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末海军的发展·第十五
作者:E·B·波特 ·美国
出自————《海上力量——世界海军史》
出自————《战争通史》
美国南北战争结束时,美国海军拥有700艘舰船,5000门火炮,6700名军官和5.1万名士兵,在当时的世界海军中居领先地位。5年后,它的浅水铁甲炮舰被封存,由商船改造的军舰或卖掉或报废,大多数江轮也都退役。到1870年年底,只剩下装备500门火炮的52艘舰船服役。这次海军的削减表明,美国人在战后把精力集中在国内事物上,即安定西部地区,使东北部地区实现工业化和重建南部地区。
通常认为,在欧洲内部势均力敌的紧张局势的条件下,加之有3000海里的辽阔的大西洋海面,美国是安全的。绝大多数美国政府官员,包括许多海军军官在内,都期望美国转入19世纪初的战略防御策略:设置海岸防御工事以保证海滨城市不受敌人的攻击和阻止敌人对港口的入侵。
这个时期的美国海军是能胜任上述计划的。它那些封存起来的浅水炮舰能重新用于加强港口防御,而且它的巡洋舰能用于袭击敌过往商船。在南北战争中,为捕获南部邦联的贸易袭扰船和偷越封锁线的船只而建造的木制螺旋桨巡洋舰,现在用来改建成机帆两用船。它们那细长的船体是按快速船的样式设计的,发动机是在轮机专家B·F·伊舍伍德的监造下生产的,他是海军轮机工程局局长。这是第一次使用热蒸气技术。这种级别的第一艘美国舰船“万姆潘努”号在1868年的试航中,它的航速首次达到18节,这在当时占有绝对优势。至少在以后的21年里没有一艘美国海军舰船能追上它。象1812年的快速舰一样,能够追击任何在海战中逃跑的舰船。但是1868年的海军建设不是过多地注重这样的高速舰船,因为这样高的速度会使燃料消耗过多。“万姆潘努”号以及它的姊妹舰被责令使用帆进行可怜的航行,其余新型巡洋舰的设计图纸被改动,更多的是以帆来代替昂贵的蒸汽动力,并且海军部长发布共同命令要求所有海军舰船除通讯快艇和拖船外均使用帆航行。
选择以帆为动力的根本原因是节省经费。从1868到1883年,美国国会由于预料近期不会发生战争,拨给海军的经费仅能勉强维持现有舰船的人员配备和在航能力。紧缩的预算使海军的日常操作和军官编制受到严格限制。只要不是特殊情况,军官们都被命令使用帆航行,如果他们启动蒸汽机必须在航海日志上用红笔填写,并注明原因。随着老船的报废而又没有新的舰船服役,海军需要的军官减少了。晋升再次停滞,35、40岁的中尉军官变得很普遍。几年来海军学校毕业的学员只有10个人得到任用,其余的发给1000美元遣散费转业了。
美国海军的舰船和武器虽然过时,但他们仍履行着传统的职责,偶尔还采取一些行动。一个世纪后,一些评论家把这叫做“帝国主义侵略”。例如,1871年海军少将约翰·罗杰斯在朝鲜海域调查一艘失踪的双桅纵帆货船时,没有得到朝鲜方面令人信服的解释,就命令他的水兵和陆战队在朝鲜登陆并破坏了一些岸炮炮台,杀死了350名朝鲜人;为了保护受到暴乱威胁的美国财产,美国水兵在蒙特维的亚登陆;为了保证受到叛乱分子威胁的、横贯地峡的铁路畅通,美国海军陆战队在巴拿马登陆;美国海军陆战队还配合英国陆军恢复埃及亚历山大港的秩序;美国海军加入英、法舰队为遏止广东的中国暴民袭击西方人财产而炫耀武力;美国海军陆战队还不时地被派去保护分散在诸如布宜诺斯艾利斯和汉城的美国大使馆和领事馆。
作为外交家,美国海军官员声称荒无人烟的中途岛归美国所有;劝诱日本增加对美国通商口岸;与朝鲜、索摩亚群岛的图图依拉和马达加斯加签署通商通航协定;在西部非洲参与公断一桩边境冲突。
几个美国海军考察队在巴拿马、尼加拉瓜和墨西哥考察了几条可能的运河路线。另有几个海军考察队对北极进行了勘测。在对北极的考察中,最引入注目的是“珍妮特”号的1879年考察。这是个悲剧结局。除了一艘小艇外,其它的人和船全部失踪。当时这一小组幸存者的领导、工程师乔治·麦尔维尔后来参加了格利列营救行动,这一行动在艾利斯米尔岛解救了美国A·W·格利列上尉和他考察队的剩余人员,他们曾在这个荒凉的岛上呆了近3年。
一、利萨海战(1866.7.20)
利萨海战发生在亚得里亚海。这场首次以蒸汽为动力的铁甲舰之间的战斗引人注目。世界各国的海军都深入细致地在战术、武备和舰船结构等方面研究了这场战斗。
1866年6月,普鲁士与意大利联合向奥地利进攻,前者想把德意志境内各邦都划归普鲁士,后者则想克复威尼斯。意大利人在陆地上失败了,为了能在和平谈判中讨价还价,它寻求海上的胜利。意大利的海军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它有12艘铁甲舰,包括新的蒸汽动力快速舰“意大利”号和“迪波托加罗”号,新的有炮塔和撞角的“铅锤”号(“阿芳德托尔”号),全部舰船均配备大口径“阿姆斯特朗”线膛炮。此外,还有16条木壳蒸汽机舰船。但是意大利的水兵没有得到很好的训练,他们的军官缺乏进取心,他们的司令官C·C·佩尔萨诺上将似乎对他的这一行一无所知。
与佩尔萨诺的十几条铁甲舰相比,奥地利只有7艘铁甲舰,全部是蒸汽快速舰,但都有点陈旧了。他们的木壳舰主要有1艘蒸汽动力舰“凯撒”号,5艘螺旋桨快速舰和1艘海防舰。每艘木壳舰上,只有少部分炮是线膛炮,事实上奥地利的火力还没有意大利的一半。但是他们的不可估计的优势在于他们的舰队司令海军少将B·冯·特格特霍夫,他的士兵训练有素,既有进取心,又精通他们的专业,这些都是意大利指挥官们所缺乏的。
图30 利萨海战(1866年7月20日)
佩尔萨诺起初置“清剿亚得里亚海的敌人”的命令于不顾,仅仅把安科纳基地的军舰作些无谓的调动,在这期间,他没有操练那些未经训练的炮手。最终皇帝下了一道强制命令,“对敌人的要塞或舰队发起攻击,任何行动都被认为可能取得胜利”。佩尔萨诺在此命令的推动下,准备夺取利萨这一奥地利小岛。
奥地利的特格特霍夫带领他的舰队远在165海里之外的波拉港。当得知利萨遭袭时,起先他以为这仅仅是一次佯攻。他难以相信意大利人会采取这样的冒险行动,作为两栖攻击既没有突然袭击的机会也没有首先掌握制海权。意大利人全力发起攻击时,特格特霍夫向利萨驶去,到达利萨附近海域,他命令舰队做好战斗准备。意识到自己的火力处于劣势,他选择了一个容易冲击的队型——三个V字型纵向排列,第一个V型由他率领的7艘铁甲舰所组成,领头的是旗舰“费迪南德·马克西米兰”号。第二个V型是木壳快速舰和一艘海防舰,由“凯撒”号领头,他把其余的小型舰船编在第三个V型队列中。
佩尔萨诺的舰船向利萨岸上的要塞炮台轰击了两天,也没能使岸上的88门小口径炮停止射击,而舰队伤亡很大,一艘铁甲舰失去了攻击能力,大部分弹药消耗掉了,燃料只够使用两天了。然而在7月20日早上,佩尔萨诺又开始了攻击。当他正轰击利萨的炮台并准备派部队登陆时,了望哨突然报告,奥地利的舰队正从西北方向开来。
惊慌失措的佩尔萨诺匆忙将他的铁甲舰编成纵队从奥地利的编队前方冲过去。在这紧急时刻,佩尔萨诺竟毫无道理地把他的军旗从“意大利”号移到处于战斗队形之外的“铅锤”号上。结果在前面的3艘意大利军舰与后面的军舰之间出现一个大空隙。特格特霍夫立即率领他的由铁甲舰组成的先锋编队穿过这个空隙,他的木制舰船则向佩尔萨诺的木制船和其余铁甲舰冲去。
这场战斗很快变成了一场混战,舰船的运动部分地被烟雾所遮蔽。“铅锤”号两次试图撞击木制“凯撒”号而没能成功。“凯撒”号一发炮弹擦过“迪波托加罗”号,但自己却在对方的炮火下起火,并最终被“铅锤”号逐出战斗。与此同时,奥地利人的炮火使一艘意大利的铁甲舰船起火燃烧。
特格特霍夫的旗舰撞击“意大利”号的行动在这次战斗中最为壮观。当“费迪南德·马克西米兰”号在战斗的烟雾中搜索的时候,它撞在“意大利”号的舷上,这艘意大利军舰失去了方向控制,而且它的前方又被另一艘奥地利军舰封住,当它后退时,“马克西米兰”号全速冲撞它的舷边,并使其向右舷严重倾斜,随着“马克西米兰”号慢慢地后退,“意大利”号恢复正常,接着在自己的动量和破口处涌入的数吨海水的作用力下又向左舷倾斜。当它倾翻并沉没时,舰上缺乏训练但很有士气的水兵为他们的国王高呼万岁。
“意大利”号的沉没结束了这次战斗,意大利舰队向西退却。由于奥地利舰队有几条军舰受损并仍处于劣势,特格特霍夫没有追击。无论如何他完成了解救利萨的使命,他作为民族英雄回到了奥地利。而佩尔萨诺则被解除了职务。
海军战略家恰当地指出佩尔萨诺在进攻利萨时,没有顾及到一个打不败的敌人舰队。战术家注意到一个运用三个V字型编队迎敌的舰队打败了一个至少试图以整体作战的纵向舰队。而使人迷惑的是使“意大利”号沉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这个例子和“梅里麦克”号击沉“坎伯兰”号的例子是否意味着海战中撞角比火炮更具有优势?船体设计家不能肯定,但是为了安全直到二十世纪以前他们都为主要舰船的水下部分设计了撞角。
二、火炮对装甲
南北战争期间的发明家如埃里克森、伊舍伍德和达尔格伦使美国海军的技术革新达到先进水平,但是战后的紧缩政策结束了这一局面。于是英、法、德的技术力量走到领先的位置。
1879年,英国舰船“桑德尔”号的前膛炮爆炸使英国海军部确信这样的炮不安全,并开始逐渐在皇家海军中装备后膛炮。法国海军在炮尾闭锁装置中采用断纹螺栓的办法克服了后膛炮失事的可能性。炮管由铸铁改为煅铁,制造炮身套筒的煅铁由钢所代替,减少了套筒的厚度。到1881年,海军的舰炮全部由钢制造。
与此同时,一种燃烧较慢的褐色火药出现了。这种以稍烧焦的稻草作为焦炭,硫磺的含量也小的火药,可使炮筒增长以获得较高的初速和较大的射程。1887年法国采用一种用硝化纤维制造的无烟火药,或叫强棉药,这一改进很快被其它国家学了过去。
通过改进弹丸头部的设计,穿甲弹的穿透能力增强了。由于大口径舰炮发射时经常对自己的舰员造成损害,于是便发展了液压驻退装置,这样便可吸收发射时产生的高达一亿英尺磅的后坐力,并能平稳地将火炮(身管)复进到原来的位置。由于有了这些技术改革的成果,到19世纪末,海军炮能够准确瞄准的射程提高了好几倍,而且根据概略的经验估计,在有效射程内,舰炮对最佳装甲的穿透厚度约等于该炮的口径。
与此同时,装甲的抗侵彻强度也在长期的复杂的冶金术的改革中获得提高。“铁甲舰”这个词正确地表明了早期装甲战船所使用的防护材料,当1874年设计的英国“无畏”号的炮塔采用铁板上包一层钢板的混合装甲时,这个词就开始不适用了。它水线以下的装甲带采用当时最厚的24英寸铁板,这个厚度是依据象本舰上所带的16英寸前膛炮在近距离上的穿甲能力决定的。1879年设计的英国的“科罗萨斯”号完全使用混合装甲,使它水线以下装甲带的厚度降到18英寸。以后,镍钢装甲的采用使得装甲厚度不断降低成为可能。后来,哈维的钢表面硬化处理和1895年更高级的克鲁伯工艺,使得皇家海军1897年批准主力舰“老人星”号水线以下的装甲带厚度最低降到6英寸。
三、船体设计
舰船装甲的改进是与船体发展相平行的。1860年“勇士”号下水以后,英国确定在建造新舰船时船体一律用铁结构。但在木材贮量比英国大而铁工业比英国差的法国则在继续建造木体铁甲船。直到1872年他们用钢和铁建造了“可畏”号的船体,使他们的造船水平比英国领先了一大步。1886年,英国人建成一艘全钢船体的战舰,才重新获得技术上的领先地位。
从最早的铁甲舰时代开始,设计者们在不适当的普遍防护和要害部位绝对防护之间一直采取折衷的办法。由于最早的铁甲舰象它们的先辈,全部木制舰一样,火炮的配置几乎占有全部舷侧,装甲也得延伸至整个舷侧。随着火炮的尺寸和威力的增大,设计者们开始把它们集中到舰船的中间位置,在它们周围可以集中装甲。由于装甲区域的减少,重装甲可以使用,随着炮塔座——一种固定的圆型墙结构的使用,装甲面可以进一步集中,塔座内的火炮从敞开的顶部伸出可以转动,部分封闭的炮塔也可随着火炮转动。
到19世纪末,设计者可不再为舰船的任何部分提供绝对的防护,而是依据有效射程内火炮的威力适度地对火炮、弹药舱、水线部分、主机和对面临速射炮威胁的人员提供某种防护,这样获得了最佳效果。
另外一个防护措施是采用区划隔水舱,这种措施至少可以使舰船在被击中时免于沉没。在舰船设计方面,煤库被设置在靠外舷的舱室,这样煤堆可以吸收可能穿透它们的炮弹的力量。
与隔舱紧密相联的特点,是以防护甲板保证舰船的要害部位抗御俯射,并在安装在水线位置的足以抵御俯射炮火的铁甲板下形成一个足够排水量的空间,用以保持舰船的浮力,这样水线以上的舰舷被击穿多少洞舰船都不会沉没。19世纪后25年里,所谓护卫巡洋舰的唯一防护就是这种甲板。
四、鱼雷及其运载工具
如我们所知,南北战争时期水中固定爆炸物被叫做鱼雷,当这个词汇逐渐被海军用于靠其内部发动机把爆炸物送向目标的水中武器时,原有的那种固定的爆炸物则被叫做水雷。
第一个成功的自行鱼雷,是1866年在亚得里亚海的阜姆一个英国机械制造公司的经理罗伯特·怀特黑德制成的。这个鱼雷是以一个空气压缩发动机推动一个螺旋桨为动力的。在以后的30年里,利用流体静力学原理的深度调节器和旋转舵的控制,大大增加了这种鱼雷的准确性。几乎从一开始,各国海军都把鱼雷看成可怕的武器,因为鱼雷及其发射手段较之于它所重创的大型舰船耗资很小。看来,海军兵力不强的国家可以利用鱼雷以小的代价来和强大的海军大国抗衡。由于有了鱼雷及早地导致战舰的隔舱化。
主力舰最多因而也最受鱼雷挑战的大英帝国,率先发展发射鱼雷和防御鱼雷的舰船。早期的鱼雷发射舰船叫鱼雷艇,轻便且没有装甲,依靠速度规避敌人的炮火。
为了对抗这种鱼雷艇的攻击,英国人在他们的舰船上装备了轻型速射炮,但是很快就明白炮手的反应速度比不过鱼雷艇的速度,于是出现了一种新型快速舰船——鱼雷艇驱逐舰(后来简称驱逐舰),以保护大型舰船免受鱼雷艇的攻击。第一艘这种型号的“哈沃克”号于1893年下水,它装备了速射炮和鱼雷,吨位和速度比鱼雷艇稍大一点。美国的第一代16艘“贝恩桥”级驱逐舰是1898年列装的,它以煤为燃料,这些驱逐舰都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速射炮又促使产生两种新型舰艇,都是反驱逐舰巡洋舰。过去巡洋舰和它们的前辈快速舰(护卫舰)一样,和平时期为商船护航和在外国港口炫耀武力;战时保护已方商船,袭击敌商船,为舰队和同级作战舰船护航。19世纪末,巡洋舰有两种级别:快速轻便的轻型巡洋舰,装有4.7到6英寸口径火炮;和带有装甲甲板、除速射炮以外还有两门以上重炮的速度较慢的装甲巡洋舰。这两种巡洋舰都是用来保护主力舰免受驱逐舰攻击的。
另一种新型舰艇——潜艇,是为发射鱼雷而发展起来的。第一艘可实际应用的潜艇是1864年由法国制造的,但是真正的现代潜艇的问世是在许多问题解决之后。如在19世纪80年代,以蓄电池为能源的电机用于潜艇潜航时的动力,而水平舵则给潜艇提供稳定性。在后来的10年里,类似鱼雷使用的陀螺仪解决了潜艇的方向舵的问题。美国与法国处于潜艇发展的领先地位。但是这种潜艇直到20世纪最初10年才得到完善和用于战斗。
五、动力推进
美国南北战争后锅炉和发动机的发展,使得第一代驱逐舰实现高速度成为可能。早期的锅炉是由内部连杆加固的简单的铁罐子,冶金术的进步使更强固的铁罐锅炉能容纳两倍于19世纪中叶锅炉的蒸汽。在这同一时期里,水管锅炉问世了,这种锅炉让水在钢管中流过燃烧加热的气体而增加效益。到19世纪末,这种锅炉能产生250磅的压力驱动达1.4万马力的三级膨胀发动机,使战列舰的航速达到18节,巡洋舰的航速达到24节。驱逐舰上用蒸汽透平发动机代替往复式发动机,航速达到36节。
到19世纪90年代末以后的四分之一世纪里,所有战斗舰船的基本样式除潜艇外都有所发展。它们的能力几乎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同种舰船相当。战列舰的排水量达到1.5万吨,装有表面硬化处理的14英寸厚的镍钢装甲,装备了16.25英寸口径的后膛炮和重装甲炮塔。装甲巡洋舰通常与战列舰一样大,装有6英寸厚的装甲,并装备9.2英寸口径的火炮。护卫巡洋舰排水量5600吨,装甲甲板2.5英寸厚,并装有6英寸口径的速射炮。驱逐舰较小,最大的不超过400吨,但是象前面讲到的,他们的试航速度达到36节。
六、美国新海军的舰船
19世纪80年代,美国开始重建被忽视了的海军。时机正好,舰船和武器发展到了一个高水平,一支采用最新设计而建立的舰队不会很快落伍。国家有这样的意愿和手段,战后的萧条已被繁荣所代替,战后的重建家园和其它国内政治问题已退居不引人注目的地位,美国人愈发对国外事务感兴趣。美国工业化的进程很快,工厂主们预见到国内市场将要饱和,过剩产品的明显出路是对外贸易,但是欧洲国家特别是英国、法国和德国正处在一个新的帝国主义浪潮中,控制着整个世界市场。为了与这些正在兴起的垄断者竞争,美国的商界领袖们主张美国应重整它的商船队,并建立一支能够对其支援的海军。
1880年,对商界的压力非常敏感的共和党,用控制国会两院和总统的办法控制了政府,新总统J·A·加菲尔德任命“大海军”的鼓吹者W·H·亨特为海军部长,由指挥和参谋军官组成的班子向他建议该建设什么样的和什么数量的海军,由亨特提交国会的报告,要求至少建造68艘新的舰船。这一数量暗示了政府对海军不重视。政府对此感到吃惊,赶忙调亨特担当一个大使职务,并重新任命一个较为温和的班子。这个班子提出了一个不那么雄心勃勃的建议。
国会在削减了第二个班子的谨慎建议后,于1883年授权建造护卫巡洋舰“亚特兰大”号、“波士顿”号、“芝加哥”号和通信船“多尔芬”号,公众很快给它们起了别号——“海军的ABCD” [ 译者注:因“亚特兰大”(Atlanta)号、“波士顿”(Boston)号、“芝加哥”(Chicago)号和“多尔芬”(Dolphin)号的英文名称的头一个字母恰为A、B、C、D,故公众取此外号。 ] 。这些舰船用二次大战后的标准来衡量虽然很小,但是它们标志着美国海军从旧到新的转变。这些舰艇由钢制造,以蒸汽为动力,双层船体水密舱室,完全电气化,但是他们的帆桅决定了他们的谱系。国会用旧舰修理经费不能超过建造一艘新舰费用20%的限制,鼓励过时的木体舰船退役。
从1885年开始,国会每年向海军提供建造经费,由于海岸设施能够支持一支新的舰队,海军力量在数量和现代化程度方面慢慢地增长。这项工作起初为美国缺乏现代舰船设计经验和建造钢体船的能力所阻碍。美国早期有些钢体船不得不从英国购买,装甲、主轴和重炮也不得不从国外进口。
为了弥补钢体船、装甲和重炮等从国外进口的缺陷,海军部长W·C·惠特尼把几艘战舰所用钢材的定货签成一份440万美元的合同,以此来刺激国内刚刚起步的炼钢业向前发展,这样他保证了海军得到不间断的用于装甲的钢材供应,而且也为海军在国会争得资金找到一个新的盟友。
这种新政策的早期产品是美国的第一批战列舰,它们是1886年批准建造的“得克萨斯”号和“缅因”号,然而这些舰很快被作为二级战舰,除了海岸防御作用不大。虽然后来在哈瓦那港爆炸的“缅因”号被划为战列舰,但是与它同型号的其它舰船更恰当地划为装甲巡洋舰。但是美海军的设计者和舰船建造者正在学会他们的手艺,到19世纪80年代末期,他们已能生产诸如“纽约”号和“奥林匹亚”号等先进舰船,它们可与世界上任何巡洋舰相媲美。
许多议员和有头脑的公众发言人正开始对由来已久的海军的贸易袭击作战计划的有效性表示怀疑。不论是1812年战争时代的美国私掠船还是南部邦联的巡洋舰都不能通过敌人的封锁进入港口。南卡罗来纳州参议员马修·C·巴特勒嘲笑这种计划为“毫无意义的游击战术”,他(并非所有参议员)要求建立一支能突破封锁并能战胜任何企图从海上入侵美国的敌舰队的战列舰舰队。
海军部长本杰明·F·特雷西在他1889年年度报告里,引用巴特勒的观点,要求建立两支战斗舰队,在太平洋组建一支由8艘战列舰组成的舰队,在大西洋组建另一支12艘战列舰的舰队,这两支舰队至少需要60艘巡洋舰的支援。特雷西总结道:“这个国家需要一支海军以保证它免遭战争。但是,只有能从事战争的海军才能完成这一任务。”
国会不准备按照特雷西的要求来建立一支舰队,但它在1890年批准建造了3艘远洋战列舰,“印第安纳”号、“马萨诸塞”号和“俄勒冈”号,每艘舰的排水量均为10288吨,航速达到16节,装备4门13英寸、8门8英寸和4门6英寸火炮,这是那个时代令人可畏的舰船。1892年国会又授权建造战列舰“衣阿华”号,它的排水量和航速都超过“印第安纳”级战列舰。
在美西战争的前夕,美国已拥用一支虽然远不是世界上最强大的,但是已特别引人注目的舰队;4艘一级战列舰,2艘二级战列舰,2艘装甲巡洋舰,10艘护卫巡洋舰和大量的炮艇、浅水炮舰和鱼雷艇。
七、美国新海军的官兵
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那些没有到南方为南方邦联作战的美国海军军官学校的学员和教职员退到了罗得岛的纽波特继续上课。在不适当的领导下,学校教学质量有所下降。战争结束时,海军部长韦尔斯又把海军军官学校迁到安纳波利斯,并且把恢复学校的工作交给了他的两个有才能的军官,海军少将戴维·D·波特和海军少校斯蒂芬·B·卢斯。他们分别担任校长和学员总队队长,波特和卢斯淘汰了那些不合格的学员和教员,提高了学术水平,建立了奖惩制度。到1869年,海军军官学校的声望吸引了有才智的艾伯特·米切尔森。他先为学员,然后成为一名教官。担任教官的时候,他测出的光速比前人更精确,这是一个从事科学实验的科学家生涯中的一大步,他因此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美国人。
1873年,一批海军学校的军官和文职教员组成了美国海军学会,以便讨论和出版与海军专业有关的论文。学会在《美国海军学报》上不时地将它的论文和其它有关材料以学会记录发表。这个最初为连续的小册子,后来改为月刊的杂志,是刊登与美国海军有关的讨论文章的主要出版物,最后学会也成为海军专著的重要出版者。
1868年,卢斯重回海上服役,操纵战斗舰艇的水手的素质使他吃惊。在南北战争期间舰艇的水兵都来自美国各阶层的热心青年,现在又象战前那样,美国军舰上的水兵都是从世界各沿海地区的渔船上招募的雇佣兵。马修·佩里的训练美国青年成为水兵的见习计划,被1842年“萨默斯”号双桅船上的绞刑所破坏。这个计划在战争结束前重新实施但刚刚显示效果。自愿参加这一计划的卢斯被任命为一艘训练舰舰长,继而担任整个实习舰队的司令。凭着他特有的精力和热情,他使这一计划翻开了新的一页。他把这个计划变为一种带有竞争训练和合唱海上歌曲性质的比赛。卢斯发展起来的这一训练计划,直到海军设备和武器的不断复杂化,要求水兵在装备齐全的陆上学校接受基本训练的时代来到之前依然有效。
早在这以前,卢斯就把注意力集中在超越海军学校专业基础训练以外的未来海军高级军官的训练需要上。他建议成立一所海军军事学院,在那里,被选拔来的军官学习军事学术。他立即遭到老资格的海军官员的反对,他们看不到这种象牙塔式的训练方式能带来什么好处。但是卢斯得到海军部长威廉·E·钱德勒的赞同,他宣布了必要的任命。1885年9月,已是海军少将的卢斯和另外两名讲师在靠近罗得岛纽波特的柯斯特斯哈堡岛上济贫院旧址建立了海军军事学院,他本人担任院长。在经历多次挫折之后,海军军事学院证明了自身的价值,因此世界上主要国家海军竞相效仿建立了类似的学院。
1882年海军情报部的建立是很重要的。这个新的组织通过国外美国公使团的海军武官搜集外国海军的情报,以此来帮助制定美国的战争计划。海军情报部建立不久,就开始发布一系列关于海军的分析报告。这些非保密文献作为官方报告的副本刊登在海军学会的会刊上。
1842年海军工程兵组建以后,它的军官要求在军衔、住所、军官室的特别待遇和工资方面与指挥军官相同。指挥军官长期反对这些要求,强调工程军官依然是参谋军官,低于指挥军官,然而到19世纪90年代,舰船上的机器越来越复杂,连最骄傲的指挥军官也不再把工程师小看成机械师了。海军部长助理西奥多·罗斯福负责的海军指挥参谋军官人事委员会在广泛商讨和深思熟虑之后,建议将工程军官与指挥军官合并。1889年国会以委员会的建议为依据立了法。虽然工程人员获得了指挥人员的尊严,但是让他们中的专家来指挥舰船和海军力量是不切实际的。结果是把工程专业人员编入指挥军官,只是以字母EDO(只负责工程)加以区别。
八、艾尔弗雷德·塞耶·马汉
1886年,卢斯将军离开纽波特担任美国海军的高级专职工作——北大西洋舰队司令。接替他担任海军军事学院院长和首席教官的是艾尔弗雷德·塞耶·马汉上校。卢斯选拔他的部分原因是马汉最近出版了一部美国南北战争海军史——《海湾和内陆水域》。
马汉最初认为美国应避免获得国外领地,这不仅是为了节省一笔需要用来保护这些领地的庞大海军的开支,而且是为了避免一个居于政府民主化之上的强大的军事统治阶层。根据这种思想,他同意他的时代和国家对海军的定义:美国海军战时需履行的唯一职责是海岸防御和袭击商船。
但是,1886年秋当马汉为准备担任海军军事学院的职务开始研究历史时,他发现“制海权是一个从来没有被重视和阐述的历史因素”。从那时起,他有了自己的天职,考察成为海上霸权国家的形势和特点,特别是英国。他意识到有利于海上霸权发展的地理、人口、政治和民族特征的因素 [ 原作者注:本书第二至八章概括地阐述了马汉的海上霸权理论,其它各章也体现了这一理论。 ] 。
马汉研究的具体成果是他在海军军事学院讲座的基础上发表的两本书:1890年出版的《1660-1783年间海上力量对历史的影响》和两年后出版的《海上霸权对法国革命和帝国的影响》。这些书追溯了英国使用海上霸权建立世界贸易和殖民帝国的历史。作为一个岛国,它省略了一笔维持庞大的防御部队的开支,而将军费开支的绝大部分用来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主力舰舰队。它的海军利用英国的位置接近西欧的有利条件,控制着北大西洋并最终控制整个世界海域。
在1897年出版的《当今和未来美国对海上力量的利害关系》和各种各样的文章中,马汉指出,当年使大不列颠称霸世界海域海军方面的因素中,如今大多数美国已经具备。国家所需要的是一支主力舰舰队,它能突破敌人的封锁并且有有利条件迎击各种可能的敌人舰队。象我们已经看到的,马汉发表他海上霸权的专著时,人们早已接受这个概念并这么做了,而马汉从历史的角度以严密论证给它以支持,同时,为这种主要工业化国家的新帝国主义理论进行辩护。
仅仅使人民和政府认识到掌握海上霸权有哪些好处和怎样发展这种霸权是不够的,同等重要的是告诉人们如何使用这种霸权。根据马汉的理论,海军战时的重要使命是控制海上交通水域,以保护己方货船及运输的安全,同时阻止敌人使用这些水域。在和另一支拥有主力舰舰队的海上强国发生冲突时,只有靠自己的更为强大的舰队摧毁敌人舰队或使之丧失能力,来获得这种控制。贸易战中使用快速巡洋舰袭击敌商船可以部分地破坏敌海上商船运输,但却难以保证自己的商船运输,这仅附属于摧毁敌方可能出现的主力这个主要目的。
但是现代战舰不能携带足够的煤来横穿大洋与同等规模的敌舰队作战。所以需要海外基地以使舰队的活动区域能延伸到海上交通受到威胁的任何海域。因为基地为支援舰队而存在,而不是舰队为支援基地而存在,所以理想的基地应能够自给。于是海外基地一般都设在殖民地,它们能提供各种资源并在自己的控制下。而殖民地又能进行更有利的贸易,从而促进海上商业航运的发展。这是海上力量存在的首要理由。所以马汉的推理使他从孤立政治和防御性海军战略转向政治上的帝国主义和进攻性战略。
面对任何战术或战略性的军事局面,指挥官应力图将敌人各个击破。如果可能他应避免分散自己的兵力同时对付整个敌人。他应努力的是:1.以主要力量攻击部分敌人,2.同时牵制其余的敌人使其不能参加主要战斗。马汉将这一战术描述为“在一个区域把你的力量这样分配以对敌占有优势,而在另一区域尽可能长地拖住敌人,以使你的主要攻击获得完满结果”。这种包括在打击敌人部分力量的同时控制其它敌人的双重行动是马汉“集中力量”一词所表达的意思的一部分。然而,为了有效地集中兵力,部队必须统一指挥,作战单元必须互相支援,它必须围绕一个主要目标并依据战略中心部署。
虽然马汉在海军军事学院的讲座吸引了许多美国海军军官,但是他的著作《海上力量对历史的影响》在美国没有立即得到赞扬,而在海外——特别是英国、德国和日本——得到一致地赞扬。这些国家正从事一场空前的主力舰船的竞争。 [ 原作者注:英国1889年海上防御法保证皇家海军达到“两强标准”,即维持一支与英最近的两个对手的舰队加起来一样规模的战列舰舰队。其它大多数海上强国将绝大多数海军资源用于建造战列舰。 ] 英国评论家们把这本书看作为他们的许多军官和政府活动家所本能地遵照的原则的说明。德国皇帝命令将译本放在他的新海军的每条舰船的军官室里,海军部把这些译文分发到所有的学校、公共图书馆和政府部门。日本政府把这些译文提供给陆军和海军军官、政治领袖和学校。在美国,马汉的书最初没能广泛地被阅读,他的影响最初是通过他的早期注释者被发挥的,著名的有海军部长特雷西;参议院海军事务委员会主席亨利·喀伯特·洛奇和作为海军部长助理、副总统和总统的西奥多·罗斯福。
九、小结
美国南北战争以后,美国被国内事务所吸引并估计没有外来的危险,允许它的海军放弃力量和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英国、法国和德国海军耗费大量资金,经历无数次失败后,终于通过实验生产出19世纪末的钢制军舰。
海军的火炮、船身和装甲从铸铁变成钢质。随着装甲强度的增加,火炮穿透它的能力也在增加。随着火炮大小和能力的增长,设计者们把它们集中在舰的中央,这样在火炮周围的装甲就可以增强——最终采用炮塔形式。这种炮塔部分地覆盖舰炮并随之旋转。由于装甲仍不能避免炮火穿透船体,因此船身被分割成若干水密隔舱,这种隔舱至少能避免舰船在被击中后沉没。
在新的海军里,武器的选择最初是在火炮和撞角之间进行,通过对汉普顿锚地之战(1862)和利萨之战(1866)的研究,一些理论家提倡选择后者(撞角)。自行鱼雷的出现是向火炮和撞角的挑战,并提出了需要解决的新问题。鱼雷的产生导致了携带它的鱼雷艇和潜艇的产生。被发展用来攻击携带鱼雷的舰艇的驱逐舰,本身也带有鱼雷。
美国海军的复兴始于19世纪80年代,它利用了其它国家海军技术和理论上的发展。到1898年美西战争时,美国海军有了钢质的军舰,做好充分准备迎接第一次挑战。主力舰首席代言人是美国的A·T·马汉,他在他的《海上力量对历史的影响》等书中指出,英国由于其优越的地理条件和其它因素,已建立了世界帝国,并通过聪明地使用它的主力舰队控制了世界海域。
马汉成为美国海军新知识浪潮中的杰出人物。这个浪潮促使改进了美国海军学校,建立了美国海军学会、海军情报部和海军军事学院,以及把工程人员编入指挥军官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