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事变”与敌占领平、津地区·第一
作者:王辅·中国
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全面侵华·第三》
出自————《战争通史》
1900年秋季,八国联军侵略天津、北京之后,清政府被迫于1901年9月7日由李鸿章等在北京与英、法、美、日、德、意、俄、奥、西班牙、比利时、荷兰11国代表,签定了不平等的“辛丑条约”。
这个条约的第3条规定,允许上述各国在北京至山海关沿线的黄村、廊 房、杨村、天津、军粮城、塘沽、芦台、唐山、滦县、昌黎、秦皇岛、山海关这12个地点进驻军队,且可在铁路两侧的两英里范围内活动。
该条约签订后,只有英、法、美、日、德、意、俄、奥这八个国家的军队前来进驻,而西班牙、比利时、荷兰并未派来驻军。后来德国、奥地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其驻军权即被取消。苏联在10月革命后,自动放弃了驻兵权。此后,仅有英、美、法、意、日5国在这些地点驻有军队。
按条约规定,各国除天津、北京外,其驻军不得超过300人。“七·七事变”时,以上5国在北平、天津、山海关铁路沿线的进驻情况是:
英军:驻天津772人,驻北平236人,共1008人,每两年进行轮换,归驻香港的英军司令部指挥。
美军:驻天津658人,驻北平陆战队508人,连同其它共1227人,在天津的归菲律宾美军司令部指挥,在北平的归美国海军部指挥。
法军:驻天津1375人,驻北平229人,连同其它共1823人,归驻天津的法军司令部指挥。
意军:驻天津陆战队229人,驻北平陆战队99人,共328人,归驻上海的意大利远东舰队司令部指挥。
日军:驻北平、丰台、通县、天津直至山海关,共5774人,归天津的“中国驻屯军”指挥。
日本在以上地点的驻军,在1936年4月以前实际上并没有这么多人,此后,为防止工农红军东渡黄河进入山西省之后继续进入河北及平津地区,而开始增编中国驻屯旅团。在卢沟桥发动侵略的,就是该旅团的中国驻屯步兵第1联队的第3大队。
(一)卢沟桥事变经过
日本策动晋、冀、鲁、绥、察五省“自治”及内蒙独立等阴谋遭到挫折后,乃改变手法,企图趁我国尚未完全统一和国力不强的时候,发动侵华战争,以达到灭亡我国之目的。他利用驻平津地区的日军挑起事端,并以此为借口使战争逐步升级,扩大为全面的对华战争。
七·七卢沟桥事变的侵略行动,是由日军驻丰台的驻屯步兵第1联队第3大队的第8中队,于当日22时40分在宛平城以北的龙王庙附近军事演习时所挑起。
该大队6月至10月的中期训练计划,是以中队为单位进行夜间战术课目训练。7月7日夜间演习的课题是:利用黄昏接近“敌军”主阵地,拂晓发起突然攻击。
据敌第8中队长清水节郎大尉称:演习当日22时40分左右,从演习场不远的龙王庙中国29军阵地向日军连打数枪,随之,清水即令吹号集合停止演习。此时又听到从宛平城方向打来十多枪,当集合好部队清点人数时,发现少了一名士兵。当在就地寻找仍无下落之后,即向驻丰台营区的第3大队长报告,同时要求进入宛平城查找这名士兵,但遭到中国驻军的拒绝。
第3大队长一木清直少佐接到报告后,一面集合部队准备去卢沟桥地区,一面以电话向在北平城内东交民巷的牟田口联队长请示,联队长的回答是:立即去现地部署部队,准备战斗,在现地与中国驻军的营长进行交涉。
一木清直所率的一个中队,于7月8日零时以后,向卢沟桥进发。
此时,敌在北平的“中国驻屯旅团”旅团长河边正三正在离秦皇岛不远的南大寺对中国驻屯步兵第2联队及第1联队之一部进行检阅。旅团的工作由驻屯步兵第1联队长牟田口廉也大佐代理。牟田口以电话向驻天津的中国驻屯军司令部报告了卢沟桥发生的情况后,即派联队附森田彻中佐率有关人员与1个步兵中队、1个机枪小队到现地调查和进入宛平城进行交涉;第3大队则在宛平城外随时准备投入战斗。
敌原称丢失叫石山的一名士兵,因泻肚在20分钟后即已回到了本中队(第8中队)。
第3大队长一木青直到达现地后,向其联队部报告:在8日3时25分,又遭到中国军队在龙王庙方向的3枪射击。对此,牟田口即以电话下达了可以开始战斗的命令,此刻正是8日4时20分。一木清直的第3大队展开之后,于当日5时30分对驻于龙王庙和宛平城的我国29军部队进行了攻击,致守军伤亡180多人。
我国驻于卢沟桥地区的部队,是29军所属冯治安的37师何基沣第110旅219团(220团驻八宝山)。该团在团长吉星文上校、第3营营长金振中少校的指挥下奋起反击,打响了我国八年抗日战争的第一仗,击退了敌驻屯旅团第1联队一部的进攻。
“七·七事变”的当天,29军军长宋哲元尚在山东乐陵的家中,37师师长冯治安则在保定的河北省政府。反击开始,是由第110旅旅长何基沣在西苑直接指挥。
当卢沟桥事件的情况,敌报告到天津中国驻屯军司令部后,因田代皖一郎在重病中,所以由其参谋长桥本群于8日1时半召开了参谋人员会议,研究了对这一事件的处理方案,决定派政务参谋和知鹰二中佐、通信参谋铃木京大尉去现地进行调查;令在南大寺的河边正三停止检阅回到部队;令在天津的各部队在当日3时前作好战斗准备。
桥本群于当日4时20分向国内的陆军次官梅津美治郎中将、参谋次长今井清中将作了报告后,于当日9时,向其所属部队下达了如下的作战命令:
(一)要确保永定河东岸卢沟桥附近地区,谋求事件的解决。
(二)步兵旅团长须解除永定河东岸卢沟桥附近中国军队之武装,以利于解决这一事件。
下列部队于中午从天津出发,沿公路去通州,由步兵旅团长指挥:
步兵第1联之第2大队(缺两个步兵小队)
战车1中队
炮兵第2大队
工兵1个小队
接到发生了卢沟桥事变通报的关东军,其司令官植田谦吉大将、参谋长东条英机中将,在8日上午召开会议,对此事件研究后认为:从苏联当前反斯大林案件的内部纷争(指肃反),与前几天即6月30日在黑龙江南岸的逊克以西不远之乾岔子岛,第1师团击沉其越界航行的炮舰1艘和击伤1艘后,苏联因内部问题的困扰并未作出强烈的反响来看,目前北方地区,还比较安定。因此应利用此一时机,对河北、察哈尔地区进行一击,以消除背后的威胁。会后,即向其参谋本部发去:关东军之两个独立混成旅团已作好出动准备的电报。当日并派出参谋辻政信大尉、田中隆吉中佐至平津地区了解情况,为派出部队至华北作好准备。
根据苏联当时的情况及华北地区的形势,关东军司令官植田谦吉于7月8日晚又令关东军飞行集团长安藤三郎少将,急速派出战斗、侦察、重轰炸机各两个中队,先飞抵山海关、绥中、锦州机场,准备支援华北的中国驻屯军作战。
根据这一安排,9日上午,敌战斗机两个中队,由飞行第16联队战斗机大队长三轮宽少佐领队,从牡丹江飞至山海关;侦察机两个中队,由第15飞行联队长上条直大佐率领,从长春飞抵绥中;重轰炸机两个中队,由飞行第12联队长阪口芳太郎大佐率领,从公主岭飞抵锦州。
8日晚间下达的转场命令,9日上午这6个飞行中队,即飞抵指定的机场。这说明关东军已作好了充分的作战准备。当时关东军飞行集团有5个飞行联队,拥有各种飞机约200架。即:
(一)侦察、重轰炸第10飞行联队 侦、轰各两个中队驻齐齐哈尔
(二)战斗机第11飞行联队 战斗机4个中队驻哈尔滨
(三)重轰炸机第12飞行联队 重轰炸机4个中队驻公主岭
(四)侦察机第15飞行联队 侦察机两个中队驻长春
(五)战斗、轻轰炸机第16飞行联队 战斗、轻轰炸机各两个中队驻牡丹江
关东军的战备重点是对付苏联,所以其陆军及陆空军的部队,主要是部署在北满及东满一带。
关东军在“七·七事变”后的一些行动,连日军内部也认为是异乎寻常的。关东军在7月8日18时10分,还发表了干涉其辖区以外事务的声明,其内容为:
由于暴戾的中国第29军之挑战而发生了华北事件,关东军正以极大的关心严阵以待,注视着这次事件的发展。
朝鲜军司令官小矶国昭中将、参谋长久纳诚一少将,当接到中、日两国军队在卢沟桥地区发生冲突的通报后,即令所属尾高龟藏中将之第19、川岸文三郎中将之第20师团,进行战斗准备。随之,向其参谋本部发去了:华北事件暴发后,第20师团之一部已作好随时出动之准备的电报。小矶的主张是:利用这次华北事变的机会,全部占领中国,彻底解决中国问题。
卢沟桥事变后,8日上午,日本外务省的东亚局长石射猪太郎首先与陆军省的军务局长后宫淳少将、海军省军务局长丰田副武少将进行了研究,一致同意对事件不予扩大。当日下午日本政府举行了内阁会议,一致同意不扩大事态的意见,并分别由陆军省、海军省、外务省向有关单位发出训令:对该事件不予扩大,进行现地解决。
为此,日军参谋本部还以参谋总长载仁亲王的名义,于8日18时42分向驻天津的“中国驻屯军”司令官田代皖一郎中将发出了为防止事件扩大,避免使用武力的指示。
11日,陆军大臣杉山元向被任命为“中国驻屯军”新司令官的香月清司中将交待了对该事件不予扩大的决定。
然而就在11日这一天,日本政府召开五相会议时,会上杉山元的态度强硬,以如不出兵,在平、津地区为数不多的日军,将受到中国军队的围攻为理由,而正式决定向华北派兵。这是由于军部、政府先后受到陆军省、参谋本部及关东军、朝鲜军中的国家主义激进分子的压力而改变了原来的主张。
日军中的国家主义激进分子在明治维新之后,常因政治见解的不同,恃其手中所掌握的武器,组织力量,进行上下左右串连,动辄起事。首相、大臣、将军等有的也被其杀害。
“七·七事变”后,在日本的陆军省、参谋本部,对该事件的处理有两种不同的主张。
一种是强硬派,主张扩大,他们认为中国在“西安事变”后,国内渐趋统一,国共两党开始合作,在外交上与英、美、苏联的关系日益增进,在对日战备方面,也正在抓紧进行,因此应在我国作好准备之前发动对华战争,且关东军、朝鲜军目前已作好了这方面的准备。坚持强硬主张的,在参谋本部有第1部第3课(编制、动员)课长武藤章大佐、第2部第7课(中国课)课长渡左近中佐、第8课(谋略)课长影佐祯昭大佐以及参谋吉野、川本少佐等人;在陆军省则有军事课长田中新一大佐、军务课长柴山兼四郎大佐等人,其代表者为田中新一。
另一种是不扩大派,主张现地解决。其理由是:真正阻碍日本向外扩张的是苏联和美国,目前日本在“满洲”以对付苏联、美国为目标的5年战备发展计划正在进行,因此在战争指导上,不应因偶发性之事件,放弃既定之长远目标,将力量消耗在中国战争的泥潭,而给苏联、美国造成对日的可乘之机。主张不扩大的人,在参谋本部有第1部部长石原莞尔少将、第1部第2课(作战、战争指导)课长河边虎四郎大佐,这一主张的代表者为石原莞尔。刚被任命为“中国驻屯军”司令官的香月清司中将,开始也主张不扩大而进行现地解决。
但在“中国驻屯军”司令部第4课(政务)的参谋和知鹰二中佐,则主张扩大侵略。其参谋长桥本群在作不扩大之交涉时和知鹰二暗中进行牵制,此事被桥本发觉后将其调出,以后被分配到11师团担任第44联队的联队长。
日军中国家主义激进分子,标榜忠于天皇、忠于国家,伺机提出以扩大其帝国权益和版图为目标的侵略计划,谁若不按其意见执行时,往往会以对天皇不忠、对帝国不忠的罪名,而遭到追究或被激进分子杀害。日军中的“下克上”风气,就是藉着这些而得以蔓延。
扩大派还根据孙连仲的第26路军已抵保定、万福麟的53军也到达了涿县和北平以南的固安、卫立煌和关麟征的部队已抵石家庄及保定、刘峙的部队已集结于郑州及以北铁路沿线地带、汤恩伯的部队正由山西经平绥线而开向北平以北的南口等地为借口,认为如不向平津地区增兵,驻屯旅团有被消灭的危险,且将无法保护在华日侨生命财产的安全。
日本陆军大臣杉山元在接到“中国驻屯军”7月8日关于卢沟桥方面的情况报告,关东军和朝鲜军关于向华北出兵的建议,以及在8日上午参加了内阁会议后,于当天的深夜,他即下令驻于京都以西的各师团,停止办理例行的每年7月10日部队退伍(士兵服役期二年)的手续,使约4万名的士兵继续服役。7月9日日本首相近卫文麿召开临时内阁会议时,杉山元在会上提出须派3个师团至华北的意见。日本政府、军部在表面上主张对卢沟桥事件不予扩大,进行就地解决,而暗中却在加紧进行出兵的准备。
7月10日上午,日军参谋本部第一部之第三课与第二部,在对华北及远东形势进行分析后提出了出兵计划,即:
(一)从关东军派出独立混成第1、第11旅团,航空兵6个中队。
(二)从朝鲜军派出第20师团,航空兵3个中队。
(三)从国内派出3个师团,航空兵18个中队及其它部队。
按这个计划,共出兵5个师团。陆军次官梅津美治郎中将认为,这样会突然引起国际关系的恶化,最后只同意先从关东军、朝鲜军中派出部队。
就在日本政府进行出兵准备时,在天津的日本驻屯军司令部为争取时间等待援军,则进行种种欺骗活动。先是提出对事件不扩大进行就地解决,接着,却提出节外生枝的无理要求,如要我国军队撤离永定河东岸,以后不得再行进驻,处罚直接的责任者,解散共产党、蓝衣社所组织的各抗日团体,向日方赔礼道歉等等。这样,既可拖延时间,等待援兵的到来,又可从容撤离其在平津地区的侨民。
日本的外交机构,同时也极力进行为出兵作准备的欺骗活动,日本驻华大使川越茂因事去天津,在南京的日本大使馆参事官日高信六郎于7月8日晚间,向我国外交部日本科长董道宁表示了日本政府对此事件的不扩大、就地解决的方针,日本的外务大臣广田弘毅在9日向我国驻日本大使馆代办杨云竹明确表示,日本对华北事件的方针是:对事件不扩大,进行就地鲜决。
日本军部及政府的这些欺骗和虚伪的行为,直到1945年投降以后,在东京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才如实招认。
(二)我国在平津地区的兵力部署
以往在华北等地,凡有日军进驻或日本人到达的地区,经常发生各种事件。那时的国民党因推行“先安内而后攘外”的反动政策,在集中军事力量进行剿共的内战,所以自“九·一八”以后,对日本策动之大小规模的侵略行径,如天津事件、上海“一·二八”事件、1935年6月5日之“张北事件”、6月28日策动汉奸制造丰台暴乱事件、10月22日之“香河事件”、11月25日策动汉奸殷汝耕制造之冀东自治事件以及1936年的“九·一八”纪念日,日军在丰台与我国守军发生冲突等等,国民党都一味屈从、退让,以满足日方的无理要求而暂时了事。
然而,我国自“西安事变”以后,为了挽救国家的危亡,因共两党已经开始合作,民众的抗日情绪高涨,停止内战、抗日救国的主张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从1937年开始全国的抗日准备,尤其象抗日教育、训练壮丁、民众购置武器、修筑工事、整备交通等,正在加紧进行。处于这样情况下,对日本侵略军策动的卢沟桥事变,举国上下,全体军民无不义愤填膺,并由此步入了保卫中华、消灭日本侵略者的全面抗日战争。
“七·七事变”时,我国在平津地区的部队,主要是第29军。该军分驻于河北、察哈尔两省并掌管这两个省的政务,其编成及部署情况为:
第29军 军长 宋哲元 驻北平兼冀察绥靖主任
副军长 秦德纯 兼北平市市长
副军长 佟麟阁
参谋长 张樾亭
副参谋长 张克侠
第37师 师长 冯治安 兼河北省主席 辖109、110、111旅,独立第25旅,
驻于北平西郊,卢沟桥、长辛店,一部驻南苑
第38师 师长 张自忠 兼天津市市长 辖112、113、114旅,独立第26旅,
驻于塘沽、大沽、天津、廊房,一部驻南苑,独立第26旅驻于津浦路北段之沧县、马厂
第132师 师长 赵登禹 辖第1、第2旅,独立第27、第28旅,
驻任邱、河间、大名、南宫地区
第143师 师长 刘汝明 兼察哈尔省主席,辖保安第1、第2旅,独立第29旅,
骑兵第13旅,驻万全、宣化、怀柔、赤城、龙关、蔚县及河北省境内的平绥铁路沿线
骑兵第9师 师长 郑大章 驻良乡、固安、涿县、易县、南苑
独立第39旅 旅长 阮玄武 驻北郊
独立第40旅 旅长 刘汝明(兼) 驻平绥铁路沿线
独立骑兵第13旅 旅长 姚景川 驻南苑
特务旅 旅长 孙玉田 驻南苑及北平城内
河北保安队 司令 石友三 驻黄寺
29军之总兵力约为9.5万人
此外,尚有驻于河北保定的万福麟的第53军、辖116、119、130师,分驻于徐水、保定至石家庄一线;冯占海的第91师,驻于赵县、高邑、元氏地区。
根据敌军在平津地区的情况,我国的最高军事指挥机关,于7月9日确定,向平津附近增调部队,即:
(一)孙连仲之第26路军以两个师,由河南信阳向琉璃河集中,归宋哲元指挥;
(二)庞炳勋的第40军1个师,至沧县集结,归宋哲元指挥;
(三)万福麟之第53军,开向北平以南的固安、永清、雄县地区;
(四)高桂滋之第84师,前进至北平西北的怀来;
(五)宋哲元之指挥所,设于保定地区;
(六)设石家庄行营,由徐永昌为行营主任、林蔚为参谋长,督导冀察之军事行动,并与山西省阎锡山主席取得联系;
(七)派参谋次长熊斌至保定、济南与宋哲元主任、韩复榘主席进行联络,以防敌伪之间离。
接着,7月17日,蒋介石将军在江西庐山发表了卢沟桥事变为最后关头,我国政府决心抗战到底的讲话(19日发表)。7月31日又发表了《告抗战全军将士书》。
在此以前的7月8日,中国共产党在陕北即发表了号召全民抗战的宣言,指出: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23日,中国共产党又发表了《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
(三)敌我总兵力及敌在平津地区的作战计划
7月11日上午,日本政府由其首相近卫文麿召开五相会议(首相、陆相、海相、外相、财相),陆相杉山元大将代表了军方的强硬侵略主张,会议最后决定,借卢沟桥“事件”,向华北派兵。下午,召开内阁会议获得通过,决定将“事件”改为“事变”,将“出兵”一词,改为“派出”。当日16时以后,首相、陆相、参谋总长、海军军令部总长将派兵的阁议上奏裕仁天皇,并获得了许可。
7月9日,关东军飞行集团所属的6个飞行中队,即在山海关、绥中、锦州机场待命,11日上午,由天津回东北的关东军参谋辻政信大尉路过锦州时,向阪口芳太郎大佐暗示,现在天津地区的军事情况特别吃紧,一刻也不能犹豫。阪口得到这样的暗示后,他自行决定于中午由锦州起飞经绥中、山海关至天津落地,并通知在绥中机场的上条直大佐,山海关机场的三轮宽少佐,按时起飞同往。
当阪口所率的轰炸机群由山海关机场上空通过时,三轮宽即令飞行员们起动飞机,相继滑出起飞,随着阪口一齐“越境”到达天津。上条直的两个中队,虽已起飞,却至承德机场着陆。他认为:承德仍是关东军的防区,从那里起飞,无论至天津或北平地区执行任务,大致都是同等的飞行距离;再就是避免“越境”,以防遭到追究个人的责任。
关东军飞行集团长安藤三郎接到在绥中地区的6个飞行中队未经许可即飞向华北的报告后,急令打开无线电,通知空中部队返航。但此时这些机群已到达预定机场的上空,正准备落地。上条直在12日,根据命令也由承德飞抵天津机场。7月15日,天津的“中国驻屯军”将这6个飞行中队,编为“集成飞行团”,由上条直大佐任飞行团长。
关东军是日军常住国外的一个庞大军事指挥机关,它以其侵略的强压手段,施之于我国的东北,日久形成习惯,并认为只有如此,才可解决一切问题。由于关东军有着专横的作风,有时对其国内属于全盘性的政策或策略上的考虑亦不重视。所以常常发生越权、抗上的现象。这次6个飞行中队自行决定转场,就是其中的一例。
在裕仁天皇批准向华北派兵的同一天,他还任命原训练总监部本部长香月清司中将继重病中的田代皖一郎为“中国驻屯军”司令官。其任务是:负责确保渤海湾海港至北平的交通与保护侨民;对卢沟桥事变,本着不扩大的方针,力求就地解决。
香月清司于7月11日乘飞机离开日本,拟于当日到达天津,因起飞后天气变坏,飞机的发动机又发生了故障,因而在汉城停留1夜。朝鲜军司令官小矶国昭则利用这一机会,力劝香月清司对华北问题持强硬态度,将诸多“不符合”日本国策的悬案一并解决。香月于12日11时半,由三轮宽的战斗机部队接应与护航飞抵天津。接着关东军的副参谋长今村均少将、参谋田中隆吉中佐、辻政信大尉也到达天津,力促香月采取强硬方针,并明确表示,关东军对此将予以积极地支持。
“七·七事变”的当时,日本的军事力量其陆军共有4个军、17个师团、4个混成旅团、3个战车联队、16个飞行联队,总兵力约25万人。其海军共有1个联合舰队、3个舰队、15个战队,计有战舰9艘、航空母舰4艘、1级巡洋舰12艘、2级巡洋舰21艘、驱逐舰102艘、潜水艇59艘、练习舰1艘、水上飞机母舰两艘、潜水母舰5艘、敷设舰6艘、海防舰7艘、炮舰10艘、水雷舰8艘、扫海舰12艘、工作舰1艘、运输舰13艘、破冰船1艘、测量舰1艘、靶舰1艘,练习特务舰2艘、敷设艇5艘、猎潜艇3艘,合计为285艘。另有37艘在建造中,其中包括超级战舰“大和”、“武藏”号2艘、航空母舰2艘、二级巡洋舰4艘、驱逐舰12艘、潜水艇3艘。
“七·七事变”时,我国的军事力量为:
陆军:步兵182个师又46个独立旅,骑兵9个师又6个独立旅,
炮兵4个旅又20个独立团,另为特种兵及保安队
海军:第1舰队:巡洋舰5艘;炮舰5艘;驱逐舰1艘;运输舰2艘
第2舰队:炮舰15艘;鱼雷艇4艘
第3舰队:巡洋舰2艘
练习舰队:练习舰2艘
巡防队:炮舰14艘
测量队:测量舰、艇5艘
其它:炮舰、鱼雷艇、运输舰各1艘
共计:各种舰只58艘,51288吨
空军:轰炸机:第1、第2、第8大队
驱逐机:第3、第4、第5大队
侦察机:第6、第7大队
攻击机:第9大队
总部直辖:4个中队
共有作战飞机:314架
当时,敌之指挥体制,作战序列及部署情况为:
统帅部
陆海军大元帅 裕仁 天皇
陆军大臣 杉山元 大将
陆军次官 梅津美治郎 中将
军务局长 后宫淳 少将
人事局长 阿南惟几 少将
兵器局长 木村兵太郎 少将
整备局长 山胁正隆 少将
兵务局长 饭田祥二郎 少将
经理局长 平手勘次郎 少将
医务局长 小泉亲彦 少将
法务局长 大山文雄 少将
参谋总长 载仁亲王 大将(皇室人员)
参谋次长 今井清 中将
总务部长 中岛铁藏 少将(教育、人事、经理)
第1部长 石原莞尔 少将(作战、兵站、编制、动员等)
第2部长 渡久雄 少将(情报、宣传、谋略、形势判断)
第3部长 塚田攻 少将(通信、运输、铁路、船舶)
第4部长 下村定 少将(战史、战术、战法)
陆军大学校长 前田利为 中将
教育总监 寺内寿一 大将
教育总监本部长 香月清司 中将
骑兵监 饭田贞固 中将
炮兵监 山室宗武 中将
工兵监 牛岛实常 中将
辎重兵监 今村基成 中将
海军大臣 米内光政 大将
海军次官 山本五十六 中将
军务局长 丰田副武 少将
人事局长 清水光美 少将
教育局长 住山德太郎 少将
军需局长 氏家长明 少将
经理局长 村上春一 中将
医务局长 高杉新一郎 中将
法务局长 潮见茂树 中将
舰政本部长 上田宗重 中将
航空本部长 及川古志郎 中将
海军军令部总长 博恭王 大将(皇室人员)
海军军令部次长 岛田繁太郎 中将
第1部长 近藤新竹 少将(作战)
第2部长 高桥伊望 少将(动员、补给、运输)
第3部长 野村直邦 少将(情报计划,各国情报搜集)
第4部长 降幡敏 少将(通讯、密码)
陆军
(一)关东军 司令官 植田谦吉 大将 长春
参谋长 东条英机 中将
第1师团 师团长 河村恭辅 中将 孙吴(骑兵第2旅团留于国内)
第2师团 师团长 冈村宁次 中将 牡丹江市
第4师团 师团长 松井 命 中将 佳木斯
第12师团 师团长 山田乙三 中将 绥阳、东宁
独立混成第1旅团 旅团长 酒井镐次 少将 公主岭(机械化旅团)
独立混成第11旅团 旅团长 铃木重康 中将 承德
骑兵集团 集团长 莲沼蕃 中将 海拉尔(8月26 到任,辖骑兵第1第4旅团)
骑兵第3旅团 (属已调回国内之第8师团) 宝清
关东军飞行集团 集团长 安藤三郎 少将 长春
(辖飞行第10、11、12、15、16联队)
关东军战车队
(二)朝鲜军 司令官 小矶国昭 中将 汉城
参谋长 久纳诚一 少将
第19师团 师团长 尾高龟藏 中将 罗南
第20师团 师团长 川岸文三郎 中将 汉城龙山
飞行第6联队 (战斗、侦察) 平壤
飞行第9联队 (战斗、侦察、轰炸) 会宁
(三)台湾军 司令官 畑俊六 大将 台北
参谋长 秦雅尚 少将
台湾旅团 旅团长 重藤千秋 少将 屏东
飞行第8联队 (战斗、侦察、轰炸) 屏东
飞行第14联队 (重轰炸) 嘉义
(四)中国驻屯军 司令官 田代皖一郎 中将 天津
参谋长 桥本群 少将
中国驻屯旅团 旅团长 河边正三 少将 北平
(五)国内驻军
近卫师团 师团长 西尾寿造 中将 东京(警卫皇宫)
第3师团 师团长 伊东政喜 中将 名古屋
第5师团 师团长 板垣征四郎 中将 广岛
第6师团 师团长 谷寿夫 中将 熊本
第7师团 师团长 园部和一郎 中将 旭川
第8师团 师团长 下元熊弥 中将 弘前
第9师团 师团长 吉住良辅 中将 金泽(8月26日到任)
第10师团 师团长 矶谷廉介 中将 姬路
第11师团 师团长 多田骏 中将 善通寺(四国)
第14师团 师团长 土肥原贤二 中将 宇都宫
第16师团 师团长 儿玉友雄 中将 京都
航空兵团 兵团长 德川好敏 中将 东京
战车第1联队 (原属第12师团) 久留米(九州)
战车第2联队 (原属第1师团) 习志野(东京)
飞行第1联队 (战斗机) 歧阜县各务原机场
飞行第2联队 (侦察机) 歧阜县各务原机场
飞行第3联队 (战斗、侦察机) 滋贺县八日市机场
飞行第4联队 (战斗、侦察机) 福冈县大刀洗机场
飞行第5联队 (战斗、侦察机) 立川机场
飞行第7联队 (轰炸机) 滨松机场
飞行第13联队 (战斗机) 加古川机场
野战重炮兵第1旅团(属第3师团、辖3个炮兵联队)三岛
野战重炮兵第2旅团(属第12师团、辖4个炮兵联队)小仓
野战重炮兵第3旅团(属第1师团、辖3个炮兵联队)国府台
野战重炮兵第4旅团(属近卫师团、辖3个炮兵联队)东京
(日军步兵师团,分野炮兵的挽马师团和山炮兵的驮马师团两种。挽马师团全员定额为11858名,军马1592匹;驮马师团全员定额为11715名,军马1443匹)
海军
联合舰队 司令长官 永野修身 大将 大分县佐伯湾
第1舰队 司令长官 永野修身 大将 (兼)
第1战队 战舰“长门”、“陆奥”、“日向”号
第3战队 战舰“榛名”、“雾岛”号
第8战队 轻巡洋舰“鬼怒”、“名取”、“由良”号
第1水雷战队 轻巡洋舰“川内”号、辖第2、第9、第21驱逐队
第1潜水战队 轻巡洋舰“五十铃”号、辖第7、第8潜水队
第1航空战队 辖“凤翔”、“龙骧”号航舰,第30驱逐队。
巡逻地区:日本列岛周围、旅大地区、马里亚纳群岛、加罗林群岛、马绍尔群岛。
第2舰队 司令长官 吉田善吾 中将
第4战队 重巡洋舰“高雄”、“摩耶”号
第5战队 重巡洋舰“那智”、“羽黑”、“足柄”号
第2水雷战队 辖第7、第8、第19驱逐队、轻巡洋舰“神通”号
第2潜水战队 潜水母舰“迅鲸”号,辖第12、第29、第30潜水队
第2航空战队 辖“加贺”号航舰,第22驱逐队
第12战队 轻巡洋舰“冲岛”号,水上飞机母舰“神威”号,
辖第28驱逐队,巡逻地区,与第1舰队同。
第3舰队 司令长官 长谷川清 中将 上海
第10战队 轻巡洋舰“出云”、“天龙”、“龙田”号,
巡逻地区:日本周围、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加罗林,马绍尔、马里亚纳群岛
第11战队 敷设舰“八重山”号,炮舰“安宅”、“鸟羽”、“势多”、“坚田”、“
比良”、“保津”、“热海”、“二见”、“栗”、“栂”号,
巡逻地区:长江、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台湾周围
第5水雷战队;轻巡洋舰“夕张”号,第13、第16驱逐队,巡逻地区与第10战队同
横须贺镇守府 司令长官 百武源吾 中将
吴镇守府 司令长官 加藤隆义 中将(广岛以南)
佐世保镇守府 司令长官 盐泽幸一 中将
舞鹤要港部 司令官 中村龟三郎 少将
大凑要港部 司令官 井泽春马 少将(津轻海峡以南之陆奥湾内)
马公要港部 司令官 和田专三 少将(澎湖列岛)
镇海要港部 司令官 原敬太郎 少将(朝鲜南部)
旅顺要港部 司令官 前田政一 少将
7月11日经日本天皇批准向我国派兵后,日军统帅部当日下令,调关东军驻公主岭的独立混成第1机械化旅团大部,驻古北口地区的独立混成第11旅团主力,关东军飞行集团6个中队,野战高炮两个队,铁道第3联队大部并包括装甲列车,通讯第3联队一部,关东军汽车队一部,关东军防疫部;从朝鲜军调驻龙山的第20师团一齐进至华北。
上述日军的独立混成第1旅团,7月11日夜间由公主岭出发,13日到达承德。以后经古北口,于16日到达河北省的密云县。独立混成第11旅团先集结于古北口,于20日前进至顺义县以西的高丽营。该旅团所属驻于锦州的奈良、入江两个联队,则经山海关至天津,20日也到达了高丽营与该旅团会合。第20师团于16日从朝鲜出发,19日其先头部队到达天津,其它分别在唐山、山海关集结待命。
以上敌1个师团又两个旅团的编成情况是:
第20师团 师团长 川岸文三郎 中将
参谋长 杵村久藏 大佐
第39旅团 旅团长 高木义人 少将
77联队 联队长 鲤登行一 大佐
78联队 联队长 小林恒一 大佐
第40旅团 旅团长 山下奉文 少将
79联队 联队长 森奉伊市郎 大佐
80联队 联队长 铃木谦二 大佐
骑兵第28联队 联队长 冈崎正一 大佐
野炮兵第26联队 联队长 细川忠康 大佐
工兵第20联队 联队长 南部薰 大佐
独立混成第11旅团 旅团长 铃木重康 中将
参谋 船引正之 大佐
独立步兵11联队 联队长 麦仓俊三郎 大佐
独立步兵12联队 联队长 奈良晃 大佐
独立骑兵第11联队 联队长 森泽虎龟 少佐
独立野炮兵第11联队 联队长 入江莞尔 中佐
独立山炮兵第12联队 联队长 塚本善太郎 中佐
独立工兵第11中队
独立辎重兵第11中队
独立混成第1旅团 旅团长 酒井镐次 少将
独立步兵第1联队 联队长 长谷川美代次 大佐
轻战车两个中队
轻装甲车1个中队
独立野炮兵第1大队
独立工兵第1中队
航空部队,除已调关东军的6个中队,编为集成飞行团之外,7月15日日军参谋本部又调其国内7个飞行大队、4个独立飞行中队,由航空兵团指挥,其编成为:
航空兵团 兵团长 德川好敏 中将
参谋长 今泽舍次郎 大佐
第1飞行团 团长 仪峨彻二 少将
侦察第1大队 大队长 柴田信一 大佐(九四式侦察机)
战斗第2大队 大队长 近藤三郎 少佐(九四式战斗机)
侦察第3大队 大队长 栗山信太郎 大佐(九二式侦察机)
轻轰炸第5大队 大队长 园田贤一 大佐(九三式轻轰炸机)
重轰炸第6大队 大队长 岛田隆一 大佐(九三式重轰炸机)
战斗第8大队 大队长 佐佐诚 大佐(九五式战斗机)
轻轰炸第9大队 大队长 中富秀夫 大佐(九三式轻轰炸机)
独立飞行第3中队 九三式重轰炸机
独立飞行第4中队 九四式侦察机
独立飞行第6中队 九四式侦察机
独立飞行第9中队 九五式战斗机
集成飞行团 团长 上条直 大佐
侦察机两个中队
战斗机两个中队
重轰炸机两个中队
第9野战高炮队
第10野战高炮队
以上航空兵团,计有:
侦察机8个中队,飞机72架;
战斗机7个中队,飞机84架;
轻轰炸机4个中队,飞机36架;
重轰炸机5个中队,飞机30架。
共计为24个中队,飞机222架。
当日军这些部队向华北调动时,“中国驻屯军”与其驻华的外交官、武官、特务机关长等,依然采用各种手段进行欺骗,以继续拖延时间。
至7月15日,就在宋哲元仍留于天津,以图与敌继续商谈妥协条件时,敌“中国驻屯军”已制定出攻占平津地区的作战计划,其内容为:
中国驻屯军作战计划
昭和12年7月15日(即1937年)
第一、作战任务:
(一)第1期作战,主要是对北平郊外的第29军予以突然打击,并将其扫荡至永定河以西。
(二)在进行上述作战时,对北平侨民要力求予以保护。
(三)第2期作战,根据情况,以现有兵力占领至保定、任丘一线;如增加兵力则占领至德州、石家庄一线,并准备与中国军队决战。
第二、作战准备:
7月20日在兵团集中的同时,进行第1期作战准备。
各部队展开地区为:
独立混成第11旅团主力位于高丽营,一部位于顺义;独立混成第1旅团位于怀柔;
第20师团位于天津、唐山、山海关地区。
第三、任务区分与注意事项;
(一)第1期作战,主要是攻击北平以西的中国第29军之37师,将其扫荡至永定河以西,根据情况一并攻击南苑的29军之38师。此间,第20师团要随时准备击溃第29军之132师。
(二)航空兵主力在作战开始前,对29军好战的37师驻地西苑、八宝山、北苑、长辛店进行集中轰炸,根据情况亦可轰炸南苑。
第1期作战空军要集中力量支援地面部队作战,并击溃前来挑战的中国空军。
(三)对北平市街、万寿山,绝对禁止轰炸。
(四)独立混成第11、第1旅团,由北平西北及以西攻向永定河一线,击溃第29军。此时,对北平城不予攻击,根据情况派出适当兵力予以监视。
(五)中国驻屯旅团主力,集结于丰台附近,根据军的命令,随时准备攻击八宝山的中国军队,以策应独立混成第11、第1旅团的作战;配合攻击南苑与保护丰台物资补给点。为了保护北平侨民,需要增加一定兵力时,驻通县的步兵旅团一部,可以进入北平城内。
(六)第20师团主力,用铁路输送至北平以南地区参加北平郊外的扫荡作战;应尽量在永定河之西岸,遮断中国军队的退路;并以一部兵力作好击溃29军第132师之准备。
(七)驻屯军开始以驻屯旅团中的1个步兵大队,作为军的预备队并警备天津;当20师团到达时,应派出一个步兵联队作为军的预备队。
(八)本作战之有关事项:
第1期作战,为对付中国军队北上,应随时切断平汉铁路。
为使29军无法利用铁路撤退,应将车头、车厢予以集中看管。
八达岭方面由独立混成第11旅团、津浦路方面由第20师团各派出一部兵力进行警戒,以消除驻屯军之侧背威胁,并为将来作战创造有利条件。
要加强天津地区的警备,并考虑天津、通州之间,特别是杨村、通州地区之确保安全手段。
第四、补给及通讯:
(一)兵站以保障好第1期作战为重点,为此,将兵站基地设于天津,设补给点于通州、丰台,在该地区集中1个半会战份之军需品和1个月的粮秣。
(二)通讯以天津为基地,并增强其各种设施。战时以有线通讯为主,驻屯军与兵团(指师团、旅团)以无线通讯为辅。
(三)军司令部在第1期、第2期作战时,位于天津;会战期间军指挥所设于通州或丰台。
以上敌之作战计划,企图以1个师团、3个旅团及配属的炮兵、坦克、航空兵,对北平形成包围,然后进攻城西、城南的29军。
在制定此计划时,香月清司向其作战主任参谋堀毛一麿中佐作了专门交待:此次是进攻战役的序战,成功与否,影响到国际视听和日本的民心、士气。须做到集中兵力,快速机动,形成重点,通过围攻聚歼,使“敌”胆寒并扩大战果。为此需作好战前的各项准备;每次明确围攻,聚歼之重点。
(四)敌在平津地区之进攻
当调至华北的日军已作好准备后,为了寻找大规模的进攻借口而开始挑衅。
7月25日16时,从朝鲜调来的20师团步兵77联队五井淀之助中尉的11中队,借口廊坊地区的通讯线路遭到破坏,需掩护通讯兵进行维修而到达廊坊车站。在“维修中”要通过我国军队38师113旅226团的守备地区。23时10分,该团对强行进入军事区域的一部日军开枪反击,位于廊坊以北的迫击炮部队亦按计划向这部敌军开火。
因敌军这次挑衅是预谋的行动,当接到在廊坊地区已与守军交战的报告后,敌天津驻屯军即命令:
(一)20师团77联队长鲤登行一,率部队前往廊坊。
(二)20师团驻天津、山海关的部队,向前移动至北平以南的黄村、团河村地区,向南苑接近。
(三)天明后,航空兵团对廊坊地区的中国驻军进行轰炸,以配合鲤登部队的攻击、占领。
(四)驻屯步兵旅团,从天津派出1个步兵大队进入北平,以保护城内日侨。
26日拂晓,敌机即轰炸226团的廊坊驻地,8时,鲤登的第77联队到达,226团经与这部敌人交战后,撤向通县地区。
企图进入北平城的敌驻屯旅团第2联队之第2大队,由其大队长广部广少佐率领,从天津乘火车出发,14时抵达丰台车站,随即换乘26辆卡车,准备经广安门入城。因日军在上午轰炸了廊坊,并与守军交战而且在下午又无理提出限于28日中国军队撤出平津地区的威胁性最后通牒,广安门的守军独立第25旅刘汝珍上校之679团一部,在这部敌军的汽车刚通过时,即对其射击,并以城门外的路障将其隔断。广部大队先头的12辆汽车进入了城内,其余的14辆被拦在城外。679团随即将这两伙敌人予以包围。此时,在丰台的河边正三,得知这一情况后,于21时30分,派部队前来增援。以后经双方交涉:已入城的部队可以去使馆区,未入城的部队返回丰台。
26日11时,敌驻屯军根据廊坊地区的作战情况,即向其统帅部要求,按计划对平津地区进攻,当日即得到批准。但敌统帅部对使用空军提出了规定,即:
(一)主要是协同地面部队作战。
(二)选择攻击,轰炸目标时,要考虑到国际关系。
日军统帅部在批准“中国驻屯军”向平津地区进攻后,于第2天即27日又向华北派遣了3个步兵师团及配属部队。
29军是久驻平津地区的部队,对这带地区的地形、交通、民情、政务、外交、敌情等,非常熟悉。从日军在平津地区的部署态势上,已大致了解其下一步的行动企图,也知道此时的天津城内、大沽地区、通县一带日军兵力很少;在北平外围的敌人,只是一心考虑进攻,而防守上却有不少漏洞。
29军的领导人,在“七·七事变”后,开始对日军的侵略认识不足,抱有就地解决以保持自己地盘的幻想。但其部队英勇抗战的壮举,深得全国各地民众的支持,平津地区的民众,对其支援就更大,尤其是青年学生。
根据日军于26日进攻廊坊,下午企图强行进入北平城、天津地区的日军主力已向南苑附近移动等情况,29军令驻南苑的部队于27日对到达团河的日军发起突然袭击。并决定:
(一)主力于7月28日开始,对平津之敌发动全面进攻。
(二)令隐蔽于敌内部的冀东保安队同时反正,并奇袭敌之后方。
此时的日本空军,已将重轰炸第6大队部署于天津旧机场,将轻轰炸机第9大队部署于承德,其它则分驻于天津的新、旧机场和承德,一部在山海关、绥中地区。
7月12日已到达天津的敌航空侦察部队,即紧张的进行空中侦察,对平津地区的29军驻地、设防、工事体系、重武器阵地,以及各部队驻区附近的村庄、城镇、河流、桥梁、道路、山地等进行了空中摄影,联成照相地图,分发给指挥机关与部队,依此指挥作战。
当敌将其部队集中至预定地域后,“中国驻屯军”于26日22点20分,向其部队下达了进攻命令:
(一)明27日正午开始攻击。
(二)集结于团河村附近的20师团主力,与位于马驹桥(南苑东南约15公里)的一部协同进攻南苑。
(三)驻屯步兵旅团主力,从丰台向南苑兵营的西北一带进行攻击;其在通县的第2步兵联队,对南苑的东北方向进攻。但该联队必须在27日上午11时到达北平——马驹桥一线,听候指挥。
(四)北平警备队、保护北平侨民。
(五)独立混成第11旅团,从高丽营经卫窑附近进攻西苑,然后攻向永定河一线。
(六)独立混成第1旅团,从顺义经沙河镇,向永定河一线进攻。
(七)军预备队3个步兵大队(属20师团)位于天津。
(八)集成飞行团主力,于拂晓攻击西苑兵营。
(九)航空兵团一部位于承德,主力转至天津,协同地面部队进攻,并随时准备与中国空军作战。
敌这一命令,27日并未执行。因这时在北平的日本侨民尚未撤完;最后通牒限期是28日,如果提前将自失信用。由于北平特务机关长松井太久郎大佐提出这一建议,驻屯军将进攻的命令,推迟至28日执行。
(五)29军对敌反击
当北平城内的日本侨民2356名撤走之后,城内仅有日军3个步兵中队。我国29军37师、132师各两个团进驻城内。28日8时,敌“中国驻屯军”的部队开始发起进攻。
首先由驻承德的轻轰炸机第9大队和驻天津的重轰炸机第6大队与集成飞行团的重轰炸机约60架,分批编队轮流出动,对29军南苑的第38师、第132师、西苑第37师的阵地,进行了反复轰炸。
接着敌第20师团的部队从东南、正南、西南3个方向,由炮兵、坦克部队掩护向南苑接近并展开攻击。此时,我国第29军的部队为4个团,利用南苑营区及附近的村庄、工事进行防御。战斗开始后,由29军副军长佟麟阁将军指挥,抵抗得异常顽强,指挥员都亲临第一线直接掌握情况和指挥战斗,对士兵鼓舞很大,给敌人以很大的杀伤,有些阵地失而复得。
下午,敌以轰炸机群、炮兵、坦克群,对29军的南苑阵地又发动连续攻击,约在工3时,敌20师团攻进了南苑。29军的部队向北平方向后撤,但在大红门附近,遭到敌驻屯旅团的堵击和敌机群的轰炸。29军的部队伤亡较重,副军长佟麟阁将军和刚随部队到达南苑的第132师师长赵登宇将军,皆于当天的作战中壮烈牺牲。
就在日军向南苑进攻时,29军按计划以一部向丰台出击,当即占领了车站,缴获了日军堆积在这里的大批军用物资,最后,将日军压缩到附近的村庄。此时在大红门附近的敌驻屯旅团,奉命赶回丰台增援。15时,29军进攻的部队撤离丰台,将无法运走的缴获物资全部烧毁。
在北平以北进攻的独立混成第11旅团,攻占了清河镇,独立混成第1旅团,攻占了沙河镇,一部到达了西苑附近。
29日,香月清司决定,集中力量进攻西苑与八宝山的守军第37师,并对敌这4支部队的指挥关系作了调整,即:第20师团指挥驻屯步兵旅团;独立混成第11旅团指挥独立混成第1旅团。此时在西苑、八宝山的第29军第37师,已主动撤过永定河,进入北平以西的山区。
当7月28日敌驻屯军主力在北平外围发动进攻时,29军的38师,根据敌人在天津、大沽等地兵力薄弱的情况,按照作战计划,当晚该师在天津的黄维纲第114旅、刘家鸾的天津保安队等约5千人,由38师副师长李文田将军指挥,以南开大学、八里台、铁路局、市政府、天津警备司令部、警察局、电话局等处为基地,发动了对日军占据的天津总站、天津东站、东机器局、飞机场、日本租界、驻屯军司令部的进攻。
此时,敌在天津的部队,只有20师团森本伊市郎大佐的第79联队3个步兵大队、兵站部队、航空兵团及其它守备部队,这些敌人利用街道、墙院、房屋进行防御。日军还组织了一支机动部队,企图增援东站,当拟通过法租界的万国桥时,法国租界当局,禁止日军通过该桥。于是日军一面以空军轰炸东站的38师部队,一面渡河前往增援。
在大沽、塘沽的38师112旅,于28日晚,对日军停泊于港口的船只、栈桥、铁路、车站,货场、仓库及日军的守备部队,进行了攻击和破坏。此时敌驻屯军,急令由山海关向天津以铁路输送的野战重炮兵第9联队,在塘沽下车增援守备队。
在通州的冀东保安队,由第1总队长张庆余、第2总队长张砚田共率5个大队约3千人,在29军进行反击时,按计划于29日突然举行起义,逮捕了“冀东防共自治政府”主席、汉奸殷汝耕(后在纷乱中因看管不严而逃跑),处决了不少汉奸,打死了日军及日本特务人员共223名。之后,即开拔至北京以西的山区与29军会合。该部原为于学忠第51军的两个团,按于的计划而留于冀东。
此时,宋哲元将军的29军军部,于28日夜间亦撤出北平而去保定。30日北平失守。
38师等部队,在天津、塘沽、通县的反击,使日军遭受了不小的损失。敌“中国驻屯军”,为解除天津和通州,及天津至山海关铁路沿线兵力不足所受到的威胁,急令20师团的39旅团长高木义人少将,率3个步兵大队、1个炮兵大队回到天津,同时向关东军要求增援。
关东军除立即组成两个步兵中队、1个机枪中队、1个步兵炮队、1个装甲汽车中队,由堤不夹贵中佐率领,急速乘火车赶赴天津外,另将驻黑龙江边孙吴地区第1师团关龟治少将的第2旅团配属了炮兵、骑兵、工兵之后,编为第2混成旅团,立即以火车运送至天津。
堤不夹贵、高木义人、关龟治的部队,相继于7月30日、31日,8月1日到达天津,才解除了这一地区连连遭到攻击的局面。
这次李文田将军在天津指挥38师的反击,除了消灭部分日军、惩办了汉奸和鼓舞了抗战的士气外,也给日军在天津的物资和交通运输造成相当大的损失。此外,在攻进了日军的指挥机关后,还缴获了不少重要文件,其中在攻进德川好敏中将的航空兵团司令部时,缴获了大量机要文件,包括日本陆空军现用的电报密码本。事后日军参谋本部追查这一重要失密事件时,航空兵团参谋长今泽舍次郎大佐,以及岩下新太郎大佐,均被撤职和查办。
由于38师在7月30日已撤离天津,敌关东军混成第2旅团到达后,即担负天津以西的杨柳青、西南的良王庄、独流镇一带的警戒,该旅团的编成情况为:
第2混成旅团 旅团长 关龟治 少将
步兵第1联队 联队长 十川次郎 大佐(属第1旅团,缺第3大队)
步兵第3联队 联队长 汤浅政雄 大佐(属第2旅团缺第2大队)
步兵57联队第3大队 大队长 朝生平四郎 少佐(属第2旅团)
骑兵第1联队第2中队
野炮兵第1联队第4大队
工兵第1联队第1中队
日军在占领南苑及北平后,于7月31日将其一部前推至永定河以西地区,即:独立混成第1旅团,位于长辛店以西的大灰厂;中国驻屯旅团,位于长辛店及其以南地区。
在平津地区的作战中,日军被击毙127人,被击伤384人。
(六)平津地区战事失利之原因
“七·七事变”发生时,蒋介石将军正在庐山,军政部长何应钦在重庆与顾祝同研究川、康部队的整编,29军军长宋哲元在山东省乐陵县的家中。
当时的参谋总长为程潜,训练总监为唐生智,军委会办公厅主任为徐永昌。
经过“西安事变”之后,我国已结束内战而一致抗日,所以当敌在卢沟桥地区发动侵略时,南京军委会即于7月9日调孙连仲第26路军的两个师、庞炳勋第40军之39师、卫立煌第14军之85师北上至保定和石家庄。接着又调高桂滋第17军之李仙洲21师、关麟征第52军张耀明之25师至平津附近以增强该地区之抗战兵力,并令全国各地方、各部队作好抗日的作战准备。
7月9日蒋介石将军去电乐陵,催宋哲元速至保定指挥其所属与刚调至河北的部队对敌作战。10日蒋又去电乐陵,要宋哲元从速星夜构筑国防工事并限期完成。
在日军任命香月清司接替重病中的田代皖一郎而对平津地区进行作战准备时,军政部长何应钦于7月15日傍晚致电仍在天津与敌周旋的宋哲元。指出日军现下之和谈,实为欺骗手段,待其援军到达后,必将对29军发动大规模进攻,望及早作好准备,电文为:
天津宋主任明轩兄、北平秦市长绍文兄、冯主席仰之兄:
顷接确报:丰台之日军现正集中包围南苑一带,首先消灭南苑一万两千之我军,将为日军机动之第一目标,虽自昨晨3时半以来当地形势稍现和缓,谈判亦已重开,中外富有眼光之观察者,以为现下之混沌沉闷状态,实有诡谲欺诈性质。众人以为日军当局,现仅等待增援完竣然后发动,以驱逐29军于河北省境外耳。
查日人效“一·二八”故事,先行缓兵,俟援兵到达即不顾信义,希图将我29军一网打尽,形势显然,最为可虑,望即切实注意计划、应付为祷。
弟 何应钦 删酉
然而,宋哲元对日军这次行动依然认为是地方事件,可以用谈判和作适当的让步而予以解决,从而抵制国民党军的北上,希图保持住29军在冀察地区的地盘。
当卢沟桥事变发生,29军在北平的部队奋勇杀敌时,宋居然仍在乐陵,而且11日北上时不直接到北平或保定的指挥位置,而在天津停留到19日,以部署该地军事为名连连与香月清司进行接触,以图侥幸达成和谈之结果。实际香月及其司令部的参谋们正利用这一机会稳住宋哲元,从而实现他们侵略平津、集中打击所谓“好战的第37师”之作战计划。
宋哲元在平津形势紧急时,不仅反对国民党军北上,还反对西北军进入其防区,此时,参谋次长熊斌曾派高级参谋方贤、河北省警务处长李忻去天津,促宋离天津至保定,但宋却以他事作推托。军事委员会委员鹿钟麟,到达保定与宋通电话时,宋竟加以拒绝。
由于受到齐燮元、陈党生、张自忠等人之影响,7月19日上午10时回到北平的宋哲元,直至20日仍不愿孙连仲的第26路军、商震的32军开至北平附近。
7月9日,南京决定调4个师向石家庄、保定集中时,29军即以副军长秦德纯的名义,于第2天向在庐山的军委会侍从室钱大钧提出所调的4个师应仍在原地待命,以免刺激日本和影响平津地区的形势缓和。时过10日,情况已相当恶化,且7月15日何应钦已将敌情用“确报”这样肯定的口气通知了29军,但该军领导在和与战的重大问题上仍犹豫不定,7月10日秦德纯关于建议缓调4个师北上的电报为:
牯岭钱主任慕尹兄(即钱大钧)勋鉴:
蒋委员长致宋主任电,派4师北上统归指挥,业由宋公径复遵办。
惟此间形势已趋缓和,倘中央大战准备尚未完成,或恐影响反致扩大,可否转请暂令准备北上各部,在原防集结待命。以后果有所需,再为电请之。
务乞察酌为祷。
弟 秦德纯 蒸午
派往保定担任联系协调作战的参谋次长熊斌,根据29军领导层种种不正常的情况,经与鹿钟麟、张荫梧商量后,于7月17日请鹿、张由保定至郑州,然后乘飞机至九江,向在庐山的蒋介石将军当面汇报这方面的问题。
此时国民党内之派系成见相互间仍有所警惕,不仅宋哲元对中央军是如此,此刻中央军对其它部队也是同样。如豫、皖绥靖主任刘峙,在作战计划中使用了在豫、皖的东北军,但何应钦即于7月22日电告刘峙,“依最近所定战斗序列,旧东北军系以军为单位分割使用。”所以后来在河北作战中,东北军万福麟的第53军属平汉线北段的第1战区在安固、永清一带布防,而东北军吴克仁的第67军则属津浦线北段的第6战区;东北军缪澂流的57军则隶属于在淞沪的第3战区,在长江口的北岸南通、海门以及靖江一带布防;于学忠的第51军则隶属5战区而在徐海一带地区。以后吴克仁的第67军由河北省南调至淞沪前线,作战伤亡很大,吴克仁军长等也在淞江作战中英勇牺牲。
当日军于7月25日进攻廊坊,26日又运兵由广安门企图攻入北平城,而且日军的大部队已集结于平津外围地区时,29军的上层才看出日方的真面目,而竟于27日发出推托式的“听候中央解决”的抗日通电,即:
南京,委员长蒋、各院、会钧鉴:
各部、各省、市政府、各绥靖主任、各总司令、各总指挥、各军长、各师长、旅长、各法团、各报馆钧鉴:
哲元自奉命负冀、察军政之责,两年来以爱护和平为宗旨,在国土、主权不受损失之原则下,本中央意旨处理一切,以谋华北地方之安宁。此国所共谅,亦中、日两民族所深切认识者也。
不幸于本月7日夜,日军突向我卢沟桥驻军袭击,我军守土有责,不得不正当防卫。
11日双方协议撤兵恢复和平,不料于21日,炮击我宛平县城及长辛店驻军,于25日夜,突向我廊坊驻军猛烈攻击,继以飞机大炮肆行轰炸。26日晚又袭击我广安门驻军,27日晨3时又围攻我通县驻军进逼北平,南、北苑已均在激战中。
似此日日增兵、处处挑衅,我军为自卫守土计,除尽力防卫听候中央解决外,谨将经过掬诚奉闻。国家存亡,千钧一发。伏乞赐教,是所企祷
第29军军长 宋哲元 感
29军在“七·七事变”后的20天中,其领导层以较多时间用于同日方周旋,并想方设法阻止援军进至平津附近,又未将开至河北境内之部队纳入统一的作战计划之内,作出具体部署,致使敌7月28日发动总攻时,各部队只是作了战术性的防御。由于作战缺乏统一部署和实行统一指挥,未能给敌以有力打击。作战仅一天即退出平津地区,只留第38师师长张自忠及其部队一部在北平市迎接进城的日军,张因难以忍受敌之凌辱,而化装由平转津从海上至胶东,但立即遭到追究,中央军将其扣押,以后才被释放复职。
放弃北平的宋哲元,于7月29日晨3时率军部退至保定。此时,自感责任重大,难以服众,于7月30日以患头痛、急需休养为由,指定由第37师师长冯治安代理,并请南京明令予以发表。实际宋哲元退出北平后,精神时有错乱,说话、行动时有失常。
关于29军在平津地区失利后的情况。26路军孙连仲于7月29日发给蒋介石的电报中,作了这样的叙述:
南京,委员长侍从室钱主任呈委员长蒋:报告:
(一)本日晨2时,李副师长(注38师)文田率李、刘两旅及保安队分别袭击天津日租界、兵营、飞机场、津浦总站,情形甚好。后敌兵增加,势渐不支,午后一时奉宋命撤退。8时始退炒米店,小部尚在纷战。连同北苑、通州各役,均属无计划的失败。
(二)29军各师虽尚有力量,惜高级将领精神不振,宋谓29军不能再战,拟赴河间收容部队。
(三)沧、保线工事,宋拟不构筑,政府即筑亦无济于事等语。
(四)职为鼓励29军士气,并阻敌直入,且使后方充分准备,特派一旅在琉璃河占领阵地。必要时用作收容,其余部队,开赴任丘构筑沧、保线中段工事。
(五)宋到河间,将作下野表示,请钧座对平汉、津浦两方面指挥人员早为选定。
(六)本路北上以来,虽处境困难,但本钧座意旨,对29军力为宣慰、鼓励,期必在钧座指导之下,为国效命抗战。
职孙连仲 艳戌
退至保定的29军军部,在7月31日以副军长秦德纯之名义致电蒋介石将军,提出此次在平津地区难以令人信服的失利原因及今后作战之意见。电文为:
京,委员长蒋钧鉴:
查平津战役,29军防线,由大沽口至察边,兵力尚未集结完毕即与敌接触,而天津一战尤为壮烈。功败垂成,深堪惋惜。
29军现在冀南各地整饬,虽兵员略有损失,而士气尚堪一战。为今之计,只有战、和两途。如决战则请将大兵分为3路。平汉、津浦及中间各一路,29军任1路,由钧座统一指挥,则一举而平津可下,直捣长城沿线,冀东各处保安队等必群起响应矣。
若节节抵抗零星消耗,则抗战愈久损失必愈大。如不战而和,则请中央派员到平津,与日方直接交涉,或亦可敷衍一时。
倘不和、不战,则国家前途,实不堪设想矣。冒昧直陈,敬请鉴察。
职 秦德纯 世
撤离平津地区之29军至8月1日,其进驻态势为:
(一)第37师师部驻高阳,部队分驻于保定、安新、高阳、肃宁一带(保定驻1个旅);
(二)第38师在津浦路北段之部队,一部守静海,其余在以南之马厂、大城、青县集结。沿平汉路在保定以南蠡县一带的该师一部在集结后即归还了建制;
(三)第132师师部驻于任丘,其部队分驻于固安、任丘、河间一带;
(四)骑兵第9师师部驻于霸县,一部担任以北固安、永清之防务,一部在霸县以南之新镇(大清河南);
(五)军特务旅位于保定以南清苑县之张登镇附近,旅部位于张登镇;
(六)冀北保安司令部驻于平汉路以北之涞水城,其部队分驻于涞水、易县;
(七)河北保安旅,旅部驻于保定,其部队则分驻于涿县、徐水、保定、望都的平汉路北段沿线地区;
(八)当日,29军军长宋哲元、副军长已离开保定而至任丘,由冯治安在保定主持该军军务。
29军务部队在平津地区之作战,虽因其上层思想犹豫、指挥不力,而广大官兵在反击敌之挑衅和进攻中,打得十分英勇顽强,象37师的何基沣旅、38师的黄维纲旅等。何基沣旅219团从敌之挑衅时起直至反击敌大规模进攻止,都打得相当出色。所部团长吉星文上校在作战期间,对其部队的英勇作战情况,曾于7月24日上书军政部长何应钦,信之内容:
部长何钧鉴:
马戌参电敬悉。星文前在京高教班第5期受训期间,蒙委座及我公之朝夕教诲,深知国势危急已若累卵,军人职责既深且巨,矢志决本。委座爱好和平之旨,并我公所指示之救亡图存大道,向前奋斗。
乃倭寇抱侵略之野心,复逞其占据东北4省之故技,一再来卢沟桥无端挑衅,用机枪、重炮向我阵地猛攻,横施射击。
星文守土有责,此种无理之侮殊难容忍,不能不作正当之防卫,遂督率部属予以痛击,幸赖各官兵均能深明大义,不惜牺牲奋勇冲锋,肉搏三、四次,将倭敌击退,现在静待当局诸公和平交涉。
在此未获圆满解决之前,星文等只有抱定牺牲到底之决心,荷枪实弹以待,誓与芦城共存亡,决不以寸土让人。
目前抗战之际,头部受微伤,现在前方医院治疗,不久即可告痊,祈勿以此为念,星文不才,并祈时加指示为盼。
职 吉星文 7月24日
平津失守后的8月初,担任蒋介石军事总顾问的德国福肯豪森将军在平津前线视察后提出了下列看法:
(一)我方情报工作太差,不仅敌情不明,连自己各部队之兵力、位置、前方负责将领无一人完全明了。此为极危险之事,以后须特别注意情报之搜集与整理,每日至少有2次将敌我情况、作图对照。
(二)敌方中级以上军官愿意作战,基层军官及士兵则甚恐惧。我方则相反,士兵奋勇而高级军官恐惧。各部队之士气皆较旺盛。但有些部队枪支不好,如万福麟部。
(三)我军如在一星期前采取攻势,必可将平津之敌歼灭,目下再准备攻势亦不为晚,因所集结之部队已不少。
(四)发动进攻时,卢沟桥及其以西之地形较好,永定河易于渡过。选该处为进攻地区最为适宜,应派各级军官前往该地勘察地形。
(五)第29军不可担任一个方面的作战,应调至后方整理。如仍用其担任一个方面的作战,必将引起大的不幸。此事关系太大,虽牵涉人事,本人亦直言实述。
(六)我方高级军官过于懦怯,如万福麟即为其一。本人曾向万建议:击退当面敌之少数部队,将战线推至永定河。但万认为其部队不行,难以做到等等,但经了解,其部队士气很旺,实系万之本人问题。
(七)敌机轰炸保定为侦察机,其所投炸弹为12磅之类型,由于我方不善使用高射武器,故敌机如此活跃。观击落之敌机为旧式,如我空军出动必占优势。
(八)工事构筑似注意沧、石线,实嫌过于靠后,即沧、保线亦嫌靠后,最好前推至大清河。
(七)敌侵占平津地区后之兵力配置
敌驻屯军为了下一步作战,于8月1日按照“扫荡残敌、保卫平津主要地区的安定,随时准备应付中国军队之反攻”这一任务,对在平津地区的部队,作了以下之部署:
(一)第20师团进驻长辛店,掩护军尔后部队的集中,随着新来部队的到达逐步向涿州方向扩大占领地区。
(二)驻屯步兵旅团集结于丰台、南苑,按需要对北平以南地区进行扫荡。
(三)独立混成第1旅团位于通州,确保该地区及北平附近的安定,并在该地作为军的预备队。
(四)独立混成第11旅团位于西苑附近,扫荡北平的西北地区并向南口方向进行警戒。
(五)混成第2旅团,占领独流镇附近地区,从南面保卫天津,同时掩护军尔后部队的集中。
(六)军直辖部队:
步兵第77联队负责警卫天津至北平的铁路。
39旅团负责天津地区的警备。
北平警备队负责保护该地的侨民。
航空兵团进行休整,准备与中国空军决战。
这次敌航空兵团从其国内经朝鲜空转至华北时,因再次入伍的飞行人员较多,技术生疏及夏季气象多变和保障不良等原因,损失了重轰炸机两架,战斗机9架,侦察机1架,计12架。因大部是在沿海及在海上飞行,其中10架下落不明。
(八)作继续扩大侵略战争的准备
7月27日,日军统帅部按预定的侵华计划,决定向华北增派第5、第6、第10共3个师团之后,并于29日制定了“对华作战计划大纲”,其内容主要为:
(一)作战方针:击溃平津地区的中国军队,并保持该地区的安定,作战地域大致限定在保定、独流一线以北。
根据情况,以一部兵力在青岛及上海附近地区作战。
(二)作战任务与兵力使用:平津地区,“中国驻屯军”以4个师团为骨干击溃该地区的中国军队;以1个师团占领青岛地区,其主要任务是保护侨民。
(三)作战要领:“中国驻屯军”特别应对平津地区的中国军队尽量给予严重地打击;对青岛和上海地区的作战,在情况不得已时进行。根据战争情况发展和第3国的关系,谋求以最小限度的兵力长期占领平津地区。
(四)对第3国要严加警戒(专指苏联),根据形势需要,逐次动员所需兵力派往满洲。
所派部队预定为第19师团。
(五)另以5个师团由中央直辖以备应付形势的变化。
敌派遣来华的部队,其第5、第6师团,从8月1日至4日由广岛的吴港上船至朝鲜的釜山港上岸,然后以火车输送经平壤、安东、沈阳、山海关,最后到达平津地区。第5师团集结在丰台以南一带;第6师团集结于杨村、落垡、廊坊的铁路沿线。第10师团于10日至14日从其驻地姬路至附近以东的神户港上船,到达塘沽上陆,然后即按命令向天津西南地区进攻。8月31日占领了静海以西的王口镇,9月11日突破了宋哲元第1集团军在该地的防守,占领了青县,并准备沿津浦路进攻沧县、德州和济南。以上敌这3个师团的编组情况为:
第5师团 师团长 板垣征四郎 中将
参谋长 西村利温 大佐
步兵第9旅团 旅团长 国崎登 少将
第11联队 联队长 长野枯一郎 大佐
第41联队 联队长 山田铁二郎 大佐
步兵第21旅团 旅团长 三浦敏事 少将
第21联队 联队长 粟饭原秀 大佐
第42联队 联队长 大场四平 大佐
骑兵第5联队 联队长 小崛是繁 大佐
野炮兵第5联队 联队长 武田馨 大佐
工兵第5联队 联队长 和田考次 中佐
辎重兵第5联队 联队长 原口真一 大佐
第5师团通讯队、卫生队、第1、2、3、4野战医院
第6师团 师团长 谷寿夫 中将
参谋长 下野一霍 大佐
步兵第11旅团 旅团长 坂井德太郎 少将
第13联队 联队长 冈本保之 大佐
第47联队 联队长 长谷川正宪 大佐
步兵第36旅团 旅团长 牛岛满 少将
第23联队 联队长 冈本镇臣 大佐
第45联队 联队长 神田正种 大佐
骑兵第6联队 联队长 猪木近太 大佐
野炮兵第6联队 联队长 藤村谦 中佐
工兵第6联队 联队长 中村诚一 大佐
辎重兵第6联队 联队长 川真田国卫大佐
第6师团通讯队、卫生队,第1、2、3、4野战医院
第10师团 师团长 矶谷廉介 中将
参谋长 梅村笃郎 大佐
步兵第8旅团 旅团长 长濑武平 少将
第39联队 联队长 沼田多稼藏 大佐
第40联队 联队长 长野义雄 大佐
步兵第33旅团 旅团长 田岛荣次郎 少将
第10联队 联队长 赤柴八重藏 大佐
第63联队 联队长 福荣真平 大佐
骑兵第10联队 联队长 桑田贞三 中佐
野炮兵第10联队 联队长 谷口春治 中佐
工兵第10联队 联队长 须麿学之 大佐
辎重兵第10联队 联队长 前野四郎 大佐
第10师团通讯队、卫生队、第1、2、3、4野战医院
随同敌这3个师团调至华北的特种部队,主要有后膛火炮200门,坦克171辆,即:
野战重炮兵第1旅团:
野炮兵第3联队,7.5公分口径野炮36门
野战重炮兵第2联队,15公分口径榴弹炮24门
野战重炮兵第3联队,15公分口径榴弹炮24门
野战重炮兵第2旅团:
野炮兵第24联队,7.5公分口径野炮36门
独立山炮兵第3联队,7.5公分口径山炮24门
野战重炮兵第5联队,15公分口径榴弹炮24门
野战重炮兵第6联队,15公分口径榴弹炮24门
独立攻城重炮兵第1大队:24公分口径榴弹炮4门
独立攻城重炮兵第2大队:24公分口径榴弹炮4门
迫击炮第3大队
迫击炮第5大队
野战高炮共12队
战车第1大队,中战车39辆,轻战车21辆
战车第2大队,中战车39辆,轻战车21辆
独立轻战车3个中队,轻战车共51辆
独立重机枪第4大队
独立工兵第4联队
独立工兵第6联队
铁道第2联队
敌军经多年的侵略准备和以优势的炮兵、坦克、空军为火力骨干,采用多路迂回,相互策应的进攻战术,至1937年底,攻占了华北的包头、太原、安阳、济南一线以北大片地区。而我国当时正是由于缺乏这些装备和灵活的作战方法,致造成部队大量伤亡,大好河山,肥沃土地被敌侵占,广大民众陷入水深火热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