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战同盟”与日军的思想动态·第二十 – 吴起兵法网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反战同盟”与日军的思想动态·第二十

“反战同盟”与日军的思想动态·第二十

作者:王辅·中国

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

进攻英、美、荷兰与在华之作战方针·第五

出自————《战争通史

   日本“反战同盟”。起初成立于重庆。1939年以后,在华北逐次组成了8个支部。

   1939年的7月,驻山西省南部日军中的共产主义信仰者杉本一夫、小林武夫、高木敏夫3人,逃离其军队到达延安后,成立了“觉醒联盟”,这是日本人在华北最初组成的反战团体。

   (一)野坂参三(冈野进)由苏来华及其工作

   延安的“反战同盟”,在野坂参三到达之后开始活跃。野坂任日本共产党驻莫斯科第三国际的代表已经9年,于1940年4月到达延安,直至1945年9月日本投降后,又至苏联再经我国回到了日本。

   野坂在延安工作时,隶属于八路军总政治部,主要是对日本士兵作反战宣传和对日俘进行教育。他还在当时的延安“日本问题研究室”与我国曾在日本留过学的人合作,调查、搜集、整理日本的情况,定期出版“敌国资料”刊物。他有时化名林哲,为延安的解放日报撰写论文。

   1942年6月23日,由野坂发起成立“在华日本共产主义者同盟”,主要是在华北的日本(军)人中发展组织,其任务是:及早结束侵略战争,建设和平的新日本;改变日本的帝国主义制度;发展革命组织。同年8月15日在延安召开了有在华日军的18个师团、旅团代表参加的“日本士兵代表大会”,接着召开了全华北“日本人反战团体代表大会”。8月26日至29日,又召开了“在华日本人反战同盟华北联合会”。

   1943年6月10日,第三国际在莫斯科解散。野坂以冈野进的化名进行活动,选拔各地的日俘,在延安研究反战宣传和进入“日本劳农学校”学习。该校于1943年10月开学,由冈野进兼任校长,为战后建设新日本培养人材。在反战宣传方面,主要是指出侵略战争的非正义性,以各种手段迫使日军撤退和崩溃,通过斗争要求改善士兵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此外,还提出不少针对作战中有关士兵遭遇的若干宣传内容,如:讨伐中行军、作战之艰苦;反对军官的专横;激起士兵对家乡的强烈怀念;指出战争的遥遥无期;要对掠夺、杀人、放火等暴行进行反省;宣传八路军的俘虏政策等等。

   (二)侵华日军的思想动态

   1937年夏,日军对华发动全面侵略后,10月5日,其陆军大臣杉山元。为在半年内继续动员15个新师团,提出了10亿4千5百万日元的军事预算。后来,为接受诺门罕作战因武器数量不足和质量差而战败的教训,以及准备配合德军在欧洲的行动,而占领英、法、美、荷等国在东南亚的殖民地,从1940年开始,日本军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越来越高。根据美国空军战略轰炸调查团的资料,其各年之比数为:

  1940年 生产总值398亿日元 军费74亿日元

  1941年 生产总值403亿日元 军费101亿日元

  1942年 生产总值406亿日元 军费148亿日元

  1943年 生产总值451亿日元 军费231亿日元

  1944年 生产总值493亿日元 军费324亿日元

   制造业发达的日本,国土狭窄、四面环海、资源有限,其所进口的原料及经济活动,受到诸如海上长途运输和国际关系等方面的影响。当英、美等国对其禁运与冻结财产,以及在华已进行了数年的战争后,其资源困难日趋严重。

   “七·七事变”后,日本即全面加强了军事工业,特别是东京和大阪的炮厂,相模原的坦克厂和海军的横须贺、吴港、神户、长崎造船厂及各飞机工厂都为满足前方之需要而加紧生产。1938年仅汽车即比2年前增加了三倍,达1万6千台。这一年因大量动员青年入伍,还在国内组成了较多的留守师团,日本开始感到劳动力缺乏。此外,这一年除了煤炭其它如钢铁、重油等物资的生产,均未达到预定的指标。

   1940年,日本因天旱及人力缺乏,粮食特别是大米减产,加之,欧洲已发生战争,日本无法从该地进口原料。为解决这些困难,日本政府决定压缩民用、保证军需,对重要物资如钢铁、石油、化工原料、运输船只和车辆等进行控制;对居民生活所需的粮、油、肉类、食糖、棉花、布匹等,实行配给制。并且极力动员民众捐献废金属和购买公债等等。

   对华战争并未能在预定的短时间内“胜利”结束,且在“诺门罕事件”中,日军遭到了失败。这都使饱受战争痛苦的日本军民对战争产生越来越悲观的情绪。厌战、反战的活动时有发生。

   在战争中期,随着物资短缺、生活窘迫和总体战的动员更加广泛,日本政府对外更加扩大侵略,对内实行法西斯统治。为了消除社会上的各种反战思想,防止失败情绪的蔓延,开始对各政党、社团的活动进行限制。在此情况下,有的政党开始分化,如一些国会议员(约100名)于1940年3月25日,带头组成了、“贯彻圣战议员联盟”,而一些政党,如“日本革新党”、“社会大众党”、“日本劳动总同盟”、“国民同盟”等,从7月1日至25日相继被迫解散,至于日本共产党。早在1928年3月15日就遭到当时田中义一政府的大搜捕。之后,即转入地下。

   这些政党在解散过程中,按军国主义者的意图,先组成了过渡性的“新体制准备委员会”,目的是要各政党、社团摒弃党见、政争,成为支持日本政府动员全国力量进行对外战争的统一政治组织。以后经各方多次协商之后,10月12日,正式成立了由当时政府总理近卫文麿兼总裁的“大政翼赞会”。而“日本劳动总同盟”,则于11月23日,另行组成了“大日本产业报国会”。

   随着物资困难的加重和战争的需要,日本政府采取措施,逐步使国民生活准军事化。1940年7月7日,日本颁布了限制奢侈品的生产与出售的规定。其间还要求国民积极参加义务劳劫;国民的着装必须朴素,留发不得超过规定的长度;有些娱乐活动也被禁止。10月31日,下令关闭了全国各地的舞厅。根据以上日本国内的情况,在华的野坂参三及日本人反战同盟,以各种形式,如向日军据点喊话、散发传单、邮寄信件和报纸杂志、释放被教育后的日本军人等,对日军进行反战宣传,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从“七·七事变”至1942年,日军在华作战已达五个年头。与英、美、荷兰、印度、澳大利亚等国为敌,使战争已扩大至太平洋、东南亚地区。在战争初期虽然获得了胜利,但继续大量征兵,支出高额战争经费,使民众的生活更加贫困,人心尤为不稳。这些都通过日本国内来信、新入伍者、新闻广播、报刊、出差回国者、至战地的慰问团、日本商人等,远传到在国外的陆、海军部队。

   日本的士兵中,不少人已是再次应征入伍。他们家有父母、妻儿,其负担之重远远超出刚成年而被初征入伍的士兵。多年远征异国之苦,残酷的战场景象,使他们对战争的前途极为悲观。这些情绪在日本的广大士兵和基层军官中迅速滋长蔓延。由于存在着这种失望的心理状态,其军纪逐渐松弛,各类事件也随之增多。

   仅从1942年1月至7月,日本陆军中即发生152次打骂上级和抗命的事件。

   据敌华北方面军的统计,在1941年对其所属军人处刑的为501次,1942年为422次。两年中属于污辱、打骂军官的为74次。渎职的61次;开小差的为85次;个人抢劫的64次;参加八路军的八次;“资敌”的两次。至1943年的11月份,就又有18名日本士兵参加了八路军。

   (三)山东的馆陶事件

   1942年秋冬,在华日军曾发生了两次规模较大的抗命事件。

   一次是10月15日晚,驻于湖北应山县的第3师团辎重联队,其在广水车站的第1中队士兵7人喝酒之后,煽动其他士兵手执棍棒,猛打平素对那些不满的军官。
另一次是12月27日,驻山东省馆陶县的59师团所属53旅团的一个中队,发生了打骂军官并使部队失去控制的事件,其经过为:

   驻临清的独立步兵第42大队(原属独立混成第10旅团,1942年4月被扩编为第59师团),通知驻馆陶的第5中队,调出6名士兵于28日至大队部报到。27日下午该中队的中队长福田,通知了被调出的6人。这6人当时即有不满之意,晚间为其送行就餐时,见桌上仅有少量白酒和葡萄酒就更为气愤,当即将桌子推翻,以后去厨房与炊事人员一齐吃饭并喝了八瓶白酒,还在桌上大发议论和牢骚,发泄对这次调动的不满。饭后,又强拉浅野准尉至营外的饭店再次喝酒,中队值日员日下曹长上前阻止时遭到了殴打,在场的中队长也被这些半醉的人推推搡搡而离开。

   这6个人因平时对浅野不满,所以在喝酒时,浅野几次被打,夜间也未敢回营而在街上寄宿。

   28日上午,6名闹事的士兵又去街上喝酒,中队长派铃木少尉叫这些人回营进行武器、装备清点交代时,铃木也遭到了痛打。13时左右,这几个人到了中队部,当着中队长及其他军官的面,再次痛打了浅野准尉,中队长见事不妙。即至营区外躲避。

   此时,这些闹事的士兵又至食堂将炉灶推倒,砸碎了玻璃,并至各宿舍踩坏了枪架,还摔坏了中队部的电话机。当卫兵前去阻止时,他们更为生气,拿起了步枪开火,接着又扔手榴弹。因都是熟人,哨兵未便加害,离开哨位而躲避。

   这6个人乱开枪、乱扔手榴弹,使营区内一时秩序大乱,其他士兵也逃出了营区。

   闹事的6名日军,为寻找军官进行报复,即至馆陶伪县公署、饭店、旅馆、商店等处乱翻乱打,谁也不敢阻挡。直至闹够之后,才回宿舍整理背包并与一些人照相留念,17时30分,乘汽车去东北方向的临清。其时大队副官已接到第五中队铃木少尉的电话报告。当晚20时,这6名士兵到达临清时即被扣押。

   (四)日军大本营对馆陶事件之处理

   此时,独立步兵第42大队长、步兵第53旅团长,以及第12军司令官,刚和部队扫荡胶东后回到济南,对此事随即进行调查。

   第12军在派出一个小队增强了馆陶的防务后,将第五中队内与闹事有关的41人,于1943年1月8日,调至济南进行处理。当晚,福田中队长感到责任重大而自杀。

   敌第12军经军法审判,对6名闹事的士兵,以构成结伙使用武器、违抗命令、殴打上级、故意破坏军用物品罪,作出判决:两人被判处死刑,1人无期徒刑,3人有期徒刑3至6年。此外,对铃木少尉、日下曹长及卫兵4人,以构成渎职罪而判处禁锢刑。

   对闹事直接有关人员进行处理后,日军的高级机关于1943年3月1日,对此事件负有领导责任的独立步兵第42大队长五十君直彦大佐予以撤职;步兵第53旅团长大熊贞雄少将予以撤职;步兵第59师团长柳川悌中将予以撤职;陆军第12军司令官土桥一次中将撤职。

   类此事件,日军的各级领导机关虽严加处理,但仍不断发生。不少士兵在战场上自伤,以图脱离部队。1944年在太平洋西南的西伊里安岛北岸查亚普拉机场的第4航空军,于3月30日、31日遭到美国空军的突然大轰炸,损失130多架飞机后,还发生过飞行员集体抗命,而不起飞作战的事件。以后第4航空军在菲律宾作战时损失严重,该军司令官富永恭次中将丧失了战斗意志,于1945年1月17日,乘飞机离开菲律宾北逃至台湾后,亦遭到了军法追究。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