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为何未能击败英国·第七
作者:钮先钟·中国
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回顾与省思》
出自————《战争通史》
缺乏战争计划
1940年6月22日算是希特勒一生事业的最高峰。他在法国福煦元帅1918年11月11日接受德军投降的同一地点接受了法军的投降。法国已经完全被打倒,英国虽未遭受最后失败,但也被逐出欧陆。不过假使希特勒在当时真正相信他已经赢得这次战争,那却未免是大错而特错了。
英国人对于希特勒的招降完全不予理会,所以当法兰西战役一经结束,德国当局遂立即面临着次一个步骤应该如何进行的问题。当时的情况可以集中于两点:(1)英国尚未被击败而且也绝无与德国谋和的意图;(2)苏俄始终是一个潜在的威胁,随时都想乘机而动。希特勒对于西线的战事一直都在要求速战速决,其理由即在此。现在很明显,德国最迫切的任务就是应该迅速结束与英国之间的战争状况,只有这样始能使斯大林无隙可乘而无法获致渔翁得利的机会。
今天看来,希特勒对英国的确有谋和的诚意,但是此种试探的必然失败又可以说是毫无疑问。希特勒此时正是一帆风顺,趾高气扬,要他平心静气,用理智和正义为基础来和对方进行谈判,这似乎是很不容易办到的,甚至连俾斯麦在普法战争之后都不能贯彻其化敌为友的政策,所以对于希特勒实不应作如此的奢望。反而言之,英国的民族性极为坚忍,可谓宁死不屈——丘吉尔本人即为典型的代表。在打了败战之后,要他们甘心认输,那可以说是绝无可能。
所以,假使德国统帅部具有深谋远虑,则在西线战役尚未发动之前,也许就应考虑到如何征服英国的问题,如果不曾作这样的考虑和准备,则可以说他们根本没有完整的战争计划——事实上的确如此。这也是纳粹德国缺乏完善战略组织的必然后果。
所有的独裁者都犯同样的毛病,那就是大权独揽,不肯作一种合理的授权安排,希特勒当然也不例外,甚至可以说他的毛病比其他的独裁者还要厉害。在他的统治之下,德国的高层根本无组织可言。德国从来就不曾有一个国家层的参谋本部来负责考虑大战略的问题。西方的战史家中常有人误以为德国的三军统帅部(Ober Kommando der Wehrmacht,简称OKW)即为这样一个机构,事实上,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从一开始,希特勒就只是把这个单位当做他的“侍从室”看待,尤其是负责人凯特尔(Wilhelm Keitel),更是标准的庸才,根本没有能力就战略问题向希特勒提出任何建议。
至于说到三个军种的总司令和他们的参谋总部,实际上对于大战略也不能产生任何影响作用。虽然他们有时也会偶然在私人的谈话中发表其有关国家战略的意见,但希特勒对于他们的态度最多也不过是姑妄言之,姑妄听之而已。最后还是由希特勒一个人凭其思考和直觉来作决定。因为没有任何机构曾获授权草拟全套战争计划,所以在法兰西战役结束之后,也就注定了要产生严重的后果。胜利者反而感到彷徨,不知如何是好。等到希特勒开始考虑侵英作战时(他还没有真正下决心),才发现一切准备都未完成,于是也就错过了及时利用英国弱点的最好机会。这时才开始准备,已浪费不少时间,结果终难免半途而废。
封锁战略
在尚未评述事实之前,我们应先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假使希特勒发动攻击英国的战争,其成功的机会又有多大呢?概括言之,希特勒有三种战略路线可供选择:(1)切断海上补给线以迫使英国人屈膝,也就是封锁战略;(2)征服地中海,以切断不列颠帝国的生命线;(3)使用两栖作战的手段,直接入侵英伦三岛。
第一种战略若能彻底执行则绝对有效。由于德国已经握有挪威、荷兰、比利时、法兰西的海岸,可以用来当做空军和潜艇的基地,所以在形势上,德国人已比过去远较有利。但就兵力而言,德国方面却无太多长进。在海军方面,潜艇的数量距离适当的标准还差得太远,而其他水面军舰更不必谈。因此,除非能使英国空军丧失作用,否则英国人在反潜作战中就会居于优势。至于德国的空军则应能完成下述三项任务:(1)获得制空权,至少应能阻止英国空军参加反潜作战;(2)使英国的港口瘫痪;(3)与德国潜艇合作以攻击英国的船只。实际上,也就是要击败英国的空军并毁灭其补充能力。
“不列颠之战”似乎可以证明德国空军在1940年并无能力达到这样的目标。德国轰炸机数量非常有限,而远程战斗机也极感缺乏。在那个时候,想仅凭所谓“战略轰炸”的手段来迫使英国屈服,实在是一种天真的神话。以后,同盟国空军实力虽远较强大,但也未能达到杜黑主义的理想,由此可以反证戈林的空军更不足以语此。
总而言之,要想采取此种切断英国海上交通线的战略,则必须准备作长期斗争;而为了保证成功,德国人必须动员其全部战争潜力来加速增产潜艇和飞机。为了达到此项目标,就必须裁减陆军以便把人力转用到工业生产方面。因为这种斗争是长期的,这也就是其危险之所在。谁都不知道俄国人能安静多长时间,德国若是裁减其陆军,并且使用其全部空军力量以对付英国人,则苏俄纵不趁机发动战争,至少也敢于从事政治性的敲诈。
另外还有一个危险,就是美国也许不会坐视英国慢慢地被德国绞死,所以它就有提早出面干涉的可能。专就空军和海军的战斗而言,美国人很快就可以参加,不过在1940年,美国的军事实力还是非常有限,所以对德国并不能构成严重的威胁。
总而言之,假使德国已有一种真正的大战略,并且决心予以贯彻执行,则这一条行动路线确有成功的希望。不过必须坚持以毁灭英国空军和切断英国补给线为两大主要目标,任何分散努力的行动,例如对城市的空袭,都必须完全避免,同时更应使用一切外交手段以求预防俄美两国的可能干涉。
地中海战略
第二种击败英国的方法,也就是所谓地中海战略,无论是在战时或战后,都曾有许多人提倡此种战略路线,尤其是他们更曾指责希特勒——甚至所有的德军领袖——在思想上不能跳出“大陆”的圈子,从来就不曾认清地中海作为不列颠帝国生命线的重要性。此种指责并非完全正确,至少在德国也有若干人提倡地中海战略,最典型的即为海军总司令雷德尔,此外像隆美尔、古德里安、凯赛林等人也都曾提出经由地中海和中东以瓦解大英帝国基础的主张。
不过,即令希特勒和德国大多数军人的思想是以欧陆为其限度,但假使英国丧失地中海内的阵地,是否会被迫放弃战斗?又或征服地中海地区,是否即能解决德国人的问题?这似乎都不无疑问。
地中海的丧失对于英国将是一次严重的打击,对于印度、近东、石油供应等方面可能产生的影响都会十分重大。此外,地中海的封锁也足以使英国的粮食供应更感缺乏。但这样的打击是否就会送命呢?那还不至于。英国人绕过好望角还是可以与中东和远东取得接触的,除非使用潜艇和飞机严密封锁英伦三岛,否则还不能切断英国的生命线——换言之,也就是必须采取上述的第一种战略不可。但当德国采取那种直接封锁的战略时,也就势必要集中其一切海空军兵力,所以自无余力再在地中海方面采取大规模的攻势行动。
英国人若丧失了直布罗陀、马耳他岛,以及在埃及和近东的地盘,那当然是灾情惨重,但还不至于送掉“约翰布尔”的老命。而且照英国人的民族性来看,那只会增强他们的抵抗意志。认为地中海为大英帝国的生命线只是一种空洞的口号,至少英国各自治领也决不会因为英国在地中海的挫败而撤回他们对母国的支持。
第二个问题是地中海争夺战对于德国本身又将产生一些什么后果呢?第一,意大利虽然可以当做一个良好的作战基地,但这个国家军事力量的微弱却是人尽皆知的事实,所以作战的主责必须由德国人负起,意大利人早已把地中海当做他们的私产,而且为了面子,也势必要求握有全盘指挥权,这是希特勒很难拒绝的,但事实上,这会给德国人增加无限的麻烦。以后,尽管希特勒不曾以地中海为其主战场,但他却还是受到其轴心伙伴的拖累,而不能对其坐视不救,结果在指挥系统上所遭遇到的困难就的确如上文所分析者。
其次,要争夺地中海的控制权,则必须攻占马耳他岛和直布罗陀,并将英国人逐出埃及和希腊。这些问题都不简单。要想夺取直布罗陀则必须获得西班牙的同意,而且也必须结束西班牙的中立状态。于是德国所要保护的海岸线又必须延长,而将整个伊比利半岛都包括在内,并且还要保证西葡两国能维持活命的补给,因为他们的海外补给线势必会被英国人切断。这两个国家,尤其是葡萄牙,对于德国人的行动都有抵抗的可能,于是也就会把相当数量的德国陆军坑陷在这个半岛之上,拿破仑的旧事可为殷鉴。而且德军若强占西葡两国,则在美国和拉丁美洲必然会引起恶劣的反应。
一旦把英国人逐出埃及和希腊,德国人还是不能到此止步,而似乎必须有向中东深入之必要,尤其是为了切断英国的石油补给来源更需如此。有人认为德军进入中东可有两大利益:(1)可以进一步威胁印度;(2)可以威胁苏俄的南侧面而使其不敢轻举妄动。事实上,这都是纸上谈兵的见解。仅凭补给困难的原因,德军也无法做那样的远征。而且德军深入中东更可能促使苏俄提前发动对德国的攻击。
总而言之,地中海的得失并不足以决定英国的存亡;反之,如果德军因此而劳师伐远,结果可能得不偿失。所以想从地中海方面来打击英国的帝国基础,其想法实与拿破仑企图取道埃及以征服印度并无二致。此种玄想只会把德国的主力长期消耗在不具有决定性的方向上,反而使英国人可以获得喘息的机会,同时也使苏俄有隙可乘。
事实上,希特勒是坚持不把他的主力用在地中海方面的,这一点应该说是毫无错误;但他却不免受到墨索里尼的拖累,结果还是浪费了不少的时间和兵力。此种“半调子”战略实一无可取。如果轴心国家在同盟战略上能有较佳的控制或协调,则墨索里尼在非洲和巴尔干的无意识冒险应该能予以制止,其结果也会对整个轴心组织远较有利。
海狮作战
第一条路线虽有成功的机会但需旷日持久,与希特勒的速决观念具有基本矛盾,第二条路线则根本不具有决定性,所以希特勒终于选择第三条路线,实乃理所当然。他所作的选择并无错误,问题是他的决心不够坚定:这个直接入侵英格兰的作战计划定名为“海狮”(Sealion),如果付之执行并且获得成功,则应该是具有决定性的。诚然,即令英伦三岛沦陷,丘吉尔也还可以迁都加拿大再继续打下去,换言之,即令征服了英国的本土也不一定等于大英帝国的完全崩溃。不过有一点却可断言,至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希特勒的敌人已经丧失从海上向欧陆发动攻击的必要基地。即令美国投入战争,若无英国作为跳板,想要越过大西洋侵入欧洲也绝非易事。所以,希特勒至少可以有一段时间足够用来解决其他迫切问题而不必害怕任何牵制。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英国政府即令不屈服,他们对德国也已经不能构成任何威胁,那些自治领是否仍能团结一致也颇有疑问,而且至少他们是更不足以威胁德国。面对毫无后顾之忧的德国,斯大林将采取的态度又会怎样呢?当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力劝莫洛托夫与轴心合作,共同瓜分大英帝国的尸体时,后者还能不见风转舵吗?假使斯大林同意希特勒的建议改向亚洲发展,则德俄之战是有避免的可能的。另一方面,如果英国已经无可救药,美国人还会放弃其孤立主义的传统而向德国发动“十字军”吗?
诚然,这些问题都是假想的,所以也就永远不会有正确的答案。但至少有一点可以断言,希特勒若能在1940年攻占英国,则德国此后在世界上的地位一定远较有利。因此,至少就军事的观点而言,那要算是一项决定性的成功。
然则在1940年,德国人若发动渡海战役,其成功的机会又有多大呢?对于这个问题当然有各种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在1944年6月,当西方联军发动“霸王”(Overlord) [ 注:原文为“大君主”,依惯例改为“霸王”,后同。 ] 作战时,不仅在空中和海上享有绝对优势,而且还拥有如此大量的技术装备,但其成败之机仍然间不容发,甚至只能说是险胜。由此看来,如果德军在1940年只想凭借那些较原始的渡海工具来进行规模相当的两栖作战,则其失败似乎就已成定局。
此种看法实乃似是而非。战争永远是一个相对性的问题:1940年的德军在两栖攻击能力方面固然远不如1944年的联军,但1940年的英军在海岸防御能力方面也同样远不如1944年的德军。1940年的夏季,英国海岸几乎没有任何有组织的防御部署,英国的兵力也缺乏适当的装备、训练、领导。如果希特勒在敦刻尔克能够不让英国远征军逃出罗网,则英国无防御的程度也就可以说快要达到百分之一百了。
“海狮”作战若欲成功,其先决条件有二:(1)应尽量提早执行,一方面乘着英国人还在无防御的情况之下,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夏季的好天气(英吉利海峡在七八两月间风平浪静的日子居多);(2)在渡海时及登陆之后,德军应有在海峡地区阻止英国空军及海军采取有效干涉的能力。而这个关键又在于对空军兵力的有效运用。以后由于对天气和最低限度的空中优势均感到没有把握,于是德国军事当局对于这一作战的执行也就日益感到犹豫和不安了。
从头说起,希特勒本人就是一头陆狮而不是海狮,他缺乏冲海水跳下去的勇气。比之过去,他本人的决心远不那样坚定,于是从上到下也就缺乏惯有的推动力。三军统帅部中主管作战的约德尔(Gen. Jodl)的态度尤其消极,他始终认为渡海攻英是一种没奈何的事情。结果一拖再拖,把好的机会完全拖掉了。
空军总司令戈林应负的责任更大,他根本就不认为空军作战是整个侵入计划的一部分,所以不断地分散和浪费空军的兵力,甚至妄想仅凭空军就能征服英国。总括说来,戈林对于第三帝国的败亡,其贡献要算是最大的,纽伦堡的战犯审判真可以说是不公平,对于戈林真不该处以死刑,而应授予奖章才对。
最后机会的放弃
希特勒是根据两条理由才在1940年9月14日决定搁置“海狮”计划的:(1)准备时间太长,第一拨兵力至少要到9月24日始能出发,到此时天气已经大成问题,而且即令第一拨能顺利登陆,后续的增援部队也还是需要良好的天气;(2)直到此时为止,德国空军仍然不曾获得必要的空中优势,这也是一条真正的决定性理由。这些理由也极为正确,不过并非不可避免。
假使德国早就有一套完整的战争计划,并且是以击败英国为最终目标,则当西线战役尚在进行之际,有许多侵英的准备工作就可以同时进行,于是在时间上一定可以节省不少。再说希特勒是在7月中旬始决定发动“海狮”作战的,结果必须到9月中旬始能完成一切准备,如果他能提早4个星期作出决定(也就是在6月中旬法兰西战役结束之后),则照理到8月中旬即可以开始行动。
至于空中优势的未能获致,主要原因并非德国空军人员不优秀或不努力,也非实力太差,而是作战指导上的错误。在预定入侵日期之前很久,德国空军即已在进行一种孤立的空中战争,那是徒然的消耗实力,而对入侵作战毫无裨益。所谓不列颠之战,本来应为“海狮”作战的前奏,但结果却与后者毫不配合。尤其是当双方恰好打成平手时,德国空军突然改变作战目标,于9月7日把攻击重心移到伦敦城上,那不仅和“海狮”作战毫无关系,而且也让英国战斗空军获得一次难得的喘息机会。诚然,德英两国空军在此时大致是势均力敌,德国人在数量和素质上都不能占有足够的优势,以保证其地面兵力的登陆成功,但若能在兵力上和时间上作灵活的运用,则至少并非绝无成功的希望。
当然,两栖作战是一种很大的冒险,此种作战含有孤注一掷的意味。不过欲求成功则必须准备付出高价,这又是千古不易的真理。作为一位指挥战争的最高统帅,希特勒的最大弱点即为色厉内荏。表面上,他似乎是天赐神勇,万夫莫敌;实际上,他很胆小,他害怕失败,他不敢冒险。其主要原因是一位独裁者对于他个人的威望十分敏感,一次军事上的失败将使其在国内和国际上的地位发生动摇。
希特勒不乏自知之明,他对大英帝国一向都很敬畏,他不希望和英国拼死一战,所以尽量避免和英国摊牌。他的这种想法并无错误,或至少应说是可以谅解。但到了非要乾坤一掷的时候,他个人的心理状态就对他的战略构成一种精神的包袱。这也就是他对于“海狮”作战最初犹豫不决,而最后则为不敢一试的最大理由。
由于希特勒在1940年夏季未能冒险对英国发动一次决定性的打击,遂其终于丧失彻底击败英国的惟一机会。于是最后他只得转过身来攻击俄国,因为他感到不能再等待,必须乘这个暂时不怕西方敌人牵制的机会先行解除苏俄的威胁。
事实上,这也正像说笑话一样:因为怕死所以宁愿自杀。希特勒不愿冒侵英作战的危险,结果反而作了更大的冒险——实行两面作战,这也正是他一向力求避免的事情。尤其是拖了那么久,才终于放弃“海狮”作战,并且还在毫无意义的不列颠之战中消耗掉不少宝贵的力量。结果希特勒到1941年6月才开始发动侵俄战役,换言之,也就是浪费了一年的时间里,而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德国人本来很可能有机会获得一次决定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