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对同盟国补给线的潜艇战·第七
作者:于尔根·罗韦尔博士 ·德国
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决定性战役》
出自————《战争通史》
到一九四三年年初,西方同盟国几乎在各条战线上都已取得了战略主动权。一九四二年六月,对科隆、埃森、不来梅进行的首次“千架轰炸机袭击”,非常清楚地表明德国空军无望与英美空军的进攻力量相匹敌。
与此同时,日本由于在中途岛之战中 失利,丧失了其最有效的武器航空母舰,因而从一九四二年八月起被迫转入防御。还有,一九四二年最后几个月可以看到,在地中海战区由于阿拉曼战役和西方盟军在北非的登陆发生了有利于西方同盟国的转折;在东线由于斯大林格勒战役发生了有利于俄国人的转折。但在所有战役中持续最长的战役——大西洋之战却方兴未艾。
在这场最重要的补给线之战中,英国生死攸关的补给线岌岌可危:其沿海船只受到德国海空军攻击,航线被布满水雷,港口遭空袭,与欧洲大陆的联系也告中断。之所以中断,是因为德国占领了挪威与法国以及对欧洲海域和大洋上同盟国和中立国的船只实施了海空战。德国进行此战最有效的武器便是潜艇。这一武器在历时近六十九个月的大西洋之战中一直首当其冲,虽然有时也得到战列舰、巡洋舰、辅助巡洋舰、远程轰炸机和意大利潜艇的支援。
德国海军与补给线之战
战前几年中,德国海军界对如何进行这场补给线之战意见纷纭。直到一九三八年秋季,德国海军总部才成立了一个计划委员会来研究对英海战的问题。先前鉴干一九三五年英德海军协定规定的两国兵力比例以及对英海战需要大量物资,实施这种海战几乎一直被认为是不可能的。但是当时的德军潜艇舰队司令邓尼茨上校早在这之前就得出结论:在发展潜艇舰队时,他不得不首先考虑对英国补给线进行一场海战的可能性问题。邓尼茨认为战争一旦爆发,英国会立即采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非常有效地保护其运输船只的护航系统,这个看法后来证明是正确的。因此他就从一九三五年开始连续好几年对所谓“群”或“狼群”战术进行试验。他认为,对付敌人集中在海上运输队中的运输船只和护航舰艇的唯一办法,是对德国潜艇群或“狼群”进行直接的战术控制。一旦到紧要关头,邓尼茨就打算采用这种战术。因此在英德海军协定许可范围内,他主张搞一个尽可能庞大的潜艇建造计划,而其中尽可能多造中型(VII型)潜艇。在他看来,这一型号的潜艇最适用于攻击海上运输队。但是德国海军总部认为,在未来的战争中潜艇还得独立作战,因此主张建造火炮性能良好并能长时间停留在海上的更大型的潜艇。它认为这样的潜艇能对远洋敌人的运输船只进行巡洋潜艇战。战前年代里,邓尼茨与德国海军总部之间的这种意见分歧,导致了潜艇建造计划放慢了速度。
|
根据计划委员会的调查报告,德国海军总部提出了两个对英海战的可能方案:第一方案是由潜艇和袖珍战列舰对英国商船进行攻击。其优点是很快即可付诸实施,尽管由于只对一种目标进行攻击,其取胜的战机不是很多。第二方案即建造一支大型舰队的方案,花钱较多而且需较长时间才可付诸实施。但是该方案至少使德国拥有一支具有真正战斗力的多种舰队力量均衡的海军,从而德国不仅能对英国商船,而且也能对英国舰队进行海战。英国舰队将由于同时要在许多不同地方担负保护运输船只的任务而分散力量。
希特勒要德国海军总司令雷德尔海军元帅放心,一九四六年以前不会使用这支庞大的舰队。他决定采纳第二个方案,即“Z”方案,并采取措施立即付诸实施。他命令海军马上建造六艘超级战列舰、三艘战列巡洋舰、六艘轻巡洋舰,以及适当数量的轻型舰艇。除已经建成或正在建造的七十艘潜艇外,该方案还提出建造十七艘巡洋潜艇、四十七艘大型(IX型)潜艇、七十五艘中型潜艇和二十八艘小型潜艇。
德军潜艇舰队司令邓尼茨不赞成这个方案。他担心英国不会置之不理,目睹这样庞大的海军建造计划完成到底。他还担心在计划完成之前就爆发战争。这样,德国就会既无舰队,又无足够数量的潜艇。根据一九三八——一九三九年冬进行的图上对抗演习,邓尼茨已经得出结论:如果德国在对海上补给线运输队的海战中要有取得真正胜利的把握,则他至少需要三百艘远洋潜艇,其中大约一百艘应放在实战地区。他仍然认为VII型这种中型潜艇最适于承担此任务,因此他建议这种潜艇与其他各种潜艇在建造时的比例应是三比一。但是直到一九三九年夏季进行了攻击敌海上运输队的模拟演习(这次演习确实证明了他的观点)之后,他才成功地说服了德国海军总部接受他的观点。不过还没有来得及采取任何措施,战争就爆发了,结果德国海军准备很不充分,无法进行所设想的对英国补给线的海战。上了计划的战列舰和巡洋舰还没有造好。至此,德国海军仅拥有三艘袖珍战列舰和五十七艘潜艇,而其中只有两艘袖珍战列舰和二十三艘潜艇作好了准备,随时能开往大西洋执行任务。
一九三九年——九四二年的大西洋之战
德国潜艇在英国海域的单艇作战
在大西洋之战的第一阶段(一九三九年九月——一九四○年三月),那些作好战斗准备的德国潜艇在北大西洋东部直布罗陀和赫布里底群岛之间进行单艇作战,攻击的重点指向英吉利海峡和比斯开湾以西,因为同盟国的大西洋海运航线在此开始汇合。在该战役的第一个秋冬,德国海军曾作过三次尝试,企图把战前发展起来的战术思想付诸实施,采用由陆军战略司令部控制并由一艘潜艇的艇长直接指挥的潜艇群来攻击同盟国的海上运输队。但这三次尝试都失败了,因为在任何一个时刻,作战地区潜艇的数量都太少。可供使用的几艘新潜艇仅能补偿损失,使得可以在大西洋作战的潜艇数量大致稳定在二十艘左右。但是除了一九三九年九月第一批潜艇数量较大以外,其余任一时刻在海上的潜艇确实很少超过上述数量的三分之一,因为那些初次出故障的潜艇要在船坞里停很长的时间才能修好,原因是分配给船坞的潜艇修理工人数量不足。由于不得不环绕英国的这一航程很长,所以同一时间里在作战地区的潜艇很少超过六至八艘,通常只是三至五艘,有时甚至更少。尽管潜艇单艇作战的成果很大,但是想用这么几艘潜艇来取得真正的胜利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因为它们的活动还受到国际法的种种限制,这些限制只是逐步被撤销的;何况,鱼雷还经常失灵。
这些德国潜艇在大西洋之战第一阶段的海战中,共击沉船只一百四十八艘,达六十七万八千一百三十登记总吨位,几个月里,在其他地区也进行了海战:袖珍战列舰“德意志”号和“格拉夫·施佩海军上将”号,在北大西洋和南大西洋作战,共击沉同盟国五万七千零五十一登记总吨位的船只;较小的潜艇用鱼雷和水雷对英国东部沿海的船只进行攻击,共击沉二十六万七千四百四十三登记总吨位的船只;驱逐舰布的雷区,共击沉二十二万六千九百八十九登记总吨位的船只;还有一九三九年十一、十二月份,德国空军利用所布的水雷和所扔的炸弹,共击沉六万四千五百九十六登记总吨位的船只 [ 注:这里和后面引用的船只损失数字是本文作者与其本国和外国的许多专家密切合作得出来的。其中以英国的统计资料为基础,即“1945年10月1日英国海军参谋部贸易处提供的1939年9月3日至1945年9月2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和外国被敌击沉和击伤的商船统计资料”。这些数字均与德国战争日志、许多其他国家官方出版的船只损失统计资料以及无数已出版和未出版的统计资料和研究著述作过核对。 ] 。
一九四○年四月,对英补给线的海战由于需要集中大西洋和北海的所有潜艇去配合入侵挪威而中断。但是这些潜艇的作战完全失败了。许多攻击是针对敌人战列舰、巡洋舰和运兵船发动的。尽管它们一往无前,英勇坚毅,但所有攻击都未能取得成功,因为鱼雷上的定深装置精确度差,也因为磁性引爆装置由于在战时条件下缺乏足够的试验而失灵 [ 注:德国海军作战局局长后来通过计算断定,如果挪威作战期间所发射的鱼雷都能精确命中,则受到攻击的四艘战列舰中至少有一艘、十二艘巡洋舰中至少有七艘、十艘驱逐舰中至少有七艘均应被命中。同样在对运输船只的五次攻击中,也应命中许多次。 ] 。有关鱼雷失灵的原因当时无法确定,从而发出了一系列相互矛盾的命令,结果造成一片混乱,挫伤了潜艇官兵的信心。
邓尼茨在恢复他们的士气和决心时有些困难,但下列事实有助于他重新唤起他们的热情:从六月到七月初,在五月挪威之战结束后潜艇由于必须进行检修而暂停活动以后,来到英吉利海峡和比斯开湾以西作战海域的潜艇,发现了许多可以攻击的目标。同盟国的护航舰只,由于需要担任法国大陆撤军的任务而紧张到了极点,因此同盟国的普通运输船只得不到足够的保护。其结果,几乎所有的德国潜艇都击沉许多敌方的舰船,凯旋而归 [ 注:德国参战的二十艘潜艇中。两艘击沉了敌四万多登记总吨位的船只,另外五艘击沉了三万多登记总吨位,六艘击沉了二至三万登记总吨位。其中战果最大的是U—47号潜艇,它击沉了五万五千五百七十七登记总吨位。 ] 。欧洲整个军事形势的发展,加上在法国大西洋沿岸德国可以取得潜艇新基地的前景,均有助于士气的恢复,因此潜艇舰队士气又大大上升。当它们进入大西洋之战第二阶段时(一九四○年七月——一九四一年三至五月),士气高涨。
在北海峡的德国潜艇群的作战
形势这时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时德国现有潜艇的数量不但没有希望迅速增加,而且事实上还必须暂时削减一些,以便把削减下来的潜艇投入大规模的训练计划,给预计从一九四一年春季起开始服役的数量猛增的新建潜艇提供人员。但是由于在法国大西洋沿岸取得了新的基地,到达作战地区所需的时间大大缩短,这就弥补了现有潜艇数量的不足。同时,修理和检修所需的时间也缩短了,因此这时有可能使每艘潜艇发挥更大的作用。德国的潜艇战还有一个有利条件:即从一九四○年七月起,英国由于空中威胁而被迫把所有来往的船只改道于爱尔兰和苏格兰之间的北海峡。这里必然形成运输船只拥挤,因此潜艇不管是密集在一起作战还是分散进行作战,通常都能很快找到良好的攻击目标,发射完鱼雷后就返回。一九四○年夏秋季节,也给德国对英国海上运输队的潜艇战提供了特别有利的机会,因为英国不得不保留强大的驱逐舰舰队随时准备保卫本土,对付入侵之敌的威胁。但是对这个非常有利的情况,德国由于缺乏有效的远程空中侦察而不能充分加以利用。这种侦察能在遥远的大西洋发现给英国输送重要补给品的海上运输队,从而使德国潜艇在这些海上运输队尚未进入北海峡之前,能有二十四小时到四十八小时的时间集结兵力进行拦截。现有的几艘潜艇——通常该作战海域在一个时刻内只拥有不到十艘的潜艇,而且其中两艘还必须占领远在该海域以西的位置以便担负起“气象船”的任务——是不能完全堵住那个缺口的,尤其是因为它们的视野有限。因此,如果一艘潜艇发现海上运输队时,还来得及发出跟踪报告和寻的信号以召唤其他潜艇,那主要是靠运气了。潜艇确实发起的对海上运输队的几次作战,以及在这些作战中英国船只吨位所遭受的惨重损失 [ 注:9月21日至22日的夜间,德国五艘潜艇(U—47号、U一48号、U一99号、U—100号和U—65号)击沉了HX—72号运输队中的十二艘船只,共七万七千八百六十三登记总吨位;10月17日至20日,八艘潜艇(U—46号、U—47号、U—48号、U—99号、U—100号、U—101号、U—38号和U—123号)在两次紧接着的作战中,击沉TSC—7号和HX—79号两支运输队中的三十一艘船只,共十五万二千八百四十九登记总吨位;12月二日至2日的夜间,七艘潜艇(U—47号、U—52号、U—94号、U—95号、U—99号、U—101号和U—103号)击沉了HX—90号运输队中的十一艘船只,共七万零三百五十二登记总吨位。德国潜艇对运输队的单艇攻击中也取得了战果,如U—100号潜艇8月29日击沉了HX—65号运输队中的二万零九百七十五登记总吨位的船只,11月23日又击沉了SC一11号运输队中的二万四千六百零一登记总吨位的船只。值得注意的是,屡战屡胜的总是那几艘潜艇。 ] 足以表明,要是能进行有效的远程侦察和拥有更多的潜艇,那么这几个月可能还会取得更大的成就!德国为了弥补潜艇数量的不足,曾企图利用意大利的潜艇(九月已将这些潜艇的基地从地中海转到波尔多),但结果没有成功。在几个月的试验过程中,现有的意大利潜艇确实比德国的多,但当意大利潜艇发现英国海上运输队时,却不会进行潜艇群式的作战。这主要是因为,它们习惯于在地中海那些迥然不同的战术条件下作战,它们的成员没有受过这样严密控制而又能机动作战的训练。因此邓尼茨放弃了组织协同作战的企图,并从十二月五日起让意大利的潜艇在总的计划内自行作战,其中的一些潜艇确实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一九四一年一月初,德国装备有“福克-武尔夫·康多尔” [ 注:扫校者注:其标准编号为FW-200C,二战期间总共生产了276架。 ] 式远程飞机的第四十轰炸机大队第一联队被指派与潜艇进行协同作战,这给潜艇战术的改进提供了新的机会。但现有的这种远程飞机太少,结果每天只能作一两次远达北海峡的侦察飞行。德国总要花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同时召唤到几艘潜艇去对付在那里发现的往外开的海上运输队。此外德国飞机导航不够准确也使潜艇的作战大受影响。与此同时,英国护航系统也已度过了力量最弱的阶段,因为德国入侵的威胁解除后,就可从英吉利海峡抽出护航舰只供其他地方的护航之用。而且由于从美国接收了五十艘旧驱逐舰,加之英国、加拿大建造的新式驱潜快艇开始服役,可供执行护航任务的舰艇数量已有增加。英国空军海岸防御司令部的巡逻活动也有显著增加,这就迫使德国潜艇逐渐远离沿岸海域。结果是,一九四一年二、三月份德国潜艇作战远不如一九四○年秋季那样顺利。很快就清楚的是,单个潜艇有效性的不断减弱,实际上并非由于特别漫长的冬季恶劣气候。德国在三个月没有损失一艘潜艇之后,到三月份突然损失了五艘,其中包括三位最出色的潜艇艇长 [ 注:这是U—47号潜艇(普里恩),1941年3月8日在攻击OB—293号运输队时被“黑猫”号驱逐舰击沉;U—99号潜艇(克雷奇默尔)和 U—100号潜艇(舍普克),1941年3月17日在攻击HX一112号运输队时被“范诺克”号和“瓦尔克”号两艘驱逐舰击沉。在大西洋之战第二阶段中,克雷奇默尔的潜艇击沉了三十七艘船只,共二十四万一千五百二十三登记总吨位。舍普克的潜艇击沉了二十八艘船只,共十四万一千零四十三登记总吨位。普里恩的潜艇击沉了二十二艘船只,共十三万四千九百五十登记总吨位。 ] ,这使得潜艇舰队司令明白,再在北海峡附近作战可能无利可图,因此潜艇被迫将其位置大大向西转移。
至此从西洋之战的第二阶段就告一段落。正如下表所示,总起来看,不仅潜艇舰队作战非常成功,而且其他所有参战部队的作战也非常成功,其中包括各处的辅助巡洋舰、在北大西洋和中大西洋的战列舰和巡洋舰以及在英国以西向南至直布罗陀海域上空作战的远程飞机等。以上所有这些部队所取得的战果还须加上下列战果:德国空军和水面轻型舰队对不列颠群岛周围的英国船只的布雷和攻击(击沉了五十四万七千八百八十六登记总吨位的船只),以及意大利在地中海取得的战果(击沉了六万八千五百二十登记总吨位的船只)。
|
横越北大西洋的德国潜艇群的搜索作战
在大西洋之战的第三阶段(一九四一年四月——十二月),德潜艇舰队愈来愈明显地成了该战役的主力。德国辅助巡洋舰此时开始第一次遭受损失,每个舰次在海上的战果开始下降。尤其是德国重型水面舰只对大西洋航线上的运输队的作战宣告结束,因为三月份“沙恩霍斯特”号和“格奈森诺”号战列巡洋舰,“希佩尔海军上将”号重巡洋舰和“舍尔海军上将”号袖珍战列舰返回基地,五月份“俾斯麦”号和“欧根亲王”号遭到失败,六月份英国海军搜索大队对庞大的德国补给舰和油船进行了扫荡 [ 注:毫无疑问出现的问题是,1941年5月 9日英国在冰岛沿岸俘获德国U一110号潜艇连同艇上的机密材料(电码本、密码本、作战命令等)而且还对这一战果加以保密,这对尔后的“俾斯麦”号战列舰的作战,尤其是对围剿德国的远洋补给组织到底产生了什么影响。 ] 。同时,德国远程飞机对英国商船的空袭也遭到了反击,因为英国商船能用弹射方式使用“飓风”式战斗机,增设了高炮,并且于九月份在直布罗陀航线上还出现了第一艘辅助航母“大胆”号。由于英国防御有了改善,因此轴心国在不列颠群岛周围的轻型水面舰只、飞机和布的水雷所击沉的船只数也就减少了(共击沉二十五万六千一百五十二登记总吨位的船只)。不过,少击沉的这部分船只数绰绰有余地为多击沉的那部分船只数所弥补。多击沉的那部分船只数是德国和意大利在地中海之战中,尤其是在巴尔干之战和克里特岛之战中击沉的(共击沉四十八万一千一百五十三登记总吨位的船只),而且日本在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份的参战也使同盟国的舰船在远东遭受到惨重的损失(共击沉四十三万一千六百七十三登记总吨位的船只)。
一九四一年初,德国一批大型(IX型)潜艇开始服役。到二月底,其中有三艘被派到弗里敦海域。从前两次这些潜艇单独作战的试验中已证明,它们可以从水面舰只得到补给。四月份又派去了四艘。这种从辅助巡洋舰、补给舰得到燃料、鱼雷等等补给品的第一批“南方潜艇”的作战,是整个潜艇战中最成功的 [ 注:战果最大的是U—107号潜艇(黑斯勒),击沉八万六千六百九十九登记总吨位;其次是U—105号潜艇,击沉七万四千九百三十二登记总吨位;U—103号潜艇,击沉六万二千八百三十四登记总吨位;U—106号潜艇,击沉五万七千六百五十二登记总吨位(还对“马来亚”号战列舰发射了鱼雷);U—124号潜艇,击沉五万七千六百二十六登记总吨位;U—38号潜艇,击沉四万六千六百七十八登记总吨位。 ] 。
到六月份为止,德国潜艇在南方取得的辉煌战果势必掩盖了北大西洋敌运输队航线上在这期间所发生的变化。三月二十六日,德国原先设置在北海峡前面较窄地区的潜艇巡逻线转移到了冰岛以南和以西的地区。英国尽量将运输队的航线往北移以便充分得到驻冰岛的英国空军海岸防御司令部的保护。此外,英国海军部这时也开始尽量将运输队的航线分散在北大西洋中部。由于英国采取了这种战术,也由于德国现有的潜艇仍然太少(尽管其数量已逐渐增加),德国潜艇不可能有效地控制所有的运输队的航线,尤其是英国开始不断加紧使用无线电测向仪来测定并规避已被发现的德国潜艇巡逻线。到五月底,由于现有的护航舰只数量大增,英国便能沿整个北大西洋航线对运输船只提供保护。当时海上加油技术还不够发达,所以护航舰只在中途要调换几次。但是这些护航舰只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制止了德国潜艇的攻击,特别是其中有些已装备了首批雷达装置(尽管仍较原始)。
五月八日,为了改进对敌海上运输队的搜索战术,邓尼茨放弃了原先较为固定的巡逻线,而开始试验较大范围的搜索战术,但这种新战术也只是偶尔获得成功 [ 注:例如,5月7日至10日用包括U—110号在内的四艘潜艇对OB一318号运输队进行攻击,共击沉五万七千九百四十一登记总吨位。5月20日至21日用五艘潜艇对HX一126号运输队进行攻击,共击沉五万四千四百五十二登记总吨位。 ] 。六月二十一日,为了发现运输队,德国潜艇进行了耐心的等待。但等了很长时间而无结果之后,德国便决定将现有的潜艇在北大西洋一个辽阔的海域散开,以便使运输队比较难以规避潜艇的巡逻线。几天之后,这一战术确实导致了一场与运输队的海战。但是要在敌人对其运输队加强防护之前,把分得很散的潜艇很快集中到目标区,困难仍然很大。由于这个原因,这种形式的作战仍然证明并不令人满意。
到这时,德国空军第四十轰炸机大队的“康多尔”式飞机比过去更有经验,导航和跟踪技术也有很大的改进。因此从七月中旬起,在直布罗陀至英国的航线(完全在飞机航程内)上德国空军和潜艇舰队实施了新的协同作战计划。自从五月底开始,意大利潜艇在这一航线的南段已取得了某些战聚。尔后几乎每个星期,德国抑或借助于西班牙南部的间谍和空军的侦察,抑或通过潜艇的帮助,都能发现敌海上运输队,而且每次都派出六到十二艘潜艇组成的潜艇群对它们进行攻击。但是这些运输队通常都受到强有力的保护(例如HG—73号运输队就受到十艘护航舰的保护而不是通常的四、五艘),以致德国潜艇虽有空中侦察,但还是经常失去与运输队的接触。只有少数最有经验的潜艇艇长才能指挥潜艇进入攻击位置 [ 注:7月27日至29日攻击OG—69号运输队的九艘潜艇中有五艘设法进入了攻击位置,击沉九艘船只,共二万五千二百八十八登记总吨位。8月1日至15日攻击SC一81号运输队的十二艘潜艇中有四艘设法进行了攻击,击沉五艘船只,共二万三千一百九十登记总吨位。8月10日至16日攻击HG—69号运输队的所有九艘潜艇都被赶跑。8月17日至23日七艘潜艇中有四艘设法攻击了OG—71号运输队,击沉两艘护卫舰和八艘其他船只,共一万三千二百二十三登记总吨位。攻击OS一4号运输队的六艘潜艇中有两艘设法进行了攻击,击沉五艘船只,共三万零七百年五登记总吨位。 ] 。后来还发觉,由于事先不了解这条航线几乎是专门为吨位较小的船只(一千到三千登记总吨位)所使用,因此攻击所取得的战果就被大大夸大了。总之,七、八月份德国潜艇在北大西洋的作战成效降低到了最低点。看起来似乎是防守的一方战胜了进攻的一方。尤其是以前潜艇战确实很有胜利把握的南方,这时也无望取胜了,因为海上运输是在德国不得侵犯的泛美安全区内进行的 [ 注:在北大西洋的泛美安全区始于西经六十度。沿南美海岸三百海里的泛美安全区受到美国的尊重。 ] 。
。 | ||||||||||||||||||||||||||||||||||||||||||||||||||||||||||||||||||||||||||||||
|
正是在这个时期,德国参战潜艇数量的不断增加开始第一次为人们所感到。八月,除了在直布罗陀航线上作战的那些潜艇群外,新下水的潜艇还组成了一个“北方潜艇群”。当“北方潜艇群”发展到十五至十七艘潜艇时,邓尼茨便命令它们从冰岛起向格陵兰和纽芬兰方向搜索。这次搜索的结果是在费尔韦尔角附近发现了SC—42号运输队,于是,便发生了至此为止规模最大的对运输队的海战。该运输队的六十三艘舰船有二十艘被击沉。后来起了大雾,该运输队才免于覆灭。这次胜利促使邓尼茨又组建了一些这样的潜艇群。在尔后的直到十一月初的几周中,它们分四批连续驶越北大西洋,参加了一些对运输队的海战,但是再也没有取得象对SC一42号运输队作战那样大的胜利 [ 注:9月19日至20日攻击SC—44号运输队的五艘潜艇中有两艘击沉了二万五千六百五十二登记总吨位。10月15日至17日攻击SC—48号运输队的九艘潜艇中有五艘击沉了四万七千七百一十九登记总吨位,其中包括两艘护卫舰但不包括被鱼雷击中的“奇尔尼”号美国驱逐舰。11月3日在大雾中攻击SC—52号运输队的十二艘潜艇中有三艘击沉了两万零三登记总吨位。与此同时,在直布罗陀-弗里敦航线上潜艇继续进行作战。敌受到攻击的运输队及其蒙受的严重损失如下:OG—74号运输队,共损失八千六百九十二登记总吨位;HG一73号运输队,共损失二万五千八百一十八登记总吨位;SL—18号运输队,共损失三万三千二百九十登记总吨位。HG—74号运输队,共损失八千七百七十二登记总吨位。企图攻击OG—75号运输队的所有潜艇都被赶跑了。 ] 。
美国的干涉
当所有这一切正在进行时,德国潜艇又与美国军舰发生了一些非常严重的事件。罗斯福的政策规定,要采取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来帮助英国。这一政策已导致了一九四零年九月的驱逐舰-海军基地协定和一九四一年三月的租借法案。美国海军在执行罗斯福这一政策过程中,采取了除实际参战以外的一切手段来减轻英国海军的负担。为了证明美国军舰在北大西洋西部海域的出现和活动是正当的,先前在西半球定为泛美安全区的界线此时进一步东移,四月十八日移至西经三十度,六月十四日移至西经二十六度。美国军舰奉命对这一线以西所有被发现的轴心国舰船进行跟踪,并对其位置不断进行报道。七月七日,美国军队在冰岛登陆,接替驻扎在那里的英国部队。七月十五日,冰岛海域纳入西半球,于是美国一支强大的部队便以赫瓦尔峡湾为基地守卫丹麦海峡,原先德国所有重型水面舰只均经此海峡突入大西洋 [ 注:根据1941年9月1日“第7号辛克兰特作战计划”,这支“丹麦海峡巡逻队”的编成内有两艘战列舰、两艘重巡洋舰和十三艘驱逐舰,因此比先前在这里的英国海军舰队强大得多。11月初这支巡逻队前去截击那艘企图突入大西洋的“提尔皮茨”号德国战列巡洋舰。 ] 。还有,同盟国船只可以加入美国开往冰岛的海上补给运输队,该运输队走的航线与英国横渡大西洋的运输队的航线是同一条航线。
在这种情况下,七、八月份之所以没有发生严重的事件,一方面是由于到这时为止德国潜艇作战的重点是在直布罗陀航线上,另一方面是由于希特勒亲自发布了严格的命令,即无论如何避兔事件的发生 [ 注:1941年6月19日,U—203号潜艇在德国作战水域附近碰上美国战列舰“得克萨斯”号以后,6月21日在原有指令(例如,“1941年6月10日对商船作战的指令”)的基础上又发布了这个指令。德国海军总部于7月10日、9月5日、9月9日和11月21日连续发出的电报指出这个指令仍然有效。 ] 。因为要把此时挂着英国旗航行的前美国驱逐舰和它们的美国姐妹舰区别开来是不可能的,所以就出现了如下这种怪事,即邓尼茨不得不命令除自卫外禁止对驱逐舰采取任何行动。毫无疑问,这些驱逐舰是潜艇最凶恶的敌人。八月,在罗斯福和丘吉尔举行的大西洋会议上,双方同意从九月中旬起由美国护航舰只护送英国快速的HX号和ON号运输队至西经二十六度以西,九月四日美国“格里尔”号军舰事件给罗斯福提供了发布“开火”命令的口实,准许美国军舰攻击轴心国的舰只。到九月底十月初,在北大西洋航线上几乎没有德国的潜艇,因为经过一系列对运输队的海战后,这些潜艇已经返回基地。这样在十月十七日之前并未发生任何严重的事件。可是直到十月十七日这一天,美国“奇尔尼”号驱逐舰被德国U-568号潜艇的鱼雷击中。这艘驱逐舰是与它的护航舰队一起投入了一场持续三十六个多小时保护运输队的海战。两个星期之后,德国U-552号潜艇的鱼雷击沉了HX-156号运输队中护航的“鲁本·詹姆斯”号美国驱逐舰。随着这些事件的发生,德美两国之间尽管还没有宣战,但已紧张到了几乎与战争状态一样。
进一步的事件得以避免,仅仅是因为地中海的紧张形势要德国派遣一支很强的潜艇舰队到那里去,而且还要德国将大西洋中所有现有的潜艇集中到直布罗陀海域。德国潜艇这样一集中势必在十二月日本进攻珍珠港(这一行动对德国领导人来说完全是个意外)时,德国连一艘潜艇都不能很快派到美国海岸,尽管早在一九四一年九月十九日,邓尼茨已建议要“大张旗鼓”对美国开战。事实上,邓尼茨不得不经过一再的紧急请求在获准从直布罗陀海域逐步撤出潜艇。在那里,由于敌集中兵力进行防御,德国对敌补给线的海战无论从击沉船只的吨位数还是从蒙受的损失来看,都证明是无利可图的。
邓尼茨使用潜艇的准则
在邓尼茨看来,德国使用潜艇武器根本的决定性准则是尽快削减敌人尽可能多的具有潜在作用的舰船吨位。由于敌人造船能力稳步提高,时间对敌人有利,也由于现有德国潜艇的数量(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底九十艘)仍然远远低于邓尼茨认为要取得真正胜利所需的最低限量——三百艘,因此他认为,把潜艇用于任何降低其在削减敌吨位的海战中的效能方面的做法都是拙劣的战术。他希望潜艇要用得“经济”,换句话说,要用在这样的时机,即在一定的条件下它们能尽快削减敌人尽可能多的舰船吨位。
但是德国海军作战局却认为有时将潜艇用于执行其他任务也是必要的:诸如进行战略牵制、侦察、保护偷越封锁线的船只等 [ 注:例如,4、5月份,在弗里敦航线上德国潜艇对商船的作战中这一特别成功的阶段里,德国将其U—106号和U—105号两艘潜艇分别撤离七周和两周以便从事泛美安全区的护航任务。在泛美安全区它们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其武器装备。1941年11月初,有四十九艘潜艇服现役时,德国海军作战局就动用了其中的二十艘:六艘用于护送偷越封锁线的船只、四艘为海面作战进行侦察、四艘到北海执勤以及六艘到地中海执勤。结果,德国不得不放弃计划中的对大西洋运输队的攻击。 ] ,以及帮助挽救象地中海一九四一年底那种危急的局势(这次帮助取得了可观的战果) [ 注:德国派到地中海的潜艇所取得的战果,其中包括击沉“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和“巴勒姆”号战列舰,以及意大利战舰以小型潜艇通过布雷所取得的战果,都明显地有助于改变轴心国在这一战区的命运。 ] 。但是,在英国突击队进行了几次袭击之后,希特勒本能地感到英国入侵挪威的危险,他的这种直觉便导致了邓尼茨所认为的潜艇在急需用在大西洋时却被毫无意义地浪费在那些根本不属于它自己的任务上。
毫无疑问,德国在地中海和该海以北的海域保留三分之一左右的作战潜艇(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底九十艘中的三十艘,一九四二年三月底,一百一十五艘中的三十九艘),严重影响了大西洋之战第四阶段(一九四二年一月至七月)要削减的敌船吨位的数字,虽然德国潜艇作战的条件再次比较有利。鉴于同盟国经由地中海和该海以北的海域的航运量比其他海域小得多,这些潜艇的战果充其量不过是大西洋作战潜艇的一个零头(以每天海上击沉的舰船的登记总吨位来计算),德国把这么大比例的第一线作战潜艇从对敌补给线的海战中撤出肯定是个大错。这些潜艇是剩下的唯一有效的武器。德国保留在地中海和该海以北的海域的潜艇主要是为了威胁同盟国的水面舰只,这一威胁确实牵制住了同盟国强大的护航舰艇。但德国如用远比这少得多的潜艇,肯定也可以取得同样的效果。同时,德国的水面舰只和飞机如能有计划地协同作战,在上述海域的削减敌吨位的海战中也可以取得比潜艇更好的战果。
德国潜艇在北美与中美沿海的单艇作战
德国对美国宣战过了五周之后,第一艘潜艇才到达美洲海岸附近。德国第一次攻击不是根据建议“大张旗鼓”地进行,而只是由五艘潜艇负责实施。这些潜艇在相当大的海域里实施单艇作战之所以特别成功,是因为美国防御部队完全缺乏反潜战的经验,也因为沿海航运几乎仍象平时那样进行。因此,邓尼茨马上决定把手头所有的潜艇都调入这一“处女海域”。尽管到达这一海域需要进行长途航行,可是它当时仍然成了德国潜艇作战最经济的海域。
一、二月份,德国以较大的IX型潜艇为主先是在哈特拉斯角沿海,然后在加勒比海地区作战,回国时每艘都击沉了舰船,数量为三至九艘。中型的VII型潜艇由于航程有限,作战局限于纽芬兰和哈利法克斯附近的海域。由于在那儿经常遇上大雾和风暴, 也由于英国的防御力量较强而且更有经验,因此这两个海域远不及前述海域有利。但是这种中型潜艇的轮机官很快找到了增加储油量的办法,从而加大了这种潜艇的航程。它们在去作战海域的途中,采用最经济的航速也节省了油料。结果,这些潜艇二月底也出现在纽约附近的海域,三月份到达哈特拉斯角附近海域,四月份甚至还到了佛罗里达海峡。在上述地区,这些潜艇就其型号而言,它们所取得的战果是相当可观的。德国VII型潜艇的作战活动,以及IX型潜艇在加勒比海、安的列斯群岛和墨西哥湾的大部分作战活动之所以成为可能,仅仅是因为第一艘潜水油船三月底开始服役了。
多亏邓尼茨的远见,德国于一九四○年春已开始建造这些潜水油船,因此在需要潜艇出海作战时这些潜水油船也正好开始服役。鉴于潜艇储油能力有限,要是没有潜水油船,潜艇就不可能在海外进得长时间的作战,也就不可能充分利用由于建造了上甲板隔舱而增多的鱼雷 [ 注:这是个耐压装置,造在耐压艇体和上甲板之间注水的部分。这样一来,VII型潜艇可以多装两枚鱼雷,IX型潜艇可以多装九至十二枚鱼雷,但是只有风平浪静的天气,才能把多装的鱼雷装入潜艇本身。 ] 。这样的一艘潜水油船能装载多达六百吨的油料,因此能使十二艘中型潜艇在海上多得到四周的油料,或者使五艘IX型潜艇在海上多得到八周的油料。这样,中型潜艇此时已能在安的列斯群岛海域和西非沿海作战,要是加两次油,甚至还能到加勒比海地区作战。至于IX型潜艇在大西洋的航程此时已毫无限制了。这些潜水油船的应用尤其意味着:尽管潜艇到这些远距离海域作战所需要的航程大大增加,但仍然可以估量,在任何一个时刻里,在海上所有的潜艇中真正在作战地区的也只有百分之五十。
过了意想不到的长时间,美国才改进自己的防御系统,以解决由于八至十五艘德国潜艇在哈利法克斯到特立尼达这一航线上作战所产生的问题。一直过了好几周,美国当局才意识到要关闭灯塔。过了好几个月才在沿岸地区实行灯火管制,美国商船船长才意识到自己通过无线电不负责任的闲聊给德国潜艇提供了宝贵的情报,才有真正的证据表明最终要采取一些措施来实行某种战时管制。还有,压制急于参加搜索德国潜艇的私人飞机和船舶的所有者的热情证明也是非常困难的。美国只是勉强地接受了英国提供的援助。英国除派遣驱潜快艇和飞机外,还放慢了组织北大西洋运输队的速度以便为西大西洋提供护航舰只。直到四月底,美国终于才在英国的一再催促下开始把自己的运输船只组织成海上运输队,开始时是在美国哈特拉斯角以北的海域,然后从五月中旬起是沿美国整个东海岸。这一措施的效果很快就显示出来了。几乎一支运输队都未被发现。德国潜艇指挥官此时在情况报告里开始愈来愈多地写着“未见来往船只”。
这些通常非常详细的情况报告,连同无线电监听勤务的报告,使邓尼茨对整个形势有了个了解,也使他确定战术有了个基础。当然德国始终有被敌人测出发送这样详细报告的潜艇的方位的危险,但是这种危险还得要冒,否则德国就无法根据海上运输某一时间的实际情况,迅速、有效、灵活地使用现有的潜艇。
五月二十三日,邓尼茨不得不从其战绩卓著的美国沿海撤出潜艇,但是美国防御方面的迟钝反应,使他完全有理由指望形势暂时不会有根本变化,而且在大约二周以后的新月期,他将在整个美国沿海用刚得到补给的潜艇发动一次新的攻势。可是就在这期间,他却命令德军在美国沿海进行第一次布雷。这种做法往往表明潜艇活动的可能性在减少。
德国潜艇沿美国东海岸作战所取得的战果下降了,但是,这到五、六月份却由一个强大的IX型潜艇群在加勒比海、墨西哥湾和安的列斯群岛海域取得的辉煌战果所弥补。五艘意大利潜艇在上述海域作战也取得了很大的战果 [ 注:1942年4月至6月德国在这一海域作战的二十七艘潜艇中,有十九艘回到了基地,每艘[平均]击沉了三万多登记总吨位的船只:十四艘每艘击沉四万多登记总吨位的船只;还有三艘每艘击沉五万多登记总吨位的船只;战果最大的是U—158号潜艇(罗斯廷海军中校),击沉了六万五千一百零八登记总吨位的船只。3、4月份进行作战的五艘意大利潜艇中有三艘回到了基地,每艘击沉二万多登记总吨位的船只。 ] 。七月份美国把护航系统延伸到了加勒比海,而且到八月份它还终于把所有海上运输队的航线都纳入了所谓的“连锁护航系统”。即令此时,仍有一些德国潜艇设法活动到了对这些海上运输队(主要由轻型护航舰只保护)的攻击距离内,但是美国海岸空中巡逻的发展逐渐使德国潜艇在这些海域的活动非常困难,因此它们不得不撤到特立尼达以东的海域。这里由于几条航线汇合在一起而造成的对它们有利的条件持续了好长一段时间。与此同时,在弗里敦海域防御的盟军(德国潜艇此时又开始要对付的)在这些潜艇取得了第一次意想不到的胜利之后也已较快地恢复了元气。
|
从击沉的绝对数字来看,德国对同盟国补给线的潜艇战最成功的阶段此时已宣告结束。敌人在这个阶段遭受的损失特别惨痛,因为在击沉的船只中,大型油船占的百分比特大。结果这导致美国国内汽油消费实行严格的定量供应以便使军事需要至少能得到大体的满足。同盟国的补给困难也由于其他重大的损失而增加。这些损失是:
(1)日本占领东南亚,共击沉四十四万四千七百三十六登记总吨位的船只。
(2)日本攻击同盟国的补给线,共击沉五十一万九千七百三十六登记总吨位的船只 [ 注:德国潜艇击沉三十三万四千零五十七登记总吨位的船只,辅助巡洋舰击沉三万一千三百四十二登记总吨位的船只;其他水面舰只在攻击中击沉十五万三千六百零三登记总吨位的船只。 ] 。
(3)德国辅助巡洋舰的攻击,共击沉十三万九千一百三十五登记总吨位的船只。
(4)德、意在地中海的作战,共击沉十一万五千二百九十一登记总吨位的船只 [ 注:二十三艘德国潜艇只击沉三万七千五百一十六登记总吨位的船只。其余的是由德国空军、意大利空军、水面舰只、空中和海上布的水雷以及一艘意大利潜艇击沉的,共三千七百二十三登记总吨位。 ] 。
(5)德国对摩尔曼斯克海上运输队的攻击,共击沉三十万零七千八百三十一登记总吨位的船只 [ 注:二十四艘德国潜艇只击沉八万二千六百九十登记总吨位的船只。德国空军已击沉六万二千五百三十六登记总吨位的船只。单空中袭击就击沉十四万一千四百九十六登记总吨位的船只;空投的水雷击沉一万零五百零九登记总吨位的船只;驱逐舰击沉一万零六百登记总吨位的船只。由于误入英国的布雷区而被炸沉的船只达三万一千一百九十一登记总吨位。 ] 。
(6)对英国沿海连续的海空作战和布雷活动,共击沉十八万四千七百八十三登记总吨位的船只,尽管英国不断加强了防御措施。
同盟国一九四二年的一切战略计划由于严重缺乏运输船舱而无法完成,其光明前景也由于这个因素而受到影响。
北大西洋再次爆发德国潜艇对运输队的海战
早在一九四二年春,对运输队的海战便时有发生。当时德国开往美国海岸的潜艇或从挪威开往法国的潜艇,在途中碰上了运输队就能把附近的其他潜艇召唤在一起进行海战 [ 注:例如2月份对ONS—63号运输队的作战(三艘潜艇击沉一艘驱潜快艇);对SC—67号运输队的作战(两艘潜艇击沉一艘驱潜快艇和一艘商船);对HX—176号运输队的作战(四艘潜艇,没有任何战果);对ONS—67号运输队的作战(六艘潜艇击沉八艘商船,共五万四千七百五十登记记总吨位),3月份对ONS—76号运输队的作战(四艘潜艇,没有任何战果)。 ] 。这些海战以及德国无线电监听勤务的情报都表明运输队显然再次在使用大圆圈航线。
事实上,英国一发现德国不再有组织地用潜艇来攻击其海上运输队时,它就又开始让这些运输队沿最短的航线航行。一方面是因为,在这条航线上碰上德国潜艇的危险并不比北大西洋其他海域大;另一方面是因为,大圆圈航线距离短可以节省许多时间。这一新情况似乎给邓尼茨提供了更好地使用其潜艇的机会。他把一些刚巧同时开出的潜艇集中起来,组成一个单独的潜艇群,沿着从北海峡到纽芬兰的大圆圈航线进行搜索。如果该潜艇群碰上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运输队,它就能很快发射所存的鱼雷,然后返回。要不然,就到位于纽芬兰南岸的一艘潜水油船那里去加油,然后继续沿美洲海岸南行。
五月十一日,德国这个称为“梭子鱼”的第一个潜艇群还没有完全组织好时,就发现了一支海上运输队。头一夜它就击沉了其中的七艘船只,接着的第二次攻击因大雾而受挫。五月二十五日,有关的六艘潜艇驶抵其补给油船的地点时,美国沿海的情况非常恶化,以致邓尼茨决定让这六艘潜艇,继续向东在运输队的航线上作战。它们接连发现了三支西行的海上运输队,击沉了其中的五艘船只。这些经验,加上德国在直布罗陀至弗里敦航线上由碰巧在场的潜艇实施的三次作战所取得的战果,都表明继续开展对运输队的海战的前景是相当好的。德国返回基地的潜艇艇长们的报告也证实了这个看法。附带说一下,邓尼茨总是十分重视这些潜艇艇长亲自作的报告,尔后在讨论中,双方也总是很坦率的。跟潜艇艇长的这些无拘束的讨论无疑使邓尼茨不会与第一线作战的实际情况相脱节,并且还有助于沟通邓尼茨及其参谋部与潜艇官兵之间的联系。
七月初,德国代号为“狼”的潜艇群集中在北海峡以西约六百英里的一个海域,采用象“梭子鱼”潜艇群那样的战术作战,即向西搜索海上运输队的航线,经过再补给和加油后,根据具体情况继续向美国东海岸或加勒比海海域前进。但到七月中旬,已经很清楚,在美国沿岸的任何作战,即使在新月期,也不再会有利可图。因此邓尼茨毫不犹豫地得出了适当的结论。七月十九日,他发出命令,把作战的重点再次转移到北大西洋海上运输队的航线上。作出这个决定,对他来说并不难,因为前景是,地中海和北极海的潜艇分舰队齐装满员后,将会有源源不断的第一线作战潜艇。这就使相继组成的新潜艇群可在北海峡以西作战。
根据最近作战的经验,并为了在一定情况下尽可能有效而又经济地使用现有潜艇,邓尼茨制订了大西洋之战第五阶段(一九四二年八月至一九四三年五月)的新计划,即将来自德国和法国的潜艇组成的潜艇群部署在北大西洋东部——但在敌人驻北爱尔兰和冰岛的海岸巡逻队封锁的海域的边缘地区,并让其不断西行,以搜索最新发现的海上运输队航线和其他情报提供的海上运输队可能经过的航线。他希望在这个阶段中,该潜艇群能很快碰上西行的海上运输队。要是果真碰上了,那么这些潜艇就可以横越整个大西洋进行追击,而且到停留在百慕大东北边正规航线以外的潜水油船去加油。然后,重新得到补给的德国潜艇在纽芬兰沿海部署成新的巡逻线,希望以同样的方式碰上东行的海上运输队。在大西洋东部对敌运输队的海战结束后,那些仍剩有充足油料的潜艇可以集合在一起组成新的潜艇群,而那些既缺油又少鱼雷以及受伤的潜艇可以返回它们在法国的基地。邓尼茨当然不同意雷德尔和海军作战局的观点,即只有那些东行满载的海上运输队才值得德国潜艇攻击一番。这是因为如果采纳这种观点,每个航程只能进行一次对敌运输队的海战,而且每一艘潜艇的效能也就会大大降低。
这个总计划具有很大的伸缩性,足以适应任何具体情况和气侯。英国人很快就意识到德国潜艇已再度开始对海上运输队进行预期而有组织的攻击。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对这种形势所作的反应并不象邓尼茨所预料的那样快。同盟国最大的困难首先是普遍缺乏运输船舱,这就需要船只尽快周转;其次是缺乏护航舰只。护航舰的数量是在增长,但是增长得还不够快,赶不上各地不断增长的护航任务的要求。光是北大西洋一条航线,如果每月四支HX号和ON号快速运输队和两支SC号和ONS号速度较慢的运输队都要得到足够的保护,那么就得有七十八艘驱逐舰和一百五十六艘驱潜快艇。对拥有五十艘运输船的中等大小的海上运输队来说,至少要有七艘护航舰保护。这样,每个“护航组”——把定期需要的入坞期考虑在内——就得有三艘驱逐舰和六艘驱潜快艇。由于缺乏适当的油船和护航舰海上加油设备,护航舰只从纽约到北海峡这段航程上就需要替换两三次。这样,即令对各护航地段作尽可能的精打细算,每一地段仍需要有八个“护航组”。尔后到冰岛这一地段也需要有两个护航组。这些护航舰只中,负责西段(纽约至西经四十九度)的以哈利法克斯和波士顿为基地,负责中段(西经四十九度至西经二十二度)的以圣约翰斯和阿金夏为基地,负责冰岛地段的以赫瓦尔峡湾为基地,负责东段(西经二十二度至北海峡)的以伦敦德里、克莱德湾和利物浦为基地。尽管造船业不断地发展,但在一九四二年下半年要维持上述这些数量并不总是可能的。这是因为摩尔曼斯克航线上(七月的PQ-17号运输队和九月的PQ-18号运输队)和地中海上(八月的“基石”作战行动)的大规模海上运输队的活动以及最后代号为“火炬”的作战行动,都要求有更多的护航舰只。因此在海上加油问题解决以前,同盟国护航系统别无他法,只得使用大圆圈航线,而且力图采取小规模的战术规避行动来避开已发现的德国潜艇的位置。
只要北大西洋航线上仅有一个由十二到十八艘潜艇组成的德国潜艇群在活动,做到这一点是可能的,而且从八月中旬到九月初,这还导致德国潜艇需更长的时间才能搜索到目标。但是在作战海域德国潜艇的数量却不断增加,从二十艘、三十艘一直增加到十月中旬的四十艘。德国有了这些潜艇,就可以同时在北大西洋东、西两边建立一两道巡逻线。然后再通过恰当地控制它们的活动,则所发现的敌运输队的航线就都可以被巡逻到。这时德国潜艇的作战得到了很大的帮助,因为德国无线电监听勤务经常能给邓尼茨提供破译出来的有关同盟国运输队所走的航线的无线电信号,这样德国就可以及时指派潜艇到那里作战。
其结果是九、十月份,德国潜艇对敌运输队进行了许多次海战。如果一开始在一条潜艇巡逻线的中央发现运输队,那么其他潜艇就处于有利的位置。如果还能召唤到另一个潜艇群,使集中的潜艇达到十五至二十艘,那么该运输队的损失通常是很惨重的。但是毫无疑问的是,暴风雨始终可能突然袭来,而且大雾也始终可能突然降临,结果就使战斗中断,该运输队得救。另一方面,也由于临时搜索到目标而发生的战斗通常就不那么成功,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几乎不可能集中必要数量的潜艇来对付敌运输队。在一九四○年,德国只要有六艘左右的潜艇就足以使敌护航舰队造成无法解决的困难,而现在二、三倍于这个数量的潜艇也只是在条件有利的情况下才能接近目标。在某种程度上,这是因为此时护航舰只逐渐地安装上了雷达。
德国潜艇在远洋的使用
当德国VII型潜艇的作战范围集中在攻击敌海上运输队时,有必要为德国IX型潜艇寻找新的作战范围。德国IX型潜艇由于休积大,比较容易为敌护航舰只所击沉,因此不太适合于攻击敌海上运输队。假如某个海域由于同盟国采取的防御措施和护航系统而使德国潜艇作战无利可图,则邓尼茨总是根据他的“经济投资”原则,把作战重点转移到估计来往运输队较多而防御又较薄弱的海域。鉴于缺乏有关情况的现有情报,经常只能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有时,这种试验可能获得出乎意料的成功,例如九月派到圣劳伦斯河的那两艘潜艇。相反,这种试验也很可能以失败而告终,例如十月派到几内亚湾的那两艘潜艇。秋季,德国潜艇艇长们仍然认为特立尼达以东地区的作战条件最有利。而十月,敌在弗里敦海域采用护航系统这点导致了那里德国潜艇的战果不断下降。当时出现的政治、战略和战术问题,以及德军最高统帅部、海军作战局和邓尼茨在如何利用这些“处女”海域上的意见分歧,并不总是非常满意地得到解决,正如这个阶段的两个例子所表明的那样。
一九四二年春季愈来愈清楚,巴西不仅将其境内的基地提供给美国空、海军使用,而且还开始武装其商船。因此,当五月二十八日正式宣布巴西飞机袭击和轰炸了德国潜艇后,德国海军作战局第二天便请求德军最高统帅部准许把所有的巴西船只一律视为敌船并加以无限制的攻击。与此同时,还指示邓尼茨制订一个计划,一旦巴西宣战,就用潜艇对巴西海岸实施突然袭击。但是希特勒不愿坐等这种不测事件,而主张德国对巴西宣战并发动强大的潜艇攻势。因此,邓尼茨制订了一个准备于一九四二年八月三日至八日期间实施的计划:德国十艘潜艇在一艘潜水油船的支援下,将突然突入桑托斯、里约热内卢、巴伊亚和累西菲等港口,摧毁其所能发现的一切船只,接着在港口布雷,尔后在沿岸对商船进行攻击。这样,邓尼茨认为,德国潜艇在这一主动突入的、以前没有触及过的、当然也不存在任何敌防御的地区能够削减最大量的敌吨位。事实上,对他来说,证明整个作战是正确的唯一的论据是尔后击沉的敌船数。六月十七日,希特勒批准了这个计划。但是德国外交部却表示反对,因为它认为这会引起南美其他那些仍保持中立的国家的反应。六月二十九日,希特勒便收回原来批准的意见。德国已经派出去执行该计划的潜艇只好被调往加勒比海。
七月份,巴西飞机袭击德国潜艇屡有报道,此外还进一步证实了巴西正在武装其商船。因此八月七日,作为“报复”,德国U-507号潜艇被允许“放手”地在巴西沿岸作战。八月十五日至十九日期间,这艘潜艇击沉了六艘船只。这在政治上是不明智的,因为这给了巴西向德国宣战的一个求之不得的借口。八月二十八日,巴西政府正式宣战。在南美其他国家眼里,这大大损害了德国的形象。如果原原本本地执行邓尼茨制订的计划,那么所产生的政治后果几乎不会比现在更坏,而且在削减敌吨位的海战中所产生的作用也会相当大。然而现在U-507号潜艇的作战价值却是微不足道的。
开普敦沿海海域此时似乎提供了在“处女”海域进行突然袭击的特好机会。但邓尼茨感到,鉴于到这个海域作战的德国潜艇需经过六千海里的航程,只有这些潜艇抓住一切机会攻击并击沉同盟国的船只,这才符合经济的原则。而德国海军作战局感到,如果德国派到开普敦海域作战的潜艇沿途都在力图击沉敌船,则会使最重要的突然性这一因素过早地丧失。而在该情况下突然性的因素非常必要,因为开普敦是开往埃及这条补给线的枢纽。同时,德国海军作战局在判断这些拟议中的潜艇战的战略效果时,总是直接将其与地中海和东线的战局联系在一起。而邓尼茨却坚持认为,这种战略效果几乎完全在于尽快削减最大数量的敌吨位,至于在哪里削减是次要的。
这场争论以妥协而告终。毫无疑问,在这种情况下以下妥协是不利的:只允许派到开普敦海域的德国潜艇在途中攻击大型军舰和运兵船,而不允许攻击其他船只。这样,它们就被迫放弃了许多有利机会,但同时它们遇到了多得出奇的运兵船并进行了攻击,结果却丧失了突然性这一因素。但这点所造成的影响并不如原来想象的那么大,因为南非沿海的敌防御反应不力,致使这次初战以及后来较大的IX-D型潜艇遂行的作战任务能够非常顺利地进行 [ 注:在“白熊”潜艇群的这些潜艇中,U—68号潜艇击沉六万一千六百四十九登记总吨位的船只,U—172号潜艇击沉五万九千八百零一登记总吨位的船只,U—159号潜艇击沉五万五千九百一十八登记总吨位的船只,U—504号潜艇击沉四万一千六百三十八登记总吨位的船只。在如下的IX—D型潜艇中,U—181号潜艇击沉五万八千三百八十一登记总吨位的船只,U一178号潜艇击沉五万三千四百四十五登记总吨位的船只,U—177号潜艇击沉四万九千三百七十一登记总吨位的船只。 ] 。
同盟国“火炬”作战计划及其对德国潜艇战的影响
十一月八日,同盟国在北非登陆使德国领导人大吃一惊。十一月的第一周,据报道为数众多的军舰和商船集结在直布罗陀附近,但一切迹象似乎表明同盟国正在准备派遣一支新的而又庞大的补给运输队去马耳他。根据这种对直布罗陀观察到的敌集结兵力的分析研究,二十七艘意大利潜艇和八艘德国潜艇马上被派到地中海西部。德国除十月派到地中海的四艘潜艇外,又有六艘潜艇于十一月四日奉命到那里以补充损失。就在这时,SL-125号运输队吸引了摩洛哥和直布罗陀以西德国所有现有潜艇的注意力。在七天的战斗中,该运输队有十二艘船被击沉,结果是同时开来的大型入侵运输队及其护航舰只却安全通过而没有被发现。
当同盟国登陆的最初消息一传来,邓尼茨就命令德国在比斯开湾和佛得角之间所有的潜艇都尽快集中到摩洛哥海岸附近。与德国海军作战局商议后,他还发出了类似的命令,要求德国在北大西洋所有油料充足的潜艇集中到直布罗陀海域。十一月十一日,德国第一批潜艇到达卡萨布兰卡海岸附近时,发现敌方以地面和航空母舰为基地的空中巡逻和海上防御非常强大,以致只有两位潜艇艇长才设法进入了费达拉航线,在那里他们击沉了四艘运兵船。其他潜艇马上躲到在这期间为它们准备的那些港口里去避难了。因此,德国增援的潜艇到达时,就没有攻击的目标了。
十一月四日德国“海豚”潜艇群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就通过了直布罗陀海峡。它们与从意大利港口来的德国潜艇一起攻击了停泊在阿尔及尔一奥兰航线上的舰船,而且也攻击了首批返航的运输队 [ 注:早在11月7日,一艘潜艇的鱼雷击中了“托马斯·斯通”号运兵船。11月11日,U—380号和U—407号两艘潜艇击沉了“新西兰”号和“印度总督”号两艘大型运兵船。在布日伊沿海,意大利两艘潜艇“阿古”号和“普拉蒂诺”号最后击沉了三艘已被德国空军重创而放弃的运输船。 ] 。从北大西洋调回的德国潜艇于十一月十二日到达,其中有一、二艘潜艇由于其艇长的经验特别丰富,在攻击敌军舰和商船时都很幸运 [ 注:11月14日,U—413号潜艇击沉了大型运兵船“沃里克·卡斯尔”号。与此同时U—155号潜艇击沉了护航航母“复仇者”号和商船“埃特里克”号,并用鱼雷击中了运输队中的一艘未命名的船只。U一515号潜艇作了几次顽强而果断的攻击,最后击沉了“海克拉”号供应船。 ] 。但是异常强大的空中巡逻和有效萨海上防御均迫使其他潜艇一再潜人水中躲避。由此造成的损失以及不断从潜艇艇长那里发来的有关敌舰紧追不舍和潜艇损坏的电报,所有这些都迫使邓尼茨于十一月十八日和十一月二十一日先后两次下令所有集中在代号为“西壁”防线下的潜艇向西撤退,先只是向西撤一点儿,后来就大规模向西撒了。这样,德国海军作战局下达的让二十艘潜艇到摩洛哥和直布罗陀以西海域作战的指令,以及还派一些大西洋的潜艇到地中海去的指令就不再有任何意义了。
与此同时,邓尼茨收到了德国那些仍留在大西洋并与ONS-144号运输队进行接触的储油量又有限的潜艇艇长们发来的战果报告。他马上断定:同盟国为了保护入侵的运输队而被迫削弱其大西洋运输队的护航舰艇,因此这时德国潜艇在美国到英国的海上航线上作战具有特别有利的机会。这种机会得马上利用。但是德国海军作战局在是否同意邓尼茨一再提出的这方面要求下不了决心,因为它考虑击沉开往北非的补给运输队更为重要得多。最后于十一月二十六日再次达成了妥协:允许邓尼茨用“西壁”防线上剩余的德国潜艇,沿着直布罗陀到美国的航线向西进行横扫。但是,由于仅仅只有很少的德国潜艇仍可应付作战,有关这条航线上来往运输队的可靠情报又很少,而且要搜索的海域又很大,因此很清楚,除了碰运气外,不可能希望取得很大的战果。
一九四二——一九四三年冬季德国潜艇对运输队的作战
经过几周搜索,只发现和击沉了一两艘单独航行的船只,但没有接触到任何运输队,干是德国海军作战局终于在十二月二十三日撤销了将德国潜艇拴在直布罗陀海域的命令。这一决策,连同潜艇的损失和损坏,以及被派往地中海等情况均导致十一月下半月北大西洋海域“德国潜艇的空缺”。情况更为糟糕的是攻击ONS-144号运输队的那几艘德国潜艇的燃料只剩下最后几百加仑了,惊涛骇浪又使得加油非常困难。只是到十二月初德国才有可能从法德两国基地派出潜艇到北大西洋组成新锐的潜艇群。但到这时,同盟国已经克服了在这一海域的暂时弱点,因此德国潜艇对HX-217号运输队的初战未能取胜,尽管德国潜艇得助于一种新型的特种装置(安装在其中一艘潜艇上可以听到敌护航舰之间的通话),而且结果还表明有二十二艘德国潜艇可投入战斗。由于能见度很差,许多德国潜艇还根本没有发现该运输队就被大批到达的敌空中巡逻机赶跑了。在紧接着的两周里,某种程度上根据德国无线电监听勤务破译出来的同盟国密码电报而进行的德国潜艇战仍未能取胜,但这主要是由于大冰雹和暴风雪的缘故。一直到接近十二月底时,德国潜艇才取得了一次新的重大胜利。连续几天跟踪ONS-154号运输队的一个德国潜艇群在云雾突然消散时竟发现自己处于该运输队外层护航线之内,而里层护航线并不够强大,对付不了潜艇能连续不断发起的攻击。
因为有关的大部分德国潜艇所携带的鱼雷,此时已消耗殆尽而不得不返回基地,因此新年开始时在作战海域再度只有一个仅由十三艘潜艇组成的潜艇群。该潜艇群由于数量不足,发现不了敌运输队,尤其是英国再次重新采用以前的战术,即把运输队的航线分散在整个北大西洋上。
这种战术之所以可能,一则是现有护航舰艇的数量逐步增加,二则是这时护航舰艇可以从运输队中的油船上加到油,三则是“护航组”的使用更合理而有效得多。起初邓尼茨把这一阶段未能发现敌运输队归咎于当年冬季在大西洋上空比往年出现得频繁的低压槽。但是到一月中旬,他却意识到英国已经重新采用以前的老战术。附带说一句,在德国谁也搞不清楚英国人为什么这么长的时间放弃使用这个战术。邓尼茨希望到一月底手头拥有更多的潜艇时,能够对付英国重新采用的这个老战术。事实上,到一月二十二日他已拥有三个德国潜艇群(分别由七艘、十七艘和十八艘潜艇组成)。但是巨大的风暴再次打乱了他的计划,两支运输队溜过去却未被发现,尽管许多潜艇几天来一直在寻找它们。几天之后,在去大西洋途中的德国U-456号潜艇偶然发现HX-244号运输队,并在大风暴中跟踪了三天后,攻击取得了成功。从海里救出来的一名敌水兵在接受审讯时不谨慎的口供,立即被德方用无线电上报了邓尼茨,结果表明与他每天核对的运输队时刻表相符。多亏这个意外的情报,德国便能集中二十艘潜艇来对付后面跟来的SC-118号慢速运输队。在一场持续五天的对敌运输队的激战中,尽管敌人拥有由十二艘舰只组成的非常强大的并得到日益增强的空中掩护支援的护航队,进攻的德国潜艇仍然成功地击沉了十三艘船只。这些潜艇自己也挨了敌空投炸弹和深水炸弹的袭击,其中三艘被摧毁,两艘受到严重损伤。
在这样一次大规模的作战以后,由于从德、法接连不断驶来的补充潜艇很快填补了空缺,现在便第一次没有发生“德国潜艇的短缺”。二月下半月,一个返回基地的德国潜艇群和一个在开出途中的德国潜艇群卷入了对敌运输队的作战,但由于海上波涛汹涌,出击位置不利,战果并不令人满意。但同时,敌防御一方巡逻飞机的无线电方位暴露了ON-166号运输队的位置。这支被德国一个潜艇群追击了一千多英里的运输队,其中有十四艘船被击沉。德国之所以能同时进行这三次作战,应归功于两艘加油的潜水油船。从二月二十一日到三月五日,至少有二十七艘德国潜艇就是这样加到油的。
在冬季这些月份中,德国在大西洋这个较远海域的潜艇作战次数已大大减少。例如,在特立尼达以东、弗里敦附近和南非沿海没有几艘德国潜艇在作战,直到一月底才有一个新的德国潜艇群到达这些海域。一九四三年一月底,只是在巴西沿海才有比以前更多的德国潜艇。事实上,邓尼茨认为,向这个仍较有利的海域再派一个德国潜艇群和一艘潜水油船是有益的。被派前往的这个德国潜艇群途中在亚速尔群岛附近碰见TM-1号运输队。在作战中,德国潜艇指挥巧妙,运气甚佳,所以击沉了这一支从特立尼达开往直布罗陀的运输队所属的九艘油船中的七艘。由于其中有些油船被几艘不同潜艇上的鱼雷击中五、六次才沉没,这些潜艇艇长在报告中就无意地夸大了战果。结果,邓尼茨断定在亚速尔群岛海域对敌运输队的作战可能证明是有利可图的。但是,尽管这一德国潜艇群加强到了十四艘,然而经过好多周一无所获的搜索后,他不得不承认,在敌人空中掩护范围以外,再加上敌人很可能的规避,要发现敌运输队确实是非常不容易的。与此同时靠近宣布罗陀海峡的机动作战也不再有利可图,因为此时装备有雷达的敌巡逻飞机在那里异常活跃。
一九四三年春大西洋之战的高潮和转折点
德国人如何看待形势
德国冬季对敌运输队的作战经验表明,尽管德国潜艇对同盟国运输队的作战条件日益困难,但只要德国潜艇数量充足,仍有可能取得成功。这时,邓尼茨已被任命为德国海军总司令,接替了雷德尔海军元帅。他决心以加强潜艇建造计划来对付这种形势。邓尼茨由于有了这个新职位并跟希特勒建立了信赖关系,便很快得到了所需的人员和物资。但是,他的这种信赖的基础可靠吗?
吨位战,是同盟国被击沉的船只数、尤其是被德国潜艇击沉的船只数,与同盟国造船厂建造能力之间的一场大竞赛。根据德国海军作战局一九四二年夏所作的估计,同盟国一九四二年的建造能力将达七百万登记总吨位。大不列颠、英帝国和美国的造船厂那年实际上造了七百一十八万二千登记总吨位,所以德国海军作战局的估计相当精确。因此,要想减少敌人拥有的运输船舱,至少每月要击沉六十万登记总吨位的船只。一九四三年初德国海军作战局得到的数字表明,同盟国一九四二年总共损失船只为一千一百六十六万七千登记总吨位 [ 注:这个数字大大超过了实际的战果,因为德国空军、意大利和日本有关它们战果的报告常常由于当时无法进行精确的判断而超过实际战果好几倍。潜艇艇长关于他们战果的报告,在大西洋进行单艇作战的日子里总的来说是非常精确的,但现在也愈来愈不精确了,这是由于没有机会观察在对运输队作战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战果。当几艘潜艇攻击同一目标时,这几艘潜艇的艇长往往都上报所取得的战果,结果造成重复。 ] 。但这个数字经证明是夸大了的,实际损失是七百六十九万九千登记总吨位。这似乎超出指标(以每月六十万登记总吨位计算)将近四十万登记总吨位,而实际上每月只超出四万一千六百登记总吨位。德国海军作战局搜集的数字估计同盟国造船厂一九四三年将造一千零八十万登记总吨位(实际造了一千二百三十八万四千登记总吨位)。因此,为了制止同盟国增加其运输船舱,每月平均得击沉九十万登记总吨位的船只。但是,就是这个数字也还低于一九四二年被认为每月平均要击沉的数字。鉴于一九四二年夏季以来无论是被摧毁的德国潜艇所占的百分比还是单个潜艇的战斗力都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再加上可以用于北大西洋航线上对运输队作战的德国潜艇的数量正在迅速增长,因此将来仍有可能成功地发动削弱敌吨位的海战这种看法不无道理。
尽管邓尼茨对形势总的估计有利于德国继续进行潜艇战,但他却没有忽视所存在的危险(虽然这些危险还刚刚露头),而且还加以强调。这些危险主要是指同盟国在反潜战方面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很清楚,这些进步德国必须及时加以对付。但这又决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同盟国采用的新技术只是在作战中才显示出来。德国训练潜艇艇长仔细观察敌人举动中每一个细微的变化并立即进行汇报,尔后再对所有汇报来的许多情况进行耐心的分析研究,这就是德国自己的科技人员研究自己的对策的唯一基础。
德军潜艇司令部感到最头痛的问题,是敌巡逻机此时逐渐都使用了雷达定位装置。甚至在一九四二年初夏,在比斯开湾进行夜间浮出水面巡航的德国潜艇,还经常发现自己出乎意料地突然被敌巡逻机的探照灯照着并遭到轰炸。同盟国对德国潜艇的这种第一次空中攻势,由于德国潜艇装上了一种简单的“梅托克思”接收机而失败。这种接收机能够收到英国当时采用的波长为一百六十九厘米的D型空对海搜索雷达的脉冲。到十月初,所有德国潜艇都这样装备起来了。同时,德国这种“梅托克思”接收机也能使潜艇规避敌水面舰只的雷达定位装置。但是,到一九四三年二月陆续汇报来的情况引起了怀疑,即敌人这时可能在使用“梅托克思”装置对付不了的某种其他探测手段。
这种技术进步,看来具有特别的威胁性,因为分配给德国大西洋空军司令部的几架“容克”式88C7型飞机比起英国的“英俊战士”式战斗机差远了。它们再也保护不了那些穿越比斯开湾的德国潜艇。德国空军提供不出更好的飞机。作为一种对策,德国给潜艇配备了威力更大的高炮,第一次装备了两门C-38型20毫米高炮,而不是一门C-30型20毫米高炮。但经证明,这种高炮却对付不了同盟国四引擎的重型轰炸机和飞船。
整个一九四二年这些敌机的航程不断加大,结果在对运输队作战的大西洋上的敌“空中缺口”就愈来愈小。可用以攻击敌运输队的时机愈来愈少。经验证明,攻击的最好时机是在敌方还没有机会得到加强其护航的增援舰艇之前的头两个晚上,因此不管敌运输队来自何方,尽早发现这些运输队就变得愈来愈重要。不幸的是,德国仍然不能指望远程空中侦察来完成此项任务。唯一可担负此项任务的几架“亨”-177型和“布福”-222型飞机,不是仍在排除其初期故障,就是全被用以遂行其他任务。但是敌巡逻机加大了的航程和装有的雷达,均意味着德国潜艇巡逻线很可能更容易被运输队发现从而加以规避。另一方面,如果德国潜艇进行更疏散的配置,则战术上是不利的,而且发现目标的机会将更少。因此剩下的唯一办法,就是通过增加德国作战潜艇的数量和延长巡逻线来使敌运输队规避德国潜艇巡逻线更为困难。为了尽快取得为此目的而须增加的潜艇,邓尼茨决定在北大西洋航线上使用新的IX型潜艇,这些潜艇此时正在进人大西洋。
从改进的技术来看,德国十二月份采用的新式平面搜索鱼雷(即曲折航行鱼雷)以及新的磁性鱼雷引信,有希望提高从较远的距离、不太有利的角度发射鱼雷的精确度。
同盟国在组织实施和技术方面的问题
为了对付德国潜艇在美国海域的攻势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同盟国船只的严重损失,为了对付北大西洋上随时可能爆发的对运输队的作战,一九四二年夏季在英国成立了反潜作战委员会。除许多部长、参谋长、美国代表等等以外,这个由丘吉尔亲自担任主席的委员会还包括了一些科学家。在该委员会于十一月举行的第一次会议上,丘吉尔宣布,成立该委员会的目的是为了加紧反潜作战,为了在统一领导下根据统一的原则实施反潜作战,同时也是为了保证所需数量的舰只、飞机和物资能够得到满足。
就英国而论,相当长时间以来就一直很清楚,敌人拥有的武器中最危险的是潜艇,但有关如何最有效地对付这种威胁的意见绝非一致,甚至英国海军领导人也是经过了相当长的时间,才深信对付敌人潜艇危险的最好办法是采用护航系统。虽然到了一九四二年底,尤其是在那年有了印象深刻的经验之后,确信无疑的是,护航系统确实给航运提供了最好的保护,而且确实减少了潜艇攻击所造成的损失,但是仍然没有一个英国海军军官或英国皇家空军飞行员特别乐意承担此种防御性任务。这是因为他要执行十次、二十次、甚至可能五十次任务,才能有一次跟敌人遭遇的机会,也可能连一次遭遇的机会也没有!所以他们、尤其是英国皇家空军飞行员一再要求从这种“徒劳无益消耗性的”护航任务中解脱出来,以便采取更富有进攻性的手段来打击潜艇。
二月初,英国空军中将斯莱塞(后来是约翰爵士)接替空军上将菲利普·朱伯特爵士担任英国空军海岸防御司令部空军指挥官。他立即指示英国皇家空军作战分析研究部门,对一九四二年六月到一九四三年二月期间执行的飞行任务来一次统计分析。分析的结果表明,这一时期执行护航任务的飞机,平均每飞行二十九小时就能发现一次德国潜艇,而到九月在比斯开湾(“巡逻湾”)上空执行作为巡逻作战一部分的所谓进攻性任务的飞机,平均飞行一百六十四小时才能发现一次德国潜艇。十月后,也就是德国潜艇普遍装备有“梅托克思”接收装置后,在“巡逻湾”上空的平均飞行小时又大大增加,飞行三百一十二小时,才能发现一次德国潜艇。
这次分析的结果,清楚地证实了西部海口地区司令海军上将来西·诺布尔爵士和一九四二年十一月后接替他的海军上将马克斯·霍顿爵士的论点,即对付德国潜艇的最好办法仍然是采用护航系统。
但是,只要每支运输队拥有的护航舰只数量很少,那么通过护航系统来对付德国潜艇的战术就有其局限性。比方说,如果运输队中负责护航的司令有理由担心他所护航的船队进一步遭到德国潜艇的攻击,他就不敢让他仅有的几艘护航舰只中的任何一艘,去穷追已被发现的德国潜艇直至将其摧毁为止。他只能满足于把德国潜艇赶入水下撤走了事。这样,德国潜艇暂时就不会对他负责保护的船队构成威胁,而他自己也能集中其薄弱的兵力,以防德国潜艇再来攻击。毫无疑问,有许多德国潜艇之所以能从那些明显绝望的处境中逃生,就是由于护航舰迫不得已采取的这种必要的战术。这些护航舰不得不中断追击,返回其保护船队的位置。
这种非常令人不满的情况,致使英国产生了组建支援舰队的想法。支援舰队是由一些反潜舰艇组成,独立作战,没有什么特定的目标需要保护,从而能随时用来支援受到特别威胁的运输队。这些“支援舰队”编成内的舰艇,只要发现德国潜艇就紧追不舍在至将其摧毁为止。一直到一九四二年九月,由于有了护航舰,海军上将用西·诺布尔爵士才组建了这样的一支支援舰队。该支援舰队由英国一位反潜专家沃尔克上校指挥。但是不久却出现了“火炬”作战计划。该作战计划对舰艇的需求打乱了整个支援舰队的计划。这使丘吉尔大为失望,因为他是一心一意支持“支援舰队”这个计划的。
但是,不仅仅是拥有的护航舰只的实际数量举足轻重。海军上将由西·诺布尔爵士还不厌其烦地指出,拥有训练有素的、善于密切配合作战的这样一支支援舰队,比之人数虽多但训练较差的支援舰队要重要得多。不止一次令人恼怒的教训以及一、二个象沃尔克海军上校那样的支援舰队司令及其有作战经验的队员所取得的杰出成就,都充分说明了这个看法是正确的 [ 注:从1941年至1944年,沃尔克海军上校及其护航组共击沉二十四艘德国潜艇。 ] 。
关于英国皇家空军在对抗德国潜艇威胁中的作用也有激烈的争论。在英国除海军航空兵以外的所有飞行部队都属于皇家空军。皇家空军又组建了海岸防御司令部来负责海岸巡逻。一九四一年四月,经过冗长而复杂的讨论之后,为便于作战起见,英国空军海岸防御司令部隶属给海军部,但要通过空军海岸防御司令部司令才行。这样,海、空军部队的战术合作,便由于双方在地区联合司令部中指挥班子的密切协同以至合并而得到了保证。例如,负责北大西洋东部“西部海口地区”的海军指挥部与空军海岸防御司令部第十五大队,就是在一个联合作战室共事的。
但是,英国空军海岸防御司令部是英国皇家空军中成立时间最短力量最弱的司令部。它在补给方面享受的待遇远远低于轰炸机司令部。结果是在许多不同的主张之中,关于如何分配远程和超远程的飞机问题产生了许多摩擦。这些飞机起初数量很有限,然而对于堵塞大西洋中部的“空中缺口”,无疑是必不可少的。这样,象美国一样,英国政府不得不出面进行干涉,解决这种棘手问题。下表表明一九四三年二月初跟其他地方的飞机数量相比,用于保护北大西洋运输队航线的飞机少得可怜。
|
在美国,航空队投入战斗的问题更为复杂,因为隶属于陆军的航空队竭力想使自己被公认为第三军种,并提出了“一切能飞行的都归空军!”的口号。一九四二年紧急情况出现时,美国陆军航空队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组成了一些反潜部队,但紧接着是有关如何使用这些部队的漫长而毫无成果的讨论。美国海军赞成护航系统,认为空中掩护越远越好。但空军不同意,认为护航工作往往是徒劳无益的。他们赞成更富有进攻性的作战,并将其归纳为一句口号;“发现!攻击!击沉!”这个矛盾直到一九四三年七月九日才得到解决。那天,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所有反潜巡逻机都归海军指挥。作为补偿,海军要把为其生产的相应数量的飞机转让给陆军航空队。
大西洋之战的严重局势给同盟国计划造成的困难,使得对付德国潜艇威胁的问题成为卡萨布兰卡会议议程上的一个主要的议题。会议决定,战胜德国潜艇已成为尔后一切大规模作战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因此同盟国战争努力的重点应暂时放在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上。这就意味着以牺牲登陆艇来优先建造商船和护航舰。如果要实施预定的在欧洲登陆和对日作战,这种登陆艇是非常急需的。与此同时,应该采取一切手段来制止德国增加潜艇。除已经直接用于大西洋之战的飞机外,这意味着英国的战略轰炸部队即轰炸机司令部以及美国第八航空队必须用来破坏德国潜艇的建造计划。
英国海军部早已要求对比斯开湾周围的德国潜艇基地实施大规模轰炸,但始终未能说服轰炸机司令部。该司令部认为这种建议会分散其对主要目标的注意力,该目标就是加紧对德国的轰炸。此外,轰炸机司令部空军指挥官哈里斯空军上将还认为这种轰炸不太可能取得决定性的战果,因为德国潜艇待在布雷斯特、洛里昂、圣纳泽尔、拉帕利斯和波尔多那些牢固的钢筋水泥岸洞掩体里,非常安全,不怕轰炸 [ 注:这些岸洞掩体是在希特勒建议下由托特公司在法国西部海岸的港口里建造的。不知什么原因,掩体在1941年至1942年的建造过程中从未受到空中袭击。等到空袭开始时,掩体已经建成。尽管1944年德国部队撤出这一地区前一直遭到空袭,但掩体从未受到严重破坏,也没有一颗炸弹炸穿过。 ] 。反对这个建议的另一个论点是实施这种大规模轰炸不可能不在法国居民中造成很大伤亡。如果要进行任何这种特定的轰炸,阿瑟·哈里斯爵士则赞成轰炸德国潜艇建造厂所在的德国港口。美国海军作战部长金上将也感到这有可能获得相当大的成功。此外,还有可能轰炸建造德国潜艇辅助部件的那些城市。1942年,轰炸机司令部已经向上述两类目标飞行了约七千架次,投下了约一万一千吨炸弹,所有这些约占总量的百分之二十。不久情况变得非常严重,不仅德国潜艇建造工业被置于轰机司令部轰炸目标先后顺序表上开头第一个(一九四三年一月二十一日),而且还消除了轰炸法国港口的忧虑。一月十四日轰炸司令部对洛里昂进行了一系列大规模面积轰炸中的首次轰炸。到二月中旬,对该城共出动了大约两千架次。下表可提供有关英国皇家空军轰炸机司令部和美国陆军航空队对德国潜艇基地实施大规模轰炸方面的一些情况。
|
所有这些轰炸没有取得任何直接的战果,没有炸毁或损坏一艘德国潜艇。但对城市的轰炸却导致了极大的破坏,因此无疑影响了德国潜艇的建造速度,尤其是影响了德国潜艇修理计划的实施。
这时,另一个重要问题在同盟国阵营中也引起了许多讨论。有许多人认为,同盟国在大西洋之战中的很多失利,是由于缺乏一个集中的指挥。比如,德国潜艇进攻这一方是集中进行指挥和控制的,而防御一方却拥有过多的指挥和控制机构,权限和职权又重叠。就英国而论,由于海军部和空军海岸防御司令部跟地区联合司令部的紧密合作,这个问题已基本得到了解决。但是大西洋彼岸有许多平行的美国和加拿大的海军、空军和海军航空兵方面的司令部,而没有任何进行协调的集中指挥机构。因此用约翰·斯莱塞爵士的话来说,要是这还能干成什么事的话那真要算是奇迹了。有鉴于此,象斯马茨陆军元帅、空军上将非利普·朱伯特爵士这样的人,早在一九四二年就建议任命一个总司令来负责整个大西洋的作战。其他同意美国陆军部长斯廷森建议的人,还主张至少为所有有关的飞行部队建立一个联合的指挥部。尽管这条意见显然很好,但是要克服民族的妒忌和有关各军兵种间的对抗分明是不可能的。
但是,由金海军上将提议于三月一日召开的大西洋护航会议上,确实成功地规定了北大西洋护航的职责范围。这次会议决定将称为“交换线”的作战控制变换线(原在西经三十五度到二十五度之间),从四月一日起移至西经四十七度。这一线以西,由新成立的加拿大“西北大西洋司令部”接管对所有运输队的控制和保护工作,而这一线以东的一切活动,仍由西部海口地区司令负责。美国护航组从北大西洋撤出。为控制美国职责范围内的一切反潜作战而新成立的以金海军上将为首的第十舰队,对从美洲到直布罗陀和摩洛哥以及从加勒比海到英国的一切航线负全部责任。同时还采用了新的护航时刻表,对于远程和超远程飞机以及航空母舰的护航任务作了重新安排。高频测向仪网也有了发展和扩大。关于驻在摩洛哥的美国飞行部队没有达成任何协议,因为金海军上将不准备把它们置干直布罗陀地区联合司令部中的海岸防御司令部的控制之下。结果,任何时候所花的飞行时数与德国潜艇所构成的威胁都极不相称。鉴于北大西洋的空中掩护很不够,这就更显得不相称了。
但是,这些组织上的变化、新式军舰和飞机的分配以及新式武器和装置的采用,还没有来得及产生效果,大西洋之战就要达到戏剧性的高潮。这些新式武器和装置包括利式探照灯、厘米波雷达(巨型空对海搜索雷达,即“硫化氢”雷达)、火箭发射器、舰载飞机、新的“刺猬”式多管深水炸弹发射装置以及音响跟踪空投鱼雷等等。
一九四三年三月头三周大西洋之战的高潮
二月下半月,许多德国新潜艇开进了大西洋。因此尽管刚刚结束了三次对运输队的战斗,德国仍有三个潜艇群立即可以参加战斗。三月五日,至少有五十艘德国潜艇在北大西洋一些延长了的巡逻线上作战。虽然同盟国飞机一再发现这些巡逻线的某些部分,并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措施,但同盟国仍然不清楚这些巡逻线范围到底有多大。邓尼茨非常清楚巡逻线有被发现的危险,所以他不断变动它们的位置。与此同时,有关的德国潜艇还使用“梅托克思”接收装置来竭力避免被敌人雷达发现。这时德国潜艇的大部分作战,由于自西向东席卷大西洋的巨大风暴而受到极大的影响。但德国无线电监听勤务仍能收听到一些同盟国航运意图方面的宝贵暗示,这就使德国能发起几次很有希望的攻击,一些较远的德国潜艇群也奉命参加。结果,在尔后的几周中,所有HX号快速运输队和几乎所有SC号慢速运输队都遭到了德国潜艇的攻击。这些攻击有时还取得相当大的战果。
以下对HX—229号运输队和SC-122号运输队的作战的记述,典型地反映了这些作战的概况。
三月五日,SC-122号运输队由纽约出发。由于风暴袭击造成损失,该运输队六十艘船只中的六艘,于三月八日不得不开进哈利法克斯。同日,由四十艘船只组成的HX—229号运输队也出发了。三月十二日和十三日,“西部当地护航组”在圣约翰斯附近由“远洋护航组”接替。“远洋护航组”的编成内有负责SC—122号运输队护航的两艘驱逐舰、一艘护卫舰和五艘驱潜快艇,以及负责HX—229号运输队护航的四艘驱逐舰和一艘驱潜快艇。同盟国原打算让这两支运输队沿格陵兰和冰岛的北航线走。但三月十二日和十三日,负责保护ON-170号运输队的护航飞机和舰只,报来了许多关于这个地区发现并听到德国潜艇无线电信号的情况。ON-170号运输队与上述两支运输队的航线相同,但航向相反。因此同盟国终于决定将这两支运输队转入南部航线,并通过无线电给运输队指挥官下达了必要的指示。
三月十一日和十三日,邓尼茨命令潜艇中止对 HX—228号和SC-121号运输队的作战,因为它们靠陆地太近。三月十四日和十五日,他还命令那些油料仍然充足的潜艇组成两个新的潜艇群,代号为“粗暴者”(十八艘潜艇)和“压迫者”(十一艘潜艇)。这两个潜艇群都有一些从德法两国基地进入大西洋的新潜艇。邓尼茨接着命令“压迫者”潜艇群对HX-229号运输队开战,该运输队改变航线的命令已由德国无线电监听勤务收到并破译。三月十四日,该监听勤务还破译了敌方新下达给SC-122号运输队的非常详细的指示。邓尼茨鉴于掌握的这些宝贵情报,便决定撤出“劳布格拉夫”潜艇群(在纽芬兰和格陵兰之间能见度极差条件下一直未能搜索到ON-170号运输队),并派遣其九艘潜艇,快速前往占领横越在此时新发现的SC-122号运输队航线上一条集中巡逻线上的位置。同时他还修正了“粗暴者”和“压迫者”这两个潜艇群的航向。
但是由于风暴天气,“劳布格拉夫”潜艇群未能及时赶到指定位置。到三月十五日傍晚,SC-122号运输队已经到了巡逻线以东海域。在这以南的航线上行驶的HX—229号运输队,在三月十五日傍晚也越过了巡逻线的南端。位于最南面的U-91号潜艇,在能见度大约为五百码的情况下发现了一艘向东行驶的驱逐舰,不久又在听音线装置上听到了一种宽带噪声。这艘潜艇与“劳布格拉夫”潜艇群负责的巡逻线南段上的其他三艘潜艇,一起奉命对据说就在附近的SC-122号运输队进行搜索。夜间,该潜艇群的其余潜艇也奉命向东行驶,以免落在该运输队的后面。要不是返航的U一653号潜艇在三月十六日早上无意中碰上HX-229号运输队,否则这两支运输队想必就能避免被“劳布格拉夫”潜艇群发现。
邓尼茨一接到U-653号潜艇的报告,就向现场派遣了“劳布格拉夫”潜艇群中的八艘潜艇、其他刚从附近一艘潜水油船上加了油的两艘潜艇以及“粗暴者”潜艇群南面的十一艘潜艇。据估计,第一艘潜艇可能在三月十六日傍晚到达,最后一艘在三月十七日早晨到达。“粗暴者”潜艇群中的其他六艘潜艇和整个“压迫者”潜艇群奉命向前驶去,以便赶在已被发现的运输队(邓尼茨估计是 SC-122号运输队)的前面,建立一道巡逻线或者攻击HX-229号运输队(也是估计的)。下午他收到的无线电监听勤务的一份报告(附带说一句,该报告经证明是错误的)说,HX-229号运输队再次改道走北线。因此,他把所有剩余的潜艇都派去攻击早已发现的那个运输队。
一场向西席卷的大风暴以及汹涌的波涛使护航舰的处境非常困难,而且商船要保持其在运输队中的位置也非常困难。例如,负责护航SC-122号运输队的一艘反潜拖网船“坎波贝洛”号真的来了个船底朝天;两支运输队中都有单个的或成群的船只掉队。三月十六日中午,“劳布格拉夫”潜艇群中的前面几艘潜艇,发现了从HX—229号运输队中掉队下来的船只。到当日傍晚共有八艘潜艇发现了这支运输队。尔后从夜间二十三时至次日早晨六点半,德国U-603号潜艇、U-758号潜艇、U-435号潜艇、U-91号潜艇和U-60Q号潜艇,利用夜暗的掩护尽量逼近该运输队并发起了浮出水面的攻击。其中U-435号潜艇发起了两次攻击。它们命中十八、九次,结果击沉了六艘,重创了四艘。次日,U-91号潜艇从水下给所有这些受重创的船只以最后一击,使其永沉大海。
同日晚上,来自北面的“粗暴者”潜艇群中的六艘潜艇发现了SC-122号运输队,但夜间未能驶入攻击位置。起初邓尼茨误把第一次报告发现的运输队当作HX-229号运输队。然后,鉴于那些从现场的潜艇发来的报告,他才明白有两支运输队,第一支较慢的是SC-122号运输队,因此第二支较快的肯定是HX-229号运输队。但是许多潜艇发来的有关运输队位置的报告(其精确性受到风暴天气和能见度低的影响)差别很大,这就使那些从远道正向目标区集中的潜艇在航向上有些无所适从。
三月十七日早晨,德国“劳布格拉夫”潜艇群中除两艘之外的所有潜艇,加上五艘运航中的四艘潜艇,或是由于没有鱼雷,或是由于缺乏油料,不得不中断作战,因此德国潜艇与敌暂时脱离了接触。但是天气不久转好,能见度提高,“粗暴者”潜艇群中的五艘潜艇和另一艘得到了补给的潜艇再次成功地与敌接触。十二点到十七点之间,U-665号潜艇和U-228号潜艇设法进入了攻击位置,在水下用鱼雷对HX-229号运输队发起了攻击。其间U—384号潜艇和U—631号潜艇也同时对SC-122号运输队发起了攻击。结果德国潜艇又击沉了四艘运输队的船只。来自冰岛和北爱尔兰的“解放者”式轰炸机很快就开始提供空中掩护。德国潜艇马上被迫潜入水下,与敌再次脱离接触。尔后在夜间,只有两艘潜艇成功地重新与敌接触。U-338号潜艇击沉了HX-229号运输队中的两艘船只;U-305号潜艇击沉了SC-122号运输队中的一艘船只。这两次击沉的船都是潜艇在将其击伤的基础上不得不进行第二次水下攻击才击沉的。
三月十八日白天,天气刚转晴,接着又来了暴风雪,因此对运输队作战的三十二艘德国潜艇中,只有九艘才进入了视线距离内。这九艘潜艇不是由于早晨再次出现的敌空中掩护,就是由于敌护航组的行动而被迫潜入水中。其间,该护航组还得到了来自其他那些没有受到威胁的运输队中的护航舰只的加强。只有U—221号潜艇在一位对运输队作战特别有经验的罗杰海军少校指挥下,才设法进入了护航圈并击沉了HX-229号运输队中的几艘船只。
三月十八日一十九日的夜间,HX-229号快速运输队很快赶来,因此这两支运输队在较小的海面上就集中了很多的船只。同时,它们的护航舰只也增加到了十八艘——有英国、加拿大和美国的驱逐舰、英国的护卫舰和海岸炮舰、英国和加拿大的驱潜快艇以及美国海岸警卫队快艇,其中有一些是从冰岛全速开来的。结果,尽管月光明亮,在再次与敌接触的许多德国潜艇中,唯有U-666号潜艇才成功地实施了攻击,而其余七艘潜艇都被敌深水炸弹赶跑。
三月十九日黎明时,六百英里外敌基地上的飞机开始提供强大的空中掩护,因此白天大部分德国潜艇受阻无法与敌靠得很近。“森德兰”式飞船和“解放者”式轰炸机,对七艘德国潜艇的轰炸使U-384号潜艇被炸沉,U-338号潜艇受重创。然而有四艘德国潜艇——U-441号、U-608、U-527号和U-663号潜艇——在白天却设法从水下发起了攻击。据报告,它们命中了七次,虽然仅重创了两艘船。这两艘船在那天晚些时候又被U-523号和U-333号潜艇用鱼雷击沉。
因为运输队此时都已得到空中掩护,看来三月二十日的作战前景并不很佳,因此邓尼茨命令潜艇拂晓时停止攻击,向西撤走。那天早晨,与敌接触的最后两艘潜艇U-441号和U-631号遭到轰炸并被严重炸伤,因此不得不返回基地。
在所有对敌运输队的作战中,规模最大的而且从德国潜艇角度来看也是最成功的作战至此宣告结束。根据德国潜艇艇长的报告,潜艇击沉了敌三十二艘船只,达十八万六千登记总吨位,另外还重创了敌九艘船只。邓尼茨对这些战果非常满意,因为尽管天气不好,攻击条件不利,但事实证明在三十八艘潜艇中仍有百分之七十五的潜艇,外加往返途中的六艘潜艇能跟运输队接触。十九艘潜艇能够连续发起攻击,而其中至少有七艘潜艇是第一次执行作战任务的。经验已再次证明头一天夜晚是攻击最好的机会,但仍有大量的潜艇已设法在白天成功地从水下发起攻击,尽管敌海空防御日益增强。整个这些辉煌的战果是在只损失一艘德国潜艇的情况下取得的。此时明摆着的事情就是充分利用这种有利形势发展战果。
从同盟国来看,情况如何呢?有两支运输队于三月二十二日进入北海峡。一百艘船离开纽约后只有六十九艘到达目的地。其中二十一艘船(共十四万零八百四十二登记总吨位)成了德国潜艇攻击的牺牲品,其余几艘不是在大风暴中沉没,就是由于重创而被迫返回。但灾难并不完全限于此。前两支运输队共损失了十八艘船。二月下旬,同盟国有二十八艘船(共十八万三千六百五十登记总吨位)被击沉;三月上旬,有四十一艘船(共二十二万九千九百四十九登记总吨位)被击沉,三月中旬,又有四十四艘船(共二十八万二千零九登记总吨位)被击沉。总起来看,三月份的损失很可能大大超过上一年十一月份的损失。这些新的数字之所以对同盟国有很大的威胁,是因为过去单独航行时有七十艘船被击沉,而编成运输队航行后只有三十九艘被击沉,但是三月中旬、上旬,被德国潜艇击沉的八十五艘船只中,至少有六十七艘是在有护航的运输队中航行时被击沉的,其中四十一艘是在北大西洋航线上。
如果损失继续这样惨重,那会导致什么后果呢?鉴于德国作战潜艇日益增多,试图通过改变航线来规避一艘被发现的德国潜艇此时已毫无意义了,因为改变航线仅仅意味着从一群潜艇的魔掌落入另一群潜艇的魔掌。假如每支运输队在海上通常都要损失六艘、八艘甚至十二艘船只,那么怎么才能维持这支运输队中商船船员们的士气呢?也许有必要完全放弃护航系统,尽管在过去三年半的战争中,护航系统一直是同盟国在大西洋的战略支柱。德国潜艇从来没有比一九四三年三月头二十天更接近于切断旧世界 [ 注:即欧、亚、非三洲——译者注 ] 与新世界 [ 注:即美洲——译者注 ] 联系的目标。
英国海军历史学家罗斯基尔上校在回顾这一危急情况时问道:“如果护航系统已经失去作用,英国海军部会转向何方?”他接着回答说:“他们不知道。但他们肯定会感到,失败已经迫在眉睫,尽管谁也没有承认。”
三月二十一日至四月二十日——钟摆往回摆
就在柏林怀着胜利的喜悦研究形势而伦敦以不同的心情也在研究形势的时候,大西洋上的钟摆突然以令人惊讶的速度朝相反的方向摆动。究竟发生了什么?
战后尤其是德国的许多刊物,给人造成了这样的印象,即这次命运的决定性转折完全是由雷达造成的。但事实并非如此,这通过进一步研究一九四三年三月底至五月初北大西洋上所发生的事件就会清楚。事实上双方都使用了雷达好几年。决定大西洋之战命运的不是雷达,而是许多因素的结合。新雷达装置的采用只是因素之一。因此,让我们剖析一下这几周中的事件,以便认清诸因素在同盟国战胜德国潜艇中所起的作用。
大西洋护航会议直接的实际成果,是美国海军很快组建了到北大西洋航线上执行护航任务的第一个支援舰队。该支援舰队是在三月初组成,编成内有“博格”号护航航母和五艘驱逐舰。同月,该支援舰队第一次随HX—228号运输队横渡大西洋。当德国“新大陆”潜艇群攻击该运输队时,它虽在场但未能干出什么名堂。因为风暴很大,飞机几乎无法起飞。同时战术机动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因为航空母舰处于运输队的中间,驱逐舰又是护航力量的组成部分而无法独立行动。又经过两次这样的挫折,美国终于才认识到英国赞赏的独立支援舰队的优点,接着也采取了同样的战术。
西部海口地区司令被迫一再推迟组建这样的支援舰队,因为他实在得不到必要的护航舰只。只是由于一九四三年夏季放弃了摩尔曼斯克航线上的运输以后,英国海军部才能借给他两支额外的属于本土舰队的驱逐舰纵队以组建支援舰队。这便使马克斯·霍顿海军上将能在一九四三年三月期间组建五个支援舰队,尔后美国组建的“博格”号航母舰队为第六个支援舰队。
这些支援舰队的编成如下 [ 注:各舰队的编成可因任务而异,但一般说来,总是力图将那些善于互相协作的富有经验的舰只放在一起。它们的正式名称是“护航组”,但为避免混淆起见,此后它们被称为“支援舰队”。 ] :
第一支援舰队:英国皇家海军布鲁尔上校任指挥,由“塘鹅”号海岸炮舰、“森纳”号前海岸警卫队快艇以及“罗瑟”号、“斯佩”号、“韦尔”号和“杰德”号护卫舰组成。
第二支援舰队:英国皇家海军沃尔克上校任指挥,由“燕八哥”号、“小天鹅”号、“雷恩”号、“鸯”号、“构翻”号、“野鹅”号和“啄木鸟”号海岸炮舰组成。
第三支援舰队:英国皇家海军麦科伊上校任指挥,由“奥法”号驱逐舰,以及本土舰队中的“忠顺”号、“奥里比”号、“奥韦尔”号和“突击”号驱逐舰组成。“冲锋者”号航空母舰本来属于这一支援舰队,但三月二十七日由于舰上汽油爆炸而毁。
第四支援舰队:英国皇家海军斯科特一蒙克里夫上校任指挥,由“米尔恩”号驱逐舰,以及本土舰队中的“无比”号、“蚀”号、“冲击”号、“伊卡洛斯”号和“愤怒”号驱逐舰组成。五月,“射手”号航空母舰配属该舰队。
第五支援舰队:英国皇家海军艾贝尔·史密斯上校任指挥,由“骗子”号航空母舰以及本土舰队中的“英格尔菲尔德”号、“冷酷”号、“凑巧”号和“导航者”号驱逐舰组成。
第六支援舰队:美国海军肖特上校任指挥,由“博格”号航空母舰以及美国的“利”号、“格林”号、“贝尔纳普”号、“奥斯蒙德一英格拉姆”号、“乔治·巴杰尔”号驱逐舰组成。
这种支援舰队在支援SC—123号和HX-230号运输队时第一次显示出自己的作用。据无线电报告,这两支运输队是在费尔韦尔角东南的“空中缺口”下碰上正等着它们的一个强大的德国潜艇群的。这是“鮟鱇”潜艇群。自三月二十一日起,它一直在搜索无线电监听到的ONS-1号运输队,但毫无结果。接着它就去迎击SC-123号运输队,预计三月二十五日可与其接触。三月二十六日傍晚,SC-123号运输队的前几艘舰船驶入了该潜艇群的中间,U-564号和U-663号潜艇都发出了与敌接触的信号。U-663号潜艇艇长还报告发现一艘“‘卓越’号级”航空母舰的情况。其实这是随SC-123号运输队航行的美国“博格”号航空母舰。由麦科伊上校指挥的第三支援舰队也在支援SC-123号运输队。由于该舰队拥有新式高频测向仪 [ 注:高频测向仪原来专门用于陆上,现在也安装在远洋舰只上了。 ] ,这艘德国潜艇很快就被发现,而且在它还没有来得及发出有关该运输队的航向和速度方面的新信号时就被迫潜入水中。至此所得到的一切证据表明,有一支运输队在向西航行,邓尼茨便命令他的潜艇也朝这一方向驶去。因此SC-123号运输队突破了潜艇巡逻线而没有被发现。当迹象表明SC-123号运输队周围再也没有任何潜艇时,该支援舰队便奉命以全速返回去支援随后而来的HX-230号运输队。
邓尼茨认为这支运输队为规避起见,很可能企图取道夹在两个德国潜艇位置(一个已被发现的在格陵兰东南方向,另一个在爱尔兰与纽芬兰之间)中间的航线。根据德国无线电监听勤务截获并破译出来的美国发的关于德国潜艇的情况报告,敌人也早已发现德国在爱尔兰与纽芬兰之间这一潜艇位置。因此,邓尼茨命令南边的“鲇鱼”潜艇群全速北上。他的看法是正确的。“鲇鱼”潜艇群最北面的一艘潜艇很快便发现了HX—230号运输队。整个“鲇鱼”潜艇群的二十八艘潜艇接着也都奉命前去攻击这个运输队。再次由于拥有这种新式高频测向仪,第三支援舰队的驱逐舰夜间发现了三艘正发信号的潜艇,没等它们发完信号就迫使它们撤走了。三月二十八日晨,刮起阵阵飓风,致使潜艇无法对运输队作战。不过,运输队本身也被飓风刮散,丢失了好几艘船只,其中包括运输队指挥官乘坐的那艘船只。但潜艇也受到巨浪的冲击,很难浮出水面,其中只有一艘设法发现并击沉了运输队中的一艘掉队船只。
不幸的是这时只有一艘潜水油船,因此只能给那些油料已消耗殆尽的潜艇提供些返航所需的油。结果,四月上旬,在大西洋作战的潜艇数量大减,尽管邓尼茨把现有的一切潜艇,包括IX型潜艇在内,都派进了北大西洋以填补空缺。
四月初,德国“狮心”潜艇群的十四艘潜艇被部署在费尔韦尔角东南。四月四日该潜艇群设法与HX-231号运输队进行了接触,而西部海口地区司令却成功地引导SC-124号和西行的那些运输队绕过了潜艇所在的位置。尽管出击的位置有利,又是一个无风的天气,但这些潜艇由于大部分是第一次参加作战,未能给格雷顿海军中校指挥的经验丰富的B-7号护航组以很大的打击 [ 注:这时有十二个“远洋护航组”:七个是英国的,其番号为B-1至B一7,五个是加拿大的,其番号为C-1至C—5。三个番号A—1至A-3的美国护航组于4月初撤走。这些护航组通常由七、八艘舰只组成:二、三艘驱逐舰,一、二艘护卫舰,四至六艘驱潜快艇,其中包括使用法国、挪威、和波兰船员的船只。 ] 。头一天夜晚发现运输队的八艘潜艇中,只有两艘能驶入发射鱼雷的位置。在尔后的二十四小时中,只有一两艘潜艇能与运输从保持接触。六艘船只被击沉,其中包括三艘掉队的船只。四月五日,拥有“骗子”号航空母舰的第五支援舰队到达现场,而且冰岛基地也开始提供空中掩护。德国U-632号和U-635号潜艇很快被一架“解放者”式轰炸机和“泰”号护卫舰击沉,另外还有四艘潜艇受到重创,不得不返回基地。其余潜艇均被赶离运输队。
四月中旬,德国“雄鹰”潜艇群攻击了ON-176号运输队,“云雀”潜艇群攻击了HX-282号运输队,八艘开出的潜艇攻击了取道宽大的南线的HX-233号运输队。所有这些攻击由于敌人很快提供了空中掩护,加上海面波涛汹涌,都不太成功。而实际战果却被邓尼茨大大地高估了。德国潜艇一发射鱼雷,防御一方就猛烈地轰击,因此精确地核实战果愈来愈困难。
四月二十一至三十一日——转机
这几周期间,邓尼茨从破译出来的美国上报的有关德国潜艇的情况中,非常震惊地发现同盟国此时对德国潜艇的位置了如指掌。今天我们才知道,这是敌作战分析研究部门经常分析研究的结果。这项工作在英国主要由布莱克特教授和彻韦尔勋爵负责,在美国由万尼瓦尔·布什博士负责。而同样这项工作在德国则仅由邓尼茨手下的一两个参谋捎带着负责 [ 注:德国海军作战局第3部所作的非常可靠的统计反映了整个形势发展的实况,但对潜艇舰队司令的作战决定却不可能产生任何影响。 ] 。这倒无妨,只要德国无线电监听勤务能提供这种极有价值的情报。邓尼茨不仅经常收到破译出来的运输队航行路线的报告,为他部署潜艇提供了宝贵的情报,而且也由于他掌握无线电监听勤务提供的有关自己潜艇的情况报告,他就能够“想敌人所想”,预先推测同盟国的规避行动。最重要的一点是应尽量晚地沿着所推测的运输队航线部署潜艇,以使敌人没有时间发出改变航线的命令。这一阶段,大西洋之战毫无结果。四月底,在这一海域作战的德国潜艇数量达到了最高纪录。
。 | |||||||||||||||||||||||||||||||||||
|
支援舰队的出现虽然使德国潜艇对运输队的作战大受影响,但德国仍有可能使足够数量的潜艇与运输队保持接触,特别是附近没有航空母舰时更有可能如此。由于坚持不懈、机智灵活、全神贯注,加上一点运气,它们通常经过几天的机动就能驶入鱼雷的发射位置。只要几艘德国潜艇同时攻击,粉碎对方的防御,这种攻击通常是成功的。但是这种作战仍只可能在一个二百到六百英里较狭小的敌机又掩护不到的海域里进行。这些敌机是以纽芬兰、冰岛和北爱尔兰为基地的远程“卡塔利娜”式飞船、“森德兰”式飞船、标准的“解放者”式II型和III型轰炸机以及“飞行堡垒”式轰炸机。因此同盟国的目标就是通过提供相当数量的超远程飞机来堵住这个“空中缺口”。
三月份同盟国舰船遭到惨重损失之后,罗斯福总统便下令对“解放者”式I型轰炸机进行重新分配。调查结果表明,交给美国海军的一百一十二架这种飞机中,有七十架在太平洋地区作战,而没有一架驻在冰岛以西的北大西洋地区。在这次调查之后不久就从美国陆军航空队、美国海军和英国皇家空军轰炸机司令部抽调了二百五十五架“解放者”式轰炸机到北大西洋地区作战。这就使现有超远程飞机的数量由三月底的二十架上升到四月中旬的四十一架,到五月期间又上升到大约七十架。其中十四架驻在北爱尔兰的巴利凯利,十二架驻在冰岛的雷克雅未克(所有这些飞机都属于英国皇家空军第一二O中队),十三架驻在纽芬兰的甘德(其中十架属于加拿大皇家空军中队),六架属于驻纽芬兰的阿金夏的美国海军。其余飞机均属于美国陆军航空队,大部分驻在纽芬兰和新斯科舍。但这些飞机不能真正算作超远程飞机,因为它们的航程较短,而且其中大部分装备的不是专门为空对海搜索而改装的“硫化氢”雷达。
以后几周,以冰岛为基地的第一二0中队的超远程“解放者”式轰炸机将起主导作用。这可从德国潜艇对HX-234号运输队的作战中第一次清楚地看出。由于破译了敌下达的有关运输队航行路线的指令,也由于接到了一份四月十八日潜艇的情况报告,邓尼茨便发现敌人为规避“山雀”德国潜艇群而采取的向北规避行动。但他尽量等到最后一分钟才出动他的潜艇,以便这些潜艇通过快速行驶恰好能占领横越在预料的运输队航线上的位置。有鉴于此,这些潜艇不仅碰上了HX-234号运输队,而且还碰上了向相反方向航行的ONS-3号运输队。头一天夜晚,这些潜艇未能进入攻击位置。第二天,来自冰岛的“解放者”式轰炸机却迫使所有的十一艘潜艇还未实施攻击就撤退了,尽管由于冯·特罗塔海军少校的U-306号潜艇提供了非常精确的与敌接触的报告,它们都设法进入了该运输队附近的海域。
四月二十三日,德国U-732号潜艇在去攻击HX-234号运输队的途中,偶然碰上了在较南的航线上采取规避行动的ONS-4号运输队。它与“山雀”潜艇群中的其他四艘潜艇一起马上进行跟踪。邓尼茨还决定将一直没有等到SC-127号运输队的“啄木鸟”潜艇群派去跟踪这个新发现的运输队。紧接着的作战是德国潜艇和一支航空母舰舰队之间第一次猛烈的遭遇战。这支航空母舰舰队就是拥有“骗子”号航空母舰的第五支援舰队。航空母舰上的“旗鱼”式飞机很快就迫使先头的那股跟踪潜艇潜入水中。U-191号潜艇,在一次不成功的攻击后,便担负起与敌保持接触的任务。在为送行此任务而用无线电发报的过程中,该潜艇被麦金太尔海军中校指挥的B-2护航组的先头舰——“金星”号驱逐舰发现,因为它装有高频测向仪。该驱逐舰全速破浪冲向U-191号潜艇。该潜艇潜入水中,但很快就被声纳发现。情况非常有利于敌进行探测,因此U-191号潜艇未能逃过该驱逐舰上有经验的声纳兵的注意,不管是规避行动,还是释放化学物质都无济于事。该潜艇躲过了几次新的“托佩克斯”式深水炸弹和新的“刺猬”式多管深水炸弹发射装置的攻击,但最后还是被击中两次而沉没 [ 注:“潜艇探索器”是一种探测潜艇的水下回声器,相当于德国的“水听器”和美国的“声纳”;“博尔德”是一种装有化学物质、投放后产生气泡的罐子,这种气泡大大影响声纳定位的效果;“铝末混合炸药”是供深水炸弹用的较为有效的炸药;“刺猬弹”是一种多管深水炸弹发射器,能在舰前同时发射二十四枚带有触发引信的轻型深水炸弹,它们只有在击中潜艇时才爆炸,也可被开得很慢的舰只用来通过声纳与受到攻击的潜艇保持接触。 ] 。
第二天,德国U-404号潜艇接触到了该支援舰队。在这期间它已与其运输队拉开了近三十英里的距离。虽然能见度很差,但是四月二十五日早晨,U-404号潜艇却成功地向一艘可能是“突击者”号航母发射了一枚鱼雷,但发射距离太远。过了十一分钟便听到四次爆炸声,看到两股突起的烟柱。冯·比洛海军中校发了一份谨慎的报告,强调指出敌舰是否被击沉还不能肯定。这份报告由德军潜艇舰队司令转递给德军最高统帅部。但这位海军中校的报告并未阻止纳粹宣传工具兴高彩烈地宣布击沉航空母舰的消息。实际上,鱼雷还没有打到“骗子”号航空母舰前就爆炸了,航空母舰并未遭到任何损伤。同日,“骗子”号航空母舰上的一架“旗鱼”式飞机在附近发现了正在返回基地途中的德国U-203号潜艇。该潜艇设法下潜并躲过了飞机的注意,但“导航者”号驱逐舰立即开始追踪,而且穷追不舍后至最后把它击沉。
四月三十日至五月六日——ONS-5号运输队的灾难
以后几天,德国在北大西洋航线上对运输队作战的潜艇数量达到了整个海战的顶点:六十艘潜艇部署成四条延伸的巡逻线。由十六艘潜艇组成的“燕八哥”潜艇群潜伏在冰岛的西南方向上等待ONS-5号运输队;由十八艘潜艇组成的“啄木鸟”潜艇群在纽芬兰东北海域搜索SC-127号运输队;负责“燕八哥”潜艇群南面的是新成立的“山鸟”潜艇群,其编成内全部是刚刚下水的潜艇,此时正开往西南方向以迎击HX-235号运输队;第四个“画眉鸟”潜艇群的编成内也都是新的潜艇和毫无经验的水兵,将在西班牙和比斯开湾以西直布罗陀航线上参加一项有空中侦察的联合作战的新计划。
但很明显,同盟国早已对各潜艇群的位置了如指掌,因为那些被潜艇群等着的运输队都经引导安全地绕过了它们,只有ONS-5号运输队被发现。它是由德国“燕八哥”潜艇群巡逻线北端的U—650号潜艇发现的。但由于能见度差,近似飓风的天气,再加上无线电干扰和导航上的困难,大部分潜艇未能与该运输队接触。该运输队的舰船几天来安然闯过了惊涛骇浪。四月三十日,德国无线电监听勤务再次截获并破译了此时敌上报的有关SC-128号运输队位置的情况。尽管有来自空中的危险,邓尼茨还是决定合并“啄木鸟”和“山鸟”这两个潜艇群,并于五月一日在横跨该运输队可能行驶的航线上部署成一条新月形的巡逻线。但加拿大空军通过侦察发现了这一威胁性的危险。该运输队经引导绕过了巡逻线的西端,与此同时牵制性的一个小组还通过发射照明弹和信号弹吸引了那些进行伏击的德国潜艇的注意力。与敌失去接触后,邓尼茨就把放弃对ONS-5号运输队作战的“啄木鸟”和“燕八哥”两个潜艇群合并,并在横跨敌可能行驶的航线上部署成一条紧缩的“莺”巡逻线。
五月四日下午,他正要放弃对显然已逃脱的SC-128号运输队进行搜索时,被耽搁了的ONX-5号运输队突然从北驶来,一直驶入巡逻线的中间。侥幸的是,开始的战术态势特别有利于德国潜艇的攻击:德国相互距离很近的三十艘潜艇正好展开在该运输队的两边。此外,还有“山鸟”潜艇群中的十一艘潜艇此时也分布在纽芬兰周围,即运输队前面不远的海域。邓尼茨所属的参谋人员马上就对头一夜的作战满怀信心,寄予很大的希望。
该运输队本身受到了飓风的严重袭击,因此格雷顿海军中校负责的B-7号护航组在频繁的暴风雪中,再次让这三十艘船只各就各位时也经历了种种巨大的艰难险阻。其余的十一、二艘掉队船只组成了两个小组,尾随该运输队航行。担任护航的驱逐舰在搜罗掉队船只的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油料,而在经常是波涛汹涌的大海上它们却得不到油料的补充。结果是,到五月四日,护航组中的四艘驱逐舰不得不一艘艘地返回。不仅如此,在此期间赶来协助的第三支援舰队,其中包括格雷顿海军中校自己的“邓肯”号舰在内,也不得不返回。由于“维德特”号驱逐舰和“平克”号驱潜快艇被派去保护掉队的船只,此时负责护航的合伍德海军少校只能使用他自己的“泰”号护卫舰,以及“向日葵”号、“雪花”号和“珍珠菜”号驱潜快艇,两艘反潜拖网船,“奥法”号和“奥里比”号两艘驱逐舰来保护运输队的所有船只。对该运输队的空中保护是由甘德起飞的加拿大皇家空军第五中队的“坎索”式飞船提供的。下午,德国U-630号潜艇正要对一艘掉队船只进行攻击时,却被其中的一艘飞船炸沉。德国U-438号潜艇也挨了炸,但它用20毫米口径的高炮打跑了炸它的飞船。
下午晚些时候,风势减弱,天气好转,因此在天黑以前就有五艘德国潜艇设法与敌进行了接触。夜里又赶来了六艘潜艇。傍晚,德国U-125号潜艇已设法击沉了一艘掉队船只。此时在夜暗的掩护下,德国U-628号和U-952号潜艇几乎同时发起攻击,接着U-264号、U-358号和U-707号潜艇相继发起攻击,其中U-264号潜艇还发起了第二次攻击。在这些攻击中,它们又击沉了六艘船只(上报的是十艘)。
五月五日天亮时,舍伍德海军少校试图通过派遣“奥里比”号驱逐舰全速到达该运输队的尾部并与其平行前进来赶跑进行攻击的德国潜艇,但这一群潜艇太多。不过在这期间,“平克”号驱潜快艇用“刺猬”式深水炸鹏对德国U-192号潜艇进行了七次攻击,终于成功地将其击沉。总之,在这一天白天,共有十五艘德国潜艇上报了它们与该运输队接触的情况。其中U-584号和U-266号两艘潜艇还成功地进行了水下攻击,又击沉了五艘船只。按照这种情况,邓尼茨便期望第二个夜间能取得更大的战果。
但傍晚前几小时浓雾笼罩,能见度降到约五百码。此时装备有厘米波雷达的护航舰(德国潜艇在作战过程中不可能发现)占了便宜。它们通过雷达荧光屏就能发现接近的德国潜艇,而这些潜艇却看不见它们。德国潜艇屡次一要进入攻击位置,就发现装备有声纳和雷达定位装置的护航舰挡住了它们的通道。德国U-267号潜艇全靠自己超过敌舰的高速度来避开突然从雾中出现的“珍珠菜”号驱潜快艇的炮火袭击。德国U-638号潜艇发射的鱼雷却被它射击的目标成功地躲了过去。“珍珠菜”号驱潜快艇一冲上来,它就潜入水中,但被一连串深水炸弹所摧毁。德国U-125号潜艇被突然从大雾中向它冲来的“奥里比”号驱逐舰撞坏了指挥塔后面的部位。该潜艇艇长利用大雾设法甩开了驱逐舰,但在发呼救信号时,这艘被撞坏的潜艇却被“雪花”号驱潜快艇发现,接着就被它冲上来用炮火击沉。“维德特”号驱逐舰用了一种“刺猬”式多管深水炸弹就将U-531号潜艇击沉。德国U-533号潜艇被“向日葵”号驱潜快艇撞击后严重受损。其间,第一支援舰队的五艘舰只开到,先头的“塘鹅”号海岸炮舰很快就用雷达发现了德国U-438号潜艇,先是向它开火,然后用深水炸弹将这艘下潜的潜艇击沉。德国U-267号潜艇好容易才逃脱“森纳”号驱逐舰,其指挥塔上布满了弹洞。早晨,西部当地护航组到达。
从德国潜艇艇长们的报告中,邓尼茨愈来愈清楚地认识到潜艇群此时所处的危急境地。到凌晨四点,潜艇群完全失去与运输队的接触。至此根据十五艘幸存的潜艇的报告,它们已遭到许多次深水炸弹和六次炮火的袭击。因此,邓尼茨决定停止这次作战。六艘潜艇根本没有回音,还有四艘严重损伤。这就有足够的理由对情况再作考虑。
五月六日战争日志中的记载如下:
“(1)敌人安装在飞机和水面舰只上的雷达不仅极大地妨碍了单个潜艇的作战,而且还使敌人本身有机会(显然它很快就利用了)发现潜艇的待机位置而设法加以规避。潜艇本身不易被发现这一最重要的优点现在却有丧失的危险。
“(2)敌人的空军现在几乎已能对整个北大西洋海域的运输队提供空中掩护。我们可以料定,留下的那些‘空中缺口’,敌人不久将会利用岸基飞机或舰载飞机加以填补。
“这种形式的护航作战,当以大量飞机在运输队周围广大地区实施时,总是导致潜艇绝望地落在运输队的后面,再也不可能取得任何战果,尤其是敌海空护航巧妙合作时更是如此。
“(3)用新的定位方法和威力大得多的深水炸弹,对下潜的潜艇实施的作战与攻击也已变得更为猛烈。
“(4)敌人拥有的护航舰只日益增多,结果使潜艇作战日益困难。而我们虽然已开始使用MK-2型磁性鱼雷引信、“猎鹰”式音响鱼雷和曲折航行鱼雷,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真正有效的武器。
“总之,必须承认,现在潜艇作战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困难,但正在竭尽全力作出努力来改进潜艇的武器装备,以利于它们的作战。”
这份对总形势的记载清楚地表明德军潜艇舰队司令及其参谋部,并不是没有认识到过去几周作战之所以令人不满和代价昂贵的原因,尽管在某种程度上这份记载对敌人正在使用的新式定位装置和新式武器上的一两个技术问题仍然一无所知。在对ONS-5号运输队的作战中,德国潜艇据上报击沉了不少敌船,但由于损失了六艘仍然被认为是遭到了非常惨痛的失败。不过在战争的起伏中,双方都得考虑这种不愉快的挫折,尤其是当特别不利的情况(象这次大雾的突然降临)在战斗中给敌人增添了有利条件时更是如此。一次这样的失败当然不足以成为根本改变政策的理由。以后十四天的沉痛经历倒表明有必要从根本上改变政策。
一九四三年五月六日到二十四日——德国潜艇攻势的垮台
停止对ONS-5号运输队作战时,邓尼茨令其投入作战的潜艇中,只剩下了十八艘仍然作好战备的潜艇。这些潜艇马上在纽芬兰以东组成“易北河”潜艇群。“山鸟-1”和“山鸟-2”两个潜艇群的十二艘潜艇,在更南的海域合并成“莱茵河”潜艇群。邓尼茨从无线电监听勤务破译出来的情报得知,敌人已经发现了这两个潜艇群的位置,因为HX-237号和SC-129号两个运输队正向南实施大迂回来规避它们。因此他命令“莱茵河”潜艇群全速向东南方开去,以便占领横跨在HX-237号运输队航线上的位置,而在菲尼斯特雷角附近的“画眉鸟”潜艇群则奉命向西开去。那个再也不可能被派去截击HX-237号快速运输队的“易北河”潜艇群便被全速派向东南方去堵截后面来的SC-129号运输队。
在德国“莱茵河”潜艇群南端的U-359号潜艇,于五月九日真的发现了HX-237号运输队,但它刚发出与敌接触的报告就被一艘驱逐舰赶入水下。德国潜艇马上在该运输队前面部署成一条严密的巡逻线,但是在“骗子”号航空母舰上的一架飞机迫使挡在该运输队航线上的U-454号潜艇潜入水中后,该运输队穿过去时却未被发现。“骗子”号航空母舰属于加强C-2护航组的第五支援舰队。U-403号潜艇在跟踪一艘掉队船只时,再次与该运输队接触。它用高炮打跑了一架“旗鱼”式飞机,但被一艘开来的驱逐舰赶入水下。德国无线电监听勤务设法破译了一份关干五月十一日该运输队位置的电报,从而再次提供了宝贵的情报。结果到傍晚,一些潜艇再次发现该运输队。三艘掉队船只一被发现就被击沉,但进攻的潜艇无法突入防护圈以攻击运输队本身的船只。它们一再试图用高炮击退飞机,U-230号潜艇甚至还打下了一架“旗鱼”式飞机,但它们却一再被飞机迅速召唤来对付它们的驱逐舰和驱潜快艇赶入水下,而且大部分确实被击沉。U-89号潜艇被一架“旗鱼”式飞机召唤到现场的“百老汇”号和“拉甘”号舰摧毁;U-456号潜艇被来自北爱尔兰的一架“解放者”式轰炸机重创后,也被一架“旗鱼”式飞机召唤到现场的“导航者”号舰摧毁。U-753号潜艇于五月十三日被一架“森德兰”式飞船召唤来的“拉甘”号和“德鲁姆赫勒”号舰摧毁。
五月十三日早晨,在所有的德国进攻潜艇,显然不是被赶跑就是被摧毁之后,第五支援舰队便向西转移支援SC-129号运输队。其位置是U-504号潜艇在五月十一日傍晚上报的。此时这支运输队正受到“易北河”潜艇群的不断追击。它由麦金太尔海军中校为首的B-2护航组负责保护。U-402号潜艇为了成功地发起一次水下攻击,设法尽量靠近了该运输队,其结果击沉了两艘船只,但它自己接着也被一连串深水炸弹炸伤。夜间,先头护卫舰只“金星”号驱逐舰用雷达发现U-223号潜艇正从该运输队后面接近,企图进入攻击位置。麦金太尔自己用他从赫赫有名的潜艇指挥官克雷奇默尔海军中校那里缴获的战利品——海上用望远镜发现了正在下潜的U-223号潜艇。他的驱逐舰用深水炸弹发起了几次攻击,使这艘受重伤的潜艇被迫浮出水面。接着便发生了一场戏剧性的决斗。U-223号潜艇几次企图用鱼雷击沉“金星”号驱逐舰,而“金星”号驱逐舰却力图用炮火、浅水爆炸的深水炸弹以及最后的撞击来击沉它。但当所有这一切手段都没有解决这艘刚浮起的受伤的潜艇时,麦金太尔决定听其自然,让其自行沉没。他便高速返回自己护航的那支运输队,该运输队在遭遇战中已向前开出并正遭到许多其他潜艇的追击,说真的,U-223号潜艇倒设法“一瘸一拐地”返回了基地。
麦金太尔和他的“金星”号驱逐舰正好及时赶到,因为根据收到的无线电信号,至少有十二艘德国潜艇(这个数字是正确的)正试图进入运输队前面的有利位置,以使白天潜入水下进行攻击,夜间则浮出水面进行攻击。在尔后的三十六小时内,护航舰只根据雷达和高频测向仪指示的方位,不时地冲到这里冲到那里。接近中午时,“金星”号驱逐舰两次用深水炸弹进行攻击,击沉了先头跟踪的U-186号潜艇。“白厅”号、“窄叶越桔”号、“蔷蔽”号和“铁线莲”号驱潜快艇同时发现了几艘德国潜艇并向它们冲过去,但这些潜艇都设法跑掉了,因为它们的水上航行速度比之较慢的驱潜快艇的速度要快。快到傍晚时“金星”号和“白厅”号联合猎取三艘德国潜艇,迫使它们全部潜入水中。这两艘舰艇已没有时间继续追击,因为夜幕正在降临,而且附近还有其他潜艇。夜间,“白厅”号“金星”号和“窄叶越桔”号用雷达发现了三艘德国潜艇,把它们赶跑。没有一艘德国潜艇能进入进一步攻击的位置。此时由于有了高频测向仪和厘米波雷达,一个得到巧妙指挥的护航组本身就能保护运输队不受整群德国潜艇的攻击。五五十三日接近傍晚时,U一642号潜艇报告有一艘航空母舰开到,这时邓尼茨就决定次日拂晓停止作战。此后不久,U-266号潜艇被第八十六中队的一架“解放者”式轰炸机击沉。
这时在南部航线上的德国“易北河”和“莱茵河”潜艇群正在追击HX-237号和SC-129号运输队。邓尼茨把刚到不久的潜艇在费尔韦尔角东南方向组成了“多瑞河-1”号和“多瑞河-2”号潜艇群。在它们巡逻线以北的海域由“伊勒”潜艇群负责。“伊勒”潜艇群没有追上ONS-7号运输队。在德国无线电监听勤务报告了HX-238号运输队显然已规避了南面的潜艇位置之后,邓尼茨却将这一破译的情况报告解释为后面的SC-130号运输队有可能使用这条航线,因此命令“多瑙河”潜艇群的十七艘潜艇南下。五月十九日午夜后不久,U-304号潜艇发现了该运输队。在风平浪静月照很短的夜晚,有两艘潜艇设法跟来了。到早晨共有七艘潜艇已经与敌接触,白天又来了六艘潜艇。
但天亮时,负责护航的格雷顿海军中校命令该运输队向南改变航向九十度,结果潜艇(其中有些已占领了有利于白天水下攻击的位置)被甩在运输队的后面。它们刚刚浮出水面,以便恢复主动,第一二0中队的第一架“解放者”式T号轰炸机就飞到了。
在首次攻击中,U-954号潜艇就被飞机的夹叉轰炸炸沉。这架飞机在去该运输队的途中不久又发现了另外五艘潜艇,它穿过低空向它们俯冲。由于用完了炸弹,它就召唤该运输队的护航舰来对付下潜的潜艇。“泰”号护卫舰重创了U-952号潜艇后,便协同格雷顿海军中校的“邓肯”号舰和“雪花”号驱潜快艇一起,经过几次攻击击沉了U-381号游艇。另外两艘潜艇从水上逃过了航速较慢的“平克”号和“向日葵”号驱潜快艇。接近中午时,第一支援舰队从后面赶上了该运输队。“韦尔”号和“杰德”号两艘护卫舰很快在离该运输队约十五英里处发现了两艘浮出水面的潜艇。其中一艘是U—209号潜艇,下潜时发射了鱼雷。但是它的位置很快被“杰德”号和“森纳”号两艘舰艇测定到,接着就被它们的“刺猬”式深水炸弹击沉。其间“邓肯”号驱逐舰挫败了U-707号潜艇的攻击,并将其重创。差不多就在这时,第一二0中队的第二架“解放者”式P号轰炸机赶到,至少发现了六艘潜艇,迫使它们全部潜入水下。下午,该中队的另外两架轰炸机“解放者”式O号和Y号来到现场,发现了两群潜艇(一群四艘,一群两艘),并攻击了其中的三艘。与敌保持接触的最后一艘潜艇于夜幕降临前不久被护卫舰“杰德”号和“斯佩”号赶离运输队。运输队经常不断地改变航向很快就把潜艇拉得更远。U-92号潜艇是进攻一方唯一设法进入了有利的攻击位置的潜艇。在夜暗的掩护下,它发射了鱼雷,但都未能命中目标。到早晨,潜艇与敌完全脱离了接触。自天,敌空中掩护大大加强,结果德国潜艇先后十四次被迫潜入水下。邓尼茨不久被迫停止作战。这支运输队已径直地驶过一条德国潜艇巡逻线而没有损失一艘船只。
与此同时,邓尼茨已命令二十一艘潜艇,于五月二十一日傍晚部署成一条“摩泽尔河”巡逻线,以拦截那支位置已被德国无线电监听勤务发现的HX-239号运输队。邓尼茨断定,HX-239号运输队为了规避潜艇所在的位置,将进一步改道南行,因此他也相应地修改了潜艇巡逻线的位置。但在HX-239号运输队来到之前,这些潜伏的潜艇却发现了ON-184号运输队向它们接近。ON-184号运输队由C-1护航组护航,并得到了拥有“博格”号航空母舰的第六支援舰队的加强。五月二十一日傍晚,U-231号潜艇遭到一架“复仇者”式飞机的轰炸,损伤严重以致不得不返回基地进行修理。“奥斯蒙特-英格拉姆”号和“圣洛朗”号两艘驱逐舰迫使另外两艘潜艇潜入水中,从而该运输队就能安然通过在潜艇巡逻线上这样撕开的缺口。五月二十二日早晨,另一架“复仇者”式轰炸机发现了U-468号潜艇.但该潜艇用其口径为20毫米的高炮击退了飞机的攻击。
直到中午U-305号潜艇才能发出首次与敌接触的报告,然后邓尼茨就召唤了“多瑞河”潜艇群中攻击SC-130号运输队后幸存下来的潜艇。但是白天,U-305号潜艇三次受到“博格”号航空母舰上的飞机的攻击,损伤严重以致不得不撤退。下午U-569号潜艇遭到两架“复仇者”式飞机的攻击并被击沉。次日早晨,HX-239号运输队到了有点南移的“摩泽尔河”巡逻线。HX-239号运输队由B-3护航组护航,并得到拥有“箭手”号航空母舰的第四支援舰队的加强。航空母舰上的一架“旗鱼”式飞机发现了U-468号潜艇,并在其高炮射程以外进行监视,同时召唤了一艘驱逐舰。但U—468号潜艇成功地从这艘驱逐舰脱了身。U—218号潜艇也设法从同样的困境中脱了身。U-752号潜艇一发现另一架“旗鱼”式飞机(恰巧是那架唯一装备有火箭的飞机),就潜入水中,但为时已太晚。下到潜望镜深度时,它被飞机上的火箭击中,被迫浮出水面。这是第一次用火箭来攻击潜艇。这艘潜艇用其高炮设法抵挡了三架“欧洲燕”式战斗机,但当“凯佩尔”号和“逃亡”号两艘驱逐舰一开到,它就自行凿沉。德国再次损失了五艘潜艇,然而却没有取得一点儿战果来证明这种损失是值得的。继续对这种受到强大保护的运输队进行作战显然是毫无意义了。
邓尼茨亲自在五月二十四日的战争日志中对这些作战的结果进行了总结:
“过去几天出现的情况证实了目前潜艇战中存在的危急情况,并突出了采取有力对策的必要性。二月份在大西洋损失了十四艘潜艇,三月份损失了十三艘,四月份损失了十二艘,五月份到二十二日为止损失了三十一艘,很可能对HX-239号运输队的作战中又损失了两艘。
“损失,甚至严重的损失也得承受,然而只要这些损失跟击沉的敌船吨位的比例相称。但五月份每击沉一万登记总吨位的敌般就损失一艘潜艇,而不久前每击沉十万登记总吨位的敌船才损失一艘潜艇。因此,五月份到目前为止我们的损失已到了无法容忍的地步。
“敌人的飞机在造成这样大的损失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敌人不仅大量使用了岸基和舰载的飞机,而且还拥有改进了的定位装置为白天和黑夜达成突然性提供了战机。
“在‘多瑙河’潜艇群的作战过程中,敌机不但阻止了该群潜艇的攻击,同时也使这些潜艇除断续而暂时地与敌运输队保持接触外无所作为。同样,一支强大敌机的出现也阻止了‘摩泽尔河’潜艇群与敌运输队进行任何真正的接触,尽管很可能至少有一支敌运输队通过了该潜艇群的巡逻线。
“我们所承受的无法容忍的损失以及近来对放运输队作战的失败,迫使我们要采取有力的措施,用改进了的进攻性和防御性的武器装备我们的潜艇。”
邓尼茨从事实中得出了唯一可能的结论:停止德国在北大西洋对运输队的作战。一些储油量不是很大的潜艇仍留在这个海域以便给人造成一种印象:强大的潜艇群仍在附近作战。但实际上,现有的其他潜艇全部都撤到了亚速尔群岛以西的海域。
大西洋之战的最后胜利业已属于敌人一方了。
结论——德国潜艇失败的原因
经过仔细对一九四三年三月二十日至五月二十四日期间历次发生的潜艇单艇作战的分析研究,就会非常清楚地了解同盟国之所以战胜德国潜艇,不是由于哪一件武器或哪一样技术装备,而是由于一系列因素的结合。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有:
1、由于无线电定位网的建立,此时就能准确无误地截获到一切电报和信号,甚至波长经常变换时也如此。装备有德国潜艇在作战中不可能发现的厘米波雷达(D型空对海搜索雷达,即“硫化氢”雷达)的飞机,可不断向北大西洋扩大空中侦察范围。同盟国用这两种办法就能较精确地掌握德国潜艇的位置,从而改变运输队的航线,尽管事实上这种改道通常由于德国潜艇采取的相应行动而失去作用。德国潜艇之所以能如此,是因为德国无线电监听勤务在破译同盟国空中无线电通信方面非常得力。
2、由于装备有高频测向仪,护航的舰只和飞机就能赶跑德国潜艇群中那些力图与运输队保持接触的潜艇。
3、护航的舰只和飞机由于装备了厘米波雷达,即使在能见度很差的条件下,也能从雷达的荧光屏上对情况了如指掌,而且还能发现那些在夜暗掩护下浮出水面出击的潜艇。然而这些潜艇却只能依靠自己监视哨的肉眼来为自己服务。
4、通过派遣特种支援舰队来加强受到德国潜艇威胁的运输队的护航组。这首先使德国潜艇更难以进入攻击位置,尔后还使护航舰只能对那些已被发现的德国潜艇紧追不舍,直到将其摧毁为止,而不致因追击影响了对运输队的保护。
5、航空母舰随同支援舰队一块出现,加上装备的超远程飞机,就使同盟国能填补中大西洋上危险的“空中缺口”。运输队在海上航行整个期间的空中掩护范围的扩大,还使德国潜艇无法实施有效的机动以转移到运输队的前面。
6、“刺猬”式多管深水炸弹发射装置、用于较深水区的“托佩克斯”式深水炸弹、用于浅水区的深水炸弹以及安装在飞机上的火箭发射装置等,所有这些新式武器装备的采用,都极大地提高了同盟国反潜措施的效果。
7、最后,同盟国作战分析研究部门,对己方和敌方所有的资料进行彻底而又科学的运用,给许多重要的战术战略问题提供了很多宝贵的启示。就在解决这些战略战术问题期间,这些研究成果开始结出了硕果。
人们往往认为德国对同盟国补给线的潜艇战,最后是被“两个海上强国占压倒优势的海空防御力量”打败的。但是任何接受这种解释的人都会非常惊讶地发现,在对同盟国运输队之战的描写中,所提到的人名、舰名和番号翻来覆去就是那几个,诸如负责护航的格雷顿海军中校、麦金太尔海军中校这样的人名,“骗子”号、“金星”号、“泰”号、“雪花”号这样的舰名,“B-2或B-7护航组”、“第一或第三支援舰队”以及英国皇家空军海岸防御司令部“第一二0中队”这样的番号。诚然一九四三年同盟国用于对付德国潜艇威胁的舰船和飞机的数量确实比以前多得多,但也从未超过六个支援舰队(其中包括二、三艘得到大约四十架“解放者”式轰炸机支援的航空母舰)和十二个远洋护航组。而它们中间其实也只有一部分舰首先要回答的是为什么采取了那样的决定。回答这个问题的依据必须是邓尼茨及其参谋部当时所拥有的资料,他们对形势的看法,以及他们对后来形势发展所进行的合乎情理的预料。
五月三十一日邓尼茨提交给希特勒的报告中,把潜艇战中出现的危急情况主要归于“敌人空中掩护力量的极大增强”以及一种敌水面舰艇显然也在使用的“新式定位装置”。他对形势估价的要点是“我们在技术问题上已不行,但我们能找到解决的办法。”我们必须设法使潜艇不仅装备有能对付敌人新式定位装置的仪器,而且还装备有新式武器以便使其能战胜其死敌——飞机和驱逐舰。
只要对敌人新式定位装置的性质一无所知,第一项要求就很难完成。但是一九四三年八月采用的名为“哈格努克-万策”的示波器和十月采用的“纳克索斯”检波器在这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它们的作用很快就反映在潜艇损失明显的下降上。为了对付飞机,五月底六月初潜艇采用的高射兵器有了很大的改进,其效果很快便在实战中得到了证实:第一艘装备有高射兵器的U-441号潜艇就击落了一架“森德兰”式飞船。第一艘装备有口径为20毫米的四联装高炮的U-758号潜艇也成功地击退了舰载机的几次攻击。随即可采用的名叫“鹅鸽”的改进了的音响跟踪鱼雷是一种对付驱逐舰更为有效的武器。有了这些新式武器,邓尼茨满怀信心地盼望能在夏末恢复对运输队的作战并希望取得一定的战果。
但是对削减敌吨位的潜艇战能否再次有效地加紧进行,仍有人进行怀疑。德国海军作战局的专家指出截至一九四三年五月三十日为止,同盟国已损失了近三千万登记总吨位的船只,但已建造了大约一千五百万十万登记总吨位的船只来进行补充。而实际数字对德国更为不利,即损失了二千一百五十万登记总吨位,却建造了一千六百五十万登记总吨位。然而不管怎么说,邓尼茨的看法是对的,即同盟国还须作很大的努力才能补上损失,而德国应想方设法阻止同盟国补上。缺乏运输船舱是同盟国推迟实施所有大规模两栖作战计划的关键。
但邓尼茨认为,即使不能取得吨位战的胜利,也要继续进行补给线之战,因为“这确实牵制了敌人很大的兵力”。由于德国无线电监听勤务发现英国空军海岸防御司令部强大的第十五和第十九大队,在一九四三年七月底参加了对汉堡的破坏性很大的攻击,而以前这两个大队却完全忙于对付潜艇的威胁,因此潜艇战牵制了敌人很大兵力这一论点就进一步得到了证实。
最后,不该忘记的是,这几周德国所作出的一切决定在某种程度上也受到寄希望于建造和发展新型潜艇的影响。例如有快速电动的XXI型潜艇和“瓦尔特”式潜艇。据料,这些新型的潜艇将使潜艇战发生重大的变革。那时认为到一九四四年夏秋将有大量的XXI型潜艇准备服役。在这之前,除非潜艇继续作战,否则就有与敌人防御的发展情况和战术手段失去接触的危险。
由于接受了对总形势的这种看法(必须对照同盟国要求无条件投降以及这种无条件投降包含的所有明显含义这一背景),加上很有希望的武器与造船业的发展以及一九四三年九月德国新潜艇首次对ON-202号和ON-18号两次运输队作战所取得的令人鼓舞的战果(顺便说一下,被过高地估计了),因此一九四三年夏秋邓尼茨海军元帅作出的决定几乎不可能是别的,只能是潜艇继续进行作战!
对邓尼茨来说很清楚,要继续作战就不能采取权宜之计,必须提供尽可能多和尽可能有效的潜艇,结果采取了一项使以前的一切建造计划都黯然失色的潜艇建造计划。同时,尽管有些较保守的设计师非常担心,还是采取了船体分段建造法,仅仅因为只有船体分段建造法才有可能在较短时间内提供足够数量的潜艇。
现在回顾起来,我们能否说一九四三年夏季的决定是“正确的”?
今天从同盟国方面军政领导人自那时起所发表的许多言论中,我们获悉邓尼茨对削减敌吨位的潜艇战的总的思想毫无疑问是“正确的”。例如同盟国官方海军历史学家罗斯基尔上校就曾宣称邓尼茨的如下观点无庸置疑是正确的:潜艇战的胜负将取决于他能否用比之英国建造新船进行补充更为快的速度来击沉英国的商船,不管这些商船是不定期货船、定期货船,还是油船。但同时,这种观点也很清楚地表明,只要德国潜艇连同轴心国的其他武器和资源在与同盟国造船厂生产能力的竞争中仍有机会孤注一掷的话,那么大西洋之战的结局也就难以肯定了。
到一九四三年五月,邓尼茨才开始对它们是否真有这样的机会抱有最初的怀疑。尽管如此,一九四三年的夏季仍作出了继续进行削减敌吨位的潜艇战的决定,不过这是在德国潜艇舰队参谋部经过了长时间的严肃争论之后才作出的。在争论过程中,对问题的每一个方面都进行了讨论,对所有赞成和反对的意见都加以了权衡,对潜艇艇长们本人的报告也给了应有的考虑,并且还对政治战略形势及其对战术的要求作了总的估计。
如果连潜艇都没有而且也不可能赢得削减敌吨位的作战的话,那么也就没有其他任何武器能象潜艇那样有效地阻止和推迟同盟国在法国登陆的计划。从同盟国的战争文献资料中,我们不但知道运输船舱的问题是确定登陆日期的决定性因素,而且还知道一九四三——四四年冬天要是德国能发动大规模的潜艇战,那就可能使同盟国无法实施一九四四年六月在法国的登陆。确实可以这样说,一九四三年夏季所见的情况的确给人以相当大的希望,即在不远的将来有可能重新成功地发动对同盟国运输队的作战。
最后无庸置疑的是,德国要是成功地继续发动潜艇战,那就会牵制敌人大量(即使难以预计)的兵力。要不然这些兵力就会被用来轰炸德国,或者攻击德国本身的海上交通线。下面的数字(举不胜举)确实证明了这个论点。例如,一九四三年四月,当同盟国反潜最得力时,以英国机场为基地的飞机(主要是四引擎飞机)为保护运输队和侦察德国潜艇共飞了二千四百五十九架次。但是到一九四五年四月尽管在这个海域作战的德国潜艇相对减少,飞机仍飞了六千三百一十四架次。一九四三年春,在北大西洋上的一支运输队通常拥有的护航兵力达七到九艘护航舰。如果还有一个支援舰队前来加强,则该运输队的护航兵力就可以增加到一艘航空母舰和十八艘护航舰。但是到一九四四年十月,摩尔曼斯克航线上的两支运输队,JW-61号和RA-61号运输队却受到了至少三艘航空母舰、一艘巡洋舰和多达三十二艘护卫舰的保护。
因此回顾起来,我们可以说邓尼茨在一九四三年夏季作出的继续进行潜艇战的决定是正确的。不过,寄希望于潜艇能在一九四三——四四年冬季的六个月中重新成功地对运输队进行作战这一点却成了泡影。这是由于同盟国防御技术方面的重大突破所致,其速度和效果几乎是意想不到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潜艇的悲剧在于从一九三九年到一九四二年,潜艇这一武器从未强大到足以完全实现对它所寄予的希望。虽然一九四三年春德国拥有的潜艇数量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差不多达到了邓尼茨一九三九年夏宣布的若要确保赢得吨位战的胜利所需的数量,但为时已太晚了。到这时,同盟国的反潜防御力量已变得非常强大有效,结果是同盟国的造船厂最终赢得了吨位战。这便奠定了尔后同盟国全面战胜德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