work(工作)和Wait(等待)。意志为一切行动的基础,无意志即无行动。仅有意志还不够,必须再加上智慧。智慧的作用即为先知,战略的一切运用都是以此为焦点。为什么要对战略作深入研究,其原因亦在此。有意志和智慧,其结合即为工作。工作也就是努力,也就是行动,也就是发展(也就是创造)。
不过还必须能够沉住气,不轻举妄动,知道如何隐忍以待时。不可急,急则颠;不可愤,愤则败;不可躁,躁则陷。所以必须等待,等待什么?等待变化。这样周而复始,就完成了战略思想体系的循环。
把三个“C”加上三个“V”,再加上四个“W”,其结果即等于“S”。“S”是什么?它可以代表战略(Strategy),也可以代表成功(Success)。必须了解此一公式的深意,始足以言战略,必须接受此一公式的指导,乃可以获成功。
以上的引述都是取自《国家战略概论》。虽然那是代表我在二十余年前的思想,但自今日视之,我仍认为其观念是完全正确,可以战略研究学者的参考。
读者读本书时,一定很容易发现书中有若干重复之处。对于此一事实必须加以解释。重复并非由于疏忽,而是自有其用意。大致是基于两种理由:其一是某些观念或词句确有其特殊的重要性,所以才会一再出现;其二是各章均有其独立的主题,在讨论时对于同一信息来源遂自然难免重复引用。此外,重复也具有强调的意义,可以提醒读者对某些特殊的观念和引述,给予着重的注意。
这是一本很特殊的书,也是一本很少见的书,其所分析者不仅是理论,而更是理论的理论。博弗尔认为战略就是思想方法,所以研究即为思考,但博弗尔对于如何思考并未作有系统的论述,这本书似乎可以补博弗尔之不足,至少对于战略研究的思考方法提供了入门的途径。
钮先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