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欧
作者:T.N.杜普伊 ·美国
出自————《哈珀-科林斯世界军事历史全书》
出自————《战争通史》
波兰
这是波兰在政治、军事、经济和精神等方面迅速衰落的时期。17世纪的战争和人民起义已使波兰民穷财尽,它的人口减少了三分之一。波兰发现自己被三个强大而富裕的敌人所包围,它们是奥地利、俄国和普鲁士。波兰的中央政府权力孱弱,效能极低;国家经济落后,国库空虚;国王奥古斯特二世是外国人,他与波兰人之间存在着极深的不信任和猜疑;大贵族之间纷争不已。俄国将第二个萨克森国王即奥古斯特三世强加给波兰反使波兰更为软弱、更加分裂。
1697-1733年,奥古斯特二世在位 他是世界历史上最无吸引力的君主之一。
1700-1721年,北方战争 (参见第十五章→主要战争→北方大战)通过这次战争,波兰经济上遭到毁灭,政治上道德败坏。战争期间,波兰充当了萨克森、瑞典和俄国的战场。
1715-1717年,反对奥古斯特二世的起义 这次上等人的起义一是由于萨克森专横,大量地征收粮秣;二是由于两个波兰官员被无端杀害而引起的。1717年,在俄国的支持下,双方达成协议,敌意才告消除,这一协议未经讨论即予通过。
1718-1719年,反俄同盟 奥古斯特与俄国的彼得关系恶化,他与奥地利和英国缔结反俄同盟。1719年的所谓的《维也纳条约》规定俄国的部队必须撤离。
1720年,俄国从波兰撤军 在这一压力下,沙皇从波兰撤出他的部队,但同时在波茨坦缔结了第一次俄普秘密同盟。
1721年,《尼斯塔特和约》 (参见第十五章→主要战争→北方大战→《尼斯塔特和约》)在波兰没有参加的情况下,和约规定将波罗的海东岸包括立沃尼亚割让给俄国。
1727年,俄国占领了波属科兰
1733-1738年,波兰王位继承战争 (参见第十五章→主要战争→波兰王位继承战争)
1734-1736年,奥古斯特五世在位 他是一个外国人,治理波兰无心又无术,在他统治下波兰继续衰落。
俄国
18世纪的头25年,俄国在彼得大帝领导下崛起,成为欧洲的军事政治强国之一。此后,在彼得平庸的继任者统治期间,俄国一度衰落。
1689-1725年,彼得一世在位 这位冷酷、无情的统治者改革了俄国古老的亚洲式的政府、经济和社会,为军事征服首先奠定坚实的国内基础。他改革了军队,使之近代化,并从他的大敌瑞典的查理十二世那里学会了战争艺术。他征服了波罗的海东岸,并使瑞典沦为二流强国的地位。他另一个主要对手是波兰。他建立了一支海军,但未能打开自由出入黑海的通道。彼得死去的时候,他已使俄国筋疲力竭,俄国的人口减少了20%,但却拥有一支由212000名老兵组成的常备军。这支军队在连续不断的战役中得到锻炼,并得到11万名哥萨克兵和一支强大海军的加强。彼得死后,没有直接的继任者能够运用这支强大的力量为俄罗斯帝国作进一步的征服和扩张,直到18世纪后半叶叶卡捷琳娜二世执政时才改变了这一状况。
1700-1721年,北方战争 (参见第十五章→主要战争→北方大战)
1722-1723年,同波斯的战争 (参见第十五章→欧亚大陆-中东→波斯→俄国和土耳其入侵)
1725-1741年,彼得一世大帝的继任者 彼得之后有一连串的软弱的统治者,他们在位的时间都很短,妨碍俄国执行连续、有效的对外政策。他们也忽视了俄国的军事力量。只有一个政策是不变化的,那就是削弱波兰。
1725-1736年,高加索地区的游击战 在新近从波斯征服而来的地区,当地的抵抗分子不断进行反抗俄国的游击战。到1730年,很快有四分之一的俄军卷入高加索-里海地区的战争。
1732-1736年,俄国将征服的土地归还波斯 俄国将里海沿岸地区包括杰尔宾特和巴库城归还给波斯,因为在这些地区防御当地的抵抗分子对俄军消耗甚大(参见①第十五章→欧亚大陆-中东→波斯→《拉什特和约》;②第十五章→欧亚大陆-中东→波斯→同俄国的和约)。
1736-1739年,同土耳其的战争 (参见第十五章→主要战争→奥地利→俄国→土耳其战争)
1741-1762年,伊丽莎白一世在位 她是俄国强有力的统治者之一。
俄国的发展
1741-1743年,俄国-瑞典战争 在法国的影响下,瑞典在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中寻机报复俄国,俄国已宣布支持玛丽亚·特利萨和《国本诏书》(参见第十五章→主要战争→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背景)。瑞典军只有15000人,时机对瑞典来说并不有利,因为1739年俄国与土耳其缔结和约之后,整个的俄军都能用来对付瑞典。
1741年,威尔曼斯特之战 瑞典军为数6000人,被1万人的俄军击败,损失巨大,死伤3300人,被俘1300人;俄军的伤亡为2400人。
1742年,俄国侵入芬兰 俄国人切断了在赫尔辛基的瑞典军主力的退路。瑞典军17000人投降,战争实际上结束。
1743年,同瑞典的和约 俄国在芬兰得到一些新领土,其边界固定在屈米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