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一年希特勒征俄失败的检讨·第八 – 吴起兵法网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一九四一年希特勒征俄失败的检讨·第八

一九四一年希特勒征俄失败的检讨·第八

 作者:钮先钟·中国

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回顾与省思

出自————《战争通史

   引言

   1941年6月22日发动征俄战役时,希特勒的功业真可以说是如日中天。历史上从未有一位元首曾在如此短时间内获得这样多的成功:22天之内征服波兰,1天之内征服丹麦,23天之内征服挪威,5天之内征服荷兰,18天之内征服比利时,39天之内征服法兰西,12天之内征服南斯拉夫,21天之内征服希腊,11天之内征服克里特岛。其武功之盛可谓旷代所无。

   对比来看,苏俄虽为庞然大物,花费100多天的时间始勉强使芬兰屈服,而其损失之惨重尤其惊人。相形之下,不仅显示俄国之无能,也更增强了希特勒征俄的信心。他希望迅速毁灭俄军的主力,并在三四个月之内达到伏尔加-阿尔汉格尔斯克(Volga-Archangel)之线。此后即可留下五六十个师来据守已征服地区,而集中其余的兵力去清算大英帝国。事后看来,希特勒对苏俄未免估计过低,但以当时的情况而论,他这种想法似乎也不算太荒谬。当德军向苏俄进军时,有许多人认为他是大有成功的机会。诚如他自己所云:“当巴巴罗萨(Barbarossa)作战开始时,全世界都会屏息以待!”

   但是希特勒的征俄壮举最终却以失败收场,其原因安在,研究军事史的人已经作了很多的解释。见仁见智虽各有不同,但其中含有许多意义深远的教训值得后人警惕则一也。现在就把若干名人的意见综合叙述如下,以供读者研究战史和战略时参考:

   曼施泰因元帅的意见

   被公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三大名将之一的曼施泰因元帅,也是当时德国将领们所一致推崇的第一位天才战略家。他在他的回忆录《失去了的胜利》中曾作下述的评论:

  希特勒所犯的第一大错就是对苏俄的资源和红军的战斗素质作了过低的估计。因此,他一切的想法都是认为可以速战速决。不过即令这是可能的,也必须设法使苏俄同时发生内在的崩溃。但希特勒的政策却恰好足以产生相反的效果。他在东欧占领区中的政策是由特务人员去执行的,完全抵消了军人的一切努力。换言之,其军事行动是以尽快摧毁苏俄统治为目的,但其政治行动反而帮助苏俄当局巩固其统治。在其他战争中,政治和军事的冲突固然常有,但却从未有如此背道而驰的。结果是希特勒在东战场上政治行动完全违反其战略要求,于是也就使他丧失了一切可能速战速决的机会。

   希特勒的战略目标是以政治和经济的考虑为主要基础,即为:(1)占领列宁格勒(即今圣彼得堡,他认为这个城代表共产主义的摇篮),并与芬兰人合作支配波罗的海;(2)占领乌克兰原料产地,顿内次(Donetz)盆地的军备生产中心,高加索油田,以使苏俄战争经济完全崩溃。

   另一方面,德国陆军总部则认为必须首先击败红军始能征服和保守那种重要性毫无疑问的战略地位。他们认为必须向莫斯科前进始能迫使俄军主力接受会战。因为这个城市已成苏俄权力的焦点,是斯大林所不能丧失的。其理由又可分为三点:(1)与1812年(拿破仑征俄时)不同,莫斯科现在是俄国的真正政治中心;(2)莫斯科附近已建立巨大军需工业,若该城丧失即可使苏俄战争经济立即受到严重打击;(3)更重要的是莫斯科恰好为欧俄地区交通网中心,该城市若被攻陷则俄军防线就会被切成两段,而使苏俄不再能发动统一协调的作战。

   简言之,希特勒与陆军总部之间的战略歧见即为:希特勒希望在两翼上寻求决战,陆军总部则主张在中央方面寻求决战。以苏俄空间的巨大和德军可用兵力的有限为判断基础,则第二案是远较第一案合理。但最不幸的是德军的最高作战指导既非以第一案又非以第二案为基础,而是以二者的折中为基础。希特勒虽坚持自己的战略观念,却同意采取陆军总部所建议的兵力部署。以致在整个战役过程中,对战略目标的问题始终争论不休,结果是不仅希特勒无法达到他的目标(那的确太遥远),而陆军总部在目标上也发生混乱和动摇。

   希特勒在巴巴罗萨作战命令中所规定的“一般意图”只能算是一项战略公式,甚至仅为战术公式,并不能代替真正的作战计划,此种计划的准备和执行都要求在最高层意见必须完全一致,而这正和德国的实际情形相反。

   古德里安上将的意见

   古德里安上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闪击英雄”,对于希特勒初期的胜利,他算是第一功臣。他对1941年的战役准备曾作下述两点批评:

   对于苏俄的实力,德国人在战前并非不知道。德国驻俄武官柯斯特林(Gen. Kostring)将军是一位杰出人才,对于苏俄的军事力量曾提出相当精确的研究判断,但希特勒对于客观的报告一律不予采信。他是在心里先有固定的主观,凡是与其主观冲突的情报和建议就都拒绝加以考虑。他甚至还有一种魔力,能使其在军事方面的高级僚属也都受到这种“乐观病”的传染。

   直到8月31日,希特勒才开始注意冬季服装的问题,但这个责任却不应由希特勒单独负起。德国高级人员都一同沉醉在美梦之中,以为8到10个星期之内即可击溃俄军。所以在1941年的秋季,已有一部分德国工业开始从战时生产转向其他目标。甚至有人认为冬季开始以前即可从东线抽回大部分兵力,只留下少数部队即可控制俄国。这些留守兵力自然可以在很舒适安稳的环境中过冬。一切似乎都很合理想而且也很简单,哪知道他们的美丽幻想与残酷现实相差太远。

   其次,古德早安指出,德国在开战时共有205个师的兵力,其分布情形如下:(1)西欧38个师;(2)挪威12个师;(3)丹麦1个师;(4)巴尔干7个师;(5)北非2个师。因此在东战场可用兵力就只剩下145个师。这种兵力的分散实在很不合理。西欧驻兵38个师显然太多,因为此时英国绝无反攻能力,而已被占领的西欧国家也不可能造反。尤其在挪威闲置12个师的兵力则更是岂有此理。

   李德哈特上尉的意见

   号称“将军之师”的英国李德哈特上尉在其所著《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中曾有其独特的见解,现在摘要叙述如下:

   在俄国决定胜负的因素,战略和战术尚在其次,最主要的是空间、后勤和机械。正像过去的波兰和西线战役一样,一切问题都决定于机械化兵力,尽管他们在总数中仅占极小比例。19个装甲师仅为全部兵力的1/10。其余兵力中只有14个摩托化步兵师在良好道路上才可以赶上装甲矛头。德国在1941年共有21个装甲师,而在1940年只有10个,表面上已增加一倍,实际并非如此。在西欧战役中德国装甲师有2个战车团,但现在每个师都抽去1个团,而新的师就是以抽出的团为核心组成的。

   许多专家都反对这种做法,认为其足以减低每个师的打击威力。一个师的1.7万人中现在只有2600人是真正的“战车兵”,其他人员都是非装甲尾巴,对作战的帮助有限却在行动上成为很大的拖累。但希特勒非常固执,面对俄罗斯的广大空间,他希望能有较多的装甲师番号以虚张声势。

  战车数量的减少又造成德国装甲师的另一项基本弱点,即大部分车辆既非装甲又缺乏越野机动性。一个师的履带车辆还不到300辆,而轮式车辆却有3000辆之多,绝大部分只能在道路上行驶。东线良好道路极为稀少,遂产生极大困难,尤以在恶劣天气中为甚。最初之所以能获致成功是由于对方能力太差,但不久德军素质优势日益降低,而环境状况则日益困难,于是攻势也就成为强弩之末。

   李德哈特又指出,以古德里安为首的战车专家曾主张装甲兵团应迅速长驱直入达到最大深度,至少要到第聂伯河(Dnieper)之线始向内旋转,这样也许可在第一次大包围中把敌军中央方面的兵力一网打尽。于是向莫斯科前进的路上就不会再有障碍存在。但希特勒采取了正统派的意见,不让装甲兵孤军深入而要他们过早地与步兵合作从事不成熟的包围战。结果遂使德军愈陷愈深,虽然俘获不少敌军,但冬季的来临遂阻止德军扩大战果。换言之,为了实现战术理想反而丧失战略目标。

   富勒将军的意见

   英国富勒(Gen. Fuller)少将在其所著《西洋世界军事史》中认为,希特勒指责其将军们思想落伍并非没有理由。他知道他所面临的问题和拿破仑所面临者并不完全相同。简言之,那不光是一个军事问题,即毁灭苏俄的陆军,更是一个政治问题,即推翻共产党的统治。他这种认识实比一般职业军人高出一等。但可惜他空有此种认识,实际行动却与其理想背道而驰。仅仅由于地名之故,遂认为列宁格勒和斯大林格勒是共产主义发祥之地,只要占领这两个城市即足以粉碎苏维埃政权,那实在是神话式的幻想。

   事实上,作为思想性和政治性的目标,莫斯科的价值并不在那两个城市之下。它是世界共产主义的“麦加”(圣城),也是高度中央集权政府的所在地。假使说不应以占领城市为手段,那也应以制造革命为手段。如果希特勒能自开战之日起即以解放者自居而不以征服者自居,则他责骂将军们头脑落伍就可说是理直气壮,希特勒除坚持其思想战的观念以外,又进一步将经济目标加在一起,即征服乌克兰和高加索,于是他的思想就变得更为混乱。希特勒时常指责德军将领不明了经济因素的重要性,但战争中最重要的事情还是击败敌军的主力,否则也就不可能征服和保持经济目标。

   虽然已经浪费不少时间,但在8月初斯摩棱斯克会战结束时,德军若只停留一段合理的喘息时间,即继续向莫斯科前进,则在冬季来临和西伯利亚部队赶到之前仍有攻陷莫斯科的良好机会。但希特勒却突然决定中央方面停止不进而抽出其两个装甲兵团增援南北两面的作战。北面的作战完全没有成功,而在南面却获得基辅会战的大捷。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最大包围战,希特勒称之为“世界战史中最伟大的会战”,而他的陆军参谋总长哈尔德则认为那是“东线战役中的最大战略错误”。等到基辅会战结束,德军再向莫斯科前进时已经是9月30日,换言之,已经整整迟误两个月的时间,于是终于断送了进入莫斯科的机会。

   不过希特勒若能认清乌克兰的政治意义,则仍有机会把基辅会战变成一次决定性会战,甚至于已经把共产政权打倒;写《希特勒征俄之役》的波兰人安德尔斯(Gen. Anders)将军曾指出从6月22日开战起,到9月26日基辅会战止,德军所俘虏人数已达150万,到圣诞节时几乎又增加100万,怎么会这样多呢?安德尔斯所作的解释为:“许多军人都认为这次战争可使俄国改朝换代。他们希望德军胜利,遂集体投降,高级军官也不例外(包括提摩盛科元帅 [ cdhyy注:铁木辛哥 ] 的参谋长在内),并自愿加入反共战争。”

   格利茨(Walter Gorlitz)在所著《德国参谋本部》中说:“德国人不想毁灭共产主义,只想奴役斯拉夫民族,实乃整个战役中的最大错误。”战后有一位德国军官说:“在基辅我们升起的是一面卐字旗而不是乌克兰的国旗,即足以暗示我们已经失败。”假使希特勒能以斯拉夫民族的救星自任,则即令他在军事战略上犯了很多错误,他也仍然能轻松地把苏俄奴役的大帝国炸成碎片,而在鲜花如雨点之下进入莫斯科。

   希特勒之未能攻占莫斯科,概括言之,都是他自己的过错。不过即令希特勒能够占领莫斯科,战争也不一定会结束,因为在莫斯科的后面还有长达7200公里的未征服领域,更何况从12月11日起,美国也已投入战争旋涡。只有一个办法可以解决一切问题,那就是希特勒知道如何利用苏俄的内在弱点。若能如此,则他在1941年内即可能已经使苏俄陆军瓦解,使斯大林的统治崩溃。于是西方国家即令想给予苏俄援助也都来不及了。

   结论

   综观上述各家的言论,即可以明了在1941年的俄罗斯战役中,希特勒是该赢而没有赢,斯大林是该输而没有输。斯大林颇有自知之明,他心里完全明白他那个大帝国正像戏台上的“架子花脸”,只能摆摆架子并无真实的功夫。所以他曾尽量地避免与希特勒发生冲突。反而言之,希特勒在当时假使不犯那样多的错误,则他的确至少是有赢得第一回合(攻占莫斯科)的良好机会。甚至于达到伏尔加、阿干折之线亦非不可能。

   在许多错误中,从军事战略的观点看,最严重的即为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浪费了太多的时间。不过若从国家战略的观点来看,则更大的错误还是希特勒完全不知道利用苏俄的内在弱点。有人说击败希特勒的是“泥”将军(General Mud)和“冬”将军(General Winter),那只不过是一种戏剧化的说法,真正使希特勒走向失败途径的原因还是他的愚昧无知。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