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闪击战可能的理想方案·第十二 – 吴起兵法网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苏联闪击战可能的理想方案·第十二

苏联闪击战可能的理想方案·第十二

作者:P·H·维戈尔·英国

出自————《苏联闪击战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突然性只在其可加利用时才有价值,而利用突然性的传统作法是速度加打击力量。在这一点上,纳粹的传统作法是如此,苏联人的传统作法亦是如此,苏联和纳粹德国一致认为,速度加打击力量乃是制胜必不可少的条件。

   在苏联战略家们的脑子里,或者说,至少在重新捡起战争“开始阶段”概念的那些战略家们的脑子里,似乎又形成了一种新的思想。这或许是因为在目前的条件下将传统的闪击战理论付诸实施会困难重重。毫无疑问,不管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战争“开始阶段”这一概念作为一种解决困难的特殊方法使他们茅塞顿开。

   上面谈到的重重困难确会使人望而却步。根据推算,华约部队计有180又2/3个师。该数字为华约国家所拥有的师的总和,但如果仅出于进攻北约这一目的,该数目并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在苏联为达成战略突然性而发动的闪击战中,所有驻扎在东经四十度以东的华约部队均可略去不计,因为如果闪击战获得成功,这些部队是无法及时赶到战场投入战斗的。我们在本章中所关注的当然是一场成功的闪击战,而不是后果不堪收拾的一场失败的闪击战。因此,在一场华约可能发动的进攻中,投入的部队可包括目前驻白俄罗斯军区和波罗的海军区的苏军各师、驻波兰的苏军和波兰师、驻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军和捷克师、东德部队和驻德苏军集群所辖苏军各师、总计约88个师。其数目之大,令人闻之色变!然而这支庞大的军队却无法用来实施突然袭击,因为几乎所有驻白俄罗斯军区和波罗的海军区的部队可能均未齐装满员,要使这些部队投入战争首先必须补充兵力。然而,仅此一举就足以使北约警觉起来,这样一来,达成战略突然性的问题就根本无从谈起了。

   当然,如果苏联果真发起闪击战,而这场闪击战又未能奏效而陷入苦战的话,这些部队对俄国人来说将可以发挥巨大作用。人们有理由这样设想,这些师将会在闪击战打响的同时开始征召预备役兵员,这样将会对达成尔后的突然性带来最大的机会。按苏联的动员速度,这些师完全可以向西运动,作为第三梯队及时投入战斗,但是很难想象他们会更早一些抵达战场。换句话说,如果是为了达成突然性,我们上面提到的这些师却恰恰无法给通常所说的首次打击助一臂之力,而我们都一致认为,苏联的战略理论对于突然性是极为重视的。

   因此,对我们来说,剩下的最大打击力量只能来自驻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和东德的各师,总共有62个。其中包括33个苏军师、10个捷克师、13个波兰师和6个东德师。62个师绝不是一支可以等闲视之的力量。即使说这些部队并不完全具备叱咤风云、所向披靡的古老的俄罗斯传统,但也绝非等闲之辈。另一方面,用这些部队来实施首次打击也会带来一系列问题。

   问题就在驻波兰的部队身上。这些部队驻在波兰,而不是驻在东德。而波兰同北约没有共同的边界。因此,要想在战争的首次打击中发挥这些部队的作用,它们就必须向西运动进入接近东、西德边界的阵地,这段距离大致在250哩左右。

   当然,这些部队完全可以等战争打响之后再开始运动,但这样它们就只能充当第二梯队了,如果它们要给首次打击增添力量,它们就不得不在和平时期通过这一段距离,以便在战争开始之前全部部署于敌人附近。这15个华约师向西运动进入接近西德边境新的驻地势必引起北约的警惕,这将会使突然性不可能达成。俄国人也许会试图采用“死火山”方法来达成突然性。但这就需要在表面上风平浪静的时期使大约12个波兰师进入并驻在东德。而在这种时期,波兰部队驻在东德是名不正、言不顺的;况且波兰人和德国人又向为夙敌,由于波兰部队驻扎在东德而造成华约内部的紧张局势将是极其危险的,是不可取的。因此,至少在这种情况下,采取“死火山”方法似乎是不恰当的。

   也许有人会对此提出反对意见,认为我扩大了困难。在和平环境中,10到15个小时就可以走完250哩的路程。北约已经说过,它至少需要48个小时的预警时间。因此按照华约部队从波兰出发到西德边境只需要10到15个小时来推算,他们仍然可以在北约作出有效反应之前抵达目的地,这是完全有可能的。

   但是,如果由于我们刚才提及的种种困难而将这种解决办法排除掉的话,苏联总参谋部要对北约发动闪击战就只剩下唯一的一种方式了。他们就只能依靠驻德苏军集群,再加上东德部队以及驻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军和捷军。如果驻捷克斯洛伐克的部队被用来攻打巴伐利亚,以阻止那里的美军赶赴盟军的中部战线增援,那么,总参谋长奥加尔科夫元帅手里就只剩下20个师用来充当首次打击力量。乍看之下,这个数字似乎显得不够。

   也许这个数字就是不够。也许作为一个最佳进攻方案,需要从波兰调出15个师以弥补兵力的不足(尽管这样做会遇到上述种种困难)。即便如此,这样的方案尚远不能被称作最佳方案。要想进攻北约,最可取的方法是动员驻苏联西部的部队,以雪崩之势去压垮北约,而毫不顾及要失去的突然性。也许……也许!有幸的是,本书并不是要评说这些五花八门的方案各自的利弊,而是要集中分析其中旨在战争初期赢得胜利的那个方案。

   如果采用上述第三个方案,那就根本没有希望实现这种企图,而第二个方案也不太可能做到这一点。如果采用第一个方案,则要么大获全胜,要么一败涂地。所以我们就来集中分析一下这个方案。该方案除了有其它许多优点外,还可用来说明入侵者力图在战争开始阶段夺取胜利。当然,以下纯属一种理论上的分析,这一点需要首先声明。

   这个方案是根据看来可以为苏联战略家们所普遍接受的若干个假设提出的,而这些假设的基础是他们认为是通常的、而我们也已作过一番探讨的另外两个假设,它们是:

   (1)仅达成突然性本身即可暂时削弱敌人的抵抗力量。突然性越是全面,敌人的抵抗也就越是暂时的软弱无力。

   (2)为使这种“暂时”的转变为更能满足需要的“持久”,就必须利用突然性,对于这一点,我们已有所认识。

   在传统上,利用突然性是通过快速推进加打击力量来实现的。这两个因素在这个传统公式中的确切比例通常依具体环境而变化。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指挥官,或者说至少没有一个英国指挥官曾经列出过一个数学公式,可以据以来计算当每小时前进多少哩时,战区每平方哩内应部署多少兵力和武器系统。在实际战斗中,每个指挥官都是尽快地向前推进,并且投入尽可能多的兵力和武器系统。人们认为速度、兵力和武器是必不可少的,并且全都需要最大限度地加以利用。

   但是,起码在理论上,如果这两个要素之一大大增加,另一个则可以削减。这就是说,如果入侵者的兵力和武器系统的数量可以极大地增加,直至与敌相比达到了一千比一,这时只要部队士气不减,军纪严明(在这么有利的形势之下,士气低落,军纪松懈是不可思议的),推进速度也可以大为放慢。在这种情况下,正如入侵者迅速推进时一样,敌人的失败也是注定了的。

   但是,现代的军事技术不允许这样庞大臃肿的军队公然大摇大摆地开进敌国并从容地制服敌人。如此引人注目的目标无疑将会受到迎头痛击。况且在今天,防御者对付这样的目标的手段异常强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防御手段的成效有可能会更加显著。所以,不管从理论上可以提出什么样的看法,对公式的这种修改不大可能证明是成功的。要想成为击败北约的胜利者,必须另辟他途。

   另外一个可能的办法就是改变我们原来方程的值。这就是说,不增加入侵者的兵力(打击力量),而大大加快其推进速度。这样一来,入侵部队的规模就可以减小。其论据大致如下:迅速推进可以削弱敌人的抵抗;达成某种程度的突然性亦可削弱敌人的抵抗;而迅速利用突然性,则可以大幅度地削弱敌人的抵抗。因此,如果确有把握达成突然性并能迅速地加以利用,敌人的抵抗将会微乎其微,战斗也将是零星的,需要的弹药、燃料、人员及物资的补充和增援等也将减少很多。在这种情况下,就无需再为弹药、燃料、人员及物资的大量补充而终日忧虑,而这些在遇到敌人顽强抵抗时却是必不可少的。

   卸掉了补给这一可怕的重担之后,推进的速度将会更快。因而敌人的防御能力将会进一步削弱。敌人防御能力愈弱,己方所需要的兵力就可以愈少。纯粹按照理论上的假设,在达成了战略突然性并且推进速度达到每天50公里的前提下,如果原来估算打败北约要将近60个师的兵力,那么,现在只要能够将推进速度提高一倍,35个到40个师就够用了。

   1940年希特勒发动的法国战役是很能说明这个问题的。取得这一决定性的胜利仅仅动用了十个师的兵力。这些师是冯·龙德施泰特将军指挥的A集团军群所辖装甲部队和摩托化师。该集团军群的其它师仅仅被用来肃清残敌,并未参与任何粉碎敌人抵抗的重大战斗。C集团军群的17个师被用来封锁马其诺防线,这个要塞体系中的守军其实并未企图突围。在北边的B集团军群共28个师,其任务的重要性非同一般。它们通过荷兰和比利时发起的进攻旨在诱使英法相信德军的主攻将来自北方平原。如果没有这次成功的欺骗行动,古德里安的进攻显然要招致失败。然而,在欺骗行动获得成功之前,许多纳粹高级将领还曾严厉指责此举过于冒险。但正是在B集团军群的28个师和A集团军群的十个师的配合之下,纳粹才得以打到了英吉利海峡。

   我们所说的意思是,在达成战略突然性的前提下,38个师只要使用得当,而且能达到平均每天50公里的向前推进速度,就可以打败83个师。但这并非一定如此,德军在1940年还具有其它一些有利因素:

   (1)从一开始德军就掌握了制空权;

   (2)只是因为有B集团军群的进攻,战略突然性才得以达成,穿过荷兰和比利时的平原发起的这一进攻目的是为了蒙蔽英法,使他们相信这就是德军的主攻。如果这一企图未能得逞,A集团军群发起的进攻则有可能失败。

   (3)1940年电子侦察尚未问世,所以纳粹想要在主攻方向上欺骗英法还是容易做到的。虽然这不能说是易如反掌,但也远不是根本办不到的。时至今天,形形色色的情报搜集手段(其中卫星照相是一种极其重要的——但绝不是唯一的——手段)使防御者能精确地掌握敌人投入进攻的主力部队。只有当敌人的两支进攻部队在规模上大致相同,或是敌人打算用一支较小的部队发起主攻,敌人才有可能象希特勒当年那样比较容易地掩盖其主攻方向。这就是说,除非他们按照基里杨中将的话去做;除非他们进行了必要的科研工作并取得了进展;除非勃列日涅夫拥有的秘密武器并不是第一次核打击力量,而是能够使西方搜集情报的种种手段归于失灵的工具,否则他们是难以掩盖其主攻方向的。这一点我们后面将要谈及。

   (4)1940年纳粹进攻法国的第四个有利条件是,从他们进攻“出发”点到英吉利海峡不足250哩,而俄国人要到达同一地点就要再加上250哩(400公里)。当然我们必须承认,今天,那些公路的状况已较前改善,坦克和火炮的行进速度已进一步提高。这两个因素也许能弥补距离远这一缺陷,但也许并不可能。我们所能肯定的是,如果一位企图进军英吉利海峡的苏军战略家真的想打到英吉利海峡,那他的部队就至少要走500哩(800公里)的路才能抵达目的地。只有当其目的地是莱茵河,而不是英吉利海峡的时候,他们所要走的距离才相当于古德里安当年走过的距离。这一点应当牢记不忘。

   另一方面,纳粹当年所面临的情况本是对他们极为不利的。当纳粹在西线发起进攻时,英法两国同德国交战已达8个月之久,当时守卫两国国土的已不仅仅是他们的正规部队。在这种情况下,本来是根本无法达成战略突然性的,然而德国人却做到了。

   如果以为过去能够预示未来,那就错了。即使历史能够重演,那也不过是类似而已。其间的差异永远是不胜枚举的,而且常常是很大的,有时甚至是极端重要的。但是不管怎么说,不回顾过去就试图研究未来肯定是错误的。我们刚刚回顾了过去。这种回顾告诉我们,纳粹之所以能在西欧取胜,其原因(还有许多其它原因),就在于他们从一开始就取得了制空权,并且在进攻的日期,时间和地点上欺骗了盟军。

   欲达成后面这个目标,就必须处于一个电子侦察手段尚未问世的时代(实际上亦是如此),还必须动用28个师的兵力来发动一次佯攻,而且使之显得不过于虚假。今天的华约指挥官则是生活在电子侦察时代,而且他也拿不出那么多的师来在主攻方向上迷惑北约(我说的拿不出,指的是在我们刚才谈到的这个方案里)。所以在我们目前的这个方案里,企图在主攻的地点和方向上达成突然性是极其困难的,尽管这不是根本不可能的。要做到这一点,一个并不是不可思议的方法是,在没有光亮和无线电完全静默的夜半时分,从“部队驻地”直接发起进攻。

   但是,今天俄国人企图达成其目的的一个基本手段将是在进攻的日期和时间上达成突然性。前文已经提及在这方面达成突然性的一些方法,如:圣诞节前后、美国总统大选的当天、午夜左右等等。我们认为,所有这些时间都是华约对北约发动突然袭击的吉日良辰。但即使在圣诞节,甚至在美国总统选举的当天,北约的整个防务也不会完全松懈。所以对华约来说,如果它要进攻北约的话,最为重要的是,他应当在后者防务最为松懈的时候发起进攻。在这种情况下,根本没有什么绝对的战略突然性,当然我们也都认为达成绝对的战略突然性是永远不可能的。但是如果一切顺利的话,达成一定程度的突然性也许就足以在战争初期夺取胜利。但是,华约怎样才能达到这个最低限度的要求呢?

   要达到上述目的,只能采取一种消极的手段。想凭借军事手段。想凭借军事手段使进攻的对象国进一步放松防务是绝对办不到的,在军事方面只能避免去做任何会使对方警惕起来的事。尽管苏联很可能运用政治和外交手段使北约国家进一步放松警惕性,比如,利用缓和的气氛;在北约成员国的普通民众中进行宣传;提出某些军备控制和裁军的建议,等等。所有这些手段都可以十分有效地用以使北约国家的人民和政府放松警惕。但是上述做法要能见效,必须假以时日,而且这段时日不是以月而是以年来计算的。再说这些做法都是一些政治手段。所以它们将会作为苏军总参谋部采取的纯军事手段的外交前奏和背景。在本章中,我们必须在特定的背景条件下来研究问题。我们必须假定届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紧张局势(或者从反面来说,即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缓和)。这种紧张局势必然会在某种程度上引起北约的警惕性,但在缓和之风还在刮的时刻,这种警惕性的程度将不会很高。然而,不管警惕性是高是低,苏联军方都无法使北约放松警惕;当然一旦苏联人轻率地调动部队,或是采取其它军事步骤,北约就会很快提高警惕程度。因此,苏联总参谋部面临的问题只是设法使现存的紧张局势不再加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在本节开头才说这种行动方案是一种消极的方案。

   所以,愈是深入地分析,就会愈加确信:苏联对北约发动突袭这个棘手的难题只能通过其部队从“部队驻地”直接发起进攻这个方法来解决。换句话说,既然在和平时期任何加强驻东德和捷克斯洛伐克华约部队的举动只能大大地提高北约的警惕性,既然提高警惕性正是苏联人希望避免发生的一件主要的事情,所以他们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依靠现有的部队来发动进攻。我的意思是:“用目前驻扎在东德的部队来发动进攻,而不采取任何加强或者重新部署这些部队的措施。”依靠这种方法,他们将有可能使自己达成最大的战略突然性。他们会设法在北约的防务松懈到形势允许的最低限度时开始他们对北约的战争。然后,从战争一开始,华约就将以他们能够达到的最快速度向前推进,以便尽可能地利用北约的麻痹松懈。

   需要承认的是,从“部队驻地”直接发起进攻,他们就只能依靠较少的兵力,但是快速推进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弥补兵力的不足。特别是,如果能够持续地保持足够高的速度,这种快速推进可以使进攻者在敌人尚未从突然袭击中反应过来就将其咽喉扼住。我们都知道,如果被入侵国是个幅员辽阔的国家,这一点是无法做到的。但是,我们同样都知道,西欧远不是幅员辽阔的地区。

   所以,正如我们已经作出的结论那样,华约将从“部队驻地”直接发起进攻。就进攻的时间而言,他们可能会在圣诞节前夕午夜左右动手。在这种情况下,时值仲冬,如果在这个季节的半夜动手的话,那么在天亮之前,必须在近8个小时的夜暗中进行攻击。相比之下,如果在凌晨五点动手,距破晓就只有三个小时了。每个读者都可以自己推断一下,俄国人在战争爆发后最初几个小时中是愿意夜幕长一点还是短一点?我个人的看法是,在我们所设想的情况下,即在北约的防务准备就绪之前,苏联就对其要害部位发动猛烈攻击的情况下,夜幕长一些将对俄国人更为有利。在无线电静默和无光亮的情况下,俄国人在夜暗中向前挺进,将使北约难以精确判明或估计其部队的规模和主攻轴线,从而无法进行有效的反击。

   而在另一方面,苏军的先遣支队所关心的则是不与北约部队纠缠,而是直插某些地点(如重要的公路枢纽、敌司令部和通信中心)。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清楚了解公路的情况并具备夜间快速行动的能力。就前者而言,如果俄国人对西德境内有关公路、航道和桥梁的详细情况至今仍未做到心中有数,那么他们在联邦德国的庞大的情报网就只能说是在虚度光阴了。基于上述理由,我认为华约部队将在俄国人选定的某一年——任何一年都有可能——的圣诞节前夜十一点开始入侵。我在下面所作的一系列推断将以此假定为基础。有些人认为俄国人将在凌晨五点左右开始动手,这就将我所推断的时间推迟了6个小时。这也就意味着我将要叙述的在夜间发生的一些事情,按他们的推断将发生在白天,从而难免会使他们怀疑我的方案是否可行。这一点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我在此假定,战争将在夜里十一点爆发。为了便于论证,我们将集中研究一下驻马格德堡的苏联第3突击集团军的行动。我们预计苏军的先遣支队将于午夜前后到达东西德边境,第3突击集团军的主力部队将在约一个小时后到达,然后一起以最快的速度侵入西德。

   当然,他们将面临一大难题:如何在边界东德一侧他们自己的布雷区开辟可使成师的部队经过的通道。这并不是一件易事。因为华约在边界地区的一举一动,包括布雷和起雷,自然都受到北约观察员的注视。在光天化日之下把边界东德一侧的雷都起出来,以开辟够四个以上的师通过的道路,这件事自然会引起北约的怀疑。所以不管怎样,这些必须予以排除的地雷只能采取秘密的办法起出来。至于如何能做到这一点。按我的假定,在我们所说的这个圣诞节前夜的最后几分钟内,布雷区中已经开辟出一条通道,苏军的坦克和摩托化步兵师可以安然通过。

   我在别处曾说过,在这种时候,在苏军先遣支队前方数哩之内不会有它们自己的侦察分队。所以只有苏军先遣支队穿越边境的行动才会使北约警觉起来。因此,警种将会于圣诞节零时一分在北约敲响。

   我之所以认为苏军不会在这种时候进行任何侦察,是因为侦察分队通常在先遣支队前方活动,而先遣支队又在主力部队前方活动。在这种时候使用侦察分队,将会使北约提前一个小时发出警报。当然,如果有获取最新情报的绝对必要,则北约提前一小时发出警报这件事俄国人无疑是可以接受的。但苏联驻西德的特工人员完全可以在战前毫无风险地和从容地获取有关第3突击集团军将要经过的地区内的公路、桥梁、航道等情况,并且完全可以将其中任何可能的最后一刻发生变化的情况报告给莫斯科。对于北约部队的调动,他们同样也可以汇报回去——如果发生这种情况的话。内容丰富的最新情报可以对俄国人在过去四分之一世纪中搜集到的关于北约特别是关于西德的大量的基本情报,不断加以核实和补充。

   除此之外,苏联的指挥官还需要什么呢?加之在先遣支队前面使用侦察分队搜集崭新的情报会大大降低对北约进攻的突然性,那么,又有什么必要这样做呢?加之在先遣支队前面使用侦察分队搜集崭新的情报会大大降低对北约进攻的突然性,那么,又有什么必要这样做呢?所以我认为,在这种时刻,在越过边境之前,先遣支队的前方不会有侦察分队的活动。一旦越过边境,就不再存在什么突然性的问题了,而对情报的需求又回到了首要位置。这时候侦察分队将在先遣支队的前方行进。事实上,最先越过边境的将是先遣支队,而且他们将在午夜前后越过边境。华约部队的主力则在凌晨一时左右越过边境。

   北面和南面的苏军其它部队也将尽可能在同一时间内越过边境。

   关于先遣支队的性质,这里要说一句。派出先遣支队是苏军战术上的一个重要特点。它们在所有突然袭击中都有其重要的作用。

   这种作用是不容置疑的,即在主力部队之前尽快向前推进,并在推进过程中消灭、压制或绕过遭遇之敌。他们的首要任务是保证其主力部队不致为了对付敌人次要的抵抗而展开战斗(这会浪费宝贵的时间)。为达此目的,苏军的先遣支队在可能的情况下亦可独立与负隅顽抗和进行骚扰的敌防御部队交战并将其消灭;如无此可能,如果敌人的抵抗异常猛烈,难以将其消灭,苏军先遣支队则将封锁敌人,并按预定路线继续推进,而将消灭这股敌人的任务留给主力或主力部队的第二梯队。

   如果赋予先遣支队的任务可以大致确定为以上这些的话,其编成则难以明确判定。首先,它的编成显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上级部队的规模。集团军派出的先遣支队要大于师或团派出的先遣支队。因此,一个集团军(以第3突击集团军为例)派出的先遣支队将包括(如果过去的经验可作为依据的话):一个自行火炮营、一个高射炮营和一个工兵连。该集团军下属的各师所派出的先遣支队可能包括一个坦克连、一个BMP装甲运兵车营、一个自行火炮连、一个高炮连和一个工兵排。

   我们这里所说的是那些首先与敌人交战的先遣支队的情况。如果看一看苏军对1945年满洲战役的作战指导原则,我们就可以发现,马利诺夫斯基元帅所辖的外贝加尔方面军的先遣支队包括第61坦克师、“野战军及骑兵机械化集群的所有独立坦克旅和独立坦克团”[俄文原文如此],总共有一千辆坦克左右。进攻日军既设阵地的第36集团军是一个诸兵种合成集团军。其先遣支队包括一个坦克旅、一个步兵团、一个自行火炮营、一个反坦克营、一个野战炮兵团、两个迫击炮营、一个高炮团和一个工兵连。有人说,这些先遣支队的编成和装备(尤其是后者),按照现代标准来说已经过时,不值得用来作为例证。对此,笔者不敢苟同,我认为它们很能说明问题,因为这些部队的最高推进速度达到了日均120公里。应当承认,按现代标准,俄国人当时的装备确实陈旧不堪,但其敌人的装备也同样落后。应该说,这种部队的编成就兵员和装备来说也没有必要达到今天的水平,因为实际上他们的日本对手也没有达到今天的水平。

   尽管如此,当时的情况仍是在那样的条件下,苏军在满洲的先遣支队十天内就前进了800公里,而且他们所经过的地区并不特别有利于摩托化部队的快速推进。但是,就是在这样情况下,近卫坦克第6集团军的日均推进速度仍达到近70公里,而且翻越大兴安岭的时间还包括在内。

   北约在德国的主力部队并未驻扎在边境附近。换句话说,边境地区守卫部队的规模实际上并不很大。但如果苏联人企图在战争初期夺取胜利,他们就必须在其装甲部队主力向西推进的同时,设法压制这些守卫部队。这项任务很可能会由先遣支队来完成。这样一来,先遣支队的规模也许会超乎寻常的大,以便在充当苏军前锋的同时完成压制任务。然而,这项任务也有可能交给主力部队的第一、甚至第二梯队来完成。苏军军事史中有相当多这样的战例。

   我们现在可以回过头来具体分析一下第3突击集团军的推进情况。该军主力有可能在圣诞节凌晨二时许抵达布伦瑞克附近。一般来说,届时的情况可能会是:

   (1)零时左右,北约将会发现苏军向西推进。此刻苏军的先遣支队已开始越过边境。与此同时,苏联的空降部队将向北约后方的要塞设施发起攻击。这些事件将使北约全线拉响警报(在这一点上应当记住的是,我们还假定位于第3突击集团军以北和以南的其它苏军部队也将同时侵入西德领土。

   (2)由于苏军是在午夜越过边境的,所以北约很有可能无法像预期的那样精确地判明苏军入侵部队的规模和主攻方向。他们甚至更有可能根本判断不出第3突击集团军的进攻是否代表整个苏联入侵的主要攻势,还是单纯的牵制性进攻,或破坏性的进攻。

   (3)上述第一点带来的结果是:距东德边境最近的北约部队(其中包括西德边防军部队)将立即投入与入侵者的战斗。

   (4)第一点带来的另一个结果是,得到警报的驻西德中部的北约部队在东进接敌之前,将立即开始集合人员和车辆。虽然集结工作在得到警报后会立即开始。但是,从俄国人越境到北约部队得到警报,其间需要一段时间;北约官兵从睡梦中被唤醒,拿起武器,领取弹药,然后登上车辆并把车辆开出营房,直至向敌人方向开进,所需要的时间会更长。一位前苏联军官曾说过,苏联部队完成上述种种任务需要一个半小时到六个小时。我们假设北约部队所需要的时间是苏军的平均时间,即三小时四十五分钟。由于十五分钟对我们目前的推论没有什么影响,为简便起见,我们把这个时间四舍五入,变成四个小时。也就是我们将苏军开始越过西德边境到全副武装的北约部队离开营房,出发迎敌这段时间假定为四个小时。

   根据我们的设想,上述所有事件都发生在圣诞节凌晨。所以我们有理由设想一部分北约官兵在头天晚上曾去参加舞会,而且当警钟拉响时他们很可能还在舞会上。而其他一些官兵则正在度假,远离部队。所以在敌人越境四个小时以后驱车前往阻击敌人推进的部队中,要减去一个旅或一个师左右的实力。由于北约的后备役部队此时尚未动员,所以部队的战斗力还会进一步削弱。我们曾多次听说,北约最少需要48个小时的预警时间才能把它的预备役官兵征召起来并编入部队。所以在此之前,北约并不具备充分的战斗力。1980年英军所进行的“圣战者”演习,目的就是为了表明征召预备役的工作实际上是可以完成的,而且当时也做到了这一点。但用英军第1军中将军长彼得·兰格爵士的话来说,这次征召工作“仅仅是”完成了而已。尽管如此,爱说风凉话的人也许会说,这项工作之所以能够完成,是因为根本没有遭到突然袭击。早在“圣战者”演习举行好几个星期之前,演习开始的日期就已经为人所知,并见诸于报端。组织这次演习的参谋军官们则动手更早。根据这些讲怪话的人的说法,如果真的遭到一场突然袭击。英国第1军达到齐装满员所需要的时间就不是48个小时,而是48天了。

   本人听不得半点悲观丧气的话。至少在本章所论述的范围内,我不同意这些人的看法。我认为,在“圣战者”演习中能做到的事一定能够在真正紧急情况下再次做到。英军第1军将在接到警报后48小时内充分动员起来。

   遗憾的是,我们这里说的并不是接到警报后48个小时,而仅仅是4个小时。我们已经假定,在四小时后,北约部队正在开出他们的营房,但他们之中不包括预备役人员和请假外出的官兵,还有一些人像我们上面说过的那样,是刚刚从舞会上回来的。所以此时的北约部队并不具备百分之百的战斗力。我想,我们大家都会同意我这个看法。

   我们现在所说的是圣诞节凌晨四点钟的情况。之所以是四点钟而不是三点钟,是因为苏军的先遣支队在午夜零时才越过边境,北约也只是在这个时候才拉响战斗警报。所以,只能在凌晨四点钟,英军第1军才能离开营房,而这时俄国人已从布伦瑞克继续向前推进,至少已经打到了汉诺威,甚至可能更远。

   就这个问题我打算说三点。首先,西方军界舆论有这样一种看法,即在一条相对狭窄的战线上突入敌人纵深是非常危险的。据说,这样的突击极易受到来自翼侧的攻击。而苏军的理论则认为,在突然性业已达成,战区的制空权又不在敌人手里时,危险性是很小的。因此,当突然性已经达成,双方又都未掌握制空权时,精明的指挥官就会尽可能地向敌人纵深快速推进,直趋敌之要害。在汉诺威所位于的东经十度线上,甚至在九度线上都没有北约的要害设施,其要害设施都位于九、十度线以远地区。所以,当苏军的指挥官按照苏军的理论行事时,他就会越过布伦瑞克和汉诺威,向莱茵河扑去。而且由于当时仍是深夜,北约空军还不能有效地控制空域,只有到了白天才能切实有效地掌握制空权。而且不论在哪种情况下,只有有胆量之人才敢断言,北约能在破晓时立即取得局部制空权。

   第二,按现行苏军理论要求,入侵者地面部队的推进,必须伴之以打击敌后纵深目标,如敌核设施、敌指挥部、控制和通信中心,以及敌补给仓库等。这一点,我们在前几章中已经作过了分析。这一系列打击任务可以由空降部队——伞降部队或是直升机机降部队——来完成,或是由轰炸机或导弹来完成。由于导弹给予敌预警时间最短,所以在开战后的最初几个小时内,一般人也许倾向于使用导弹。但并不一定非装核弹头不可,化学弹头甚至常规弹头即可达此目的。零时过后,肯定北约司令部内已经拉响了警报,达成进一步的突然性已经无望,所以此时空降部队(尤其是直升机机降部队)必然要投入使用。

   除此之外,在西德境内活动的共产党第五纵队将着手进行破坏活动,其目的是使北约的防御措施难以完成。虽然炸毁一座关键性的桥梁,在复杂的公路地段上或交通要冲弄翻一辆卡车,并不能挫败北约的努力,但必然要迟滞北约的行动。这种迟滞给北约所造成的时间上的损失将正中俄国人的下怀,这也正是北约所最为担心的。整个战役实际上是一场争夺时间的较量,——北约力图争取时间以处于较有利的地位,而俄国人则力图争取时间以便在北约做到这一点之前就将其击溃。本章就是要验证一下苏联将会在这场较量中获胜这一假设是否成立。

   我要说的第三点是,在这种形势下,下面两种情况中的一种几乎肯定会发生,而不管发生哪一种情况都对西方盟国不利。一种情况是,苏联的战略原则将获得完全的成功,北约部队几乎被打得措手不及。边境附近的部队的行动受到阻碍,后方的部队则来不及进行整顿并有效地阻击敌人。其结果,这些部队将会被消灭,而俄国人将达成他们的企图,战争就此结束。

   另一种情况是,北约和华约打一场“遭遇战斗”(如果你愿意,也可叫做“遭遇交战”)。这一概念受到俄国人的偏爱,他们对此有过大量论述。他们自然也经常演练遭遇战斗,因为俄国人是喜欢打运动战的,而“遭遇战斗”则是运动战的一种常见形式。当然,北约部队对“遭遇战斗”这个概念也并非一无所知。他们同样就此著书立说,并付诸实践。在华约和北约这两个“遭遇战斗”的对手中,试图确定谁优谁劣,谁在实战中可能赢得胜利,并不是我的目的。我只不过想要强调一下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即“遭遇战斗”绝非防御一方的理想作战形式。

   或许应该解释一下,“遭遇战斗”是双方在运动战中自然发生的一种战斗。换言之,任何一方都未处于有利位置,不管是防御一方也好,或是进攻一方也好,两者皆然。因此,在“遭遇战斗”中,几乎总会存在着战术突然性这一因素。有时是入侵的一方,有时则是防御的一方,感到出乎意料,而经常是双方都感到意外。“遭遇战斗”能否取胜在极大程度上取决于部队指挥官能否作出快速有效的反应。他必须作出明智的决定,并迅速将其传达给部下,其下级则必须同样迅速地贯彻执行。

   在这种战斗中,胜利可能属于入侵者,有可能属于防御者。但是应当指出,如果胜利属于后者,那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侥幸。这样说,当然有些言过其实。防御者有可能会有意识的想用“遭遇战斗”来消灭对手,因而选择这种作战形式来夺取胜利,并事先训练自己的部队进行“遭遇战斗”,而置其它作战形式于不顾。由此他们的胜利就不是凭运气了,而是因为他们在用兵上颇有先见之明的缘故。

   然而这样的一种决策却有些不合情理,因为这样一来就等于完全放弃了战争赋予防御的所有有利条件。它们包括:可事先选择并占据有利地形以击退敌人的进攻;详细研究并掌握战场的地形;并在有利的地形上事先做好战斗准备,等等。如果战区内没有明显的地形地貌特点,例如战场位于一马平川的地区,防御者至多处于同进攻者相同的地位。在这样的地区,即不存在此处比彼处对防御者来说更为有利的地形(换个说法就是,所有地段对进攻者和防御者来说都是利弊相同的),从防御者的角度来看,“遭遇战斗”至少是同其它作战形式一样,有其可取之处。也许这一点正是俄国人——出生和生长在荒凉的大平原的民族——之所以如此注重“遭遇战斗”的原因所在。

   但是驻扎在马格德堡的苏军部队西进途中并不经过这样平坦而空旷的原野。驻扎在北部菲斯滕堡的,沿着与波罗的海平行的方向向西推进的另一路苏军倒是能经过类似的平原。但从马格德堡来的那一路苏军则肯定要通过具有显著地貌特点的地区。我们刚才已经承认,这些地形特点是对防御有利的。所以在这一带作战的北约部队不可能希望打一场“遭遇战斗”。恰恰相反,他们必然希望在部队已经熟悉并进行过战术演习的区域内,在事先选择好并已占领的阵地上进行战斗。若进行其它形式的作战,则将会失去宝贵的优势。

   如果北约部队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进行“遭遇战斗”,那他们就只能在不太理想的情况下抵御敌人进攻。迫使他们进行这种战斗的,是俄国人的推进速度。换句话说,如果俄国人深入西德腹地的速度之快超出了北约的预料,那么北约就不可能做到严阵以待,而只能是猝不及防。攻敌于不备是击败敌人的要诀之一,所以大规模的成功的“遭遇战斗”同其它各种作战形式一样,也可以使俄国人在战争初期就赢得战争。在这样一场战斗中,即在前几段说过的那种条件下进行的战斗中,北约既不可能充分动员,也不可能充分展开。而战争“开始阶段”制胜论的核心,正是要在这种形势下击败敌人。这正是本书想要说明的全部问题。

   以上只是一个粗浅的假设,无意深究任何细节。它将苏军在欧洲的主要进攻矛头,描述为指向英国第1军的防区,但这完全是我的主观臆断。假设苏军的主要攻势是指向西德部队防区,或是美军防区,甚至指向荷兰、丹麦和比利时防区,那么,以上这个方案也就无所谓好坏了。

   不论主攻方向指向哪里,它只可能是几个攻击方向之中的一个,并且不论主攻方向指向哪里,均可预见其在军事上必然得到的相同的结果。一系列的事件将会按照同样的顺序发生。我们这里所作的只是一个假设,借以说明伊万诺夫大将的《战争初期》一书的思想。需要记住的主要一点是,该书的基础是这样一个假设,即苏军从“部队驻地”直接对北约发起进攻后,很有可能抢在北约部队集合好队伍、取出武器弹药并开出营房之前,赶到东经九度线以西。

   按这个假设,北约的防御战就只有在东经九度线以西,即汉诺威以西进行。这对北约来说显然是没有好处的。至于这场决战将在西德的北部,还是中部,或者是南部,或者是所有这些地域都进行,这无关紧要。在苏联看来,唯一要紧的是这场战斗应该尽量深入到西德领土纵深去进行,而不要在临近东德边境的地区进行,只有这样,才可能在战争初期赢得战争。进而言之,只有当这场战斗不仅在东经九度线以西进行,而且是一场实际上已经胜券在握的战斗时,才有可能在战争初期赢得战争。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北约实际上也就没有同苏联进行决战,因为俄国人在北约准备就绪之前就对它发动了袭击。这是苏联人制胜的第二个先决条件。

   必须说明,我并没有宣称自己已经证明了苏联事实上能够在战争初期赢得对北约的战争。我只不过提出这个问题,以供讨论。我已经解释过为什么这种赢得战争的方法对俄国人具有天然的吸引力(如果俄国人决意发动战争的话)。我一直以苏联的著作为基础,试图研究他们将会通过何种手段来达此目的。无庸讳言,我还不曾有幸亲眼见到苏联进攻北约的任何真正的计划。我不过是就他们公开的原则,进行固有的军事逻辑上的推理,并按照奥加尔科夫元帅可能设想的方式,将结果整理成一个大致的方案。在伊万诺夫大将在著作中肯定也能找到这一方案的轮廓。

   当然,我完全了解,对我的论述,会有人提出异议甚至驳斥。如果哪位北约军官能够证明我勾划的“苏联方案”行不通,我将不会感到惊奇,反而会由衷地高兴。这个方案也很可能行不通,因为其中存在着以下严重的困难:

   (1)二十个师还算不上一支很强大的力量。

   (2)要想人不知鬼不觉地在边界东德一侧布雷区中开辟一条宽度足够使必要数量的部队得以经过的通道,绝非易事,甚至可能办不到。

   (3)尽管苏军是在没有光亮和无线电静默的条件下开赴东西德边界的,但也许仍然躲不开北约监视哨的眼睛。如果是这样的话,北约将提前发出警报,而提前报警则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4)如果开战首日,苏军先遣支队就要在凌晨四点锲入到汉诺威一线,那他们就不得不保持每小时30公里的推进速度。但是,事实也许会证明这是不可能的。应当记住,我们曾经设想北约部队在凌晨四点已经全副武装,正在士气高昂地离开营房。如果这个时候苏军先遣支队尚在汉诺威以东,那么苏军就不可能在战争“开始阶段”赢得这场战争将是顺理成章的,尽管这并不表明他们根本赢不了这场战争。

   从另一方面讲,如果这个方案得以成功,如果俄国人在接近四点时抵达汉诺威,那么,俄国人讲在天未破晓的时候向西朝着德国的腹地挺进,这也就是说,俄国人将在北约可能没有完全了解它的兵力和企图的时候向西直指西德的腹地。北约不能完全判明苏联的兵力和企图只会对俄国人有利,会使其成功更有把握。此时,苏军指挥官就应当利用在这种情况下必然出现的一些机会。1940年,纳粹将领们出色地利用了他们所得到的各种机会,这是当时他们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我们所知,苏联的将军们还一直未能验证他们到底能否把他们所鼓吹的那一套在真正的战场上付诸实施。如果他们能够做到这一点,如果他们的部队确实能够成功地利用其对手的错误,甚至能够像他们演习时那样,“非常”成功地打一场大规模的“遭遇战斗”,那么,我们就不能认为伊万诺夫大将的方案是不可行的。但是对于这一观点,就像对于本章其它观点一样,每个读者必须作出自己的判断。当然,读者应当牢记,将战役机动集群这一新的概念运用于伊万诺夫方案,那将会恰到好处。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