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十八
作者:清·顾祖禹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湖广四
◇荆州府东北至安陆府三百二十里,东至安陆府沔阳州四百四十里,东南至岳州府四百七十里,南至岳州府澧州三百里,西至四川夔州府八百里,西北至郧阳府七百六十里,北至襄阳府四百七十里。自府治至布政司千二百一十里,至江南江宁府二千七百十五里,至京师六千一百三十里。
《禹贡》荆州地。春秋时为楚郢都。秦拔郢,置南郡。汉高元年,为临江国项羽立共敖为临江王,国于此。五年,复曰南郡。景帝二年,复为临江国封子闳于此。中二年,复曰南郡。后汉因之。三国初,属蜀汉,寻属吴。晋平吴,亦曰南郡。东晋为荆州治南郡如故晋初,荆州或治襄阳,或治江陵。渡江以后,不常厥理。太元十四年,王忱始于江陵营城府,此后遂以江陵为州治。又晋武帝置南蛮校尉于襄阳,后亦移江陵。余详州域形势,下仿此。宋、齐因之。梁元帝都此,为西魏所陷,迁后梁居之,为藩国,又置江陵总管府监之。隋开皇初,府废。七年,并梁,又置江陵总管府。二十年,改为荆州。大业初,复曰南郡。及萧铣据此,亦称梁。唐武德四年,平铣,仍曰荆州初置大总管府,寻曰大都督府。天宝初,改为江陵郡至德二载,置荆州节度于此。详州域形势。乾元初,复故。上元初,置南都,升江陵府刘句曰:时增置万人军,以永平为名。寻复为荆州。五代时,高季昌据此,称南平。宋亦曰江陵府荆湖北路治此,亦曰江陵郡荆南军节度。建炎四年,改荆南府。淳熙中,复曰江陵府。元为江陵路《志》作上路总管府。天历二年,改中兴路以文宗潜邸也。明初,改为荆州府吴元年改,领州二、县十一。今仍旧。
府控巴、夔之要路,接襄、汉之上游,襟带江、湖,指臂吴、粤,亦一都会也。太史公曰:江陵,故郢都,西通巫、巴,东有云梦之饶。又东汉初,荆邯说公孙述曰:令田戎据江陵,临江南之会,倚巫山之固,筑垒坚守,传檄吴、楚,长沙以南必望风而靡。盖楚、蜀实相唇齿矣。初平元年,刘表为荆州刺史,蒯越说表曰:南据江陵,北守襄阳,荆州八郡可传檄而定八郡:长沙、零陵、桂阳、武陵、江夏、南阳、南郡、章陵也。自三国以来,常为东南重镇,称吴、蜀之门户。诸葛武侯曰: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也。鲁肃谓孙权曰: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下,外带江汉,内阻山险,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安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矣。甘宁亦曰:荆州山陵形便,江川流通,盖江陵之得失,南北之分合判焉,东西之强弱系焉。此有识者所必争也。孙皓之季,虑不及远,撤南郡之备,专意下流。杜预一举取之,沅湘以南,望风归命。东晋而后,以扬州为京师根本,荆州为上流重镇,比周之分陕,号为西陕云。何充曰:荆楚,国之西门,户口百万,北带强胡,西邻劲蜀,经略险阻,周旋万里,得贤则中原可定,势弱则社稷同忧。宋武帝以荆州居上流之重,资实兵甲,居朝廷之半,故以诸子居之,不以属人。终六朝之世,荆州轻重,系举国之安危。萧绎、萧琮有荆州,而存亡之命悬于他氏;萧铣有荆州,而覆败之祸曾不旋踵。论者谓襄阳不守,则江陵以北危;夔峡不固,则江陵之西病。此其明验矣。唐以中原多事,建都置军,用以镇压南服,翼蔽雍、梁。五代时,高氏窃之。唐天成三年,楚败荆南兵,议遂取其地。楚将王环曰:江陵在中朝及吴蜀之间,四战之地也,宜存之以为捍蔽。环之言即高氏所以立国,亦湖南所以自保者也。宋初,遣军入荆南,湖南遂不能支矣。及女真祸中原,宋之君臣覆败奔亡,几无宁息。而荆南无恙,犹得籍此以西图巴蜀,北顾襄、宛。李纲以六朝为喻,谓强兵巨镇,宜在荆襄。赵鼎言荆襄左顾川、陕,右控湖、湘,下瞰京、洛,三国所必争,宜以公安为行阙公安当沅湘之上游,故云,而屯重兵于襄阳,运江浙之粟以资川、陕之兵,经营中原,计无出此。王庶亦曰:荆州左吴右蜀,临江负汉,根本之地也。孟珙之帅荆湖也,大兴屯田,首秭归,尾汉口,为屯二十,为顷十八万八千二百八十,蒙古方张,不敢以荆南为意。迨襄樊之陷,守臣张梦发陈危急三策,曰锁汉江口岸,曰城荆门军当阳县界玉泉山,曰峡州宜都而下,联置堡寨,以保聚流民,且守且耕,因图上筑城形势。贾似道格其议,蒙古将阿里海涯收湖北州郡,乃曰:荆州西眺梁、益,南控交、广,据江淮上流,诚为要地。欲得湖南,不可不先下荆州也。于是宋之湖南、两粤无全城矣。吕氏祉有言:不守江陵,则无以复襄阳;不守江陵,则无以图巴蜀;不守江陵,则无以保武昌;不守江陵,则无以固长沙。江陵于诸郡辅车之势,谋国者所当察也。胡氏安国曰:荆渚,江右上流也,故楚子自秭归徙都,日以富强,近并、邓,次及汉东,下收江、黄,横行淮、泗,遂兼吴、越,传六七百年而后止。此虽人谋,亦地势使然也。后逮汉衰,刘表收之,坐谈西伯;先主假之,三分天下;关羽用之,威震中华;孙氏有之,抗衡曹魏。晋、宋、齐、梁倚为重镇,财赋兵甲,当南朝之半。其为江东屏蔽,犹虞虢之有下阳也。又云:欲保江左,必都建康;欲守建康,必有荆、峡。湖北十有四州十四州,详宋州域形势,其要会全在荆、峡,故刘表时军资寓江陵,先主时重兵屯油口,关羽、孙权则并力争南郡,陆抗父子则协规守宜都,晋大司马温及其弟冲则保据渚宫与上明,皆荆、峡之封境也。
江陵县附郭。本楚之郢都。汉曰江陵,为临江国治,寻为南郡治。后汉因之。章帝元和初,幸江陵,是也。自晋以后,皆为州郡治。今编户一百二十五里。
○江陵城今府治。春秋楚之渚宫地。文十年,于西沿汉溯江,将入郢,王在渚宫下见之。郦道元曰:今江陵城楚船官地,即春秋之渚宫。秦时改郢置江陵县于此,为南郡治。项羽封共敖为临江王,治江陵,汉亦为南郡治。建安十三年,曹操取荆州,自当阳进军江陵。既而败于赤壁,引军北还,留曹仁等守江陵。明年,仁等屡为周瑜所败,委城走。权以瑜领南郡太守,屯江陵。明年,瑜卒。孙权始以荆州假刘备。二十四年,关羽攻曹仁于樊,吴将吕蒙袭取江陵。晋咸宁五年,分道伐吴,遣杜预出江陵。明年,预克江陵,沅、湘、交、广皆来降。《荆州记》:江陵城中有金城,故牙城也。晋宋时,凡城内牙城,皆谓之金城。义熙八年,刘裕遣王镇恶袭刘毅入江陵,攻其金城,刘毅走,死于牛牧佛寺。胡氏曰:寺在城北二十里。又江陵旧有三城,陈光大二年,遣吴明彻围江陵,后梁主岿出顿纪南,周将高琳等与梁将王操守江陵三城,击败陈军。《元和志》:江陵有东西二城,萧称藩于魏,居西城。魏置总管以附之,居东城。是也。梁元帝都江陵,外城设十二门,皆名以建康旧名。承圣三年,以魏军将至,大阅于津阳门外,津阳南面东来第二门也。魏军既至,裴畿等开枇杷门出战。枇杷门盖内城故东门。时任约军至马头,梁主出枇杷门督战,是也。其故城北门则曰万胜门。《南史》:魏人悉力攻江陵,反者开西门,纳魏师。梁主退保金城,既而出降。于谨使长孙俭入据金城,魏人杀梁主绎。梁王藁葬之于津阳门外,是也。《城邑考》:郡城相传汉末关羽所筑,晋桓温增修之。明初,因旧城改筑。嘉靖九年重修。周十八里有奇,门六:新东门旧名寅宾,公安门旧名楚望,南纪门在城南,西门旧名龙山,小北门旧名维城,大北门旧名柳城。外有城壕。
郢城府治东北三里。楚平王时所城也。《传》曰:楚子囊将死,遗言谓子庚必城郢。及平王时,囊瓦为令尹,遂城之。定四年,吴入郢。五年,吴师败还。楚子复入郢。秦昭襄王二十九年,大良造白起攻楚,取郢。皆此郢也。汉亦为郢县,属南郡。后汉省。郦道元曰:江水自江陵又东径郢城南,子囊遗言所城也。《楚记》:楚郢都,南面旧有二门,一曰修门,一曰龙门。东面亦有二门。屈原《哀郢》曰:顾龙门而不见,孰两东门之可芜?《招魂》篇曰:归来兮修门。是也。
纪南城府北十里,即故郢城。楚文王自丹阳迁都此。后平王更城郢,以此为纪城。《传》:楚子革曰:我先王辟处荆山,以共王事,遂迁纪、郢。盖郢与纪为二城矣。陈光大元年,吴明彻攻江陵,引水灌城。后梁主岿出顿纪南以避之。明彻退,乃还。即此。《括地志》:楚始都之郢,今纪南城也,在江陵县北五十里。平王所城之郢,则在江陵东北六里。是矣。又冶父城,在府东。城西有荒谷。《左传》桓十三年,楚屈瑕为罗所败,缢于荒谷,群帅囚于冶父,即此处也。《荆州记》:州东三里余有三湖,湖东有水名荒谷。又西北有小城,曰冶父。
沙市城府东南十五里,商贾辏集之处,相传楚故城也。亦谓之沙头市。朱梁开平二年,楚马殷将许德勋将水军击荆南,至沙头,高季昌惧而请和。后唐天成三年,诏楚王马殷进讨荆南,殷遣军次沙头。《宋志》:沙市地本沙渚,每蜀江涨溢,辄至摧圮。熙宁中,郑獬作守,始筑长堤捍御,后复圮。庆元三年,复议修筑。德初,司马梦求监沙市。市地形险固,恃水为防,一旦湖水涸,蒙古来攻,兼南风纵火,梦求死之。蒙古屠沙市,江陵遂陷。胡氏曰:沙市南即江津戍,其南岸即马头岸。今有沙市驿,并置巡司于此。又郧城,《郡志》云:在城南二百里,楚昭王时郧公所筑。今松滋县有楚城,亦谓之郧城。
安兴城在府西北。江左侨立新兴郡,领广牧、定襄、云中、九原、宕渠、新丰六县。宋省云中、九原、宕渠三县,余三县仍属于新兴郡,郡治广牧县。齐因之。梁改新丰为安兴县。隋开皇七年,郡废,省安兴入广牧,县属江陵府。仁寿初,改广牧曰安兴。大业初,又以定襄县省入。唐初,仍为安兴县。贞观十七年,省入江陵县。○长宁废县,在今江陵城内。刘句曰:上元元年,分江陵置长宁县,治郭下。二年,省枝江县入焉。大历六年,复置枝江县,省长宁入江陵。又紫陵城,亦在府南。《隋志》:西魏置华陵县,后周改名紫陵,其城南面,后梁置若阝州及云泽县于此。隋开皇初因之。大业初,州县俱废入紫陵县,属南郡。唐初废。
方城府西北六十里。或云孙吴所筑,取故方城之名。晋太康初,置南蛮校尉于襄阳。渡江后,移置于江陵之方城。《水经注》:南蛮校尉府在方城,是也。宋孝建三年,府罢,移其营于建康,而方城如故。《当阳县志》:县东南有方城,相传唐郭子仪筑。误也。《郡志》又云:府东三湖东岸有方城,与冶父城相近。亦误。宋末,荆南置制使赵方子葵守方城,避父讳改曰万城。又讹为万城,今万城堤因以名。
○纪山在城北四十里。江陵之主山也。西北与荆门当阳诸山相接。纪南城以山而名。《荆州志》:近州无高山,所有皆陵阜,故名江陵。○东山,在城东,临北海上。又西山在城西,相连有八十八岭,沮、漳之水由此入江。
龙山在城西北十五里。桓温九日登高,孟嘉落帽处也。《志》曰:龙山之西有马山。宋乾道六年,刘珙于荆南龙居山牧养五百匹,或即龙山矣。又掷甲山,在府城西龙山门西北隅。相传关壮缪还救南郡,闻縻芳已降,愤而掷甲于此。○八岭山,在府西北三十五里,山上有八岭。
赤坂冈在城西。《水经注》:纪南城西南有赤坂冈,下有渎水,东北流入城。相传子胥入郢时所开,亦谓之子胥渎,一名西京湖。又东北出城,复西南流注于龙陂。又诸倪冈,在府东三十里。《志》云:以五代时,高氏将倪可福子孙多居此而名。又有镇流砥,在府东南十五里。沙市东捍激江水,声如万雷,一名象鼻觜。
○大江府西南七里。自四川夔州府巫山县流入府界,经巴东归州夷陵、宜都、枝江县境,东南经府城南七里,又东经公安、石首而入岳州府界。后汉建安十三年,曹操进兵江陵,吴张昭曰:我所以拒操者,长江也,今操得荆州,水陆俱下,长江之险已与我共。盖以江陵居江南之上游也。《水利考》:大江流入郡境,自西而北,而东,而南,势多纡回。南北两岸俱平衍下湿,水易漫流,故决害不免。滨江诸县,各沿岸为堤,南岸自松滋至巴陵县之城陵矶,长亘六百余里。北岸自当阳至沔阳州茅埠堤,长亘七百余里。咫尺不坚,千里为壑,且决口四通湖泊,盗贼每窜伏为害,故堤防最切。然川壅而溃,堤防未可专恃也。元大德间,议者言江陵路旧有九穴、十三口,今可开者,惟郝穴、赤剥、杨林、采穴、调弦、小岳六处,余皆堙塞。至明时,六穴复湮其五,惟郝穴仅存。嘉靖中,复以浮议筑塞,诸湖渚又多浅淤,故三十九年之溃决最甚。自是以后,修筑之工,殆无虚岁矣。
夏水府东南二十五里。有夏水口,乃夏水之首,江之汜也。亦谓之豫章口。《水经注》:江水又东得豫章口,夏水所通也。西北有豫章冈,盖因冈而得名。晋义熙初,刘毅击破桓振党冯该于豫章口。八年,刘裕遣王镇恶袭刘毅于江陵,至豫章口,去城二十里,舍舟步上,是也。夏水又径监利县,至沔阳州,为长夏河。又东合汉水入江。《荆州记》:夏水分江东出,谓之夏首,其入江处,谓之夏,盖夏水之尾也。亦曰夏浦。《楚辞》:过夏首而西浮。又云:背夏浦而西思。盖指是水也。盛弘之曰:夏洲首尾长七百余里。
扬水在府东南。《水经注》:扬水上承江陵县赤湖,东北经郢城南,又东北与三湖水会。三湖者,白湖、中湖、昏官湖也。三湖合为一水,东通荒谷,春夏水盛,则南通大江,否则南迄江堤。扬水下流经监利县,又北入景陵县界,注于沔。杜预开扬口,起夏水,达巴陵,即是水也。宋元嘉中,通三湖,注扬水,以广运漕,盖修杜预之故道,今堙。又漕河,在县北四里。《志》云:晋元帝时所凿,自罗堰口入大漕河,又由里社穴达沔水口,直通襄汉江,后废。宋端拱初,内使阎文逊等请开荆南城东漕河,至师子口入汉江,可通荆峡漕路至襄州。从之。既成,可胜二百斛舟,行旅称便,盖即漕河故道矣。大漕河,即荆门州之建水。
赤湖府西北十五里。《荆州记》:昭王十年,吴通漳水灌纪南,入赤湖,进灌郢城,遂破楚。即此赤湖也。一云桓玄挟安帝西幸,刘毅等追袭,败玄党,血流水赤,故名。又高沙湖,在城西北七里。《水经注》:邴里洲西有高沙湖,湖东北有小水通江,名曰曾口。○东湖在府东五里。广袤数十里,为一郡之胜。其相连者曰罗湖,今为罗湖台市。又五里为柘林湖。白沙湖,近沙市。湖多鱼,有河泊所掌之。又西湖在府西十里,为刍荛之利。
女观湖在府东北。《水经注》:柞溪水出江陵县北,东注船官湖。湖水又东北入女观湖,湖水又东入于扬水。东晋初,荆州将赵诱等与贼杜曾战于女观湖,败没处也。今湮。又倚南湖,在府东九十四里;府东百十里又有倚北湖,皆掌于河泊所。又廖台湖,在府东百二十里。《志》云:府西南九十里有吴河湖,又府东九十里为崔家套,亦掌于河泊所。境内诸湖皆大江汇流也。
柞溪在府北二十里。诸水散流,汇而成川。东流经驿路水,上有大桥。又东注船官湖。晋隆安三年,桓玄袭殷仲堪于江陵,仲堪走,遣军追获之,至柞溪,逼令自杀。义熙初,南阳太守鲁宗之遣兵击走桓振党桓蔚于襄阳,又进破振将温楷于柞溪,进屯纪南,是也。旧有鲁宗之垒,在县东十里。溪水经其南,今堙。○灵溪,在府东二十里。《水经注》:江水径燕尾洲,北合灵溪水,水无泉源,上承散水,南流注江。江溪之会,有灵溪戍,背阿面江。西带灵溪,亦曰零水。其入江之口,谓之零口。晋隆安三年,江州刺史桓玄袭殷仲堪于荆州,自巴陵乘胜至零口,去江陵二十里。元兴三年,何无忌讨桓振于江陵,振逆战于灵溪,无忌大败处也。
龙洲府西南十六里江中。一名龙川,一名龙陂,亦名龙阳洲,又名龙泉。广三十里。晋元兴三年,何无忌等攻江陵,破桓蔚于龙泉。宋升明二年,沈攸之东攻郢城,张敬儿自襄阳来袭,攸之子元琰弃江陵城奔宠洲。《水经注》龙洲东有宠洲。又陈大建二年,章昭达攻后梁主于江陵,梁主与周将陆腾拒之,昭达决龙洲宁湖堤,引水灌江陵,腾出战于西堤,昭达战不利,引还宁湖堤。《后周书·陆腾传》作宁邦堤。
百里洲在城西南大江中。周围百里,亦谓之中洲。三国魏黄初四年,遣曹真分道侵吴,围南郡。吴将孙盛据江陵中洲,为南郡外援。曹真使张击破之,遂夺江陵中洲。时江水浅狭,魏将夏侯尚欲乘船将步骑入渚中安屯,作浮桥南北往来。董昭曰:师虽深入,还道宜利,今屯渚中,至深也;浮桥而济,至危也;一道而行,至狭也,三者兵家所忌。加以江水向长,一旦暴增,何以防御?诏尚等促出,吴人两头并前,魏兵一道引去,仅而获济。时吴将潘璋已作荻筏,欲烧浮桥。后旬日,江水亦大涨,尚先退得免。《荆州记》:自枝江县西至上明东极江津,其中有九十九洲。谚曰:洲不满百,不出王者。桓玄有问鼎之意,增置一洲,未几,败灭。宋文帝在藩,忽生一洲,而入继大统。梁元帝立于江陵,将还建康。其下多荆州人,不乐东迁,诡云:枝江生洲,数已满百,为龙飞之应,当留江陵。元帝从之,而覆亡于西魏。唐武德四年,李孝恭等击萧铣,败之于百里洲,是也。今亦见枝江县。
枚回洲在府西北高沙湖之西。晋元兴三年,桓玄自江陵西奔将入蜀,益州都护冯迁等击斩之于此。《水经注》:江水自枚回洲,分为南北二江。北江有故乡洲,桓玄见杀于此。又云:江陵城南有马牧城,此洲始自枚回下,迄于此,长七十余里,州上有奉城,故江津长所居,度贡赋以入洛阳,故名。燕尾洲,在府南江津戍之西。《通志》:江陵有三洲,首曰枚回,中曰景里,下曰燕尾。《三国志》:夏侯尚围南郡,作浮桥以渡景里洲。萧齐永明八年,荆州刺史巴东王子响拒命,敕卫尉胡谐之检捕。谐之至江津,筑城燕尾洲。子响怒,分兵由灵溪西渡,自帅百余人操万钧弩宿江堤上,战既合,于堤上发弩射之,台军大败。《志》云:府境诸洲,皆百里洲之别名。
三海在城东北。江陵以水为险。孙吴时引诸湖及沮、漳水浸江陵以北地,以拒魏兵,号为北海。赤乌十三年,魏将王最向江陵,引竹为桥,渡水来侵,朱绩因退入江陵。孙皓时,陆抗以江陵之北道路平易,敕江陵督张咸作大堰遏水,渐渍平土,以绝寇叛。凤凰元年,羊祜以西陵降附,自襄阳引兵向江陵,欲因所遏水以船运粮,扬声将破堰以通步军。抗闻之,使咸急破之。祜至当阳,闻堰败,乃改船以车运,大费功力。唐贞观八年,曹王皋为荆南节度。江陵东北七十里有废田,傍汉水,古堤决坏者二处,每夏则水浸溢,皋始塞之,广良田五千顷,亩收一钟,盖即北海故址。时又规江南废洲为庐舍,架二桥以跨江。五代周显德二年,高保融复自西山分江流五六里筑大堰,亦名北海。宋绍兴三十年,逆亮渝盟,李师夔柜上下海以遏敌。乾道中,守臣吴猎尝修筑之。开禧三年,守臣刘甲以南北兵端既开,再筑上中下三海。淳中,孟珙兼知江陵,登城叹曰:江陵所恃三海,不知沮洳有变为桑田者。敌一鸣鞭,辄至城下,盖自城以东,古岭先锋直至三汊,无有限隔故也。乃修复内隘十有一,别作十隘于外,有距城数十里者。沮、漳之水,旧自城西入江,因障而东之,俾绕城北入于汉,而三海遂通为一。又随其高下为八匮,以蓄泄水势,三百里间渺然巨浸,遂为江陵天险。金人尝犯荆门州,距江陵才百里而去,知有三海为之限故也。古岭等,或曰即三海之名。《郡志》:三海俗名海子,八柜俗名九隔,在今府东北十五里。
○寸金堤在府城龙山门外。五代时,高氏将倪可福筑,以捍蜀江激水,谓其坚厚,寸寸如金,因名。宋吴猎尝分高沙东浆之流,由此堤外应南纪、楚望诸门,东汇沙市,为南海。○黄潭堤,在府东。宋绍兴二十八年,监察御史都民望言:江陵东三十里沿江北岸古堤一处,地名黄潭。建炎间,邑官开决,放入江水,设为险阻以御盗。既而夏潦涨溢,荆南复州千余里,皆被其害,宜及时修塞。从之。《志》云:今堤在府东南二十里,上当江流二百余里之冲,一决则江陵、潜江、监利民皆为鱼,至为要害。成化、正德已后,屡经修筑。又文村堤,在黄潭东三十里。弘治十四年,江水决此,因筑堤捍御。正德十一年,再决,复修筑之。
万城堤府西六十里,介当阳、江陵之间。嘉靖十一年,江水决此,直冲郡西,城不浸者三版。明年,有司修筑。又有李家埠堤,在府西三十里。自万城以东为冲决要口。弘治十二年,堤决,湮溺甚众,自是修筑坚厚。嘉靖中,筑万城堤,更筑李家埠重堤护之。二十九年,复决万城堤,赖李家埠为障蔽,郡城免于昏壑,二堤盖唇齿之势也。又有新开堤,在府东百二十里,成化、正德间修筑。《水利考》:郡竟陵阜自荆门西北来,至沙市二百余里,下临大江,正遏水冲。南有虎渡穴口,分流入洞庭,北有章卜、郝穴二口,杀流出汉口,而潭子湖、洪水渊、三湖等处,俱为湖渚蓄水地,故唐宋时无大水患。元季沙市高陵半崩入江,章穴口复塞。至明嘉靖十一年,决万城堤,水绕城西,决沙市之上堤而南。二十一年,郝穴口复塞,诸湖渚又多浅淤,故三十九年之溃溢为最甚。自是修堤防,开穴口,劳费纷纭,至今未艾。
○江津戍府东南二十里。亦曰江津口戍。江水经百里洲而枝分,至此合流,势益大。《家语》云:江水至江津,非方舟避风不可涉。郭璞《江赋》云:济江津以起涨。言其深广矣。或谓之津乡。《荆州记》:江陵县东三里有津乡,盖沿江津得名也。汉时于此置戍,有江津长司之戍。南对马头岸,亦谓之江陵南岸。晋隆安三年,桓玄袭殷仲堪于江陵。仲堪急召雍州刺史杨期于襄阳。期至,即与其兄广进击玄。玄畏其锐,退军马头。元兴三年,桓玄余党桓谦等复据江陵,何无忌等攻之,破桓谦于马头。义熙元年,刘毅等复讨桓振,至马头,振挟帝出屯江津。六年,刘道规镇荆州,时卢循据寻阳,以姚秦将苟林为南蛮校尉,使寇江陵,屯于江津。谯纵复使桓谦来侵,道规败谦于枝江。谦单舸奔苟林,道规追斩之。又十一年,刘裕击司马休之于江陵,军于马头,帅诸军济江。休之兵临峭岸置陈,裕将胡藩领游兵在江津,以刀头穿岸劣容足指,腾之而上,直前奋击。休之兵却,遂克江陵。宋元嘉三年,到彦之等讨谢晦,至马头,江陵遂下。齐永元二年,巴西、梓潼二郡太守刘山阳将兵之官,欲就荆州兵袭萧衍于襄阳,寻自江安至江津,单车入江陵。荆州行事萧颖胄伏兵斩之。梁承圣初,西魏将于谨等袭江陵济汉,遣宇文护等先据江津,断东路,既而筑长围,中外信命皆绝。梁将徐世谱等赴救,皆筑垒于马头,遥为声援。唐初李孝恭至江陵击萧铣,李靖谓不若且泊南岸,俟其懈而击之。不听,果败走,趋南岸。铣众委舟收掠军资。靖见其众乱,纵兵奋击,大破之,直抵江陵,入其外郭。五代梁开平二年,淮南遣将李厚以水军趋荆南,高季昌逆战,败之于马头。胡氏曰:江津在沙市南。是也。
黄华戍在府东北。魏于谨等侵梁,前锋至黄华,去江陵四十里,是也。《志》云:府东十里有司马休之垒。休之筑此以拒刘裕。其旁又有鲁宗之垒,见上柞溪下。○破冢戍,府东三十里大江东岸。晋义熙六年,贼徐道覆自湓口侵江陵,奄至破冢。刘道规拒却之于豫章口。十一年,刘裕击司马休之于江陵。前锋出江夏口,战于破冢,为鲁轨所败。宋元嘉三年,谢晦拒命,发兵江陵,列舟舰,自江津至于破冢,是也。
虎渡口府西南二十里。《志》云:龙洲南有虎渡里。后汉时,郡守法雄有异政,猛虎渡江去,因名。大江经此分流,注于澧江,同入洞庭,所谓穴口也。宋乾道七年,湖北漕臣李焘修虎渡堤,今有虎渡口镇巡司。○郝穴口,在府东南九十里,大江经此分流注潜水,合于汉水。又东四十里旧有章卜穴口。俱为大江分泄之处。明初章卜穴塞。嘉靖初,复筑塞郝穴口,大江遂至涨溢为害。隆庆中,复议开浚诸口,以章卜等穴湮塞既久,无复故道,惟郝穴与虎渡为大江南北岸分泄要口,无容浅塞,因议并浚二穴中支河,为通利之计。今有郝穴口镇巡司。
沙桥在府北。晋义熙初,桓振自郧城袭破江陵,刘怀肃自云杜引兵驰救,与振战于沙桥,振败死,复取江陵。又宋元嘉三年,雍州刺史刘粹袭谢晦于江陵,至沙桥,为晦将周超所败。升明二年,沈攸之举兵东下,张敬儿为雍州刺史,乘虚袭江陵,至沙桥,城中自相惊溃。敬儿遂入江陵。云杜,见前沔阳州景陵县。○通会桥,在府城西,众水之所会也。下有铁窗大渠。
章华台在今沙市。《荆州志》:故楚离宫也。楚灵王筑,亦曰豫章台,今为章台寺。《左传》昭七年,楚子为章华之宫,又成章华之台。杜预曰:在今华容城内。《郡志》:台有二,一在沙市,一在监利县境内云。
公安县府东南七十里。西至松滋县一百五十里,南至澧州安乡县二百里。汉武陵郡孱陵县地。建安十四年,孙权表刘备领荆州牧,分南郡之南岸地以给备。备营油口,改名公安。《荆州记》:时备为左将军,人称为左公,故曰公安。二十四年,关羽使糜芳守江陵,傅士仁守公安,自率众攻曹仁于樊。既而吕蒙来袭,士仁遂降,吴徙南郡治焉,往往以重兵驻守。晋平吴,分孱陵置江安县,又置南平郡治此。宋、齐因之。梁改县曰公安。陈失江陵,与后梁分江为界,亦置荆州治此。隋开皇九年,入陈,公安、巴陵以东无复城守。寻废郡,又以州并入江陵县,仍属焉。唐因之。五代梁开平初,武贞帅雷彦恭会楚王马殷攻江陵。荆南帅高季昌引兵屯公安,绝其粮道。彦恭败,楚兵亦走。宋属江陵府。建炎中,升为公安军,寻复旧。今城周四里有奇,编户二十三里。
○孱陵城县西二十五里。汉县。吴大帝封吕蒙为侯邑。晋属南平郡。宋、齐因之。隋开皇九年,省入公安县,亦谓之孙夫人城。《元和志》:孙夫人城在孱陵城东五里。汉昭烈夫人,权妹也。与昭烈相疑,别筑此城居之。又孱陵城东有地名中,晋永嘉末,荆州刺史王澄自江陵徙治孱陵,又奔中,是也。
马头城县西北五十里。吴陆抗所屯。江北岸即江津戍。郦道元以为抗与羊祜相拒处。陈亦为重镇。隋军来伐,遣将陈纪守此。余详见上江津戍。○吕蒙城,在县北二十五里,蒙尝屯孱陵,筑城于此。又县东北有仓城,今为江水所经。其城址名为仓堤。《志》曰:县西南有龙城,周五里有奇,建置未详。
○大江县北三里。自江陵县流入境,又东南流入石首县界。《水利考》:县地平旷,旧治在今治西南柴林街。因避三穴桥水患,移治江皋,势若原陇。宋端平三年,筑五堤以捍水。元大德七年,竹林港堤溃,自是决溢不时。明初修筑沿江一带堤岸,西北接江陵上灌洋,东南抵石首新开堤,凡百二十余里。中间最切者凡十余处,而閔头铺、艾家堰、竹林寺、狭堤渊、沙堤铺诸堤,尤为要害。成化以后,溃决殆无虚岁矣。五堤;在县治东三里者,曰赵公堤,在县治南半里者,曰斗湖堤;在县西三里者,曰油河堤;在县东北二里者,曰仓堤;在县治北者,曰横堤。其起于县西北四十里,迄于县东南八十里者,则明时所筑之沙堤也。三穴桥,在县西三十里。
油河县西北三里。源自施州,流经松滋县界,至县西南,又东北合于大江,为油口。孙权使周瑜败曹仁兵入江陵,因领南郡太守,而表刘备为荆州牧。俞分备南岸地,立营油口,领零陵、桂阳、武陵、长沙四郡,是也。江左置南蛮校尉于江陵。《水经注》:府在方城,自油口以东,屯营相接,悉是南蛮府屯兵。宋孝建初,府始罢。五代梁开平四年,马殷遣将侵荆南,军于油口,为高季昌所败。今县城北有油口巡司。《水经注》:油水东有景口,即武陵郡界。景口东有沦口,沦水南与景水合,又南通澧水及诸陂湖,今多湮废。○石浦河,在县东一里,浅不堪运。正统初,县令俞雍筑坝潴水,以便民漕。
夏水在县东北。《水经》:江水过江安县北,又东左合于夏口。道元曰:江水左迤北出,通于夏水,故曰子夏,亦名江夏口。刘裕击司马休之于江陵,前锋出江夏口,是也。
东湖在县东五里。广袤数里。县西南一里,有斗堤湖,斗堤邑之巨障也。以形似名。又县东四十里有重白湖,又东为神油湖。县东南十余里有洋港湖,湖有河泊所。又县西南三十五里有蒲家湖,西南七十里有军湖。又有贵纪湖,在县西八十里,其相近者曰大金湖,上流接江陵县之虎渡,皆水柜也。
○涔阳镇在县西南百里。丁度曰:郢中有涔阳渚,即此。宇文周天和初,巴峡诸蛮为乱,连结涔阳蛮为声援。又朱梁初,朗州帅雷彦恭攻江陵,为荆南高季昌所败,既而复引兵攻涔阳、公安,季昌复击败之。《志》曰:涔阳者,以在涔水之阳。涔水在澧州安乡县北,盖与县接界云。
孙黄驿县西南六十里。《舆程考》:自两京至云贵陆路,至此而合。又七十里为顺林驿,又六十里即岳州府之澧州也。又孱陵驿,在县北三里。又县东北六十里有民安驿。
石首县府东南百八十里。西至公安县百二十里,南至岳州府华容县八十里。汉南郡华容县地。晋置石首县,以山为名,仍属南郡。刘宋省。唐武德四年,复置,属荆州。宋因之。今城周四里有奇,编户三十一里。
○石首旧城刘煦曰:旧治在石首山下。唐显庆初,移治阳岐山下。《城邑志》云:县尝改为建宁,其址在调弦口,往东山路也。宋元中,迁于楚望山北大江畔。元初,迁绣林山下,仍名石首。至元中,再迁楚望山北,即今治也。
建宁城在县东,本华容县地。宋乾德三年,析石首县地,置建宁县于故白血巡院,又以故万庾巡院置万庾县,既又省万庾入建宁。熙宁六年,省建宁入石首。元初复置,南渡后废。
○石首山县北三里江滨。有石孤立在北山之首,县以此名。孙宗鉴曰:自竟陵南至大江,并无丘陵之阻。渡江至石首,始有浅山。石首者,石自此而首也。○龙盖山,在县东二里,县之主山也。与绣林、马鞍为三峰,俱错列江滨。《水经注》:大江右有龙穴水口。今龙盖山上有石湫,号龙穴水,下流入江。相传唐李卫公征萧铣取道江陵,屯兵于此。又马鞍山,在县南二里。《志》以为陆逊取荆州解鞍休兵处。
绣林山县西南二里。一名阳岐山。昭烈娶孙夫人于此。绣幛如林,因改今名。又县西二里有楚望山,一名望夫山。相传昭烈泊舟江北沙浦,孙夫人于此望之。又八仙山,亦在县西二里,与绣林山相接,环县治后。
东山县东七十里。《志》云:县东六十里有焦山,与东山连麓。其东南即华容县界也。山下有焦山港,通洞庭湖,岸北即调弦口。又猎货山,在县东三十里,下有彭田港。宋时商贾舟楫往来贸易于此,水涨亦通洞庭。
○大江县北三里。一名长河。自公安县流入境,又东入岳州府界。《水经注》:大江径石首山北,又东径赭要洲。赭要洲下即扬子洲,并在大江中。《水利考》:县治一面滨江,地复下湿。元大德七年,决县东三十五里之陈瓮港堤,始筑黄金、白杨二堤护之。未几,复决,始议开杨林等穴,水势以杀。明时穴口俱湮,堤防渐坏。嘉靖元年以后,冲决不时。隆庆初,修筑南岸,自公安沙堤至调弦口,凡四千一百余丈。北岸则自江陵洪水渊至监利县金果寺堤,凡千有余丈,其间杨林、尾子湾、藕池、袁家、长豆刂诸处,皆要害也。
便河县西南二里。达洞庭,久塞。正统中,县令盛琦浚通,商民称便。○刘郎浦,在县西南二里,滨大江。相传先主纳吴女处。后唐天成三年,楚将袁诠、王环等击荆南,高季兴逆战于刘郎氵犬,为楚所败。氵犬,读同伏。洄流曰氵犬也。胡氏曰:石首县沙步有刘郎浦。《志》云:县西五里有万石湾,在万石堤下,与江北岸刘郎浦正相宜,舟楫经过,遇北风,辄坏,俗呼折船湾。
竹林港县西六十里,地多竹。元大德中,江水决于此,为堤防要口。盖与公安接境处也。又有竹林湾,在县东九十里,接监利县境。○氵港,在县东北。五代梁开平二年,淮南兵攻石首,湘州兵败之于氵港。《志》云:县西北二里又有潴水湾,通大江。又有潭子湾,在县东四十里大江南岸,水最深。又东二十里为李金湾,在大江北岸,今掌于河泊所。
田坪址湖县南四十余里。又有冷水湖,在县东九十余里;上津湖,在县东南四十里,皆掌于河泊所。又万乘湖,在县东四十里,相传诸葛武侯屯兵处。又县东七十里,有披甲湖,县西四十里有曹屯湖,相传皆以曹操下荆州时驻军而名。又张屯湖,亦在县西四十里,相传张飞尝屯于此。又陈家湖,在县北四十里,多鱼虾之利。又县东南十里,有平湖,西南四十里有澧田湖,盖澧水下流旁汇处。又西南八里有熟田湖。《志》云:县境诸湖凡数十处,水涨则通大江,或通洞庭。
杨林口县西南三十里,多杨。县西十五里又有小岳套口。皆在江北岸,江水旁泄入潜、沔处也。元大德中,县境堤岸屡决,开杨林、宋穴、调弦、小岳四穴,以杀水势。今县西六十里,有柳子口,旧与杨林、小岳相灌注。其调弦口则在县东六十里,宋家穴则在县西南三十五里,皆通塞不时。明隆庆中,议复诸穴,惟浚调弦一口,其余仍旧闭塞。○断冈口,在县东三十里。《志》云:宋杨么作乱,凿断山冈以通舟楫。又有西湖口,在县西六十里,抵安乡县界,西通洞庭湖。又有藕池,在县西五里,滨大江。嘉靖四十五年,江水决入,氵溺最甚,堤防切焉。
万石堤县西五里。宋县令谢麟筑,用米万石,故名。又有新兴堤,在县西南七十里。元大德中,筑以防竹林港水患。县南五里又有黄金堤,亦元大德中筑。又有杨林堤,在杨林口,明正德中筑。其在县南四十里者有风火堤,在县北四十里者有百家堤,亦皆正德中所筑。
○调弦口镇县东六十里,江北岸。江水溢则由此泄入监利县境,汇于潜、沔。隆庆中,复开浚深广,以防水害。有调弦驿,并置巡司于此。又柳子驿,在县西北六十里之柳子口。通化驿则在县南二十里,道出华容。县城南又有石首驿。○系马台,在县南八十里,相传岳武穆征杨么时系马于此。
监利县府东三百十里。东北至安陆府沔阳州百五十里,东南至岳州府九十里。汉南郡华容县地。三国吴置监利县,寻省。晋太康四年,复置,属南郡。刘宋孝建初,改属巴陵郡。齐因之。梁置监利郡。后周郡废,县属复州。隋因之。唐仍属复州。五代梁改属江陵府。宋因之。咸淳中废。元复置。今城周六里有奇,编户三十二里。
○监利旧城县东六十里。土卑沃,广陂泽,县初置于此,因有监利之名。今县盖五代梁所徙。《志》云:宋端平初,孟珙帅荆湖,尝移县治于今县东南三十里之鲁洑江口。元还今治。
华容城县东五里。应劭以为春秋时之容城,即楚迁许处,误也。汉置华容县,属南郡。后汉因之。曹操败于赤壁,引军从华容道步走。晋太康初,县省,寻复置,仍属南郡。永嘉初,蜀乱,割南郡之华容、州陵、监利、丰都四县,置成都王颖国,理华容,国寻废。宋齐仍属南郡。后周废。又丰都城,在县西南。晋永嘉初,割华容、州陵、监利三县地置,属成都国,寻废。
州陵城县东三十里。杜预曰:华容县东南有州国,桓十一年,与郧、随、绞、蓼伐楚,后为楚所灭。《战国策》:楚庄辛谓顷襄王,左州侯,盖楚嬖人邑也。《史记》:楚考烈王元年,纳州于秦以平。汉为州陵县,属南郡。后汉因之。吴废。晋太康初,复置州陵县,仍属南郡。宋改属巴陵郡。齐因之。梁置州城郡。西魏废县。后周废郡。
○白螺山县东南百四十五里。山皆白土,其形似螺,下有矶,其旁有洲,皆以白螺名。《水经注》:江水东过彭城口,又东过如山北,又东过白螺山南,山下为白螺洲。刘宋末,沈攸之举兵江陵,趣夏口,至白螺洲,自以兵强,有骄色。又陈光大初,华皎以湘州叛降周,军于白螺,与陈将吴明彻相持,是也。《舆程记》:江行自岳州临湘县而东北,有白螺山,即此。又杨林山,在县东百三十里,地多杨,望之如云。
○大江县西四十里。自石首县流入境,南岸与华容、巴陵分界,又东南流,出白螺山下,入沔阳州境,其南岸即临湘县界也。《水利考》:县当江湖汇注之区,甚污下,乡民各筑垸御水,而县治临江,尝多水患。元大德中,议开尺八穴,以杀江流。至明时,穴已湮废,因修筑堤岸以御涨溢。嘉靖四十四年,县西四十里之黄师堤,县东三十里之朱家埠堤一带,大抵湮决,寻议修筑,西自江陵县界之龙窠岭,东至白螺矶,凡二百六十余里。隆、万以后,江水南啮,水患始少。
鲁洑江县东南三十里。上流曰大马长川,自大江分流,经县南十里,东流为鲁洑江,相传以鲁肃尝屯兵于此而名。又东北入沔阳州境,谓之长夏河。《汉志》华容有夏水,首出受江,东入于沔,即此水也。《志》云:大马长川周环县境,凡二百余里,有河泊所。
涌水在县东南,夏水支流也。《水经注》:涌水自夏水南通于江,谓之涌口。《左传》庄十八年,阎敖游涌而逸,楚子杀之。晋元兴三年,桓玄败,其党桓振匿于华容之涌中。又义熙六年,刘道规镇荆州,讨卢循将苟林于涌口,林走,追斩之于巴陵,是也。《志》云:涌水从乾溪中涌出,俗名乾港湖,在县西北四十里。似误。○扬水,在县东北,自江陵县流入境,又北入沔阳州景陵县界。
林长河县东北三十里。周回县治,三百余里,大江支流也。又有分盐河在县北七十里,又北十里曰盛洪堰河,又十里曰龙潭河,皆自荆江分流,互相灌注入沔阳州界。○三汊河,在县东六十里,亦流入沔阳州。又新冲河,在县西四十里,通江陵漕河,民居辐辏,赖以溉田。隆庆初,议者以新冲口南接大江口,内多重湖,直达汉阳之沌口,勿复筑塞,以为分泄之利。今有新冲堤滨江,极为要害。《邑志》:堤在县西南五十里。
南江湖县西十里。又有东江湖,在县东南八十里,皆近大江,因名。又县西北六十里,有家锦湖。锦,一作绿。有河泊所。县北三十里,有小沙湖,皆有溉田之利。又烂泥湖,在县北百二十里,接潜江县界,为荆襄众水之汇。又白滟湖,在县东六十里,波流浩衍,群川所钟。《志》云:县境诸湖凡数十处,大抵沱潜之溢流也。○云梦泽,《班志》华容县南有云梦泽,或曰当在今石首、华容二县境。《左传》定四年,吴入郢,楚子涉睢济江,入于云中。杜预曰:此所谓江南之梦也。今湮。详见安陆县。
柳港口县东三十五里。其相近者曰上洪口。又有蓼湖口,在县东八十里,皆滨荆江,与柳家港相通。又尺八流水口,在县东南九十里,俗名赤剥口。元大德中,议开此以旁泄江流。明初塞。隆庆中,复议开浚,言者以为非便而止。又黄穴口,在县西北五十五里,其相接者曰白羊脑河,达于潜江。○车木湾,在县东三十里,宋时江水尝涨决于此。明正德初,亦尝冲决,为堤防要害。又瓦子湾,在县东八十里,亦大江冲啮处也。又有龙渊,在县东三里,逼近江堤。又县东南八十里,有许家池,池广如湖,民渔其中。《志》云:县北有龙潭堤,与县西之黄师堤,皆正德中修筑。
○窑圻镇县西三十里,有巡司。又县东白螺山下有白螺矶巡司,瓦子湾口有瓦子湾巡司。又毛家口镇,在县北三十五里,亦有巡司戍守。《舆程记》:县西六十里有塔市水驿,江行者必经之处。又西六十里,至石首县之调弦驿。○庞公渡,在县西北二里,以后汉末庞德公名,为一县往来之津要。
荆台在县西三十里,土洲之南。《家语》楚王游荆台,是也。又县东北三十里,有章华台,一名三休台。贾子、翟王使使之楚,楚王夸之章华之台,三休乃至,因名。《史记》:楚灵王七年,就章华台。杜预曰:台在华容城中。今亦见江陵县。○仓库院,在县北八十里,相传曹植曾建城邑,立仓库于此。
松滋县府西南百二十里。南至岳州府澧州一百七十七里。汉南郡之高成县地。东晋咸康中,以庐江郡松滋县流民避兵至此,乃侨置松滋县,属南河东郡。宋、齐因之。梁、陈时,为河东郡治。隋平陈,郡废,改属荆州。唐、宋因之。今编户二十一里。
○上明城县西一里。亦曰桓城,以居上明地而桓冲所筑也。杜佑曰:上明即松滋西之废大明城。晋太元二年,冲为荆州刺史,以苻坚强盛,欲移阻江南,上疏曰:自中兴以来,荆州所镇,随宜回转,臣兄温经略中原,因江陵路便,即而镇之。今宜全重江南,轻戍江北,南平孱陵县界,地名上明,田土膏良,可以资业军人,在吴时乐乡城以上四十余里,北枕大江,西接三峡,请自江陵移镇上明。从之。遂为重镇。齐永元二年,萧颖胄奉南康王宝融称帝于江陵。巴西太守鲁休烈等不奉命,败荆州兵于峡口,进至上明。江陵大震,颖胄遣蔡道恭屯上明以拒之。《元和志》:明犹渠也。城在渠首,故曰上明。上明在城东三十步。晋末,朱龄石开三明,引江水以浸稻田,后堤坏遂废。
乐乡城县东七十里。三国吴所筑。朱然尝镇此,其后陆抗又改筑焉,屯兵于此,与晋羊祜相拒。《水经注》:江水经上明城北,又东经乐乡城北,又东径公安县北。胡三省曰:乐乡城北江中有沙碛,对岸踏浅可渡,江津要害之地也。晋太康元年,杜预遣奇兵八百夜渡江,袭乐乡,多张旗帜,起火巴山,吴乐乡督孙歆与江陵督伍延书曰:北来诸军,乃飞渡江也。咸康八年,庾翼欲自武昌移治乐乡,广农蓄谷,以伺二寇之衅。王述曰:乐乡去武昌千有余里,江渚有虞,不相接救。遂不果移镇。又乐乡城西二十里有诸葛城,相传武侯所筑。《志》云:诸葛城在县西五十里高山上。
河东城在县东五十里。《晋志》:渡江后,河东人南寓者,于汉武陵郡孱陵县界上明地侨立河东郡,统安邑等县。沈约曰:晋咸康三年,以司州侨户立南河东郡,隶荆州。初领八县。宋孝建二年,以安邑并入永安,弘农、临汾并入松滋,广戚并入闻喜,领闻喜、永安、松滋、谯四县。齐、梁仍曰河东郡。陈光大初,湘州刺史华皎以梁兵、周兵侵郢州。吴明彻败之于沌口,乘胜攻梁河东,拔之,遂进攻江陵,是也。隋废河东郡,又以三县并入松滋。○高成故城,在县东,汉所置县也。后汉废入孱陵县。《志》云:县东三十里有松滋故城,后移今治。又宋绍兴初,尝迁县于今县东南二里之口,寻复故。又郧城,在县东南五十里。旧《志》云:楚昭王使郧公所筑,北去江陵二百里,亦谓之楚城,今为古墙铺。
○巴山县西南十五里,下有巴复村。《荆南志》:春秋之世,巴人伐楚,楚人拒之,巴人复遁而归,因以名村。山上有马鬃岭及射垛崖,相传汉昭烈入蜀时,走马射的于此。晋咸宁末,杜预遣奇兵袭乐乡,多张旗帜,起火巴山,是也。一名麻山。○高峰山,在县南百里,高耸出群山之上,顶有二池。其相接者为云台山,秀拔尝兴云雾。
竺园山在县东四十里。下有鹿头陂,两崖陡削,傍有微径,仅通人行。《寰宇记》:县西六十里有石瓦山,山形麟次如瓦,因名。又十里为明月山,以山岭环抱如月也。又有九冈山,在县西九十五里,高峻为一邑之胜。○梅平峒,在县西八十里,石壁高耸,中可容数百人。又有仙女洞,在县南九十里,洞门七重,其西一窍,悬崖峭石,中甚深远。又新胜洞,在县南四十里,洞门屹立,泉色澄莹。
○大江县北一里,亦曰川江。岷江至此分为三派,下流三十里,复合为一,达于江陵。《水利考》:县地平衍,三峡之水并流入境,奔逸震荡,最难防御,且当公安、石首诸县之上流,尤为要害。县东五里有古堤,自堤首桥抵江陵接境之古墙铺,长亘八十余里,旧有采穴一口,藉以分泄江流。元季湮废。明洪武二十八年以后,溃决不时。至嘉靖中,尤甚。隆庆初,议者谓县东五十里采穴口当诸穴之首,在江南岸原有故道,自堤口起,六十里至沙河,下洞庭,必当开浚,以宽下流之决溃。至鱼家潭之七里庙,何家洲之朝英口,古墙之曹珊口,皆堤防要害。其五通庙、胡思堰、清水坑、马黄冈等堤,凡十有九处浸塌,亦当预防者也。
丘家湖在县东三十里。中有罗公洲。宋临川王义庆尝立观于洲上,曰一柱观。又有张白湖,在县南七十里。○清幽溪,在县东南四十里。自澧州慈利县之添坪、麻寮二所,流经此分为二支,一至公安县西六十里之孙黄渡入江,一至江陵县之虎渡口入江。又有潘家溪,在县西五里滨江,潘家水驿置于此。又县西南十里有洪溪。
余家潭县东二十里,堤防要口也。又上菜洲,在县北三里,川江中两洲相夹,水分为三。又裹河洲,在县东南九十里,四围皆河流环绕,因名。
○红崖寨县南百里。有巡司。又有西坪寨,在县南九十里,昔人屯兵处。旧有巡司戍守。
枝江县府西一百八十里。西北至宜都县六十里,北至荆门州当阳县百八十里。汉置县,属南郡,以蜀江至此分枝为诸洲而名。后汉因之。晋仍属南郡。义熙六年,谯纵以桓谦为荆州刺史,自蜀东下,屯于枝江,荆江刺史刘道规击破之。宋、齐俱属南郡。隋属荆州。唐因之。上元二年,省入长宁县。大历六年,复置。宋属江陵府。熙宁六年,省入松滋。元初,复故。建炎四年,江陵府寄治于此。绍兴六年,还旧治。嘉熙初,县徙治澌洋洲。咸淳六年,又徙白水镇下沱市。元还旧治。明洪武三年,以容美等洞蛮出没,置枝江千户所于县城内,以县并入松滋,寻复置。今编户八里。
○丹阳城在县西,亦曰丹阳聚。楚自秭归之丹阳迁此,仍曰丹阳是也。○旌阳废县,在县南。三国吴置县,晋属南郡,宋初因之。元嘉十八年,省入枝江。
○着紫山在县南五里。下有饮马池。先主初入蜀,于此息马更衣,爱其林木秀丽,建景帝祠于山上。《志》云:山下有县治故址,宋迁县于下沱市,即其地也。
○大江在县北。《水经注》:枝江地平敞,北据大江,江汜枝分,东入大江,县治洲上,故名。《志》云:江水于县西别出为沱,而东复合于江,谓之枝江。今沱江在县南四里,有推乌滩,水涨湍急如雷。舟行艰险。《水利考》:县依高阜,向无堤防,惟洲渚环错,夹生大江之间,北自百里洲、杨林洲、赛砖滩、蒋斗湾、窑子口至流店驿,复转北。自董滩口、土台、古城脑而下,至罐觜滩、流店湖,又自罐觜滩而南转,至澌洋洲、观音寺,直抵松滋朱家埠,对岸皆有堤。其最要害者,莫过于古城脑、蒋斗湾二处,此诸洲之上流也。
沮水在县东北。自当阳县南流入县界。又南入于江,谓之沮口。详见大川沮水。○洋溪,在县城南,商贾聚集于此。又县南三里为三郎溪,西南十里为花溪,东十五里为沧茫溪,又东十五里为氵若溪,深阔平洼,可以避风,皆流通大江。
老雅湖县西一里,今涸为田。又县东七十里有孙家湖,县北六十里有沧滩湖,皆江流所汇也。《元和志》:县治东南有获湖。刘宋末,沈攸之为荆州刺史,堰湖开渎,今湮。○罐觜滩,在县东五十里,沱江所经。《志》云:秋冬水涸,有倾罐声,因名。又县北百余里有沧浪滩。
百里洲在县东北六十里。《荆州记》:县左右有数十洲盘布江中,百里洲为最大。江至百里洲而分流,洲北为北江,洲南为南江,至江陵之江津而复合。梁末,陆法和有异术,隐于江陵百里洲。唐初,李孝恭讨萧铣,破铣军于清江,追奔至百里洲,又败之。进入北江,至江陵,李靖谓宜泊南岸,即江津南岸也。清江,见夷陵州长阳县。余详江陵百里洲。
岑头洲在县东,百里洲之首也。后汉岑彭讨公孙述时憩此,因名。今县依其上。又有迤洲,长十余里,晋义熙初,桓谦败死于此。《荆州记》:迤洲在枝江东北十余里,亦曰延洲。《水经注》:江水径荆门虎牙之间,荆门之下为延洲是也。又县东南二十里有富城洲。○芦洲,在县东南七十里。其相接者为氵华洲,又南为澌洲,澌洲之下为洋洲,皆广五十里。又氵利洲,在县东二十里江中,其下为漷洲,皆广十余里,民耕其上。漷洲之下曰关洲,约广三十里,利种植,多民居。又县东六十里有灞洲、氵便洲,县东南六十里有苦草洲、南渚洲。
○津乡县西三里,里名也。《左传》庄十九年,巴人伐楚,楚子御之,大败于津,即此。后汉建武四年,岑彭拔夷陵,谋伐蜀,分军屯江关、夷陵、夷道诸处,而自引兵还屯津乡,当荆州要会。十一年,岑彭自津乡攻田戎于荆门,克之,是也。郦道元曰:应劭以津乡为在江陵,今则无闻。
下沱市在县东南沱江上。宋度宗初,贾似道阳辞位,使荆湖帅吕文德诈称蒙古攻下沱急,朝中大骇,诏似道复位,是也。○董塘口镇,在县东六十里,商贾贸易聚集于此。隆庆中,议开董塘口,以分泄江流,不果。又有流店水驿,在县东南。《志》云:县南三里三郎溪,上有天生桥,两崖厄束,中卧巨石,若天生然。
夷陵州府西三百四十里。西至归州一百五十里,西南至施州卫五百里,北至襄阳府五百七十里。
春秋战国时楚地。秦属南郡。两汉因之。魏武平荆州,置临江郡。蜀汉改为宜都郡,后属吴,称重镇焉。晋、宋、齐并为宜都郡治夷道县。梁末,兼置宜州大宝初,湘东王绎改置。西魏改置拓州治夷陵,后陈又曰拓州《陈书》:光大元年,沈恪为荆州刺史,督武、二州。即拓之讹也。后周又改峡州。隋初,郡废,炀帝改峡州为夷陵郡。唐初,复为峡州。天宝初,改夷陵郡。乾元初,复为峡州。宋因之亦曰夷陵郡。元改峡州路。明初,为峡州府。洪武九年,改为夷陵州,以州治夷陵县省入编户七里。领县三。今仍旧。
州距三峡之口,介重湖之尾。战国时为楚重地。秦将白起攻楚拔郢,烧夷陵,遂东至竟陵,楚于是乎东徙。后汉初,田戎据夷陵,岑彭攻拔之,遂谋伐蜀,以夹川谷少夹川,犹言夹江,水险难漕,因留冯骏军江关即今四川重险瞿塘关,田鸿军夷陵,李玄军夷道,自引军还屯津乡见上枝江县当荆州要会。三国时为吴蜀之要害。吕蒙袭公安,降南郡;陆逊别取宜都,守峡口以备蜀,而荆州之援绝矣。先主之东讨也,从巫峡建平至夷陵,列营数十。陆逊固守夷陵以待之,乃上疏于权曰:夷陵要害,国之关限,若失之,非徒损一郡,荆州可忧也。及先主败却,西陵益为重地。初,曹丕闻汉兵树栅连营七百余里,乃曰:苞原隰险阻而为军者,为敌所擒,此兵忌也。夷陵于九地,所谓圯地非乎?魏景元二年,议发兵深入,诱致吴人内附者。荆州都督王基曰:夷陵东西皆险狭,竹木丛蔚,卒有要害,弩马不陈。是也。吴凤凰元年,步阐以西陵降晋,陆抗急引兵围之,羊祜救阐军至江陵。诸将咸谓抗不宜西上,抗曰:江陵城固兵足,假令敌得之,必不能守,所损者小。若据西陵,则南山群夷皆动,其患不可量也。遂克西陵,诛阐。抗尝曰:西陵,国之西门。及王克西陵,西陵以东,无与抗矣。隋之亡陈,亦自西陵。唐平萧铣,先取峡州,而铣之亡也忽焉。宋吕氏祉云:荆州要害,实在夷陵。胡氏安国曰:峡州大都险要,皆在南岸。祝氏镒曰:晋之伐吴,王自梁益以践荆门,杜预自襄阳以侵沅湘;隋之取陈,秦王由山南以掠汉口,杨素由巴东以趋三峡。夷陵之安危,与荆州为存亡矣。
○夷陵废县今州治。故楚西陵邑也。《楚世家》:顷襄王二十年,秦白起拔我西陵。二十一年,白起拔郢,烧先王墓夷陵是也。秦置夷陵县,汉因之,为南郡都尉治。应劭曰:夷山在西北,故曰夷陵。更始二年,汝南田戎攻陷夷陵,自称扫地大将军。后汉仍为夷陵县。建安十四年,曹操置临江郡于此。及周瑜等追操至南郡,甘宁请径取夷陵,往即得其城。曹仁遣兵围宁,急,周瑜等驰救,大破仁兵于夷陵。吴黄武元年,改夷陵为西陵。晋太康初,复曰夷陵。西魏置拓州治此。周改峡州,自此尝为州郡治。唐贞观九年,徙治步阐垒,即今治也。宋建炎中,徙治州西石鼻山。绍兴五年,复旧。端平初,又徙治于江南岸。元还旧治。明初,省。《城邑考》:州城,洪武十二年,因故址修筑。成化中,以砖石。弘治、正德以后,相继修葺。周七里有奇,为门七。
下牢城州西北二十八里。隋峡州治此。唐贞观九年,始移州治步阐垒。章怀太子贤曰:夷陵故城,在今治西北是也。刘句曰:夷陵县,隋治石鼻城。唐武德四年,移治夷陵府。贞观九年,移治陆抗故垒。王氏曰:今治即步阐垒,其陆抗城则在州东五里。吴主皓凤凰元年,阐以西陵降,晋陆抗讨之,敕诸军筑垒严围,自赤溪至于故市,内以围阐,外御晋兵。《水经注》:江水出西陵峡,东南流,径故城洲,洲北附岸,洲头曰郭洲,长二里,广一里,上有步阐故城,方圆称洲,周回略满。故城洲上城周一里,阐父骘所筑也。江水又东径陆抗城北,城即山为墉,四面天险,北对夷陵故城。胡氏曰:故市即步骘故城,所居成市而阐别筑城,故曰故市云。《荆州图记》:夷陵县南对岸有陆抗故城,周回十里三百四十步。
临江城州南二十里。《郡志》云:汉建安中,曹操筑城置县,为临江郡治,旋废。梁于此置临江县。后周置临江郡。陈大建中,淳于陵克周临江郡及拓州城是也。寻复入于周,并置临州。隋州废,又并县入夷陵。
○石鼻山在州西北三十里,高五百余仞,下临江流,中有巨石,横六七十丈,如筏然,亦名石山。下有虾蟆碚,以形似名。有泉出石上,为登临之胜,俗名虾蟆背。《志》云:周、隋间,峡州皆治石鼻山,盖山与下牢相近也。宋南渡初,州亦治此。又马鞍山,亦在州西北三十里。先主为陆逊所败,升马鞍山,陈兵自绕处也。《夷陵志》:夷陵要害,南有石鼻、马鞍、犭虎亭。○峡口山,在州西北二十里,两岸壁立,蜀江西来,漩涡最恶。梁末,武陵王纪伐江陵,湘东王绎遣陆法和屯兵于此拒之。盖即西陵峡口矣。又天柱山,在州西三十五里,三峰耸立如柱,故名。
西陵峡州西二十五里,峡长二十里,石壁千仞,三峡之一也。三峡之称不一,或云:州境自有三峡,谓西陵、明月、黄牛也。蜀江之险,盖始于此。详重险西陵。
黄牛峡州西九十里,亦曰黄牛山,下有黄牛滩。其峭壁间有石如人牵牛状,人黑而牛黄。山岩既高,加以江渚纡纟回,虽途经信宿,犹望见之。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言水路阻长也。《舆程记》:三峡中惟瞿塘、黄牛为最险之处。○明月峡,在州西二十里,悬崖间白石状如月,亦名扇子峡。高七百余仞。《志》云:州北十五里,有白起洞,俗传秦白起烧夷陵时驻此。
○大江在州城南。自归州流入境,迫束于群峡间,纡回险急,出西陵峡口,流稍缓。今州西北二十五里有平喜坝,凡自蜀出峡,至此相庆,故名。又东入宜都县界。《水利考》:州东三里有二公堤,当上流之冲,旁有民田。成化二十三年筑堤于此,行旅便之。
赤溪在州西北五里,即陆抗筑城围步阐处。东合大江,或谓之东坑。陆机《辨亡论》:陆公以偏师三万,北据东坑。李善曰:东坑,在西陵步阐城东北,长十余里,抗所筑城在东坑上。又浣沙河,在州西北二里,东合于赤溪。
下牢溪在州西北二十五里,有关曰下牢关,亦曰下牢戍,旧峡州治也。陆游曰:下牢关夹江千峰万嶂,奇怪不可名状。初冬草木青苍不凋,西望重山如关,江出其间,其上有洞曰三游洞,泉石绝胜。
流头滩州西百里。袁山松曰:自蜀至流头滩五千余里,下水五日,上水百日。《水经注》:江水过流头滩,其水峻急奔暴,鱼鳖所不能游,行者苦之。近《志》作虎头滩,误。《一统志》:虎头、鹿角、狼尾三滩,俱在三峡中,最险。又獭洞滩,在州西百二十里,亦险恶。使君滩,在州西百十里大江中,或曰益州牧刘璋使法正迎先主于此。一云杨亮为益州刺史,经此覆舟,故名。其相近者为恶蛇滩、数滩,俱江路之艰阻者。又有青草滩,在州南十五里,中多芜草。又有三滩,在州西十里,洲有急,凡三也。
狼尾滩在流头滩下。《水经注》:江水经流头滩、狼尾滩、黄牛山之黄牛滩,而后径西陵峡,出峡东南流,而后至步阐垒。隋杨素伐陈,自永安引舟师下三峡,至流头滩,陈将戚昕以青龙百余艘守狼尾滩。地势险峭,素卸枚夜掩之。又分军引步卒,自南岸击其别栅。别将刘仁恩帅甲骑自北岸趣白沙,迟明俱进,昕败走。《宜都记》:江水东径狼尾滩而历人滩。袁山松曰:二滩相去二里,人滩水至峻峭,其石作人形,因名。
○南津关在州南门外一里。西津关,在州西大江右。又白虎关,在州东北六十里。○南津口,在州北二十里,当三峡之口。相传汉昭烈尝据守此津之南,故名。今州北十五里有南津口巡司。又金竹坪,在州东九十里,亦设险处。旧有金竹坪巡司,今革。
岐亭在西陵峡口。隋杨素伐陈克狼尾滩,陈将吕忠肃屯岐亭,据江峡是也。详亦附见重险西陵。○白沙驿,在州西百二十里。隋杨素击陈将戚昕于狼尾滩,别军帅甲骑自北岸趋白沙是也。今为白沙馆。又屈溪驿,在州西六十里。嘉靖二十五年改置白沙马驿。《志》云:今州城南有凤栖驿,州西九十里有黄牛驿。又州西北百二十里有辰溪水驿。
长阳县州南九十里。东至宜都县五十里,南至澧州石门县三百七十里。汉武陵郡之亻艮山县地。后汉属南郡。三国吴属宜都郡。晋以后因之。隋开皇八年,改置长阳县,以长阳溪而名,并置睦州治此。十七年,州废。大业初,县属荆州。唐武德四年,复置睦州。八年,州废,县属东松州。贞观八年,改属峡州。宋因之。今无城,编户三里。
○亻艮山城在县西六十五里同昌市。汉县。亻艮,音银。蜀汉章武二年,先主伐吴,自亻艮山通道武陵,使马良结五溪诸蛮是也。晋太康元年,改曰兴山,后复为亻艮山县。隋废。《通典》:古直城在今县西北五十四里,四面险绝,有林木池水,或以此为亻艮山故城。
巴山城县南七十里。《隋志》云:梁置宜昌县,又置宜都郡治此。后周置江州。隋开皇初,郡废。十八年,改江州为津州,又改县为巴山县。大业初,州废,县属清江郡。萧铣时,亦置江州。唐武德四年,州废,以县属睦州。八年,改属东松州。贞观八年,亦属峡州。天宝中,省入长阳县。
○巴山在废巴山县北。其山曲折如巴字,隋因以名县。又方山,在县南三十里,四面俱方,一名重山。○武落钟山,《寰宇记》:在县西北七十八里,有石穴,即巴蛮之先廪君刺剑处。一名难留山。《荆州记》:难留山北有石室,可容数百人僻险,不可攻,因名难留城。又望州山,在县西八十里,山势高耸,望见夷陵。
将军山在县南隔江。山势雄峻,峡石如带铠甲状。又县南隔江有龙门洞,洞前两崖壁立,岩穴幽邃,泉瀑飞注。又白马崖,在县东南十五里清江之南,石状如马,其色纯白,因名。又咬草岩,在县西北四十里,径通州城。行者攀崖悬草而上。
○清江在县东南十三里。源出贵州思州界,经四川黔彭间而入施州开蛮界。又流经建始县入县境。又东北经宜都县流入大江。本名夷水,相传廪君乘土船处。其水清彻,因目为清江。唐武德四年,李孝恭讨萧铣,败铣将文士弘于清江,追奔至百里洲。《唐实录》云:孝恭败士弘于清江合口。盖合大江之口矣。
马连溪在县南。《志》云:县境诸溪汇流,自西而东,凡数十处,俱附清江而达大江。又有三节等滩,在县西南,其列于清江之滨者,自西而东,亦以数十计。
○古捍关县南七十里。《楚世家》:肃王四年,蜀伐楚,取兹方,楚为捍关以拒之。兹方,今松滋也。《括地志》:捍关,在峡州巴山县。张仪说楚曰:舫船载卒,下水而浮,一日行三百余里,不至十日而距捍关。《盐铁论》:楚自巫山起方城,属巫、黔中,设捍关以拒秦。《水经注》:江水经弱关、捍关,弱关亦在建平秭归界。昔巴楚数相攻伐,藉险置关,以相防捍。李熊说公孙述曰:东守巴郡,拒捍关之口。建武二年,述使任满从阆中下江州,东据捍关。亦谓之楚关。建安十三年,甘宁献策于孙权,据夏口,鼓行而西,据楚关以规巴蜀,是也。
渔洋关县南二百里。又县西三百里有蹇家园。俱有巡司戍守。《志》云:县境旧有梅子八关,四临江南,四临江北。元时置以备峒蛮,明改为二巡司。又招来堡,在县西南,与蛮接界。弘治中,分枝江所兵戍守。○红崖寨,在捍关南七里。又南十里为风火寨,三十里为小城寨,五十里为山寨,三百五十里为珍珠寨,皆峒蛮出没处。
米峒在县西南。元泰定三年,米峒蛮田先什用等结十二峒蛮寇长阳县,湖广行省遣九姓长官彭忽都不花招降之,即此。○务河渡,在县西二里,路通椒山玛瑙长官司诸夷。又有津阳渡,在县西十里,路通夷陵及施州卫。
宜都县州东南九十里。东北至荆门州当阳县二百十里,东南至枝江县六十里。汉夷道县,属南郡。后汉因之。永和二年,武陵蛮反,寇夷道。建安十五年,先主置宜都郡治此。章武二年,吴将孙桓别击汉前锋于夷道,为汉所围,即此。吴亦为宜都郡治。晋仍旧。太和中,桓温以父嫌名,改曰西道。寻复旧。宋、齐因之。梁末,置宜州。陈州废,改县曰宜昌。隋开皇九年,置松州。十一年,州废,县属荆州。唐武德二年,置江州于此,改县曰宜都。六年,改江州为东松州。贞观八年,州废,县属峡州。今城周三里有奇,编户四里。
○夷道城在县西北。后梁与陈画江为界,夷道属陈。梁因于江北岸别置夷道县,并立宜都郡治焉。隋开皇七年,郡废,县属峡州。大业末,萧铣置宜都镇于此。唐武德中,属江州,寻并入宜都县。《志》云:今县治西一里有夷道故城,此即汉县旧治也。又宜昌废县,在县东。晋末置,属宜都郡。宋、齐因之。梁改为宜都县。隋开皇十一年,省入宜昌。
荆门城在县西北荆门山下。江山险厄,因置城于此,为控守处。隋开皇九年,杨素伐陈,克荆门。唐武德三年,萧铣戍荆门镇,峡州刺史许绍攻拔之。明年,李孝恭自夔州进攻铣,前锋拔其荆门、宜都二镇,孝恭进至夷陵是也。又安蜀城,在荆门城西南。陈大建二年,章昭达攻后梁,梁主岿与后周信州总管陆腾拒之。周人于峡口南岸筑安蜀城,横引大索于江上,编苇为桥,以渡军粮。昭达命军士为长戟施于楼船上,仰割其索,索断粮绝,因纵兵攻安蜀城,下之。寻置信州于此。明年,顾觉据守,隋杨素攻拔之。又唐武德二年,萧铣窥峡口,为峡州刺史许绍所败。时铣遣兵戍安蜀及荆门。明年,绍复攻拔之。今俱详见前重险荆门。○陆抗城,在县西三里,亦谓之大城。又有吴相台,以陆逊尝屯此也。
○荆门山县西北五十里。大江南岸,其北岸为虎牙山,与荆门相对,亦曰武牙。下有虎牙滩,其旁又有大梁山,亦高拔。《志》云:荆门山下有十三碚,江路与山势相背,因名也。详见重险荆门。
三台山县西十五里,三峰并峙如台。又宋山,在县西二十里,高耸秀丽。又有架锅山,在县西五十里,三峰峙立,若架锅然。又有望州山,在县西北二十里,以登之可望州城也。又羊肠山,在县南。《荆州志》:登羊肠山,望见南平沮漳。○界岭,在县北六十里,与夷陵接界而名。又县北三里有马鬃碛,夏没冬见,行舟畏之。
○大江县北三里。自夷陵州东南流入境,经荆门山下,又东南流经此,清江流合焉,并流而东,入枝江县界。旧《志》云:荆门山东有延洲。陈将吕忠肃为杨素所败,自岐亭退保荆门之涎洲,素复击败之。或以为即枝江县之迤洲,恐误。又有云池,亦在县北五十里大江中,水涸乃见,中富鱼虾,民赖其利。
清江在县城北。自长阳县流入界,绕县城而北出,合大江。今有清江口镇巡司。又汉洋河,在县西十里,源出蛮界,经长阳县之渔洋关入县境,会清江入大江。
苍茫溪县东五十里,引水灌田千余顷。又县东三十里有雅石溪,与苍茫溪相接。又富金溪,在县西三十里,旁多竹木,其相接者曰白岩溪。两崖险峻,竹木丛生,其下流皆达于大江。
○犭虎亭在县西。其地险隘,古戍守处也。蜀汉章武二年,先主伐吴,帅诸将自江南缘山截岭,军于夷道犭虎亭。陆逊曰:备缘山行军,势不能展,自当罢于木石之间,徐制其敝,是也。○普通镇,在县东北五十里,道僻山险,多盗贼,向有巡司戍守。又白洋水驿,在县东北十里。
远安县州东北二百里。南至荆门州当阳县百五十里,东北至襄阳府南漳县百八十里。汉临沮县地,属南郡。晋末,置高安县。刘宋初,汶阳郡治此。齐、梁因之。后周改为远安县,属峡州。隋、唐仍旧。今城周四里有奇,编户二里。
○汶阳城在县西北五里。沈约《志》:汶阳郡,陆行去荆州四百里,水行去荆州七百里。宋初置郡,领汶阳、潼阳、沮阳、高安四县。后省汶阳,领三县,此汶阳郡城也。《水经注》:沮阳县,沮水出其西北,东南经汶阳郡北,即高安县界。郡治锡城。义熙初,分新城立。萧子显曰:桓温以临沮西界水陆纡险,道带蛮,田土肥美,立为汶阳郡。齐建元二年,北上黄蛮文勉德寇汶阳,汶阳太守戴元宾弃城奔江陵。豫章王嶷遣将刘亻丕绪讨之,至当阳,勉德降。上黄、临沮,见南漳县。《隋志》:汶阳郡旧治高安县。
潼阳城在县北。晋末置县,属汶阳郡。刘宋因之。齐建元二年,魏师入寇。南襄城蛮秦远乘虚寇潼阳,是也。后周县废。《志》云:南襄城在县北七十五里,相传关羽屯兵之所。南北朝时,尝于此置南襄城郡。萧齐时,南襄城郡属南蛮府。又《齐书》:汶阳郡东北接南襄城,今为预备仓。
○凤鸣山县西十里。峰峦秀丽,甲于群山。又百井山,在县西六十里,极高峻,上多井泉,登岭望见江陵县。西南六十里又有清溪山,极高秀,一名云梦山。○亭子山,在县北五里,上有旧县址,或以为即汶阳故郡治。《县志》:今县治本名东庄,明成化中,以贼刘千斤作乱,筑城于此,建远安守御千户所,寻移县治焉,盖即故县治矣。又西北十里有鹿溪山,以山之奇胜得名。
甘霖洞县北二十五里。岩穴深邃,有泉南流为石洋河东入沮水。《类要》云:县西南有三洞,一曰金龙,一曰钟乳,一曰仙居,皆鬼谷子游历处,通谓之鬼谷洞。○天坑,在县东十里,周围山耸,中阔十里,虽霖雨横流,须臾自消,如天造地设。
○沮水县东北五十里。自南漳县流经县界,合溪谷诸水,又南流入当阳县境。○清溪,在县西南六十里,流经县南,东合沮水。又有灵水溪在县东北六十里,亦流合沮水。又有油溪出县北五十里洪岩洞中,可溉田。
香桥湖县西六十里,百井山水所汇也。县西南六十里又有官湖,其下流皆入于清溪。○笕水口,在县西北八十里。其地有鸡头山,水出石孔中,居民以木竹为枧,引水灌田,南流入沮水。
○高鸡寨在县西南,与宜都县接境。地险僻,有巡司戍守。《志》云:州东金竹坪官兵移戍于此。又有南襄堡,即县北故南襄城。成化中,远安所兵戍守于此。
归州府西五百二十里。南至施州卫三百五十里,西至四川夔州府三百三十里,北至郧阳府五百里。
周夔子国地《汉志》:秭归县有归乡,故归国。宋忠曰:归即夔也。春秋、战国属楚。秦、汉属南郡。后汉属宜都郡。孙吴永安二年,置建平郡。晋并入晋所置建平郡晋先置建平郡,治今夔州府巫山县,后以吴所置郡并入焉。宋、齐皆属建平郡。后周曰秭归郡。隋郡废,属信州。唐武德二年,置归州。天宝初,改为巴东郡。乾元初,复为归州。宋因之亦曰巴东郡。元至元中,升归州路,寻复降为州。明洪武九年,废州为秭归县,属夷陵州,寻复为归州,以秭归县省入编户六里,领县二。今仍旧。
州左荆湘而右巴蜀,面施、黔而背金、房。战国时,为秦楚相攻之地。三国吴以为西偏重镇。晋王等谋自蜀沿流来伐,守将吾彦请增建平之戍,以扼其冲要。陆抗亦曰:西陵、建平,国之藩表,既处上流,受敌二境。是也。唐平萧铣,师自归峡而东。宋平孟蜀,刘光义军出归州。嘉熙中,蒙古将搭海入蜀,孟珙帅荆湖,知贼必道施、黔透湖湘,乃分兵屯归、峡及松滋诸处,为夔声援。明初,平伪夏,亦分兵由峡路进克瞿塘。归州其楚蜀之门户欤?
○秭归废县今州治。汉县,属南郡。后汉永元二年,秭归山崩,盖县境内山也。孙吴置建平郡,治秭归。晋初郡废,属建平郡。后周改县曰长宁,为秭归郡治。隋初,郡废,县复曰秭归,属信州。自唐以后,皆为归州治。《城邑考》:县城,旧在江北。《水经注》云:县城东北依山即坂,周回二里,高一丈五尺,南临大江,故老相传,谓之刘备城,盖征吴时所筑也。历代相仍。宋端平中,始移县于江南曲沱,寻徙新滩,又徙白沙南浦,即今治也。元末,尝徙治丹阳城。明复旧。今州城明初所筑,周六里有奇,门五。
丹阳城州东南七里,南枕大江。周成王封熊绎于荆蛮,居丹阳,即此。一名屈沱楚王城。晋王伐吴,破丹阳,遂克西陵。元尝徙州治此。明洪武四年,康茂才与伪夏将龚兴战于东门,大破之,今尚呼为东门头。○夔子城,在州东二十里。古楚之嫡嗣有熊挚者,以废疾不立,而居于夔,为楚附庸,后王命为夔子。僖二十六年,楚以其不祀灭之。《水经注》:江水东南经夔城南,城跨据川阜,周回一里百十八步。又《州志》云:州西三里有夔子城,地名夔沱。宋端平间,徙州治此。
信陵城州西四十五里。《水经注》:江水东径归州城,又东经信陵城南。吴孙休永安三年,分宜都立建平郡,领信陵等县。孙皓建衡二年,以陆抗督信陵、西陵、夷道、乐乡、公安诸军事,即此信陵也。晋仍属建平郡。宋初因之,寻并入归乡县。
建平城在州东。故秭归地。孙吴置建平郡,以此城名。○吴城,在州东南八十五里。孙吴时筑城置戍于此,以备蜀,城因以名。隋以城当三峡要冲,置太清镇,以塞山蛮寇掠之路。
○楚台山在州城中。旧说楚襄王建台于此,今为长宁千户所治。又八学士山,在州北十里,山有八叠,皆朝州治。○万户谷,在州西。宋嘉熙三年,蒙古搭海入蜀,孟珙分兵屯据要害,为夔州声援,增兵守归州峡口万户谷,是也。
白狗峡州东十五里,两崖如削,白石隐起如狗然。又马肝峡,在州东二十里,峭壁间悬石如马肝,因名。○空舲峡,在州东三十里,夏秋水泛,必空舲乃可上,一名空峡滩。又建阳峡,在州东北七十里,约长十余里,水经其间,曲折四十八渡。《志》云:自州至长阳四百里,峡水奔流,石碛险要,诚天设之险也。
○大江州西北二里。自巴东县流入境,又东入夷陵州界。《志》云:自宋以前,州治皆在江之右,宋元以后,州治常在江之左,是也。
香溪州东北十里。源出兴山县流入江。《州志》所云:大江经前,香溪绕后者也。或谓之乡溪,又名昭君溪。州东北四十里,盖有昭君村云。又下牢溪,在县南四十里,与香溪皆注于江。
叱滩在州西三里。水石相激,如喷叱声。《志》曰:滩在雷鸣洞南,分为三叱,官漕口为上叱,雷鸣洞为中叱,黄牛口为下叱,舟行至此多覆。亦名人瓮。○莲花滩,在州西北二里。又五里有滑石滩,其在州西北三十里者曰泄滩。《志》云:州西二里为石门滩,州东五里有王家滩。又有新滩,在州东二十里,宋时尝徙县治此。其相近者又有小新滩。
○牛口镇州西九十里,有巡司。又兴山镇,在州南九十里,亦置巡司戍守。○南逻口,在州东十五里。《志》云:明初设南逻关于古丹阳城,后移于新滩,置巡司,即此处也。
大垭寨在州西。宋嘉熙三年,蒙古自蜀窥峡,峡州守孟迎拒于归州大垭寨,得捷于巴东,遂复夔州,是也。○建平水驿,在州东五里。《志》云:驿东有三闾峡,以屈原名。又东为花桥铺,与夷陵分界处。又万流水驿,在州西北百里。
兴山县州北八十里。东南至夷陵州百八十里,北至郧阳府房县三百里。本汉秭归县地。吴置兴山县,属建平郡。晋废。唐武德三年,复置属归州。宋熙宁五年,省。元初,复。明正统七年,废。成化七年,复置,寻又废。弘治二年,复置。今城周二里,编户二里。
○高阳城县西二里。楚旧城也。楚高阳氏之裔,故名。刘句曰:兴山县旧治高阳城。贞观十七年,移治太清镇。天授二年,移治故夔子城。《宋志》云:开宝元年,县移治昭君村。端拱二年,徙香溪。即今治也。夔子城、太清镇、昭君村俱见归州。或曰,县北三十里又有太清镇。
○练城山县北三十里。环绕如城。又罗经山,在县北五里,山自西北来,绵亘百余里。《志》云:县城外有四通山,山形陡绝,傍有四径可上。又县东二十五里,有盘龙山,以山势回环而名。又县东三十里曰仙侣山,高数千丈,层峰叠嶂,其顶宽平。○烂柴山,在县西四十五里,四面皆崇山峻岭。县西北八十里又有九冲山。
建阳峡县东南五十里,与州境接界。峡中之水会于香溪。又龙口峡,在县北百五十里。
○香溪县东南一里,即县前河也。有珍珠潭,相传为昭君洗妆处。又南阳溪,在县北三十五里,自郧阳府房县流经猫儿关,至深渡,又南会香溪,至归州入大江。《志》云:县南五十里有新奔滩,又南七十里有白马滩,皆溪流峻急处。
○猫儿关在县北百里。山路险峻,可达郧襄。又县东北百二十里有{}叶坞,坞长四十里,崇林怪石,路径险狭,行者聚众乃入,亦出郧襄间之间道也。
{},亦作箬。又八里荒,在县东百里,路出郧阳府保康县界,两邑间林木深暗,路径卑湿。《志》云:县西北二百七十里有葱坪,地多葱,相传诸葛武侯曾驻师于此。又有桑林坪,在县东九十里,旧有巡司。正德十一年革。又县有高鸡寨巡司,旧系金竹坪,隆庆四年改。
巴东县州西九十里。西至四川巫山县百六十里。汉巫、秭归二县地,属南郡。晋渡江后,析置归乡县,属建平郡。宋、齐因之。梁置信陵郡于此。后周郡废,改县曰乐乡,属信州。隋初因之。开皇末,改为巴东县。唐属归州。宋因之。明洪武九年,改属夷陵州,寻还属归州。今县无城,编户九里有奇。
○信陵城县西十五里。梁置信陵郡于此,非孙吴故县也。又乐乡故城,《寰宇记》云:在县东三里,后周改归乡为乐乡,盖治此。
双城县北六十里。两城相距十余里,相传三国时筑。后周天和初,群蛮作乱,有向宝胜者据双城,信州刺史陆腾讨平之,即此。详见四川奉节县。《通志》:县西十五里有旧县城,县盖治于此。宋南渡后,移今治。今有旧县溪。又有平城,在县东南二十里。县南又有新化城及土城,县西北六十里又有废罗平州城。或以为皆后周时诸蛮作乱保聚处也。
○石门山县东北三十五里。山有石径,深若重门。汉昭烈初,为陆逊所破走,径此门,追者甚急,乃烧铙铠断道,然后得免。其下为石门滩。又县西四十九里有石门山。唐天宝间改名蜀口山,亘巫山县界。○巴山,在县南一里。一峰矗起,下分三冈,形如金字,一名金字山,县治依此。又飞凤山,在县北五里,与县治相对。又县北二十里有青铜山,尝产青铜,今绝。
明月山县西北四十里,上有窍如月。又西北十里曰向王山,山高大,无树木。相传古向王耕此,盖即向宝胜等诸蛮所屯也。与明月山冈麓相接。又小戒山,在县西北六十里,高峻,惟一道从崖间过,仅容仄足,过此平旷,可容百余家,昔人多避兵于此。又长丰山,在县西北百里,悬崖峭壁,高接云表。
安居山县西南五十里。高千仞,广百里,四面悬崖峭壁,上有三路,一平坦,一极斗峻难上,昔人多避兵于此。其上突出一山,名天宝山,有泉。○罗头山,在县东七里,滨大江,环锁江水,回顾县治。下有罗头洞,其旁又有无源洞,溪涧险邃,空洞无涯,水源莫测。又七宝山,在县东八十里,上可熔铁。又县南三百里有铁炉山。
东奔峡县北二十里。两岸孤峰绝壁,蜀江经流,如马奔轶。又门扇峡,在县西三十里,夏秋水泛,涡漩极险。又有破石峡,在县东五里,两崖如刀劈状,总谓之巴东峡。
○大江在县城北。自四川巫山县流入境,又东入归州界。○清江河,在县西南一里,亦名夷水,东合蜀江。又三坝河,在县西六十里,源出县西北九府坪,一流入房县,一流入四川大宁县,一流入西溪合大江。
东溪县西北十余里。又有西溪,在县西二十里,夹大江东西。其下为万户沱,《志》云:沱在县西五里。又有云沱,在县西十里,常有漩能覆舟。又州东十里有苟使沱,亦有巨漩,江行者畏之。○横梁滩,在县东二十里,有石横亘水中,江行溯流,每患其险。又石门滩,在县东三十五里,中有巨漩,为行者患。又清水滩,在县西十里,江水迅急,触而为漩,舟行不戒,必至覆溺。县境诸滩,此其险者。
○连天关县西南五十里,有巡司戍守。又石柱关,在县南五百里。向设石柱关巡司。隆庆四年,改野三关巡司。《志》云:县东南二百五十里有石柱山,关盖因以名,为扼束群蛮之道。
火峰山寨县西北三十里。其地有火峰,据险置寨,因名。明初,汤和伐蜀,克归州,取火烽山寨,即此。或作烽火,误也。又巴东水驿,在县东一里。
附见:
荆州卫在府城内。明初吴元年建。洪武二十一年,改护卫。三十一年,复旧。又荆州右卫,亦在府城内。吴元年建。洪武二十一年,改右护卫。三十二年,仍曰荆州右卫。今亦置荆州卫,仍属左、右二卫。
长宁守御千户所在归州治东。洪武初建。又夷陵守御千户所,在夷陵州治西北。洪武初,建峡州卫。九年,改为今所。又枝江、远安二县,亦各置守御千户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