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里成长·第二 – 吴起兵法网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战斗里成长·第二

战斗里成长·第二

作者:安东尼·普雷斯顿·英国

出自————《航空母舰发展史

出自————《战争通史

   1914年大战爆发时,英国政府立即把陆军飞机几乎全部派往法国;不久,皇家海军航空兵水上飞机的一个中队在萨姆森少校率领下也调往法国。

        这时,英国本土没有任何空防,海军只得担起防空任务。幸而,除了来复枪、猎枪和信号枪外,尚无任何空中作战武器,德国人也没有立即轰炸英国城市的计划。这就是说,皇家海军航空兵的大部可以继续配合舰队作战,同时摸索一条如何配合作战的途径。

   “皇家方舟号”虽然还未竣工,但它是搭载更多水上飞机的第一艘军舰。海军部征用了3艘在英吉利海峡营运的渡轮,并对它们进行了改装。它们是:“女皇号”、“恩加丹号”和“里维埃拉号”,它们基本符合作战要求,航速快,游廊甲板和艇甲板间距大,有地方改成一座大的帆布机库,装设吊车起吊4架水上飞机。只是这几艘船都是在英吉利海峡营运的渡轮,续航力小,满足不了主力舰队的需要。因此,必需有一艘更大、更快的船。凑巧,丘纳德公司的老掉牙的邮船“坎帕尼亚号”刚刚作为废钢出售,成了无主船,准备解体。这艘船的贮煤量足够它横渡大西洋,航速22节,也能使它同主力舰队的战列舰一道行动。

   这艘老邮船的上甲板设备全被拆除,从前部烟囱到船首,修了一条跑道,但试验后发现它太短,于是把前部烟囱也拆除了。烟囱改用两根比较细的管子代替,管子的间距尽可能地拉开。根据飞机起飞的需要,对一艘舰船进行这样的大规模改装,这是第一次。但是,对这位先驱其它部分的改装更厉害,使它面目全非。尽管“坎帕尼亚号”的主机老态龙钟,可它符合跟上舰队这一基本要求,因此,它有资格被称为第一艘舰队航空母舰。

   第一批水上飞机母舰的改装工程还需要几个月时间才能完工,而派到法国的海军航空兵中队的飞行却日趋频繁。萨姆森和他的同伴最初被派到比利时海岸的奥斯坦德,支援皇家海军陆战队的一次登陆。在面对德国人的进攻而放弃该港的时候,飞机和它们的支援舰只全部撤到了敦刻尔克。在撤退之前,他们曾和德国人的骑兵有过几次接触。萨姆森的行动很有代表性。他组织起一支装甲车队,来发展他的飞机侦察的结果。他的军官们把借来的机枪装到在英国为支援中队而征用的民用小汽车上,在比利时的乡村横冲直撞,扫射德国的骑兵巡逻队。与此同时,飞行员们还完成了一次次卓有成效的侦察飞行,为陆军搜集敌军情报,提供德国部队集结的新动向。

   温斯顿·丘吉尔并不满足,他不乐于海军航空兵中队在比利时只象莽汉一样立点战功。他督促海军都,制订轰炸设在科隆和杜塞尔多夫的齐柏林式飞艇艇库的计划。根据以往实施突然袭击的正统军事理论,皇家海军航空兵计划派两架飞机轰炸科隆,两架轰炸杜塞尔多夫,每架携带3颗炸弹(每颗炸弹重量不到10公斤)。袭击定于9月12日实施。事不凑巧,一场风暴使这4架飞机全部毁于一旦。萨姆森又迅速准备了4架飞机,10天后,它们起飞了。

   幸运与他们无缘。3位飞行员为浓雾所阻,被迫返航;第4位飞行员虽然飞到了杜塞多尔夫飞艇艇库,但攻击没有成功。他判错了飞行高度,结果,3颗小炸弹只有1颗爆炸。然而,在10月8日又进行了一次袭击,这次不仅摧毁了一座艇库,还炸毁了艇库里面的齐柏林式飞艇。英国人损失飞机1架。这一成功鼓舞了皇家海军,它决心采取更加大胆的行动,飞越北海,攻击库克斯港的德军基地。这意味着使用“女皇号”、“恩加丹号”和“里维埃拉号”3艘新型母舰,每艘起飞3架水上飞机,并由轻巡洋舰、驱逐舰和潜艇编成了一支规模很大的警戒部队。

   1914年圣诞节这天,袭击按计划进行。虽然有两架飞机未能从水面起飞(这3艘母舰都没有舰首跑道),其余7架却起飞成功。当时,一艘齐柏林式飞艇和另一架德国飞机出现在上空,轰炸了英国水上飞机母舰,但无一命中。英国水上飞机母舰逼到了德国海军的大门口,距赫尔戈兰岛的北部只有12海里,随时都可能遭到德国水面舰只的攻击。当3架水上飞机稍后返航时,英国人决定尽快收回它们,迅即撤走,不再等待其余掉队的飞机。

   另外4架水上飞机安全飞到库克斯港,由于云层很低,目标上空雾气茫茫,居然没有找到齐柏林式飞艇艇库。飞行员们竭力轰炸了港内的舰船,可惜他们携带的小炸弹威力微不足道,没能造成多大破坏。紧接着,他们返回起飞水域,寻找母舰,母舰自然早巳撤走了。幸运的是,先返回的3架水上飞机在会合点发现了留在那里待机的“E-11号”潜艇。后面的两架水上飞机遇到了麻烦,有一艘齐柏林式飞艇在后边尾随不放,并企图轰炸“E-11号”潜艇。“E-11号”潜艇把飞行员和观察员从容接到艇上,将飞机炸毁后下潜。第4架飞机在一艘荷兰拖网渔船旁迫降,机组人员被荷兰拘留。

   库克斯空袭失败没有使水上飞机母舰声誉扫地,海军部加紧改装3艘远洋船只:曼岛公司汽船“彭米克利号”、“曼岛人号”和“文德克斯号”。“皇家方舟号”已竣工服役,被派到地中海,支援1915年春天开始的达达尼尔海峡战役 [ 校者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法舰队和陆军于1915年2月19日-1916年1月9日实施的著名战役。战役目的是控制达达尼尔海峡和博斯普鲁斯海峡,占领土耳其首都君士坦丁堡,迫使土耳其退出战争。这次战役以英法联军的失败而告终(英军伤亡11万9千人,法军伤亡2万6千5百人),英国海军大臣丘吉尔因此引咎辞职 ] 。

   “皇家方舟号”的航速低,只有10节,可它和它的8架水上飞机从此却出了名。平凡单调的侦察以及为战列舰指示炮击目标,使这些不堪一击和笨拙的水上飞机经受了最大考验。带轮式起落架的陆上飞机比水上飞机轻得多,因此升空快。为了提高皇家海军航空兵的侦察能力,英军统帅部派了一个陆上飞机中队交萨姆森指挥(他这时已晋为中校)。萨姆森对这种激将法感到很得意。第3飞行大队和它的纽波特式侦察机不断骚扰敌人,扫射土耳其人的阵地,袭击公路运输。

   “皇家方舟号”是一艘挺顶用的军舰,只是航速低,容易遭到德国潜艇攻击。1915年年中,航速为24节的“彭米克斯号”替换了“皇家方舟号”。武器装备发展很快。“彭米克利号”搭载了两架肖特S-184水上飞机,每架能投一条355毫米鱼雷(在这之前,萨姆森曾投过一颗125公斤炸弹,证明此举可行)。“彭米克利号”终于等到了一个合适目标,一艘5千吨级土耳其补给船正在马尔马拉海北部金角附近水域行驶。“彭米克利号”驶进克塞罗斯湾,在8月12日拂晓吊放了肖特S-184水上飞机。

   埃德蒙兹上尉刚一发现目标,便驾机进入攻击航向,关闭了引擎,在不到5米高度上滑行,并投放了鱼雷。鱼雷径直驰向目标,命中了补给船,使敌船发生一场大爆炸。恰巧一艘英国潜艇也在追踪这艘土耳其补给船,据说也朝它发射了鱼雷,击沉敌船的功劳到底归于谁,竟被弄得真伪难辨。潜艇部队和海军航空兵部队之间关于谁是海军精锐的长期争执,大概就从这个时候开始了。5天后,两架肖特式飞机在达达尼尔海峡最狭窄处击沉了一艘补给船和一条拖轮,这次没有潜艇争功,飞行员很高兴。那架负载很重的水上飞机是在引擎发生故障、将要迫降时把拖船击沉的。飞行员驾机滑向拖轮,随后投了鱼雷,由于突然释重,飞机又起飞了。

   为了支援“彭米克利号”出色的作战活动,把俘获的两艘德国汽船“安妮号”和“雷文2号”也改装成了水上飞机母舰,在萨姆森指挥下,这支“特混舰队”在地中海和红海作战,土耳其人在叙利亚、巴勒斯坦和沙特阿拉伯的海上交通线常常受到飞机攻击,而水上飞机几乎没有遇到敌机抵抗。有一次,萨姆森曾指挥“雷文2号”直下锡兰,去搜捕德国“狼号”劫掠船。

   1918年1月,土耳其战列巡洋舰“雅乌兹号”从达达尼尔海峡出击,在击沉两艘英国船只后触礁。(该舰原是德国的“戈本号”,1914年,曾对土耳其卷入战争起过重要作用。)这的确是个诱人的空袭目标。“皇家方舟号”和“曼岛人号”随即出海,奉命相机行事。在这次战争期间对舰船实施的攻击中,这是攻击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总共投弹大约15吨。不过,29公斤和50公斤炸弹对“雅乌兹号”没有多大破坏力。本来打算用鱼雷解决战斗,由于355毫米鱼雷不能重创一艘先进的无畏战列舰,必须使用457毫米鱼雷才行。可是,457毫米鱼雷重量超过450公斤,水上飞机携雷后几次起飞都没有成功。

   在北海,德国的齐柏林式飞艇为所欲为,危害很大。它们不仅轰炸英国城市,打击英国人的士气,而且还四处侦察,准确报告英国部队的位置,阻碍英国主力舰队采取大舰队活动。民众的士气可以采取一些办法来补救,而主力舰队受阻对英国人来说是个重大的战略挫折。为了建立这支无畏舰队,耗资成千上万,目的完全是为了与德国公海舰队决战,达不到这个目的,英国人就无法实现他们的基本战略目标。

   第一个反击“齐柏林式威胁”的是蒂里特海军准将的哈里奇部队,这是一支由轻巡洋舰和驱逐舰编成的机动部队,基地设在英格兰岛的东岸。在蒂里特的鼓动下,他的巡洋舰有好几艘在舰首152毫米主炮上面安装了滑道,各让一架法国迪珀杜辛式单翼战斗机起飞。试验没有成功,原因是这种战斗机升空慢,截击不到齐柏林式飞艇,而引擎又不能使飞机飞得很高。在法国,已经研究出用燃烧弹对付侦察气球的办法,可是,在舰上采用性能更先进的飞机之前,要击落齐柏林式飞艇几乎是不可能的。

   1915年11月3日采取了第一个积极步骤。一架装有浮体(以便在近舷水面降落)的布里斯托尔C型战斗机从“文德克斯号”上起飞。从航空母舰飞行甲板上起飞,这是第一次,飞行员是H·F·托勒上尉。向前迈出这一步后,有两年多时间再没有取得进展。1916年5月4日,从“文德克斯号”和“恩加丹号”起飞11架水上飞机,去攻击设在特纳的齐柏林式飞艇艇库,一系列事故又一次破坏了这次行动,唯一一架飞达特纳的飞机发现,机库埋没在一片雾霭之中。从这次作战中得到的安慰是,在1914年袭击库克斯港时立了战功的“E-11号”潜艇击落了一架齐柏林式飞艇。

   5月底,主力舰队终于同德国公海舰队遭遇。在这次战争中,这是双方主力仅有的一次大较量,但英国人却错过了大好战机。当时,英国的几艘战列巡洋舰与德国对手“狭路”相逢,两国舰队主力都赶来支援己方的侦察部队,接着发生了一场会战———日德兰海战。当航速较慢的“恩加丹号”同战列巡洋舰一道行动的时候,“坎帕尼亚号”也编入了英国主力舰队。“恩加丹号”是按计划随贝蒂海军上将的战列巡洋舰出海的。30日晚上,主力舰队起航,“坎帕尼亚号”却没有接到起锚信号,仍留在斯卡帕湾北边很远的锚地。它在第二天才出海,结果掉队很远,没能赶上主力,它的水上飞机也就未能提供英国舰队司令迫切需要的侦察情报。

   “恩加丹号”按上级指示完成了任务。黄昏时分,一架肖特S-184水上飞机从舰上起飞,去弄清水天线那边出现的可疑烟云。飞行员F·J·拉特兰上尉和他的观察员只经过半小时准备就起飞了。云层很低,拉特兰只好在不到三百米的高度上飞行,很难看清目标。他向“恩加丹号”拍发了3次报告。遗憾的是,“恩加丹号”上的无线电设备不好,耽误很长时间才把情报转发给旗舰。“恩加丹号”所做的种种努力没有引起贝蒂司令部的重视。拉特兰由于飞机油管漏油,只好中途返航。他的这次行动证明,舰队作战时,飞机能够同军舰通讯。如果“恩加丹号”上的通讯设备好些,它的航速再快些,这次侦察活动肯定会更出色。

   日德兰海战后,皇家海军的舰队训练遭到了许多指责。在各委员会提交的大批报告中,一个反复强调的问题就是缺少可靠情报。1916年底,在奥克尼群岛朗霍佩召开了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参谋会议,会上作出的决议指出,必需向海上投入更多的飞机。为了贯彻这个决议,首先建立了由海军少将休·埃文·托马斯爵士领导的主力舰队飞机委员会,负责制订具体计划。一项最重要和争论最激烈的建议是,要不要征用一艘大型快速舰只,把它改装成战斗机母舰。当时任主力舰队司令的贝蒂海军上将支持了该委员会的见解,他说,“装备同齐柏林式飞艇作战的飞机和搭载它们的母舰”是当务之急。

   委员会看中了一艘合适的舰只,它就是名噪一时的大型巡洋舰“暴怒号”。“暴怒号”于1915年6月在泰因河畔纽卡斯尔动工建造,即将竣工。它是一个离奇的混合物,既有轻巡洋舰那样的装甲防护,航速达31节,舰首尾还有炮塔,各装一门457毫米超大口径火炮。这个畸形儿是洛德·费希尔短期出任海军大臣时的产物,原打算作为浅吃水支援舰,在费希尔计划实施的波罗的海两栖登陆作战中使用。费希尔离职后恢复了理智。海军参谋部不知如何使用“暴怒号”才得当。它的两门火炮笨重至极,很难操作,不能进行准确射击,船体外板太薄,甚至经受不住小型巡洋舰炮弹的打击。

   1917年3月底,对具体方案经过激烈讨论后决定,“暴怒号”舰首不安装457毫米炮(当时尚未安装),炮塔和弹药舱的位置留作容纳4架双座水上侦察机和4架战斗机的机库,这个大型机库有防水门和专用通风、取暖及照明设备。下面的弹头舱将改成一个炸弹舱和储存1200百加仑汽油(2加仑一桶)的汽油舱。机库的顶篷是飞行甲板,一条69.5米长的跑道直达舰首。

   改装工程没有花费多久,“暴怒号”于6月26日服役。除了796名舰员外,“暴怒号”还有由欧内斯特·邓宁少校领导的海军航空兵14名军官和70名士兵,3架肖特式水上飞机和5架索普威思海豹崽式飞机。一个月后,军舰完成了试航,但犹为重要的是,进一步完善飞机的起降试验和有关的新技术。

   邓宁认为,强风 [ 校者注:这里指逆风 ] 时容易驾驶,能改进尤金·伊利在“宾夕法尼亚号”上降落时采用的技术。他打算与军舰平行飞行,然后顺着烟囱和上层建筑一侧侧滑,在甲板上降落。如果运气好,海豹崽式听人驾驭,就行得通。多次试验(实际上没有进行降落)表明,这是可行的。关键问题是,没有机轮制动器的飞机一旦接触甲板,应如何使它停下来。尽管困难重重,邓宁仍然获准军舰航行时进行舰上首次降落。

   8月2日,进行试飞的天气很理想,恒风风速为21节。这时,军舰的航速为10节,邓宁驾驶海豹崽式以失速速度飞向军舰。他飞过左舷,在机库顶上滑行,降落在跑道的中部。一群地勤人员冲向前去,抓住了机翼后缘上的套环,使海豹崽式停了下来。

   5天后,邓宁再次试飞。这次天气不好,有阵风。他降落成功,却又偏偏撞坏一部升降机。升降机修好之后,他又重新起飞进行第二次降落。这一次,他在飞行甲板上降落时有些偏高,当他滑过安全降落限度时,邓宁向地勤人员挥手,示意再飞一圈。这时,海豹崽式的引擎发出劈劈拍拍的响声,接着灭了火,这架小型双翼机的一个轮子重重地撞到飞行甲板上,飞机翻过右舷载进海里。勇敢的邓宁被堵在飞机残骸里,他被救出的时候,已经溺水身亡了。此后,有许多航空母舰飞行员遭到了邓宁同样的厄运。

   这场悲剧使飞行试验停了下来。人们明智地估计到,只有特别优秀的飞行员才能完成这种复杂的操作,即使有了这样的飞行员,也只能采用象海豹崽式那样易于驾驶的“君子飞机”。换句话况,训练有素的飞行员也应该是在全长甲板上降落。1917年9月,一个调查委员会建议,降落甲板至少应该有90米长,整个船身那么宽。

   这样一艘军舰已在秘密建造中,它就是“百眼巨人号”。该舰原名“康蒂罗索号”,是给意大利人造的一艘客轮,于1914年开工,1916年8月,英国海军部为了改装一艘航空母舰买下了它的船体。“百眼巨人号”于1917年12月下水。这艘舰最初的设计,是把起飞甲板和降落甲板从中部烟囱和上层建筑的地方单独分开,由于吸取了“暴怒号”的教训,及时修改了设计,改成全长甲板。由烟囱排出的油气和烟,改从装在甲板边缘下面通向舰尾的水平排烟道排出。这些改装很费时间,直到1918年9月才完成,“百眼巨人号”随后加入了舰队。

   主力舰队和海军部都迫切盼望在海上有一艘适用的航空母舰,因此,在1917年11月,“暴怒号”奉命回厂改装,以加快前进的步伐。改装成全长甲板时间太紧,于是决定拆除舰尾457毫米炮和炮塔,把它改成降落甲板。降落甲板长86.6米,宽21.3米,从烟囱和上层建筑后部一直延伸到舰尾。“暴怒号”实际上是一个大空壳体,壳体内有一个带修理车间的机库,一部把飞机提升到飞行甲板上的升降机。机库两舷各有一条很宽的通道与舰首起飞甲板相通,飞机通过通道可以从左舷和右舷绕过上层建筑,推向舰首。一项重大革新是采用一种简单的降落拦阻装置,它有纵向和横向拦阻索,拦阻索用木桩抬起,稍稍高过甲板。准备采用的飞机是用滑橇代替轮子,滑橇上装有挂钩,以挂住拦阻索。挂钩有两组,一组用来挂纵向拦阻索,另一组挂横向拦阻索。最后一项保护措施,是一种用活动架挂上绳索的跑道拦阻装置,防止没有挂住拦阻索的飞机撞到前边的上层建筑。

   这种降落拦阻装置在陆地上曾试用过,取得了某种成功,可是在海上,在“暴怒号”上却失败了。烟囱排出的热气和在烟囱及多棱角的上层建筑周围刮的风,形成一股阵风,或者造成涡旋气流和侧风,使人捉摸不定。1918年4月开始进行降落试验,到5月底,在13次降落试飞中只有3次成功。其余8次,飞机被撞坏,有几次飞行员还受了伤。鉴于邓宁失败的教训,看来只有特别优秀的飞行员才能在“暴怒号”上降落,降落试验又一次被迫停止。尽管拆除烟囱可以补救,但由于战争正处在高潮,这艘小型航空母舰又是唯一在役的母舰,因此它不可能在坞里再耽搁时间。

   1918年的整个夏秋两季,“暴怒号”继续随主力舰队行动,为了避免飞机损失,飞机是从舰上起飞,在母舰旁的水面降落。后来,修改了舰上降落的禁令,如果飞行员把握十足,他可以在舰上降落;不言而喻,飞行员们大多选择在水上降落。“暴怒号”上的飞行大队共有14架索普威思一又二分之一炫耀者式水上飞机用于侦察,原来的海豹崽式飞机同时用8架2F·1骆驼式飞机代替。这是一种“海军化”了的著名索普威思骆驼式陆上战斗机。为了能够对付齐柏林式飞艇,骆驼式的上翼额外装了一挺可以向上射击的7.7毫米刘易斯机枪。炫耀者式用来侦察德国人的水雷场,同时有一到两架骆驼式飞机作好起飞准备,一旦发现齐柏林式飞艇就立即起飞。

   6月,“暴怒号”和为它护航的轻巡洋舰和驱逐舰遭到了德国水上飞机的攻击。头两架骆驼式飞机,未能斗过德机,在水上迫降;第二次抗击取得了成功,击落敌一架水上飞机。对“暴怒号”来说,这种形式的作战是浪费兵力。就在这个月,它获准进行最后一次努力,袭击位于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特纳的齐柏林式飞艇艇库。之所以选择特纳作为攻击目标,是因为骆驼式飞机的续航力不大。索普威思一又二分之一炫耀者式飞机可以飞远一些,但它们肩负侦察重任,无法抽出来执行这次袭击任务。

   “F6号作战”是舰载机第一次对陆上目标实施攻击,计划在6月27日进行,由于天气变坏被迫推迟。重新制订的“F7号作战”拖延到7月17日,这天,“暴怒号”由5艘轻巡洋舰护航驶离了福思湾。一天后,它驶抵丹麦水域,距目标只有80海里。7月18日3点4分,它以18.5的速度行驶,骆驼式飞机作好了起飞准备,恰巧一阵雷暴雨袭击,使这次行动功篑一旦。种种迹象表明,舰队尚未暴露目标,鉴于此,决定把作战推迟24小时执行,“暴怒号”和为它护航的驱逐舰后撤。当天白天,它们驶向大海,直到陆地从视界里消失,夜晚又驶抵海岸。这回天气不错,3点13分,第一架骆驼式飞机被推向起飞滑道。7架骆驼式飞机相继起飞:其中一架由于引擎故障很快返回了“暴怒号”。

   目标是德国海军飞艇部队的特纳基地,它有3座大型艇库。最大的一座代号“托斯卡”,长240米,“托比亚斯”和“托尼”均长184米。两座较小的艇库只能容下一个被拴住的气球。“托斯卡”里则是L54和L60飞艇,这正是英国人梦寐以求的攻击目标。这次攻击完全是突袭,从第一架骆驼式出现到投下第一颗炸弹只用了3分钟时间。

   第一批3架骆驼式开始下滑攻击,俯冲投弹后拉起,飞过了目标。炸弹击中了“托斯卡”机库,点燃了两架齐柏林式飞艇气囊内数百万立方英尺的氢气。德国人幸运的是,艇库开着大门,尽管翻腾的烟柱据说高达300米,燃烧着的巨大火球仍然没有摧毁艇库构架。10分钟后,第二批骆驼式飞机飞来,炸弹命中了“托比亚斯”机库,摧毁了气球,但没有点着放在附近的一车氢气瓶。

   现在,6位飞行员开始作远程飞行,向母舰返航,对海军飞行员来说,这样的飞行一直很棘手。有3位飞行员认为燃油不够,决定在中立国丹麦降落;2位赶上了护航舰队,在一艘驱逐舰旁迫降;第6位飞行员失踪,据说他在燃油耗尽后安全在水面迫降,筋疲力竭而死,或是溺水身亡。降落在丹麦的3个人在一两天内全部获释,采取非法手段回到了英国。7时40分,“暴怒号”完成使命后加速到20节,向本土返航。它和它的飞行大队在这次袭击中终于获得成功。

   英国人没有重演袭击特纳的故技。原因之一是,其它齐柏林式飞艇基地要么离得太远,要么防范甚严。另外,德国海军飞艇部队头目彼得·斯特拉塞之死,使齐柏林式飞艇丧失了它们一度享有的重要地位,它们日复一日地易于遭到战斗机的攻击。英国人的注意力转向一项更大胆的设想,用鱼雷袭击德国人锚泊在港内的公海舰队,这是二十多年后袭击塔兰托和珍珠港的先声。

   在这些设想中,“百眼巨人号”起着主要作用,它要搭载将近20架索普威思杜鹃式飞机。杜鹃式飞机的问世应归功于默里·修特海军准将的远见。1916年10月,修特向索普威思公司提供了一份秘密备忘录,要求该公司调查制造能携带一条、甚至两条鱼雷,同时具有4小时续航力的飞机的可能性。修特还询问了用弹射器弹射飞机是否可行,尽管皇家海军当时并没有考虑采用任何这样的弹射装置。1917年6月,样机试飞,在许多方面,这都是一架出色的飞机。它有折叠翼,有一个宽而结实的轮架,能携带一条450公斤重的457毫米鱼雷。杜鹃式这个名称,就是异想天开地想到它有“把蛋下到别人窝里”的本事。

   到大战结束时,总计有90架杜鹃式飞机交付使用。它们是专门准备用来攻击德国公海舰队的。遗憾的是,由于在1918年11月停止了生产 [ 投笔从戎注:此处译文有误,应为1918年11月战争结束 ] ,它们的愿望永远无法实现了。后来,有两种型号成功地发展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鱼雷机。特别重要的是,日本人在1922年得到了6架杜鹃MK-II式飞机。

   除了“百眼巨人号”外,还有“竞技神号”正在建造。“竞技神号”于1917年4月订货,是世界上第一艘从一开始就按航空母舰进行设计的军舰,可以搭载和“百眼巨人号”一样多的飞机。它同样有一个全长飞行甲板,只是没有采用靠很长的水平烟道排烟的技术及平甲板。它的右舷,有一个环抱烟囱的不大的上层建筑,这是第一个岛式上层建筑(后来,岛式上层建筑成了航空母舰的标准设计)。“竞技神号”很快就被更大的航空母舰超过,可是,这艘小型航空母舰却显露出了众多的独创性,特别令人难忘的是,在设计这艘航空母舰时,可以借鉴的只有各种进行改装的经验。(诸如在“皇家方舟号”、英吉利海峡渡轮和“暴怒号”上所进行的那些改装。)它有那个年代一流的航速(25节),可全天候行驶,但只配备了中口径炮(这是合理的)。可见,它的主要用途不是进行水面舰对舰作战。

   “竞技神号”要到1918年1月才能开始建造,需要两三年时间才能竣工。为了妥善解决问题,1917年秋季,海军部决定用智利战列舰“科克兰号”的船体进行改装。“科克兰号”的设计很先进,已在1914年停建。重新开工后,于1918年2月由英国海军正式购买下来,并命名为“鹰号”。在它的设计中,顺理成章地沿用了“竞技神号”的独特设计,诸如岛式上层建筑,中口径火炮等。不过,它船体庞大,可以造一座大得多的拥有两部升降机的机库。1918年6月,“鹰号”下水,它想赶上作战,已未免为时太晚了。

   当回头追述美国取得的进展时,必须提及舰用弹射器的进步。第一个原始的弹射器,是1911年由西奥多·埃利森海军上尉在纽约哈蒙德港格伦·柯蒂斯工厂里制造的。那只是一个由三根下斜的绳索和一块砝码组成的加速器。负责海军飞行的钱伯斯海军上校看到这种设计有缺陷,于是不屈不挠地改进自己的弹射装置。他的装置使用压缩空气,很象一个鱼雷发射管,把飞机推出军舰的甲板。1912年6月,这个装置造好,安装在安纳波利斯的桑提码头上。

   1912年7月31日的第一次弹射起飞试验差一点使埃利森丧命。突然加速使他的柯蒂斯A-1水上飞机的引擎灭火,摔到了海里。弹射器的试制者霍尔登·C·理查森技师毫不气馁,又接连做了几次改进。这一年的11月12日,埃利森成功地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弹射起飞。此后继续进行试验,1915年10月,在“北卡罗来纳号”装甲巡洋舰的后甲板装了一部弹射器的试验样机。1915年11月5日,它弹射起飞了一架柯蒂斯AB-3式飞机,飞行员是亨利·C·马斯丁海军少校。1917年初,“西雅图号”和“亨廷登号”装甲巡洋舰装上了这样的弹射器,在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弹射器便被拆掉,原因是它们影响军舰为船只护航。

   从战列舰炮塔和轻巡洋舰前甲板不大的平台上起飞战斗机和观察机,英国人的技术遥遥领先。美国人关于弹射起飞的经验,无疑为更重的飞机从军舰上起飞开辟了一条广阔的道路。1916年底,皇家海军把一艘自卸泥驳“斯林格尔号”改装成一艘弹射起飞试验船。由于轻型飞机平台完全满足了当时的需要,加上“斯林格尔号”上的弹射装置太笨重,大战结束前没有再作进一步的尝试。

   有好几年,弹射器似乎只用来弹射水上飞机,对于流行的轮式陆上飞机,由于它们重量轻、机翼载荷小,就无需使用弹射器了。美国第一艘航空母舰“兰利号”在1922年装了两部弹射器,由于同样原因于1928年被拆除。装在大型航空母舰“列克星敦号”和“萨拉托加号”上的大型飞轮式弹射器,出于同样缘故也拆除了。

   在美国,到1918年11月,海军航空兵在各方面的革新活动都停止了。曾经对许多设想进行过试验,准备进行试验的项目更多,但对所取得的进展还需要进一步严格检验。战争期间,没有时间来尝试这些新设想,何况面临的又是苛刻的前所未见的社会风气。不仅私人厂家不愿承诺新的试验,连军队里的守旧派也激烈反对。新近组成的陆上空中力量院外集团更是吵嚷不休,他们把海军航空兵看成是跟自己争夺国会拨款的对手了。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