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郑成功·驱荷兰收复台湾
出自————《名将传》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明末清初·郑成功(公元1621~1662年),十六世纪尼德兰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荷兰形成一个新共的资本主义共和国。十七世纪,明朝万历、天启年间,荷兰殖民者来到了东方,侵占了我国的澎湖,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又侵占了我国的领土台湾,对台湾人民实行残暴的统治和掠夺。台湾的汉族和高山族人民到处起义,反抗荷兰殖民者的残暴统治。直到公元1662年郑成功率兵驱逐了荷兰殖民者,台湾又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郑成功,福建泉州南安县石井乡人,郑芝龙之长子。幼名福松,后改名森,字大木。隆武帝退居福州时赐他姓朱,改名成功,因此又被称为朱成功或“国姓爷”。他从小念书,十五岁考取秀才,二十一岁到南京进太学,成绩优异,爱读《孙膑兵法》,喜学骑马、射剑,练就一身武艺。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其父郑芝龙降清,郑成功屡劝不听,十分气愤,决心“背父救国”,坚持抗清斗争,准备“以死报国”。当年,郑成功离开其父,率领部属九十余人乘两舰入海,到南澳(属广东)招兵,得数千人,自称“招讨大将军”。顺治四年至六年(公元1647~1649年),郑成功率军攻破福建的同安、海澄和泉州一带,又进据金门和厦门,以厦门的鼓浪屿作为根据地,并把当时称为中左所的厦门改名为思明州,以表示他对明朝的思念和忠诚。此后,郑成功曾多次进行北伐和南征,其中以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的北伐,声势最大。当年五月,郑成功率领大军由崇明入长江,破瓜州、镇江,直逼南京,震动东南地区。后因骄傲轻敌,又误信清两江总督郎廷佐的诈降奸计,防御稍怠,被清崇明总兵梁化凤袭击,战败退回厦门。当时清朝在北方已经形成统一局面,而南方的抗清主力军——大顺、大西农民军又已经先后失败,清统治者能够集中更多的兵力围攻厦门。在这种形势下,郑成功为了坚持长期抗清,并在爱国思想激励下,决定出师台湾,赶走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作为长期抗清的基地。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1624年,荷兰殖民者派兵侵占台湾西南面的鹿耳门,在沙洲上修建台湾城(热兰遮城,今安平);第二年又侵占新港社、蚊港,采用谎言和十五匹粗布骗取大片土地,修建赤嵌城(普罗文査城,今台南);1642年又从西班牙殖民者手里,夺取台湾北部的鸡笼(基隆)和淡水。这样一来,荷兰殖民者就独占了我国的神圣领土台湾。他们在台湾实行残暴的殖民统治,把台湾的全部耕地占为己有,以“王田制”为名义,强迫台湾农民交纳苛重的地租。每甲土地(约合十一亩),上田每年交租十八石,中田十五石六斗,下田十二石二斗。他们还巧立名目,横征暴敛。比如规定凡七岁以上的中国人,每年要交人头税荷币四盾,打猎的人每年要交狩猎税一盾至十五盾。此外,还有关税、港税、房屋税、矿税、酒税、杀猪税、宰牛税、牛乳税等等,税目多如牛毛。他们还在台湾设立基督教堂,对中国人民施行奴化教育。更严重的是,荷兰在台湾常驻有一千二百至三千五百的侵略军队,这些侵略军到处烧杀掳掠,给台湾人民造成严重的祸害。一个曾参与这种烧杀掳掠活动的瑞士军官供认道:“我们四队人同时开枪、击鼓、吹号,使他们(指中国居民)非常惊骇。我们的大炮,尤其使他们恐慌,因为他们大多数未曾听见过枪炮之声。有许多“蛮人”给我倡打死了,他们惨叫哀号,惊慌失措,纷纷逃出屋外,……有些人在逃走时被我们击伤了,……我们在那里停留了三天,然后放火烧掉一切。”可见荷兰侵略者在台湾,到处杀人放火,无恶不作。
台湾人民对荷兰侵略者的暴行,早已深恶痛绝,纷纷起来反抗斗争。1652年,以郭怀一为首的台湾人民举行了大规模的武装起义。起义军用竹竿、棍棒作武器,与装备优良的荷兰殖民军展开了英勇的搏斗。最后被荷兰侵略军残酷镇压,被屠杀的群众达到数千人之多。这次武装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是台湾人民反对荷兰殖民者侵略的斗争并没有停息。他们在斗争中不断寻求大陆人民的支援,更把希望寄托在郑成功身上。1657年和1659年,曾担任荷兰“通事”的爱国者何廷斌,利用荷兰人派他到厦门与郑成功谈判通商贸易的机会,两次向郑成功献计要收复台湾,并进献了一幅台湾地图,透露了敌人的机密情况,表示愿做攻取台湾的响导。何廷斌的爱国行动,更加坚定了郑成功收复台湾的信心和决心。
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正月,郑成功在厦门召开军事会议,研究制定关于收复台湾的计划。会上驳斥了吴豪、黄廷等人认为荷兰殖民者“炮台厉害,水路险恶”、,不能攻取的错误意见,决定立即进军收复台湾。
当年四月二十一日,郑成功令其子郑经及部分将领留守金门和厦门,亲自率领军队两万五千人,乘大小故舰数百艘,从金门料罗湾出发,向台湾进军。次日抵澎湖,因气候不好,在澎湖驻扎数日,四月二十八日,郑成功决定冒着风雨开船,四月三十日拂晓,来到台湾海面,在熟悉水道的何廷斌的向导下,出敌不意地通过泥沙淤积的鹿耳门航道。鹿耳门是出入台湾必经之路。当时荷兰人恃鹿耳门水浅不可渡,不为备。郑成功趁涨潮时机进攻,“师至,水骤长丈余,舟大小衔尾径进”,入了鹿耳门,又迅速从北线尾岛和禾寮港登陆。当时,荷兰海军舰队队长波特尔率领一百四十多名鸟铳兵,出动夹板船队到北线尾岛海面来阻击,妄图阻止大军前进。郑成功派出机动队伍迂回侧击,把敌人的鸟铳兵打得晕头转向,敌人弃舟登上北线尾岛,又被已经登陆的明军奋勇迎击,击毙波特尔,打死打伤侵略军一百多人。台湾的汉族和高山族人民一听到祖国军队到来,群情激奋,纷纷前来欢迎和帮助。据中外记载,当郑成功的军队靠近海岸时,就有几千个台湾人出来迎接,他们用货车或其它工具帮助部队登陆,“各近社土番头目俱来迎附”,“土民男妇壶浆迎者塞道”。’
郑成功的军队登陆以后,荷兰长官揆一指挥其侵略军从海陆两方面进行反扑,被打败后退缩到两个据点——赤嵌城和台湾城,妄图依据城堡工事作垂死顽抗。郑成功督军首先包围赤嵌城,要求荷兰殖民者立即缴械投降,退出台湾。郑成功严肃地指出:“土地我故有,当还我。”但揆一不听警告,拒绝投降。郑成功立即指挥军队猛攻赤嵌城,堵塞赤嵌城的水源。守城的荷兰殖民军被迫投降,撤出赤嵌城。接着郑成功又指挥军队包围殖民者的统治中心台湾城。为减少部队的伤亡,郑成功决定采用“围困俟其自降”的战略。在围城期间,荷兰殖民者从巴达维亚派甲板船十余艘、海军数百人前来增援。郑成功派水兵猛将多人,率军迎击,大获全胜,夺得甲板船两只、小艇三只。从此,台湾城内的敌军外援断绝,再也无力出击了。但是,侵略者是不打不跑的,在围困八个多月之后,郑成功决定改用攻势,给贪婪成性的殖民者以沉重的打击。
1662年一月二十五日晨,郑成功用二十八门巨炮开始轰击敌人用以掩护的乌特利支堡,并在当天晚攻下了这个堡垒,台湾城附近的防御工事被摧毁殆尽,城内的殖民军在被围困的八个多月里,饿死战死者一千六百多人,荷兰侵略军完全陷入了绝境。二月一日,揆一被迫在投降书上签字。从此,荷兰侵略者从台湾滚了出去。台湾又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在台湾设一府(承天府)二县(天兴县、万年县),组织士兵进行屯田,奖励开荒,鼓励大陆人民迁往台湾,还提倡开设学校,发展台湾的文化教育事业。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因病于1662年六月二十三日逝世,终年三十九岁。郑成功赶走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为保卫国家的独立和领士完整,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不愧为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收复合湾的伟大功绩,永远值得我们追念。