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转攻俄国·第十二
作者:利德尔-哈特·英国
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史·(英国)》
出自————《战争通史》
1941年6月22日,也就是拿破仑入侵帝俄一百二十九周年的前一天,希特勒入侵俄国,整个战局就改观了。
事实证明,这一步骤对希特勒正如对他的前驱一样,也是致命伤,只是并非立即丧命而已。
拿破仑在当年(1812年)年底前就被迫撤出俄国,俄国在他入侵的第二 年4月就进入他的首都。
希特勒在三年后才被逐出俄国,俄国直到第四年4月才进入他的首都。希特勒深入俄国之地比拿破仑多一倍,只是没有能象拿破仑一样取得直捣莫斯科的虚幻胜利而已。他深入俄国之地所以较多,是因为采取了优越的机动战术。但是,这还不足以达到目的。幅员的广阔使他先受挫折,后遭败北。
侵略者的这一自杀步骤带来的副作用,也是历史的重演。这使英国暂时脱出困境。在这岛国之外的大多数人的眼里,英国已处绝境。他们显然了解,处于敌对大陆边缘的一个小岛,地位无比险恶,受到敌对大陆的重重包围,比之拿破仑时代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空军力量一发展,四面临海的防御价值就降低了。工业化使这岛国离不开进口物资,这就大大增加潜艇力量对它的威胁。由于英国政府拒绝考虑任何媾和的建议,全国不得不走上这样一条道路:在上述情况下,即使希特勒不想迅速侵占英国,英国也势必逐渐困顿,终至崩溃。拒绝妥协的道路等于慢性自杀。
美国或许可以出力打“气”,使英国苟延残喘,不过这只能拖延时间,英国决不会不断气送命。何况,丘吉尔在仲夏决定英国竭尽微薄力量轰炸德国,那一拖命办法也就不起作用。这样的轰炸不过象蚊子咬几下,但总是使希特勒全神贯注,要想分心注意其他方面也不成。
可是,英国人并不理会他们所面对的铁一般事实。他们生性固执,不懂战略。丘吉尔的一次次鼓舞人心的演说,有助于消除敦刻尔克撤退所造成的颓丧情绪,并给岛国人民服了一帖不可缺少的补药。他们为丘吉尔的挑战口吻而感振奋,也不考虑一下,这样做,在战略上是否有道理。
丘吉尔对英国人的影响,远不及希特勒所起的作用。早先希特勒暴戾恣雎、张牙舞爪的形迹固然激起他们义愤,但是怎么也及不上希特勒征服法国、逼近英国海岸这一举所引起的愤慨。他们经长期熏陶的反感再次发作——不惜任何代价牢牢咬住希特勒不放。他们所做的种种异常蠢事,破天荒第一次显出他们那种老虎狗般的民族性,也正好说明如此做法并非毫无理由。
又一次一个西欧征服者被一个“不知已遭败北”的民族搞昏了头。正如《我的奋斗》一书所表明的,希特勒比拿破仑了解这一民族,因此他煞费苦心地避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但是,他原来指望他们正视现实,如今却弄不懂,他们为什么既看不到前途毫无希望,也认识不到他提出的媾和条件在当时情况下是非常宽大的。他脑子里一片糊涂,不知下一步如何是好,于是就同拿破仑一样转向同一方向,把征服俄国作为最后解决英国的预习。
希特勒并不是突然改变主意的,而是逐步转变的。其所以转变,原因也很复杂,比拿破仑的转变原因还要复杂,既不是单凭一个因素,也不是单凭一个原因,就可以说明白。
德国空军在英国南部遭到的严重损失,比之1805年法国舰队在菲尼斯特雷角(Cape Finisterre)沿海受到的挫折,在战术上起的决定作用虽不小,在战略上却不大。因为戈林的失败对希特勒思想的影响,并不象当初维尔纳夫(Villeneuve) [ 译者注:维尔纳夫(1763-1806)是拿破仑时法国的海军大将。1805年,他在特拉法加尔角海战中被英国纳尔逊打败,后自杀。 ] 的败退对拿破仑那样迅速。希特勒暂时仍然坚持打击英国人的意志。只不过换了一种施加压力的方式——原来是企图摧毁英国防御空军,如今改为夜间轰炸工业城市。他所以时而放松压力,除了气候原因外,还因为思想上犹豫不决。他只要有可能说服英国同意讲和,看样子就不愿意走极端,他始终抱着希望,笨拙地追求这一目标。
与此同时,在经济困难和恐惧心理的影响下,再加上偏见,希特勒的思想就一阵强似一阵地朝着另一方向发展。虽然他与斯大林签订的条约为他在西欧取得胜利铺平了道路,但是他在西欧打的一次次胜仗大都还是环境使然,而他心里始终在盘算消灭苏俄。对他来说,这一思想不仅仅是为了满足野心而采取的权宜之计;反布尔什维克主义是他感情深处的信念。
英国的抵抗使希特勒这种东进的冲动大受影响,可是,在英国拒绝他的媾和建议之前,这种冲动却已如死灰复燃。
1940年6月初,希特勒仍在攻打法国时,斯大林乘机占领立陶宛、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希特勒曾同意这三个波罗的海国家划归苏联的势力范围,但未曾同意苏联真正占领,因此他认为自己上了这个伙伴的当,不过,他的顾问大都实事求是地认为,俄国害怕希特勒在西欧胜利后可能另有企图,因此进入这三个波罗的海国家是出诸自然的预防措施。在整个西欧战役中,希特勒始终担心东线只留下十个师难以对付一百个俄国师;由此可见,他对俄国是极不信任的。
后来,在6月26日,俄国又不通知它的伙伴,对罗马尼亚提出了最后通牒,要求立即归还比萨拉比亚(Bessarabia),另外还要求割让北布科维纳(Northern Bukovina),算是罗马尼亚在1918年“抢去”俄国的比萨拉比亚省而给予俄国的一笔“小小赔偿”。俄国限定罗马尼亚政府在二十四小时内做出答复;罗马尼亚对这威胁一屈服,俄军就立即从空中和陆上蜂拥而入。
这对希特勒比“打一个耳光”还要糟糕,因为从此俄国逼近罗马尼亚的油田,而希特勒本来是把罗马尼亚油田看作自己供应来源的,因为当时海外石油来源已被切断。在其后几个星期中,他对这一危险越来越感到不安,唯恐这样会影响对英国的空袭。因而逐渐怀疑斯大林的意图。7月29日,他对约德尔谈起,如果俄国试图占领罗马尼亚油田,那就有可能不得不同俄国作战。几星期后,他把两个装甲师和十个步兵师一一调往波兰,以作对抗。他在9月6日发给反情报处的一项指令说:“今后数周内,东部地区要加强兵力。这样重新部署,决不能使俄国感到我们准备在东方发动进攻。”要用时常调换防区的办法来掩盖德军的实力:
另一方面,也要使俄国意识到总督管辖区、东部各省和保护国内都驻有训练有素的强大德军。应使俄国得出结论:我国为防止俄国掠夺,已准备好用强大兵力保护我国的利益,特别是在巴尔干半岛的利益。
这项指令大有以防御为主的口气。对制止俄国的侵略表示关注,而不是预示德国的侵略。但是,由于前线同必须保卫的油田相隔很远,希特勒休想直接保护油田,因而他不得不考虑在波兰前线发动佯攻。发动佯攻的思想,不久便发展为大举入侵的思想——以祛除整个危险来防止这一风险。
9月中旬,据报告说,俄国宣传机构已转而采取在红军中传播反德言论的宣传方法。由此可见,德国在东方首次增兵已引起俄国猜疑;俄国在为一场俄德战争迅速练兵。不过,在希特勒的心目中,这正是俄国企图进攻的证据。他开始感到不能再等,不能等到西欧的胜利成为定局之后,再去对付俄国。他的恐惧、野心和偏见相互影响,从而思想上有了这一新的转变。在这种心情下,他的猜疑不难迅速冒头。他弄不懂为什么英国似乎并不认识已处绝境,所以转而向俄国寻求解答。一个月一个月过去,他一遍又一遍对约德尔等人说,英国一定希望俄国干预,否则早已屈服。英俄两国一定早已达成某种秘密协定。英国派遣斯塔福德·克里普斯爵士(Sir Strafford Cripps)前往莫斯科,还有他同斯大林会谈,这两件事正是明证。德国必须马上动手,否则就要被扼死。希特勒看不出俄国也可能害怕他侵略。
9月初,保卢斯将军(General Paulus)(后因他指挥的军队在斯大林格勒被俄国诱入重围而闻名)就任副总参谋长时,进攻俄国的计划早已拟就。他奉命“审查这个计划是否可行”。计划规定的目标是,先歼灭俄国西部的俄军;再深入俄国,地方要大得足以保证德国不致受到来自东方阿尔汉格尔(Archangel)到伏尔加河(Volga)一线的空袭危险。
到11月初,这个计划的细节都已拟定,于是进行了三、两次实地演习。这时希特勒已不大担心俄国进攻,反而更想进攻俄国。每逢准备和盘算庞大战略计划时,他总是欣喜若狂。当时他一透露心里想法,他的将领都表示怀疑,但是这无非使他更有把握罢了。过去,凡有什么问题他们怀疑他能否成功的,结果他不是都证明自己是对的吗?他一定要证明他们又错了,而且是大错特错——他们那样怀疑,正好表明,他们尽管对他阿谀奉承,私底下却仍然不信任他,把他当作外行。再说,他的陆海军将领也都害怕渡海进攻英国——他决不能始终被动。他已经着手拟订计划:越过西班牙进军直布罗陀(Gibraltar),以封闭地中海西端,可是,这样作战规模太小,无法满足他的天大野心。
10月底,形势有了新的发展,影响了希特勒的决定,而且最后对决定的结果产生更大的影响。这就是墨索里尼入侵希腊,而事先也没有讨教希特勒。希特勒大为恼火,一则因为他的小伙伴漠视他的领导,再则,这也打乱了他本来的规划,三则,意大利可能在他看中的范围内立定脚跟。虽然最后一个风险不久就随着意大利的失败而逐渐消失,但是墨索里尼的独行其是却加速了希特勒在巴尔干半岛的行动。这样,他暂缓完成西欧计划就有了新的理由,他那向东转的思想也就变本加厉。他必须比他的伙伴先一步控制巴尔干半岛各国,所以他下一步就要同俄国算帐,英国问题留待以后再说。即使到那时,他还没有痛下决心,但是这种思想在他心里已占上风。
11月10日,莫洛托夫到柏林讨论范围广泛的一系列问题。其中包括德国提出俄国应该干脆参加轴心国的建议。会谈结束,发表了一份双方意见一致的公报,说:“双方在相互信任的气氛中交换了意见,从而在德苏两国都感兴趣的所有重要问题上取得相互谅解。”参加会谈的德方人员私下对会谈结果也十分满意,在16日将会谈结果概括如下:
暂时不订固定条约。看来俄国在另外几个问题获得澄清后是愿意加入三强协定的。……我们已通知莫洛托夫,为了支持意大利起见,德国打算在巴尔于半岛采取行动。莫洛托夫并没有提出异议,他建议为俄国在保加利亚伸张类似德国在罗马尼亚的势力而创造合适条件。德国对此建议不加考虑。然而,德国表示对土耳其支配达达尼尔海峡不感兴趣,并对俄国希望在那里获得基地表示同意。……
但是,双方毫无“相互信任”可言,这一外交词令真是空前虚伪。12日,希特勒的第十八号作战指令说:
创议政治谈判的目的,是为了暂时澄清俄国的态度。无论谈判结果如何,凡是有过口头指示的东线作战准备,还是照常进行。
外交人员在商谈之时,军事计划也在继续拟订,希特勒与其他人不同,对会谈结果并不感到满意;他认为,俄国就参加三强协定方面而提出来的另外几个问题,纯粹是托词;他心里只是越来越想发动攻势。雷德尔在14日见到希特勒,他特别提到“元首仍然想煽起对俄国的战火”。莫洛托夫走后,希特勒接见了若干参谋,向他们说明他打算入侵俄国。他们尽力劝他不要冒险,只是白费口舌。他们争辩说,这样无异两线作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正是由于这一局面,德国才一败涂地;他却反驳说,在击溃英国的抵抗之前,休想指望俄国不动手。要打败英国,少不得扩展海空军,也就是要削减陆军,但只要俄国依然是个威胁,就万万不能削减陆军。形势已改变,因为“俄国不可靠,巴尔干半岛的情况正是明证”。所以,“海狮作战计划”不得不推迟执行。
12月5日,希特勒收到哈尔德的东线计划报告。18日,希特勒发布“第二十一号指令——巴巴罗萨方案(Directive No. 21-Case Barbarossa)”。指令一开头就说明:“德国武装部队必须在英国战役结束之前就准备好以快攻战击溃苏俄。”
陆军必须为此动用所有部队,留下若干部队用以防止被占国家遭受突然袭击。海军仍应集中主力攻打英国;
一旦时机来临,我将在预定开战前八星期下命令集中部队攻打苏俄。需要较多时间准备的工作,如果尚未着手,必须立即开始,而且务必在1941年5月15日前准备就绪。(这个日期据认为是气候条件所许可的最早日期。)务必极端小心,以防进攻意图为对方识破。……
必须大胆作战,坦克分四路深入,以消灭俄国西部的大量俄国陆军:必须防止枕戈以待的敌方部队退入俄国的辽阔地区。
指令继续说,如果这些战果不足以削弱俄国的战斗力,可用空军消灭俄国在乌拉尔的最后一个工业区。只要占领波罗的海基地,红军舰队就会瘫痪。罗马尼亚在南面牵制住俄国,并在后方提供辅助勤务,就会助一臂之力——希特勒曾于11月,向罗马尼亚的新独裁者安东尼斯库将军(General Antonescu),就参与攻打俄国一事,探询过意见。
“一旦时机来临”(If Occasion arises)这句话听上去好象含糊其词,但是看来希特勒确实已经打定主意。限定这一时间条件,可用指令中的后一节话来解释:“今后高级司令官根据这一指示发布的命令,都必须饰以此类措词,万一俄国改变对我们的态度,这种命令就可看作预防措施。”这个计划必须用一个精心策划的欺骗方案伪装起来;希特勒在这方面做出榜样是出诸自然的。
再说,希特勒无论对敌人,无论对自己的人民,都要欺骗的。听希特勒吹嘘过这一计划的人,有不少都担心入侵俄国要带来种种风险,特别是因为这意味着两线作战,因此希特勒认为装出一种留待最后决定的样子才是上策。这样,他们就有时间慢慢适应风向的转变,他也有时间可以提出较有说服力的证据来表明俄国怀有敌意。特别是他的将领,都表示非常怀疑、这使他不得不担心他们那样半心半意会造成什么后果。虽然他可以凭他们过去对他的宣誓,要他们服从,但是,他们不会因此态度坚决,而要取得胜利,就少不了态度坚决。他必须把他们当作专门工具使用,因而有必要使他们心悦诚服。
1月10日,德国与俄国签订了一项新条约,其中包含11月间同莫洛托夫就边界问题和经济问题会谈的结果。这样,表面上就显得更加风平浪静。可是,希特勒把斯大林说成一个“冷冰冰的敲诈勒索者”(Ice-Cold Blackmailer),这正好流露他的个人见解。与此同时,从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也传来了俄国在那里活动的恼人报道。
19日,墨索里尼拜访希特勒。在这次会晤中,希特勒谈到他和俄国的纠葛。他并未透露他的进攻计划,但意味深长地提起,他曾经接到俄国反对德军在罗马尼亚集结的一份强烈抗议书。他说的以下一段话,正是间接道出他内心思想的有力说明:“以前俄国根本算不上什么危险,因为丝毫也不能危害我们;不过,现在处于空军时代,来自俄国和地中海的空袭,可使罗马尼亚油田变成一片黑烟滚滚的废墟,而这些油田正是轴心国的命脉。”这也是他对手下将领提出的论据,但是他们提出,即使俄国打算入侵,也只要增加边境后面的德军防御力量,就足以应付这种危险,而无须发动攻势,打进俄国。
2月3日,希特勒批准了“巴巴罗萨”计划的最后文本。在批准之前,他在贝希特斯加登(Berchtesgaden)召开过一次将领会议。计划中的各点都在会上摊了出来。凯特尔估计敌人在俄国西部的兵力大约为一百个步兵师、二十五个骑兵师和相等于三十个机械化师的部队。这个估计与实际情况大致相符,因为德国发动入侵时,俄国在西部共有八十八个步兵师、七个骑兵师、五十四个坦克和摩托化师。凯特尔接着又说,德国兵力不会这样大,“但是质量上要优越得多”。实际上,入侵军有一百一十六个步兵师(其中十四个是摩托化的)、一个骑兵师和十九个装甲师,此外还有九个交通线警卫师(Lines-of-Communication divisions)。计算兵力并不是为了平息那些将领的不安情绪。因为这样反而说明他们着手发动的一场巨大攻势非但不能操必胜左券,而且在装甲部队这一决定性兵种方面也显然处于劣势。起草计划的那些人,分明是在优越的质量上押下大笔赌注。
凯特尔继续说:“俄国的作战意图并不清楚。边境上没有强大兵力。要撤退,也只能是小规模撤退,因为三个波罗的海国家和乌克兰是俄国的供应命脉。”这一意见在当时看来是合情合理的,但是,事后证明,却是过分乐观的设想。
在东线的德国集团军群番号与司令官变动图表
1941年6月-1945年5月
[ 注:蒙艾伯特·西顿中校准许,根据他所著《1941-1945年的俄德战争》一书(伦敦阿瑟。巴克出版社,1970)附录B复制 ]
入侵部队规定分成三个集团军群,其作战任务也都已大致拟就。北方集团军群(由勒勃(Field-Marshal R. von Leeb)指挥)从东普鲁士进发,穿越三个波罗的海国家,攻打列宁格勒(Leningrad)。中央集团军群(由包克指挥)从华沙地区出击,沿着莫斯科公路直捣明斯克(Minsk)和斯摩棱斯克(Smolensk)。南方集团军群(由伦斯德指挥)进攻普里皮亚特沼地(Pripet Marshes)以南地区,一直攻至罗马尼亚,以第聂伯河(Dnieper)和基辅(Kiev)为目标。主力集中在中央集团军群,配以优势兵力。据推断,北路兵力几乎不相上下,南路战区兵力较弱。
凯特尔在全面评述时,说匈牙利的态度仍可怀疑,并着重指出,为了保密起见,只有在最后一刻,才能同那些可能和德国合作的国家达成协议。罗马尼亚却不在此列,因为它的协作是“命根子”。(希特勒在不久以前又见过安东尼斯库,要求他让德军假道罗马尼亚去援助在希腊的意军。安东尼斯库却迟疑不决,他争辩说,这一步骤可能促使俄国入侵罗马尼亚。在第三次会晤时,希特勒不但答应他归还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而且还答应他占有“直到第聂伯河”的俄国南部一片土地,作为对罗马尼亚协助进攻的报偿。)
凯特尔又说,由于大部分德国炮兵都已派往东线,直布罗陀作战计划就不再可能付诸实施。虽则“海狮作战计划”也已束之高阁,但“在我们自己的部队中,应竭尽可能保持这样一种印象:正在进一步准备入侵英国”。为了散播这种思想,要把英吉利海峡沿岸和挪威的某些地区突然封闭起来,另一方面,要把部队向东集结一举装作是准备在英国登陆的欺骗性演习,作为双料的诈骗手法。
除军事计划之外,还配上为搜括苏联被占区而拟订的一大经济计划——“奥尔登堡计划”(Plan Oldenburg)。设立了一个与总参谋部完全分开的经济参谋部。在调查这个问题的5月2日报告中,一开始便阐述:“在战争的第三年,只有部队全部由俄国供养,战争才能继续下去。如果我们从俄国拿走我们需要的一切,几百万俄国人民无疑都会饿死。”这究竟只是冷酷的科学阐述呢,还是存心作为防止奢望和过分要求的警告,很难弄清楚。报告继续说:“夺取并转移油籽和油饼是头等大事;谷物只居次位。”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战时经济处处长托马斯将军(General Thomas),在较早时期所作的一个报告中指出,征服俄国在欧洲的全部领土,如果运输问题能解决的话,就可能解除德国的粮食困难;但不能解决德国的其他重要经济问题——“只有通往远东的交通有了保证之后,才能解决橡胶、钨、铜、铂、锡、石棉和马尼拉麻”的供应。这种警告对希特勒并不起约束作用。但另一结论——“要搜括占领地区,就少不了高加索的石油供应”,却对他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而他忘乎所以地一往直前。
“巴巴罗萨”计划碰到的情况更糟,在开始实施前就被打乱,以致无限期拖延下来。原因是,在英国支持下的希腊和南斯拉夫在外交上都断然拒绝的态度,在希特勒的心理上产生了影响。
在出击俄国之前,希特勒想使右肩摆脱英国的干扰。他原来希望通过武装外交(Armed diplomacy)手段,不经激烈战斗,就能控制巴尔干半岛各国。他认为,在西欧取得一次次胜利之后,应当格外容易达到目的。俄国已经攻入比萨拉比亚,这就为他进入罗马尼亚铺平了道路;罗马尼亚已经倒入他的怀抱、下一步骤倒也不难办到。3月1日,保加利亚政府接受了他的贿赂,甘心同他签订一项条约,据此,德军可通过保加利亚领土,并在希腊边境建立阵地。苏联政府在广播中指责了这种背离中立的作法,但并没有采取任何更有力的行动,这样,希特勒就更加肯定俄国没有准备好打仗。
希腊政府对希特勒的一套外交途径不大理睬;希腊曾遭受过轴心国伙伴的侵略,采取这一态度也出诸自然。希腊政府也没有被他的威胁吓倒。希腊人民因击退墨索里尼入侵而兴高采烈。2月间,他们已准备好英军前来增援;在德军进入保加利亚几天之后,英军便开始在希腊登陆。
不堪这一挑战的刺激,希特勒在一个月后就对希腊发动进攻。其实大可不必这样转移主要目标。因为英国所能提供的兵力,至多也不过给他的右肩一点轻微的刺痛,何况希腊正在全心全意对付意军。
希特勒的侵俄计划因南斯拉夫事件而更处逆境。希特勒对南斯拉夫采取的外交途径开头倒是顺利的。南斯拉夫政府迫于德国的压力,答应在不承担军事义务的妥协基础上与轴心国结为同盟,但是附有秘密条件,即德军可以使用通向希腊边境的贝尔格莱德-尼希(Nish)铁路线。3月25日,南斯拉夫代表在协定上签了字。两天以后,南斯拉夫空军首脑西莫维奇将军和一批年轻军官发动了军事政变。他们夺取了无线电台和电话中心,推翻了政府,建立了一个以西莫维奇为首的新政府,随即拒绝了德国的要求。英国间谍曾出力策划这一密谋,等到政变成功的消息传到伦敦,丘吉尔就在演说中宣布:“我有一个重大消息告诉你们和全国。今天清晨南斯拉夫找到了灵魂。”他继续宣布,新政府将得到英国“所有一切援助和救济”。
由于这一政变,巴尔干半岛的形势大变。希特勒无法容忍这样的侮辱,丘吉尔的高兴燃起他的怒火。他立即决定入侵南斯拉夫和希腊。必要的步骤安排得非常迅速,因此,十天后,即4月6日,他便能发动进攻了。
这次巴尔干半岛反抗的直接后果既可怜又可悲。南斯拉夫不出一周便沦陷;空袭一开始,首都就遭破坏。希腊过三周后沦陷;英军不经抵抗,长途退却,慌忙返回军舰。在每一阶段,敌人都出奇制胜。其后果正说明丘吉尔的判断错误,也说明那些宣称武装干涉可能成功的丘吉尔支持者的判断错误——因为这非但使英国丧失信用,并且给南斯拉夫和希腊两国人民带来深重苦难。自知被人抛弃的感觉始终不能消除。再者,丘吉尔创议的最后结果是,南斯拉夫竟以敌视丘吉尔所代表的一切的国家形式而复兴,这也是对历史的一个讽刺。
但是,这段插曲的间接后果关系非浅,正好说明希特勒的判断错误。以如此少量兵力作战,即使在数量之外还估计到兵力的质量,希特勒也经不起既要入侵俄国又要攻打南斯拉夫和希腊。一个不利条件就是他的坦克数量不及俄国。要快速征服巴尔干半岛各国,那只有动用装甲师;在他胆敢进攻俄国之前,凡是能够集合起来的装甲师,他都需要用来攻打南斯拉夫和希腊。所以,在4月1日,“巴巴罗萨”计划推迟了,从5月中旬推迟到6月下半月。
希特勒征服两个国家的速度快得竟能按照新定的日期入侵俄国,这仍是一项惊人的战果。事实上,他的将领都认为,如果英国终于守住希腊的话,“巴巴罗萨”计划就不可能实行。结果只延缓五周。不过,正是由于这一因素,他丧失了战胜俄国的机会——南斯拉夫发生了军事政变,8月间,由于希特勒犹疑不决,计划出乎意外地耽搁下来,还有这年寒冬来得早,这一切也都可算作因素。
到5月1日。除了被截断退路和被俘获的人员之外,英军都已在希腊南部海滩重新登船。同一天,希特勒定下了“巴巴罗萨”计划的执行日期。他的指令综述了双方实力后,还加上几句:
对作战过程的估计——边境上或将发生激烈战斗,持续四周之久。在战局进一步发展后,抵抗可望减弱。俄国人将在指定地点战至最后一息。
6月6日,凯特尔颁发了进行这次冒险的详细时间表。表上除了列举侵俄战中要动用的兵力外,还表明有叫十六个步兵师留在西欧对付英国,不过只有一个师是摩托化部队,而且那里只留下一个装甲旅。“阿蒂拉”(Attila)作战计划(夺取法属北非)和“伊萨贝拉”(Isabella)作战计划(还击英国可能在葡萄牙采取的军事行动)可以“仍在十天通知后执行,但不能同时执行”。“第二航空队已退出战斗,凋往东线,由第三航空队接下单独指挥对英空战的任务。”
这些命令表明,自5月25日起,已与芬兰总参谋部谈判,俾能进攻时取得他们的协作。6月15日要把最后的安排通知已经答应协作的罗马尼亚;16日要暗示匈牙利加强防守边境。翌日要关闭德国东部的所有学校。德国商船要毫不引人注目地离开俄国;要停止出航。从18日起,“进攻的意图不必再行掩饰”。到那时,俄国已来不及采取大规模增兵措施。取消进攻的最迟时间定为21日13时,这项紧急通知的暗号是“阿尔托纳”(Altona),发动进攻的暗号则为“多特蒙德”(Dortmund)。越过边境的时刻,定于22日3时30分。
尽管德国百般提防,但是英国情报处事前早就获得有关希特勒意图的出色情报,并且已转告俄国。甚至还准确地预报了进攻的确切日期——时在最后决定入侵日期的前一周。虽然英国情报处再三警告,可是俄国却不相信,并且继续信赖苏德条约,英国对这态度非但火冒三丈,而且迷惑不解。他们认为俄国是真的不信(在希特勒进攻的消息传来时,丘吉尔的广播中流露了这种感觉),等到红军开始遭到灾难时,他们也认为,其所以如此,部分是因为受到突然袭击的结果。
研究一下俄国的报刊和广播,简直难以证实这种印象是对头的。从4月起,俄国的报刊和广播一方面发表大量消息提到俄国已采取预防措施,一方面表明俄国已觉察到德军的调动。同时还有更多的文章明显地提到德国恪守条约,另外还指责英美企图在俄德两国之间挑拨离间,特别是以散播德国准备攻打俄国的谣言这一手法进行挑拨。6月13日这类性质的广播,以斯大林特有的口吻评论说:“派遣德军进入德国东部和东北部地区应该看作是出于同俄国根本无关的动机”——这句话大有可能促使希特勒认为他的欺骗方案终于在俄国取得预期的效果。双料的诈骗可用再加倍的诈骗来对付。这一广播就国外报道俄国召集后备军一事,解释答复说,这只不过是普通夏季演习之前的训练。20日,莫斯科电台热烈赞扬普里皮亚特沼地附近进行的军事演习——这可能是用来增强国内人民信心的。广播还宣称莫斯科的民间防空将于22日星期日“在实战条件下”进行试验。即使如此,国外报道德国即将入侵一事,再一次被称为“俄国的敌对势力所捏造的谣言”。
德国获悉英国在竭力警告俄国。事实上4月24日,德国驻莫斯科的海军武官报告说:“英国大使预言6月22日为战争爆发之日。”但是,希特勒并没有因此而改变日期,他可能私心希望俄国不把英国方面的任何报道放在心上,也可能认为不管定在哪一天都无关紧要。
希特勒对俄国没有准备他进攻一点,究竟相信到什么程度,那是难以估计的。因为他往往不向自己圈子里的人暴露思想。他那些驻莫斯科的观察员从春季以来一直向他报告说,苏联政府害怕得只抱消极态度,并且急于对他让步;只要斯大林在世一天,就不会有俄国进攻德国的危险。直到6月7日,驻俄国的德国大使报告说:“所有的观察都表明。包办俄国外交政策的斯大林和莫洛托夫,竭尽全力避免与德国发生冲突。”俄国非但遵照贸易协定继续交货,并且与南斯拉夫、比利时和挪威绝交以取悦希特勒,从这两件事看来,上面一句话是确实可信的。
另一方面,希特勒时常宣称,在莫斯科的纳粹外交人员是世界上消息最不灵通的人。他也向他的将领提供一些性质相反的报告,说什么俄国正在准备进攻,因此必须先下手为强。在这件事上,他可能是故意欺骗他们,而不是他自己相信这些报告。因为他和他的将领一直都有争论:他们仍旧向他提出放弃入侵的论据。不然就是,他迟迟才认识到俄国并不象他希望的那样毫无准备,以致反过来他就可能认为他们和他自己是一样的意图。在越过国境后,那些将领在靠近前线的地区丝毫也看不出俄国已作好进攻的准备,这才明白原来上了希特勒的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