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斗争接近高潮
作者:西格弗里德·韦斯特法尔中将·德国
出自————《命运攸关的决定》
出自————《战争通史》
当德国人和俄国人在欧洲东部白雪皑皑的平原上进行生死搏斗的时候,1941年12月7日日本人袭击了珍珠港,使太平洋突然变成了战场。现在确实是战火遍及全世界。德国政府利用日本和盎格鲁撒克逊大国之间爆发战争,三天之后就对美利坚合众国宣战。这个决定是根据对美国巨大的战争潜力严重低估而作出的,德国每一个有识之士都对希特勒的决定感到目瞪口呆。这样做所带来的直接后果很快就表现出来了:美国向苏联提供的补给品现在源源不断地像洪水般地涌去。毫无疑问,这些补给品对赤色巨人克服其所遭受的巨大损失,并在战争的进程中不断壮大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据可靠数字披露,美国向苏联提供的物资有:一万七千架飞机,五万一千辆吉普车,四十万辆卡车,一万二千辆装甲战斗车,八千门高射炮,一百零五艘潜水艇,一百九十七艘鱼雷艇,五万吨皮革制品,一千五百万双靴子,三百七十万条轮胎,二百八十万吨钢,八十万吨化学制品,三十四万吨炸药,二百六十万吨石油制品,四百七十万吨食品,八万一千吨橡胶。没有美国这么大量的支援,俄国很难在1943年发起进攻,这样说丝毫也不夸大。
1941年底,非洲的形势也很危急。隆美尔未能在1941年春季拿下托布鲁克,因为英国人在被迫退到埃及边界时,作出了完全正确的决定,不从托布鲁克撤出。两次企图通过突然袭击来攻占要塞都遭到失败,而隆美尔又缺乏发动一次有计划进攻的兵力。他现在忙得晕头转向,企图在足够数量的援兵一到,就重新发起进攻。本来横渡地中海毫无困难的运输船队现在却遭到英国海、空军日益频繁的袭击。因此,隆美尔只得将进攻的日期从9月推到10月,然后又推到11月,最后推到12月。结果发生了隆美尔早就担心的事:敌人先动手了。11月18日,奥金莱克将军用比他的对手轴心国的部队要强得多的第八集团军发起了进攻。经过历时几周的时起时伏的战斗,他突破了意军对托布鲁克的包围,援救了英勇的驻守要塞部队。隆美尔被迫后撤,到1942年年初,他的部队处在阿杰达比亚和的黎波里之间的锡尔特大弯曲地带,这几乎正好是他一年前就任该线部队司令时德军的所在地。但是,他发现敌军分散,英国人尚未能解决后勤问题,就抓住了这个时机。第八集团军的阵地实际上力量是很弱的,隆美尔立刻利用了这一弱点,于1月21日发起反攻。他不顾一切地将全部力量都投入战斗,于2月初再次将部队推进到托布鲁克的门口。
1942年的头几个月里,当英军的攻势终于被阻止住之后,在东线德军面临的任务是清除敌人插入我防线的许多突出部分,并突破敌人把我军分割成大小好几块的许多包围圈。这些战斗中最重要的是突破对丘尔姆和德缅斯克——位于哈尔科夫以南,通向伊久姆的纵深突出地带——的包围圈,以及攻打俄国人在克里米亚半岛的费奥多西亚的桥头堡的战斗。现在也有可能采取措施对那些在冬季战役中陷于绝境的部队进行休整,并在德国组织新的战斗师。武装党卫队又进一步扩大了,这对陆军是很不利的,因为经过战斗考验的陆军部队中许多无法被替代的下级军官和资格较老的军士被抽走了。到战争结束时,武装党卫队有三十八个师。
1942年期间,当必须从庞大的空军地勤人员中抽人来补充陆军时,希特勒却命令说不应把空军的过剩人员往陆军师一调了事,因为他担心深受纳粹理论熏陶的空军人员并入陆军后“思想上”会有损失。相反,他接受了戈林的建议,成立了十六个“德国空军野战师”。这样做的一个结果是:陆军因得不到人员补充被逐渐压垮,而新编的“德国空军野战师”由于缺乏战斗经验,一投入战斗就遭到极大的伤亡。
在有关今后作战的战略问题上,希特勒与陆军总司令部之间跟往常一样意见分歧。希特勒把前任陆军总司令冯·布劳希奇陆军元帅作为去年失败的替罪羊,免去了他的职务,并亲自担任陆军总司令的职务。他现在选择了顿河-伏尔加河地区和矿藏丰富的高加索作为我们作战的目标。而总参谋长哈尔德将军却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由于莫斯科是俄国的首都,又是俄国的交通枢纽,所以仍然是最重要的目标,现在应把它最后攻下来。他极为郑重地强调指出,如果我们部队向顿河一伏尔加河地区和高加索前进,那就必将出现我军三百英里长的侧翼失去掩护的危险局面。他的论点未能说服希特勒。
5月12日,苏军元帅提莫申科向哈尔科夫区的德军阵地发起进攻,我们费了很大力气才将他们击退。与此同时,曼施泰因的集团军向刻赤进攻。这可称为6月1日对塞瓦斯托波尔发动的大进攻的序幕。经过一个月的战斗,我军击败了英勇顽强的守军的抵抗,攻占了塞瓦斯托波尔。就在同一天,希特勒的强大夏季攻势开始。南方集团军群的老战区被一分为二,新划分的战区是:A集团军群在右翼,B集团军群在左翼。B集团军群现在奉命去攻占斯大林格勒,然后派机动部队沿着伏尔加河顺流而下攻打阿斯特拉罕。与此同时,A集团军群应夺回在冬季丢失的罗斯托夫,然后进军高加索。同去年一样,今年的目标又是分散的。打是打了,但不是握紧拳头,而是张开巴掌去打。据报道,斯大林的参谋长沙波什尼科夫元帅当时曾经说过,他希望希特勒去打斯大林格勒,因为这是俄国取得最后胜利的捷径。
德军前进迅速,顿涅茨盆地很快被拿下来,但落入我们手中的俘虏和物资之少使人惊讶,这又是意味深长的,它清楚地表明苏军在避免决战。只有在顿河的大弯曲地带进行的卡拉契战役中,才歼灭了大批敌人。罗斯托夫被重新夺回来了,六十多英里宽的战线推进到高加索;8月8日,德军占领了油田地区的迈科普。这是德军在东线进军的最高峰。现在大约有五千万俄国人生活在占领区,占领区拥有俄国一半以上的煤、铝、锰和铁等矿产资源,俄国百分之四十的铁路集中在这个地区。同时,在前线的中段地区必须打退俄国人旨在减轻对其远在南方部队的压力而发动的猛烈进攻。在这些防御战中,由于希特勒顽固地不准我们进行甚至是局部的撤退,我们遭受了不必要的严重伤亡。
8月25日,德军山地部队把卐字旗插到了高加索的最高峰——厄尔布鲁士山峰。但是后来,由于缺乏燃料,同时也由于俄国人这时沿着捷列克河展开了更为强大的反攻,德军前进速度放慢。8月14日开始对斯大林格勒进攻也只有缓慢的进展,直到9月1日,德军才打退了守军的顽强抵抗,推进到该城的远郊区。
在这一年的夏天,当加拿大部队由后来在战争中出名的蒙巴顿海军上将指挥,在迪埃普登陆时,驻守大西洋海岸的德军才从那里虚假的宁静中清醒过来。诚然,前来进攻的部队被打退了,并遭到了严重的伤亡,但是这次登陆按照其意图使敌人获得了宝贵的经验,可供他们在1944年大进攻中借鉴。
在非洲,隆美尔的供应状况有所改善,这仅仅是暂时的,但这使他能够考虑再次进攻托布鲁克。德国和意大利最高统帅部设想首先攻占托布鲁克,然后进攻马耳他。占领了马耳他岛将最终清除英国对轴心国运输船队进行海空袭击的基地,这种袭击使我们蒙受了重大损失。
5月26日,隆美尔用三个德军装甲、摩托化师和三个意军装甲、摩托化师发起进攻。他计划从南部包抄敌军,第二天下午,他已到达英军加扎拉阵地的后边。但是,这时他开始遇到了麻烦。战斗进行了三个星期,仅仅是由于他一再亲自出马,全力指挥,他的部队最后才一个一个地攻克了敌人的据点,重新取得了主动。他遇到的最顽强的抵抗是在法国部队和一个犹太营防守的沙漠要塞比尔·哈凯姆:直到6月9日他才攻占了这一要塞。6月20日,隆美尔开始进攻托布鲁克要塞,他在这次战斗中得到了凯塞林空军军团的轰炸机和俯冲轰炸机非常有力的支援。他实现了某种程度的突然袭击,因为在前一天他欺骗了敌人,使他们以为他的计划和1941年那次一样,是绕过要塞,追击削弱了的英军主力到埃及境内。第一天隆美尔就突破了托布鲁克周围的防御系统,到了晚上,筋疲力尽的德军终于占领了这个使进攻和防守双方都牺牲了很多人的要塞。缴获的物资几乎无法计算,俘虏敌军三万人。
攻占托布鲁克无疑是德军沙漠之战的高峰。隆美尔紧追溃退的敌军,越过了埃及边界,6月30日,他推进到阿拉曼英国强大的防御阵地的面前。阿拉曼阵地是保护通向亚历山大和尼罗河三角洲通道的最后一道可防守的防线。隆美尔在这一次追击中弹药消耗殆尽,特别是因为后勤供应情况再次恶化,运至隆美尔部队的补给品像涓涓细流一样,少得可怜。夺取马耳他的计划不得不放弃,因为德国空军没有能力既参加这一战斗,又同时支援隆美尔的装甲集团军进一步向前推进。我们现在知道马耳他岛当时物资十分短缺,以至几乎准备投降,就更加后悔作出的这个放弃攻占该岛的决定。
对隆美尔来说,在阿拉曼前线度过的夏天是充满了危机的几个月。8月30日,他试图突破英军阵地,向亚历山大进军,几乎取得了成功。这次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轴心国的油船队在快到托布鲁克锚地时被击沉。结果是燃料严重短缺,以至于隆美尔的进攻部队停在沙漠里整整六天,无法前进。士兵们称这次牺牲很大的败仗为“六天自行车比赛”。
非洲装甲集团军在这次大伤元气的战斗后就一蹶不振,它的补给状况也越来越糟。运输船队能完整无损地抵达北非港口的极少。由于损失越来越大,轴心国现有的商船吨位急剧下降。1942年9月中旬,当隆美尔向武装力量最高统帅部汇报时——他完全知道自己讲的话的份量——他说:“除非保证对非洲的补给,否则装甲集团军就一刻也顶不住两个世界大国的联合部队。它迟早会遭受与哈勒法亚守军同样命运的危险。”(1942年初,哈勒法亚守军由于弹尽粮绝,不得不投降。)
纵观全局,看来:1942年秋德军的胜利达到了顶点。在西线,德军驻守着从北角到比斯开湾的大西洋海岸,占领着挪威、丹麦、荷兰、比利时、法国和卢森堡。在东线,德军前进到列宁格勒郊区和顿河、伏尔加河沿岸;整个巴尔干半岛已在德国控制之下。在南线,德军和意军距离尼罗河不到三十英里。德军潜水艇和辅助巡洋舰在世界各大洋游弋,对同盟国的船只构成了空前的威胁。德国空军诚然没有过去那么强大,但它仍能给敌人以十分沉重的打击。
然而,只有到现在才开始看清楚,弦已绷得很紧。在德国,食品配给还够吃,尽管肉和脂肪有些短缺;军队里的食品供应直到战争结束,始终是充足的。对德国城市的轰炸袭击越来越历害,开始造成严重的损失。能获得的基本原料供应量已接近最大限度。尽管如此,军火工业仍开足马力进行生产。由于去年冬天在俄国遭受的严重伤亡,剩下的尚未动员入伍的一级体格的男子已经很少:军队和工厂相互争夺剩下的劳动力,这就导致从占领区强制输入劳工。这种做法反过来又引起或加强了法国的游击队运动,在东方占领区和巴尔干更是如此。
总的来说,德意志民族还没有认真考虑过被打败的可能性。他们准备进行的一场战争显然肯定是长期的。虽然很多家庭为有亲人死亡而悲伤,但德国人民却准备打下去,因为看来别无选择。在意大利——我们最重要的盟国,人们的精神状态则完全不一样。意大利人没有打过大胜仗,却一味地遭受失败:他们失去了意属东非,他们的大批士兵作了英军的俘虏,海军的主力舰只被击沉,同时,他们还遭受着越来越严重的饥饿。
这样,在战争的第三个年头——1942年快要结束的时候,总的形势看来是令人满意的。但是,在这一年剩下的几个月里,接连发生的两件事,先在南线,后在东线,使局势完全改观。这两件事都是战争的决定性的转折点。其中第一件事将在下一章里详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