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声·第四十
作者:利德尔-哈特·英国
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史·(英国)》
出自————《战争通史》
关键的因素和转折点
这场不幸的、以开辟了俄国进入欧洲心脏的道路而结束的冲突,曾被丘吉尔恰当地称为“不必要的战争”(The unnecessary war)。英法两国在力求避免这场战争和遏制希特勒的政策中存在着一个基本弱点,这就是它们对战略因素缺乏理解。
正因为如此,它们便在最不利于它们的关头陷入战争,而促成了一场本来可以避免的影响深远的大灾难。英国的幸存似乎是一个奇迹,其实是由于希特勒犯了历来侵略成性的独裁者在历史上所反复犯过的那种错误。
极端重要的战前阶段
回顾起来,那最早的致命的一步,显然是德国于1936年重新进入莱茵兰。对希特勒来说,这一行动带来了双重的战略利益:既为德国在鲁尔的重要基本工业区提供了掩护,又为它入侵法国提供了可能利用的跳板。
为什么这一行动没有被制止呢?其主要原因在于法国和英国都极力希望避免任何可能引起战争的武装冲突的风险。同时,由于德国重进莱茵兰,尽管这样做的方式不对,但表面上看来似乎仅仅是一种矫正不公平的努力,这就更加使得英法不愿有所行动。特别是重视政治的英国人倾向于认为这是一个政治步骤而不是军事步骤,没有能看出这一步骤在战略上的含义。
希特勒在1938年的行动中再次从政治因素中取得了战略利益:德国和奥地利的人民希望统一,捷克斯洛伐克对苏台德区日耳曼人的处置办法激起了德国的强烈反感;因而在西方各国中又出现了广泛的同情,认为德国在这两个问题上是具有几分道理的。
但是,希特勒于3月份侵占奥地利,这就使得捷克斯洛伐克的南翼完全暴露了——对他来说,这个国家是他在实现向东扩张计划路上的一个障碍。他利用战争威胁和结果所签订的慕尼黑协定,于9月份不仅得以收回苏台德区,而且使捷克斯洛伐克处于战略上完全无力对抗的地位。
1939年3月,希特勒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剩余部分,从而包围了波兰的侧翼。这是希特勒的一系列“不流血”花招中的最后一招。紧接着希特勒的这一步之后,英国政府采取了十分鲁莽的一招:突然对波兰和罗马尼亚提出保证,而没有考虑到这两个国家各自在战略上都是孤立的,也没有在事先取得俄国的任何保证,而俄国却是唯一能够对这两国提供有效援助的大国。
英国提出的这些保证,就其所选定的时间来说,必然会起到挑衅的作用;而据我们目前所知,希特勒在遇到这一挑战姿态之前,并没有立即进攻波兰的打算。就其所选定的场所是位于英法军队难以进入的欧洲地区来说,这些保证却提供了一种几乎难以抵抗的诱惑。由此,这两个西方大国就从根本上破坏了它们当时的劣势地位所能采用的唯一切实可行的战略型式。因为它们不但没有能在西方提出一条足以对付任何进攻的强大阵线,以此来制止侵略,反而给了希特勒一个突破薄弱阵线的大好机会,从而获得初步胜利。
当时可能避免战争的唯一办法在于取得俄国的支持,因为俄国是唯一能够给予波兰以直接援助、从而遏制希特勒的大国。然而,尽管形势危急,英国政府的步骤还是疲疲塌塌,半心半意。除了英国人的犹豫不决外,波兰政府和东欧的其他小国也反对接受俄国的军事援助,因为这些国家害怕俄国出兵援助会等同于侵略。
对于英国支持波兰所引起的新局面,希特勒做出的反应就大不相同。英国的剧烈反应和加强军备措施使他震惊,但效果与所预期的恰恰相反。他的解决办法受了他从历史上得到的英国人画像的影响。他认为英国人头脑冷静而有理性,能使感情受到理智的控制,因而相信他们除非能得到俄国的支持,否则决不会为了波兰而轻易投入战争。所以,他抑制着对“布尔什维主义”(Bolshevism)的仇恨和恐惧,竭力争取与俄国和解,赢取它采取不干涉态度。这种转变较之张伯伦的转变更为惊人,而其后果同样是致命的。
8月23日,里宾特洛甫飞往莫斯科,并签订了条约。此项条约还附有一项波兰将被德俄两国瓜分的秘密协议。
此项条约使得战争肯定不能避免了。希特勒一系列快速的侵略行动,引起了人心惶惶、群情激愤的局面。英国人认为他们已经保证援助波兰,此时决不能置身事外,袖手旁观;否则,既会有损他们的荣誉,又会为希特勒扩大侵略开辟道路。同时希特勒也决不会收回他侵占波兰的决心,即使他已看到这将引起一场全面战争,也在所不惜。
就这样,欧洲的文明列车突然驶进了一条又长又暗的地道,经历了六个使人筋疲力尽的年头之后,才从这条地道里钻出来。即使在那时,胜利的灿烂阳光仍然成为一幅幻景。
大战的第一阶段
1939年9月1日,星期五,德国军队侵入波兰。9月3日,星期日,英国政府对德宣战以履行它早先曾经给予波兰的保证。六小时以后,法国政府更加无可奈何地步了英国的后尘。
不到一个月,波兰全部沦陷。九个月内,西欧极大部分地区都被日益泛滥的战争洪水所淹没。
波兰当初能够坚持得更久一些吗?法国和英国能做出更大的努力来解除德国对波兰的压力吗?根据目前所知的武装力量数字的表面来看,这两个问题的答案乍看起来似乎都是“能够”。
德国军队在1939年是远远没有作好战争准备的。波兰和法国拥有的军队总共相当于一百五十个师,其中包括三十五个后备师,还有一些师要被调配用于法国在海外所承担的义务;对比之下,德国军队总共只有九十八个师,其中三十六个师还是未经训练的。在德国人留下防守西部边界的四十个师中,只有四个是训练良好和装备齐全的现役师。但是希特勒的战略已置法国于这样一种境地,即只有展开一场快速进攻才能解除波兰所受的压力,而法国军队对这种战斗方式是难以胜任的。法国陈旧的动员计划在征集和调动所需要的强大兵力方面是缓慢的。它的进攻计划所依赖的大量重炮直到第十六天才准备就绪。但到那时,波兰军队的抵抗已在土崩瓦解了。
波兰的战略位置极为不利——这个国家象处于德国两腭之间的“舌头”,加上它把大部分兵力摆在舌尖附近,这种战略部署就使形势更加不利。此外,这些部队在装备和作战思想方面都是过时的,他们仍然把信心寄托于数量庞大的骑兵,殊不知骑兵对德国坦克是毫无办法的。
德国人在那时只有六个装甲师和四个机械化师能投入战斗,但是由于古德利安将军的努力和希特勒的支持,他们在采用高速度机械化战争的新设想方面超过了其他国家的军队而取得了极大的成就,尽管英国先驱者在二十年以前就已经设想出这种新型的战斗方式和速度。德国人还发展了一支比任何其他国家都强大的空军;反之,不仅是波兰,而且连法国都极其缺乏空中力量,甚至不足以支援和掩护它们的陆军。
就这样,波兰目击了德国新的闪电战术的第一次胜利表演,而波兰的西方同盟国却还在墨守陈规地准备战争。9月17日,红军越过了波兰的东部边界,这背后一击决定了波兰的命运,因为它几乎没有任何多余的部队来抵抗这第二个入侵。
波兰迅速沦陷后,接着是为期六个月的平静——当时目击者被这种表面平静所迷惑,因而称之为“假战争”(phoney war)。其实更正确的名称应该是“幻想之冬”(winter of illusion),因为西方国家的领导人和公众都把时间用于制订异想天开的进攻德国侧翼的计划,而且总是公开地谈论。
事实上,法国和英国都没有单独建立战败德国所需兵力的希望。既然德国和俄国在共同的边界上互相对峙,英法两国最大的希望就是这两个互相猜忌的同盟者之间会发生摩擦,从而将希特勒的那股爆炸的力量从西方引向东方。这件事发生在一年以后,如果西方同盟国按照民主国家通常的作风不那么急躁的话,这件事很可能早就发生了。
英法两国要进攻德国侧翼的那种气势汹汹的高谈阔论,促使希特勒采取先发制人的行动。他的第一个打击是占领挪威。从被缴获的希特勒的一些会议记录可以看出,直到1940年初他还在考虑“保持挪威的中立将是对德国最有利的方针”,但到2月份他却得出这样的结论:“英国人打算在那里登陆,我要抢在他们前头到达那里。”4月9日,一小股德国侵略军在那里登陆,粉碎了英国企图控制这个中立地区的计划;并且占领了重要的港口,而挪威人当时却一心指望英国海军驶进挪威的领海。
希特勒的第二个打击是5月10日指向法国和低地国家。早在头一年秋天,当他打败波兰后向同盟国提出媾和而被拒绝时,他就着手准备这一行动了——他觉得彻底打垮法国是迫使英国同意和平的最好机会。但自11月以来,恶劣的气候和他的将领们的疑虑使这一行动一再延期。接着在1月10日,一位德国参谋携带着有关这项计划的文件飞往波恩,因在暴风雪中迷了路而降落在比利时。这一失误使得进攻推迟到5月份,同时进攻计划也彻底重新制订。这件事使同盟国遭到极大的不幸,而希特勒却暂时鸿运高照,同时改变了战争的全貌。
因为原计划所定的主攻方向是穿过比利时中部的运河沿岸地区,事实上将导向与英法两国最精锐的部队正面冲突,因此或许要以失败而告终,从而大灭希特勒的威风。但曼施坦因所提出的新计划却是完全出乎同盟国的意料之外,使他们晕头转向,结果遭到惨败。因为当同盟军向比利时推进以迎击德军在那里和在荷兰所发动的突击时,德国的大量坦克部队(七个装甲师)却风驰电掣、迅猛冲过山路崎岖、森林繁茂的阿登地区,而同盟军统帅部认为坦克是无法通过这条路的。德军强渡马斯河时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抵抗,他们突破了同盟军防线的薄弱环节,接着就以破竹之势向西推进,直达位于比利时同盟军背后的英吉利海峡沿岸,切断了他们的交通线。这样,在德国大量步兵投入战斗之前就决定了战事的结局。英国部队好不容易才设法从敦刻尔克渡海逃跑。比利时军队和大部分法国军队都被迫投降。这种后果是无法补偿的。因为在敦刻尔克大撤退后的一星期,德军向南进攻时,剩下的法国部队竟无力抵抗了。
然而,这一震撼世界的惨重灾难本来是可以非常容易防止的。德国装甲部队的突击,早在他们到达英吉利海峡之前就能够以同一兵种部队的集中反击来加以阻止。但是法国人,尽管拥有比敌人更多和更好的坦克,却按照1918年的老框框,把它们分成许多小股散开排列。
如果法国人没有匆忙开进比利时而听任其战略要地马斯河的防务如此空虚的话,或者把后备军立即调到那里的话,那么德国装甲部队对马斯河的强攻也是能够及早阻止的。但是,法国统帅部不仅以为坦克在阿登地区不能通行,而且认为对马斯河的任何袭击都将仿照1918年的固定形式,而德军到达那里后还需要一星期左右的时间从事准备。这样,法国人也就能够有充分的时间把后备部队调去。可是,德国装甲部队于5月13日清晨到达马斯河,当天下午就猛攻各个渡口了。“坦克速度”(tank time)的行动步伐打垮了过时的“缓慢动作”(slow-motion)。
不过,这种闪电战步伐之所以能够行之有效,仅仅是由于同盟国领导人还没有掌握新技术,因而,也就不知如何对付它。如果各个通道口早用地雷区掩护着的话,德国武装部队的突击甚至在它到达马斯河之前就能够被挡住了。即使地雷缺乏,这种突击也是能够阻挡住的——用一种轻而易举的办法,就是沿着通向马斯河的各条森林繁茂的道路,把一路上两旁的树木砍倒。清除这些树木而造成的时间损失,对德国人将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 注:我的一个法国朋友,当时负责马斯河的一段防区,曾请求统帅部准许采用这个办法,但被告知必须使这些道路通行无阻以便法国骑兵由此前进。这些骑兵按时驰入阿登地区,但很快就驰出这个地区而被击溃了,德国坦克紧跟在他们后面。 ] 。
法国沦陷后,一般舆论倾向大都以此归咎于法国的士气不振,因而认为沦陷是无法避免的。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谬论。法国士气的低落仅仅出现在军事上遭到突破以后——而这种突破本来是非常容易防止的。到1942年,所有的部队都学会了如何制止闪电战的进攻——要是在战前就学会了,许多损失本来是可以避免的。
大战的第二阶段
英国当时成了纳粹德国仅存的劲敌。但是它的处境危险万状:军事上无险可守,又受到敌人延绵二千英里海岸线的包围的威胁。
它的军队之所以能够到达敦刻尔克而且逃脱了全军被俘的厄运,仅仅是由于希特勒采取了莫名其妙的行动,命令他的装甲部队停止前进两天,当时这些部队距离这个最后剩下的、几乎毫无防备的逃跑港口还不到十英里。这一道停止前进的命令是由许多动机引起的,其中包括戈林的好大喜功的要求:应该由德国空军赢得最后一墩牌。
尽管英国军队大部分得以安全撤退,但他们的武器丧失殆尽。在把归来的十六个师中得庆生还的士兵加以整编后,只有一个装备完整的师来保卫国土,舰队则被安置在德国空军不能到达的遥远的北方。如果德军在法国沦陷后一个月内的任何时候在英国登陆,英国就简直没有抵抗他们的可能。
但是希特勒和他的三军首脑并没有为入侵英国作好准备,甚至没有为他们在打败法国后如此显然必要的继续追击的行动订出任何计划。他让这极其重要的一个月在满怀英国同意媾和的希望中悄悄地过去了。甚至在这方面的幻想破灭后,德国的准备工作也是不认真的。当德国空军在“不列颠之战”中未能把英国皇家空军驱逐出天空之外时,德国陆军和海军的首脑事实上是为此而感到高兴的,因为这样便为暂停入侵英国提供了借口。更奇怪的是,希特勒本人也愿意接受暂停入侵的种种借口。
希特勒的私人谈话记录表明,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他不愿意摧毁不列颠和英帝国,认为英国是世界上的一个稳定因素,因而仍然希望争取它作为伙伴。但是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新的冲动。希特勒又在转过来向东方打主意了。这是对保存英国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因素。
如果希特勒倾其全力于击败英国,英国的灭亡早已是几乎难免的了。因为尽管他错过了入侵英国从而征服英国的大好机会,但仍能利用空军和潜艇的联合压力造成一股强大的扼杀力量,这就可以确保英国逐渐发生饥荒以致最后崩溃。
然而希特勒感到不能冒险倾其全力于上述海空方面的艰难尝试,因为俄国陈兵德国东部边界,虎视眈眈,势将成为德国陆上的威胁。所以他主张要使德国后方安全,唯一的办法就是进攻和击败俄国。他对俄国的猜忌格外强烈,因为他对俄国式的共产主义早已怀有刻骨仇恨。
他还自信,英国一旦不再希望俄国介入战争,就势必会同意言和。的确,在他的想象中,如果不是俄国在煽动英国继续作战,英国早就讲和了。7月21日,希特勒在召开第一次讨论仓促拟就的入侵英国计划的会议时,透露了他的思想转变。他说,“斯大林在和英国眉来眼去,使英国继续作战而把我们捆住,其目的在于争取时间以便夺取他所需要的东西,因为他知道一旦和平来临,他就不能得到他所要的东西了。”从这里他进而做出结论说:“一定要把我们的注意力转向解决俄国的问题。”
制订侵俄计划的工作立即着手进行了,不过直到1941年初他才做出明确决定。入侵是在6月22日发动的——这个日期正好是拿破仑侵俄日期的前一天。德国装甲部队很快就压倒了仓促应战的苏军,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长驱直入俄境四百五十英里——已跑完到达莫斯科全程的四分之三路程了。但是德国人永远没有到达莫斯科。
他们失败的主要原因何在呢?秋天雨雪,道路泥泞固然是明显的因素,但更基本的原因是德国人错误地估计了斯大林能从俄国广大内地动员的后备力量。他们估计与俄国两百个师会战,而到8月中旬就已经把他们打败了。但到那时另外又有一百六十个师的后备部队投入了战场。到这些部队也被打败时,秋天已来临了。当德国人在泥泞的道路上向莫斯科推进时,又发现了新的部队挡住去路。另一个基本因素是,尽管俄国在苏维埃革命后取得了很大的技术进步,但一方面仍然保持着原始状态。这不仅表现在它的士兵和人民具有非凡的吃苦耐劳的精神,而且表现在它的公路的原始状态。如果它的公路系统发展到可以比得上西方的水平,那它早就会几乎象法国一样迅速沦陷了。不过,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德国装甲部队在夏天不等待步兵到达,就直接对莫斯科发动大规模强攻,说不定入侵已经成功了——古德利安曾极力主张这样做,不料他的意见在这个时候被希特勒和老一辈陆军首脑驳回了。
俄国的冬天,对德军来说,的确是一个可怕的难关,使他们疲惫不堪,艰难备尝——而且他们从此没有完全恢复过来。然而,希特勒在1942年显然仍有相当把握取得胜利,因为红军装备奇缺,而斯大林对红军的掌握又因战争开始时的重大挫折而减弱。希特勒发动了新攻势,德军势如破竹,直达高加索油田的边缘(高加索是俄国军事机器所依赖的供应基地)。但是希特勒分兵两路,指向高加索和斯大林格勒两个目标。他的军队在这里遭到了严密的阻挡,在攻占这个“斯大林城”(City of Stalin)的反复顽强战斗中受到极大的伤亡。他变得被这个挑战的象征迷住了心窍。当冬天来临时,他仍不许任何人撤退。他注定要使进攻斯大林格勒的部队陷入被包围和被俘的厄运,因为这一年岁末时俄国新征集的部队已到达了战场。
在斯大林格勒所遭受的惨败,使德军耗尽兵力,不能固守他们的漫长战线。唯一的出路就是撤退。将军们都极力主张撤退,但希特勒顽固地拒不批准。他对所有争辩的理由都置若罔闻,始终坚持“不许撤退”。但是这一句一再重复的口号并不能扭转败局,只不过使得每次最后的撤退都是经过一场惨败之后才被迫实行,由于延误过久而付出了惨重的伤亡代价。
希特勒的兵力日益蒙受战略上过于铺开的影响——这曾是拿破仑被毁灭的原因。兵力不足的情况格外严重,因为在1940年战争已扩大到地中海。当时,墨索里尼利用法国沦陷和英国虚弱,乘机投入战争。这反而给英国提供了在其海军力量能够发挥作用的地区进行反攻的机会。丘吉尔对机会抓得快——有的时候太快了。英国在埃及的机械化部队,虽说规模不大,但很快就粉碎了意大利在北非的旧式部队,而且征服了意大利的东非领地。它本来可以继续向的黎波里进军,却停驻下来以便能使一支部队在希腊登陆。这一为时过早和准备不足的行动被德军轻而易举地打退了。但意大利在北非的溃败,使希特勒往那里派出了由隆美尔指挥的德国增援部队。不过,希特勒正在一心对俄国打主意,因此他只派出了一支仅足以支持意军的部队,从未做过强有力的尝试去夺取地中海东部、中部和西部的门户——苏伊士运河、马耳他和直布罗陀海峡。
所以,希特勒实际上仅仅是打开了另一个使兵力逐渐枯竭的渠道,这终于抵消了隆美尔使同盟军扫清北非的工作推迟了两年多的反冲击的胜利。
由于日本于1941年12月参战,这种战线全面过长所必然要引起的后果被推迟了,战争也延长了。但从长远来看,这对希特勒的前途是更加致命的,因为这使美国的力量投入了战争。日本偷袭珍珠港,使美国太平洋舰队失去战斗力,其暂时的效果是,日本人在西南太平洋(马来亚、缅甸、菲律宾和荷属东印度)攻占了同盟国的阵地。但是,在这种快速扩张中,他们的手伸得太长,要保住这些战利品远非他们的能力所及。因为日本是一个小小的岛国,它的工业力量是有限的。
大战的第三阶段
一旦美国的实力显示出来而俄国也幸存下来发展它的实力,轴心国家(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的败局就成为肯定无疑的了,因为它们加在一起的军事潜力比同盟国的要小得多。唯一尚未肯定的是,还要多少时间轴心国才会战败,以及败局彻底到什么程度。当侵略者退居守势时,他们最大的希望莫过于拖延时间以等待“巨人们”(Giants)变得厌倦或发生争吵,从而取得较有利的和谈条件。但是,这种长期抵抗的可能性有赖于战线的缩短,轴心国家的领导人却没有一个能忍受自动退却的“耻辱”,于是,只好死守着每一个阵地直到崩溃为止。
在大战的这个第三阶段,并没有真正的转折点,有的只是一个汹涌澎湃的高潮。
这个高潮在俄国和太平洋显得更加迅猛,因为在这些地区,不断增长的实力优势和广阔的机动余地结合在一起。在南欧和西欧,这个高潮受到较多的阻碍,因为战区比较狭窄。
1943年7月,英美部队首次重返欧洲,进展迅速,并不困难,这是由于这时希特勒和墨索里尼源源输送部队渡海进入突尼斯,企图在那里建立一个桥头堡以阻遏同盟军从埃及和阿尔及利亚两路包围的进攻。突尼斯变成了一个陷阱,德意部队在那里全部被俘,使得西西里岛的防御几乎完全空虚。但是当同盟军于1943年9月从西西里岛继续向意大利推进时,他们在这个狭窄而多山的半岛上的进军便显得艰难而缓慢了。
1944年6月6日,为了横渡英吉利海峡入侵欧洲而集结在英国的同盟军主力部队,在诺曼底登陆了。这一举,成功是肯定的,只要他们能在海边牢固立足,建立一个足以密集队伍的大桥头堡,并击溃德军所设下的阻击战线。因为一旦他们向内陆突进,法国整个广阔的疆土都将对他们开放,使他们能够调兵遣将,纵横驰骋了。并且他们的部队都是完全机械化的,而德国部队大部分都不是机械化的。
这样,德国人的防御就被注定要最后崩溃了,除非他们能在最初几天把登陆部队驱入大海。但是由于同盟国空军在这个战场上以对德国空军三十比一的优势,进行了猛烈的、使敌军陷于瘫痪的轰炸,结果德国装甲部队的后备部队不幸未能及时调来。
即使诺曼底的登陆在海滩上被打退了,同盟国此时以其强大的空军优势对准德国,也会使德国不能避免最后的崩溃。在1944年以前,战略空军的进攻,作为代替地面进攻的作战方式,是远远没有达到这种要求的,而其效果则大大受到过高的估计。其实,不加区别地轰炸城市并没有严重减少敌人的军需品生产,也未能象预期的那样,瓦解敌国人民的反抗意志。因为他们集体地受到他们暴虐首领的极其严格的控制,而个别人员也不可能对空中的轰炸机投降。但在1944年到1945年,同盟军空军的目标更为明确——日益准确地对准那些对敌人抵抗能力极端重要的军工生产的主要中心,并且日益发挥摧毁性的打击作用。在远东,情况也是如此,具有关键作用的空军威力使得日本的崩溃已成定局,并不需要原子弹。
战争形势转变之后,妨碍同盟国前进的主要因素就是它们自己设置的障碍——它们的领导人提出了不明智的、目光短浅的“无条件投降”的要求。这给希特勒帮了大忙,使他能继续控制德国人民;对日本的主战派来说,也同样如此。如果同盟国领导人十分明智,能够提供关于媾和条件的某种保证,希特勒对德国人民的统治在1945年以前早就不牢固了。早在三年前,在德国广泛开展的反纳粹运动的代表们,曾向同盟国领导人公布了他们准备推翻希特勒的计划和很多准备带头参加这一暴动的军人的名单,唯一的要求是能得到同盟国关于媾和条件的某些保证。但在当时和以后,同盟国都没有给予他们以任何指示或保证,因此对他们来说,要在一次“冒险的行动”中得到支持当然是困难的了。
这样,这一场“不必要的战争”就不必要地延长了,而且不必要地牺牲了几百万之多的生命;同时最后的和平却仅仅产生了新的威胁和对另一次大战的隐隐的恐惧。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不必要的延长,以追求敌人的“无条件投降”,证明仅仅对斯大林有利——为共产党统治中欧打开了方便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