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 – 吴起兵法网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中东

中东

作者:T.N.杜普伊 ·美国

出自————《哈珀-科林斯世界军事历史全书

第二十一章·核时代的超级大国

出自————《战争通史

   庞大的武力和情感的力量等因素奇特地交织在一起,使动乱充斥着整个地区。

        这些因素是:由于其战略地理位置和难以计数的丰富的石油储量,使世界各地呈现出的冷战压力在这一地区表现得尤为强烈;摆脱西方殖民主义统治的新兴国家的种种渴望;以及以色列和阿拉伯世界根深蒂固、难以调和的冲突。受该地区纷乱形势影响最小的国家是该地区的两个非阿拉伯穆斯林国家——伊朗和土耳其。

   阿拉伯联盟

   第二次世界大战快结束时(1945年3月22日),埃及、伊拉克、约旦、黎巴嫩、沙特阿拉伯、叙利亚和也门政府成立了阿拉伯联盟。其主要目的是阻止英国在巴勒斯坦的托管地单独成立一个独立的犹太国家。后来,阿尔及利亚、科威特、利比亚、摩洛哥、苏丹和突尼斯也加入了联盟。开罗成为联盟秘书长的总部所在地。

   1947年1月5日,巴勒斯坦问题的会谈 阿拉伯联盟接受英国的邀请,参加1月26日开始举行的关于巴勒斯坦问题的会议。

   1948-1949年,与以色列的战争 (参见第二十一章→阿拉伯-以色列战争→第一次阿以战争)

   1950年6月17日,《集体安全条约》 埃及、沙特阿拉伯、叙利亚、黎巴嫩和也门在亚历山大签署了一项《集体安全条约》。伊拉克和约旦没有参加。

   1954年6月11日,埃及和沙特阿拉伯反对《巴格达条约》 在阿拉伯联盟的集体安全条约生效期间,埃及和沙特阿拉伯同意实施共同防御和共享军事资源,反对西方关于签署一项反对共产主义的《中东防御条约》的计划(参见下文)。

   1956年3月3-11日,埃及、叙利亚和沙特阿拉伯关于统一防御的计划 各国首脑批准了采取联合行动反对以色列的计划。约旦国王侯赛因拒绝放弃英国的补助金。

   1964年1月13-17日,阿拉伯联盟会议 13个阿拉伯联盟成员的领导人在开罗会晤,并同意为可能采取的反以色列行动建立一个联合军事指挥部。

   1965年5月13日,与西德断交 这是对西德承认以色列的抗议。13个联盟国中的10个参加: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约旦、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也门、沙特阿拉伯、阿尔及利亚、科威特和苏丹。突尼斯、利比亚和摩洛哥没有参与这一行动。

   1966年3月14日,阿拉伯联盟会议在开罗举行 13个成员国中的12个出席了这次会议。突尼斯因联盟不考虑与以色列和解的建议而抵制阿拉伯联盟的活动。会议决定:(1)因西德承认了以色列,继续断绝与它的外交关系;(2)谴责美国向以色列运送武器危及到美国与阿拉伯世界的关系;(3)增加将约旦河从以色列改道工程的投资。

   1966年12月10日,《阿拉伯联盟防御理事会协议》 经约旦同意,沙特阿拉伯和伊拉克军队将部署在约旦,加强对以色列的防御。约旦同时宣布,该协议的先决条件是由阿联的部队取代驻西奈和加沙地带的联合国部队,这又需要阿联从也门撤军。约旦拒绝允许叙利亚军队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游击队进驻约旦。

   中东的中央条约组织

   中东的中央条约组织是在美国倡议下(1954年)建立的中东条约组织或《巴格达条约》(1955年)的后继组织。

   1954年4月2日,《土耳其-巴基斯坦条约》 这两个国家签署了一个5年共同防御条约,它们还邀请邻国、特别是伊拉克和伊朗参加。

   1955年2月24日,《土耳其-伊拉克条约》 两国签署了一项5年共同防御条约。英国加入(4月4日)后,增加了一项续签5年的条款,以便签订所谓的《巴格达条约》。

   1955年11月21日,巴格达条约组织的第一次会议 伊朗、伊拉克、巴基斯坦、土耳其和英国的代表在巴格达会晤,建立了中东条约组织。美国没有参加,但派了正式观察员参加会议。

   1956年4月19日,美国部分参与该组织 在德黑兰的一次会议上,美国同意建立一个常设联络办公室,并帮助建立常设的中东条约组织秘书处。

   1959年3月5日,美国同“北部国家”签约 美国在安卡拉同伊朗、土耳其和巴基斯坦分别签订了条约,向《巴格达条约》缔约国保证,美国将向它们提供对付共产主义所需的支援。美国在中东的这一行经,正是针对苏联在中东地区一系列活动所为。

   1959年10月7日,联盟改组 鉴于伊拉克退出《巴格达条约》,剩下的成员(英国、土耳其、巴基斯坦和伊朗)将联盟的名字改为中央条约组织。

   巴勒斯坦和以色列

   1945-1948年,巴勒斯坦游击战 这场激烈的浴血斗争主要是由反对阿拉伯居民和英国占领军的犹太复国主义者发动的,旨在争取建立一个独立的犹太国家。联合国企图调解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间互相对立的愿望,但收效甚微。

   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决议 联合国大会批准了一个特别委员会提交的计划,规定在1948年10月1日巴勒斯坦分别成立犹太人国家和阿拉伯人国家。阿拉伯国家拒绝接受这个决议,并宣布一旦需要,他们决心进行战斗。

   1948-1949年,阿以战争 (参见第二十一章→阿拉伯-以色列战争→第一次阿以战争)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独立 英国放弃了对巴勒斯坦的托管并撤出其武装部队。美国立刻承认以色列。以色列很快遭到埃及、伊拉克、黎巴嫩、叙利亚和外约旦(或约旦)的攻击。

   1950年5月19日,埃及封锁了通往以色列的苏伊士运河 以色列的海运和以色列的商务活动被中断。

   1951年4月5-16日,与叙利亚发生边界冲突 后来重新达成了停火协议(5月8日)。

   1953-1956年,断断续续的边境冲突 对于沿以色列整个边界发生的大大小小各种冲突,双方似乎都有责任。然而,在多数情况下似乎都是阿拉伯人首先采取行动。主要由于阿拉伯人破坏停火,以及阿拉伯恐怖分子暗中袭击以色列,激起以色列采取了惩罚性报复行动。

   1955年12月-1956年10月,以色列边境局势日益紧张 阿拉伯恐怖分子和游击队的袭击,促使以色列对埃及、叙利亚和约旦的边境阵地发动丁严厉的报复性打击。受苏联支持的阿拉伯国家在联合国抱怨民族情绪的激化(参见第二十一章→阿拉伯-以色列战争→1956年战争一背景)。以色列和阿拉伯都抱怨美国向对方运送武器。

   1956年10月29日,以色列发动首次攻击 紧急动员起来的以色列军队在摩西·达扬将军的指挥下,攻入西奈。有战斗力的机械化部队击溃了轻率冒进的埃及4个师。以军以阵亡180人的代价逼近苏伊士运河。当法国和英国向埃及和以色列发出12小时内停止敌对行动的最后通牒(10月30日)并随即进行干涉(参见第二十一章→阿拉伯-以色列战争→1956年战争→背景)时,以军在距苏伊士运河仅约48.3公里处停止了进攻,联合国相继谴责了以色列、英国和法国。据以色列称,埃及有7000人被俘,估计有3000人阵亡。实际上西奈所有埃及的武器装备和物资(价值5000万美元)都落入以色列之手。

   1956年11月15日,联合国的干涉 (参见第二十一章→国际维持和平行动→联合国→联合国紧急部队)联合国紧急部队进驻西奈,将敌对双方隔离开来。只是在美国保证亚喀巴湾作为国际水路,以色列享有通行权后,以色列入侵部队才逐步撤至内盖夫(1957年3月)。一支联合国紧急部队进驻俯瞰亚喀巴湾入口的沙姆沙伊赫——那里已被以色列军队占领。

   1956-1965年,紧张局势持续不断 由于阿拉伯联盟继续对以色列实行经济抵制,以及因约旦河水源权益引起的战争威胁日益严重,沿以色列边境不断发生边界冲突。阿拉伯国家,尤其是埃及,怀着复仇的希望,从苏联获得大量军事装备,不断充实军事实力。

   1962年9月26日,美国向以色列提供援助 国务院宣布美国已同意向以色列出售防御性导弹,以恢复中东地区受到威胁的力量平衡。

   1965年1月30日,西德向以色列提供军事装备 作为西德人承认以色列后西德和以色列一项协议的一部分,西德开始向以色列运送价值大约8000万美元的军事装备,包括直升机、潜艇、防空火炮和美制巴顿-M48坦克。这遭到阿拉伯国家的强烈谴责,它们威胁说如果西德继续向以色列提供军事装备,它们将承认共产党东德。但西德在大多数阿拉伯国家与其断绝外交关系前,一直没有停止向以色列运送武器(参见第二十一章→中东→阿拉伯联盟→与西德绝交)。

   1966年2月5日,美国承担向以色列提供武器的责任 鉴于苏联继续向埃及和叙利亚运送武器,美国接替了西德以前承担的义务,以维持中东的军备“平衡”。美国运送的武器包括200辆M48坦克。此后不久(5月20日),美国又透露,根据美国的平衡政策,美国还将向以色列提供A-4“天鹰”式战术战斗机。

   1969年12月25日,以色列从法国获得了被禁运的炮艇 1967年阿以战争后,戴高乐总统严禁向以色列运送武器。根据总统的指示,法国政府扣留了按照与以色列签订的合同,由法国建造的5艘导弹快艇。在一次勇敢而又巧妙的行动中,以色列船员秘密夺取了这些快艇,并在新年之夜将其驶抵海法。

   1970年1月9日,以色列抗议法国向利比亚出售飞机 (参见第二十一章→非洲→北非→利比亚)

   1972年1月13日,《美国-以色列武器援助协议》被披露 协议规定(1971年11月),作为美国平衡政策的一部分,以色列有权生产制造各种美式武器装备。

   埃及-阿拉伯联合共和国

   1945-1952年,国内骚乱及反英暴动 埃及要求结束英国的军事占领,并废除与英国的条约(1951年10月27日)。英国勉强同意并开始撤军,但塞得港和伊斯梅利亚的暴动危及苏伊士运河的正常运营,迫使英军采取行动并继续占领埃及。

   1948-1949年,阿以战争 (参见第二十一章→阿拉伯-以色列战争→第一次阿以战争)

   1949-1956年,沿以色列边境不断发生摩擦和冲突 (参见上文)

   1952年7月22日,军事政变 国王法鲁克被穆罕默德·纳吉布将军领导的军事政变推翻。纳吉布将军的助手是加麦尔·阿卜杜拉·纳赛尔上校。

   1953年6月18日,埃及宣布成立共和国 纳吉布任第一届总统兼总理。

   1954年2月25-11月14日,纳吉布与纳赛尔争权夺利的斗争 经过内部激烈的勾心斗角,纳吉布最后被免职并由纳赛尔代替(11月14日)。

   1955年9月27日,与捷克斯洛伐克签署协议 纳赛尔宣布了一项以埃及棉花换武器的商业协议,他声称西方国家拒绝埃及购买武器的要求,而以色列却在购买法国战斗机。

   1955年10月20日,美国提议向阿斯旺大坝提供贷款 埃及接受了由国际复兴与开发银行和美国提供的资金(1955年12月-1956年2月),拒绝了苏联提出的提供所需60-120亿美元费用中三分之一以上资金的建议。

   1956年6月13日,英国从埃及完全撤军 此举结束了英国军事占领埃及74年的历史。

   1956年6月18日,苏联再次提出向阿斯旺大坝提供贷款 这次苏联同意以2%的利率提供10亿美元的贷款。纳赛尔总统开始重新和美国、英国和国际复兴与开发银行讨价还价,以得到更优惠的条件。

   1956年7月19日,美国撤回了向阿斯旺大坝提供贷款的提议 埃及的反美宣传及与苏联谈判激怒了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撤回了美国的提议。英国支持美国的行动。

   1956年7月26日,苏伊士运河国有化 埃及从私营的(主要是英国人)苏伊士运河公司手中接管了苏伊士运河,并宣布运河国有化。这在联合国内外引起激烈的辩论,法国和英国尤其认为这一行为是对世界和平的一个威胁。美国严密关注并着手谈判,以实现对苏伊士运河的国际共管。共产党集团支持埃及的行动。纳赛尔拒绝了西方的建议,并开始接管运河(9月14日)。

   1956年10月29日,以色列入侵西奈 (参见第二十一章→阿拉伯-以色列战争→1956年战争)

   1956年10月31日,法国和英国进行干涉 以色列对西奈发动进攻后,法国和英国发出了要求以色列和埃及在12小时内停火的最后通牒。以色列表示只要埃及接受,以色列也接受(10月30日)。埃及拒绝了最后通牒。法英空军开始轰炸埃及空军基地。

   1956年11月5-7日,法英入侵苏伊士运河 从塞浦路斯乘直升飞机起飞的英国伞兵部队在塞得港直接登陆,同时英法战舰也炮轰该港并输送两栖突击部队登陆。经过一天的巷战,塞得港落入英法联军之手,英法联军沿运河继续向前推进。埃及的抵抗主要是将满载石块的驳船和其他船只自沉于运河,使其完全阻塞。之后,联合国迅速作出反应,美苏这次也达成了共识。法国和英国勉强接受了停火要求(11月7日),这时,从塞得港到伊斯梅利亚的运河北半部已落入侵略者之手。英法联军的损失情况是,33人阵亡,129人受伤;埃及的损失不详。由于联合国施加压力和美国单方面努力,英法联军撤出埃及领土(11月9日-12月22日)。

  评论:美国谴责英法双方的进攻,苏联也威胁要用导弹攻击英国和法国并派一支“志愿军”前去救援埃及,双方在促使英法撤军方面都发挥了主导作用。军事上非常现实的原因也使英法决定撤军。由于警惕性不高,战备不充分,在英法联军从最初实施空袭到发动两栖突击的五天时间里,埃及军队消极无为,铸成了灾难性的错误。如果英法联军的行动准备充分的话,这种错误就会转变为既成事实。而且世界舆论也要有一定的时间作出反应。英法干涉的结局是加强了纳赛尔在埃及的统治。他与苏联的交往增多,而与北约成员国的联系日益减少。

   1957年3月7日,苏伊士运河重新通航 联合国打捞人员仅用69天就清除了危机期间埃及沉在运河的破船。

   1958年2月1日,与叙利亚结盟 埃及此时正与另一个伙伴也门结成阿拉伯联合共和国。这次与叙利亚结盟是纳赛尔采取的下一个步骤,企图通过建立一个强大的阿拉伯国家统治中东。叙利亚国内反埃及的反对派破坏了两国短命的伙伴关系(1961年9月3日),但纳赛尔统治下的埃及仍称阿拉伯联合共和国。

   1961-1967年,卷入也门内战 在与也门的君主制政府关系破裂后(1961年12月26日),埃及开始支持也门共和主义者的颠覆活动,继而向反对伊玛目的共和政府积极提供军事支援(参见下文)。埃及人伤亡惨重,埃及在也门屡屡受挫,付出了重大代价。在西奈被以色列战败后,埃及军队撤出也门,以加强其在苏伊士运河的防御。

   1964年5月26日,准备与伊拉克联合 纳赛尔总统和伊拉克总统阿卜杜拉·萨拉姆·阿里夫在开罗签署一项协议,决定建立一个战时联合军事指挥部,并立即任命一个联合总统委员会研究两国政府实现统一的办法。

   1967年6月,与以色列的战争 (参见第二十一章→阿拉伯-以色列战争→六天战争)

   1970年9月26日,纳赛尔卒 这是因心脏病发作所致。

   1970年10月7日,萨达特被任命为总统 纳赛尔的忠实助手安瓦尔·萨达特副总统被埃及国民议会任命为总统。这项任命经公民投票后通过(10月14日)。

   1971年5月13日,萨达特清洗反对派 在萨达特推行温和政治及巧妙地加强对政府的控制过程中,好战的反以色列政治家和亲苏联的政治家结成的联盟受到冷落,他们一直阴谋取代萨达特。萨达特总统迅速解除了持不同政见的政府领导人的职务,并将他们投入监狱。

   1971年5月28日,与苏联签署《友好合作条约》 萨达特总统和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尼古拉·波德尔戈内在开罗签署了该条约,这确保了苏联继续提供军事援助。但是在萨达特通过肃清政府中的亲苏分子,巩固了他的政治权力(参见上文)之后,埃及已不存在被共产党接管的可能。

   1971年8月20日,与叙利亚和利比亚签署联盟协议 经三个国家通过公民投票热情支持之后,此协议在理论上生效(9月1日)。由于每个国家都保留国家主权,该协议实际上毫无意义。

   1972年7月18日,萨达特下令苏联顾问撤走 由于在埃及与以色列再次发生的战争中,苏联没有提供武器,萨达特宣布“终止苏联军事顾问和专家使命”的决定。莫斯科宣布,撤走苏联顾问得到了双方的认可。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苏联顾问都撤走了。

   1972-1973年,达成与利比亚结成联盟的协议 (参见第二十一章→非洲→北非→利比亚)

   1973年10月6-22日,与以色列的战争 (参见第二十一章→阿拉伯-以色列战争→十月战争)

   也门

   1948年2月19日,革命 哈米德国王被推翻,由艾哈迈德·伊玛目继位。

   1950年6月17日,也门加入阿拉伯联盟(集体安全条约) (参见第二十一章→中东→阿拉伯联盟→《集体安全条约》)

   1954年5月,与亚丁发生边界冲突

   1955年4月2-5日,军事叛乱 伊玛目·赛义夫·伊斯兰·艾哈迈德和王子巴德尔·穆罕默德以及忠实的部落民击败了埃米尔赛义夫·伊斯兰·阿卜杜拉领导的军队叛乱。

   1956年4月3日,宣布也门为英属亚丁保护国 没有明确划定的边界线成了到本时期末仍时断时续的战争的战场。

   1957-1962年,共产党国家向也门提供武器 经过谈判,也门得到了苏联及中国提供的武器。苏联开始在荷台达(艾哈迈德港)扩建港口。

   1961年12月26日,埃及断绝与也门的关系 (参见第二十一章→中东→埃及-阿拉伯联合共和国→卷入也门内战)

   1962年9月19日,艾哈迈德·伊玛目卒 王子穆罕默德·巴德尔继位。接着发生一次共和主义者的起义。

   1962年9月27日,“自由也门共和国”宣布成立 埃及支持的政变政府同时也被共产党集团国家承认(9月29日)。政变首领是阿卜杜拉·萨拉勒上校(10月31日被任命为总统)。

   1962-1965年,内战 埃及军队进入也门,支持反叛政府。由于到1965年,埃及的军队已增至约6万人,也门成了亲共产党和反共产党的阿拉伯人的战场。沙特阿拉伯积极向保皇主义者提供军事援助,而英国军队则支持主张共和主义的也门人入侵亚丁。

   1965年8月24日,沙特和埃及达成协议并实现停火 纳赛尔总统和费萨尔亲王同意停止支持共和主义者和保皇主义者,也同意实现停火并通过公民投票决定未来政府的体制。

   1966年2月22日,在再度发生的战斗中埃及支持共和主义者 共和主义者在对保皇主义部落发动的进攻中,得到了埃及飞机的支援。同日,针对费萨尔发出的撤军呼吁,纳赛尔总统宣布,在举行公民投票之前,埃及军队将继续留驻也门。在之后再度爆发的战斗中,沙特指责埃及飞机轰炸了沙特与也门边界附近的沙特城镇。

   1967年11月5日,共和政府内发生军事政变 阿卜杜拉·萨拉勒总统被拉赫曼·埃里亚尼领导的持不同政见的共和派废黜,后者成为总统委员会主席。尽管埃里亚尼试图寻求与保皇派和解,但战争还是久拖不绝。埃及在西奈遭到惨败后,埃及军队撤出了也门(参见第二十一章→中东→阿拉伯-以色列战争→英法计划)。

   1968年2月,南也门的干涉 南也门和也门共和政府都宣布,南也门军队参加了对保皇派军队的进攻(2月19日)。

   1968年2月28日,沙特阿拉伯再次援助保皇派 沙特政府宣布,这些援助对于抵销苏联、叙利亚和南也门对共和派提供的援助是必不可少的。

   1970年4月14日,与沙特阿拉伯签署结束内战的协议 费萨尔国王的政府同意承认也门共和国政府,条件是政府内要包括大量保皇主义者。

   1972-1973年,与南也门发生边境冲突

   1974年6月13日,军事政变 易卜拉欣·哈米迪上校是掌握了政权的军人集团的领导人。

   黎巴嫩

   1945-1956年,存在不安定因素 尽管邻国群起逼迫它参加泛阿拉伯运动,但黎巴嫩仍为保持独立地位而奋斗。黎巴嫩与叙利亚经常发生摩擦。

   1949年7月8日,短暂的叛乱被镇压

   1956年1月13日,与叙利亚签署《军事防御条约》

   1958年4月14日-7月14日,暴乱 这次暴乱是由埃及煽动的。战斗蔓延到了贝鲁特的大街小巷(6月14日)。联合国秘书长达格·哈马舍尔德率联合国观察员抵达黎巴嫩。

   1958年7月14日,黎巴嫩请求援助 由于伊拉克革命波及中东并导致黎巴嫩再度发生动乱,加米耶·夏蒙总统请求美国、英国和法国紧急派兵协助封锁叙利亚边境。

   1958年7月15日,美国干涉 应加米耶的请求,一支由海军陆战队和陆军部队组成的美军从欧洲和美国经海路和空路抵达黎巴嫩,以保护其免遭埃及和共产党的进攻。

   1958年8月21日,美国开始撤军 由于局势已稳定下来,14300名美军开始撤离(10月25日完成)。

   1961年12月31日,发生未遂政变 包括部分军队在内的右翼分子被军队采取的果断行动击垮。

   1969年10月,黎巴嫩军队与巴勒斯坦游击队发生冲突 巴勒斯坦游击队和黎巴嫩军队之间在六个月中出现的紧张局势和偶尔发生的冲突,终于演变为事实上的内战。在三个星期的零星战斗中,巴勒斯坦人控制了黎巴嫩境内联合国设立的15个难民营中的14个。

   1969年11月3日,停火协议在开罗签订 黎巴嫩政府实际上承认巴勒斯坦游击队享有治外法权。一次冲突(11月20日)过后,黎巴嫩大部分地区实现了脆弱的和平,同时巴勒斯坦游击队可继续进行反以色列的恐怖活动。

   1973年5月2-8日,与巴勒斯坦游击队再度发生武装冲突 当黎巴嫩军队拦截1000名企图从叙利亚越过边境进入黎巴嫩的游击队员时,双方混战加剧。在埃及、伊拉克和阿尔及利亚代表的安排下,双方达成了不稳定的停火协议。叙利亚关闭了与黎巴墩的边界,斥责黎巴嫩与外国势力共同策划了反巴勒斯坦人的阴谋。

   叙利亚

   1946年4月15日,叙利亚独立 作为由法国控制的前国际联盟托管地,叙利亚根据《联合国宪章》获得了独立。

   1948-1949年,阿以战争 (参见第二十一章→阿拉伯-以色列战争→第一次阿以战争)

   1949年3月30日,军事政变

   1949年8月18日,军事政变

   1949年12月17日,军事政变

   1951年11月28日,军事政变

   1953年12月-1954年2月,杰贝勒-德鲁兹叛乱 经过大规模战斗,叛乱被叙利亚军队镇压。

   1954年2月25日,军事政变

   1958年2月1日,与埃及结成联邦 (参见第二十一章→中东→埃及-阿拉伯联合共和国→与叙利亚结盟)

   1961年9月28日,政变 反对与埃及结成联邦的派别夺取了政权。

   1961年9月30日,与埃及的联邦解体 这是最近发生的军事政变所致。

   1962年3月28日,军事政变

   1962年4月1日,阿勒颇发生未遂军事政变

   1963年3月8日,军事政变

   1964年2月8-25日,出现内部骚乱 巴尼亚斯和霍姆斯发生的流血骚乱引发了全面动乱。

   1964年4月13-15日,哈马发生未遂政变 政变造成严重伤亡,其目的显然是要推翻现政府。

   1966年2月23日,军事政变 萨拉哈·贾迪德少将领导复兴党中持不同政见的左翼军人推翻了该党的温和派领导人萨拉赫·比塔尔总理。

   1967年6月,与以色列的战争 (参见第二十一章→阿拉伯-以色列战争→六天战争)

   1969年2月28日,军事政变

   1970年9月19-23日,击退约旦的入侵 (参见第二十一章→中东→约旦→与叙利亚不宣而战)

   1970年11月13日,军事政变 国防部长哈菲兹·阿萨德中将领导复兴党中的右翼军官党员夺取了政权。

   1971年3月12日,阿萨德当选为总统 他的任期为七年。阿萨德政府是自叙利亚独立以来最稳定的政府。

   1971年9月1日,与埃及和利比亚结咸联邦 (参见第二十一章→中东→埃及→阿拉伯联合共和国→达成与利比亚结成联盟的协议)

   1973年10月6-22日,与以色列的战争 (参见第二十一章→阿拉伯-以色列战争→十月战争)

   伊拉克

   本时期伊拉克内部一直很混乱。中央政府从其各种表现来看,或多或少一直与西北部山区的库尔德少数民族作战。

   1946年4月,库尔德斯坦暴动 到本时期末,库尔德人的暴动还没被镇压。
1948-1949年,阿以战争 (参见第二十一章→阿拉伯-以色列战争→第一次阿以战争)

   1955年11月21日,《巴格达条约》 (参见第二十一章→中东→中东的中央条约组织→《土耳其-伊拉克条约》)

   1958年7月14日,军事政变 这次由阿卜杜拉·卡拉姆·卡塞姆准将领导的军官政变,推翻了君主制度。国王费萨尔二世和首相努里·赛义德被杀。起初与埃及和泛阿拉伯关系密切,不久卡塞姆领导的伊拉克共和国与纳赛尔的埃及的政策背道而驰。

   1958年12月,伊拉克与苏联达成协议 美国消息灵通人士认为,卡塞姆总统已接受了苏联的武器并与苏联达成协议。

   1959年3月8-9日,反叛被镇压 这是由驻摩苏尔的一群军官发动的。

   1959年3月24日,伊拉克退出《巴格达条约》 此后不久,伊拉克撕毁与美国的协议并拒绝美国进一步提供军事援助(6月)。

   1959年7月14-20日,发生未遂暴动 由库尔德人、共产党人、穆斯林教派和基尔库克地区的部队仓促发动的暴动,被政府军镇压,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
1961年12月27日,英国支持科威特 英国派遣海军增援部队到波斯湾,以慑止卡塞姆要兼并科威特的威胁(12月24日)。

   1961-1970年,库尔德人暴动 由于伊拉克政府拒不允许伊拉克、伊朗和土耳其交界地区库尔德人聚居的山区实行自治,引起库尔德人与中央政府的对抗,并爆发了内战(1961年9月17日)。库尔德人的领袖是穆斯塔法·巴尔扎尼。

   1963年2月8日,革命 卡塞姆被废黜并被处决。他已疏远的1958年革命时的同伙阿卜杜拉·萨拉姆·阿里夫成为新总统。

   1963年11月18日,军事政变 政府被推翻,阿里夫总统掌握了政权并保证支持埃及的纳赛尔。

   1965年9月17日,局部军事政变 阿卜杜拉·拉赫曼·阿里夫将军镇压了反对他兄弟阿卜杜拉·萨拉姆·阿里夫总统的政变,后来他自己控制了政府。

   1968年7月17日,军事政变 艾哈迈德·哈桑·贝克尔少将领导的一群“复兴党”右翼军官推翻了阿卜杜拉·拉赫曼·阿里夫总统。

   1969-1975年,与伊朗发生边境冲突 这些冲突始于伊拉克控制夏特阿拉伯河航行权的争端(参见第二十章→中东→伊朗)以及伊朗支持库尔德人。

   1970年1月20日,未遂军事政变 政府称被粉碎的叛军得到伊朗的支持。

   1970年3月11日,与库尔德人实现和平 伊拉克同意给库尔德人以自治权,并修改宪法,使库尔德人在中央政府中发挥重要作用。

   1972年4月9日,与苏联签署条约 在这个为期15年的友好条约中,苏联许诺向伊拉克提供更多的苏制武器。

   1973年3月20-21日,与科威特发生边界冲突 在2万名沙特阿拉伯军队前来帮助科威特后,伊拉克在这场长期存在的争端中再次退让。

   1973年6月30日,未遂军事政变

   1974-1975年,库尔德人再次暴动 由于伊朗与伊拉克解决了边境纠纷,在伊朗取消对库尔德人的支援后,库尔德人的暴动土崩瓦解。

   约旦

   1946年3月22日,外约旦独立 英国批准这个原国际联盟托管地独立。阿卜杜拉·埃米尔成为首任国王。

   1948-1949年,阿以战争 由于外约旦的军队主要是由英国人训练的阿拉伯军团,在与以色列犹太军队作战中,外约旦是唯一值得称赞的阿拉伯国家(参见第二十一章→阿拉伯-以色列战争→第一次阿以战争)。

   1949年6月2日,建立约旦哈希姆王国 这次更改国名是约旦为兼并阿拉伯巴勒斯坦而采取的一个步骤(1950年4月24日)。在阿以战争中,这一地区被阿拉伯军团占领。多数阿拉伯联盟成员国强烈抗议约旦的行为。

   1951年7月20日,阿卜杜拉卒 这个温和派领导人被一个阿拉伯极端分子杀害,其他许多阿拉伯国家对这一行动拍手称快。他们担心他与以色列和解。他古怪的儿子塔拉勒·埃米尔很快继承了王位(9月5日)。

   1952年5月2日,侯赛因国王继位 尽管纳赛尔和其他多数阿拉伯联盟领导人不断公开策划推翻和谋杀(1955-1962年)这位年轻的国王(他当政时年仅17岁),但他仍维持着对其形势变幻莫测的国家的控制(他得到阿拉伯军团的支持和帮助),表明他是一位富于智慧、意志坚定的统治者。不过,到本时期末,侯赛因和纳赛尔暂时消除了他们之间存在的分歧,且至少在表面上一致推行强硬的反以色列政策。

   1954年5月2日,约旦拒绝英国关于与以色列进行和谈的建议

   1956年3月2日,解除格拉布的职务 由于对以色列的进攻没有作好充分的准备,受英国资助的阿拉伯军团司令英国中将约翰·巴戈特·格拉布被侯赛因免职。格拉布一回到英国,就被授予爵士称号(3月9日)。

   1958年7月17日-10月29日,英国支援侯赛因 伊拉克发生革命后,阿联和共产党对侯赛因和约旦施加的压力和威胁增大,应侯赛因的请求,美军在黎巴嫩登陆(参见第二十一章→中东→黎巴嫩→美国干涉)后不久,英国伞兵部队也在约旦登陆。英美的这次密切合作恢复了中东地区比较稳定的局势。

   1962年,约旦和沙特阿拉伯进行军事合作 两国宣布武装部队合并,以显示两国在反对阿联和其他阿拉伯联盟成员方面的力量和团结。虽然合并从未被取消,但显然也从未全面实施,且很快就无人间津了。

   1967年6月5-10日,与以色列的战争 (参见第二十一章→阿拉伯-以色列战争→六天战争)

   1967年11月6日,侯赛因提议与以色列和谈 这位国王说,如果边界问题经过谈判圆满解决了,他准备承认以色列。他还认为,一旦达成一个全面协议,埃及也准备允许以色列船只通过苏伊士运河。在多数阿拉伯国家狂风暴雨般的抗议声中,埃及否认了侯赛因的后一种说法。

   1968年3月21日,卡拉马之战 以色列军队对约旦河谷的巴勒斯坦游击队基地发动袭击时,与约旦军队遭遇。约旦军队称经过激烈的战斗,成功地将以色列军队赶出约旦边境。

   1970年2月10-12日,约旦军队和巴勒斯坦游击队发生战斗 由于巴勒斯坦游击队拒不执行约旦禁止他们在公共场合公开携带武器以及要求他们上缴武器弹药的命令,双方发生战斗。在其他阿拉伯国家的压力下,双方实现停火。

   1970年6月7-11日,与游击队再次发生战斗 由于其他阿拉伯国家施加压力,以及侯赛因国王与最大的游击队组织法塔赫的领导人亚西尔·阿拉法特向游击队发出呼吁,使得内战实际只持续了五天便又结束了。约旦军队在战斗中占有优势,但双方损失都很惨重。双方都谴责对方犯下了严重暴行。

   1970年9月17-26日,与巴勒斯坦游击队的战争爆发 侯赛因显然认为,如果游击队继续无视他的权威和约旦的主权,他的君主政体将难以生存,于是他下令对游击队基地发动全面进攻。尽管叙利亚出面干涉(参见下文),约旦军队还是取得了胜利,游击队损失惨重。双方在开罗达成停火协议(9月27日),幸存的游击队实际上接受了国王的全部条件。

   1970年9月19-23日,与叙利亚不宣而战 在对边界炮击了一天之后,大多数是装甲部队的叙利亚军队,侵入约旦北部地区。在巴勒斯坦游击队的帮助下,叙军占领了约旦第二大城市伊尔比德。约旦军队和叙利亚军队在伊尔比德附近进行了一场大规模坦克战(9月22日)。约旦军队彻底击败了叙利亚军队,叙军沿边界撤退(9月23日)。约旦军队的近距离支援飞机对胜利作出重大贡献。叙利亚断绝了与约旦的外交关系。由于以色列实行了部分动员,并明确表示如果叙利亚重新发动战争,以色列将会发动进攻,叙利亚未敢采取进一步行动。

   1971年6月13-19日,对巴勒斯坦游击队的最后镇压 由于不满于游击队坚持其停火条件,约旦军队逮捕了约2000名游击队员,并把其余的游击队员驱逐到叙利亚和以色列。叙利亚再次向边界地区开炮,但没有采取进一步侵略行动。

   1971年11月28日,巴勒斯坦人暗杀约旦首相 当瓦斯菲·塔勒首相在开罗参加阿拉伯联盟防务会议时,被三名巴勒斯坦枪手杀害。他们后来自称是“黑九月”组织成员。这是为纪念1970年约旦军队进攻游击队而命名的一个巴勒斯坦恐怖组织。

   沙特阿拉伯

   和其他中东国家一样,沙特阿拉伯也卷入泛阿拉伯和反犹太运动。作为该地区最大的产油中心之一,它在对阿拉伯-美国石油公司的政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该公司一直在沙特开展业务,是沙特财政的唯一来源。西方世界坚定的支持者伊本·沙特的去世(1953年11月9日),使沙特阿拉伯和自由世界的紧密关系顷刻间变得松散了。他的儿子沙特·伊本·阿齐兹(1953-1963年)和费萨尔(他在1964年废黜了他的兄弟)在冷战中仍企图保持中立。

   1952年,沙特军队入侵布赖米 马斯喀特和阿曼苏丹也宣称对这块领土拥有主权。由英国人领导的马斯喀特和阿曼的军队赶走了侵略者(1955年10月26日),结束了这场涉及英国利益的冲突。

   1956年,与埃及和也门结成军事同盟 (参见第二十一章→中东→阿拉伯联盟)

   1957-1962年,与阿联发生摩擦 这使得沙特阿拉伯和约旦的关系更加紧密(参见第二十一章→中东→约旦→约旦和沙特阿拉伯进行军事合作)。

   1962-1970年,沙特阿拉伯支持也门的保皇派 (参见第二十一章→中东→也门→沙特阿拉伯再次援助保皇派)这使得沙特与埃及的摩擦加剧。

   1964年3月28日,国王沙特二世被剥夺了王权 由他弟弟费萨尔领导的王室委员会发布政令,作出上述决定。从此之后,费萨尔实际上成为摄政王,沙特则成了傀儡。

   1964年11月2日,沙特被废黜,费萨尔任国王

   1969年11月26日-12月5日,与南也门发生边境冲突 (参见第二十一章→中东→南也门→与沙特阿拉伯发生边界冲突)

   1973年3月21日,派军队去科威特以反对伊拉克 (参见第二十一章→中东→伊拉克→与科威特发生边界冲突)

   1973年10月,沙特领导石油禁运 在十月战争中,为支持埃及和叙利亚(参见第二十一章→阿拉伯-以色列战争→六天战争→经济战),费萨尔领导阿拉伯产油国对一切直接和间接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实施了十分有效的石油禁运。

   阿拉伯海湾诸国

   英国在从亚丁到波斯(或阿拉伯)湾的阿拉伯半岛南部和东南部地区还保持着摇摇欲坠的霸权。英国军队卷入了也门和亚丁保护地之间的边界争斗,对亚丁内部骚乱的镇压,以及马斯喀特和阿曼苏丹国围绕布赖米纠纷而在阿拉伯沙漠东南端发生的混战。英国军队还帮助马斯喀特和阿曼苏丹镇压了一次大规模暴动(1957年7-8月)。

   1952-1955年,马斯喀特、阿布扎比、沙特阿拉伯围绕布赖米的争端 (参见第二十一章→中东→沙特阿拉伯→沙特军队入侵布赖米)

   1967年11月2日,英国宣布有计划地从阿拉伯半岛撤军 这将在1971年付诸实施(参见第二十一章→西欧→英国→英国撤出阿拉伯半岛)。

   1971年7月18日,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建立 在迪拜的一次会议上,六个波斯湾埃米尔(穆斯林酋长)同意在英国于年底计划撤走之前组成一个联邦。参加者有阿布扎比、舍尔杰、阿治曼、乌姆盖万、富查伊拉和迪拜。

   1971年8月14日,巴林独立

   1971年9月21日,卡塔尔独立

   1971年11月30日,伊朗军队占领波斯湾群岛 声称对大、小通布群岛拥有主权的哈伊马角抗议伊朗的侵占,同时舍尔杰声称拥有主权的阿布穆萨岛也被伊朗占领了。但伊朗政府同意,只要伊朗拥有在岛上建立基地的权力,它将尊重舍尔杰的主权。

   1972年1月24日,舍尔杰发生未遂政变 哈利德·穆罕默德·卡斯米埃米尔被杀,他的兄弟萨卡尔·穆罕默德·卡斯米埃米尔继任埃米尔。

   1972年2月11日,哈伊马角加入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这使得阿联酋成员增至七个。

   1972年2月22日,卡塔尔发生军事政变 艾哈迈德·本·阿里·萨尼埃米尔被废黜,他的堂兄弟哈利法·本·哈马德·萨尼继位。

   阿曼(马斯喀特和阿曼)

   1952-1955年,布赖米争端 (参见第二十一章→中东→沙特阿拉伯→沙特军队入侵布赖米)

   1955年12月15日,苏丹重新确立对阿曼的统治权 苏丹赛义德·本·泰穆尔粉碎了阿曼教长策划的一次阴谋。教长被流放。

   1957年7-8月,反对苏丹的教长叛乱 被流放的阿曼教长领导了一次反对由英国人指挥的苏丹军队的暴动。在奈兹瓦(7月15日)附近发生激烈战斗之后,苏丹请求英国援助,英国主要提供了空中支援。这次暴动遂被镇压(8月中旬)。阿拉伯联盟企图在联合国安理会谴责英国的努力没有成功(8月20日)。

   1968-1974年,佐法尔的暴动 分离主义暴动分子和得到也门人民共和国(南也门)支持的共产主义者发动了长期的反政府游击战。阿曼雇佣了英国军官指挥反暴动部队。这支部队和伊朗的援助(1973年开始)最终镇压了暴动。

   1970年7月23日,宫廷政变 赛义德·本·泰穆尔苏丹被推翻,他的儿子卡巴斯·本·赛义德继位,理由是前苏丹没能利用国家新发现的石油财富满足人民的需求。新苏丹将国名改为“阿曼苏丹”。

   南也门(也门人民民主共和国)

   1945-1967年,英国的亚丁保护地 保护地存在着暴动。尽管有一支联合国观察员部队(建立于1963年6月1日),暴动仍在继续。英国和本地酋长与左倾主义革命者的战斗使国家实际上陷于内战(1963年12月)。英国决定撤军。

   1964年7月4日,英国保证南阿拉伯半岛联邦的独立 在伦敦召开的立法会议上,英国许诺“不迟于1968年”实现独立。英国计划保留其在13个联邦州之一亚丁的基地。左倾革命者继续进行游击战争。英国决定完全撤军(参见第二十一章→西欧→英国→英国撤出阿拉伯半岛)。

   1967年11月30日,也门人民民主共和国独立 由于对立派别争权夺利,暴力和骚乱持续不断。

   1968-1974年,佐法尔发生反对阿曼的游击战 (参见第二十一章→中东→阿曼→佐法尔的暴动)

   1968年3月20日,未遂军事政变

   1968年5月13-16日,未遂暴动 这次暴动是占统治地位的民族解放阵线中持不同政见的领导人发动的。

   1968年7月26日-8月9日,未遂暴动 在南也门解放阵线成员的领导下,南也门部落民发动暴动。经过激烈的战斗,这次暴动被镇压。政府称暴动者得到了沙特阿拉伯的援助。

   1969年6月22日,军事政变 一个好战的左倾政府掌握了权力。

   1969年11月26日-12月5日,同沙特阿拉伯发生边界冲突 沙特阿拉伯宣称在争夺存在争议的阿尔维达赫绿洲的激烈战斗中取得了胜利。

   1972-1973年,与也门发生边界冲突 (参见第二十一章→中东→也门→与南也门发生边境冲突)

   1974年8月28日,美国声称苏联在南也门设有海军基地 杰拉尔德·福特总统称苏联在南也门设有一个海军基地。苏联否认这一指控。

   伊朗

   在二次大战结束时,美国、英国和苏联同意从伊朗领土撤军。到1946年3月2日,撤军将全部完成。

   1945年11月18日,阿塞拜疆发生暴动 民主党发动暴动。政府镇压叛乱的行动遭到仍驻在伊朗的苏军的阻碍。卡瓦姆首相向联合国安理会提出抗议(1946年1月19日)。美国政府坚定地支持伊朗的立场,促使苏军撤走(5月6日),暴动后来被镇压(12月6-11日)。

   1946年9月15日-10月7日,南伊朗的暴动 政府和暴动的部族人达成协议,从而结束了这场暴动。

   1951年4月29日,石油工业的国有化 伊朗新首相穆罕默德·摩萨台下令将石油工业国有化。此举使英美在中东的利益损失颇重,接着英国和美国作出强烈反应,石油生产实际上陷于停顿。

   1953年8月19日,摩萨台下台 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支持的一次政变将这位首相废黜并投进监狱。巴列维实际上成了首相。

   1954年8月5日,伊朗石油生产恢复 欧洲和美国的石油公司同意在新税制的基础上,使英伊石油公司恢复生产。

   1955年11月21日,《巴格达条约》 (参见第二十一章→中东→中东的中央条约组织→巴格达条约组织的第一次会议)

   1969年4月19日,伊朗废除了与伊拉克关于夏特阿拉伯河航行权的条约 伊朗声称伊拉克违犯了1937年条约的有关规定(该条约将夏特阿拉伯河的大部分水域交由伊拉克控制,伊朗声称该条约是在1847年以来英国强加的许多不平等条约基础上签订的),宣布伊朗将把对该河拥有的主权范围扩大到该河的中心线(伊朗的阿兰德鲁德)。两国都开始在边界集结军队。伊朗还对开往阿巴丹和霍拉姆沙赫尔港的船只进行武装护航。双方没有立即发生对抗,但为日后的边界冲突埋下了祸根(参见第二十一章→中东→伊拉克→与伊朗发生边境冲突)。

   1969年9月,与伊拉克发生边境冲突 (参见第二十一章→中东→伊拉克→与伊朗发生边境冲突)

   1970-1974年,伊朗军队的现代化 巴列维实施了一项庞大的军队现代化计划。

   1970年1月20日,与伊拉克发生边界冲突

   1971年11月30日,伊朗占领了波斯湾群岛 (参见第二十一章→中东→阿拉伯海湾诸国→伊朗军队占领波斯湾群岛)

   1973-1974年,伊朗军队在佐法尔帮助阿曼 (参见第二十一章→中东→阿曼→佐法尔的暴动)

   1974年2月6-15日,与伊拉克发生边境冲突 此举打破了阿以战争后出现的平静局面。

   1974年3月5-6日,与伊拉克发生边界冲突 1973-1974年间约有180次边境事件发生。

   1975年1-3月,与伊拉克发生边界冲突 由于签署了一项边界条约(3月5日),伊朗停止援助库尔德人。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