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前事件和战争爆发·第一
作者:蒂佩尔斯基希 ·德国
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德国)》
出自————《战争通史》
1、走向战争
1938年秋天,德国人民无疑以满意的心情看待苏台德问题在慕尼黑会议上获得和平解决。会议结束后,张伯伦从慕尼黑街上经过,看见到处是沉浸在喜悦中的欢跃人群。 德国人民不想进行战争。他们只有一个炽烈的愿望。同欧洲各国人民和睦相处 ,但同 时要成为强者,受到尊重。看来,象慕尼黑会议重新确认的那样实现这种愿望,靠的是希特勒政策的保障。对他的信仰已大大加深,因为他不仅不经流血就消除了最使德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受到压抑的凡尔赛和约的后果,而且不断加强了德意志帝国的实力,使它更加强大。只有少数人怀疑这种政策的诚实性。不为外交胜利和社会发展所迷惑,而看透希特勒魔鬼本性的人则更少。在极权制度条件下,为数很少的这些人没有公开表达自己意见和忧虑的任何可能。当时只有少数人懂得的道理,今天所有人都明白了。把生活在德国边界以外的德国居民的一切大小团体,和平并入统一的“大德意志国家”,并不是希特勒政策的真正目的,“大德意志”一词对他来说只是一个幌子,只意味着巧妙利用二十世纪初欧洲在民族问题上的政策,而这一政策的体现,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从德国夺去了好几个州。希特勒从这一政策中找到了自己的论据,并且坚信只有这些论据能在德国人民心中得到完全合理的反应。同时,他很了解,即便是1919年欧洲秩序的有思想的鼓吹者和这种秩序的执行者,也不满足于自己的杰作,他们认为稍微修改一下国界,是消除紧张局势的唯一手段。
但是,如果说西方的国务活动家和德国人民把慕尼黑会议的决议视为旨在缓和甚至彻底消除这种紧张局势的重要步骤的话,那么,希特勒早在慕尼黑会议召开以前想的就完全是另外一码事。为了向全世界表明在他领导下建立起来的德国新武装力量是一支毁灭性的力量,他认为与其召开这次会议,不如同捷克斯洛伐克开战。照他看来,已到了向西方列强显示德国军事实力,以使它们害怕同德国发生意见分歧的时候了。他认为不这样做,这些分歧就不可避免。由于希特勒性格复杂,为人狡诈,极善于隐瞒自己的真实想法,而使自己和别人都接受也许连他自己都不相信的思想,所以难以在他无数的演说中分出哪些话是他确信的,哪些话是他为了追求某种目的才说的。他是否真的相信,即使德国奉行谨慎的对外政策,而不是严重侵害其他大国的利益,也难免同西方发生冲突呢?这种估计是否只是他在自己和别人面前为他的政策进行辩护的借口呢?他是否深信他正为了德国人民的利益而完成自己的使命?或者这种使命对他来说,只是用来掩盖迟早会激起全世界反抗的无止境的权力欲的动听辞藻?
毫无疑问,希特勒早在1938年就已决心一有可能即“试验军事实力”,从那时起,这种想法就成了他的政策的目标。
为了达到这种目标,要在对内政策方面对德国人民做好思想动员,让他们相信希特勒的政策只是为了进一步修改凡尔赛和约,把所有德国人联合到一个统一的国家。必须经常不断地加强这种信念。在对外政策方面,希特勒力图造成一种政治形势,使他能实行新的打击(这次是军事性质的打击),而不冒招致敌对联盟优势兵力反击的风险。
1939年3月侵占捷克斯洛伐克,当然有助于反德国宣传,从对外政策观点看是极其危险的行动。希特勒自己破坏了他经常提到的关于把所有德国人联合到一个伟大国家的纲领。但是从军事观点出发,他认为消灭捷克斯洛伐克这个国家遗留的东西,是实现其尔后计划的必要前提。由于签订慕尼黑协定的大国来曾反对这个单方面采取的行动,德国人民便只把这一行动看成希特勒目的坚定的政策的新证明,这种政策消除了造成欧洲紧张局势的因素。希特勒自己清楚,对他的下一个敌人波兰再使用这一方法,是想也不能想的,因为这无疑会导致战争。所以,必须尽可能在政治上、无论如何在军事上孤立波兰。尽管存在法波联盟,尽管英国在德国侵占捷克斯洛伐克的影响下于3月底对波兰做出了保证,希特勒仍希望他能够只同波兰发生军事冲突。希特勒根据近几年的经验认为,假如他能使西方列强相信,对波兰的任何军事援助都会为时过晚,那么它们仍可能在最后关头退缩,听任他同波兰进行在政治上经过妥善准备的军事冲突。希特勒估计,西方列强不会仅仅为了终止在几个星期中发生和已成为既成事实,实际上以后也不会遭到它们抗议的事件,而去发动不知是何结局的持久世界大战。
苏联在这场冲突中的立场,对于在军事上孤立波兰具有决定性意义。所以,希特勒在政治上虽不同苏联接近,但却努力对它改变了腔调。克里姆林宫的领导人是经验十分丰富的政治家,他们不会不知道,欧洲紧张局势已极端尖锐,完全有可能导致武装冲突。俄国人必定还深深懂得,他们的立场对事态的进一步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因此他们决定一反原先的审慎态度,首先向柏林进行试探。试探结果使他们很快得出结论:要努力同德国达成政治上的相互谅解。希特勒十分谨慎地对待这些尝试,而西方国家却在3月底开始和苏联谈判了。它们意识到,若无苏联的军事援助,它们对波兰的军事保证便无坚实的基础,因此力图使希特勒面对力量超过德国的强大的敌对集团。6月,它们派出外交代表团到莫斯科。代表团遇到的俄国人是十分顽固的谈判者。俄国人不愿使自己受西方国家政策左右,听任它们把自己拉入战争。他们知道自己可能要承担反对德国的主要负担,这种负担在军事上的代价是很高的。另一方面,西方国家发现波兰非常怀疑俄国的保证,而俄国的援助对它来说毕竟是重要的。波兰人担心(这种担心完全正确),俄国人一旦以“同盟者”身份进入他们的国家,就永远不会从那里离开了。正当英法代表在莫斯科的谈判陷入僵局,而不断出现的矛盾和困难所引起的争吵又只能使谈判更加复杂化之时,俄国人同柏林的谈判却顺利地进行着。
希特勒起初怀疑苏联只想用俄德协定的威胁来巩固自己反对西方国家的阵地。直到7月底,希特勒才指示帝国外交部长加快谈判速度,因为他的怀疑没有得到证实,而日益清楚的是,对俄国人来说,同德国达成协议,看来比同西方国家结成同盟更加有利。此外,希特勒剩下的时间很少了,因为他希望在同波兰发生冲突之前,有一个明朗的政治形势,他已经果断决定了冲突的日期。他给俄国人的东西应该比西方国家给的多得多。西方国家需要苏联的积极援助,而对希特勒来说,苏联只要保持中立就足够了。对于苏联的这种立场,他甚至可以给它很大的报酬,划给它部分波兰领土,对与苏联接壤的东欧小国不表示兴趣。因此,西方国家与苏联进行的谈判(8月已开始讨论军事问题)没有成功,而谈判尚未结束,德苏就于8月23日在莫斯科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这是不奇怪的。斯大林必定很清楚这一条约的意义。如果英国象人们预料的那样背叛波兰的话,那么它即使不意味着爆发世界大战,也意味着爆发欧洲战争,但战争还在苏联旁边进行,它不必把走上战争道路视为自己的义务。它可以置身于战争之外,也许甚至不必使用武力就能挣断向往西方的小国所组成的链条(这是西方国家在1919年联结起来对付苏联的),还能明显扩大自己的西部前地。此外,各欧洲大国之间的任何武装冲突,都会使它们受到削弱。只有交战一方迅速取胜,局势才会危险,但这种情况未必会出现。
希特勒指望通过签订莫斯科条约,创造条件使同波兰的冲突在军事上和政治上都局部化。西方国家现在陷入困境了。希特勒未受到1933年至1938年间还大大强于德国的西方国家的阻拦,就把德国的军事和政治实力提高到了这样的程度:现在战争对西方国家来说已是很大的危险了。它们放过了还可把德国的政策局限在它们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的机会。尽管如此,英国还是决定以暴力回答希特勒的暴力行动。8月25日,英国让它在4月给波兰的保证披上了军事同盟的外衣,指望以这种明确的行动,制止希特勒在解决德国对波兰的要求问题时采取单方面行动。同日,墨索里尼通知,意大利无力参战。照他看来,这场战争不可能只局限于同波兰一国发生冲突。希特勒于是推迟了已经预定在次日晨发动的进攻。墨索里尼拒绝参战当然不是希特勒定下此决心的主要原因,虽然这种拒绝使希特勒大为不满,因为对西方国家施加政治压力的工具现在丧失了。希特勒想再给他充分考虑自己决定的时间,同时也希望法国人的厌战会对英国的立场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他委托里宾特洛甫继续同英国和波兰谈判,要通过谈判使它们明白,假如波兰人不做出前所未有的让步,它们注定要遭到失败。8月31日,他断定谈判已经失败,决定公开使用武力。关于进行战争的第1号训令第1项指出:“现在,通过和平途径解决德国再也不能容忍的东部边界现状的一切政治手段都已用尽,我决定以武力达到这一目的。”根据这一训令,德国于1939年9月1月4时45分开始对波兰采取军事行动。
尽管采取了这种行动,他仍然希望(如果不是相信的话)英国,自然还有法国,在看到波兰的绝望处境后,将不会参战。无论如何,希特勒不想在任何情况下召开新的国际会议。他要发挥其特有的坚定性,竭力阻止自己的西方敌人加入战争。由于希特勒持这种立场,意大利所作的召开国际会议的尝试(得到法国认可),便只能以失败告终。不过,这一尝试之所以没有成功,还因为英国通过9月3日递交的最后通牒,排除了一切谈判的可能性。最后通牒声称,如果11时以前未收到德国关于停止对波兰的一切进攻行动,并从这一国家撤出德国军队的令人满意的答复,那么英国从11时起将与德国处于战争状态。据目击者说,当把英国政府的最后通牒交给希特勒时,他象发了呆似的——他明白,他对英国人可能做出的反应估计错了,他的行动太不慎重了。接着,法国人的最后通牒也象晚到的回声一样送达,最后通牒限期到17时。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了。
任何一个国家的人民,即使是德国人民,都未曾经受到同1914年欧洲各国人民经受过的那种精神振奋相类似的感情。从欧洲第一次灾难算起,总共才过去二十年,任何人都还没有忘记遭受过的苦难和重大牺牲。大家都把战争看成对命运的打击。但是甚至西方国家的宣战,也未能动摇德国人民对希特勒的信任;他们受欺骗宣传太深了,已经无法清醒地评价发生的事件。德国军人不管职位高低,都感到自己对祖国负有义务,并且不顾一切去履行这种义务。
人们自然会问,某个国务活动家不能利用自己的一切影响,预防即将到来的灾难吗?希特勒想进行战争,哪怕是局部战争,这是经过文件证明的事实。但是,假如他没有找到苏联、英国、波兰这些必要的盟友和敌人,那么他是不会这样容易达到这一目的。苏联的立场具有决定性意义,当希特勒得到它的默许后,他就有了打赢对西方国家战争的信心。苏联的立场还是最具有说服力的论据,它使希特勒能够打消他的军事顾问们的疑团。这些顾问认为,如果军事行动超出局部冲突的范围,那就难以预见这种行动会具有多大规模,因此不可贸然扩大战争。
英国知道德国内部有有影响的反政府势力,但是英国人却很少用自己的政策去支援他们。要这样做,首先就要说服波兰明智解决凡尔赛和约造成的尖锐的但泽走廊和但泽问题(后者已经从德国分离出去)。英国并没有这样作,反而在1939年3月向波兰提供保证,实际上给了它一张签了字的空白条,英国军事历史学家利德尔?哈特曾对英国人这种轻率政策的原因进行过有趣的解释。他在1944年出版的《我们为什么不吸取历史教训》一书中说,在英国,1939年3月发生的事件 [ 译者注:指1939年3月德国侵占捷克斯洛伐克。 ] ,对那些为在慕尼黑和平解决捷克问题感到如此高兴的人,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对他们的政治观点起了重大影响。对张伯伦来说特别是如此。利德尔·哈特指出:结果,这些人胸中燃起的怒火和战斗欲望,便使他们自己成了受害者,而“这种战斗欲望,正如可以在各种史例中观察到的一样,本来在我们体内沉睡,一旦被唤醒,就会成为强大的动力”。正应该首先用这种观点来解释英国人从1939年春天起实行的政策。按他的看法,波兰人“在事态发展到需要通过谈判来明智解决争端时,永远是极为固执己见的”,英国政府恰恰不应该在俄国人答应参加军事保证之前,向波兰人提供这种宝贵的保证。于是,波兰把英国当靠山,事先拒绝了俄国的任何援助,并且敢于应战。丘吉尔在自己的回忆录中也写了大致相同的意思。他在谈到英国对波兰的保证时指出:“现在两个西方民主国家终于宣布,决心不顾国家存亡以保持波兰的领土完整。或许要翻遍历史,才能找到这一类似的例子。放任、安抚、绥靖的政策执行了五、六年之久,突然间竟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变,几乎在一夜之间就转化为决心接受一场显然迫在眉睫的战争,而这场战争条件之差,规模之大是绝无仅有的。”
英国人预先采取某种立场,这就剥夺了自己的外交行动自由。假如能更深思熟虑地行动,他们在波兰问题上是能迫使希特勒进行谈判的,如果没能这样做,那也可以用自己的政策促使德国内部对希特勒的政策增长不满情绪,这种情况在捷克危机期间及稍晚些时候已经出现过。而现在英国人只能进行希特勒并不相信的威胁了。
法国和意大利跟在较重要的同台演出者后面,扮演的差不多是跑龙套的角色。法国人不想战争,可以说,他们竭力以任何代价避免战争。可是由于英国实行的政策,法国如不把自己作为大国的威望和今后同英国的一切政治合作押在赌注上,便将处于难以找到出路的境地。
没人注意墨索里尼在初夏提出的警告,他过去的学生希特勒早已超过自己的老师。任何人(甚至包括希特勒)都不希望的战争,就以这样的形式爆发了,也许只有苏联一个国家真正认为这样的形式对它有好处。
2、1939年的德国武装力量
陆军
德国新陆军的组建日期,通常认为是1935年3月16日,即希特勒宣布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并确定陆军人数约为36个师之时。但是,对军队补充人员和技术装备,实际上在1933年秋季就已开始,到1934年春季更加快了步伐。这样,陆军共组建了6年,即由1933年到1939年。
陆军的核心是国防军陆军。尽管受到凡尔赛和约限制,国防军陆军仍然以人员素质极高著称,在军队教育和专业训练方面,大大超过了它过去的敌人。
在短时间内,即到1939年秋季前,原来的7个步兵师,3个骑兵师(1938年起又增加了6个人数少得多的奥地利旅),已增至39个步兵师、3个山地步兵师、5个装甲师、4个轻步兵师和1个骑兵师,亦即总共达到52个师,不过上述这些师远非满员师。
为数众多的“教导分队”成了动员时组建新军队的骨干。
重炮兵和坦克兵只能重新组建。通信兵、工程兵和其他专业兵种增加的人数,要比诸兵种合成兵团增加的人数多得多。
原国防军陆军的装备,哪怕是步枪,都已十分陈旧,如果用现代观点来看,基干师就变成完全没有武装了。
为了应付战争,计划再组建46个师。但是给这些师补充人员却有很大困难。只能征召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生的低龄人员,因为1901-1914年出生的人员自1919年起没有进行过任何军事训练,现在训练也刚刚开始。基干部队不需要的陈旧装备,以及奥地利制造的武器和被解散的捷克斯洛伐克军队使用的技术兵器,都被用来装备这些军队。就是这些杂牌武器也只勉强够数。
所以,1939年参战的陆军有许多缺点,当然没有真正做好战争准备。
不过,他们也有自己的长处,这些长处的全部意义直到战争期间才完全显示出来。德国陆军同它所有敌人的陆军相比,总的说来有较合理的编制,装备较精良,训练较好。而较好的编制和装备,是为了在崭新的基础上组建陆军而采取了特殊措施的结果。基干师早在和平时期就几乎达到了为战时规定的数量,并且装备了比敌军更现代化、更多样化的武器。德国陆军着手组建装甲师和轻步兵师后就走上了新路,而其他国家的军队或者完全没跟着它走这条路,或者走得犹豫不决。
陆军的战斗训练,是以早在国防军时代就已得到发展的原则为基础的。由于国防军具有长期服役的职业军队的特点,所以战斗训练水平很高。这些训练军队的原则,几乎机械地搬到短期服役、人数多得多的陆军里来了。结果,战斗训练达到的水平,比其他国家以普通义务兵役制为基础进行补充的陆军要高得多。
不过,德国陆军之所以具有优势,还可用其他原因来解释。它按照普鲁士传统保留了世界上任何其他陆军都没有的士官,这些士官为数众多,军容整齐,训练有素。正是士官成了运用从国防军那里学来的人员选拔、教育和训练方法的典范。尽管陆军起先扩大了两倍,后来又继续扩大,士官作为军队训练的基础始终保持了很高的素质。此外,战前从士官队伍中培养了许多合格的军官(战时更多),也能证明他们的素质。
对军官的要求自然是很高的。但是,扩大他们的数量,要比扩大士官的数量困难得多,因为新建的空军要求从国防军陆军现有3,500名基干军官中抽出500名给它,于是,许多恢复现役的原德皇军队的军官及暂时在警察部队中服役的人,大多被任命为连、营长。后备部队的军官则要完全重新培养。适于担任此种职务的干部,是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比较年轻的军官。
此外,德国陆军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吸取的教训完全不同于它过去的敌人,这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初几年取得胜利也起了重要作用。它认为快速行动具有决定性意义,这些行动应由飞机、坦克等新兵器实施。而相反,法国军队尽管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对各国军事理论家关于未来战争特点的观点起了重大影响,却死抱着1914-1918年在西线占主导地位的阵地战旧观念不放。按照法国人的看法,在这次战争中,防御破天荒地强于进攻。他们仍然认为要使用大量技术兵器去克服防御,首先在炮兵方面达成优势。只有德国人懂得,组建为数众多的快速兵团,并与经过适当装备和训练的空军兵团协同实施战役突破,具有决定性意义,也只有德国人实际上这样做了。
起初,德国陆军只有基干师在编制、战斗训练水平和指挥员素质方面胜过自己未来的敌人。但是,由于法国不想在1939年秋季利用德军在西线的明显弱点,立即发起进攻,德军便有可能进一步增强上述优势,并使新编部队也具有基干兵团所具有的高度素质。
总而言之,陆军是那样适应战争给予它的任务,以致连它自己也感到出乎意料。
海军
海军也是从1935年起就挣脱了《凡尔赛和约》的桎梏。它因此得到的好处,实际上比陆军和空军少。但是,这不能说是因为英德海军协定的约束,虽然这一协定规定未来德国舰队的总吨位为不列颠帝国水面舰艇总吨位的35%,潜艇总吨位为其潜艇总吨位的45%(某些条件下可达100%)。海军发展较慢的原因是:出于政治和军事上的考虑,要极为仓促地组建和扩充武装力量的另两个组成部分——陆军和空军,另外,从1938年夏季起又开始构筑齐格菲防线,这就消耗了巨大人力物力,还要求工业部门做出很大努力。因此,海军便只剩下微不足道的建设项目,它只能按照英国承认的建造潜艇限额行事。
希特勒预定在1944年或1945年前完成德国海军的组建工作。在此期限以前,海军应强大到“拥有足够的作战半径大的强有力作战舰只,能在英国生命悠关的大西洋海上交通线上顺利进行斗争”。
但是在这一期限前很久,即1939年,对英国的战争就爆发了,当时海军的建设还只处在初建阶段。
1939年9月1日,德国海军拥有以下舰艇:
战列舰2艘(“沙恩霍斯特”号、“格奈瑟瑙”号),
装甲舰(“袖珍”战列舰)3艘,每艘排水量为10,000吨(“德意志”号——后改称“吕佐夫”号,“海军上将谢尔”号和“海军上将施佩伯爵”号),
重巡洋舰2艘(“希珀尔”号和“布吕歇尔”号),
轻巡洋舰6艘,驱逐舰22艘,雷击舰20艘,扫雷舰32艘。
近海作战潜艇35艘,每艘排水量为250吨,远洋潜艇22艘,每艘排水量500-700吨,鱼雷艇17艘。
此外,正在建造,战时可能建成的舰艇还有:
战列舰2艘(“俾斯麦”号和“蒂尔皮茨”号),
重巡洋舰1艘(“欧根亲王”号)。
潜水舰队每月增加2-3艘潜艇。
舰艇建造计划规定要建造大量大型舰艇,但继续完成这一计划连想也不能想了。两艘航空母舰的建造也只好停止。海军不得不限于把即将建成的舰只造完,并重点建造潜艇。和1914年不同,德国舰队现在根本没有完全做好与英国作战的准备。能使这一缺陷得到部分补偿的是,航空兵也能参加海上战役,而水面舰艇的作战半径比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大得多。总之,海军完全能完成它在波罗的海承担的任务——对波兰作战和保障从瑞典北部进行极其重要的矿石运输。
空军
如果说陆军和海军还有可能略微发展的话,那么空军却连这点小小的可能性也没有。凡尔赛和约禁止把飞机用于军事目标。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组建的年轻空军,在1920年被解散了。可是陆军和海军明白,即使最弱小的武装力量也不能没有这种现代化兵器,尽管它的任务只限于实施侦察。他们也深信,凡尔赛和约规定的军事限制,已经早就不遵守了,并且迟早会被取消。所以,陆、海军力图在训练军队和在理论上制定战斗实施原则时,给空军留出适当的地位,并为其得到发展创造实际条件。
陆军军官中包括少量战时曾在空军服役的军官。起初他们的活动未曾超出对某些理论问题进行讨论和对外国空军发展进行研究的范围。头等重要的事是在训练飞行干部方面不能落后于其他国家。根据1926年巴黎航空协定,原来的敌国准许德国陆军和海军每年训练36名运动飞行员。由于实行经短期训练后退人预备役的特殊制度,所以能训练出少量驾驶员,并让他们在国外进行补充战斗训练。到三十年代初,凡尔赛和约的条款已经过时,在德国的民航驾驶员学校也可以开始训练飞行干部了。不过这里仍然不能进行战斗训练,德国飞行员只能在国外进行训练,而且就是这种训练也不是大规模的。但不管怎样,到1933年前还是从陆军和海军人员中培养了大约2,500名飞行员。
关于建造适用于战争的飞机,解决这个问题就要难得多。根据1926年巴黎航空协定,德国航空工业还受到限制,这种限制使德国不可能制造战斗机。有些德国飞机制造商在国外建立了子公司,因此在那里制造的飞机可以用来训练德国飞行员,并由他们先试用。在德国本土只能制造教练机,这些飞机作为侦察机起了相当重要的军事作用。
为了训练地面军队与航空兵协同和实际上使飞行观察员学会实施侦察,组建了几个教练机大队。1933年,已经在国外成功积累了经验的德国航空工业,开始制造当时德国还很少的现代军用飞机。
陆军的几个炮兵连是高射炮兵的萌芽,它们最初装备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留下的十分陈旧的兵器和一些新装置。
希特勒上台后,戈林立即把一切可以用来发展飞机制造业的企业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并把它们合并成帝国的一个委员会,1933年,在它的基础上建立了空军部。大量机场的建设,航空工业的蓬勃发展,以及空军空勤和地勤人员的加速训练,成为组建航空兵部队的前提。和陆海军不同的是,这些部队起初是完全没有的。为了给空军补充人员,陆海军调出了原飞行员干部——第一次世界大战参加者和经多年训练的驾驶员和观察员。许多有或没有飞行经验的原军官回到空军服现役。隶属戈林的警察也提供了帮助。渴望在空军服役的志愿人员相当多,他们组成了新的部队。到1934年秋,已组建了第一批分队,主要是侦察大队。
1935年3月1日,即德国宣布废除《凡尔赛和约》的军事限制之前不久,德国空军揭掉了伪装,在此之前它的组建工作已经大致完成。现在开始迅速发展空军了,并为此拨出了巨款。
和其他国家的空军相比,德国空军很大的长处是它没有旧式作战飞机(一般说来,为了节约起见,把旧式飞机换成新式飞机是非常缓慢的)。结果,它在患过不可避免的“幼稚病”和装备过许多过渡型飞机后,终于逐渐对自己的邻国占据了决定性的优势。德国航空工业制造了几种很先进的飞机,如He-111、Do-17型轰炸机、Me-109型歼击机、最完美的Ju-87型俯冲轰炸机和Me-110双引擎重型歼击机。Ju-88重型俯冲轰炸机性能较差,不能满足开战后用它对付英国海军的愿望。后来在英国上空进行会战时,它也未能完成自己的任务。这种飞机的构造需要经常进行重大改变。在1934-1939年期间,德国航空工业每年生产的飞机由900架增加到6,000架。
原定1942年完成的飞机制造计划规定生产1,000架单座歼击机、1,000架轰炸机和1,000架俯冲轰炸机、侦察机和双引擎重型歼击机,并制造必要的运输机和教练机。到1939年战争爆发时,这一计划还远未完成。德国空军有2,500架飞机,内轰炸机1,000架,组建了5个航空兵师和1个伞降师。在质量方面,德国飞机优于波兰和法国飞机,大致相等于英国飞机,因为英国空军不久也开始装备新式飞机了。在数量方面,如果只计算现代化飞机的话,德国空军的飞机比三个敌国空军的飞机加起来还多。
但是,由于德国空军是如此仓促组建起来的,所以它的缺点比陆军多。新部队不断组建,刚组建起来的又分成好几部分。极力依靠全部现有飞机和受过训练的人员来扩大部队的数量,就使直接作战的航空兵部队人员和技术装备总数,与后备部队人员和技术装备总数之间出现了危险的失调。尽管如此。德国空军证明。它在初期战局中仍然强于自己的敌人。
不过,指望空军很快决定对英战争结局,也同指望海军一样,根据是很不充分的。德国空军没有做好对英作战准备。在德国西北地区,没有足够大的机场网,更不用说空军没有用来对英国进行决定性战役的足够兵力,而在当时的飞机制造状况下,也还没有完成此种任务的技术条件。伦敦是德国空军作战区域最远的一个目标,没有一架飞机能从德国经北海绕飞到英国的主要工业区和西岸港口。
当时欧洲关于空军在未来战争中的作用和任务的一切理论之争(它是否具有首要意义?在强敌间进行的长期战争中,它应不应该在战场上或在与敌人工业作斗争中寻求解决战争结局的方法?)到1939年希特勒开始采取军事行动时,已成了空洞的争论。他要求在战场上闪电般地摧毁波兰。只有空军在消灭敌人空军的同时与陆军进行最密切的战役和战术协同,这一要求才能实现。
由于有政治上的考虑,1939-1940年间冬季对法国进行空战尝试。德国空军只好放弃破坏敌人经济的计划。1940年春开始进攻后,由于很快在前线取胜,这一问题便失去了尖锐性。为与陆军协同进行战役和战术使用,德国空军在兵器、人员和干部的战斗训练方面都完全符合要求,并成为1941年巴尔干发生战争前取得一切胜利的最重要因素。它同海军的协同较不顺利,后者由于战斗力较弱,特别需要空军的强大支援。遗憾的是这两个军种行动时缺乏应有的联系。在这里,戈林的专横性格如果不是起了主要作用的话,那也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他反对给海军无私而有效的支援,而这种支援是海军完成自己的任务所必需的。戈林还反对在实施海上联合战役时认为海军具有决定性意义,尽管它具有这种意义是有充分根据的。
3、1939年德国的敌人
波兰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重新成立的波兰,1939年的人口为3,500万人,根据1931年的调查,其中约1,000万人“讲的不是波兰语”。波兰是比小国大的某种庞然大物,但是无论是在军事上,还是在工业上,它都还没有达到可与大国进行战争的水平。
波兰军队是在德国、奥匈帝国和俄国这三个大国的许多州内诞生的,它没有自己的军事传统和有机发展的基础。它的战术观点受法国军事思想的强烈影响,但又用波兰气质的本国思想进行粉饰。波军和平时期的人数就很多:30个步兵师、1个骑兵师和11个独立骑兵旅。装备的数量是足够的,但基本上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旧式武器。摩托化刚开始发展。坦克兵总共只有9个轻型坦克连和29个装甲汽车连。在6个混成航空兵团中最多有1,000架飞机,其中不到400架适应现代要求。高射炮兵的情况更不好,缺编很多。
舰艇不多的波兰海军(4艘驱逐舰、2艘雷击舰、6艘扫雷舰、2艘炮舰和6艘潜艇)在波罗的海仅起着微不足道的作用,它不见得能破坏,尤其是不能阻止东普鲁士和德国之间的海上运输。实际上根本不应该指望它。
1939年夏,当波兰的国际处境开始急剧恶化时,波兰开始隐蔽地逐步进行动员,但直到8月底才正式宣布。尽管如此,在前几个月就已组建了预定组建的全部后备部队(团、独立营和炮兵营),但它们暂时被列为基干兵团。已经规定把后备部队合并为10个师,但由于这些准备工作要保密,所以1939年9月1日以前未进行这种合并。战争爆发后,德军各集团军的迅速进攻使预定措施无法实行。
对国家西部的经济区,只有在敌人进攻被阻于边界时才有可能进行保卫。为此需要构筑坚固的工事。由于波兰与德国间的国界长达1,900公里(有600公里与东普鲁士交界),而且自从斯洛伐克受德国军事管制后,南部边界也有危险,所以谈不上按法国马奇诺防线或德国齐格菲防线的模式构筑工事。波兰不得不限于在上西里西亚东部特别受威胁的工业区边缘和边界的其他地段构筑几道尚未完成的筑垒地域线。原来几个省(托伦、波兹南、格鲁琼兹、莫德林,佩列梅什利等)的旧式要塞,基本上保留原状。
总而言之,不知波兰人基于什么理由指望阻住(哪怕是暂时阻住)一个大国军队的进攻,——难道只因为这个大国的基本兵力被牵制在其他地方,只能调一部分兵力来打波兰吗?看来波兰人就是抱着这种希望的,况且对自己军队的能力也估计过高。只能这样解释丘吉尔在自己回忆录中谈到的“波兰对德国人粗鲁举动的傲慢态度”。
法国
法国武装力量的人数、战斗力和进攻精神,在希特勒的计划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一旦爆发战争,德国将要与它们发生冲突。如果法国武装力量足够强大,并打算马上把战争转移到敌国领上,那么德国或者要在西线留置最大军队,从而不能指望在波兰速胜,或者要在西线冒很大的风险。
法国在1939年秋动员了57个步兵师、5个骑兵师、1个装甲师和45个后备师,其中一部暂时留在北非,大约20个师在阿尔卑斯战场对付意大利。但是,即使扣除后面这些兵团(不能排除在战争过程中使用它们),法军的数量也还很多,足以在波兰的军事行动结束前以优势兵力在西线实施突击。
但是,法国陆军在编制、补充制度、技术兵器和军队士气方面都存在缺点,大大降低了它的实际价值。
法军的装备在数量上适应现代要求,但质量上不适应。许多武器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留下的。炮兵主要装备结构颇佳的75毫米加农炮。但是德国陆军已装备105毫米榴弹炮,它在炮弹的射程和威力方面大大超过法国火炮。然而,法国重炮和大威力火炮数量很多,尽管有一部分是陈旧装备,但就火力而言,它比相应的德国火炮强。
法国人照搬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把其拥有较多坦克的坦克部队主要当成随伴步兵的部队。他们对组建固定编制的坦克大兵团用以独立作战显得十分优柔寡断。摩托化师的出现,与其说是因为考虑到要用它们和装甲师共同实施宽正面的战役突破,还不如说是因为打算拥有高度机动的预备队。
虽然法国居民都有服兵役的义务,但是战时应编成大量后备兵团的后备人员,却实际上没有进行过认真的战斗训练。在二十年代中期以前,根本没有征召过预备役军人服役。后来开始临时征召他们参加集训,但是这种集训为期过短,而被征召的后备人员也明显不足。结果,后备兵团的战斗力很差。1940年的情况表明,它们甚至在防御中也不能顺利作战。恰恰在这方面,即法国似乎比十五年来未曾训练过任何后备人员的德国占有巨大优势的方面,情况完全不像预料的那样对法国人有利。德国通过对较大量的人员进行补训的办法,在1939年前明显改变了自己的落后状况。随后,在1939年冬季,它不仅赶上了法国人,而且由于组建了训练有素的新部队,无论从军队数量看,还是从军队素质看,都超过了他们。
但是,比法军在编制和技术装备上的缺点更加严重的问题,是存在着心理方面的困难,即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的后果。法国死难将近130万人,它不想再次遭到那样巨大的牺牲。因此,在新的战争中,它打算只进行防御行动,直到能够在盟军支援下打败敌人,而人员又不受严重损失。法国军事政策的这种基本思想,即进行防御战的思想,具体体现在构筑马奇诺防线。早在二十年代初,当时的陆军部长马奇诺就建议构筑一道漫长的筑垒线,它应由巴塞尔地区的莱因河开始,掩护直到卢森堡的整段法德边界,使敌人不可能直接从德国境内向法国进行任何入侵。筑垒工事直到1929年才开始构筑,耗费巨额资财后在三十年代完工。马奇诺防线在物质和心理方面都对法国具有非常消极的意义。巨额资金不是用于军队现代化,而花在构筑筑垒工事上了。为了给筑垒工事配齐人员,组建了专门的要塞部队,其编制和训练的基础都是纯防御的。这些军队成了法军最精锐的部队,但是不能实施进攻行动。此类防御观点甚至消极观点,在人民和军队中都扎下了深根。人们受到这样一种想法的安抚:他们现在已受到保护,不会遭到任何入侵了。他们已不愿意使用武装力量去履行法国这一大国的传统政策所产生的同盟国义务。
除了这支人数很多但不是以实施进攻行动为目标的陆军外,法国还有一支过时的空军。法国曾一度在发展航空兵方面走在其他国家前面,并且早在1934年就拥有欧洲最庞大的空军。可是到1939年前,它在飞机总数上却己掉到第四位,居于德国、英国甚至意大利之后。德国航空工业早在1934年年中就已超过了法国。后者在1935年前还进一步缩减了产量。到战争爆发前夕,法国只有1,500架飞机,即几乎比德国少一半,况且德国飞机也较现代化。
对法国极为危险的勃鲁姆“人民政府”通过实行四十小时工作周,进一步缩小了军事工业本来就已不足的生产量。
总之,法国在1934年还是欧洲大陆最强盛的国家,现在在陆地上却只对要在两个战场作战的德国略占数量优势,而在空中却比它落后得多。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驻地中海的法国海军得到了最有计划的加强,虽然加强的规模还不足以同德国进行战争。它共有8艘战列舰、2艘战列巡洋舰、1艘航空母舰,18艘巡洋舰、32艘轻巡洋舰、28艘驱逐舰和72艘潜艇。此外,还有3艘战列舰、1艘航空母舰、3艘巡洋舰、24艘驱逐舰和13艘潜艇在建造中。
希特勒也许不完全了解法国武装力量在纯军事方面及心理方面的缺点,但他已考虑到这些缺点,并相信它们会起作用。
英国
好多世纪以来,英国政治的一个基本原则是用强大的国家联盟去对抗可能在欧洲大陆称霸的任何欧洲国家。英国本身则用这一联盟保障海上行动自由,而只用较小的远征军参加大陆军事行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它已经不能遵循这一原则。只是靠了庞大的陆军,才能与1914年遭到损失后大大削弱的法军一起,在西线坚持到1918年。为了取得胜利,还要求美国人提供巨大支援 [ 俄译者注:作者不会不知道俄军在这里起了多大的作用:1917年在俄德战场作战的俄军有200多个师。牵制奥德联军约110个师,甚至在十月革命后,大量奥德联军还被牵制在东线,而1918年5月在法国总共只有美军9个师,其中只有2个师在战场上,参加了埃纳河交战。 ] 。
德国的失败,导致情况如内阁的一个决议所说,使人们“有理由估计,英国在最近几十年内不可能参加任何大战,因此不再需要远征军”。
英国又回到自己的老政策,赞成全面限制军备了。在三十年代以前,它坚定不移地奉行这一政策,在这里,尽可能对德国争取均势之举进行限制的愿望起了不小的作用。英国继续遵循这一方针,消极对待德国在恢复武装力量方面的最初措施。它把这些措施看成对日内瓦裁军谈判失败的自然反应。为使自己不致面临海上竞争,它与德国签订了海军协定,这就对德国发展被限制的海军装备正式表示了赞同,而不顾自己的严重忧虑,去冒引起法国人不满的风险。
直到德国空军的飞速建设已经显而易见时,英国才感到局势令人不安。1935年,英国航空兵居世界第五位。它的飞机比法国整整少一半。但由于德国飞机的数量只及英国飞机总数的2/3,所以英国认为五年内把自己的空军扩大一倍就够了。
就在这时出现了“喷火”式和“飓风”式战斗机,它们在1940年秋英国上空空战中打得很出色。
但是,早在1936年,德国在空军飞机总数上就赶上了英国。由于德国继续以毫不放慢的速度进行武装,并且还有两年时间进行战争准备,英国必须集中全力,才能在空军建设上赶上或超过德国。但是内政的困难妨碍它这样做。英国高射炮兵也发展得很慢。
英国在慕尼黑的退让,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空军不够强大。但是离战争爆发只剩下一年,要弥补白白放过的时间,一年是太少了。
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进行复员时相比,英国陆军在编制上没有发生任何大变化。英国又开始建立传统的小型职业军队了,这支军队的相当部分用来在印度和帝国的许多军事据点中充当守备部队。由于装备现代化师需要花很多钱,英国只有4个能够立即参加大陆军事行动的师,而1914年派往法国的英军则有6个师。战争爆发时,英国陆军没有装甲师。
1939年4月27日,英国实行了普遍义务兵役制,尽管有人对这一步骤的合理性深表怀疑。这对战时英国陆军人数没有直接影响,但缩短了进行动员时组建新部队的时间。在当时情况下,这只不过是对法国和波兰做一个象征性姿态罢了,而对希特勒来说,这与其说能起威慑作用,还不如说能起激发作用。
当英国于1939年9月3日加入战争时,它拥有的是一支只能派出4个师参加欧洲大陆军事行动的军队。英国空军装备良好的兵器,但数量过少,不能对战事进程起决定性影响,此外,考虑到必须防卫英国本土,也只能在极有限程度上用于大陆作战。
高射炮兵连的数量少到了微不足道的程度,以至只能防卫最重要的设施。甚至连海军基地斯卡帕湾也得不到足够的防护,以便它免遭敌人的空中袭击。在雷达方面,英国远远超过德国。英国人已经制成的雷达,能发现高度3,000米、距离80-150公里的飞机。这对海岸附近目标的防卫具有很大意义。
英国海军的舰艇编成如下:
战列舰12艘,
战列巡洋舰3艘,
航空母舰7艘,
重巡洋舰15艘,
轻巡洋舰49艘,
驱逐舰184艘,
扫雷舰42艘,
潜艇58艘。
这支海军有强有力的编制,使其能在实施动员时利用各种辅助舰船,它能适应对它提出的一切要求。
德国没有远洋舰队。德国的战列巡洋舰和“袖珍”战列舰只能偶尔出现在海洋,阻碍英国军舰的行动。
德国也在1935年承认了对进行潜水战所规定的国际限制。但是令人怀疑的是,在未来,当它处境困难时,是否还能严格遵循这些限制。无论如何,对潜艇作战的措施要进行仔细研究,并根据第一次世界大战经验进行改进。当时所谓“潜艇探测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种仪器能在水下发出声波,碰到任何金属物体后会被反射回来。猎潜艇利用这种仪器,可以比较准确地确定水下潜艇位置,从而增大了用深水炸弹杀伤潜艇的概率。
英国对和平时期在军备上徒然花很多钱一贯持否定态度,就象它的历史上常有的情况一样,它希望在战争过程中,对它来不及为防止战争而做的事进行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