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缭子:作者与时代·第三
作者:钮先钟 ·中国
出自————《战略家》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引言
《尉缭子》是我国古代所遗留下来的一部兵书。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颁定《武经》时,这部书也被列入,而成为“七书”之一。换言之,自此《尉缭子》即被认定为我国传统武学的标准教科书之一。当宋代颁定《武经》时,七书中有五种(《孙子》、《吴子》、《司马法》、《尉缭子》、《六韬》)被认为是先秦的遗产。这五部书之中独占鳌头、最负盛名者,当然是《孙子》,其次为《吴子》,至于《司马法》和《六韬》也还常有人提及,只有《尉缭子》似乎是一部最不为人所注意的兵书。研究我国古代兵学的著作不多,而这部书甚至连其作为兵书的身份也曾一度被否定,同时还有人鄙之为伪书,认为不值得研究。所以在七书之中,《尉缭子》可以说是备受冷落,遭遇最不幸的一部书。
假使用现代治学的方法来对《武经七书》的价值作一个新的评估,则所获的结论也许会和前人的见解有所差异。概括地说,在此七书中,《孙子》毫无疑问居于第一。但除《孙子》以外,第二部值得重视的书似乎应为《尉缭子》。这部书中含有相当精辟的战略思想,而且内容也相当完整,不像《吴子》和《司马法》都只是断简残篇而已。所以它在中国战略思想史中的地位是应该予以肯定的。
很令人引以为憾的是,今天研究中国古代兵学思想的人,似乎已经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孙子》上面。诚然,《孙子》是值得特别重视,但却不应除《孙子》以外,不注意其他的古代兵家著作。那些著作就整体而言固然不及《孙子》,但其中还是有很多观念值得研究,甚至于某些特殊的见解是《孙子》所不及。
作者与时代
研究一部经典名著时,就治学方法来说,首先要知道的即为其作者的身世和成书的时代。但研究古书时,往往一开始就在这里遭遇困难。很多书都是来历不明,含有许多疑问。关于作者的身世时代常有不同的说法而无定论,于是遂又引起真伪之争,令人无所适从。《尉缭子》正是这样一部书。
该书作者——尉缭究竟是谁,到现在仍无定论。《史记》不曾为其立传,只有在《秦始皇本纪》中有一段与尉缭有关的记载:“大梁人尉缭来说秦王……秦王不从其计……缭曰:‘秦王为人……不可与久游。’乃亡去。秦王觉,固止,以为秦国尉,卒用其计策。”
《汉书·艺文志》把《尉缭子》列入杂家类,并著录为“六国时人”;颜师古注引刘向《别录》,称“缭为商君学”。《隋书·经籍志》则著录为“梁惠王时人”,以后各家书目大多沿袭《隋书》的说法。但也有人提出不同的意见:宋晁公武在《郡斋读书志》中说“未详何人书”;宋施子美《七书讲义》说是“齐人”;明茅元仪《武备志》又说是“魏人”;归有光在《诸子汇函》中则认为“尉缭,司马错也”。
施、茅、归诸人距离战国时代甚远,其说只能算是臆测,所以比较可信的只有两种说法:其一是见梁惠王的尉缭,那是以《尉缭子》书中第一篇为根据;其二是说秦始皇的尉缭。这两个时代相距百余年,不可能是一个人,然则《尉缭子》的作者究竟是谁?
时人许保林在《中国兵书通览》中认为,从全书的人称、语气、内容上考察,似为梁惠王时的尉缭子较合情理。不过,战国时伪托之风早已盛行,仅凭作者自称其见梁惠王,以及书中多次提到吴起等证据,即确认作者是梁惠王时人,其判断未免太草率,至少应说其证据很薄弱。
反之,若细察书中所含有的思想,可以发现其作者曾受儒家、道家、法家及其他兵书(尤其是《孙子》)的影响,而且更曾两度引述孟子所说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由此似可认为这位作者应该是战国后期的人,至于他是否即为说秦始皇的尉缭,则又无法断定。
《汉书·艺文志》杂家著录有《尉缭》二十九篇,班固将此书列入杂家也未尝没有理由,因为其中所含有的思想的确相当庞杂。另外,刘歆《七略》中的《兵书略》,根据任宏的分类方法,在兵形势家内也著录有《尉缭》三十一篇。《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都只有杂家《尉缭子》五卷,而兵家不著录。宋神宗时,被列入《武经》,而杂家遂不再著录。我们现在所见的《尉缭子》即为《武经》本,而且也只有这一种版本。
自从南宋陈振孙怀疑《尉缭子》不是先秦产品开始,以后的学者几乎都以伪书视之,也因此而轻视这本书的内容,并指出其抄袭《孙子》、《吴子》、《孟子》、《韩非子》之文颇多。但自1972年《尉缭子》残简在山东省临沂县银雀山西汉古墓中被发掘出土后,伪书之说遂不攻自破。因为残简的内容与今日《武经》本大致相同,而且书写字体隶书中带有明显的篆书风格,可以证明抄写时应为秦汉之际,所以原本成书的年代当然更早;换言之,似应为战国末期。
《尉缭子》过去不受重视的原因之一,就是其内容有若干部分似乎是抄袭他人的著作。根据目前的治学方法来评论,引述他人著作并不受到禁止,只要说明来源即可。古人著作更无像现代这样的规律,自然更不会注明资料来源,所以也就不应苛责。而从另一角度观之,这部书也确有若干独创的见解,若因其局部过失就忽视其全部价值,实为智者所不取。
概论
《尉缭子》自汉以后,历代均有著录,但卷数与篇数不等,有五卷、六卷之分,三十二、三十一、二十九、二十四篇之别。其原因可能有二:一是流传中有佚失;二是分篇方式有改变。概括言之,这算是一部相当完整的古书,即令内容有佚失,分量也不会太多,至少,不至于像《吴子》或《司马法》那样变成一部残书。
现存最早的版本是南宋孝宗、光宗年间所刊印的《武经七书》本。后世所流行的版本都是以此为原始。全书共分五卷二十四篇,约九千余字,以古书而论,篇幅算是很长的。所谓卷者并末标示主题,至于每篇则各有其主题。全书所包括的范围相当广泛,上自大战略,下至小战术,真是无所不谈,古代兵书大致都是如此,并不足为怪。全书的编排也是由上到下,虽尚属合理,但思想不免杂乱,而不能像《孙子》那样前后贯通,构成明显而完整的体系,各篇之间也不一定有逻辑上的关系,甚至于在某一篇之内,也缺乏明显的思想焦点。因此,若与《孙子》相比较,则颇为逊色:
尽管如此,对于研究中国战略思想的学者而言,《尉缭子》仍应列为必读之书。它不仅可以代表战国末期的战略思想,而且书中也确有若干值得重视的特殊观念,甚至可以称之为创见。
今本共二十四篇,各篇内容深浅不一。若干篇中含有颇具深度的战略观念,但大部分所讨论者又多属层次较低或缺乏战略重要性的问题。就一般古代兵书而言,其中层次愈高的部分则愈不会受到时间的淘汰,换言之,在今天仍不致丧失其价值;反之,层次愈低的部分,由于战术和技术改变太大,所以也就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因此,本章对于《尉缭子》的概述和评论,都是以有关战略思想的部分为其范围,至于层次较低的部分则不拟列入,或仅简略提及,务请读者注意。以下将逐篇说明其概括内容,并提出其中特别值得重视之处。
第一卷
《尉缭子》第一卷共有四篇:《天官》、《兵谈》、《制谈》、《战威》。大致说来,其内容是属于国家(大)战略层面。
一、《天官》第一
尉缭子在其第一篇中即用与梁惠王问答(可能是虚构)的方式,来说明一项重要的战略原则:“梁惠王问尉缭子曰:黄帝刑德,可以百胜,有之乎?尉缭子对曰:刑以伐之,德以守之,非所谓天官,时日阴阳向背也。黄帝者,人事而已矣。”接着他又引述史例(武王伐纣和楚将公子心与齐人战)来解释“天官时日,不若人事”的道理。其结论为:“黄帝曰:先神先鬼,先稽我智,谓之天官人事而已。”
为什么《尉缭子》在第一篇就要提出人事重于天命的观念,似乎可以有三点解释:
一、代表战略家(兵家)的正统思想,重视人的思考能力(智),而不信鬼神,这与《孙子》的思想完全一致。
二、表示《尉缭子》深受儒家荀子思想的影响。
三、可以证明这本书是战国末期的产品,因为在那个时候,阴阳家的势力已经相当强大,在兵学领域中产生严重影响。所以尉缭子的反阴阳,正像孟子的拒杨墨一样,那是正道对异端所采取的自卫行动。
二、《兵谈》第二
这一篇以论建国建军之道为主题,具有相当客观的态度,首谓:“量土地肥硗而立邑,建城称地,以城称人,以人称粟,三相称则内可以固守,外可以战胜。战胜于外,备主于内,胜备相应,犹合符节。”简言之,必须在内政方面完成必要的准备,然后始可向外追求胜利。接着就内政与军备作进一步的分析说:“禁舍开塞,民流者亲之,地不治者任之。夫土广而任则国富,民众而制则国治。富治者,民不发轫,甲不出暴,而威制天下,故曰兵胜于朝廷。不暴甲而胜者主胜也,陈而胜者将胜也。兵起非可以忿也,见胜则兴,不见胜则止。”尉缭子认为国必须既富且治,待经济繁荣,政治安定,然后始能不用武力而威制天下。他与孙子的意见几乎完全一样,上面这一段话,包括了孙子所谓的“上兵伐谋”、“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等观念。
三、《制谈》第三
在篇首说明兵制之重要:“凡兵制必先定,制先定则士不乱,士不乱则刑乃明。”不过,最值得注意的是下述一段话:“修吾号令,明吾赏罚,使天下非农无所得食,非战无所得爵,使民扬臂,争出农战而天下无敌矣。”在先秦兵书中如此明确地提倡“农战”观念,只有尉缭子一家,可以证明“缭为商君学”的说法并非无据。至少可以显示其受法家思想影响颇大,而且其时代也一定比商鞅稍晚。
四、《战威》第四
在全书中这是最重要的一篇,因为其中含有真正具有创意的新观念。首谓:“凡兵有以道胜,有以威胜,有以力胜。讲武料敌,使敌之气失而师散,虽形全而不为之用,此道胜也。审法制,明赏罚,便器用,使民有必战之心,此威胜也。破军杀将,乘(门上西下土)发机,溃众夺地,成功乃返,此力胜也。”虽然在思想上还是与《孙子》非常接近,但“道胜”、“威胜”、“力胜”三观念却是尉缭子所首创。如何能三胜?其先决条件为信心,因此又谓:“未有不信其心而能得其力者,未有不得其力而能致其死战者也。故国必有礼信亲爱之义,则可以饥易饱。国必有孝慈廉耻之俗,则可以死易生。古者率民必先礼信而后爵禄,先廉耻而后刑罚,先亲爱而后律其身。故战者,必本乎率身以励众士,如心之使四肢也。志不励则士不死节,士不死节则众不战。”这几乎完全代表儒家的思想,其根源为孔子所云:“民无信不立。”
这一篇的结论为:“王国富民,霸国富士,仅存之国富大夫,亡国富仓府,所谓上满下漏,患无所救。故曰:举贤任能,不时日而事利……贵功养劳,不祷祠而得福。又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圣人所贵,人事而已。”尉缭子主张藏富于民,重视举贤任能,其思想中含有高度民本主义的观念,非常值得推崇。
第二卷
第二卷的内容大致是属于野战战略的层面,包括作战和战术。这一卷共有五篇:《攻权》、《守权》、《十二陵》、《武议》、《将理》。第二卷的层次虽已降低,不过其中仍有若干观念值得重视,但就整体而言,其价值不如第一卷。
一、《攻权》第五
本篇综论攻击战略,“权”就是“权谋”,用现代术语来说,就是战略。尉缭子首先强调“集中”的原则:“兵以静胜,国以专胜。力分者弱,心疑者背。夫力弱,故进退不豪,纵敌不禽。将吏士卒,动静一身,心既疑背,则计决而不动,动决而不禁。”简言之,力量必须集中,意志必须集中。而关键则在于将帅:“将帅者心也,群下者支节也。其心动以诚,则支节必力,其心动以疑,则支节必背。夫将不心制,卒不节动,虽胜幸胜也,非攻权也。”尉缭子认为:将帅必须能控制全局,否则虽胜也只能算是侥幸,而非战略之效。其谓:“夫民无两畏也,畏我侮敌,畏敌侮我,见侮者败,立威者胜。凡将能其道者,吏畏其将也,吏畏其将者,民畏其吏也,民畏其吏者,敌畏其民也。是故知胜败之道者,必先知畏侮之权。夫不爱说其心者,不我用也,不威严其心者,不我举也。爱在下顺,威在上立,爱故不二,威故不犯,故善将者,爱与威而已。”尉缭子亦认为:“战不必胜,不可以言战;攻不必拔,不可以言攻。”所以必须“权敌审将,而后举兵”。所以又说:“兵有胜于朝廷,有胜于原野,有胜于市井。斗则得,服则失,幸以不败,此不意彼惊惧而曲胜之也,曲胜,言非全也,非全胜者,无权名?”其中所谓“非全胜,无权名”,也就是说不能全胜,就不能算是战略。这与孙子所云“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意义是大致相同的。
二、《守权》第六
这一篇与前篇相对,以防御战略为主题。首先指出纯粹防御战并非良好的战略:“凡守者,进不郭圉,退不亭阵,以御战,非善者也。”不过,它还是肯定守的价值,因为守可以利用地形:“夫守者,不失其险者也”,“故为城郭者,非特费于民,聚土壤也,减为守也”。再指出,若有良好的防御部署,亦可以对抗敌军的数量优势:“千丈之城,则万人之守,……攻者不下十余万之众。”最后并提出一项很少为人所注意的理论:“其有必救之军者,则有必守之城;无必救之军者,则无必守之城。”简言之,必须以攻势配合守势,然后守城战始能发挥其战略作用,如果只是困守孤城,则最后仍不免失败。
三、《十二陵》第七
这是很简短的一篇,也无任何理论分析,只是列举在领导(指挥与管理)领域中的优点和缺失,以及其形成的原因和要点。分为正负两方面,每一方面又各分为十二点。在正的方面:“威在于不变,惠在于因时,机在于应事,战在于治气,攻在于意表,守在于外饰,无过在于度数,无困在于预备,慎在于畏小,智在于治大,除害在于敢断,得众在于下人。”在负的方面也有十二点:“悔在于任疑,孽在于屠戮,偏在于多私,不祥在于恶闻己过,不度在于竭民财,不明在于受间,不实在于轻发,固陋在于离贤,祸在于好利,害在于亲小人,亡在于无所守,危在于无号令。”以上所云,可谓要言不烦,虽非战略理论,但对于将道的研究,仍具参考价值。
四、《武议》第八
在第二卷中,这是最重要的一篇,不仅内容很丰富,而且更有相当惊人的论调,在当时颇有超时代的意味。一开始即指出:“凡兵不攻无过之城,不杀无罪之人。夫杀人之父兄,利人之货财,臣妾人之子女,此皆盗也。故兵者,所以诛暴乱,禁不义也。”这一方面是对战国后期战祸频繁、民不聊生的情况所产生的反应,另一方面也足以显示尉缭子在思想上受儒家的影响相当巨大。
本篇中有一特殊观念,即考虑到政府应管理商业以扩充国家的财源:“夫出不足战,入不足守者,治之以市。市者,所以给战守也。万乘无千乘之助,必有百乘之市。”可以想见在尉缭子的时代,城市商业已经相当发达,所以他才会考虑到应重视并管理商业,这与早期法家重农轻商的观念不仅已有差异,而且也进步很多。
在这一篇中,尉缭子又重申其反对当时流行的阴阳五行之说,并坚持其传统兵家思想,其态度的坚决很值得钦佩:“今世将考孤虚,占咸池,合龟兆,观星辰风云之变,欲以成胜立功,臣以为难。”接着他又解释如下:“夫将者,上不制于天,下不制于地,中不制于人。故兵者,凶器也;争者,逆德也;将者,死官也。故不得已而用之,无天于上,无地于下,无主于后,无敌于前。”这对于指挥官的特征,可以说是给予了最佳的描述。
最后,尉缭子对于所谓“胜兵”,又作了一个综合的结论:“胜兵似水,夫水至柔弱者也,然所触,丘陵必为之崩,无异也,性专而触诚也。今以莫邪之利,犀兕之坚,三军之众,有所奇正,则天下莫当其战矣。”这一段话有很复杂的内涵,值得作较深入的分析。尉缭子说“胜兵似水”,显然是因袭孙子所说的“兵形象水”,但又同时接受老子的观念,所以才说“夫水至柔弱者也,然所触,丘陵必为之崩”。事实上,也就是抄袭老子所说的“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不过,孙子与老子之间却有很大的差异,孙子所强调的是兵应避实击虚,正如水之避高趋下,所以他绝无攻坚之意。反之,老子则主张以柔克刚,以弱胜强,这似乎只是一种哲学观念,在实际的军事行动中很难办到。甚至于老子自己也说:“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尉缭子似乎是徘徊于两家之间,而无明确的认知。尉缭子之缺乏中心思想,也正是他被人视为杂家的最大理由。
五、《将理》第九
这一篇内容几乎与这一卷的主题无关,为什么列入实在很难理解,很可能是由于后世编辑整理所引起的错误。全篇除首尾外,所谈的都是审囚决狱的问题。
第一句为“凡将,理官也”。用现代语来解释,将帅也是司法官,必须公正审理一切刑案。尉缭子自称:“今世谚云:千金不死,百金不刑。试听臣之言,行臣之术,虽有尧舜之智,不能关一言,虽有万金,不能用一铢。”他最后指出,有许多良民因受到刑事案件的牵连,而影响到整个国家正常的经济活动,对于国力实为一种重大损耗。所以他提出警告:“兵法曰:十万之师出,日费千金。今良民十万,而联于囹圄,上不能省,臣以为危也。”
第三卷
第三卷共分六篇:《原官》、《治本》、《战权》、《重刑令》、《伍制令分、《分塞令》。前三篇所触及的范围较广,而后三篇则专论部队的组织问题。大致说来,与战略思想关系有限。
一、《原官》第十
这一篇说明国家设官分职的目的,以及君臣分工的原则。所以一开始就说:“官者,事之所主,为治之本也;制者,职分四民,治之分也。”而其最高理想则为:“官无事治,上无庆赏,民无狱讼,国无商贾。”这似乎又是受道家“无为而治”观念的影响,不仅是相当肤浅,而且也与其在第一卷和第二卷中所已表达的思想相矛盾。
二、《治本》第十一
所谓“治本”者,即治国的根本观念。尉缭子认为:“夫谓治者,使民无私也,民无私则天下为一家,而无私耕私织,共寒其寒,共饥其饥。”这是一种标准的乌托邦主义,与一向崇法务实的兵家思想,几乎背道而驰。不过,他在同一篇中又说:“帝王之君,谁为法则?往世不可及,来也不可待,求己者也。”因此,又还是表示其非常重视现实。
三、《战权》第十二
所谓“战权”者,就是争取主动,制敌机先。尉缭子引述古兵法说明:“兵法者,千人而成权,万人而成武,权先加入者,敌不力交;武先加入者,敌无威接。故兵贵先胜于此则胜彼矣,弗胜于此则弗胜彼矣。”所以,其结论为“故知道者必先图”,则“敌国可不战而服”。
四、《重刑令》第十三
尉缭子主张用严刑峻罚以制裁战争中不尽职守的人员。其理由为:“使民内畏重刑,则外轻敌,故先王明制度于前,重威刑于后,刑重则内畏,内畏则外坚矣。”
五、《伍制令》第十四
“伍制”也就是连坐法。军队组织以“伍”为最低单位;五人为伍,十人为什,五十人为属,百人为闾,同一单位对于单位中人员负有连带责任。简言之:“有干令犯禁者,揭之,免于罪,知而弗揭者,皆与问罪。夫什伍相结,上下相联,无有不得之奸,无有不揭之罪。”
六、《分塞令》第十五
“塞”就是营区,在营区之内,各单位的驻地都应有明确的划分,其间的道路非有通行证不得任意通过。他说:“逾分干地者诛之,故内无干令犯禁,则外无不获之奸。”简言之,对营区实施严格管理,是为了确保部队的纪律,并制止敌间的活动。
综观第三卷的内容,可以发现其思想是相当的乱杂,前二篇所谈的是空洞的政治思想,后三篇所谈的则为军事组织方面的实务。只有《战权》一篇,勉强可以说是与战略有关。
第四卷
第四卷共分五篇:《束伍令》、《经卒令》、《勒卒令》、《将令》、《踵军令》。从篇名上看来,可以了解各篇均属于同一性质。其内容主要是讨论战争中的指挥、管制、通信等问题,用现代军语来表达,即所谓C3(command,control and communication)。从表面上看,这似乎都是技术性的问题,与战略的层次相距颇远。不过,就实际情况而言,C3对于战场上的胜负却是关系十分重大。尉缭子对这一方面所应采取的行动,分析得颇为详尽,足以显示其思想的现代化。
一、《束伍令》第十六
“束”就是约束,“束伍”的意义,就是如何约束部队。这一篇的内容可说是战时军律的项目和执行细则,并规定各级指挥官的赏罚权限。
二、《经卒令》第十七
“经卒者,以经令,分之为三分焉。”也就是用各种不同的符号来标明部队的战斗序列,使其在战斗中不至于发生混乱。主要区分为左、右、中三军,每军都有不同颜色军旗,而士卒也戴着各军不同的颜色的羽毛,同行的人员也各有不同的徽章。简言之,进退先后都井然有序。故曰:“鼓之前,如雷霆,动如风雨,莫敢当其前,莫敢蹑其后,言有经也。”所谓“经”者,也就是一切都有常规的意思。
三、《勒卒令》第十八
这一篇说明各种不同通信工具的使用方法:“金、鼓、铃、旗,四者各有法。”凡不听通信工具指挥者,都严惩不贷,这样始能教训“三军之众,有分有合,为大战之法”。教成之后,还要“试之以阅”,“阅”就是检阅。最高效应为:“方亦胜,圆亦胜,错邪亦胜,临险亦胜。敌在山缘而从之,敌在渊没而从之:求敌若求亡子,从之无疑,故能败敌而制其命。”尉缭子又特别强调:“夫早决先定,若计不先定,虑不早决,则进退不定,疑生必败。”
四、《将令》第十九
本篇说明将在受命和就职时所应有的各种仪式,其目的为强调将的权威和将令的尊严。所以:“将军受命,君必先谋于庙,行令于廷。君身以斧钺授将曰:左右中军,皆有分职,若逾分而上请者死;军无二令,二令者诛,留令者诛,失令者诛。”
五、《踵军令》第二十
本篇说明军队在进入战场之前的编组方式。所谓“踵军”,就是前卫,其行动方式有如下述:“所谓踵军者,去大军百里,期于会地,为三日熟食,前军而行,为战合之表。”在踵军之前又有“兴军”,兴军即为前哨:“兴军者,前踵军而行,合表乃起,去大军一倍其道,去踵军百里,期于会地,为六日熟食,使为战备。”总结言之,第四卷的内容是以军事组织有关问题为范围,虽然所谈的都是古代的情况,但其观念对现代军事仍具有参考价值。
第五卷
这是全书的最后一卷,只有四篇,分别为《兵教上》、《兵教下》、《兵令上》、《兵令下》。前两篇是以国防教育为主题,后两篇则似乎是全书的总结论。
一、《兵教上》第二十一
本篇对“兵教”的解释不是狭义的而是广义的,尉缭子认为“兵教所以开封疆、守社稷、除患害、成武德也”。所以,其范围并非仅限于纯粹军事教育,而更推广及于全面国防教育。必须如此,始能“令民背国门之限,决死生之分,教之死而不疑”。
二、《兵教下》第二十二
在篇首,尉缭子指出:“臣闻人君有必胜之道,故能兼并广大,以一其制度,则威加天下,有十二焉。”接着他就列举十二种所应教育的项目。这些项目的内容在今天已无太多意义,所以不必细述。其结论为:“此十二者教成,犯令不舍。兵弱能强之,主卑能尊之,令弊能起之,民流能亲之,人众能治之,地大能守之,国军不出于阃,组甲不出于橐,而威服天下矣。”在此篇中,另有一段论“伐国之因”,颇有新意,值得引述:“伐国必因其变,示之财以观其穷,示之弊以观其病,上乖下离,若此之类,是伐之因也。凡兴师必审内外之权,以计其去,兵有备阙,粮食有余,不足,校所出入之路,然后兴师伐乱,必能人之。”简言之,必须对各种权变因素加以审慎评估之后,发现他国有弱点始可伐之。
三、《兵令上》第二十三
本篇的主要观念为:“兵者,以武为植,以文为种,武为表,文为里,能审此二者,知胜负矣。文所以视利害,辨安危;武所以犯强敌,力攻守也。”尉缭子此种强调文事(政治)武备(军事)必须密切配合,相辅相成的观念,与克劳塞维茨认为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在意义上颇为相似,但尉缭子却可能早了两千年。
四、《兵令下》第二十四
本篇为最后一篇,重申组织和纪律的重要,认为.关键在于循名责实:“军之利害在国之名实,今名在官而实在家,官不得其实,家不得其名。聚卒为军,有空名而无实,外不足以御敌,内不足以守国。”于是提出三项具体建议:“以法止逃归,禁亡军,是兵之一胜也。什伍相联,及战斗,则卒吏相救,是兵之二胜也。将能立威,卒能制节,号令明信,攻守皆得,是兵之三胜也。”最后,主张严刑峻罚以迫使士卒用命,甚至认为:“古之善用兵者,能杀士卒之半,其次杀其十三,其下杀其十一。能杀其半者,威加海内;杀十三者,力加诸侯,杀十一者,令行士卒。”如此残酷的观念,令人毛骨悚然。当然是受到法家的影响,实不足为训。
结论
综观《尉缭子》全书,可以感觉到其思想的复杂,内容的宠大。惟多而不精,虽其中不乏创新的见解或惊人的论调,但就逻辑而言,则不仅缺乏中心思想,而且也不能构成完整的体系。甚至于卷与卷、卷与篇、篇与篇之间,以及各篇之内,有时都无组织系统可言。以学术水准而言,实不应给子过高的评价,尤其若与《孙子》相较,则更是不可同日而语。
不过,从战略思想史的观点来看,《尉缭子》仍有其特殊重要性;这部书可以显示我国战争思想在战国末期的演变方向和发展趋势,同时也可以指明所谓兵家在思想上已经不能维持其传统的纯正性,而受到许多不同学派(所谓诸子百家)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因此,若无此书,则在战略思想史上将可能留下一片空白。
《尉缭子》最大的弱点,是其作者在思想上虽有兼容并蓄的雅量,但却缺乏综合精练的能力。如果他有此种能力,则这本书的价值将会大增。此外,这部书还有一个缺失,那就是文辞不太流利,有些地方甚至难以了解,这也正是其远不如《孙子》的地方。
但无论如何,这部书还是值得重视,其中有若干部分也的确相当精彩。事实上,我国古书中常含有很多的智慧,对研究战略思想的学者而言,真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