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概况
作者:T.N.杜普伊 ·美国
出自————《哈珀-科林斯世界军事历史全书》
出自————《战争通史》
通过378年的阿德里安堡会战,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一时期军事发展的两个重要趋势:第一,历史上最大的帝国受到日耳曼民族的挑战,开始崩溃;第二,步兵的地位和作用下降,骑兵成为战场上的主力,这是军事历史上最重要的战术革命之一。
和前面一个时期一样,这个时期在最高层次上没有出现真正伟大的领袖人物,但在罗马有几位领导人还是具有很高的军事才能,像罗马帝国的克劳狄二世、奥勒良·普洛巴斯和尤里安,但是他们都在有机会成为最伟大的领袖人物之前死去;其他一些能力出众的将军是:罗马的卡鲁斯、君士坦丁和狄奥多西(即狄奥多西大帝),罗马民族的斯提利科,阿拉伯的伍德奈斯,中国的司马炎,波斯的阿塔薛西斯和沙普尔一世,可能还应当算上印度的萨姆陀罗笈多。
条顿“蛮族”
这一时期的大部分时间,日耳曼民族的无比凶猛和强悍并不能完全战胜罗马的技巧、纪律和组织性。3世纪中叶,罗马内部混乱加剧,叛变违约事件时有发生,几乎断送他们自己的帝国。此时,这些“蛮族”人的存在对罗马构成了威胁。也是从那时起,“蛮族”变得更加罗马化,而且能够在自信心和取得的一些成就上同罗马竞争。尽管如此,而且他们在阿德里安堡会战中还取得了胜利,但是条顿人既不能从罗马兵团的手中夺取城市,也不能将罗马人从帝国的疆土内驱赶出去──只有达西亚地区 [ 译者注:大部分在今罗马尼亚,一部分在今匈牙利。 ] 和后来的不列颠例外。在那里,罗马行政管理上的问题多于军事上的问题。日耳曼人没有推翻罗马帝国,他们只是在古罗马消亡时占据了这个帝国的西部领土。
“蛮族”人的军事理论或战术没有典型的模式。日耳曼西北地区的法兰克人实质上是一个兵种,即步兵,尽管他们在作战中也使用了一些骑兵;日耳曼地区南部的阿勒曼尼人(又称阿勒曼人),像远东的夸地人一样,其军队主要是骑兵,但是在他们的山地部队中也有一些轻步兵;萨尔马希亚人的军队也是骑兵,其组成模式更具有亚洲地区的特点,他们可能是西徐亚人与日耳曼人的混血儿,与远东突厥族的阿兰人有着密切关系。
哥特人似乎也是西徐亚人与日耳曼人的后裔,但是同萨尔马希亚人相比,其亚洲人的血统要少一些。他们被分为两个主要的部分:一部分称为东哥特人,占据了第聂伯河和顿河之间的大草原地区,其军队主要是骑兵;另一部分称为西哥特人,其军队的组成形式是兵团,由骑兵和步兵混合组成,而步兵占据统治地位。像他们的兄弟民族赫鲁利人一样,哥特人也逐渐变为一个海上民族,而且他们大多数对罗马的毁灭性袭击是从黑海和爱琴海实施的;日耳曼北部的撒克逊人也是一个海上民族,他们经常对不列颠和高卢的海岸进行袭击。
日耳曼民族最值得注意的军事改革可能是哥特人的运货马车。当他们大规模迁移或是作战时,都是用巨大的马车运输来机动的。每到晚上,他们将这种马车围成一个圆圈,组成一个有效的壁垒。这种壁垒不但可以用作在危险环境中的防御堡垒,而且也可以用作进攻(和掠夺)前的准备基地。这些日耳曼人在行军时,总是同这些马车在一起,作为一个活动的堡垒。这种马车是他们自己独创的,还是从亚洲继承过来的,或者是根据罗马的样式改装而成?这个问题到目前为止我们还不清楚。
这一时期以后,“蛮族”人在罗马军队中的作用不断增大。君士坦丁非常重视使用这些“蛮族”人,给予他们权力,让他们承担更大的责任。在这方面,“蛮族”人的作用甚至超过了他自己的民族。这种趋势一直保持到尤里安统治期,而到狄奥多西时期达到了顶峰。此时,这些“蛮族”人已经同整个帝国联系在一起,很明显,他们已经成为军队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帝国中大部分军事将领也来自于“蛮族”人。
古代世界(约40年)
骑兵战术
除了印度以外,在亚洲其他国家的战争中,骑兵在很早以前就占据了主导地位,但是亚洲的骑兵在同希腊、马其顿和罗马训练有素的步兵作战时,还从来没有做到屡战屡胜。然而,这时有许多因素促使骑兵在欧洲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上升。阿德里安堡会战,证明了骑兵在欧洲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同其在亚洲战争中的一样,都是战争中最重要的力量。
罗马在使用多兵种进行联合作战时,从来没有像马其顿的亚历山大那样娴熟和协调。现在他们要在东部沙漠和欧洲东部平原这样广阔而平坦的区域作战,其军队就必须具备更大的机动性、更高的运动速度和更灵活的调遣能力。与此同时,投射式兵器(弹射器、弹弩和抛石机等)的扩大应用,使步兵的队形逐步趋向于又长又窄,更容易被骑兵冲击所突破,也减少了步兵白刃战的机会。从本质上来说,人们都想通过广泛的战场机动来威得战争的胜利,并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冒险和损失。在这方面,安息人在卡雷会战中所使用的战术,给罗马上了生动的一堂课。此外,由于古罗马军队的纪律正在缓慢而又明显地松懈,军团士兵更难抵挡敌人骑兵的冲锋突击。最后,由于“蛮族”的军事压力,特别是“蛮族”骑兵压境,罗马人需大大加强其漫长的边界防卫,不得不逐步削减军团重步兵的力量,而扩大骑兵和轻步兵的比例。可以说,早在卡雷会战时,就已经充分显示出骑兵在作战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发展,到阿德里安堡会战时,骑兵在作战中的地位和作用则达到了顶峰。
古罗马发展骑兵,特别是将骑兵运用于突击行动,最主要的刺激因素是来自亚洲军事技术的发展。首先和最重要的一点是带马镫的马鞍问世了。在发明马镫之前,骑兵是坐在垫毯和鞍毯上,甚至没有马鞍而骑在马的光脊背上,从头顶来挥刺长矛的。马镫究竟发明于何时何地虽已无从查考,但印度人早在公元前1世纪就已使用马镫的事实毋庸置疑。马镫的应用使士兵在马上有了一个稳固的依托,这样他就可以用上臂端着长矛,利用马匹高速前进所产生的冲力(这种力量由于马和骑者的重量可得到成倍的增加)猛烈刺向敌人。
古罗马人和他们的敌人都发现,使用重型长矛和剑的骑兵并不能完全取代波斯、中国和中亚人长时间来有效使用着的轻重弓箭骑兵。这两种骑兵在作战时可以互相取长补短。弓箭骑兵先把敌人围住,为长矛兵的冲锋作好准备。长矛兵的进攻又迫使敌人不得不保持密集队形,这样,就更容易受弓箭骑兵的袭击。因此,从古罗马的后期开始,弓箭在欧洲作战中的地位和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了。
就罗马一方来说,阿德里安堡一战的失败意味着军团步兵作为进攻性作战体制基础的时代已告结束。从此,由弓箭骑兵和长矛骑兵组成的重骑兵取代了军团步兵,成为罗马军队的主力。
军事理论
在这一阶段的后期,一位声名显赫的军事作家弗拉维亚斯·韦格蒂乌斯·利那图斯,撰写了一本全面反映罗马军事理论发展概况的书籍《军事教令》(《军事事件》,通常称做《罗马的军事体制》)。韦格蒂乌斯的这本著作创作于瓦伦提尼安二世统治期,大约在383-392年之间,当时阿德里安堡会战已经结束。
韦格蒂乌斯并非伟大的军事将领,在他的著作中几乎没有什么军事实践经验。他只是一个军事历史学者,并且相信通过恢复罗马早期的战术原则和作战理论,能够使罗马重现昔日的辉煌。他提出的恢复罗马帝国组织和原则的建议,在4世纪后期那种政治、社会和文化环境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他错误地低估了经过改进的投射性武器以及军队组织和骑兵装备的发展对军事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因此,韦格蒂乌斯的著作在当时以及在后一个世纪,对罗马以及东罗马军队,实际上并没有产生重大影响。然而,在中世纪他的著作却成了军事人员的主要参考书。其原因:一是因为在当时封闭的西欧封建社会里,可用来对军人进行教育的比较完整、系统的著作,只有这一本;二是因为他有关当时骑兵战术发展的论述,很适合中世纪欧洲粗糙的军事理论的口味。几乎在一千年以后,韦格蒂乌斯的著作甚至变得更为实用。那时,由于弓弩和长弓广泛应用于战场,步兵的作战能力提高,并对骑兵造成了极大的威胁;而骑兵自身又由于所穿的盔甲过重,限制了其冲击能力,这最终导致了步兵的复兴。在14世纪,《军事教令》这本著作真正成为西方世界军队的“教令”了。
其他发展
兵器
这一时期的兵器基本上没有变化。罗马将弩炮和抛石机变得更加精致,重量减轻,并增加了在部队中的数量。
城防设施与攻城装备
这方面没有出现大的改革。只有中国和罗马在攻城技巧上更为熟练,而他们在前一个世纪已经对整个攻城方法进行了改进,这一时期,并没有什么新的东西出现。
海上作战
这方面也没有什么真正的新发展。除了内河战船以外,罗马在亚得里亚海和第勒尼安海以及在高卢的北、西海岸建立了标准的舰队,但其作用主要是防止海盗劫掠,而不是为了同外国军队争夺制海权。这一时期海上力量只有在君士坦丁同利西尼亚斯会战中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争夺欧洲与小亚细亚之间地区控制权的斗争期间,海上力量同陆上力量进行了密切配合。同罗马一样,中国在大的江河作战中也运用了海上力量,而且建立了舰队来保护他们的海岸。中国似乎还动用了海上力量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海外贸易,对此我们了解得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