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日方的分析:“一团糟”·第四十 – 吴起兵法网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对日方的分析:“一团糟”·第四十

对日方的分析:“一团糟”·第四十

作者:戈登·W·普兰奇 ·美国

                    唐纳德·M·戈尔茨坦 ·美国

            凯瑟琳·V·狄龙 ·美国

出自————《中途岛奇迹

出自————《战争通史

  许多参加过中途岛战役的日本人不久就把这次惨败看作是一场恶梦:炸弹在猛烈爆炸,烈火在熊熊燃烧,战舰在逐渐沉没,人们在打旋的海水中挣扎。为帝国海军增添荣耀的希    望已无可挽回地消失在太平洋的夜色之中。他们在苦苦思索: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一个看来是大好的时机突然之间出乎意料地变成了一场大灾难。为什么?是舰队的问题还是日本海军领导的问题?在中途岛战役开始前,日本帝国的海军一直像一群在海洋中游弋的逆戟鲸,所到之处,捷报频传,留下的则是死亡和毁灭。在日益扩大的日本帝国的每一个角落,人们都在欢呼,称颂山本是卓越的海军天才。

  日本人在中途岛问题上一直比美国人更加内省,这是自然的,因为他们打了败仗。确实,在日本,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对这次战役进行检讨。这与珍珠港事件后美国对该事件进行分析的情况几乎一样。然而日本的研究人员把主要兴趣放在吸取教训而不是追究责任上。

  事实上,几乎每一个就这一研究课题被直接和间接地征求过意见的日本人都指出:渊田和奥宫所说的“胜利病”是这一惨败的根本原因。 [ 注:《中途岛海战》,第245页。 ] 主要是由于日本人取得了一连串的胜利,每一个作战人员为有效战斗所必须具备的那种健康而正常的自信心理蜕变成了过分的自负和对敌人的轻视。

  某些信神拜佛的人,如草鹿和三和,认为,在中途岛的灾难性失败是上天对这种狂妄自大的惩罚。 [ 注:三和日记,1942年6月18日:《联合舰队》,第92页。 ] 责备日本人最严厉的要数千早正隆海军中佐了。千早在后来评论整个太平洋战争时,认为日本人在中途岛遭到决定性的失败是“毫不奇怪的”。

  这次失败等于是我们自己计划的。我们即使在中途岛躲过了这场可怕的灾难,也会在大平洋战争的其它战区(或许就在1942年当中)遭到同样的命运。那次失败……是预先注定了的。为什么?因为这是上天对日本海军狂妄自大的惩罚。 [ 注:普兰奇案卷中所存千早正隆写的有关太平洋战争一书的手稿,第70页。 ]

  甚至连那些不相信上天直接干预了战事发展的人也认为,对过去的战绩沾沽自喜是产生所有错误的根本原因。 [ 注:宇垣日记,1942年6月10日;《中途岛海战》。 ] 美国海军学院也认为,“南云海军中将的这些错误是由于过分自信和分析不当所造成的判断上的错误。” [ 注:“中途岛海战分析”,第227页。 ] 不仅仅是南云,犯了错误!我们将会看到,日本各级计划和各种事件的每一方面都受到了“胜利病”的感染。当山本在其所剩无几的年月里读到《圣经》的《箴言》(山本是经常阅读和研究《圣经》的) [ 注:《山本》,第6页。 ] 第十六章第十八节中的“骄傲先于毁灭,傲慢先于死亡”这一段话时,如果他不倒吸一口凉气,人们倒要感到奇怪了。

  南云作为现场的舰队指挥官,不可避免地成了批评的主要对象。然而他并没有像金梅尔海军上将在珍珠港事件之后那样被解职。他仍然保持了他的司令长官职务。海军给了他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也许山本对南云和草鹿所表现出来的令人心悦诚服的、真心实意的宽宏大量,正中海军军令部的下怀。海军正在对中途岛战役大肆宣扬,把它说成是一次重大胜利。在这种时候如果撤换掉第一航空舰队司令这样的公众心目中的英雄,就有可能造成一个公共关系问题。不管怎样,日本海军在这个问题上可以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它之所以能这样做,是因为当时的政府是一个军事独裁的集体。尽管选民们暴跳如雷,持独立见解的报界叫着要以血还血,成群的国会议员如疯似狂,但是海军并未受到任何压力。

  今天南云受到指责、他自己也曾自责的一个原因是他为保证航向而作重大变更打破了无线电静默。 [ 注:这与袭击珍珠港时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照。那时,航行途中严格保持无线电静默是一项不可变更的规定。 ] 一些年轻的飞行员在中途岛战役后回到日本,在“雾岛号”上进行战后总结分析时,声称“这一举动等于把我们的位置暴露给了敌人”。 [ 注:“悲剧之战”。 ] 宇垣在日记里写道,“在距敌人舰队很近的地方进行无线电通讯是非常冒险的事情。” [ 注:宇垣日记,1942年6月10日。 ] 这个原则是正确的。但是就我们目前所知,美国人并没有收听到这则无线电通讯。而且宇垣有意不提在进行第二次图上演习时他自己曾强调过保持联系的必要性。当时他说过,“必要时必须毫不犹豫地发出电报……” [ 注:见本书第八章。 ]

  对南云的更严厉的指责是说他没有搞好空中侦察。源田认为,“空中搜索计划不周密应该说是中途岛之战失败的最初原因。” [ 注:源田的陈述。 ] 如果这一天上午早些派出飞机进行更仔细的搜索,或许会发现美国人的特混舰队,从而能使第一航空舰队实施首次的、也许是决定性的打击。的确,当南云一知道有两架侦察机的起飞受到耽误,就该立即命令派其它的飞机替代,而不应该坐视掉队者迟迟不起飞。 [ 注:见本书第二十章。 ] 然而必须指出,即使南云的侦察机搜索了整个天空,也没有哪一架比“筑摩号”上的五号机有更好的机会。很显然,这架侦察机正好从美舰队的正上方飞过,但却没有发现它们。 [ 注:《中途岛海战》,第236页。 ]

  南云进攻中途岛时对飞机的使用是值得商榷的。他同时使用了4艘航空母舰上的飞机。这样做,飞机起飞是快了些,但却同时使4艘航空母舰全都处于易受攻击的状态。他侥幸地未遭攻击,但渊田和奥宫认为,要是南云只用2艘航空母舰攻击中途岛,他就有另外2艘应付临时出现的紧急情况,而不用同时在4艘航空母舰上都降落飞机。 [ 注:宇垣日记,1942年6月10日。 ]

  “难道在敌人进攻之前,第二攻击波飞机就不能起飞吗?”宇垣在日记中问道。的确,人们奇怪,为什么不沿用袭击珍珠港时采用过的方法。那时,第二攻击波飞机是到时间就起飞,根本没有等待第一攻击波飞机领队的呼唤。这可能是在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作战时取得的经验──当时渊田率领的空中打击力量对完成任务绰绰有余──影响了在中途岛的作战方式。毫无疑问,戴维逊将军对珍珠港的教训仍然记忆犹新,他说,“由于各种设施均遭到破坏,我们对飞机的维修和加油的速度很慢,因此敌人本应发动第二次攻击来摧毁我们停在地面上的飞机。” [ 注:戴维逊的报告,1942年6月13日。 ]

  黑岛认为南云错在对战斗机的使用上。他认为,在这场战斗中,给航空母舰提供尽可能强大的空中保护伞比为攻击中途岛的轰炸机护航更重要。战斗机必须保护轰炸机,这是源田的信条。在大多数情况下,这句话是十分正确的。但是黑岛认为在中途岛战役中,南云和源田在具体运用这条原则时不够灵活,没有随机应变。他说,“这种对战斗机重要性的过高估计首先来自袭击珍珠港的成功,来自日本的攻击部队在威克岛战斗初期遇到的困难,也来自对达尔文港的袭击和对锡兰的攻击的战绩。战斗机在这些战斗中的成就导致日本人在中途岛战役中,把它们的能力估计过高。” [ 注:对黑岛的采访,1964年12月13日。 ]

  读者已经看到第一航空舰队的零式战斗机的飞行员们是怎样飞到精疲力竭的。要是在航空母舰上载有更多的战斗机,他们就有可能定期地进行短暂的休息。谁知道呢?也许这样就会有足够的截击机来对付美国的俯冲轰炸机和鱼雷机了。

  宇垣批评了那种把航空母舰“集中在一个编队里”的做法,认为这“等于是把许多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种编队方法自战争爆发直到这次战役之前,一直是成功的。山口海军少将一直反对分散兵力。这一点通常足以使宇垣默不作声。但是中途岛战役暴露了这种编队的缺点。 [ 注:宇垣日记,1942年6月10日。 ] 的确,当时日本人的航空母舰太密集了。一艘被发现就等于所有4艘都被发现了。

  评论者们的观点出奇地一致,都认为,南云一知道美特混舰队里有一艘航空母舰,就该立即派飞机攻击美舰队,而无须考虑飞机上挂的是鱼雷还是炸弹,也无须考虑有没有截击机掩护。这种做法也许风险很大,但是事实证明,南云这样谨慎风险更大。渊田和奥宫确信,当时山口催促立即发动进攻是正确的。 [ 注:《中途岛海战》,第237页。 ] 在“雾岛号”上开会的持批评态度的飞行员也这样认为。他们说,倘使当时立即发动进攻,“即使我们的航空母舰受俯冲轰炸机的攻击,我们的损失也会比实际遭受的要轻得多”。 [ 注:“悲剧之战”。 ] 换句话说,即使美国人击中了航空母舰,日本人的飞机也已经升空,而不会在甲板上遭受袭击。

  源田说得更进一步,根据他事后的看法,一接到“利根号”上的侦察机发现美国舰队的第一次报告,轰炸机的重新装弹作业就应该立即停下来。当时他曾批准等待回收友永带队的攻击中途岛后返回的飞机,而不是冒险命令他们在水上迫降。“对我说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训。”他反省说,“中途岛海战结束以来,我一直避免由于过分重视飞行员的生命而迟滞了作战。” [ 注:源田的陈述。 ] 这里,源田记住了认真负责的军官很难学到的这个教训:战局的发展也许会要求牺牲少数来保全多数。在这种时候,对少数人的仁爱之情可能最终反倒成了对大多数人的残酷无情。

  南云的第二个错误很可能在从濑户内海出发之前就犯下了。偷袭珍珠港前,司令长官南云疑虑重重,不断敦促像源田这样一些参谋、像渊田这样一些飞行队长去千方百计地验证每一个想法,检验每一种战术,训练每一个人员使其技术达到近乎完美的程度。这一切的一切都是由于他们认为自己将与强敌较量。而在出海攻击中途岛之前,人们在南云身上找不到那种踏实稳重、讲究实际的作风,更不用说找到消极悲观的情绪了。这时,南云和他的下属与他们的飞行员和航空母舰上的水兵一样趾高气扬,似乎有些放任自流。千早总结说:

  这4艘航空母舰上的舰员们……个个情绪高昂,还没有同敌人较量,就觉得自己是胜利者了。这种情况确实令人鼓舞。但是这样一种态度和精神状态在现代战争中是有致命危险的。在现代战争中,态度再谨慎,计划再周密、精确,都不会过分。信心十足、情绪高昂的人往往容易轻举妄动。命运就是如此。最终的厄运已有预兆,只是没有人能看到这些预兆。“一切可能做的都做到了”这句话用在他们身上不合适。 [ 注:千早的手稿,第73页。 ]

  然而,在指出了南云的错误之后;也必须指出,南云和他的航空母舰舰长们是按照海军最好的传统战法指挥作战的。由于这些战术的运用,由于他的勇敢的零式机飞行员(虽然人数太少)的出色表现,又由于美国人糟糕的命中率,南云一次又一次地粉碎了敌人的进攻。出现最后那种败局的原因是美国人运气好──当鱼雷机仍在攻击时,俯冲轰炸机不期而至,不谋而合,协同作战,同时击中了三艘日本航空母舰。要是没有这短短的六分钟,南云满可以成为胜利者,他的所有决策会理所当然地被看作是正确的。胆怯会被说成是谨慎,犹豫不决会被说成是深思熟虑,僵硬刻板会被说成是经验之谈。

  而且,南云不得不在一个注定要失败的战略框框内行动。十分值得称赞的是,联合舰队的参谋们从不推卸自己的责任。事实上,也确实有一些人几乎是病态地热衷于把责任往自己身上拉。黑岛和渡边总是深感内疚,后悔没有坚持把南云的指示──任何时候都要有半数的轰炸机装好鱼雷──写进他的命令。然而,正如源田在谈到这个问题时所明智地指出的那样,规定如此死板,任何现场指挥官也无法进行指挥。 [ 注:见本书第四、二十六章。 ]

  宇垣却与众不同。他在6月14日的日记中(也许当时就考虑到将来他的日记要出版)写道:“回想起来,我认为我已经受尽了艰难困苦,我已经做了我该做的工作。这些想法给了我一种慰藉。”但是当时他并不像这则日记中所说的那么心安理得。中途岛战役前的日子里,他留着长发,战役之后,他把头发剪短了以表示谦卑。 [ 注:对渡边的采访,1964年11月25日。 ] 他也许真的是那样想的。因为他不仅是赞成“战列舰万能”的那一群人的头,而且他在指挥图上演习时的专横行为使别人无法实事求是地评价中途岛作战计划。 [ 注:见本书第四章。 ]

  事实上,战役刚刚结束时,无论哪一方都没有掌握必不可少的事实,因而,对这次战役的计划作出评价的努力注定要失败。直到美国获胜、日本战败的种种材料均为双方掌握后,中途岛战役的全貌才一清二楚。日本人的真正的盲点是山本。他功勋卓著,光芒四射,使人眼花缭乱。那些在他手下工作的人,对他个人的感情太深,不可能客观地看问题。山本对他的幕僚说,“这是我的过错。”他说这话,不仅仅是在承担指挥上的责任──这种观念对日本陆、海军的传统来说多少是陌生的──而且是在说大实话。如果需要有一个日本人对在中途岛的惨败负责的话,这个人就是山本五十六。正如他在制订袭击珍珠港的计划时所做的那样,他想好了一个计划,然后迫使海军军令部接受。但是当时的实际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不像袭击珍珠港时那样了。而且山本似乎已经变得闭目塞听了。要是他诚心想证明一个海军大将在一次战役中可以违反多少条作战原则,中途岛作战倒是一个。

  美海军军官们在海军学院所学的O2S4MEC [ 译者注:O2S4MEC,即下述9个原则的英文缩写:目的性(O),进攻性(O),在接触点上集中优势兵力(S),突然性(S),保密性(S),简略性(S),运动—机动性(M),节省兵力(E),协同动作(统一指挥)(C)。 ] 原则为分析研究任何陆战或海战提供了方便之路。让我们对照这些原则,看一看中途岛战役中日本人打得怎样吧。

  1.目的性  在所有作战原则中,这是首要的、最基本的一条。计划制订者必须考虑:“这次战役的意义是什么?我希望达到什么目的?该战役对本国有什么好处?从估计所要耗费的人力物力考虑,这次战役是否值得进行?”

  这项原则是如此基本,以致是否需要提请明智的读者注意它我们都有点犹豫。然而,整个联合舰队却正是在这条原则上跟头摔得最重。从一开始,“中途岛作战”就是一个双头怪物,相互争论不休。山本一方面计划攻取中途岛环礁,另一方面又打算诱歼美太平洋舰队残部。就连刚刚培养出来的海军少尉也能看出这两个目标犹如水火,不能相容。强攻并占领一个岛需要有一个与自然界诸种不变因素紧密相连的固定不变的时刻表,而与一支善于机动的敌舰队作战则需要极大的灵活性。

  更为糟糕的是,在这两个目标中,日本人还搞错了重点。在联合舰队看来,攻占中途岛是首要任务。 [ 注:见本书第四章。 ] 他们本应集中兵力消灭尼米兹在中太平洋的残存的主力舰只。然后,在有些空闲余暇时,日本人就可以拿下中途岛,至少暂时可以这样。

  无怪乎千早感到,“这次进攻中途岛的计划中某些环节根本没有对准焦点”。例如,为什么要去攻占阿留申群岛?“是为了防止这些岛屿被用作进攻日本的航空兵基地吗?这种猜测只能说明他们对阿留申群岛的地形一无所知。因为这些岛屿的地貌表明它们根本就不适合用作远程轰炸机的基地……”是要把中途岛战役作为进攻夏威夷群岛的准备吗?“但是想当初,形势对我们有利得多,我们尚且不能一举攻占夏威夷,我们又怎能在这个阶段占领它呢?”这次战役是为“全面大决战”作准备吗?“但是这种解释也不能令人信服……如果把它作为酝酿已久的‘舰队大战’,为什么他们不再等两个月待另外2艘航空母舰修好后,6艘航空母舰一起出动呢?”而且,“为什么又要加上中途岛和阿留申群岛……这些累赘呢?”但是,尽管矛盾百出,“这个计划还是被强制实施了。结果落了个应得的下场。”他怀着明显的厌恶之情补充说,“在这样一团糟的情况下,要想理出一个统一的、兵力集中的行动方案,得有超人的本领。” [ 注:千早的手稿,第71—72、103页。 ]

  2.进攻性  乍看起来,组成巨大的舰队,浩浩荡荡东进数千海里,在美海军的鼻子底下,夺取美在中太平洋的前哨基地,从而诱出美太平洋舰队与之决战,这一主意似乎够积极而大胆了。确实,人们不能责备山本没有魄力。然而,大胆不应同进攻精神相混淆。这一计划的主导思想实质上是防御性的──在外圈夺取一连串基地,以达到拒敌于日本本土及领海之外的目的。

  一份成功的进攻计划必须妥善考虑以下几个伤脑筋的“如果……怎么办”:如果美国人设法预先知道日本人要逼近,该怎么办?如果敌人提前发现了田中的舰队,又怎么办?如果尼米兹已经发现在中途岛的日本方向上有一支机动部队,该怎么办?如果第二航空舰队受到重创,又怎么办?,这些情况都是可能发生的。因此,应该制订几套备用的进攻方案并逐一进行演练。但是,日本人并没有这些准备。这就是为什么日本人的进攻精神在遇到不测情况时分崩离析的一个原因。

  3.在接触点上集中优势兵力  山本在理论上熟谙并精通集中兵力这个原则,但在这次战役中他在这个问题上所犯的错误比在其它任何方面都严重。此次战役,日本人在数量上占了优势,而且,如果不那样部署兵力,他们本来是能够取得真正的优势的。山本集结了有史以来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力量,但由于没有集中使用它,结果它的力量大大受到削弱。从地图上看,一系列整齐匀称的箭头,各自所指的方向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中途岛战役的战略看起来很妙──典型的两翼钳形攻势。

  但是,中途岛并不是坎尼,山本也不是汉尼拔。向中途岛集中的每一支舰队都有自己专门的任务,而且均不能真正做到战斗自给。很明显,山本认为必要时这些部队能够合兵作战,但事实证明这是不可能的。 [ 注:《中途岛海战》;第246页。 ] 而且,多路部队一齐接近,很容易被美方发现。

  最糟糕的是,山本不是调集他所有的舰只对准首要目标。相反,他分散了兵力,派出强大的舰队去进攻与此次战役的战场相距很远的阿留申群岛。该群岛一带根本没有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海战可打,但恰恰就在这里,日本人在数量上占有优势。浪费在这里的兵力本来可以改变中途岛方向上的兵力对比。而且阿留申群岛是不会跑的,不像美国的航空母舰特混舰队。尼米兹、斯普鲁恩斯以及日本的专家们都认为,未能集中兵力是山本最严重的错误。 [ 注:对尼米兹的采访,1966年9月4日,对斯普鲁恩斯的采访,1966年9月5日;《中途岛海战》,第234页。 ]

  山本不仅错在同时在两处打大仗,而且在主要方向上也没有正确使用舰只。那些登上“雾岛号”的中途岛战役的幸存者私下里看法一致,都真心实意地认为把战列舰部署在机动部队后面是不妥当的。“如果把战列舰部署在前面,敌人的攻击就会对着它们。这样,作为海战中最重要因素的我们的航空母舰就能保住。即使美国人击沉两艘或三艘战列舰,日本海军的损失也要比失去同样数目的航空母舰的损失小得多。” [ 注:“悲剧之战”,另见《中途岛海战》,第234页。 ] 但是,山本却在机动部队后面300海里处磨磨蹭蹭。从当时所起的作用看,山本和他的战列舰满可以留在濑户内海。

  4.突然性  这是日本人所有作战计划的基石。山本把很大希望寄托在潜入中途岛海域,而且在对该环礁发起攻击前都不为敌所发觉,就像当年南云偷袭珍珠港时那样。他忘记了所有的人──尤其是他自己──应该记住的一点:他现在面对的是一个处在战争状态中的美国,珍珠港事件已把它从和平时期的昏睡中震醒,他的对手美国太平洋舰队曾经上过一次当,吃过一次亏,这时正百倍地提高警惕。

  山本当时已不再能借助以日本驻檀香山领事馆为活动基地的间谍网,无法得到美舰出入珍珠港的情报。当然,这不是山本的过错。自罗奇福特和他的海军战斗情报局的同事们,破译了JN25海军密码的那一天起,日本海军就失去了行动的突然性。这也不能责怪山本。从那时起尼米兹就获得了有关日本海军的极为精确的情报。

  要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计划制订者仅仅把自己放在敌人的位置上,设身处地地设想对方在想些什么及可能会干些什么,这是不够的──虽然如果他猜得正确,会有所帮助。计划制订者所需要的是要实事求是地了解敌人能够做些什么,即敌人的作战能力。这是情报工作的基本要点,埃蒙斯由于再三强调这个问题而惹恼了莱顿。 [ 注:见本书第五章。 ] 而这正是山本所没有做到的。他的计划的实质是设想尼米兹及其舰队会完全按照日本人计划的那样行动。由于没有对敌方的作战能力进行估计这一根本原因,原定的设置潜艇警戒线的任务未按时完成,用大型水上飞机对瓦胡岛实施侦察的“K号作战”也遭到了失败。 [ 注:日本人3月3日派出轰炸珍珠港海军船厂的就是这种飞机。当时,飞机从在弗伦奇—弗里盖特沙洲的潜艇上加油后,飞到瓦胡岛上空,投了几颗炸弹,但由于云层太厚,看不到目标。(宇垣日记,1942年6月10日)。见本书第四章。 ] 如果不是那么自满,而是进行迅速而有效的侦察,那么,几乎可以肯定,日本人是能够发现美国人已经出动,并搞清其实力、航向和目的地,从而作好进攻的准备的。 [ 注:宇垣日记,1942年6月l0日。 ]

  5.保密性  这一原则总是同“突然性”原则相辅相成。对美国人的智慧和战斗意志的极端低估导致了日本人的麻痹大意。知道该计划的无关人员太多,准备工作没有加以伪装,当年袭击珍珠港时那么小心谨慎,一丝不苟,从而保证了突袭成功,如今这种精神已经无影无踪。 [ 注:例见《中途岛海战》第8、107页。 ] 像5月24日的那类电报(该电报使尼米兹非常精确地估计出敌人的兵力 [ 注:见本书第八章。 ] 本应用海军将领使用的最高级密码(在华盛顿,萨福德的第一流的破译小组仍未能被译出这种密码),或应装入信使的上了锁的公文包里。

  日本海军5月底采取防范措施,换掉了他们的JN25密码系统,但是又“太迟了”。“海波”早已从中获取了足够的情报,从而保证了尼米兹及其舰队作好准备,严阵以待。

  6.简略性  这一原则同“目的性”原则紧密相连。说到底,“筒略性”原则的意思是,对于任何一部机器来说,转动的部件越少,它发生故障的可能性也就越小。但是“中途岛作战”却是个小题大做的怪事情。三和6月中旬情绪恢复后在日记中写道:“事实上,我们的作战计划中有许多地方应当受到责备,这些事情在此次作战中并非是必不可少的。” [ 注:三和日记,1942年6月14日。 ]

  真正使事情复杂化的因素是,尽管日本的陆基和舰基海军航空兵战功卓著,山本还是无法调和战列舰派和航空母舰派之间的激烈争论。结果,山本患了教条主义的精神分裂症。两派坚不相让,都走了极端。以宇垣为首的战列舰派认为,战列舰是水面厮杀的核心武器。他们不能想象把“皇后”当作侍女使用。

  重视空战的一方态度几乎同样僵硬。在他们看来,航空母舰是新的海上实力的心脏,战列舰即便是有点用处,那也是微乎其微的,它是从真正的打击力量身上吸走人力,物力的寄生虫,山本竭力在总体上调和这两种根本对立的意见,而不是取两家之长,在太平洋战争的后期,当美国人越来越逼近日本时,尼米兹准确地显示了如何做到这一点。他使用战列舰对太平洋诸岛实施火力准备,并让它为航空母舰担任警戒。 [ 注:例见《中途岛海战》,第241页。 ]

  也许因为联合舰队是以战列舰为中心的,因此没有一艘航空母舰装备雷达。机动部队在出发前两天才得到两套试验性的雷达。然面这两套分别装在战列舰“伊势号”和“日内号” [ cdhyy注:原文如此,疑为“日向号” ] 上,这两艘战列舰又都编在高须的阿留申警戒部队里。要是南云在他的两艘航空母舰旗舰上装有这种至关重要的装备,至少他可以早一点得到美国飞机来攻的警报,其结果如何将是难以预料的。奥宫就认为,结局也许会与实际情况完全相反。 [ 注:《中途岛海战》,第243—244页。 ]

  7.运动—机动性  海军学院的教材说,在战斗中,进攻的一方须坚持向目标前进。他必须奋力与敌人搏斗。尼米兹说,“就中途岛海战而论,在日航空母舰受到沉重打击后日本人就掉头往西跑,这就至少是部分地违反了这一原则。”尼米兹指出,日本人完全是按照他们在战争一开始就确立了的模式打的。他说:

  他们在同一时间里到处游弋,他们的胃口太大了。在珍珠港和爪哇海马来亚附近的海面上取得最初的胜利之后,他们扩大战场,轰炸了达尔文港,并在印度洋上展开大规模行动。对山本的联合舰从来说,它的主要敌人始终是驻在珍珠港的美国海军,但是,日本人在对珍珠港实施快速的打了就跑的袭击之后,再没有去碰这支海军。日本人没有返回珍珠港彻底解决那里的美国海军,这可帮了我们的大忙。他们让主要的敌人有了喘息换气、恢复士气和重整旗鼓的时间。 [ 注:《黎明,我们还在酣睡》,第65章叙述了珍珠港事件后,日本没有扩大战果;对尼米兹的采访,1964年9月4日。 ]

  而且,他们把消灭美太平祥舰队这个目标同攻击中途岛搅在二起,就丧失了对取得海战胜利至关重要的运动性和灵活性。人们在他们的作战计划和作战准备中看不出有什么规定来保证在敌顽强抵抗时保持战术攻势。相反,人们却发现,在演习时他们故意把敌人安排得很无能。这次,他们骄傲自大到了极点,甚至连最基本的防范措施──坚持要求航空母舰上的水兵穿着规定的服装──都没有采取。战争经验表明,任何覆盖物,甚至长袖衬衫和长裤也有助于防火。但是日本人安然自得,深信敌人不可能会来碰他们。航空母舰上的水兵们都穿着热带的短裤和短袖衬衫作业。结果,许多人遭到了可怕的、不必要的伤亡。④

  因此,当作了充分准备的美国人出其不意地彻底打乱了日本人的作战时间表时,进攻者们变得心慌意乱,不知所措。其实,就水面部队而言,山本的兵力和火力仍然大大超过弗莱彻。即便就航空母舰来说,他自己的,近藤的,再加上阿留申部队的,山本完全可以集中起1艘航空母舰和3艘小型航空母舰。其空中力量还有50架零式战斗机和60架轰炸机。这支空中力量仍很强大,特别是当时日本人认为美军3艘航空母舰中的2艘已被他们击沉,这支空中力量就更加不能等闲视之。然而,山本在失去了南云的航空母舰之后只搞了几次试探性的作战行动,然后。就带着他那庞大的舰队掉头往回跑,就像一条被气盛好斗的猎狗追赶的粗笨的圣伯纳救护犬。

  8.节省兵力  与在接触点上集中优势兵力的原则密切相关的是“节省兵力”原则──要有足够的兵力去作战,但又不要过多。山本为自己确定了两项任务之后,几乎从漱户内海带上了除捕鱼舟以外的所有力量。这样做,不但浪费了帝国的血液──珍贵的燃料,而且牵制了本来可以更好地用于为预定的下一个战役作准备的人员和舰只。就其作战意图来说,对中途岛的空袭规模也嫌太大。像角田在荷兰港使用的那样一支经过精选的小型部队就足以完成这项任务。其它空中力量完全可以留在舰上或部署在航空母舰周围,以准备对付美国人的反击。尼米兹决定不派遣战列舰参加中途岛战役,就体现了“节省兵力”的原则。

  9.协同动作(统一指挥)  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山本自己乘旗舰跟在整个舰队的后面,这样就违反了协同动作这条重要的原则。由于必须保持无线电静默,结果,他有嘴不能说话,无法实施全面指挥。面如果他在濑户内海或在东京的通讯中心,他就完全可以方便有效地进行指挥。但是,他却把大本营设在海上。这样,从事件发生到“大和号”收到消息需要时间,山本就不能及时得到情报,也不能及时下达命令。因而,各舰队只能是各自为战。相比之下,尼米兹的作法就很好。他坐镇珍珠港,这样就能够通晓全局,运筹帷幄。

  尽管如此,要是尼米兹自己,他的各套参谋班子以及海上的指挥官们不采取积极的、明智的、创造性的行动,日本人也许能像往常一样,赢得这次中途岛战役的胜利。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