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俄罗斯和波兰东部·第二十六
作者:艾伯特·西顿 ·英国
出自————《苏德战争》
出自————《战争通史》
1944年冬春之际,德军在乌克兰的败北导致轴心国军队退却到加利西亚地区以及苏罗、苏捷交界处。同年4月,苏军距布格河上游苏德边界线已不到五十英里。1941年希特勒就是越过这条河实施“巴巴罗萨”行动的。德军从乌克兰撤退已使中央集团军群的右翼完全暴露。
布施陆军元帅率领的中央集团军群的防线深入到了白俄罗斯境内,从布勒斯特-里托夫斯克起向东经普里皮亚特沼泽地南部边缘到博勃鲁伊斯克,尔后向北到维切布斯克(在这里与北方集团军群衔接),全长六百五十英里,形成了一个大突出部。虽然普里皮亚特河在新近暴露的南翼上一定程度地起到了阻挡苏军的作用,但是,布施却在右后方受到苏军的威胁。这些苏军是沿着沼泽地的边缘开到这个地面较为坚实、地形更为开阔的地区,与科韦耳地区的德军北乌克兰集团军群相对峙。布施的中央集团军群编成内有:沿普里皮亚特河掩护南翼侧的魏斯指挥的第2集团军、驻扎在博勃鲁伊斯克地区的约尔丹指挥的第9集团军、驻扎在奥尔沙以南的海因里希指挥的第4集团军以及维切布斯克附近的赖因哈特指挥的第3装甲集团军。布施共有三十八个步兵师和两个装甲团。德军部队配置过于分散,但每个师平均还约有二千名步兵(每师六个营,每营三百人),可能比东线其他各师的实力都强。在白俄罗斯的苏军士气显然超过在乌克兰的苏军,因为前者伤亡较小,组织严密。德军报道说,苏军打得很好,步兵在进攻时没有坦克支援同样全力以赴,防御时则必坚守到底。尽管苏军采用了周密的伪装和欺骗手段,停止了无线电联络,德军却仍发现了苏军从克里木半岛调来的新部队。苏军所有部队都进行了补充,达到齐装满员,这是即将实施进攻的确实征候。德方指挥官和士兵都有一种前所未有的紧张感。大约从6月10日起,布施就不断向陆军总部表明自己的忧虑。他对情报的判断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北乌克兰集团军群的支持。该集团军群的莫德尔认为,苏军不会再从乌克兰西部实施进攻。
但是,希特勒和陆军总部却有不同的看法,他们不同意布施的意见。英美入侵西欧一拖再拖,因此,猜测苏军下次进攻可能会在时间上与英美在西线的登陆相配合。苏军下次进攻的矛头指向哪里,是指向中央集团军群和北方集团军群从而突入波罗的海呢,还是把主要冲击力继续从乌克兰指向西南准备占领巴尔干半岛呢?谁也弄不清楚。在希特勒的头脑里,政治和经济的考虑以及他自己的偏见总是超过军事情报。他认为,克里姆林宫不会不夺取对德国如此宝贵的罗马尼亚石油资源,不会不将它的势力范围扩展到整个巴尔干半岛,从而在军事和政治方面超过它的英美同盟国。苏军将优势兵力集中在乌克兰和克里木半岛似乎更表明了这个观点的正确性。结果,德军兵力的部署与苏军一模一样,把重心摆在南方,在北乌克兰集团军群和南乌克兰集团军群的防区部署了十八个装甲师和装甲护卫师的重兵。陆军总部为了消除布施的忧虑,极力将苏军中央部分得到加强的报道,说成是莫斯科为了转移德军对苏军想发动主攻的南部地区的注意力而搞的掩护计划的一部分。德国陆军总部认为,也有可能,苏军在加强中央部分以牵制布施的同时,在乌克兰西部发动主攻。由于元首插手向博勃鲁伊斯克、莫吉廖夫、奥尔沙和维切布斯克等要塞增派守军,布施拥有的四十个师又减少了六个。在别烈律纳河一线加修后方防御工事也遭到禁止。
从2月中旬起,芬兰人一直想与苏联议和,但因苏方的条件难于接受,谈判破裂。6月9日,苏联在北方发动猛攻以迫使芬兰退出战争;在整个6月间,苏联的进攻持续不断,而且越来越猛。6月18日,赫尔辛基请求柏林给芬兰迅速派遣六个德国师,但毫无结果。
1944年春,苏军在俄罗斯北部和西部的方面军在组织和部署上均有一些变动。沃耳霍夫方面军撤销了,司令员梅列茨科夫被调去指挥与芬军对垒的卡累利阿方面军。戈沃罗夫指挥的列宁格勒方面军只负责防守贝帕斯湖以北的纳尔瓦地区。4月间,贝帕斯湖以南的列宁格勒方面军的左翼部队被改编为第3波罗的海方面军,由马斯连尼科夫指挥。第2波罗的海方面军仍驻扎在涅韦耳以北,第1波罗的海方面军在该城以南。第2波罗的海方面军年初时由波波夫指挥,尔后由叶廖缅科指挥;第1波罗的海方面军,由巴格拉米扬指挥。4月间,在斯摩棱斯克地区的索科洛夫斯基西方方面军的部队改编为第3白俄罗斯方面军,由新上任的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司令员指挥,索科洛夫斯基被调任朱可夫指挥的第1乌克兰方面军的参谋长。罗科索夫斯基指挥的第1白俄罗斯方面军仍在哥美耳地区。库罗奇金的第2白俄罗斯方面军位于罗科索夫斯基第1白俄罗斯方面军以南,普里皮亚特沼泽地的边缘上。该方面军只存在短短的七个星期,在4月初就被解散。可是两星期以后,它又在紧靠罗科索夫斯基指挥的第1白俄罗斯方面军北面的莫吉廖夫附近重建。这个重建的第2白俄罗斯方面军,由扎哈罗夫负责指挥。
5月中旬,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和副总参谋长安东诺夫开始拟定“巴格拉季昂”新战役计划的纲要。新战役的意图是在五十天内包围中央集团军群所占领的突出部,突入敌纵深一百六十英里。5月20日,计划草案拟就,呈报斯大林并分发给有关的方面军。5月22日,罗科索夫斯基奉召到了莫斯科;第二天,巴格拉米扬和切尔尼亚霍夫斯基也相继到达。他们随身带着参谋人员、情况报告以及他们自己拟订的计划纲要。尔后,国防部的总参谋部和方面军司令部的参谋人员才开始制定较详细的计划。负责支援这次战役的军兵种指挥员同时也制定作战计划。频繁的协商和密切的联系使一切疑难问题得以很快解决,于是最后确定的概要指令经斯大林批准便于5月31日下达到了各方面军。6月4日和5日,华西列夫斯基和朱可夫启程到各自负责的方面军,同方面军、集团军和军的指挥员以及参谋人员继续商订较详细的计划;总参谋部主管作战的什捷缅科被指派协助朱可夫。大部分计划工作是在集团军和军的指挥所进行的。据朱可夫说,当时扎哈罗夫是自行作出让某个集团军担任主攻的决定的,而戈尔巴托夫却不同意上级分派给他那个方向上担任突破任务的坦克军的进攻路线。斯大林不断地接到电话,并应朱可夫的请求,派诺维科夫和戈洛万诺夫前来协助安排使用给这次战役提供的空军支援部队。接着所有的军、师以及负责支援的兵种指挥员,都参加了实际上是一次重要的推演作业。
一旦进攻开始,苏军将分成六路对正面宽达四百五十英里的地段实施主要突击。这六路突击部队的间隔很宽,为的是分散与消耗敌军的预备队。在主攻的第一阶段,北部巴格拉米扬的第1波罗的海方面军和切尔尼亚霍夫斯基的第3白俄罗斯方面军向维切布斯克地区的德军第3装甲集团军实施进攻,与此同时,罗科索夫斯基的第1白俄罗斯方面军将向博勃鲁伊斯克附近的第9集团军实施进攻。在这两个地区一旦站稳脚跟,第3和第1白俄罗斯方面军将从南北两个方向夹击明斯克,歼灭德军第4集团军以及第9集团军的一部。扎哈罗夫的第2白俄罗斯方面军位于第1白俄罗斯方面军和第3白俄罗斯方面军中间,起着衔接的作用。所有的方面军都得到了大量补充,其中罗科索夫斯基和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得到的增援部队最多,因为他们的方面军将在进攻中担负主要任务。到了6月初,整个地面部队的实力达到了一百六十六个师,其中一百二十四个师将用于进攻,据说有一百二十万人(不包括后勤部队在内)。这几个方面军拥有的坦克和自行火炮达五千二百辆(门),飞机达六千架。苏军在坦克方面据说以十比一超过德军,飞机则以七比一超过德军,而实际数字却远远超过这些。各部队均可得到五个弹药基数、二十个油料基数和三十个日份口粮的补给。从普斯科夫到喀尔巴阡山脉这一沿线,已开始用战斗侦察组和连、营规模的试探性进攻来进行积极、活跃的地面侦察。
苏联元帅华西列夫斯基和朱可夫已从乌克兰调到白俄罗斯。华西列夫斯基奉命负责指挥和协调夹击明斯克的北路部队,即巴格拉米扬的第1波罗的海方面军和切尔尼霍夫斯基的第3白俄罗斯方面军。朱可夫则负责南路夹击部队即扎哈罗夫的第2白俄罗斯方面军和罗科索夫斯基的第1白俄罗斯方面军,不过,科涅夫的第1乌克兰方面军仍然由他负责。此外,苏军最高统帅部还派了两位空军元帅来协调空中支援。
南部罗科索夫斯基的司令部设在哥美耳城外。他有一段防线是沿着普里皮亚特沼泽地的南缘由西向东延伸到沼泽地的尽头,长达一百九十英里。再往东到博勃鲁伊斯克附近便是森林稀疏的干燥地面。这样长的一段防线只有别洛夫的第61集团军在防守。罗科索夫斯基将在比较狭窄的宽达九十英里的博勃鲁伊斯克地段上实施主攻,其中巴托夫的第65集团军和卢钦斯基的第28集团军,在这一地段的南部进攻,戈尔巴托夫的第3集团军和罗曼年科的第48集团军在北部进攻,从而达成对博勃鲁伊斯克的战术性近距离两翼包围。南北两路部队各有一个坦克军和一个机械化骑兵军,而且都得到苏联海军第聂伯河分舰队的支援,这支舰队将溯别烈津纳河而上,驶往博勃鲁伊斯克。攻克博勃鲁伊斯克之后,罗科索夫斯基将向西和西北进军,从南面包围明斯克。扎哈罗夫的第2白俄罗斯方面军(有三个步兵集团军,即博尔金的第50集团军、格里申的第49集团军和克鲁奇金的第33集团军)担负了重要的辅助性任务,因为它联接着南部罗科索夫斯基和北部切尔尼亚霍夫斯基派遣的两支强大的坦克夹击部队。扎哈罗夫的当前任务是攻取莫吉廖夫。切尔尼亚霍夫斯基的第3白俄罗斯方面军的司令部设在斯摩棱斯克附近。在所有的方面军中,它的机动性最强,装甲部队最多,拥有四个步兵集团军(加利茨基的第11近卫集团军、柳德尼科夫的第39集团军、克雷洛夫的第5集团军和格拉戈列夫的第31集团军)、罗特米斯特罗夫的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一个坦克集群和一个机械化骑兵集群。这个方面军的任务是协同右邻的第1波罗的海方面军包围维切布斯克。巴格拉米扬的第1波罗的海方面军编成内有别格博罗多夫的第43近卫集团军和奇斯佳科夫的第6近卫集团军、马雷舍夫的第4突击集团军和一个坦克军。攻克维切布斯克之后,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将从北面包围明斯克。
英美在诺曼底海滩登陆两个星期之后,苏军进攻开始。这次进攻,特意选在苏德战争爆发三周年纪念日,即6月22日实施。它是按照苏军惯用的办法开始进攻的,即由方面军和集团军的侦察部队预先实施试探性的攻击。当抵抗微弱时,步兵师立即大举进攻;但在侦察部队进展不大的地方,则实施猛烈的炮火准备,尔后,在快速移动的弹幕射击掩护下配合以计划内的集中射击,步兵师重新发起进攻。在被德军占领的白俄罗斯,苏联游击队战绩显著,他们牵制了为数不多的德军的预备队。他们还声称,三天内被他们颠覆的火车不下一百四十七列。苏军势如破竹,所向无敌。企图从北面包围维切布斯克的巴格拉米杨的第1波罗的海方面军到6月23日已在赖因哈特的第3装甲集团军左翼三十五英里的正面上突入纵深十英里,尽管在舒米利诺地区遭到猛烈的抵抗而且大雨还冲坏了道路。
赖因哈特的装甲集团军有三个步兵军(九个步兵师在前方,两个步兵师担任预备队),其中四个整师奉元首之命保卫着整个维切布斯克地区。它仅有的装甲预备队是一个大黄蜂式88毫米反坦克歼击炮营和一个强击炮旅。在维切布斯克以北和舒米利诺那个多湖地区,武特曼的第9军进行了殊死的战斗,双方一次又一次进行反突击。维切布斯克以南的第6军也被苏军逼得很紧。尽管云低雨暴不宜飞行,苏联空军的轰炸和扫射仍很猛烈,简直是杀气腾腾。赖因哈特的参谋长海德肯佩尔被苏军取得的出乎意料的迅速胜利惊呆了。6月23日晚开始召开会议,这是若干次棘手而坦率的会议中的第一次。会上,赖因哈特向布施提出立即撤出维切布斯克的请求。布施断然拒绝,而且在陆军总部未予批准之前,他也不允许赖因哈特从驻守在维切布斯克待命的第53军中抽调部队去增援受威胁的两翼上的第9军和第6军。
6月24日清晨,蔡茨勒到明斯克听了布施对形势的介绍后就直接飞往巴伐利亚元首处。十五时,蔡茨勒从上萨尔斯堡同赖因哈特通电话,赖因哈特告诉他维切布斯克已处于被包围的危险境地,再不从该城撤出第53军,它就完蛋了。蔡茨勒转告他希特勒之所以不同意放弃维切布斯克,是因为这会使装备遭受损失。这位第3装甲集团军司令官生硬地顶撞他说,五个师已经岌岌可危了。蔡茨勒叫赖因哈特暂不要挂断电话,他马上再去请示一下元首。但过了令人非常焦急难熬的十分钟之后,蔡茨勒回来拿起话筒对赖因哈特只是简单地说:“元首的决心是:维切布斯克必须坚守”。几分钟后,第3装甲集团军收到驻守维切布斯克的第53军发来的无线电报,称从维切布斯克向西的公路受到直接威胁。这份电报被转送中央集团军群,请求准许撤退。与此同时,布施也向希特勒提出同样的请求,得到的回话是维切布斯克必须坚守,必要时还要实施反突击以重新打开通往该城的公路。过了两个小时,到十八时三十分,第3装甲集团军收到元首的电报,命令第53军从维切布斯克突围,但应指定一个师留守该要塞,这个命令使该集团军惊讶不已。海德肯佩尔对这道命令百思不得其解,既然一个军都守不住,牺牲一个师能抵什么用。但是,为了挽救一些被围部队,这道命令只好下达了,希特尔的第206步兵师便奉命留守该城。
第二天,即6月25日,戈尔维策的第53军试图从维切布斯克突围,但是该军难以摆脱包围它的苏军第39集团军,这个集团军的确正从几个方向突入该城。当天下午,赖因哈特正焦急地守候戈尔维策突围的结果,却收到多疑的元首的一道命令,要他向维切布斯克空投一个参谋总部的军官,仅仅是为了把一道手令直接交给希特尔,命他打到底。赖因哈特对此又是惊奇,又是气恼。于是,赖因哈特向布施报告,既然第53军的电令已经下达,他不愿在维切布斯克再白白断送那怕是一条性命。这时,奇怪的是布施却提醒赖因哈特注意那道命令的性质和来历,并说元首还等着要汇报该军官的姓名和出发的时间,赖因哈特一气之下回答说,如果元首真的非要执行这道命令,他赖因哈特将亲自出马。不到一小时,该命令被撤销。但是,在此后的几天,布施仍不断要求赖因哈特给第206步兵师反复下达战斗到底的命令。
6月27日上午九时,第53军拍回了最后一次无线电报,报告它在维切布斯克西南约十英里处的突围有进展,但理怨弹药匮乏,苏联空军轰炸十分猛烈。在这以后便沉寂无闻,第53军及其大约三万五千人也无影无踪了。
在苏军方面,战局进展十分顺利。巴格拉米扬的第1波罗的海方面军从北面包围了维切布斯克。6月25日,该方面军由别洛博罗多夫指挥的第43集团军与第3白俄罗斯方面军柳德尼科夫的第39集团军会师,合围了维切布斯克。切尔尼亚霍夫斯基的第3白俄罗斯方面军在6月23日(比巴格拉米扬的进攻晚一天)进攻了赖因哈特的右翼。尽管它的右路部队第39集团军在合围维切布斯克方面取得了节节胜利,然而沿着明斯克公路进攻的左路部队在开始时却无甚进展。但是经过三天激战之后,加利茨基的第11近卫集团军打破了僵局,协同格拉戈列夫的第31集团军攻下了奥尔沙。此后,战局变化很快。担任方面军预备队的坦克部队已经投入战斗。6月28日,苏军在鲍里索夫以北渡过了别烈津纳河。罗特米斯特罗夫的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参加了战斗,它沿着第11近卫集团军的路线实施突击,穿过开阔地,上了明斯克公路,分割了赖因哈特的第3装甲集团军与海因里希的德军第4集团军。南部的罗科索夫斯基的第1白俄罗斯方面军于6月24日发起进攻。这天早晨雨大云低,空中支援困难重重,但到傍晚前后,担任支援的第16空军集团军仍出动三千二百架次,这时,天气开始转晴。博勃鲁伊斯克以南的巴托夫的第65集团军进展神速,它的坦克军当天下年就投入战斗。该坦克军一进入后方开阔地就没有猛烈的抵抗了。但是博勃鲁伊斯克的戈尔巴托夫的第3集团军和罗曼年科的第48集团军在得到第9坦克军的支援以前,进展缓慢。到了6月27日,博勃鲁伊斯克象维切布斯克一样也被苏军合围,这时第2白俄罗斯方面军已兵临莫吉廖夫城下。第聂伯河分舰队阻止德军使用桥梁和渡船运送兵员、火炮、马匹和卡车渡河,以配合别列津纳河沿岸部队的行动。此刻苏军坦克和骑兵正向德军的深远后方长驱直入。
第6军被苏军歼灭后,赖因哈特又损失了一个军。他原有十一个师,现只剩下两个师了。在南部博勃鲁伊斯克附近,德军第9集团军的大部已被合围。在中央,海因里希的德军第4集团军(暂由蒂佩尔斯基希指挥)在扎哈罗夫的第2白俄罗斯方面军的压力下正在退却,它也有被从东北和东南两个方向进攻明斯克的苏军坦克部队切断退路的危险。希特勒主意不变,他所要求的就是坚守阵地。他不同意布施从维切布斯克或任何其他地方撤退,以免造成芬兰军队的恐慌。他说,芬军为保全自己的生命和民族的生存,正在拉多加湖附近拚死战斗。6月26日,即第53军被歼灭的前一天,布施远道来到伯格霍夫申述局势的严重性,但是没有引起多大重视。奥尔沙和莫吉廖夫必须象堡垒一样固守到底,结果又有两个德国师被歼灭。但在第二天,元首也许是第一次发现中央集团军群的防线已被分割,这才把注意力从法国的战局转移过来。他离开伯格霍夫的别墅飞往他的东普鲁士总部。当晚,他在地图上从波洛次克通过列彼耳到别烈津纳河画了一道“至高无上的”线,命令中央集团军群坚守这些地方,想借此解决问题。据此布施制定了大规模的反突击计划。可是谁也不知道反突击的部队在哪里。元首命令其他的集团军群各提供一个师。即使这四个师可以调过来,对局势也产生不了任何影响,何况它们也不可能立即调来。他勉强同意第4集团军和第9集团军撤到新防线,其实到这时它们能否脱离或逃脱包抄过来的坦克部队还很难说。现存的这三个集团军中,没有一个是完整无缺的,实施战斗的是残缺不全的师、工兵营和警察营、后方机构和辎重队、临时拼凑的部队和准军事性劳工组织。6月28日,苏军的坦克显然已经渡过了列彼耳以西的别烈津纳河。
尔后是紧急撤换司令官。布施陆军元帅不可避免地被撤了职,尽管他象他的前任和同事一样没有主动权,只是按照元首的指示办事。莫德尔当时已是陆军元帅,而且还得宠于希特勒。他取代了布施,同时还保留着原来的北乌克兰集团军群司令官的职务。莫德尔不在时,第4装甲集团军司令官哈佩便代替他指挥北乌克兰集团军群。元首对北方集团军群也不满意,该集团军群在巴格拉米扬第1波罗的海方面军的压力之下,担心南翼出问题,要求撤回它的南翼部队。蔡茨勒支持这个要求,也想满足它所要求的新锐部队,他冒冒失失地向希特勒建议撤出爱沙尼亚,把北方集团军群撤至里加-道加夫皮尔斯(迪纳堡)一线。希特勒哪里能接受这种建议,他命令北方集团军群不但要坚守波洛次克,而且还要向东南进攻,以支援中央集团军群。北方集团军群司令官林德曼无法从命,不久他就被纳尔瓦集群司令官弗里斯纳所取代。
莫德尔陆军元帅指挥着两个集团军群。他不愿坐等那些希特勒已答应调给他的师到达,便将北乌克兰集团军群的几个装甲师逐步调到了中央集团军群。当北乌克兰集团军群本身在几个星期以后遭到敌人猛攻时,人们才感到调走这支预备队是多么可惜。到月底,莫德尔才发现苏军要夺取的目标比当时所想象的要深远得多,它要夺取的是莫洛迭奇诺和巴腊诺维契附近穿过纳利博卡森林沼泽地的陆桥。这些陆桥通有公路和铁路。要坚守希特勒的波洛次克-列彼耳-别烈律纳河-斯卢次克防线,这个方针是从不动摇的。7月2日,莫德尔不得不承认他连守明斯克或援救第4和第9两个集团军的许多被围部队都无能为力了。他报告陆军总部,说他需要有更多的部队才能阻挡莫洛迭奇诺和巴腊诺维契以西的敌军。维尔纽斯城本身看来也要受到威胁,莫德尔便联合蔡茨勒提请元首把北方集团军群撤到里加以西。
德军把拼凑起来的少量预备队投入战斗后,也未能挡住苏军的进攻。第14和第95两个步兵师以及第60装甲护卫师被投入战斗。第20装甲师由于未能扭转局势,师长被立即撤职。摩托化部队因燃料奇缺无法沿道路实施远距离机动,而且铁路交通也因苏联空军和游击队的轰炸和破坏不仅速度慢而且很危险。大片的森林沼泽地成了非正规军和盗匪的出没之处。由于德军的运动离不开道路,主要的公路都受到游击队的骚扰。蒂佩尔斯基希的德军第4集团军所属的三个军在正面遭到第2白俄罗斯方面军进攻时一方面向西撤退,另一方面还得设法保障其翼侧和保持其后方交通线畅通。望不到头的重炮、高炮、摩托车辆和马匹的行军队伍沿着婉蜒的公路朝着别烈津纳河大桥缓缓蠕动。看不到几架德国飞机,而苏联空军连续不断的轰炸造成了大量的伤亡(其中有三个将军被炸死),而且还炸断了别烈津纳河大桥。在德军工兵抢修大桥时,大队人马和运输车辆聚集在桥东,结果遭到苏联空军猛烈的轰炸和扫射。
7月1日,罗特米斯特罗夫的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渡过别烈律纳河到达鲍里索夫以北的地区。三天以后,它协同第11近卫集团军和第31集团军攻克了白俄罗斯加盟共和国首都明斯克。德军第4集团军的大部和第9集团军的一部,据称共计十万人,被围在明斯克以东一个大口袋内。7月5日到11日,苏军最高统帅部着手歼灭这些德军,这并没有影响其坦克部队迅速向西运动。德军第4集团军被包围在沃尔马河与别烈津纳河之间,这些被围的德军被分割成两大部分,一部分由第78突击师师长特劳特指挥,另一部分由第12军军长米勒指挥。1941年在白俄罗斯也出现过类似的局面,这次只是包围者与被包围者对调了位置。据朱可夫说,大量敌军被歼,因为火炮和“卡秋莎”火箭炮加上成批的轰炸机都对被围之敌进行了猛烈轰击。被围的德军中大部分能逃的都逃了,逃不成的均被炸死。有的是单独逃跑的,有的是小股逃窜的,总之,抵抗的时间并不长。7月8日,米勒率部投降。九天之后,这五万七千名俘虏被押解着走过莫斯科街头。第9集团军的一部顺利地向西逃到了巴腊诺维契,这应归功于一路奋战到东部接应他们的一个装甲师。整个中央集团军群只剩下两翼。第2集团军仍在南翼的普里皮亚特沼泽地,第3装甲集团军则在北翼。中央集团军群所属的大约二十八个师已经溃不成军,伤亡总数高达三十万人。德军防线被撕开了一个宽达二百五十英里的大缺口。这样一来,通往波罗的海各国和东普鲁士的道路似乎敞开了,因此东普鲁士的边防部队和训练团,甚至元首自己的警卫营,都奉命奔赴东部战场以堵塞缺口。德军这次惨败不亚于斯大林格勒之战。
苏军最高统帅部决定利用这个局面,不等德军堵住缺口就将白俄罗斯残敌肃清,尔后进驻波罗的海各国以及波兰。右翼巴格拉米扬的第1波罗的海方面军将向道加夫皮耳斯和维尔纽斯以北地区进攻;切尔尼亚霍夫斯基的第3白俄罗斯方面军则负责占领维尔纽斯及其以南地区。南部左翼的扎哈罗夫的第2白俄罗斯方面军负责进攻布勒斯特。这一系列新的进攻进展迅速,第1波罗的海方面军轻而易举地夺取了道加夫皮耳斯至维尔纽斯的铁路线,虽然后来德军的抵抗越来越猛烈。道加夫皮耳斯至考纳斯的公路被切断,但是奇斯佳科夫的第6近卫集团军却没能攻克道加夫皮耳斯城。第3白俄罗斯方向军向维尔纽斯实施进攻。德第3装甲集团军在这里已将其所属兵员和一些掉队的官兵织成一支部队。罗特米斯特罗夫的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和克雷洛夫的第5集团军于7月13日占领该城,并抗击了德军的多次反突击。尔后罗特米斯特罗夫的坦克部队实施突击,迫使第3装甲集团军残部撤退到西北方向的立陶宛境内。在中央集团军群与北方集团军群之间使出现了一个大缺口。往南,扎哈罗夫的第2白俄罗斯方面军十天内推进了一百六十英里(在格罗德诺以南渡过涅曼河),距东普鲁士边界已不到五十英里。同时,罗科索夫斯基的第1白俄罗斯方面军在五百架轰炸机的支援下,十二天内前进了一百余英里,占领了巴腊诺维契,并在向布勒斯特进军时从翼侧包围了品斯克。
7月9日,到中央集团军群上任只经历了十二个折磨人的日日夜夜的莫德尔,同仅担任北方集团军群司令五天的弗里斯纳一起坐飞机去请求独裁者放弃爱沙尼亚,增派部队去堵塞那么多的缺口。他俩的请求再次被拒绝,其原因之一,是这样做会对芬兰军队有影响,原因之二,是德国海军反对。7月12日,弗里斯纳以个人名义给元首写了一封信,指明局势的严重性,而希特勒却将这封信视为一种要挟,拒不接受。在尔后的几天内,莫德尔和弗里斯纳指挥的两个集团军群情况继续恶化。7月10日,叶廖缅科的第2波罗的海方面军进攻了汉森的第16集团军,尔后直捣烈捷克涅。一周以后,北部的马斯连尼科夫的第3波罗的海方面军在贝帕斯湖以南开始进攻。在纳尔瓦河畔,戈沃罗夫的列宁格勒方面军天天都有可能发动新的攻势。7月15日,来自克里木的钦奇巴兹的第2近卫集团军和克列泽尔的第51集团军调离最高统帅部预备队,加入了巴格拉米扬的第1波罗的海方面军。几天之后,这两个集团军转入进攻,向西北经立陶宛入拉脱维亚突入中央集团军群和北方集团军群之间的缺口。7月18日,莫德尔和弗里斯纳再度晋见元首,莫德尔请求派兵堵塞立陶宛的缺口,由于他本人兵力有限,他建议从北方集团军群抽调必要的兵力,这使弗里斯纳大为不满。弗里斯纳也有自己的难处。如果苏军冲到里加湾,北方集团军群就会被切断与中央集团军群的联系从而被围。如果南部战线延长,苏联在东部压力再加大,为了不致被赶进波罗的海,他连一兵一卒也不能放。弗里斯纳全力以赴满腔热忱地接管了这个集团军群之后,便决心遵照希特勒的指示,在他的东南方向发动一次快速反突击以支援中央集团军群,但是几天的实战情况使他认识到他的前任林德曼的见解是正确的。弗里斯纳同样也要求元首准许他有机断行事的自由,否则他就要求解除他的职务。
苏军的进一步打击将指向南部的加利西亚和波兰南部。瓦杜丁因伤势过重,他的第1乌克兰方面军司令的职务暂时由朱可夫接替。在乌克兰战役胜利结束后,朱可夫辞去了这个职务,以便在攻打布施的中央集团军群期间负责协调扎哈罗夫的第2白俄罗斯方面军和罗科索夫斯基的第1白俄罗斯方面军的行动。5月初,第2乌克兰方面军的科涅夫继朱可夫任第1乌克兰方面军司令员。科涅夫原来的职务由第3乌克兰方面军的马利诺夫斯基接任,马利诺夫斯基本人的职务由第4乌克兰方面军的托尔布欣接替。在克里木取得胜利之后,第4乌克兰方面军暂时没有任务,被纳入最高统帅部预备队。
苏军第二次进攻战役的目标是北乌克兰集团军群。负责实施主攻的将是科涅夫的第1乌克兰方面军和特别为此而加强的罗科索夫斯基第1白俄罗斯方面军的左翼。科涅夫向北乌克兰集团军群发动的攻势后来被称为利沃夫-散多梅希战役。这次战役的任务,是夺取加利西亚和波兰南部。罗科索夫斯基将向北乌克兰集团军群左翼实施突击,以便突入波兰中部的卢布林和华沙。
德军北乌克兰集团军群和中央集团军群此时仍由莫德尔负责指挥。他巡视战区时精神振作,这鼓舞了他所属的各师。可是往往他一离开,部队就乱了套。他由于对与他无关的事情横加干涉而丧失了部下对他一定的信任和尊敬。代理副司令哈佩指挥的北乌克兰集团军群,编成内有第4和第1两个装甲集团军以及匈牙利第1集团军(在喀尔巴阡山脉南翼)。该集团军群部署在波兰南部以及捷克斯洛伐克和加利西亚的部分地区,共有三十一个德国师,其中有四个装甲师,十二个匈牙利轻装师或旅。匈牙利第1集团军与第1装甲集团军组合而成了劳斯集群。劳斯是由于胡贝在一次飞机失事中罹难后于4月从第4装甲集团军调到第1装甲集团军的。劳斯在第4装甲集团军的职务由第9集团军的哈佩接替,而哈佩在7月初,同时还担任了该集团军群代理副司令的职务。最后在8月初,第48装甲军军长巴尔克成了第4装甲集团军的司令官。但在科涅夫指挥下一次进攻战役时,指挥北乌克兰集团军群和第4装甲集团军的两位司令官都不在位。
5月,科涅夫担任了第1乌克兰方面军的司令员,这时赫鲁晓夫和克赖因纽科夫都是该军事委员会的政治委员,索科罗夫斯基是参谋长。俄罗斯北部进攻战役开始时,该方面军并没有采取行动集中突击部队。但在6月24日至7月7日期间,有半数的步兵师和所有的三个坦克集团军已集结完毕。所有这些部队基本上都是在夜间走完二百五十英里的路程到达集结地域的,坦克部队是乘火车,炮兵和步兵部队是走公路。总计,第1乌克兰方面军在第一梯队配置了六个步兵集团军,在第二梯队配置了一个步兵集团军、三个坦克集团军和几个独立的坦克军、骑兵军和步兵军。总兵力为八十个师(其中六个是骑兵师)、十个坦克或摩托化军和若干个旅,共有官兵八十四万人、火炮一万四千门、坦克和自行火炮一千六百辆(门)以及飞机二千八百架。该方面军已准备好在7月12日攻打莫德尔的北乌克兰集团军群。
进攻是按照苏军当时采用的习惯方式进行的。步兵集团军以及所有的坦克和骑兵部队被控制在纵深准备当第一梯队的六个步兵集团军稍有突破,就立即投入战斗。7月12日夜,各集团军实施了连和营规模的猛烈的战斗侦察和试探性进攻。敌军稍有不支,步兵师不等炮火准备就跟踪追击。相反,如果敌军抵抗猛烈而坚决,苏军就进行猛烈的航空兵与炮兵的火力准备。整个方面军的进攻战役将在7月14日全面展开。
苏军这次进攻,德军是预料到的,因此在7月6日和7日它已作了全面的战斗准备。不过,使德军感到吃惊的是苏联空军无比强大。许多参战部队根据它们的经历说,苏联空军这是第一次在战场上取得了绝对的空中优势。第4装甲集团军命令它的前沿部队撤退,以躲避苏军猛烈的炮火轰击。第1乌克兰方面军右翼戈尔多夫的第3近卫集团军和普霍夫的第13集团军察觉德军这一行动后便立即发起冲击。到晚上,它们已突入纵深十英里,次日清晨已抵达德军的第二防御地带。雷克纳格尔的德军第42军与第46装甲军同时开始后退,尽管第16和第17两个装甲师接连实施了反突击,德国空军还向这个地区派出了一些飞机。7月15日晚,苏军又向前突破了几英里,并包围了南部豪费第13军的左翼。苏军派了一个机械化骑兵集群突入德军后方,冲散了第20装甲护卫师,到达布格河畔的卡缅卡斯特鲁米罗夫斯卡亚,此地距利沃夫,即北乌克兰集团军群司令部约二十五英里。然而,这次推进还是成败未卜。7月13日,库罗奇金的第60集团军和莫斯卡连科的第38集团军已经在第13军南面中央地区实施了进攻。由于德军两个装甲师(即巴尔克第48装甲军的装甲预备队)的反突击,这两个集团军经过两天的战斗仅前进了十英里。7月15日,雷巴尔科的第3近卫坦克集团军和列柳申科的第4坦克集团军奉命突破敌军防线,支援第60和第38两个集团军。第二天,它们便在科尔托夫附近打通了一条不到三英里宽十英里长的狭窄通道。当这两个坦克集团军出现在开阔地时,一支队伍和车辆拥进了这个狭窄通道口。第3近卫坦克集团军的一部分掉头北上协同卡缅卡斯特鲁米罗夫斯卡亚以南的那个机械化骑兵集群包围了布罗迪附近的德军第13军。与此同时,苏军的其余部队加上第4坦克集团军于7月18日向利沃夫推近。同日,罗科索夫斯基的第1白俄罗斯方面军从科韦耳向卢布林进攻。
布罗迪包围圈内,豪费的第13军由下列部队组成;拉施的第349步兵师、林德曼的第361步兵师、内特维希的第454保安师、弗赖塔格的第14党卫军(加利西亚)步兵师以及朗格的C军团(编成内有大量伤亡减员的第183、第217和第339等三个基干步兵师)。第13军总人数约有四万。党卫军师由加利西亚的乌克兰人组成,这些人虽然装备精良,但是缺乏训练,从未参加过战斗。朗格和梅伦廷一致认为这个党卫军师毫无用处,只是一支未受过训练的乌合之众,他们的长官也管不了他们。朗格的军团象其他所谓的军团一样,兵力相当于一个步兵师。他在编成内之所以还保留所有师的番号,部分是为了欺骗苏军最高统帅部,使它觉得德军战斗序列中有许多师。第13军是最近从第4装甲集团军调到第1装甲集团军的。
直到7月18日下午,德军第13军才接到突围与南面的巴尔克的第48装甲军会合的决定与命令。不用说,这是由于当第13军向南突围时,第1和第8两个装甲师要北上接应。西布格河以及长约十五至二十英里的敌占区(其中一部分是沼泽地,大部分是森林地)是德军的必经之地。该军向南突围时,其正面和两翼可能遭敌攻击,为此在东西两翼各配置了一个师。朗格和拉施的两支部队奉命突围,加利西亚党卫军师殿后。该包围圈已经逐渐收缩,车辆与装备到处乱放,阻塞了道路和通道,加剧了混乱状态。朗格事后懊悔地说,如果所有的车辆和装备一开始就扔掉,不拉到路上来。那么部队突围可能会更顺利些。然而在当时,第13军却想带走一切能带的东西。
以朗格和拉施的部队为先头的这支被围部队带着它的伤病员、运输工具和装备,踏上了危险的征途向南转移。苏军立刻作出反应,重型坦克和步兵向移动的两翼实施进攻。朗格以强击炮旅和一个缴获的T34型坦克连组织了一个装甲步兵群。他把工兵营残存下来的全部工兵都作为步兵支援这些坦克。该集群和徒步的步兵一起行进,虽然速度缓慢,但取得了稳步的进展,在途中摧毁了一些苏联坦克并缴获了一些完整无损的美国反坦克歼击炮,从而加强了该装甲集群的火力。但是,这支被围部队仍未与第48装甲军联系上。由于苏联空军的袭击和一系列的不测事件,第48装甲军实际上没有取得多大进展。最后,部分是由于复杂的大起伏地和难以形容的通信障碍,第13军和第48装甲军之间以及豪费的军和所属的师直属部队之间的无线电通信全部失灵。联络军官和徒步通信员成了唯一的通信手段。官兵不断伤亡,道路难行,不久装甲集群车辆的数量逐渐减少。但在7月21日中午,当时已徒步行进的装甲集群人员协同朗格的第217集群的一部分向南突围,找到了第1装甲师。不过由于通信失灵,这个情况朗格并不知道,豪费及其被围部队的余部显然也不知道。苏军对被围部队的攻击不断加剧,以致包围圈越缩越小,要突围成功就必须立即采取行动。朗格在同一天下午,发现第13军司令部内部情绪低落,便命令他的部队于当晚天黑后向南突围。朗格和拉施带领C军团和第349步兵师的大部分人马经过激烈的近战之后夺路向南,并越过了利沃夫-帕尔诺波尔铁路路堤。
第13军残部已濒于绝境。第二天,即7月22日的早晨,第454保安师的随军罗马天主教神父巴德尔遇见了豪费和他的一个参谋,当时他们正在树林里徘徊。豪费古诉他,敌众我寡,兵力相差悬殊,处境令人绝望,不过他还考虑次日晚再试行突围。他们分手时默默无言。那天下午,苏联的轰炸机和战斗轰炸机不停地轰炸,同时炮弹、炸弹和火箭弹象倾盆大雨一样从四面八方袭来。德军的火炮早就沉默无声了。德军的飞机一架也看不见。到处响着弹药和汽油桶的爆炸声,中间还夹杂着伤员一阵阵痛苦的哀号和临终前的呻吟。许多人始终保持冷静的头脑,但许多人却茫然若失不知所措,许多人自杀身死。在那个晴朗的夏季的日落时分,血红的夕阳徐徐沉没在包围圈上空的烟幕中,象征着第13军的覆灭。约二万五千名德军死亡,一万七千名德军,其中包括内特维希和林德曼被俘。
第13军和第48军之间是没有相互配合。但是,如果朗格的话是可信的话,那么,这次败北有一个值得注意的情况是,甚至在被围之后,豪费仍用无线电话与劳斯进行了直接联系。如果这属实,那么第1装甲集团军的指挥与控制系统的大部分肯定是在战斗中被破坏了。
在此期间,苏军的坦克部队继续向西开进,尽管德军在利沃夫进行的持久抵抗牵制了雷巴尔科的第3近卫集团军和列柳申科的第4坦克集团军。当时卡图科夫的第1近卫坦克集团军与巴拉诺夫的机械化骑兵集群负责追击,每天约以二十英里的速度向西南方向的雅罗斯拉夫推进,配合它们的是向正西方进攻的戈尔多夫的第3近卫集团军和普霍夫的第13集团军。索科罗夫的机械化骑兵集群则在这两路部队之间起着联接的作用。滂沱大雨和泥泞的道路使补给工作几乎无法进行,而且由于进攻正面扩大,苏军逐渐失去了进攻锐势。苏军已于7月23日抵达桑河,可是仍在利沃夫东部几十英里作战的德军却在7月24日才开始撤离,而且比较顺利地撤到利沃夫西南的萨姆博尔。直到7月27日,苏军才占领利沃夫。就在这一天,德军放弃了利沃夫东南约八十英里的斯塔尼斯拉夫这座大镇。
夏季战局的第三阶段,亦即最后一个阶段,在科涅夫进攻战役发起后的五天之内,由部署在科涅夫北面的罗科索夫斯基的第1白俄罗斯方面军的左翼部队实施。
沿着普里皮亚特沼泽地边缘的罗科索夫斯基那一绵长的翼侧,在白俄罗斯进攻战役期间,仅由少量兵力,即P·A·别洛夫的第61集团军保障。但后来在沼泽地以南科韦耳附近其方面军的左端集结了一支强大的部队,编成内有崔可夫的第8近卫集团军、古谢夫的第47集团军、科尔帕克奇的第69集团军、V·S·波波夫的第70集团军、贝尔林的波兰第1集团军以及波格丹诺夫的第2坦克集团军,其中有好几个集团军是从预备队调来的。通常的欺骗和伪装手段都用上了,不许新到的部队接近前方防御地域;保持无线电静默;消除车辆行驶过的痕迹;将部队隐蔽在树林里;严格禁止在户外洗河水澡或在河边晾晒衣服。在进攻开始前不久,首长和司令部举行了有计划的演练。参加演练的有朱可夫、罗科索夫斯基、诺维科夫和佩列塞普金。这支部队调到科韦耳后,罗科索夫斯基的方面军便以普里皮亚特河为界,分成南北两部分。在南边的第1乌克兰方面军发动进攻不过几天,罗科索夫斯基的左翼部队在所属第6航空集团军的一千四百架飞机的掩护之下,于7月18日在宽大的正面上向西进攻,从三个渡场渡过布格河突入波兰,而且还突入德军第4装甲集团军的左翼。苏军集中如此强大的部队发动进攻看来出乎德军意外。莫德尔的北乌克兰集团军群由于第1乌克兰方面军从南面向它进攻已全线吃紧,而且它还因莫德尔把担任预备队的那些装甲师调给了中央集团军群而失去了预备队。由波格丹诺夫指挥的苏军第2坦克集团军,当时在崔可夫的第8近卫集团军的地段上投入战斗,向前推进,7月23日攻克了卢布林。
元首曾严禁第4装甲集团军向维斯拉河撤退。但是,当苏军第2坦克集团军于7月25日到达维斯拉河畔的丹布林,两天后又同波兰第1集团军会师,事态的发展使元首的命令成了一纸空文。由于苏军这几次进攻,维斯拉河东岸的北乌克兰集团军群与中央集团军群的联系已被切断,中央集团军群的右翼受到严重威胁。另一方面,罗科索夫斯基已经离开普里皮亚特沼泽地,他指挥的第1白俄罗斯方面军的战线,不再是一条被沼泽地带分开的漫长战线。驻守布勒斯特-科勃临地区的魏斯指挥的德军第2集团军三面受敌:南面有V·S·波波夫的第70集团军,东面有从普里皮亚特河开来的P·A·别洛夫的第61集团军,还有在普里皮亚特沼泽地北部西进的巴托夫的第65集团军和卢钦斯基的第28集团军。德军曾试图扼守布勒斯特-里托夫斯克,但在7月28日,这个企图失败了。暂由拉济耶夫斯基代替受伤的波格丹诺夫指挥的第2坦克集团军,向华沙进发,7月31日,抵达维斯拉河以东的普拉加地区。同日,巴格拉米扬的第1波罗的海方面军,打到里加以西几英里的波罗的海沿岸,切断了北方集团军群与中央集团军群的联系。
7月20日,被任命为弗罗姆的后备军参谋长的斯陶芬贝格伯爵,企图在东普鲁士的腊斯登堡总部用炸弹炸死希特勒,尔后接管柏林政府,结果没有得逞。炸弹炸毁了临时用作会议室的营房,但是却没有炸死所要谋杀的人。施蒙特、科尔滕、勃兰特和一个速记员被炸死,在场的其他人受了轻伤。希特勒本人几乎没有受伤,幸免于难。随后开始清洗,不仅清洗密谋分子,而且还清洗所有了解这个密谋的人。德国陆军和参谋总部大遭其殃,许多在位和退役的高级军官或因确有牵连,或因涉嫌而被逮捕处决,有些人则以自杀逃避逮捕。惨死的有贝克、卡纳里斯、赫普纳、隆美尔、舒伦堡、弗罗姆、克鲁格、瓦格纳以及其他许多人。前参谋总长哈尔德同副参谋总长兼作战部长豪辛格以及作战组织部长施蒂夫一起被捕。清洗在最高统帅部和参谋总部内普遍进行,甚至连下级军官也被逮捕或撤职。后备军由希姆莱负责指挥,卡纳里斯的谍报局被撤销,其职能由希姆莱的党卫军组织履行,该组织从这时开始便负责处理除战术情报活动以外所有的情报活动。清洗带有打击报复的性质,不仅打击了指挥与参谋人员的任何反抗性,而且还打击了他们的独立性与主动性。军事法庭开庭审判涉嫌的高级军官,解除他们的军职,以便将他们交给“人民法庭”去审判。有些军事法庭成员与这件案子的牵连,几乎不少于由他们判决的人。
弗里斯纳显然对这个密谋本身一无所知。他谈到了他最初是怎么获悉7月20日那件不幸的事的。7月20日那天,金策尔(原先是东线外军处处长,当时是北方集团军群参谋长)接到斯陶芬贝格的电话,告诉他说,希特勒死了,贝克已接管了政府。这时他才知道这件事。弗里斯纳对这次密谋及其失败的反应,与大多数德国军民的反应一样,除了一些接近希特勒因而有机会直接了解他的古怪性格的高级司令官和政府官员以外,大多数德国人是坚决支持阿道夫·希特勒的。全国各地都对谋杀希特勒这一事件,表示愤怒和憎恨。正如后来德国所承认的,在密谋者中间有许多勇敢而正直的男男女女。但在1944年,甚至连怀疑希特勒的领导是否贤明可靠的那一部分人,也懂得国家的统一和纳粹政权的巩固,是抵挡将要涌到德国东部地区的那股赤色恐怖和野蛮兽行的巨大的洪流的唯一希望。他们对希特勒将支持到底。只是在他死去的时候,德国人才几乎一致地唾骂他。
从政治方面说,这次炸弹爆炸事件,向德国的盟友证实了它们早已清楚的事,那就是德国必败无疑。谋杀事件和随之而来的清洗,从根本上动摇了德国陆军。德国陆军领导层失去了德国公众和野战部队对它的极大尊重和信任。自从中央集团军群惨败以来,关于谋反的密谈早已广泛流传,而此刻人们不仅听到了这些传闻,而且信以为真。在陆军内部,军事领导人和国家社会主义督导官之间常常发生磨擦和互不信任的情况,因此后者更加密切注视指挥官们的行动。因他们自己人投寄的匿名揭发信致使指挥官下狱或者降为士兵的事例时常发生。最高统帅部和军事组织就这样被内部的倾轧损害着肌体,而且是在德军在法国已被击败,以及整个中央集团军群在东线濒于崩溃这样一个战争最危急的时刻。此外,希特勒还突然撤了蔡茨勒的职。虽然据人们所知,他与这次密谋事件毫无牵连,但他的上司却认为他应该对最高统帅部和参谋总部的罪行负责。前段时期,蔡茨勒生病,尔后又因失宠而离职。他让位给前机动部队总监古德里安。古德里安并不比蔡茨勒更胜任参谋总长的职务,不过希特勒已把参谋总长的职位降到一个办事员的水平,就是在总司令与各个集团军群司令官之间充当中间人和话务员。参谋总长再也没有丝毫的权威和自主权了。
古德里安到腊斯登堡发现,陆军总部的参谋总部各办公室几乎空无一人。蔡茨勒已经离去。豪辛格和施蒂夫被罢官。许多部门的负责人被盖世太保突然搞掉。陆军总部所属的一部分已从东普鲁士迁回到总部旧址柏林市郊措森。古德里安毫不畏缩,正象他的前任蔡茨勒一样,鼓起劲头开始干起来,尽管元首前不久绝对禁止他擅自发布任何命令。古德里安同莫德尔和弗里斯纳似乎很快就出现了分歧。弗里斯纳仍迫切要求撤出爱沙尼亚,莫德尔想将魏斯的第2集团军从布勒斯特地区撤出,并将预备队集中在维斯拉河的西岸,以便以攻为守地掩护他暴露的两翼。古德里安堕入了元首虚构的幻境,他扬言说,只要从罗马尼亚调二三个师,局势就可恢复。7月24日,希特勒命令北方集团军群和中央集团军群坚守阵地,并命令弗里斯纳与舍尔纳对调职务。舍尔纳是南乌克兰集团军群司令官,而且还是国家社会主义制度的忠实信徒。为了安慰弗里斯纳,他被晋升为上将,并被调到一个所谓寂静而无战事的战区。
这时,苏军最高统帅部命令罗利索夫斯基的第1白俄罗斯方面军和科涅夫的第1乌克兰方面军,在华沙两边到维斯洛卡河口这一宽为一百三十英里的正面上,向西进发渡过维斯拉河。维斯拉河虽然是一条宽约二百码的大河,但有些地方水深至多六英尺,与苏军曾经渡过的国内许多河流相比,它只是一个小小的障碍。7月28、29两日,第1乌克兰方面军所属的戈尔多夫的第3近卫集团军、普霍夫的第13集团军和卡图科夫的第1近卫坦克集团军一抵达维斯拉河,便开始用五十吨的重型舟桥,以及十六吨普通较轻型的门桥渡河。起初,第1乌克兰方面军由于抵抗轻微而进展很快,在河西约二十五英里的纵深处建立了桥头堡。但在8月10日,巴尔克的第4装甲集团军得到从东南方向上的第1装甲集团军调来的三个装甲师的增援,便对这个桥头堡进行反击,将苏军击退好几英里,暂时控制了局势。科涅夫的第1乌克兰方面军此时已感兵力不足。
北面的拉济耶夫斯基的第2坦克集团军,仍在华沙近郊普拉加,并正设法通过铁路桥进入华沙市内。这时华沙举行了8月1日起义。驻在伦敦的波兰流亡政府对苏联存有戒心,它有理由怀疑苏联解放波兰的用心,因此它支持并指挥一个称作国民军的波兰爱国地下军。国内这支爱国的军队截获了第4装甲集团军发出的无线电报,了解到德军打算撤退到维斯拉河以西,之后,该军举行了起义,力图抢在苏军前面夺取华沙,以便赶走德军,并向苏联表明它才是苏联必须与之打交道的波兰真正军事、政治力量。正如苏联所报道的,这次起义安排在波兰流亡政府总理米科拉伊契克访问莫斯科期间,可能正是为了加强他在克里姆林宫谈判中的地位。苏联政府埋怨说,它在起义开始以后才得到这次起义的通知。这种埋怨不是没有道理的。不过,苏军最高统帅部本身早已空投了传单,鼓动被兰人民拿起武器反对德军,而且7月29日莫斯科电台也是这样号召华沙人民的,这也是事实。但是,苏联的意图却是,这样一种起义应该完全从属于共产党和苏联的利益而不能由一个得到英国支持的民族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流亡组织来指挥。这个组织象反对德国一样,也疯狂地反共、反苏,因为波兰人在过去的四年中,无沦在德国法西斯统治下,还是在苏联共产党的手下都留遭到极其野蛮的对待。苏联政府一向是有深谋远虑的,它早就组建和训练了一个波兰集团军,由派遣的苏联军官和政工人员进行监视,并施以适当的教育。该集团军在波兰旧军队的一位军官贝尔林统率之下,将肩负两大任务;一是给波兰本土征集的那支为苏联事业而战的新部队输送骨干;二是给波兰共产党傀儡政权(莫斯科打算将它建在卢布林以对付伦敦的流亡政府)提供必要的公开警察支援。苏联政府这样做的目的是想给人一种假象,即解放了的波兰是由波兰人而不是实际上由俄国人统治的。贝尔林集团军的士兵,是从监狱、战俘营和集中营征集来的。由于苏联有不少被囚禁的外国人,因而捷克斯洛伐克军队和波罗的海国家的军队,也是如法炮制的。
波兰爱国军队国民军总司令布尔·科马罗夫斯基于8月1日开始起义,威胁了德军福尔曼的第9集团军所属一部分部队的后方交通线。该集团军司令部在博勃鲁伊斯克附近战败之后编入预备队,最近又奉命参战。波兰这次起义缺少武器弹药,开始时组织得不好,但是它的发展几乎是自发的。人民表现了伟大的英雄气概,因为他们的起义不但是为了摆脱老的侵略者,而且也是为了对付新的侵略者以确保国家的前途。苏联政府方面对伦敦波兰流亡政府的意图和抱负了如指掌,并且不信任英国,因此并不希望这次起义成功。如果它竭尽全力支援起义者并且在8月间占领华沙,那么它将面临一支估计约达三万五千人、主要装备有德国武器的爱国国民军的存在,这支军队将使新成立的卢布林政府感到为难。在这个时候,克里姆林宫不想让苏军攻打波兰爱国者,而且也不准备在波兰国家前途的问题上同西方较量。因此,莫斯科先是假装不知道起义这回事,继而胡说国民军对德军持有友好态度,最后则谴责国民军的领导人轻举妄动,使波兰人作出了无谓的牺牲,对此负有罪责。斯大林将这些说法作为他袖手旁观的借口。
苏联方面一直强调第1白俄罗斯方面军和第1乌克兰方面军都没有足够的补给品,又有维斯拉河挡在面前。这一说法无疑是符合事实的,只不过维斯拉河本身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障碍。据说第2坦克集团军自从进入波兰领土以来,在维斯拉河东岸的普拉加地区遭到了德军的顽强抵抗而且还损失了五百辆(门)坦克和自行火炮。这点可通过莫德尔说过的话部分地得到证实。他说从第2和第4两个集团军抽调的三个装甲师组成的集团军群预备队在华沙的东北方向曾围歼了一个坦克军。另一方面,第8近卫集团军在华沙以南约二十五英里的马格努舍夫,越过维斯拉河实施了猛烈的进攻;在华沙起义第二天,即8月2日,贝尔林集团军的三个波兰师协同苏军第69集团军的一部奉命渡过了维斯拉河,它们没有进入华沙,而是开到华沙以南约四十英里的普瓦维和丹布林附近。这些波兰将士伤亡很大,然而却坚守了他们的桥头堡。在马格努舍夫的波军和苏军本应在普拉加附近打过维斯拉河,支援起义的波兰人。苏联政府和战场指挥官当时没有这样做,更激起人们对苏联的指责,说克里姆林宫就是想让德军消灭那些爱国者。8月16日,莫斯科通知英国政府,说它不打算干预波兰起义。但到8月19日,英美两国要求借用苏联领土上的机场设施,以便给起义者空运武器弹药和医疗补给品时,却遭到了拒绝。斯大林在8月22日给丘吉尔和罗斯福的信件中,将波兰国民军说成是一群罪犯。直到9月10日,当时起义已渐趋平息,苏军最高统帅部才假情假意提供援助。9月10日至14日,古谢夫的苏军第47集团军肃清了普拉加的残敌,尔后波兰第1集团军奉命越过维斯拉河进入华沙支援起义。9月16日,贝尔林的波兰第1集团军渡河夺取了桥头堡,但是被强征到该集团军的未经训练的波兰农民,不是德国陆军和党卫军的对手,9月23日,他们又被赶回维斯拉河的东岸。到9月14日,苏联才开始向陷入困境的波兰人空投食物和弹药。在当时,大部分弹药毫无用处,因为苏军的弹药是空投给一支主要用缴获来的德国步枪和机枪作战的军队。苏军两个带着无线电台的联络军官被伞降到华沙市内,充当布尔·科马罗夫斯基与罗科索夫斯基之间的联络官。可是发出的无线电报却得不到回音,因而这两个联络军官没起什么作用。极可能苏联有意派这两个联络军官到这个爱国组织中充当间谍,因为前不久于7月17日在维尔纽斯附近,国民军所有的当地指挥与参谋人员,在苏方多次说了表示友好与感激的话之后,应邀与第3白俄罗斯方面军司令员切尔尼亚霍夫斯基举行参谋会议,却无一人返回。在当时情况下,苏联的态度本来是可以预料到的,当它占领了波兰成立了卢布林政府,它的用意就进一步被证实了。在起义中起了重要作用的人,或者与伦敦流亡政府人员有点联系的人,不是失踪就是被塞进火车运往俄国内地,其中大部分人从此踪影皆无。
据说希特勒不愿将镇压波兰起义的任务交给德国陆军,而交给了希姆莱。希姆莱又把这个任务交给巴赫-策勒维斯基。十二个党卫军警察连,迪莱万格指挥的由判罪的德国犯人组成的团,以及卡缅斯基指挥的大部分由苏军战俘组成的白俄旅,在它们的德国长官的指挥下对波兰居民犯下了滔天罪行。德国部队躲在一群群被赶往波军防线的妇孺后面。波兰伤病员不分男女被逐出医院集体枪杀。强奸和割断喉管的事司空见惯。据古德里安自己说,他坚决要求希特勒撤回这些部队,而且在他尔后的讲话中,他还企图推卸他对陆军和武装党卫军负有的责任。在这期间,爱国的国民军在整个8、9两个月继续在地下室和下水道里进行战斗,其残部直到10月2日才投降。
7、8两月,苏军最高统帅部力图改善在喀尔巴阡山脉和波罗的海地区的态势,准备向巴尔干半岛境内发动新的进攻战役。科涅夫的第1乌克兰方面军在维斯拉河西岸的散多梅希-巴拉努夫地区的桥头堡奉命休整,该桥头堡威胁着德国的上西里西亚。但是,沿着喀尔巴阡山脉一线,科涅夫却有个绵长而暴露的左翼。为了保证该翼侧的安全,使他能集中兵力执行下一个任务,即继续东进,以彼得罗夫和麦赫利斯为首的第4乌克兰方面军司令部奉命从最高统帅部预备队开到这个地区。彼得罗夫到达斯塔尼斯拉夫指挥由科涅夫的左翼部队(包括格列奇科的第1近卫集团军和茹拉夫列夫的第18集团军)改编而成的第4乌克兰方面军,彼得罗夫的任务将是肃请德罗戈贝奇工业区的残敌,尔后夺取喀尔巴阡山的山口并突入多瑙河平原。
在波罗的海地区,德军的北方集团军群与里加以西的中央集团军群的联系并未恢复,因为在里加以西,巴格拉米扬的第1波罗的海方面军已经到达波罗的海海岸。新上任的北方集团军群司令官舍尔纳并没有比他的前任弗里斯纳和林德曼取得更大的胜利。象他们一样,他也建议立即撤出爱沙尼亚。希特勒仍坚持波罗的海地区的每一寸土地都要坚守,尽管芬兰即将退出战争。此时,舍尔纳遭到戈沃罗夫的列宁格勒方面军和马斯连尼科夫的第3波罗的海方面军的猛烈进攻。列宁格勒方面军是越过纳尔瓦河实施进攻的。第3波罗的海方面军是从贝帕斯湖以南向多帕特(塔尔土)和瓦耳加实施进攻的,显然是要进抵里加湾,把北方集团军群一分为二。里加以南的巴格拉米扬的第1波罗的海方面军似乎准备攻打德维纳河以南的第16集团军阵地,以扩大那块将北方集团军群与中央集团军群分割开的狭长地区。
元首还进一步调整了许多高级司令官的职务。德军在法国的战线崩溃后,莫德尔就被调往西线,他的中央集团军群司令的职务于8月16日由赖因哈特接任。赖因哈特在第3装甲集团军的职务由劳斯接任,劳斯的第1装甲集团军司令的位置则由原属第1集团军的海因里希填补。9月初正式批准哈佩担任北乌克兰集团军群的司令。
希特勒这时发动了一场新的反突击。这场反突击由希特勒亲自计划并由第3装甲集团军的两个装甲军负责实施。这两个装甲军共有一个装甲护卫师和四个装甲师,其中有两个师正在从罗马尼亚开来。在那里,这两个师曾为南乌克兰集团军群提供了最后可供使用的预备队。这支反突击部队将从其立陶宛西部的集结地域向东北发动进攻,以用恢复中央集团军群与北方集团军群之间的陆上联系。尔后,它将协同北方集团军群的几个步兵师穿过第1波罗的海方面军和第3白俄罗斯方面军的后方地域向东南方向的考纳斯实施进攻。这次反突击于8月16日开始,可是取得一点初步胜利之后不久就停滞在施亚乌利亚伊地区。不过这次反突击仍起了点小小的作用,它制止了第1波罗的海方面军对德维纳河以南的德军的进攻,因为该方面军不得不转向西对付突入其后方的劳斯的第3装甲集团军。8月21日,德军在海军协助之下,设法沿着海岸打开一条通往北方集团军群的狭窄走廊。这便为北方集团军群从陆路撤出波罗的海北部各国提供了最后的机会。然而,希特勒强调撤退会对瑞典人的态度产生极为不良的影响时,早已发现另一个芬兰式的国家了。于是他从中央集团军群又抽了两个师给北方集团军群。
当时,苏军进攻力量的同义词就是坦克集团军以及坦克与机械化军。只要将坦克与摩托化部队集中在一起,并保障它们的供给,苏军最高统帅部就有取得一定胜利的把握。苏军步兵部队伤亡极其惨重而且步兵还往往缺乏训练,因此他们的进攻能力极为有限。德国驻东线的部队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如此。德国装甲师和装甲护卫师是对付苏联坦克部队最强有力的部队,但是德国步兵师却越来越弱小。大量的伤亡使德国步兵师的人数减少到不及步兵团的规模。它们的训练水平和作战能力虽然可能超过苏军的步兵师,但已不能与1941、1942这两年的德国步兵师相提并论了。施佩尔改组了军事工业,增加了武器装备的产量。这些武器装备却大半断送在乌克兰、白俄罗斯和法国等几次大包围战中。然而,德国的工业与经济力量以及德军的潜力依然很强大。只要有时间进行改组,只要在战略与高级战术方面指挥高明,德军是能继续长期打下去的。
在1943年冬季和1944年冬季,德国东线的兵力由于向西线和地中海战区调动部队和进行增援而削弱。1944年6月1日,即诺曼底登陆和罗马陷落之际,德军在东线的陆军师、空军野战师和党卫队野战师共一百六十四个,其中有些师几乎不超过团的编制,而德军在西线和地中海战区却有一百二十一个师。1943年12月德军在法国和荷兰的坦克仅有六百五十辆,强击炮仅有二百二十门,但到1944年6月坦克增加到一千五百五十辆,强击炮增加到三百门。
朱可夫评论德军1943年和1944年的失败时,认为德军最高统帅部和各集团军群的司令官应负一定的责任,因为在他看来他们的指挥越来越不得力。与战争开始阶段相比,德军统帅部此时已智穷才尽,特别是陷入困境时更是如此。它还明显地忽视了对敌我双方力量进行实事求是的估价。那些委过于希特勒的德国将领们受到朱可夫某些批评。朱可夫不得不承认希特勒对失败应负部分责任,但他总认为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德军不了解苏联武装部队在作战能力方面有哪些真正的提高。上述这一切无疑都是对的。
在另一方面,朱可夫声称他对德军在白俄罗斯的战役实施方法感到惊奇。他认为,布施一感到有失败的危险就应该象苏军可能干的那样去干,迅速退到后方防线,同时使用机动部队攻打敌进攻部队的翼侧,缩短战线,竭力扼守明斯克以东的地区,而不应该象他那样处置。朱可夫的批评是中肯的。但是这并不足以大惊小怪,朱可夫应当明白布施为何那样处置。他也应当记得苏军在1941年和1942年也曾遵照过一位威严的独裁者的命令坚守阵地,结果遭到惨败。
8月25日,英美军队抵达巴黎,并迅速向德国西部边境推进。此时元首所得的结论是,主要兵力应在西线作战,而且还决定在德国境内集结一支突击部队以便给德国边境以西的西方盟军以毁灭性的打击。尔后,他可能转而向东对付逼近的苏军。这期间,他拒不理睬古德里安提出的撤出巴尔干各国、挪威和意大利部分领土的建议。这些战区其实都是由约德尔负责的。古德里安自己则转而致力于组建本土防御部队以保卫德国东部边境地区。他开始在柯尼斯堡、但泽、格罗高和布雷斯劳等周围构筑防御工事,这些工事主要是土木结构,由志愿人员以及妇女、儿童与老人(能找到的劳动力的唯一来源)参加修建。古德里安下令从休养员和轻伤病员中组建一百个步兵营和同样数目的炮兵连去保卫东部边境。但是古德里安抱怨说,其中大部分被约德尔弄到西线去了。接着,那些参谋总长想配置在东线的备用的火炮和重装备也被他弄走了。甚至连希姆莱的后备军培训出来的最后几批作战部队也肯定不会用于保卫东线,而是送到西线去作战。元首还把组建地方民兵队伍的任务交给了纳粹党,而不让政府和军队承办,就象他三年前募集冬装时的做法一样。这件事情办得拖拖拉拉,极欠考虑,但是最后还是建成了人民冲锋队。这个新组织经过一番宣传和征募之后,并未能罗致足够数目的指挥官、教官或武器,使它成为一支有战斗力的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