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核潜艇·第十
作者:诺曼·波尔马 ·美国
出自————《美国潜艇史》
出自————《战争通史》
里科弗海军中将告诉国会的一个小组委员会说:“核动力潜艇不是常规潜艇的改进,而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战舰。”
他的话是正确的。特别是当“跳鱼”级核潜艇采用了高速的“大青花鱼”潜艇的艇壳设计和S5W核推进装置时,它实际上成为有无限的水下高速续航力的鱼雷攻击潜艇, 它比以前任何潜艇的作战能力都强得多。
但“跳鱼”号仍然有相对大的噪声,它的工作深度和第二次大战时建造的潜艇差不多。一艘噪声小的潜艇以慢速航行是较难于被声纳发现的。同时,一艘潜水深度大的潜艇可以利用海洋的温差躲避侦测,它有较多的利用高速航行的机会,而且其较坚固的艇壳在深度较浅的地方不易受到敌人武器的危害。然而潜艇要达到噪声小些,下潜深些,所花的代价是很高的。减低核动力装置及其有关机械的噪声需要有特殊的器材和机器的隔声座,这些都需要较大的空间。较大的潜水深度意味着有较坚固的艇壳钢材和许多改进的贯穿于耐压壳的管路与电线设计。里科弗海军中将强烈反对这些方面的改进,因为他担心费用大和工作复杂。然而从苏联军事能力的提高来看,这些改进是完全必要的。
1958年1月15日,海军向朴次茅斯海军造船厂订造了攻击潜艇“长尾鲨”号(SSN-593)。这是第一艘新一代的噪声较低、下潜较深及其他方面较先进的核潜艇。为了使“长尾鲨”号能承受较大深度海水中的巨大压力,海军第一次用HY-80号钢材建造了潜艇的耐压壳。定名为HY-80的钢材表示每平方英寸能承受80000磅压力。这就使“长尾鲨”级潜艇比以前的任何美国潜艇下潜的都要深。“长尾鲨”有改进的“大青花鱼”式的艇壳和“跳鱼”号的S5W核动力装置。但由于它比“跳鱼”号大,所以速度要低些。
“长尾鲨”号内部的安排,除与“白鱼”号相同外,和以前的潜艇都不相同。它的艇首——在传统的鱼雷发射管的位置上装上了声纳装置。虽然早期的攻击潜艇在艇首也有较大的声纳装置,但那是附加的,鱼雷管和其他限制影响了声纳的设计。“长尾鲨”的大型的AN/BQQ-2型声纳系统包括艇首一个15英尺直径的球体,球体内装有AN/BQS-6型被动式水声换能器。补充这个被动声纳的是AN/BQR-7型主动声纳。它可以发射声波脉冲准确测出远距离水下目标,诸如敌方的潜艇等。这样,艇上的被动声纳AN/BQS-6就可以用来侦测另一艘潜艇的机械及其运动的噪声。而以主动声纳AN/BQR-7获取发射武器所需要的精确数据。这种AN/BQQ-2型声纳系统的艇首部分还有一个拖拽在潜艇后面的声纳基阵作补充以侦听潜艇后面的声音。
由于“长尾鲨”的艇首被AN/BQQ-2型声纳系统的主要部件所占用,因此艇首的4个鱼雷发射管移到了艇的中部,成斜角伸出,每舷两个,与中线形成约10°的角度。这些鱼雷发射管可以发射反潜鱼雷或沙布洛克(潜用火箭,1965年开始使用)。沙布洛克长21英尺,直径21英寸,和现代鱼雷的大小相同。它与鱼雷一样,是从潜艇的鱼雷发射管发射的。但发射后就不同了,在被压缩空气推出发射管后,其火箭发动机即启动,驱动火箭到达水面,然后沿飞行弹道在空中到达约20海里外的预定目标点。在这里弹头(小型核弹)进入水中,消灭处在其致命打击范围内的任何敌潜艇。
“长尾鲨”号的排水量比早期的核潜艇稍大一点,达到3750吨。但是它的“大青花鱼”式艇壳只有278.5英尺长,而直径较大,即大约32英尺。原先设计艇上配员为官兵80多人,但后来的配员增加到120多人。主要原因是声纳和其他电子装备的复杂性和核动力装置人员的增加。现代核潜艇几乎半数以上的艇员从事于轮机方面的工作。
第一艘“长尾鲨”级潜艇于1961年8月3日服役。在此以前的3个月里它曾多次出海试航。试航时到达的深度超过了以前的任何美国潜艇。然而因为仪器问题,该艇尚未到达额定的工作深度,试航就停止了。不过,后来它还是到达了设计的工作深度。服役以后“长尾鲨”号又开始了一系列广泛的试验,特别着重于测量潜艇自身的噪声级和BQQ-2型声纳系统的效果。在1962年7月,该艇服役一年以后进入朴次茅斯船厂进行为时9个月的检修和“调试”。
1963年4月9日清晨,“长尾鲨”号再次出海。艇上有艇员104人,外加海军观察员、船厂职员和文职技术人员总共129人。这一天它进行的浅水下潜是成功的。第二天在8400英尺深的水中开始深潜试验。在浅水试验时,潜艇救护舰“云雀”号(ASR-20)在附近巡回。“云雀”号是一艘大型拖船,它的尾部携带有一座麦克开恩救生钟,这种救生钟与第二次大战时从“斯奎路斯”号潜艇救出33人的救生钟相同。在那次事故中,海水深度只有约600英尺,潜艇栽入海底后,用麦克开恩救生钟当然可以进行捞救。但是在8400英尺深的水中,潜艇栽入海底则完全无法捞救。麦克开恩救生钟甚至不能从沉入1000英尺深水中的潜艇中救人。而“长尾鲨”号的破裂深度(即预计艇壳和设备能保全的最大深度,按标准比潜艇的设计工作深度大一半。)超过1000英尺。
4月7日早晨,“长尾鲨”号开始了下潜至设计工作深度的试验。救护舰“云雀”号在海面上守候,主要目的是警告来往船只,表明在这个海域内有潜艇在进行试验。“云雀”号与潜艇之间的唯一通信联系是一部声力电话,这部电话机所传播的声音不可靠而且很难听清。
那天早晨,当“长尾鲨”号到达它的试验深度时曾报告遇到了“小小的困难”。艇长海军少校J.W.哈维试图紧急上浮。但潜艇未能上浮,而且在几分钟内失去了控制,栽入深度超过它的破裂或损毁深度的海底。它的艇壳“内向破裂”或被压破。潜艇的残骸和129人的遗体散落在大洋之底。
救护舰“云雀”号没有充分注意发生了什么事情。过了一会,开始怀疑出了问题。虽努力与“长尾鲨”号联系,但落空了。最后,海军进行了大规模空中搜索也同样落空。直到5月底,一些海军测量舰才发现一些零碎的残存物件。于是深潜器“的里雅斯特”号拍摄了“长尾鲨”号的部分残骸的照片。
“长尾鲨”号的损失,震动了美国海军和全国。这是有史以来和平时期最不幸的潜艇事故,也是第一次损失一艘核潜艇。失事的真正原因也许永远无法了解。官方的海军调查指出,该艇因进水事故,导致沉落到无法挽救的深度。原因可能是涌进的海水喷流使重要的电力设备短路。然而使它下沉的所谓“小小的困难”与随后的管路故障显然使反应堆自动停堆或“紧急停堆”,这样就不能迅速地再启动反应堆或改用急电池,因此潜艇沉落到更深处。但是,“长尾鲨”号的损失暴露了现代美国核潜艇的其他方面的问题,其中包括贮存的空气压力不够,无法吹干压载水柜以进行紧急上浮。
对这些和其他问题进行的分析研究,导致了以后13艘新攻击潜艇的重大改变和建造延期。这些潜艇就是以后有名的“大鲹鱼”(SSN-594)级攻击型潜艇,即第二级核动力攻击型潜艇。“长尾鲨”号和“大鲹鱼”号是以后美国攻击潜艇的基础,它们所用的HY-80号钢材艇壳也应用于“拉斐特”级弹道导弹潜艇。
在13艘“大鲹鱼”级潜艇建成之后,紧接着又建造了37艘比“大鲹鱼”级稍大的“鲟鱼”级(SSN-637)攻击潜艇。这些稍大的潜艇所配备的武器和声纳与“大鲹鱼”级相同,推进装置也是S5W型反应堆。这就意味着速度稍慢。速度因素,对以后的各级攻击潜艇而言,是70年代和80年代中的一个重大的争论问题。
在建造“鲟鱼”级的一段时间里(1967-1975年),美国海军还建造了两艘单独的潜艇,“独角鲸”号(SSN-671)和“格莱纳德·利普斯科姆”号(SSN-685)。这两艘潜艇的构形、武器和声纳基本上与“长尾鲨”-“大鲹鱼”-“鲟鱼”相同,但推进装置则有明显的区别。在低速时,“独角鲸”的自然循环的S5G反应堆是靠对流输送冷却水,从而减少了水泵的使用——这是潜艇机械噪声的主要来源(在较高速时仍然需要使用水泵)。“独角鲸”号的反应堆是新的弹道导弹潜艇所使用的S8G反应堆的基础。而较大的、更昂贵的和速度较慢的“格莱纳德·利普斯科姆”号则是对减低潜艇自身产生噪声的另一种尝试,它是以汽轮机-电力传动方式代替以前所有核潜艇(除“白鱼”号外)所采用的汽轮机齿轮传动标准方式。
“格莱纳德·利普斯科姆”号证明是成功的。因为它的噪声比其他核潜艇小得多,不过速度比起现代潜艇来要慢好几节,造价也高得多。里科弗海军中将在70年代曾极力主张海军建造三种类别的攻击潜艇: (1)“格莱纳德·利普斯科姆”级。即慢而噪声小,以鱼雷为武器的攻击型核潜艇。 (2)一种高速潜艇。用以弥补自“跳鱼”级以来攻击型潜艇速度的减慢。 (3)一种配备反舰巡航导弹、有6万匹马力反应堆的大型攻击型潜艇。这种潜艇的反应堆功率比普遍使用的S5W型反应堆大4倍,比3万匹马力的高速潜艇大两倍。但是,国防部和海军的领导都认为在现有预算和部队实力计划内不可能建造这三类潜艇。
截至1970年美国海军在役的核攻击型潜艇共有45艘:
“鹦鹉螺” 1
“海狼” 1
“鳐鱼” 4
“大比目鱼”(用于研究) 1
“跳鱼” 5
“大鲹鱼” 13
“独角鲸” 1
“格莱纳德·利普斯科姆” 1
“鲟鱼” 18
“锯鲉”号(SSN-589)于1968年5月在海上失事,艇员99人全部丧生。它是从地中海返回美国时在亚速尔群岛西南400海里途中失事的。巨大的、一度作为雷达哨潜艇的“海神”号于1969年5月退役,作为后备役被搁置起来。截至1970年,除了45艘现役攻击型核潜艇外,还有41艘北极星导弹潜艇。另外有59艘柴电潜艇,其中14艘为战后建造,包括实验艇“大青花鱼”号和“海豚”号,其余45艘是战时建造经过现代化改装的潜艇。
第一艘高速攻击型潜艇“洛杉矶”号(SSN-688),于1972年1月8日在纽波纽斯安放龙骨。在此以前,潜艇建造计划的缩减、造船厂的问题和海军与工业界的纠纷使美国承造潜艇的船厂减少到只有两个。即弗吉尼亚州纽波纽斯的商用船厂和康涅狄格州格罗顿电船公司船厂。海军的马尔岛造船厂和朴次茅斯造船厂、马萨诸塞州昆西的私营通用动力公司船厂和密西西比的英格尔斯船厂都不再建造潜艇,而费城附近的纽约造船公司则停止营业。
当1970年美国海军的核潜艇实力达到86艘时,苏联海军的核潜艇也达到了同样的数目。较明显的区别是,美国建造核潜艇的速率正在减低,而苏联的速率则正在增加(从70年代开始,苏联共有5个船厂制造核潜艇)。
美国曾寄希望于高速的“洛杉矶”级攻击型潜艇,希望以高质量来弥补数量上的劣势(与苏联潜艇总数相比)。美国的核动力攻击型潜艇主要用于反潜。在战时,这些潜艇可在敌人港口附近和重要的航道上巡逻,以截击苏联的潜艇。后来苏联在海上部署了先进的导弹潜艇,因此美国的攻击型潜艇又增加了追踪苏联潜艇的任务。此外,攻击型潜艇使用各种电子和信号情报器材进行秘密侦察是很有效的。
最后还有一个用途,由于“洛杉矶”级攻击型潜艇有较高的速度,因此它还能执行另一种任务,即作为航空母舰的护卫舰。在执行这一任务时,它作为前沿的远程侦察平台,能识别和攻击敌方潜艇。这种想法虽然许多年以前就有了,但到了70年代才普遍提出。其主要原因是为建造更多的“洛杉矶”级潜艇寻找理论根据。其实,在使用核动攻击型潜艇支援航空母舰特遣部队时,还有几个问题需要解决。主要是潜艇和航空母舰及其护卫舰艇与飞机之间的通信限制。须知,与潜艇进行实时(瞬时)通信来往,即便可能也是困难的。潜艇指挥官很少要求发送信息,因为担心泄露艇位。与此同时,母舰飞机从护卫舰艇也要担心把己方的核潜艇错误地当作敌人(在第二次大战时,至少有两艘美国潜艇被友军击沉)。
“洛杉矶”号于1976年编入现役。该艇虽然在外貌上和内部陈设上类似以前的“大鲹鱼”级和“鲟鱼”级潜艇,但显然较大——水面排水量6000吨,长360英尺。增加的空间和重量主要是安装了较大的S6G反应堆推进装置,该装置据称能产生3万匹马力,这就使美国核动力攻击潜艇自“跳鱼”级以来体积不断增加而仍然保留1500匹马力的S5W反应堆所损失的速度得以恢复。
“洛杉矶”号虽然在设计上和以前的核攻击潜艇相似,但它安装了改进的AN/BQQ-5型声纳系统和先进的鱼雷水下射击指挥装置(以前装配AN/BQQ-2的攻击潜艇后来也采用了同样的先进装备)。此外,“洛杉矶”号和其他改进的潜艇还采用了新式武器。至此,所有美国潜艇都配备了MK48型鱼雷以代替较老的常规鱼雷和MK45阿斯托鱼雷(核弹头)。MK48型鱼雷是一种大型鱼雷,重3450磅,长19英尺,其弹头是常规的烈性炸药弹头,射程据估计超过20海里。它有精密的制导设备,先由发射艇进行线导,然后以主动式或被动式声纳自动找出在水下或水面的敌方舰艇。此外,现代潜艇还配备了“沙布洛克”反潜导弹,这是一种装有核弹头的在水下发射的弹道导弹。
从1977年开始,美国的攻击型潜艇还装配了“鱼叉”式反舰巡航导弹。“鱼叉”导弹是自50年代部署“天狮星Ⅰ”型导弹以来,美国首次设计的舰载反舰导弹。这种导弹能从各种水面舰艇和飞机上发射,也能从常规潜艇的鱼雷发射管中发射。潜艇发射“鱼叉”导弹装在一个套筒内,套筒由鱼雷管发射至水面,然后导弹点火并脱离套筒。导弹的射程为60海里,从潜艇向目标发射时是根据水声的侦测、电子拦截或其他情报来源(飞机、水面舰艇以及将来用卫星情报)。当导弹接近目标时,再用主动式雷达找出目标。
“鱼叉”导弹的出现,使美国潜艇具有远程攻击水面舰船的能力,为达到此目的它可补充MK48型鱼雷的攻击。然而携带和发射这种导弹的数量是有限的,因为“大鲹鱼”号和以后的核动力攻击潜艇的鱼雷发射管数量少(只有4个),而且只有可能贮备24枚武器的空间,这里既要放置“鱼叉”导弹,又要放置鱼雷、“沙布洛克”反潜导弹和假目标或噪声发生器。
在70年代后期还研制了“石斧”巡航导弹。它比“鱼叉”导弹稍大,但也能够从潜艇的鱼雷发射管中发射。“石斧”反舰导弹有几百海里的射程,但它如果用1000磅烈性炸药的弹头,或者用小型核弹头作为攻击陆上目标的导弹,射程也许能达到2000海里以上。从潜艇上发射这种远射程的“石斧”导弹要求更高,必须在远距离测定和识别目标。
由于攻击型潜艇需要携带较多的武器,于是美国海军在1981年决定在“洛杉矶”级潜艇的耐压壳外部,即在以前的某些艇首压载水柜的地方安装12个“石斧”导弹发射管。这样就使“洛杉矶”级潜艇实际上已成为鱼雷攻击和巡航导弹攻击相结合的潜艇。
另一种自70年代末即在研制的,可能应用于潜艇的武器是自引爆防空导弹(SIAM)。这种武器是设想装在潜艇上用来攻击反潜直升机或固定翼飞机的一种最新的武器。在用声学方法初步侦听到飞机以后即用潜艇的特制发射管发射导弹。然后导弹进行搜索和捕捉目标飞机(英国海军曾研制过一种防空导弹,它是用露出水面的潜艇的指挥塔上伸出来的发射器发射的;以色列潜艇使用了这种导弹,称之为潜射对空导弹)。
“鱼叉”和“石斧”导弹的发展使人们对新式的美国核动力攻击型潜艇的4个发射管感到远远不够,因此对增加发射管越来越感兴趣。与此同时,“洛杉矶”级潜艇造价昂贵,这些都促使美国海军寻求另一种核动力攻击型潜艇的设计方案。可能要放弃大型的S6G反应堆和牺牲几节速度(和以前的各级攻击潜艇比较)。虽然速度是重要的,但目前的问题是造价昂贵,因此改进侦测器材与武器的性能以弥补几节速度的损失是可能的。此外,虽然30多节的核动力攻击型潜艇在某些方面比较慢的潜艇要“好些”,但仍然不能赶上高速的苏联A级潜艇(据报道速度达43节)和其他可能的高速潜艇。的确,先进的工艺和建造技术可以导致设计新颖的、比“洛杉矾”级小而又有同样速度、武器及侦测器材的核动力攻击型潜艇。
与现代攻击潜艇的某些争论相类似的问题是关于三叉戟战略导弹潜艇的问题。三叉戟潜艇是在70年代被批准部署的唯一的美国战略武器。它是1966-1967年为确定80年代及以后优先的美国战略武器系统,在国防部主办的X战略研究规划中设想出来的。X战略规划提出一种弹道导弹核潜艇,排水量约8250吨,长约445英尺,所携带的导弹水平放置于耐压壳的外部。这样安排可使潜艇的体积比有垂直发射管结构的潜艇要小些,并能较快地更新导弹。这种潜艇不需要大功率动力装置,因为弹道导弹核潜艇是在大洋中缓慢地航行。X战略规划的潜艇可携带6000海里射程的导弹。
X战略研究规划提出后,国防部和海军制订了一个首先制造10艘潜艇的计划。预定这些潜艇从1978至1981年投入使用。因为这时期最老的北极星潜艇开始退役。然而这个三叉戟计划的进展比原来所计划的要慢得多,不论是导弹的研制还是潜艇的建造都大大减慢了。原计划6000海里射程的导弹能从广阔的潜艇活动海域攻击对方,从而能使对方的反潜战更加复杂化。然而海军选择了射程只有4000海里的导弹,部分原因是由于财力和技术条件的限制,因而希望由原来研制北极星和海神导弹的工厂制造,并想将三叉戟导弹安装在现有的海神导弹潜艇上;另外的原因是要克服由于新的三叉戟弹道导弹潜艇计划延迟所遇到的困难。三叉戟计划有两种导弹,C-4导弹射程为4000海里,D-5导弹射程为6000海里,两者都是每枚装8个分导式弹头。已研制的这种导弹只有第一型,第一次出海部署是在1979年秋,由弹道导弹核潜艇“弗朗西斯·斯科特·基”号(SSBN-657)携带。以后的三叉戟导弹的制造则纳入长期研制规划。
虽然三叉戟潜艇严重耽误使苏联海军抢先完成了第一艘更大的台风级弹道导弹核潜艇,但三叉戟潜艇本身仍然是美国试图建造的最大的潜艇。它的设计水上排水量为16600吨,约两倍于早先的“拉斐特”级潜艇。“拉斐特”级携带16枚海神导弹,三叉戟潜艇则有24个导弹发射筒,它首先装备的将是C-4导弹,然后装备较远射程的D-5导弹。三叉戟潜艇的体积也很大,部分原因是由于安装了S8G反应堆,这是迄今美国潜艇安装的最大的反应堆,据非官方估计,其马力达6万匹,也就是两倍于“洛杉矶”核攻击潜艇。用这样大马力的理论根据究竟是什么是很难推测的,因为这种弹道导弹核潜艇如果加快速度以逃避追击的潜艇或水面舰艇,则它的噪声级增加,因而增加了敌人对它侦测的距离。
第一艘三叉戟潜艇命名为“俄亥俄”号(SSBN-726),它是在1974年向电船公司船厂订造的。那时候计划这艘潜艇的交货期是1979年4月,但工程进度表上的附加条款是,“由于确定三叉戟计划为国家最优先计划,承包者许诺尽最大的努力以1977年12月作为第一艘艇的交货期”。
在宣布向电船公司订造三叉戟弹道导弹核潜艇之后不久,建造工程便开始耽误。尽管电船公司每天分三班(只星期六为一班)加紧工作,但问题不断发生,如船厂的问题,承包者的材料供应问题,海军的三叉戟计划的管理问题等。最后一个问题引起了里科弗海军中将和海军部的互相指控,船厂威胁要停止三叉戟潜艇的一切工作,海军的各办公室究竟哪个负责三叉戟计划,责任不清。
虽然560英尺长的“俄亥俄”号于1979年4月7日下水,但1979年并未全部完成。到这个时期,美国第一批10艘北极星潜艇退役,因此美国的弹道导弹核潜艇部队将减少至31艘,但是装备了改进的导弹。
1981年整个会计年度海军总共向电船公司订造了9艘“俄亥俄”级弹道导弹核潜艇,最后一艘预计在1986年完成,在90年代以后美国还需要部署更多的海上战略导弹,特别是在购买先进的陆基战略导弹(MX)和陆基战略轰炸机遇到阻延的情况时。
与核动力攻击潜艇计划的争论一样,直到80年代初,一些国防部和海军的官员仍然寄希望于一种较小的和花费较少的三叉戟导弹潜艇。他们有一个建议,提出要把某些尚未动工的“洛杉矶”级攻击型潜艇改为配备三叉戟导弹的潜艇,正如“跳鱼”号攻击型潜艇的设计曾改为最初的北极星潜艇一样,其他的建议包括将“独角鲸”号的反应堆(S6G)或“洛杉矶”级的反应堆(S8G)安装于较小的、可能只携带20枚或甚至16枚导弹的三叉戟导弹潜艇上。
然而无论攻击潜艇或战略导弹潜艇都需要继续发展和建造,因为在可预见的将来,潜艇,特别是核潜艇,在美国的防御政策中将继续起重要作用。
表9 现代核潜艇 | ||||||||||||||||||||||||||||||||||||||||||||||||||||||||||||||||||||||||||||||||||||||||
|
1、“洛杉矶”级与“俄亥俄”级的建造数是指截至1981年初已完成的加上在建造中的(至1981会计年度年终为止批准建造的)。
2、所有的鱼雷管都在潜艇的中部,
3、已指派两队艇员。
表10 1981年中期美国潜艇实力 | |||||||||||||||||||||||||||||||||||||||||||||||||||||||||||||||||||||||||||||||||||||||||||||||||||||||||||||||||||||||||||||||||||||||||||||||
|
1、“建造中”包括至1981会计年度年终为止批准建造的潜艇。
2、八艘老的弹道导弹核潜艇已重新分类为攻击潜艇,其未来的用途在写此书时尚未确定,目前有些作为攻击潜艇使用,有些暂时搁置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